2020年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同步练习题卷:9.2液体的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当打开水坝的闸门时,水的压强使坝底的水奔流而出,则决定坝底所受水的压强大小的因素是()A.水的体积B.水坝的高度C.水的深度D.水坝的宽度2.如图所示,试管中有水,当试管逐渐由虚线位置移到竖直位置时,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确定3.连通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如图所举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壶B.锅炉水位计C.排水管的“反水管”D.拦河大坝4.同学们可能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敞口塑料瓶侧壁上钻两个大小相同的小圆孔a、b,注入水,水从两个小圆孔喷出。
在某一时刻,从两个小圆孔喷出的水分别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d两处,其中d离塑料瓶远些,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d是从a孔喷出水的落点B.这次实验初步说明水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C.这次实验初步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D.在相同的时间内a孔喷出水的质量比b孔喷出水的质量多5.如图所示,一个容器被隔板分成甲、乙两个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密封,在两部分内装入深度相同的两种液体,橡皮膜向乙液体中凸出.若甲、乙两部分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比较6.如图所示,有一密闭的圆台形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如果把它倒置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压强是图乙大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C.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压强大D.图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压强小7.如图所示,在玻璃槽中装有水,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塑料片(质量不计).B在水面下的深度为18cm,向管内缓缓注入密度为1.2×103kg/m3的硫酸铜溶液,当塑料片恰好脱落时,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为()A.36cm B.15cm C.9cm D.4.5cm8.如图所示,一重为2N的薄壁容器中装有质量为600g的水,容器的底面积为40cm2,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取g=10N/kg,ρ水=1.0×103kg/m3)()A.1.0×103Pa2N B.1.0×103Pa8NC.1.4×103Pa8N D.1.4×103Pa2N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在瓶的a、b两处各扎一个小孔,并将孔封住。
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拦河坝随着深度的增加受到水的压强也增大,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因此拦河坝的形状应是()A.下宽上窄B.下窄上宽C.上下同宽D.上下宽中间窄2.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斜面上,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p a>p b=p c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壶B.锅炉水位计C.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D.乳牛自动喂水器4.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能是用来研究()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实验场景,关于此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B.甲与丁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C.乙与丙探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D.甲、乙、丁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6.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置放置,如图所示。
先后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则()A.p A>p B B.p A=p B C.p A<p B D.不能确定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乙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B.甲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乙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D.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8.如图所示是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所受的压强是100PaB.b点所受的压强是0C.a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4D.b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4:5二、填空题9.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一个简单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测试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打开水坝的闸门时,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奔流而出,则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水的深度B.水的体积C.坝的密度D.坝的高度2.下列装置不是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船闸B.茶壶C.U形管压强计D.地漏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一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在其侧壁打出大小相同的四个孔A、B、C、D,打开瓶盖,水会从小孔喷出,喷出水柱的水平射程最远的是()A.A孔B.B孔C.C孔D.D孔4.如图所示,关于a、b、c、d四点所受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的压强最大B.b点的压强最大C.c点的压强最大D.d点的压强最大5.如图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上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关于涵洞中的水流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水向低处流,涵洞中的水从乙流向甲B.由于左侧涵洞口位置较深,因此涵洞中的水从甲流向乙C.由于两渠水面相平,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动D.无法确定水的流向6.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
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p A和p B,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则()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C.p A<p B,F A=F B D.p A=p B,F A<F B7.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个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面积为1cm2的薄橡皮膜封闭。
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酒精,橡皮膜中心到水面的距离为0.1m,如图所示,橡皮膜相平。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B.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力为10NC.容器右侧中酒精的深度为12.5cmD.容器右侧液面比左侧水面高2.5cm8.如图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g=10N/kg)()A.a点所受的压强是200PaB.b所受的压强是200PaC.a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4D.b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5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为了在墙壁上水平悬挂画框,小明用一段两端开口、注有适量水的透明塑料软管来找出水平位置,这是利用了原理。
9.2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因为液体受重力产生的B.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液体的重力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一定越大2.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某一深度处,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
为使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A.将金属盒向下移动B.将金属盒的橡皮膜转向垂直纸面朝外的方向C.在水中加入食盐D.继续向烧杯内加水使水位高于初始位置3.下列选项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连通管B.乳牛自动加水器C.锅炉水位计D.拦河大坝4.如图所示,关于a、b、c、d四点所受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的压强最大B.b点的压强最大C.c点的压强最大D.d点的压强最大5.如图,竖直放置的试管中盛有约一半的水,若将试管稍稍倾斜些,那么()A.试管中水的量没有减少,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B.试管中水的深度没有变化,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C.试管倾斜后,水面高度下降,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变小D.试管倾斜后,水的体积不变,水重不变,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6.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杯甲和乙,底面积和质量均相等,玻璃的厚度忽略。
分别向两个杯中注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且液面相平,甲中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为p1,甲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F1,乙中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为p2,乙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F2。
以下关系中正确的是()A.P1=p2,F1=F2B.p1>p2,F1=F2C.P1>p2,F1<F2D.p1<p2,F1=F27.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与容器的接触部分密合,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受力不平衡时会发生形变.此装置()A.左右构成一个连通器B.可以探究液体的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密度有关C.可以验证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D.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液体的重力和体积有关8.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A、B、C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液体密度关系为:ρC>ρB>ρAB.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C.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D.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有关,除此之外,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有关。
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压强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液体的压强1.(2019·全国初一期中)如图所示是四个实验情景,下列关于四个实验的结果预测正确的是A.甲图中: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车受阻力停止时,木块一定停止B.乙图中:把一钢尺压紧在桌面并拨动,钢尺伸出桌面较长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C.丙图中:沿ON向后转动板F,可观察到入射光线AO与反射光线OB在同一平面上D.丁图中:将容器侧壁的塞子同时拔出,水从c孔喷射最远,从a孔喷射最近【答案】D【解析】A.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当小车受阻力停止时,木块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木块向前运动,故A错误;B.钢尺伸出桌面较长时,钢尺振动的较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较低,故B错误;C.沿ON向后转动板F,呈现反射光线的F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E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故C错误;D.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越深的位置其压强越大;图中a最浅,所以水的压强最小,水喷射最近;c最深,所以水的压强最大,水喷射最远,故D正确.2.(2018·上海市金汇实验学校初三期中)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A.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B.被真空吸入采血管C.被空气压入采血管D.由血压压入采血管【答案】D【解析】我们身体血管中的血液是液体,存在着压强,根据我们对血压的了解来作答。
真空采血管在组装后应保持一定的负压,即真空试管内气体的压强低于大气压,针头插入检查者的静脉时,在检查者血压的压力下,血液流入真空采血管。
3.(2019·上海市普陀区南海中学初三月考)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茶壶B.船闸C.潜水服D.锅炉液位计【答案】C【解析】A、茶壶的壶嘴与壶身底部相通、上端开口,符合连通器的结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B、船闸也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C、潜水员潜入深水时要穿潜水服,这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是应用连通器原理,故C符合题意;D、锅炉液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2020人教版物理八下9.2《液体压强》同步检测试题(word有答案)

16.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 的容器里装 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取 ,求:
(1)容器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多少?
17.小明家装修新家时,买了一个底面长120cm、宽40cm的带柜鱼缸,如图所示,鱼缸和鱼缸内水的总质量为300 kg,鱼缸内水深50cm。求:(g=10 N/kg)
14.某泳池蓄水时水位升高,池底所受水的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泳池水深1 m处面积为50 m2的池底所受水的压力为________N。(g取10 N/kg)
15.潜水员身穿潜水服下潜到水下20m深处,该处水产生的压强为______Pa,潜水运动员下潜过程中重力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A.质量B.体积C.密度D.深度
5.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P甲< P乙 B.P甲> P乙 C.P甲= 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如图,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F甲<F乙,
因为p= 、受力面积相同,所以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
p甲<p乙;
故选A。
2.A
【解析】
BD.由于两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向平,即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也相同,由p=ρgh知道,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故BD错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2020春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 9.2 液体的压强 含解析

9.2 液体的压强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在如图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说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的是()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 180°C.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2.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表。
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序号液体深度/cm 橡皮膜朝向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1 水 3 朝上 2.82 6 朝上 5.63 9 朝上8.4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的关系3.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
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A.木桶的粗细B.木桶的轻重C.最短的一块木板D.最长的一块木板4.下列生活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用吸管喝汽水B.洗手盆的排水管C.注射器吸取药液D.活塞式抽水机5.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活塞式抽水机B.锅炉水位计C.茶壶D.三峡船闸6.如图所示的实验情形可能是正在研究()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B.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跟深度的关系C.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D.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7.往一个未盛满水的烧杯中放一木块,杯底受到的水压强将()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确定8.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
可以判定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甲、乙两试管注入水,它们的液面相平,则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的容器中,水的深度为6h,A点距水面深度h,B点离容器底部的高度为h,则水在A点和B点产生的压强p A、p B之比为()A.1:1 B.1:6 C.1:5 D.5:611.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水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12.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A.锥形瓶B.烧杯C.量杯D.量筒二.多选题(共2小题)13.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石块,石块沉入水底,则放入石块后与放入石块前相比()A.水对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B.水对杯底的压强可能不变C.水对杯底的压力可能增大D.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变大14.甲、乙两个形状未知的容器的底面积之比为S甲:S乙=4:3,两容器内盛有同一种液体,如果两容器底面所受的液体压力相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乙两容器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之比p甲:p乙=4:3B.甲、乙两容器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之比p甲:p乙=3:4C.甲、乙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之比h甲:h乙=3:4D.甲、乙两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之比m甲:m乙=1:1三.填空题(共3小题)15.如图,一把装有水的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壶中水的深度h为0.1m,此时茶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若茶壶内部底面积为18cm2,则茶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N.(g 取10N/kg)16.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如甲、乙两图所示,观察到两次橡皮膜都向内凹,甲图中的橡皮膜比乙图凹进得(填“深”或“浅”),说明了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卷(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1.下列做法能增大压强的是()A. 挖掘机安装履带B. 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C. 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D. 溜冰鞋上装有冰刀2.下列估测结果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张双人课桌重约10NB.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是50mgC. 一普通中学生密度约为1.0×103kg/m3D. 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同学对地压强约是1.5×103Pa3.“嫦娥四号”探测器支架底部安装有面积较大的底盘,是为了()A. 减小压力B. 增大压力C. 减小压强D. 增大压强4.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S A<S B)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小于煤油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
现向A容器中倒入水,B容器中倒入煤油,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倒入的()A. 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B. 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C. 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的质量D. 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5.如图为某玻璃容器的纵切面图,往该容器中匀速注水。
下列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C. D.6.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及海绵下陷深度ℎ甲、ℎ乙的比较,正确的是()A. F甲=F乙,ℎ甲>ℎ乙B. F甲=F乙,ℎ甲=ℎ乙C. F甲<F乙,ℎ甲=ℎ乙D. F甲>F乙,ℎ甲>ℎ乙7.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B. 压路机上的碾子很重C. 载重汽车的车轮很宽D. 滑冰鞋上的冰刀刀口很薄8.使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B. 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C. 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 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9.如图(a)中,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甲、乙两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为80帕和40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训练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相同且厚度忽略不计的三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最大B.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C.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相等D.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丙>p乙>p甲2.如图,甲、乙为容积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装满水,另一个装满硫酸(ρ硫酸>ρ水),已知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都相等,那么,装水的容器一定是()A.甲B.乙C.甲和乙都可能D.无法确定3.心脏每天在不知疲倦的工作,把血液供给全身,给人提供动力,人的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如图所示是医生常用的水银血压计,下列对有关血压的说法错误的是(说明举例:70mmHg即相当于7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A.人的正常舒张压约为60~90mmHgB.人的正常舒张压约为0.816×103~1.224×103PaC.人的正常收缩压约为90~140mmHgD.人的正常收缩压为1.224×104~1.904×104Pa4.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杯子重1N,高9cm,底面积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N5.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装有同种液体。
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
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为p甲、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6.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量不计),放入水中16厘米处,然后向管内缓缓倒入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煤油,当塑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A.0.8厘米B.8厘米C.20厘米D.16厘米7.在一个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9.2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9.2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姓名:日期:【知识梳理】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作用,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具有_______,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都有压强;②液体的压强随着增加而增大;③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④液体的压强还与有关,在,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3、压强计的作用是探究压强的大小。
当它的橡皮膜不受压力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橡皮膜受到的压力越大,两边的液面差就越(转化法)。
4、液体压强的公式:,注意:液体压强只与和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
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
h指的是研究点到自由面的竖直距离。
5、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内部)时,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必须先由公式P内=算出内部液体压强,再由公式F内=计算内部液体压力。
6、连通器:。
特点:连通器里只装种液体且液体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三峡水闸一、选择题1、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液体的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一般不同B.在液体内部压强总是向下的C.在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2、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将玻璃管开口向上,橡皮膜向下竖直插入水中,在逐渐向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 )A.逐渐下凸B.逐渐上凸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3、盛有水的试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4、下列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由于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上层液体对下层液体有压强B.由于液体有流动性,所以液体不仅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C.液体内部压强是液体重力产生的,而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液体不可能有向上的压强D.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不仅有向下压强而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5、如图所示的四个碗中均盛满水,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了碗壁上所受的水的压力,大体来说,其中正确的应该是 ( )6、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相等 B.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压强相等C.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 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小7、如图所示,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情况是()A.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8、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大小相同的容器,若分别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等,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9、上题中,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10、如图所示,容器A、B内盛有水,水面相平,两容器间用一斜管相连,K是开关,当K 打开后,则 ( )A.水将由A流向B B.水将由月流向A C.水不流动 D.无法确定11、下列日用器具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洗手池的排水管 B.钢笔吸水 C.水壶水位计 D.液体压强计1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 )A.甲的最大B.乙的最大C.丙的最大D.一样大13、关于连通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连通器中,若液体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相平B.连通器中,液面的高低与容器的形状有关C.只要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都属于连通器D.连通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内在同一水平面的压强均相等14、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9.2 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word版有答案)

9.2 液体压强1、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A. 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B.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C.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 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2、如图为某饲养场牲畜自动饮水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储水箱与饮水杯A 、B 、C 组成连通器B. 控制进水的自动装置应用了杠杆平衡条件C. 静止时浮子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 静止时水对三个饮水杯底部压强的关系是:pA <pB <pC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圆形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F 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 甲>F 乙B.>C.F 甲<F 乙D.< 4、某班同学在做探究液体压强大小影响因素实验时,在水平桌面上用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酒精,如图所示。
(盐水的密度1.1×103 kg/m 3,酒精的密度0.8×103kg/m 3)根据题中已知的信息以及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B.乙杯是盐水,甲杯是酒精C.甲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最大D.乙杯对桌面的压力最小5、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C )A .茶壶B .船闸C .活塞式抽水机D .下水道存水管6、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
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 甲和p 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无法确定7、关于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B.液体的同一深度,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C.液体的同一深度,向下作用的压强小于向上作用的压强D.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无关8、如图所示,两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在A 、B 、C 三点中,液体产生的压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 1 水 3 朝上 2.8 2 6 朝上 5.6 3 9 朝上 8.4强分别为pA 、pB 、pC ,则下列有关pA 、pB 、pC 的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 .pA>pB>pCB .pA<pB<pC C .pA=pB>pCD .pA=pB<p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时压强一定减小B.物体间由于重力作用产生的压力,其方向总是与重力的方向相同C.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大的且与地面接触面积小的对地面的压强大D.物体间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总是跟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以及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10、如图所示使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B .该实验装置中的“U ”形管是一个连通器C .“U ”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 .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11、深度相同的酒精和水,产生的压强之比____,若使酒精和水产生相同的压强,则酒精和水的深度之比是____。
2020届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测试含答案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选择题1.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水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2.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4.如图所示的容器,里面装有水,其中h1=1m,h2=0.2m,h3=0.2m.则容器内部A、B处液体的压强P A:P B为()A.1:1B.1:4C.4:1D.8:15.在一个空纸盒的侧面扎3个大小一样的孔,一个孔在接近盒底部的位置,一个孔居中,另一个孔在接近盒的上部的位置.用一条透明胶把3个孔封住.向盒中加满水,把盒子放在水池旁边,孔面对池子,并把胶带撕开,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 B. C. D.6.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其中h1=1m,h2=60cm,容器底面积S=20cm2,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水对容器顶的压强各是(g=10N/kg)()A.12 N,4×103 P aB.20 N,4×103 P aC.20 N,1×104 P aD.12 N,6×104 P a7.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A.把水管当刻度尺用B.把水管当气压计用C.为了找到两个相同高度的点D.为了测量两个点的水平距离8.关于液体压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压强是由液体重力产生的,所以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B.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而液体内部只有向下的压强.C.因为p =,所以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D.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9.下列装置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 地漏B. 自制气压计C. 自动给水装置D. 拦河大坝◆填空题10.堤坝的形状为上窄下宽,是因为 ______ .2017年1月,美国奥罗维尔水坝漏水,工程师把堵漏板放置上漏水口堵漏,如图所示,堵漏板由钢板、橡胶板叠合而成、堵漏板紧贴固体的是 ______ (钢板/橡胶板).11.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 ______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已知:①a、b两点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保持不变);②a点压强等于a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左管内气压P1之和;③b点压强等于b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右管内气压P2之和;④液体1和液体2密度不同.该小组同学先关闭K2打开K和K1,用抽气机抽气,进行多次实验.再关闭K1打开K和K2,重复上述操作,具体数据记录如表:液体种类液体1 液体种类液体2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次数每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液柱高度(h1/cm) 10 20 30 液柱高度(h2/cm) 10 20 30左管内气体压强(P1/千帕)99 97 95右管内气体压强(P2/千帕)100 99 98A.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B.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C.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D.研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高度的关系(2)通过比较第一次和第四次所测得的数据,可以研究 ______ .(3)通过比较第四、第五、第六三次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4)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关系时,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该小组同学还应如何继续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不需写具体步骤) ______ .答案与解析◆选择题1.A2.B3.B4.B5.B6.B7.C8.D9.A1. 解:如图三容器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因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所以,三容器内水的深度关系为h甲>h乙>h丙,由p=ρ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故选A.由图可知,知道装入水的质量相等,可知各容器内水的深度关系,再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根据条件得出深度h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2. 解:①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同种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②在容器两边分别装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若橡皮膜凹向左边,则右边液体密度大,若橡皮膜凹向右边,则左边液体密度大,因此本实验装置能大致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则应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③此时的橡皮膜没有处于容器的底部,所以该现象不能验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④此装置可以在一侧倒入液体,如果橡皮膜凸出,则表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若不凸出,则表明液体对侧壁没有压强;可以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故选B.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则应使液体密度相同,液体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容器两边分别装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观察橡皮膜的变形情况,判断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此题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考查了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在实验中注意怎样控制变量和改变变量.3. 解:A、玻璃管下端更深,所受的液体压强更大,所以应该是下面橡皮膜向上凹得更厉害些,故A错误;B、玻璃管下端更深,所受的液体压强更大,且下面橡皮膜向上凹得更厉害些,故B正确;C、玻璃管水平放置在液体中,液体对两侧橡皮膜有向内的压强,所以右侧橡皮膜应该向左凹,故C错误;D、玻璃管水平放置在液体中,两侧的橡皮膜都应向内凹,故D错误;故选B.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其特点是: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故橡皮膜的形状由玻璃管所受的液体压强大小决定,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时同时考虑影响液体压强的多个因素(如深度、密度).4. 解:由图可知,h A=h2=0.2m,h B=h1-h3=1m-0.2m=0.8m所以容器内部A、B处液体的压强:p A:p B=ρgh A:ρgh B=h A:h B=0.2m:0.8m=1:4故选B.计算A、B两点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进行比较.知道深度h是指从该点到水面的垂直距离,并找出h A和h B是本题的关键.5. 解:由于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深度越大的孔喷射的水平距离越远,所以选项A、C、D的图形不正确.故选B.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液体的深度是液体中某一点到液面的距离,且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6. 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底=ρgh1=1.0×103kg/m3×10N/kg×1m=10000P a,由p=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底S=10000P a×20×10-4m2=20N,故AD错误;(2)容器顶距离液面的高度:h=h1-h2=1m-0.6m=0.4m,水对容器顶的压强:p顶=ρgh=1.0×103kg/m3×10N/kg×0.4m=4×103P a,故B正确,C错误.故选B.(1)已知水的深度,利用公式p=ρgh可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利用F=p S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2)先求容器顶距离液面的高度,再利用公式p=ρgh求水对容器顶的压强.本题考查压力、压强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水的深度(水的深度指的是某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而不是到容器底的距离)的计算.8. 解:液体压强虽然由液体重力产生,但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重和容器形状无关,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选D.由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相等,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液体压强的理解.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会应用分析.9. 解:A、地漏的结构符合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特点,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符合题意;B、自制气压计的结构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特点,不是应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不符合题意;C、自动给水装置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特点,不是应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不符合题意;D、拦河大坝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特点,不是应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判断是不是连通器要根据这两个特征.本题抓住连通器的定义是关键,连通器是上端都要开口,下端都要连通的容器.◆填空题10. 解: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河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为了使拦河坝能承受更大的水压,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橡胶板有可塑性,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堵得越紧.故答案为:水越深,压强越大;橡胶板.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橡胶板有可塑性,压强越大,堵得越紧.生活实例和物理知识相联系是中考常见的题目,利用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解决问题,平时学习时多观察、多联系、多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验探究题解:(1)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A实验利用的是直接实验法,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BCD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选A;(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一次和第四次实验中液柱的高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故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3)通过比较第四、第五、第六三次测得的数据可知,液体的种类是相同的,液柱高度越大,气体压强越小,则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故结论为: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液柱的升高而增大;(4)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应换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故答案为:(1)A;(2)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3)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液柱的升高而增大;(4)换不同密度的液体重复实验.(1)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2)(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控制变量法分析;(4)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应换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两个因素有关系,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时,必须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合理运用.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时,主要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压强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大小知识梳理:1.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到力的作用,且液体具有性.2.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仪器:.原理:压强计探头上的橡皮膜不受力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橡皮膜受到的压力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就越大,说明橡皮膜受到的也越大.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深度越深,压强越__ _;液体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注意: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其中的“深度”不能说成“高度”.3.液体压强的大小公式:p=,公式中ρ的单位是,h的单位是,p的单位是.练习:1.如图1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U形管两侧液面的.(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_ __(填“有色”或“无色”)的.(3)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 B>h 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 __的增加而增大.(4)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的液体内部等深度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 C>h B,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 __的关系.2.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说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3.汛期,上涨的河水挟裹着比平时更多的泥沙,使得河水的密度变,对堤坝的压强变.4.在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实验中,小花绘制了图中A、B、C三个图,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图,因为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5.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1 g/cm3)()A.a B.b C.c D.d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7.如图所示的三个容器内都装有水,A、B、C、D各点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_ ,p D=.(g取10 N/kg)8.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第8题图第9题图9.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则()A.p A<p B=p C B.p A=p C>p BC.p A>p B=p C D.p A=p C<p B10.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F甲F乙;p甲_ _p乙.(填“>”“<”或“=”)第10题图第11题图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ρ酒精=0.8×103 kg/m3)(1)p A、p B和p C的大小关系是.(2)要使水在C点的压强p C变小,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写出一种即可).12.甲、乙、丙个三容器中液体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已知图中A、B、C三点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填“>”“=”或“<”)13.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景如图所示,其中(填“甲”或“乙”)图中橡皮膜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更大;若两烧杯中分别装的是盐水和水(ρ盐水>ρ水),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确定(填“A”或“B”)杯中装的是盐水,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14.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中各图所示的操作.(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2)比较图中代号为的三个图,可得到结论: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比较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15.我国“海斗一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于2020年6月8日载誉归来.当下潜至1.0×104 m时,求:(1)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ρ海水=1.03×103 kg/m3,g取10 N/kg).(2)潜水器观察窗0.82 m2面积所受到海水的压力.第2课时连通器液体压强相关计算知识梳理:1.连通器定义:上端、下端的容器叫做连通器.特点:当连通器中的相同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是的.举例:、、.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常用变形式是h=pρg、ρ=p gh.注意:计算液体的压力、压强,一般先用p=ρgh计算压强,再用F=pS计算压力.练习:1.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图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水壶B.锅炉水位计C.排水管的“反水弯”D.拦河大坝2.三峡船闸实现了上下游船只的通航,如图所示.船闸是根据原理工作的.当闸室内的水深为36 m 时,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压强为Pa.(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第2题图第3题图3.小明给妈妈的透明茶壶添水后,放在桌子上,如图所示.妈妈看到后问:“怎么才加了半壶水?”小明说:“我担心再多加一点,水就从细细的壶嘴溢出来了.”妈妈说:“你试试加点水看看.”于是小明反复加了几次水后明白了: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具有的特点,所以不必担心再加少许水会溢出来.4.水下0.5 m深处的压强为Pa,m深的煤油产生的压强与0.5 m深的水产生的压强相等.(g 取10 N/kg,ρ煤油=0.8×103 kg/m3)5.塑料桶里装有20 cm深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桶底的压强为1 600 Pa,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 _kg/m3.(g 取10 N/kg)6.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7.如图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A.低于B管中的水面B.高于B管中的水面C.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第7题图第8题图8.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之比为1∶2,内装有同种液体,深度相同,那么液体对两容器底面的压强之比和压力之比分别为()A.1∶21∶2 B.1∶11∶4C.1∶41∶4 D.1∶21∶49.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 cm、5 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最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A.5∶7 B.2∶3 C.3∶7 D.1∶110.如图所示,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塑料片(质量不计),向管内缓缓注入硫酸铜溶液(ρ=1.2×103 kg/m3),当塑料片恰要脱落时,管内液体的深度是()A.12厘米B.2厘米C.10厘米D.8厘米11.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若B点处的液体压强为3×103 Pa,则液体的密度是kg/m3,A点处压强为_ _Pa.(g取10 N/kg)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如图所示,A、B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a、b两处的压强p a _ p b(填“>”“<”或“=”).当打开阀门时,液体_(填“流动”或“不流动”).1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填“甲”或“乙”)烧杯里的液体密度较大;烧杯甲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乙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若甲烧杯装的液体密度为1.0×103 kg/m3,则A点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是Pa.(g取10 N/kg)14.如图,重4 N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重为10 N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已知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g取10 N/kg,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参考答案: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大小知识梳理:1.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到__重__力的作用,且液体具有__流动__性.2.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仪器:__压强计__.原理:压强计探头上的橡皮膜不受力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__相平__,橡皮膜受到的压力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__高度差__就越大,说明橡皮膜受到的__压强__也越大.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相等__;深度越深,压强越__大__;液体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__大__.注意: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其中的“深度”不能说成“高度”.3.液体压强的大小公式:p=__ρgh__,公式中ρ的单位是__kg/m3__,h的单位是__m__,p的单位是__Pa__.练习:1.如图1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U形管两侧液面的__高度差__.(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__有色__(填“有色”或“无色”)的.(3)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 B>h 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深度__的增加而增大.(4)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的液体内部等深度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 C>h B,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密度__的关系.2.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说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D)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D.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3.汛期,上涨的河水挟裹着比平时更多的泥沙,使得河水的密度变__大__,对堤坝的压强变__大__.4.在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实验中,小花绘制了图中A、B、C三个图,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__C__图,因为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__大__.5.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1 g/cm3)(A)A.a B.b C.c D.d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 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7.如图所示的三个容器内都装有水,A、B、C、D各点的压强分别为p A=__3_000_Pa__ ,p B=__5_000_Pa__ ,p C=__4_000_Pa__,p D=__5_000_Pa__.(g取10 N/kg)8.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B)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第8题图第9题图9.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则(D)A.p A<p B=p C B.p A=p C>p BC.p A>p B=p C D.p A=p C<p B10.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F甲__=__F乙;p甲__>__p乙.(填“>”“<”或“=”)第10题图第11题图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ρ酒精=0.8×103 kg/m3)(1)p A、p B和p C的大小关系是__p B<p A<p C__.(2)要使水在C点的压强p C变小,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_倒出适量水__(写出一种即可).12.甲、乙、丙个三容器中液体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已知图中A、B、C三点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__>__ρ乙__>__ρ丙.(填“>”“=”或“<”)13.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景如图所示,其中__乙__(填“甲”或“乙”)图中橡皮膜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更大;若两烧杯中分别装的是盐水和水(ρ盐水>ρ水),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确定__B__(填“A”或“B”)杯中装的是盐水,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深度,__液体密度__越大,液体压强越大.14.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中各图所示的操作.(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__刻度尺__.(2)比较图中代号为__A 、B 、C__的三个图,可得到结论: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__E 、F__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越大__.15.我国“海斗一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于2020年6月8日载誉归来.当下潜至1.0×104 m 时,求:(1)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ρ海水=1.03×103 kg/m 3,g 取10 N/kg). (2)潜水器观察窗0.82 m 2面积所受到海水的压力. 解:(1)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p =ρ海水gh =1.03×103 kg/m 3×10 N/kg ×1.0×104 m =1.03×108 Pa (2)由p =FS 可得潜水器观察窗0.82 m 2面积所受到海水的压力:F =pS =1.03×108 Pa ×0.82 m 2=8.446×107 N第2课时 连通器 液体压强相关计算知识梳理: 1.连通器定 义:上端__开口__、下端__连通__的容器叫做连通器.特 点:当连通器中的相同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是__相平__的. 举 例:__水壶__、__排水管的“反水弯”__、__锅炉水位计__.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 式:液体压强公式的常用变形式是h =p ρg 、ρ=pgh.注 意:计算液体的压力、压强,一般先用p =ρgh 计算压强,再用F =pS 计算压力. 练习:1.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图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D)A.水壶B.锅炉水位计C.排水管的“反水弯”D.拦河大坝2.三峡船闸实现了上下游船只的通航,如图所示.船闸是根据__连通器__原理工作的.当闸室内的水深为36 m 时,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压强为__3.6×105__Pa.(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第2题图第3题图3.小明给妈妈的透明茶壶添水后,放在桌子上,如图所示.妈妈看到后问:“怎么才加了半壶水?”小明说:“我担心再多加一点,水就从细细的壶嘴溢出来了.”妈妈说:“你试试加点水看看.”于是小明反复加了几次水后明白了: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__连通器__,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具有__高度总是相同__的特点,所以不必担心再加少许水会溢出来.4.水下0.5 m深处的压强为__5×103__Pa,__0.625__m深的煤油产生的压强与0.5 m深的水产生的压强相等.(g 取10 N/kg,ρ煤油=0.8×103 kg/m3)5.塑料桶里装有20 cm深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桶底的压强为 1 600 Pa,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0.8×103___kg/m3.(g取10 N/kg)6.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A)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7.如图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C)A.低于B管中的水面B.高于B管中的水面C.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第7题图第8题图8.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之比为1∶2,内装有同种液体,深度相同,那么液体对两容器底面的压强之比和压力之比分别为(B)A.1∶21∶2 B.1∶11∶4C.1∶41∶4 D.1∶21∶49.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 cm、5 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最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A)A.5∶7 B.2∶3 C.3∶7 D.1∶110.如图所示,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塑料片(质量不计),向管内缓缓注入硫酸铜溶液(ρ=1.2×103 kg/m3),当塑料片恰要脱落时,管内液体的深度是(C)A.12厘米B.2厘米C.10厘米D.8厘米11.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若B点处的液体压强为3×103 Pa,则液体的密度是__1×103__kg/m3,A点处压强为__1×103__Pa.(g取10 N/kg)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如图所示,A、B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a、b两处的压强p a__<__p b(填“>”“<”或“=”).当打开阀门时,液体__不流动__(填“流动”或“不流动”).1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__乙__(填“甲”或“乙”)烧杯里的液体密度较大;烧杯甲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__小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乙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若甲烧杯装的液体密度为1.0×103 kg/m3,则A点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是__1_000__ Pa.(g取10 N/kg)14.如图,重4 N 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重为10 N 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cm 2.已知水的密度是1.0×103 kg/m 3,g 取10 N/kg ,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解:(1)水的深度:h =12 cm =0.12 m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ρgh =1.0×103kg/m 3×10 N/kg ×0.12 m =1.2×103 Pa(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G 水+G 容=10 N +4 N =14 N容器底面积:S =100 cm 2=0.01 m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F S =14 N 0.01 m 2=1.4×103 Pa。
2020年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同步练习题卷:9.2液体的压强

9.2液体的压强一、选择题1.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C.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2.(2019四川达州)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个漂浮、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液体密度ρA、ρB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ρA<ρB p甲<p乙B.ρA>ρB p甲>p乙C.ρA>ρB p甲<p乙D.ρA<ρB p甲>p乙3.(2019湖北武汉)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
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A B C D4.(2019湖北宜昌)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5.(2019福建省)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
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強为()A.2.4ρgh B.2.7 ρgh C.2.8 ρgh D.3 ρgh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①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③和④二、填空题7.(2019四川南充)如图,容器中装有深度为10cm,质量为60g的水,已知容器的质量为30g,底面积为5cm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a.(ρ3kg/m3,g=10N/kg)水=1×10三、计算题8.两个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一个装有水,另一个装有某种液体,水的质量为5千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同步测试含答案

9.2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都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两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同的水。
则水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比()。
A. p甲>p乙B. p甲=p乙C. p甲<p乙D. 无法确定2.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水、盐水和煤油,把它们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用压强计测得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相等,已知,则()。
A. 甲容器中液面最高B. 乙容器中液面最高C. 丙容器中液面最高D. 三个容器中液面一样高3.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 甲大B. 乙大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水并且水面相平,它们之间有斜管相通,K是开关,当K打开后,则()A. 由于水的重力,水由甲流向乙B. 由于N处的压强大于M处的压强,水由乙流向甲C. 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等于N处的压强D. 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小于N处的压强5.连通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图中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 过路涵洞B. 拦河大坝C. 洗手间下水管D. 船闸6.如图所示,一个容器被隔板分成甲、乙两个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密封,在两部分内装入深度相同的两种液体,橡皮膜向乙液体中凸出。
若甲、乙两部分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乙,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
A.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无法比较7.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已知ρ盐水>ρ清水>ρ酒精)()A. p A=p B=p CB. p A>p B>p CC. p A<p B<p CD. 无法比较三者大小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 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B. 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C. 甲、乙密度一样大D. 甲液体是水9.如图所示,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塑料片(质量不计),向管内缓缓注入硫酸铜溶液(ρ=1.2×103kg/m3),当塑料片恰要脱落时,管内液体的深度是()A. 12cmB. 2cmC. 10cmD. 8cm10.如图所示,重为G1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重为G2的液体。
人教版八年级下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有答案word版)

9.2 液体的压强1、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关系以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和F乙的关系,正确的是()A.ρ甲=ρ乙,F甲<F乙B.ρ甲>ρ乙,F甲=F乙C.ρ甲<ρ乙,F甲>F乙D.ρ甲>ρ乙,F甲>F乙2、据新华社5月22日报道,“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2日成功完成在雅浦海沟的最后一次科学应用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6580 m。
潜水器在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当下潜至最深处时所受到的海水压强是____Pa。
(海水的密度约为1.0×103 kg/m3,g取10 N/ kg)3、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的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
(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①比较图甲和图____,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③比较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____,理由是____。
4、一支长度为20 cm的试管装满了水,用橡皮塞将管口塞紧且管口朝上处于竖直状态,并保持静止.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则由于水受到重力而对试管底部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Pa.现将试管由竖直状态倾斜为与水平方向成45°角,则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连接标记,即可得到一条水平线.这里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请你再列举一个此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_____________.6、如图为小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图:(1)小明首先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内液柱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小明重新调整好器材,继续实验;(2)比较图A、图B、图C,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图A中的探头逐渐下移,可观察到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得出结论:液体密度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图B中的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浓盐水,为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与加盐水前的深度相同,应将探头位置___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变”),并且观察到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变大,可得出结论: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的是( )A.拦河大坝B.茶壶C.过路涵洞D.船闸8、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则()A.p2=p1,F2=F1B.p2<p1,F2<F1C.p2<p1,F2>F1D.p2>p1,F2<F19、如图,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与容器的接触部分密合,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受力不平衡时会发生形变,此装置()A.左右构成一个连通器B.可以探究液体的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液体密度有关C.可以验证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D.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液体的重力和体积有关10、深水炸弹是一种入水后下潜到一定深度自动爆炸的水中兵器,主要用于攻击潜艇.对于其爆炸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潜艇撞击而爆炸B.水是导体可以接通电路,引发爆炸C.炸弹在水中下潜越深,所受压强越大;炸弹在一定压强下才能自动爆炸D.采用了定时爆炸系统11、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刚将液体压强计进行了改进.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甲、乙容器内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且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ρ1_____ρ2(填“>”“<”或“=”);若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乙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12、如图所示,在一个封闭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 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100 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00 cm2,高为12 cm.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答案1、D2、变大 6.58×1073、两侧液面高度差 乙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不能 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4、2×103Pa 减小5、连通器 茶壶6、(1)液体压强计漏气 (2)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上移 液体 压强越大7、A8、C9、B10、C11、> 增大12、(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1=ρgh =1×103 kg/m 3×10 N/kg ×0.12 m =1.2×103 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 1=p 1S =1.2×103 Pa ×100×10-4 m 2=12 N ;(2)容器重:G 1=mg =0.1 kg ×10 N/kg =1 N ;水重:G 2=ρgV =1×103 kg/m 3×10 N/kg ×1×10-3 m 3=10 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2=G 1+G 2=1 N+10 N =11 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2=24-2m 10N 11 S F =1.1×103 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液体的压强一、选择题1.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C.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2.(2019四川达州)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个漂浮、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液体密度ρA、ρB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ρA<ρB p甲<p乙B.ρA>ρB p甲>p乙C.ρA>ρB p甲<p乙D.ρA<ρB p甲>p乙3.(2019湖北武汉)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
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A B C D4.(2019湖北宜昌)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5.(2019福建省)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
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強为()A.2.4ρgh B.2.7 ρgh C.2.8 ρgh D.3 ρgh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①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③和④二、填空题7.(2019四川南充)如图,容器中装有深度为10cm,质量为60g的水,已知容器的质量为30g,底面积为5cm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a.(ρ3kg/m3,g=10N/kg)水=1×10三、计算题8.两个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一个装有水,另一个装有某种液体,水的质量为5千克。
(1)求水的体积V。
(2)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取相同体积后,水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如下表:求抽出液体前,液体原来的质量。
四、实验探究题9.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A、B两个烧杯。
小亮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猜想,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A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为6cm,如图甲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②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B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为10cm,如图乙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小亮发现h1大于h2,于是小亮得出结论“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L有关”。
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亮的结论是错误的。
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C.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问题。
也渗透出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思路。
A.如果研究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必须保证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改变橡皮膜的方向,不符合题意;B.液体的密度一定,方向一定,深度不断增加,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增大,压强增大.所以此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符合题意;C.如果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保证深度不变,改变液体的种类来改变液体的密度,不符合题意,D.实验中没有反映气压的大小变化,不能研究液体压强跟气压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2.(2019四川达州)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个漂浮、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液体密度ρA、ρB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ρA<ρB p甲<p乙B.ρA>ρB p甲>p乙C.ρA>ρB p甲<p乙D.ρA<ρB p甲>p乙【答案】C【解析】(1)由图知:h A<h B,已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根据p=ρgh可知,ρA >ρB;故AD错误;(2)因为原来两容器中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均匀柱形容器,则F A=G A=pS A;F B=G B=pS B;又因为S A>S B,可得G A>G B,由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一个漂浮,另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由于两物体重力相等都为G,则由p甲=p+;p乙=p+,所以,p甲<p乙;故B错误,C正确。
3.(2019湖北武汉)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
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是液体的深度和密度,而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橡皮膜的突起体现出来的,据此结合图示逐一分析解答即可。
A.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左边凸起,说明右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无法根据p=ρgh判断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
故a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左边右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
故B不合题意;C.由图可知,橡皮膜向左边右起,说明左边液体压强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等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
故D不合题意;D.由图可知,橡皮膜没有凸起,说明左右两边液体压强一样大,而左边的液面高度低于右边液面的高度,所以根据p=ρgh可知,左侧液体的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
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2019湖北宜昌)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答案】D【解析】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分析解答,液体压强特点: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橡皮膜不论是朝上还是朝下都会向内凹;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
综上分析可知,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
故ABC错误,D正确。
5.(2019福建省)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
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強为()A.2.4ρgh B.2.7 ρgh C.2.8 ρgh D.3 ρgh【答案】C【解析】上层液体所产生的压强:p上=ρ1gh1=0.8ρgh;下层液体所产生的压强:p下=ρ2gh2=ρg×2h=2ρgh;因烧杯是柱形容器,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p底=p上+p下=0.8ρgh+2ρgh=2.8ρgh。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①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③和④【答案】D【解析】(1)甲容器上宽下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乙容器形状上下一样,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p=F/S可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据公式p=F/S可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①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底面积和质量相同,故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由p=F/S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①错误,④正确;②因为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同高,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积,因为质量相同,所以ρ甲>ρ乙,故②错误;③甲容器上粗下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甲容器为直壁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大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力,两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p=F/S可知,故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故③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错误,③④正确。
二、填空题7.(2019四川南充)如图,容器中装有深度为10cm,质量为60g的水,已知容器的质量为30g,底面积为5cm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a.(ρ3kg/m3,g=10N/kg)水=1×10【答案】1000;1800。
【解析】(1)水的深度h=10cm=0.1m,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2)质量为60g的水,容器的质量为30g,总质量为:m=60g+30g=90g,重力为:G=mg=90×10﹣3 kg×10N/kg=0.9N水平桌面受到容器的压力:F=G=0.9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1800Pa。
三、计算题8.两个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一个装有水,另一个装有某种液体,水的质量为5千克。
(1)求水的体积V。
(2)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取相同体积后,水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如下表:求抽出液体前,液体原来的质量。
【答案】(1)水的体积V是5×10﹣3m3;(2)抽出液体前,液体原来的质量是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