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观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方法中医养生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平常,但是中医养生却有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该如何进行。
下面店铺给大家提供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希望对你有用!四季养生口诀1、四时养生小口诀晨起一杯温开水,舒舒服服通肠胃;上午冰糖炖雪梨,幸福永伴不费力;中午来碗绿豆汤,清热解毒保健康;清凉西瓜桌上摆,暑意立消心情棒。
2、五行相生相克口诀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法书中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高世栻注解:“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
”是谓春夏养阳,以养阳之生长;秋冬养阴,以养阴之收藏。
这种理论,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春夏,阳令也,春时阳生,夏时阳盛。
春时阳始生,风寒之邪尚为患,故春时应注意御寒保暖,民间谚语谓春季不宜过早减衣,亦即此理,以养人体之阳。
夏时阳极盛,暑热邪盛,大热耗气,气者阳也,故大热亦伤人体之阳。
夏夜人们喜纳凉,易受寒湿之邪,寒湿伤阳。
夏季炎热,人们喜冷饮,饮食太过则易伤阳,故夏时既要善处阴凉以避大热,又要避免过食冷饮以防伤阳;夏夜纳凉,当避湿露,适当盖覆,以避寒湿。
“春夏养阳”就是合理地将阳气维护在正常人体需要的状态,顺应其自然而不去攻伐它,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具体的方法是早睡早起,广步于庭,以适应春季阳气初升的特点,天热要防汗出太多或过食冷饮以防伤阳气。
对于素有阳气虚弱的人而言,可在春夏季节服用人参、六君子汤等补气健脾的药物。
久咳、哮喘、关节疼痛等阳气不足、秋冬易发病的人,则可采用针刺、灸法、中药敷贴和中药内服等方法补养阳气,达到“冬病夏治”与“冬病夏防”的目的。
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到“春夏养阳”,衣着方面,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有时还会倒春寒,所以一定要注意增减衣服,所谓“春捂秋冻”,就是说早春要多穿暖一点,不要急于脱冬衣。
春天衣服要宽松舒适、消闲,所谓“披发缓行”。
夏天衣服要少,要透气,当出汗就出汗,不能捂。
布料要柔软吸汗。
少穿露脐装,以免脾胃受凉。
起居方面,春天要多开窗户,一天至少开两次窗户,每次15~30分钟。
夏天要早睡早起。
多开窗,中午为防暑热进入室内可关窗。
冰箱要经常清洗、消毒,食物要充分应用保鲜膜,比如西瓜就要用保鲜膜保护。
厨房里生、熟菜板要分开。
避免电风扇对人直吹,不开着电扇睡觉。
空调温度不低于23℃,夏天要勤换衣服,勤洗澡。
中医春夏秋冬四季养生之道
中医春夏秋冬四季养生之道胡纯北京京城名医馆著名医师北京鼓楼中医院退休医师郑景滨北京红医联合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春季的到来,正是万物复苏之时,春季养生也是四季养生之开始,所以春季体质的养生保健之道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受四时之气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会随之发生变化。
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有“困”的感觉。
夏季阳气流溢,气血通达于表,毛孔开,汗大泄,所以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而秋季阳气始衰,阴气始生,气血渐趋于里,但充而不实,所以仍有“乏”的感觉。
这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制定了相应的养生方法,那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首先是精神养生。
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静的好心态。
春季是肝旺之时,因时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
可有目的的根据医生的推荐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等,食品可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但对于体质过敏,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者,应禁食如羊肉、蟹之类易过敏食品。
再就是饮食养生。
春属木,与肝相应,“养肝之体用酸,舒肝之气用辛”。
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清淡可口(如黄豆芽、绿豆芽、柑橘、葱、蒜、香菜、蜂蜜之类),忌油腻、生冷、粘硬食物,以顺应春季阳气之升畅。
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菠菜等,以补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摄入维生素不足的缺憾。
二、夏季中医养生注意事项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
●热毛巾擦身夏天,人的脸面和躯干难免多汗,及时擦汗可促使皮肤透气,但必须用热毛巾,才能适应人体降温节律。
●洗热水澡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觉更热。
而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
夏天该出汗时出汗,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方式。
●热水洗脚脚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区和五脏六腑的反射点。
养生之道——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轩岐纵横内经释义养生也称为摄生,是中医独特的一门学科。
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生,即生命、生存、生长。
人类就如何保养生命、益寿延年,达到“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进行了几千年的探讨和总结,积累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而《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论述的四季养生观点,则是中医养生等的基础与灵魂,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人们的养生,防病、治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原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译文:“四季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
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影响生命力破坏人体的真元之气。
因此,阴阳四时是万物的终始,是盛衰存亡的根本,违逆了它,就会产生灾害,顺从了它,就不会发生重病,这样便可谓懂得了养生之道。
对于养生之道,圣人能够加以实行,愚人则时常有所违背,顺应阴阳四时的变化规律,就能生存,违背了就会死亡。
顺从了它,就会正常;违逆了它,就会混乱。
相反,如背道而行,就会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格拒。
阴阳是中医学概括自然界变化规律及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纲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四季阴阳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与病理变化。
“春夏养阳”是因为在自然界春时阳生,夏时阳盛。
春时阳始生,春季风寒之邪尚存为患,所以春季应注意御寒保暖,以养人体的阳气。
夏季阳气极盛,暑热邪盛,热盛耗气,气者阳也,故大热亦伤人体之阳,盛夏喜食冷饮,饱食太过,亦可伤阳。
《黄帝内经》顺应四时养生法(二类参照)
《黄帝内经》顺应四时养生法《黄帝内经》认为人应当“与天地如一,得以之情,以知死生”。
人体生命是天地阴阳之气相感应的产物,是自然界物质有规律变化的结果。
因此,人类养生保健必须顺应天地阴阳,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一年之中,气候呈现春温、夏热、秋凉、冬藏的规律性变化,在这一气候的影响下,自然界万物都呈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性变化。
所以,人类必须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顺四时而适寒暑”,才能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
四时养生最基本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季属阳,自然界万物正处于生、长阶段,故人体也必须调养人身之阳,以顺应自然界生长之势,如果逆之则有碍于少阳(春)之生、太阳(夏)之长;秋冬季节属于阴,自然界万物处于收、藏阶段,故人体也必须调养人身之阴,以顺应自然界万物收藏之势,如果逆之则有碍于少阴(秋)之收、太阴(冬)之藏。
从人体自身阴阳变化规律来看,春夏之时阳气升,人体阳气也随之盛于表而虚于里,故善养生者当应时而充养体内阳气,培扶其根本,使之充沛而有力卫于外;秋冬之时万物敛藏,人体阴气也随之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善养生者当应时而调养阴精,使阴精充盛而濡养五脏之内。
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
即春天来临时,初春阴寒尚未尽,不可骤减衣服,以防感受风寒之气伤人身之阳,谓之“春捂”;秋天来临时,晚秋天气虽凉未寒,不宜过快增添衣服,使身体逐渐适应寒冷气候,增加抗寒能力,谓之“秋冻”。
【春季养生】春季共有三个月,从立春至立夏,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约在农历一月至三月间。
此时应入夜即睡,早些起身,到庭院中散步,使精神愉快,保养生发之气。
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的病变。
外邪致病春天是风气主令,虽然风邪一年四季皆有,但主要以春季为主。
风邪可单独作为致病因子,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
因此风病之病种较多,且病变复杂。
如遇热合,而为风热;与寒合为风寒;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即为显例。
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
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导言:四时养生思想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以自然界四季的变化为依据,指导人们在四季节律中保持健康和平衡。
古代医家、文人墨客对四时养生思想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并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本文旨在探讨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
一、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四时养生思想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农耕文明,人们观察到自然界四季的变迁对万物生长和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最早的四时养生思想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周易·繁露篇》中,篇中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
在春季,春天阳气旺盛,人体应该顺应自然,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阳气。
相关的文献资料有《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四气调神大论》、《六气》、《阴阳应象大论》等。
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人体阳气也相对充足,需要注意防暑降火、清热解毒,以保持人体的平衡。
文献中对夏季养生的记载有《荀子·劝学》中的“夏日旱热,则暴虐衰绝,而民类伤矣”。
到了秋季,阳气开始退去,人体应调整饮食结构和起居习惯,以适应阴阳转换的变化。
《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宣明五气》、《伤寒论》等篇章讲述了秋季养生的要点。
冬季是阴寒的季节,人体阳气较弱,此时要注意保暖、健脾胃、养阴益肾。
文献中关于冬季养生的体例有《素问·宣明五气》、《本经逆从论》等。
通过研究古代典籍和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四时养生思想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发展,但总体上延续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基本原则。
二、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文献研究1. 《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是古代最重要的养生经典之一,也是四时养生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该书记载了丰富的养生知识,涵盖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养生法则。
例如,《四气调神大论》阐述了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特点以及对人体的影响,提出了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名词解释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名词解释现代人,以《黄帝内经析义》为代表,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概括为三种含义:一是适应四时的养生方法,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二是养阳指养心、肝二阳脏;养阴指养肺肾二阴脏;三是养阳要顺从阳气生长的特点,使阳气发泄;而养阴要顺从阴气收藏的特点,不要使阴气发泄。
上述各种解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意义,不管哪种看法都旨在说明一点,季节不同,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就不一样,人们只有在理论的高度上搞清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含义,才能更好地去“顺四时而适寒暑”。
具体到春、夏、秋、冬四季,人们又怎样养阳、养阴呢?《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有较详细的阐述,现摘录于下:“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是讲的春天的养生之道,亦即春天的养阳之道。
意思是说,春季正、二、三月,阳气上升,万物萌动,自然界呈现一片生机蓬勃的姿容。
天地孕育着生发之气,万物欣欣向荣;人们应当晚睡早起,阔步于庭院,披散头发,宽缓形体,以使志意充满生发之气。
对待事物,当生的不要杀害它,当给的不要剥夺它,当赏的不刑罚它,这就是适应春气,调养人体“生气”的道理。
如果人体违逆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害肝气。
春季伤害了肝气,到了夏季,就会发生寒病,这是因为人在春季养“生气”不足,到夏季奉养“长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从原文来看,春天养阳主要体现在:“晚睡早起”:因为春天阳多而阴少;“广步于庭”:因为“动则生阳”;“以使志生”:使志意充满生发之气,以适应天地间的生发之气;“夏为寒变”:夏季的寒病是由于春天没有养好阳气的结果。
上述正文从日常生活、运动、精神、疾病四个方面论述了保养阳气的具体方法。
虽然不全面,但其精神实质得到了充分体现。
那么夏季又应怎样养阳呢?“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四时养生
春季养生
一、春季的时段 根据我国的传统的季节划分方法,每年农历的一、二、三月,公历 的2、3、4 月为春季。春季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 雨六大节气。 二、春季的气候特点 1、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2月6日前后, 立春为春季的第一日,这时气候向暖,阳气始发,气温渐渐上升。人们 可逐渐感到一个万物更新、冬眠动物开始复苏、充满生命力的季节即将 开始。 春季为风向转变时期,低气压和高气压(气旋和反气旋)的变化频 率在春季最高,因此,春季有风多、风速大、风向变化快和天气多变的 气候特点,尤其是早春,气候变化更大,昼夜温差悬殊,天气乍寒乍热。 所以,有“春主风”,“善行而数变”之说。严寒之余威尚未退尽,春 日之阳光也尚未充沛,春风仍带着冬天的寒意,人们要注意气候的变化, 以防气候乍变而引起的外感。
春季养生
养生要顺乎肝之特性 人们应顺应春季生机盎然的特点,多做户外活动,调摄情志。 如野外放风筝、沐浴阳光、呼吸清新空气、嬉戏玩乐,将一切烦 恼置之度外,迎天顺气、随风送忧。下棋也不失为此时的一种有 益活动,其能解除郁闷,愉悦心情,开发智力,所以,古人有 “善弈者长寿”之说,对于精神情志曾受过损伤及老年退休者最 为适宜。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 (三)旧病易复发 春季是由寒转暖的过渡季节,需要人体不断地进行调节, 以保持平衡。有些慢性疾病,即通常所称的“宿疾”或“旧病”, 每逢季节交换时,机体调节失常而容易发作。许多常见病如高血 压、哮喘、溃疡病等都容易在此季节复发。
四时养生
于俊生
绪论
四时养生的原则 1、顺应四时养生的意义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绪论
2、顺应养生的基本原则
顺应四时自然规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顺四时综合调养
《黄帝内经》的四时养生
四时养生与进补
四时养生与进补
春、夏、秋、冬,四时更迭。
人类生息于天地之间、日月之下,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人体的阴阳消长、新陈代谢也随之有所变化。
根据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补益药物,培补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即谓“四时养生”。
就是在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规律,结合季节特点,采用相应的养生进补方法,调节人体阴阳气血,从而达到养生抗衰、健康长寿的一种方法。
(一)四时养生的原则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这是《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提出的“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
它是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气机升降、五脏盛衰的不同时间、状态和特点而制定的养生宗旨。
“春夏养阳”,一是指人的形神活动要与春夏阳气隆盛相一致,顺其“动而向外”;二是指春夏人体阳气隆盛向外,易发泄耗伤,养阳勿使神气过用,以为冬秋养阴打好基础。
所谓“秋冬养阴”,一是指人的形神活动要与秋冬阳气潜藏相一致,即采取以“养收”“养藏”的调神方法为主,其要点是“静而向内”;二是指秋冬阴精收藏,勿使之妄泄,以为来年春夏养阳打下基础。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根据是阴阳互根。
对此,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中的解释是:“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
”可见,顺应四时的养生,是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的体现。
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人就体弱多病,早。
四时养生的六大原则
2019.0412祝您健康养生益寿四时养生,就是要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气候的阴阳变化规律与特点来调摄人体,健身防病,以达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之目的。
这是传统中医中顺应自然、摄生保健的重要养生方法。
正如《灵枢·本神篇》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温”。
强调必须加强人体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利用自然的有利因素、改造与抵御自然的不利因素,以保证人体的身心健康。
研究表明,四时养生必须掌握以下原则:一、注意“天人相应”的四时规律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受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一年四季的变化也同样随时影响着人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皮肉筋骨脉等器官组织的机能活动与季节变化息息相关。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故四时养生也,万物之终始也,逆之则实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古人认为,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是万物由生到死、由始而终的根本法则,顺应它的变化就会健康无病;违背它就会患病早夭。
因此,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加以调摄,就能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
世界万物都在按一定的规律运动着。
各种生物都会随着季节、昼夜的循环交替显示出节律周期,这个节律周期大家称之为“生物钟”。
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与自然界的时间周期变动是同步的、统一的。
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种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进行养生,春季重视防风、夏季重视防暑、长夏(夏秋之交)重视防湿、秋季重视防燥、冬季重视防寒,就能保持机体内外阴阳的协调,使阴平阳秘,使人体机能正常同步运行。
不仅如此,昼夜的变化节律也与四时相应,“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其变化道理同四季变化规律一样。
这说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律也正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现代研究发现,人的出生、某些疾病以及死亡等,有明显的时间、季节特点。
如从节气来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气候交替时死亡者尤多。
中医四时养生知识讲解
春季的运动锻炼
春季梳头功: 《养生论》: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 功效: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 机理:头是五官和中枢神经所在,常练梳头功,
通过对颜面和头皮的摩擦,能疏通血脉,改善 头部血液循环。 1、能够滋养头发,防脱乌发;2、能明目聪耳;3、
防治头痛;4、能够预防感冒;5、有助于降低血压, 预防脑溢血;6、能够醒脑提神,解除疲劳;7、可防 止大脑老化,延缓衰老。
为止,轻抓头皮。共36次。 4、十指仍保持屈弓形,左右手各过头顶,分别自对侧耳上部发际开
始 ,经头顶至同侧耳上部为止,轻抓头皮。共36次。 5、以两耳经头顶的连线为中心,左手向前,右手向后,逐渐分开,
四时与五脏的关系
四时与五脏的对应 四时养五脏的哲理
春应肝
春养肝
夏应心
夏养心
秋应肺
秋养肺
冬应肾
冬养肾
长夏应脾
长夏养脾
违逆四时阴阳的危害性
“肝气内变” “心气内洞” “肺气焦满”----“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 “肾气独沉”
人必须顺应四时而调形养神 (1)形体活动 (2)精神调摄
中医四时养生的两条总原则: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正如 《黄帝内经》里所说:“春三月,此谓 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季人体的特点
春季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 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 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 使之不断充沛,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 气的情况皆应避免。
这个养生原则应具体贯彻到饮食、运动、 起居,防病、精神等各个方面。
春季的运动锻炼
春季应该多做户外活动或旅游 。春天的郊野, 空气清新, 鸟语花香,外出踏青赏景,既锻炼 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应该是《黄帝内经》里记载的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呵呵,从此以后,历朝历代到现在,真正实足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么样解释的都有。
这如此多地解释,究竟谁是正确的,没有人知道。
我个人的看法是:任何事情,真正的理解都要看实际的情况,不可偏颇。
就如“春夏养阳”中的夏日养阳。
如果以二分法来区分人群,那么在夏天,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汗流浃背,天天叫着,热啊热啊,不畏惧冬天,却很不喜欢夏天;另一种人:在夏天感觉比冬天舒服,虽然外面大太阳高高挂着,却并不觉得怎么热,甚至还没有汗出,更有那极端的,夏天还要穿多层衣服。
对于畏惧夏天的前一种人,“阳气”已经够旺了吧,这时候再去“养阳”,当心一种疾病:中暑!这种人,更应该做的是呆在凉快的地方,如空调的房间;吃着清暑的食品,如西瓜、苦瓜、绿豆汤、鸭汤、冬瓜等。
努力用环境和饮食,来抑制人体太阳的阳气,使得人体保持微微出汗就可了-----或者说,让自己感觉舒服就可以了。
对于畏惧冬天但却在夏天感觉更舒服一些的后一种人,阳气不旺,赶紧趁着夏天的来临,在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时间,好好地也让自己“养阳”。
这时候,首先要避免食用前一种人的清暑的食品,而是食用黄鳝、公鸡等这些大热的食品来“养阳”。
当然也要尽量避免空调的环境,早晚太阳不甚厉害的时候晒晒太阳更好。
-----或者说,努力避免一切寒凉的东西,让自己的感觉更舒服,越舒服越好。
这就是:夏日养阳了。
------还曾有网友问及春天究竟该食用菊花升散肝气,还是用桑葚子收敛肝气,其实,从实质上说,与上面的“夏天养阳还是养阴”一样,要看个人的情况的。
不懂究竟该收还是该敛可以走一条捷径:两样都准备一些,然后,先试验一样,觉得很舒服,那么就是适合你的,继续;如果觉得不舒服,那么肯定就是另一样了,换另一样继续。
以自己的感觉作为判断的标准,可是比大家从书上或网上看来的零碎的中医知识更管用也更可靠的。
------我读书一向不喜欢逐字逐句地去抠书本,所以,常常不知道一些中医的常见的话的出处,也当然就更不会知道这些话的前言和后语了。
中医关于“四时养生”之道简介
中医关于“四时养生”之道简介(一) 四时养生概述日月星辰,四季更替,花开花落,气象万千。
一年之中,四时阴阳,变化无穷,形成了自然界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中医学认为,天人合一,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就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
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
《灵枢·本神》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说:“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
只有人和大自然和谐同步,生命的节律才能有序,才能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
故而《黄帝内经》云:“逆之则在灾害生,从之则病疾不起”。
四时养生,顺应自然才能求得平安。
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春天,气候温暖,万物萌生,草木开始发芽,动物也从蛰伏状态逐渐开始出来活动。
自然界阳气生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时,人体也察从春阳生发之机,气血从脏腑内部更多地趋向体表,毛孔开始逐渐张开,脏腑内部气血相对减少,这时候供应脑部的气血就显得相对不足,往往会出现昏昏欲睡的“春困”。
中医认为,“肝气旺于春”,春季养生要顺应肝之生理特性,在精神调养上宣畅开朗,生机盎然,不应抑制和肃杀,要力戒暴怒,做到胸心开阔舒畅。
精神情志与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可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局而。
夏天,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茂盛,动物活跃,植物葱笼。
此时自然界阳气旺盛,呈现出一派繁荣茂盛的景象。
人体的气血也由脏腑更多地输布到体表,使得脏腑气血相对亏虚,脏腑气血的濡养不足,功能也随之减弱。
就容易受到寒邪侵袭,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心脏功能减弱,则摄血力减少,血压偏低,人会出现头晕头昏的症状。
中医认为,“心气旺于夏”。
因此夏季要重视心肺的调养。
四时养生
• 夏至——夏至日一般在每 年公历的6月21日。 •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 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 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它们 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 日、7月23日左右。
情志养生
夏季养生,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 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 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 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 的情绪,切忌发火,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 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春天养“生”:在春天应借助大自然的生机,去激 发人体的生机,鼓动生命的活力,从而进一步激发 五脏,尽快从冬天的藏伏状态中走出来,进入新一 年的生命活动。春天重在养肝,因为肝主生机,肝 应于春。 夏天养“长”:利用夏天天地的长势,去促进人体 的生长功能,重点在养心,通过调动心的气血运行 功能去加强人体的生长功能。养长包括夏天要长个 子、长肉、长骨骼。
春季养生——起居
1.早睡早起,广步于庭。睡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成年人每 天8 小时,中学生8~9 小时,小学生9~10 小时。 2.晨起最好用冷水洗脸,以刺激皮肤和大脑,使之尽快适应 春季的血液循环变化。 3.春天后母脸 :乍暖还寒、忽冷忽热(春捂秋冻 )
春季养生——运动
运动上,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汗淋 漓而损伤阳气,以动后精力充沛、身体轻松、 舒适为宜。 一般可选择简单易行而富有兴趣的活动为好, 如散步、慢跑、春游、乃至放风筝、荡秋千 等,老年人还可选择一些简单的保健功法, 如八段锦、十二段锦、易筋经等。
5 不能临出门才涂防晒霜。 防晒霜跟一般的护肤用品一样,需要一定时间才 能被肌肤吸收。所以出门前10—20分钟应涂防 晒霜,而去海滩前30分钟就应涂好。 6 防晒霜不能在上妆前使用。
黄帝内经论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论四季养生《黄帝内经》里的四季养生法和十二时辰养生法,向读者传授天地人全方位养生要诀。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论四季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春天3个月,草木发芽,天地一派生机,万物欣欣向荣。
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缓步而行,披散头发,舒展形体,使意志顺应春生之气而舒畅条达,而不要损害、克伐它。
要顺应春天的生养法则,违背这个法则,就要伤及肝气,生长之气不足,到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3个月,是万物繁盛的季节。
天地阴阳之气不断相交,植物开花结果。
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适应夏天的阳光,让精神充实饱满,并使腠理宣通,卫气疏泄,使人心舒畅向外,如同所喜欢的东西在外界。
这是与夏季相应的保养“长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心气。
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供给秋天收养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会得重病。
秋天3个月,是万物成实的季节。
此时天高气爽,西风渐起,地气清肃明朗,此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闻鸡起床,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意志不外越,从而使得肺气清平。
这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方法,如果与之相违背,肺气则会受伤,到了冬天就会变生腹泻完谷不化的疾病,供给冬季闭藏的精气就少了。
冬季3个月,是万物潜伏的季节。
此时水结成冰,地冻开裂,这时节,人们不要扰乱阳气,要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阳升起后而起床,使精神内守伏藏而不外露,保持若有所得的心态,还要避免寒气侵袭,保持温暖,但不要过热而致皮肤开泄出汗,以致阳气频繁耗伤。
这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蓄的道理,若违背这一原则,就会伤及肾气,到了春天,就会得痿厥一类的疾病,供给春季发生的精气也就少了。
四季养生——秋季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黄帝内经》里关于四季养生最出名的一句话。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秋季养生的方法。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的四时养生,实际上是广义的,不仅仅是讲脏腑。
所以它讲“肝气、心气、肺气、肾气”,不讲肝脏、心脏、肺脏、肾脏。
四时养生
四时养生《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里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里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这些都说明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正如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这与现代认为,生命产生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人类需要摄取饮食。
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生活在自然中 ,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所谓“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就是告诫人们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 ,适应周围环境 ,使机体与大自然谐调 ,以健康长寿。
据统计 ,城市室内每立方厘米空气中 ,有阴离子 40- 50个 ,森林中可多达 10万至 100多万个。
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阴离子少于 25个时 ,人体就会感到疲倦 ,阴离子含量陡然下降时 ,人们会出现头昏头痛、胸闷、关节痛、疲倦等症状。
相反 ,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就变得非常活跃。
“中国长寿王后金手杖”荣誉称号的 124岁老人孔英 ,就是粤西北怀集县怀城镇的山区老妇。
四时养生顺应自然“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 ,它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故而顺应四时变化以调摄人体阴阳平衡 ,乃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之一。
春季防病复发寒冬已过 ,万物复苏 ,阳气升发 ,一派生机 ,人们养生也应适应春天的时光。
其做法是 :春捂秋凉、和日春游、春季调食、防病复发。
夏季不贪凉艳阳夏日 ,酷暑外蒸 ,人体阳气在外 ,阴气内伏 ,养生尤应注意 :夏不贪凉、夏当静心、夏季防暑、夏调饮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清华 0等 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观
!"#
减 !使人受寒 "# 要注意防御风寒 $ 养阳敛阴 !及时做到 % 虚邪贼风 ! 避之有时 "# 春日养阳贵在锻炼 # 春天 !万木吐翠 !空气清新 !正 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 ! 而 % 动 " 为养阳最重要 一环 # 人们应根据自身体质 !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 # 这 样不仅能畅达心胸 $ 怡情养性 ! 而且还能使气血通畅 $ 郁滞疏散 !增强身体素质 !减少疾病的发生 #
:;*%)/8%
:<=9 HI@CRFI AI> JA<A>B>:A CD "!"#$V?@>J>@P9:F 9: J?@9:F <:G JRBB>@M !%#V?@>J>@P9:F 9: <RARB: <:G W9:A>@ # AC 9:JA@R;A AI> I><8AIV?@>J>@P9:F 9: DCR@ J><JC:J=>?!@AB9 E: AI> <J?>;AJ CD J?9@9AM G9>A <:G I<X9AJ AC G>BC:JA@<A> AI> ?@9:;9?8> CD I><8AIV?@>J>@P9:F 9: DCR@ J><JC:J7>BCD?B :EA F@EFGCB<@E9 7C:J>@P9:F !"#$ &% 9: J?@9:F <:G JRBB>@M <:G !%# &% 9: <RARB: <:G W9:A>@ W<J 9:JA@R;A9C: CD I><8AI ;R8A9V P<A9C:M I><8AI B<9:A>:<:;>M ?@>P>:A9:F <:G A@><A9:F G9J><J>- HI> IRB<: XCGQ ;<: Y>>? I><8AIQ <:G 89P> 8C:F 9D C:8Q AI> 89D> <;A9P9A9>J <G<?A AC AI> ;I<:F>J CD !%# <:G !"#$ 9: DCR@ J><JC:J3"2 $4+ ,2- 5+ ,(0%& 1640278(’9:0;0:<"%& ;8#80=0%8 -> "!"#$ ’9:0;0:<"%& "% ;9:"%& 2%? ;)==0:+ !%# ’9:0;0:<"%& "% 2)8)=% 2%? @"%80: # "% 8(0 >-): ;02;-%;A ’()#$$*) +%#,(*"#$ -"#$.* /BBCD*BE/FGH*IJKLE,("%#M 夏 清 华 ! 曹 勇 ! 程 科 6 春 夏 养 阳 秋 冬 养 阴 的 四 时 养 生 观 NOPA 中 国 临 床 康 复 !/BBC!*B Q/FMH*IJKL N@@@AR&7ST>AS-=U
*1*
夏养阳
%夏 三 月 !此 谓 蕃 秀 !天 地 气 交 !万 物 华
实 ! 夜卧早起 ! 无厌于日 ! 使志无怒 ! 使华英成秀 ! 使气 得泄 ! 若所爱在外 ! 此夏气之应 ! 养长之道也 # 逆之则 伤心 ! 秋为痎疟 ! 奉收者少 ! 冬至重病 "# 夏属火 ! 与心 相应 ! 赤日炎炎的夏 季 ! 往 往 令 人 心 烦 ! 而 烦 则 更 热 # 所以要重视心神的调养 ! 注意调摄精神 ! 调息静心 ! 保 持心静自然凉 ! 如嵇康 & 养生论 ’ 曰 (% 夏 季 炎 热 ! 更 宜 调息静心 ! 常如冰雪在心 ! 炎热亦于吾心少减 ! 不可以 热为热 ! 更生热矣 # " 夏 时 为 心 火 当 令 !心 火 过 旺 则 克 制 肺 金 !火 之 味 为苦 ! 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 ! 因此 ! 夏季应少 食苦味 ! 多食酸味 $咸味 # 夏季人体出汗多 ! 腠理发泄 ! 饮食宜多食酸味 ! 酸味可起到收敛作用 ! 防出汗过多 ! 以固肌表 ! 如小豆 $ 桃 李 等 ! 又 如 绿 豆 汤 $ 酸 梅 汤 均 可 消暑解渴 ) 同 时 夏 季 饮 食 多 食 些 咸 味 ! 补 充 出 汗 多 丢 失的盐分 ! 以防汗多损伤心气 # 夏月阳热盛于外 ! 伏阴 潜于内 ) 自然界地下井水寒凉 ! 人体胃肠功能下降 ! 肾 气不足 ! 人 与 自 然 均 为 外 热 内 寒 之 象 ! 故 夏 季 饮 食 不 可过寒贪凉 ! 过食冷 饮 ! 多 食 则 易 伤 脾 胃 ! 令 人 吐 泻 ! 胃肠功能较弱不宜过食肥甘之味 ! 以食清淡易消化食 品为宜 ! 为 此 夏 季 饮 食 要 特 别 注 意 ! 是 夏 季 养 阳 的 一 个方面 #
7"8",+"39"$$%2$#2$’ :88"(%"39"$$%2$#2!+
!-&
张志聪
+ 素问集注 %(& 春夏之时 ! 阳盛于外而虚
于内 .秋冬之时 !阴盛于外而虚于内 ! 故圣人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 而培养之 ’! 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 虚于内 ! 故当养其内虚之阳 . 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 ! 故当养其内虚之阴 *
热以抑其盛阴 ’Z![*
!-"
张介宾
+ 类经 %(& 今有春夏不能养阳者 ! 每因风
凉生冷 !伤此阳气 ! 以至秋冬 ! 多患疟泄 !此阴胜之为病 也 * 有秋冬不能养阴者 !每因纵欲过热 !伤此阴气 !以致 春夏多患火症 ! 此阳胜之为病也 ’* 从阴阳互根理论 上阐发 &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 !养秋冬之阴是 为了养春夏之阳 ’*
H
引言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 曰 & 夫四时阴阳者 ! 万物之
根本也 "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 ! 以从其根 ! 故 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 &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 其意 为 ( 春夏季节 ! 宜保养阳气 ! 秋冬季节 ! 宜保养阴气 ! 乃 是前贤医家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方法! 长期以 来 ! 它对人 们 养 生 防 病 ) 抗 老 延 年 有 着 重 要 的 指 导 意 义 * 本文仅就这句话的养生学思想作以初步探讨 *
!"#$%&’()"*")+,-. *%/%"0"-% 12 "!"#$’()"*")+,-. ,- *(),-. /-3 *400")5 !%#’()"*")+,-. ,- #4%40- #-3 6,-%")# ,- %&" 214) *"/*1-*
!"# $"%&’()#*+ ,#- .-%&/+ ,(0%& 10* ! 789:9;<8 =>?<@AB>:A CD E:A>F@<A>G H@<G9A9C:<8 7I9:>J> K>G9;9:> <:G L>JA>@: K>G9;9:>M "=>?<@AB>:A CD H@<G9A9C:<8 7I9:>J> K>G9;9:>M K>G9;<8 7C88>F> CD N9:<: O:9P>@J9AQM 5R<:FSICR #!$%&"M 5R<:FGC:F T@CP9:;>M 7I9:< !"2 $"%&’()2! M UARGQ9:F DC@ B<JA>@ $J G>F@>>M 789:9;<8 =>?<@AB>:A CD E:V A>F@<A>G H@<G9A9C:<8 7I9:>J> K>G9;9:> <:G L>JA>@: K>G9;9:>M K>G9;<8 7C8V 8>F> CD N9:<: O:9P>@J9AQM 5R<:FSICR #!$%&"M 5R<:FGC:F T@CP9:;>M 7I9:<
*1,
冬养阴
%冬 三 月 !此 谓 闭 藏 !水 冰 地 坼 !无 扰 乎
阳 ! 早卧晚起 ! 必待日光 ! 使志若伏若匿 ! 若有私意 ! 若 已有得 ! 去寒就温 ! 无泄皮肤 ! 使气亟夺 ! 此冬气之应 ! 养藏之道也 # 逆之则伤肾 ! 春为痿厥 !奉生者少 "!意思 是在冬天 ! 精神上要保持安静稳定 !控制自己精神情志 活动 ! 对各种事物都很满足 ! 没有过多奢求 ! 不轻意向 他人宣泄 ! 不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这样才能保持精 神内守 # 冬季严寒 ! 生活起居要早睡晚起 !日出而作 ! 保 持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 ! 情绪安定 ) 以利阳气潜藏 ! 阴 * 道林养性 ’又说 (% 冬时大地 精的积蓄闭藏 #& 千金要方 气闭 !血气伏藏 ! 人不可作劳汗出 ! 发泄阳气 ! 有损于人 也 # "就是说冬季不要过汗 $ 劳作 ! 更不可房劳伤精 ! 冬 季不注意养护阴精 !春天就会发生温热病 # 故 &黄帝内 经 ’ 又存 % 冬不藏精 !春必病温 " 之说 # 冬主水而通于肾气 ! 冬主闭藏 !肾主藏五脏六腑之 精 ! 冬季要顺应自然界阴气闭藏而注重养护肾气 !使肾 精充足 # 饮食上要多食苦味及辛味食品 ! 如 &素问 脏气 * 法时论 ’ 所言四时五味养脏气时说 (% 肾主冬 !++ 肾 苦燥 !急食辛以润之 ) 肾欲坚 !急食苦以坚之 ++!肾色 黑 ! 宜食辛 !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 " 冬季阳气衰微 !胰理 闭塞 !很少出汗 ! 多食些辛味 !如谷类 $鸡肉 $葱椒等 ! 达 到开通腠理 ! 畅通气机 ! 化生津液 ! 润燥益肾使肾闭藏 阴精 # 冬是自然界蛰藏之时 ! 顺应冬时之气而养阴养藏 而养生 ! 阴精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 ! 生命之本 ! 肾藏先 天与后天之精 ! 人体精气充足 ! 生命才能强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