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一章测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a883e75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6.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第一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最难的呵!”这说明了(C)。
A人才成长的道路 B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C 个人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曲折的实践过程D 修养的境界是一个人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2.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B)A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D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3.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C)A理想就是现实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4.在理想的内容体系中,(B)是其中的核心。
A职业理想B社会理想C生活理想D道德理想5.信念一旦形成(B)改变。
A不可B.很难C不必D容易6.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C)。
A态度B行动C现实D结果7.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是(A)。
A.职业理想 B.社会理想C.生活理想 D.道德理想8.在今天,社会倡导、人们呼唤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创业、大胆革新、乐于奉献等理想人格,并以此作为做人的楷模和标准。
这样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理想中(C)A生活理想的内容B职业理想的内容C道德理想的内容D社会理想的内容 9.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D)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民族独立,当家作主求解放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对于理想和信念的关系,错误的理解是(D)A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的 B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 C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证D理想和信念是互不相干的两种意识形式11.下列各项,不是从理想的内容上来划分的是(D)A职业理想B社会理想C生活理想D长远理想 12.人生信念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科学信念与非科学信念。
思修题库(第一章)
![思修题库(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53f28d2443323968011c921c.png)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选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2、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这是因为()。
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B、只要社会实践就能实现理想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动变为现实3、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 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4、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信念是人们()。
A、对真理的追求B、评判事物的标准C、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D、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5、理想是()。
A、为社会的少数人谋利益B、不可能实现的向往C、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想象和目标D、纯粹主观的6、确立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
A、设计理想B、理论学习C、社会实践D、人际交往7、()理想是指人们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及其成就大小的设计与想象。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8、()理想是指人们对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的向往和追求。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9、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 ( ) 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
A、正确认识B、错误认识 C、根本认识D、系统了解10、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信念。
A、基本的B、坚定的C、彻底的D、一贯的1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A、生活理想的内容B、职业理想的内容C、道德理想的内容D、社会理想的内容12、信念是()。
A、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D、惟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13、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试题第一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试题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337fbda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2.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期末考试复习试题第一章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项题1、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是:()A、思想道德B、理想信念C、爱国主义D、人生价值2、从理想的()上划分,可以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A、性质和层次B、时序C、对象D、内容3、()是人们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A、理想B、道德C、思想D、信念4、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是()A、道德B、信念C、需要D、自我价值5、()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A、信仰B、理想C、信心D、崇拜6、“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强调的是( )的作用A、信仰B、理想C、意志D、信心7、当代大学生应树立的远大理想是()A、实现自我价值B、实现国家昌盛C、实现民族振兴D、实现共产主义8、“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句话表明()A、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B、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D、马克思主义注重创新9、理想通往现实的桥梁是()A、实践B、奋斗C、信心D、信念10、“志不强者智不达”的作者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11、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是()A、正确理解理想的含义B、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C、正确区分各种理想的异同D、正确对待实现理想的艰巨性1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的作者是()A、管仲B、王阳明C、孟子D、苏东坡1、单选题BADBA CDBAC BD二、多选题1、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可以分为()A、社会政治理想B、道德理想C、职业理想D、个人理想2、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A、个人理想B、社会理想C、一般理想D、崇高理想E、生活理想3、关于理想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有()A、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B、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C、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D、理想高于并脱离现实E、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4、心灵信念能发挥作用的方面有()A、人生价值实现B、人生目标选择C、发展方向设定D、生活态度形成E、面对挫折态度5、下列关于励志方面的警句有()A、“有志者,事竟成”B、“志存当高远”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E、“志不强者智不达“2、多选题ABCE AB ABCE ABCDE ABDE三、判断题1、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只要努力,个人的理想就一定可以实现3、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4、任何理想都可以给人们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5、理想从实践中来又指导实践6、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7、信念的稳定性是绝对的8、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9、社会的公共信念的形成基于人们各种的信念存在共通之处10、高层次的理想信念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社会信仰11、信仰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12、在很多情况下,理想和信念可以交换使用13、理想信念在任何时代背景中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4、理想的实现一般都不是一帆风顺的3、判断题(A表示正确,B表示错误)ABABA ABAAA BAAA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判断1、爱国就应该抵制一切外来的东西2、在当代中国,爱国就应当爱社会主义3、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具有一致性4、艰巨全球化就是全球的政治、文化一体化5、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6、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厚的爱7、爱国主义仅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8、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10、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1、判断(A表示正确,B表示错误)BAABA ABABA二、单项选择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A、四项基本原则B、爱国主义C、社会主义D、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是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一国”是“两制”前提。
思修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思修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7e8e8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f.png)
思修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个人主义D. 社会主义答案:C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是什么?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权威性C. 法律的公正性D. 法律的普遍性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要求?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竞争答案:D5.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为人民服务B. 集体主义C. 公平正义D. 以上都是答案:D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依C. 执法必严D. 违法必究E. 以上都是答案:E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层面要求是什么?A.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B.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D. 爱国、法治、诚信、友善答案:A8.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C.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D.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答案:D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A. 法律至上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公正性答案:B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要求是什么?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富强、和谐、法治、诚信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国家层面B. 社会层面C. 个人层面D. 集体层面答案:ABC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D. 个人主义答案:ABC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包含以下哪些?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权威性C. 法律的公正性D. 法律的普遍性答案:ABCD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要求包括哪些?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竞争答案:ABC5.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包括哪些?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C.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D.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思修题库第一章
![思修题库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64ecd0f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4.png)
思修题库第一章第一篇:思修题库第一章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单项选择题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理想是现实的基础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C.理想受现实的制约D.理想与现实存在对立面2.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______。
A.人们头脑中天生固有的 B.人们主观自生的C.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关系的产物 D.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产物3.空想一般是______。
A.在实践中形成和具有实现可能的对美好未来的想象B.与生活愿望相结合,但离现实较远的对未来的想象C.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D.现时有很大距离,但在将来有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象4.理想区别于幻想、空想的特点是______。
A.理想是个人对幻想空想的改进B.理想源于实践具有实现可能,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理想是永恒的,幻想和空想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知识渊博的人具有崇高的理想,而空想幻想则源于无知5.理想______。
A.是指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是幻想C.既高于现实,又来源于现实D.是远离现实的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6.确立科学信念的根本途径是______。
A.设计理想B.理论学习C.社会实践D.人际交往7.“人们总是不断地从当时当地的社会存在出发,提出一个又一个的理想,总是在一个奋斗目标实现后,又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不断地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奋斗中前进的。
”这一事实说明______。
A.人们对理想不断追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B.理想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C.任何理想对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D.理想对人生有重要意义,是人生前进的方向8.理想的内容不包括______。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主义共同理想9.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256cd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3.png)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以下关于理想信念的表述,错误的是()A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B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C 理想和信念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保障D 理想和信念是完全相同的概念答案:D解析:理想和信念是紧密相连的,但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理想侧重于人们对未来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指向性和目标性;信念侧重于人们内心的确信和坚守,具有稳定性和执着性。
2、()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A 理想信念B 道德规范C 法律意识D 价值观念答案:A解析: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缺乏理想信念,人的精神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容易动摇。
3、以下关于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B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C 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D 以上选项均正确答案:D解析: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紧密相连的。
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二、多选题1、理想具有()等特征。
A 超越性B 实践性C 时代性D 多样性答案:ABCD解析:理想具有超越性,它超越现实,指向未来;具有实践性,理想的实现需要通过实践;具有时代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想;具有多样性,人们的理想各不相同。
2、信念具有()等特征。
A 执着性B 多样性C 亲和性D 稳定性答案:ABD解析:信念具有执着性,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念;具有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3、以下关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A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B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C 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D 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答案:ABCD解析:理想和现实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思修第一章习题(含答案)
![思修第一章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13262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4.png)
第一章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2、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A、奉献B、索取C、存在D、享用3、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生的自我价值主要表现为()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B、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C、国家对个人的积极评价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为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4、下列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个人的能力越强,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B、个人的行为动机越高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D、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满足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5、()对个人的思想行动具有鲜明的导向和调节作用。
A、荣辱观B、生死观C、顺逆观D、苦乐观6、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理解也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A、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C、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D、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7、“知耻近乎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说的是人生矛盾中的()A、苦乐观B、荣辱观C、生死观D、顺逆观8、人生的社会价值是()A、个体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B、个体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C、个体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D、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9、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这说明()A、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B、人可以有受限制地创造出自己的价值C、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D、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10、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说过:“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有有奉献才能有索取。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58fad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7.png)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的本质在于()A 人有语言和思维B 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C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D 人具有理性和意志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生观的核心是()A 人生目的B 人生态度C 人生价值D 人生意义答案:A解析: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选择,是人生观的核心。
3、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A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C 是否实现了个人的人生目标D 是否促进了个人的发展答案:B解析: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A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B 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C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D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答案:A解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1、人生观主要包括()A 人生目的B 人生态度C 人生价值D 人生环境答案:ABC解析:人生观主要由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方面构成。
2、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A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B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C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D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成就大小答案:ABC解析: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选择。
3、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A 认真务实B 乐观进取C 积极向上D 得过且过答案:ABC解析: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积极向上。
4、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包括()A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B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C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D 等待机遇的到来答案:ABC解析: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包括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以及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而不是等待机遇的到来。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剖析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709edb770bf78a65295470.png)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D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D.实现可能性2.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 B )A 实践性B 预见性C 层次性D 科学性3.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4.( B )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A.信仰B.信念C.理想D.毅力5.从本质上讲,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在( B )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
A.思想发展B.社会实践C.科学研究D.哲学思维6.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类,但像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话、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
这说明,理想具有( B )A.共同性B.时代性C.阶级性D.思想性7.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 )A.人生的指路明灯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合理想象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8.“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B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9.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 A )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
A.正确认识B.错误认识C.根本认识D.系统了解10.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是( B )A.科学理论B.社会实践C.主观愿望D.真诚信仰11.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D )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干一番益于人民的事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思想道德修养》第01章在线测试
![《思想道德修养》第01章在线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85c7260f5727a5e9856a61be.png)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当今的时代主题是:A、和平与发展B、资源和技术C、资源与环境D、战争与和平2、党的16大确定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是:A、中等发达国家B、基本实现现代化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富强民主文明3、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是:A、16届3中全会B、16届4中全会C、16届5中全会D、16届6中全会4、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社会主义D、为人民服务5、发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的我国领导人是: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温家宝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大学生活的显著变化主要有以下内容:A、专业方向基本确定B、课外活动明显增多C、学习的主动性增强D、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E、培养创新意识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挑战:A、世界科技文化发展B、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C、金融危机D、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E、环境日益恶化3、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形象A、理想远大、热爱祖国B、追求真理、善于创新C、德才兼备、全面发展D、视野开阔、胸怀宽广E、知行统一、脚踏实地4、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A、思想政治素质B、道德素质C、法律素质D、心理素质E、人文素质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特点主要有A、思想性B、政治性C、知识性D、综合性E、实践性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正确错误2、德育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正确错误3、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正确错误4、在现阶段,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正确错误5、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正确错误。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7a163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8.png)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 理想B 信念C 道德D 法律答案:A解析: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具有()A 超越性B 实践性C 时代性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超越性指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实践性指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发展,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时代性指理想受时代条件制约,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3、()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A 理想信念B 道德规范C 法律意识D 价值观念答案:A解析: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4、马克思主义具有()A 科学性B 革命性C 崇高性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
科学性指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革命性指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崇高性指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为己任。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A 实现共产主义B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答案:B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多项选择题1、理想的类型包括()A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B 近期理想和远期理想C 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D 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答案:ABCD解析:理想的类型多样,包括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是个体对自己未来生活的追求,社会理想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近期理想和远期理想,近期理想是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理想,远期理想则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生活理想关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职业理想涉及职业选择和职业成就,道德理想体现人们在道德方面的追求,政治理想则与政治立场和政治目标相关。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5c2a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f.png)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 理想B 信念C 道德D 法律答案:A解析: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这说明理想信念()A 昭示奋斗目标B 提供前进动力C 提高精神境界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定向机制,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
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以人民为中心C 全面依法治国D 改革开放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陈艳红思修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陈艳红思修第一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71bf7f27284b73f242505e.png)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B )A.理想B.信念 C.人生观 D.价值观2.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
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D )A.片面性 B.政治性 C.共同性 D.多样性3. 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地到达彼岸。
人只要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凡中看到伟大,在遭受困难和挫折时能充满信心,坚持胜利。
这就是理想在人生中的 ( A )A.精神向导的指路明灯作用 B.精神支柱作用C.精神动力作用 D.思想武器作用4.理想的超越性表现为 ( D )A.同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 B.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 D.来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社会现实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做起。
这是因为 ( C )A.理想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B.社会实践是产生科学知识的源泉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努力奋斗,在实践中才能达到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然得到实现6.邓小平明确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邓小平的这句话意思是说( B )A.理想信念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B.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C.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动力 D.有科学和不科学的区分8.在新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新人指的是 ( B )A.有知识、有能力、有文化、有纪律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C.有素质、有本领、有道德、有理想 D.有理想、有信念、有才华、有纪律10.面对一系列人生重大课题的解决,如人生观的确立,价值观的选择等,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而导引这一切的明亮灯塔正是人生的( A ) A.理想与信念 B.修养与境界C.友谊与爱情 D.基本行为准则12.信仰的一个方面是信念,另一个重要方面是( A )A.理想 B.知识 C.科学认识 D.非科学认识13.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础是( A )A.科学 B.信仰 C.革命 D.知识14.革命家陶铸说:“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了多数人的利益,为了社会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伟大理想。
思修第一章
![思修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f9821eea524de518964b7d65.png)
3、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3 )
①理想就是现实
②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③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④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2、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2、答:可任举一历史与现实的案例,分析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并指出应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根据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冯如和他的飞机之梦
冯如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第一个飞机制造专家和飞行家。他出生于农民家庭,12岁开始旅美生活。美国的工业繁荣使他认识到,中国要富强,就必须要有先进工业。他省吃俭用,大量购买机械学书籍刻苦自学,并于几年后开始了发明创造。1904年,俄日帝国主义为争夺中国东北三省爆发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冯如闻后立志为祖国制造飞机,并发誓:“苟无成,毋宁死。”
③共产主义精神 ④求实务实精神
⑤毫不利己精神
5、理想信念的作用有哪些?( 1234)
①理想信念具有科学态度导向的作用。
②理想信念具有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的作用。
③理想信念具有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的作用。
④理想信念具有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的作用。
⑤理想信念具有立志当高远的激励作用。
2.社会主义是走向未来的事业,未来属于青年。立志献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青年,去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要有( 1235 ) ①真才实学 ②献身精神 ③艰苦奋斗的精神 ④.为个人求权力、求享乐的人生目的 ⑤.学习前人并超越前人的气概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共同理想?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e2e215a5e9856a57126015.png)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D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B.不可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D.实现可能性2.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 B )A 实践性B 预见性C 层次性D 科学性3.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4.( B )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A.信仰B.信念C.理想D.毅力5.从本质上讲,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在( B )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
A.思想发展B.社会实践C.科学研究D.哲学思维6.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类,但像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话、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
这说明,理想具有( B )A.共同性B.时代性C.阶级性D.思想性7.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 )A.人生的指路明灯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合理想象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8.“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B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9.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 A )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
A.正确认识B.错误认识C.根本认识D.系统了解10.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是( B )A.科学理论B.社会实践C.主观愿望D.真诚信仰11.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D )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干一番益于人民的事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思修》习题第一章:人生青春之问
![《思修》习题第一章:人生青春之问](https://img.taocdn.com/s3/m/29633f9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1.png)
《思修》习题第一章:人生青春之问题型:单选题章节:第一章第一章人生青春之问1、(A)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它开宗明义的道出了大学的理念。
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2、四书五经中(A)开宗明义的道出了大学的理念。
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A《大学》 B《论语》 C《诗经》 D《尚书》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A)的理念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佛家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B)的思想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5、(D)的大学是把学术与企业联系起来的先锋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6、现阶段,(A)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建设小康社会 C建设和谐社会 D建设现代化强国7、(D)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马克思主义8、民族精神的核心是(B)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9、时代精神的核心是(D)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无私奉献 D改革创新10、思想道德素质和(D)是人的基本素质A理论素质 B政治素质 C心理素质 D法律素质11、(C)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A政治素质 B法律素质 C道德素质 D思想素质12、(B)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复旦大学 D浙江大学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C)优良学风的体现A勤奋 B严谨 C求实 D创新14、人才的本质特征是(D)A社会性 B进步性 C相对性 D创造性15、人才的本质特征是(C)A时代性 B阶级性 C创造性 D奉献性16、人才的本质特征是(B)A社会性 B创造性 C进步性 D阶级性17、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A)A荣辱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道德观18、人的本质在于(B)A人有智慧有文化 B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C它能自觉的改造社会历史 D它在任何社会都具有阶级性19、人的本质属性是(C)A本能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思维属性20、“人之初,性本善”是(B)的观点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21、人性本恶是(B)的思想A孟子 B荀子 C告子 D韩非子2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B)提出的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23、人的本质是(D)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思维属性D社会关系的总和24、人对人是狼是(A)提出的A霍布斯 B笛卡尔 C康德 D黑格尔25、(B)认为人都是“自保自爱,趋乐避苦”的A霍布斯 B艾尔维修 C笛卡尔 D康德26、“人和机器的区别在于人有理性的灵魂”是(C)说的A霍布斯 B艾尔维修 C笛卡尔 D康德27、马克思赞扬(B)是辩证法的大师A费尔巴哈 B黑格尔 C弗洛伊德 D康德28、人生态度主要回答:(C)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C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29、人生目的主要回答:(A)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C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30、人生价值主要回答:(D)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C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31、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至高目的,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的错误人生观是(C)A享乐主义人生观 B禁欲主义人生观C拜金主义人生观 D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32、“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这是(A)人生观A享乐主义人生观 B实用主义人生观C拜金主义人生观 D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33、人生的根本价值在于(D)A个人的自我实现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C个人的实践对于自身的意义D个人的实践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34、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C)A世界观 B自然观 C人生观 D价值观35、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建立在(B)A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B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C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D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36、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称为(C)A顺境 B修养 C境遇 D逆境37、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是(B)A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 B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B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指引人生道路D个人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和满足38、人生观是(C)的反映A自我认识 B政治关系 C社会存在 D自然条件39、人生价值的本质是(B)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个人的自我完善 D个人实践对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40、人生观的核心是(B)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 D人生信仰41、人生目的是指人(B)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A为什么发展 B为什么活着 C为什么工作 D为什么努力42、社会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是(A)A公有观念 B私有观念 C民有观念 D共有观念43、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是指(B)A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 B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类的个体C脱离时代抽象出来的人类共性 D非具体的人,抽象的人44、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B)A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决定人生观C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不正确的D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正确的45、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其中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是(B)A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 B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C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D个人的行为动机是否高46、人生价值观是(D)A产生于主体的需要和客观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中B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C对人为什么活着的基本观点D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47、科学的人生观是(A)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B构建自己“精神家园”的人生观C“自我设计”、“个人奋斗”的人生观D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谋幸福的人生观48、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D)A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B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意识C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49、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价值的中介环节是(D)A知识 B能力 C智力 D实践50、视金钱为圣物,以追逐和获取金钱为人生的目的和生命的全部意义的是(B)人生观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 C实用主义 D个人主义51、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是满足感官的需求和快乐的是(A)人生观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 C实用主义 D个人主义52、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的是(D)人生观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 C实用主义 D个人主义53、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的是(A)A极端个人主义 B极端利己主义 C 狭隘功利主义54、影响人生态度的核心因素是(B)A认知 B情感 C意向 D行为55、主张入世人生态度的是(A)A儒家 B佛家 C道家 D法家56、主张出世人生态度的是(B)A儒家 B佛家 C道家 D法家57、主张避世人生态度的是(C)A儒家 B佛家 C道家 D法家58、把“好生”视为天命的是(B)A佛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59、认为人应尽可能全生而避死,力争善生善死的是(C)A佛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60、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结,只是暂别人生,因为人的生死是轮回的。
思修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思修第一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6d8c4db9f3f90f77c61b00.png)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得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得态度就是( )A.理想-- -- --B.信念-- -- --C.人生观-- -- --D.价值观2、由于成长环境与性格等方面得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得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得许多理想信念。
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A.片面性-- -- --B.政治性-- -- --C.共同性--D.多样性3、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得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地到达彼岸。
人只要有了崇高得理想,就会在黑暗中瞧到光明,在平凡中瞧到伟大,在遭受困难与挫折时能充满信心,坚持胜利。
这就就是理想在人生中得 ( )A.精神向导得指路明灯作用--B.精神支柱作用C.精神动力作用-- -- -- --D.思想武器作用4.理想得超越性表现为 ( )A.同一定社会得历史条件相联系--B.同一定时代得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 --D.来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社会现实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理想得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做起。
这就是因为--A.理想就是人们为之奋斗得目标-- --B.社会实践就是产生科学知识得源泉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努力奋斗,在实践中才能达到D.有了坚定得信念,理想就会自然得到实现6.邓小平明确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得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邓小平得这句话意思就是说A.理想信念就是我们得指路明灯--B.理想信念就是我们得精神支柱C.理想信念就是我们得精神动力--D.有科学与不科学得区分7.现阶段科学得理想信念得基础就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 -- -- -- --B.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C.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理论--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理论8.在新时期,邓小平提出得“四有”新人指得就是--A.有知识、有能力、有文化、有纪律--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C.有素质、有本领、有道德、有理想--D.有理想、有信念、有才华、有纪律9.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就是从天而降,而就是--A.社会存在得反映,就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得B.人们头脑中构造出来得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得构想D.人们得政治立场与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得体现10.面对一系列人生重大课题得解决,如人生观得确立,价值观得选择等,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总得原则与目标,而导引这一切得明亮灯塔正就是人生得--A.理想与信念--B.修养与境界C.友谊与爱情--D.基本行为准则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指导思想就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C.爱国主义-- -- -- --D.社会主义荣辱观12.信仰得一个方面就是信念,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A.理想-- --B.知识--C.科学认识-- --D.非科学认识13.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得基础就是--A.科学-- --B.信仰-- --C.革命-- --D.知识14.革命家陶铸说:“无论在什么样得社会里,一个人得理想,就是为了多数人得利益,为了社会进步,对社会生产力得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就是说,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就就是伟大理想。
思修第一章测试
![思修第一章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d0f5d7e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5.png)
思修第一章测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单元测试绪论、第一章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当前,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大学生的( B)比以往更显得重要的紧迫。
A.文化修养B.思想道德修养C.价值取向D.政治修养2. 理想从内容上划分有 (B )A 个人理想B 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C 社会理想D 科学理想3.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B )A 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B 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C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D 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D )。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树立共同理想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5、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D )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干一番益于人民的事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6.空想一般是( C )A、在实践中形成和具有实现可能的对美好未来的想象B、与生活愿望相结合,但离现实较远的对未来的想象C、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D、现时有很大距离,但在将来有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象7.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D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B、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8.( A )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它居于时代精神的核心地位。
A.改革创新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艰苦奋斗9.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单元测试
绪论、第一章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当前,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大学生的( B)比以往更显得重要的紧迫。
A.文化修养
B.思想道德修养
C.价值取向
D.政治修养
2. 理想从内容上划分有 (B )
A 个人理想
B 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
C 社会理想
D 科学理想
3.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个比喻
表达的是( B )
A 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 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C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
D 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D )。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树立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5、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D )
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干一番益于人民的事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空想一般是( C )
A、在实践中形成和具有实现可能的对美好未来的想象
B、与生活愿望相结合,但离现实较远的对未来的想象
C、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
D、现时有很大距离,但在将来有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象
7.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D )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
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8.( A )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它居于时代精神的核心地位。
A.改革创新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艰苦奋斗
9.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句话说明了学习必须做到(B )
A 严谨
B 勤奋
C 求实
D 创新
10. 我国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也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挑战。
(D)
A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B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C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D以上三者都面临
11.下列那个不是理想具有的特征是( D )。
A、超前性
B、阶级性
C、科学性
D、主观性
12.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D )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
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13.人们的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体现了信念的( C )
A 多样性B层次性C稳定性D对立性
14 . 大学阶段,大学生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D )
A多交一些新朋友 B 多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
C 学会赶时髦
D 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5.从事某种社会活动所需要的自身基础和内在条件的素质决定于(D)
A.先天的遗传
B.后天的培养
C.学习的能力
D.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经验
二、判断题(每题一分,共20分)
1.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对)
2. 理想的形式是主观的,但理想的内容是客观的。
(对)
3. “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
”是一种“怀疑论”的认识误区。
(错)
4. 信念是一种观念。
(错)
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理想要从平凡工作做起。
(对)
6. 人生信念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有信仰与没有信仰。
(错)
7. 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判断标准就是理想能否为多数人所认同。
(错)
8. 理想不是空想,具有客观性和可实现性。
(对)
9、现在实现理想不需要艰苦奋斗(错)
10、理想在没有实现以前就是空想和幻想。
(错)
11、全国人民的的共同理想是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错)
12、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它决定和制约着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对)
13、理想的本质是客观必然性的运动趋势与人的主观自觉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对)
14、信念都是科学的(错)
15、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
(对)
16、信念就是一种观念。
(错)
17、有理想一定成功,没有理想一定失败。
(错)
18、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错)
19、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对)
20.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错)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2.什么是理想信念?
3.简述理想信念的作用?
四、论述题
1.论述当代大学的历史使命
2.论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四.材料分析题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摘苹果理论,意思是说,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应该永远努力去采摘那些需要奋力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 苹果”——目标。
这样的人,总是为自己设置更高的人生目标,总是在创造人生新的辉煌,总是在收获更大的成功,总是在期冀更美好未来。
这样的人,即使未必一定能够实现自己渴望的目标,到达理想的彼岸,但他们后来的成功,往往超过那些总是采摘伸手可及的苹果的人。
这已为无数有作为有成就的成功人士所证明。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一理论的认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课本理论部分: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个人见解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