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电容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电容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电容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摘要】电力电容器作为一种无功补偿装置,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在调整电网电压、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供电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人为因素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电容器在运行中频繁的出现故障,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本文从介绍电力电容器入手,主要对电力电容器常见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电力电容器故障的预防措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电容器;常见故障;运行维护

引言

电力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的无功补偿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作为电网中重要的电器设备,电容器的长期正常运行,是保证电网运行安全,提高电能质量,保证企业效益的重要基础条件。为了提高电容器的运行效率,降低电容器的故障率,加强了对常见故障的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方法对其安全性能进行保证。

1 电力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1.1 渗、漏油

电容器渗、漏油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搬运方法不当,或提拿瓷套管致使其法兰焊接处产生裂缝;接线时,因拧螺丝用力过大或导线连接过紧,造成瓷套焊接处损伤;产品制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均可造成电容器出现渗、漏油现象;电容器投入运行后,由于温度变化剧烈,内部压力增加则会使渗、漏油现象更加严重;运行维护不当,电容器长期运行缺乏维修导致外壳漆层剥落,铁皮锈蚀,也是造成运行中电容器渗、漏油的一个原因。电容器渗、漏油的后果是使浸渍剂减少,元件上部容易受潮击穿而使电容器损坏。因此,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1.2 渗、漏油的处理

(1)安装电容器时,每台电容器的接线最好采用单独的软线与母线相连,不要采用硬母线连接,以防止装配应力造成电容器套管损坏,破坏密封而引起漏油。

(2)搬运电容器时应直立放置,严禁搬拿套管,并做到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接线时,应注意导线松紧程度,拧螺丝不能用力过大并要保护好套管。

(3)电容器箱壳和套管焊缝处渗油,可对渗、漏处进行除锈,然后用锡钎焊料修补,修补套管焊缝处时应注意烙铁不能过热以免银层脱落,修补后进行涂漆。渗、漏油严重的要更换电容器。

电力电容器故障分析和处理

* 电力电容器保护配置 电容器保护配置有:过电压和欠电压保护,限时过电流的电流保护,防止电容器内部故障的电容器组专用保护。 * 硬件配置 该系统配置应有如下部分:电压、电流信号的检测电路,交流变直流的信号转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单片机及外围部分,信号的驱动放大电路,继电器等。 * 软件设计 软件应该包括主程序和子程序。主程序作必要的初始化;子程序须进行故障判断、故障处理等。还应该设计延时、清零等子程序。 * 电力电容器的故障和处理 一.电容器内部故障 电力电容器组是由电容器元件并联或串联组成。电容器内部故障时,内部电流增大,致使内部气体压力增大,轻者发生漏油或鼓肚现象,重者会引起爆炸。电力电容器保护应反映电容器组内部局部击穿与短路,并及时切除故障,防止故障扩大。 二.电容器外部故障 系统电压过高或过低可能危及电容器的安全运行。因电容器内部功耗与电压平方成正比,过电压时电容器因内部功耗增大使温度显著增高,将进一步损坏电容器内部绝缘介质。外部短路故障时,使电容器失压,但在电荷尚未释放时,可能在恢复供电时再次充电使电容器过压;另一种情况是恢复供电时,变压器与电容器同时投入,容易引起操作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从而使电容器过压。 各种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情况如下: 1.电力电容器第一次投入电网后,发生运行异常 故障原因 对电力电容器没有认真检查和投入运行前的必要试验。 处理方法 (1)确认电力电容器的铭牌:电压、容量、环温、湿度和通风等应符合现场要求。 (2)对未投入运行的电力电容器做仔细的外观检查。 a.外部刷漆是否均匀,有无掉漆或碰撞的痕迹; b.各部件是否完好和齐全; c.有无渗油或漏油现象。 (3)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器性能。

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与常见故障修

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与常见故障修 一、概述 自GE公司的因曼博士(Inman)等在1938年发明了实际应用的荧光灯,到现在已有近70年的历史。虽然新型光源不断出现,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荧光灯作为主要照明光源的地位可能难以改变。在日光灯发展的过程中,廉价实用的电感镇流器和启辉器,解决了荧光灯的启动与限流问题,对荧光灯迅速发展和普及曾起到过积极推动作用。然而,时至今日,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了,电感镇流器消耗太多的有色金属使人们一定要想办法用更廉价的电子产品来替代它,电子镇流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应运而生,到目前已 经非常普及。 电子镇流器所用元器件少,电路简单,容易制造,并且市场需求量大,是电子爱好者开始创业时的首选产品,有条件的同学,如果打算出去后大干一场的话,也可以考虑先制造电子镇流器。据我所知在仙 桃市,就有几个人在专门制造电子镇流器。 本讲座开办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关注灯具的变化,了解日光灯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学会修理和制 造电子镇流器。 二、普通日光灯的缺陷 普通日光灯的缺陷除消耗有色金属太多外,其对电能的损耗也是不容忽视的。电感镇流器的绕组的欧姆损耗和铁芯的涡流损耗较大,约占灯功率损耗的15%左右。在荧光灯如此普及的今天,电感镇流器所消耗的总能量是十分巨大的。此外,电感镇流器的功率因数较低,一般为0.5左右,会造成电网的严重污染,电力部门不得不加大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增加了电力成本。 三、电子镇流器的特点 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工频(50Hz或60Hz)电源变换成20~50KHz左右高频电源,直接点灯,无需其它限流器件。与电感镇流器相比,电子镇流器具有以下优点: 1、节能: 1)照明效率提高 普通荧光灯的工作频率为50Hz,其照明高效率因所谓的正电(或负电)降落的存在而很低,当电源频率在1000Hz以上时,这种正电(或负电)降落现象消失。而电子镇流器工作频率一般都在20一50kHz,不产生正电或负电电位跌落,这就是电子镇流器能提高照明效率的原因。 2)电子镇流器自身功率损耗低。 电子镇流器的自身消耗功率较难测量,经间接测量估算,工作点调整较好的电子镇流器,其自身消 耗一般都在灯功率的5%以下。 2、其它优点 由于应用了高频电感,电子镇流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可启动点燃灯管;无需启辉器;无频闪, 无噪声等等。 四、电子镇流器的组成与主流电路分析 1、电子镇流器的组成

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一( 按下启动按钮,接触器吸不上或吸力不足,即触点已经闭合但其铁芯尚未完全吸合。 1. 可能的原因: (1) 电源电压过低或波动过大。 (2) 操作回路电源容量不足或发生断线,接线错误及控制触点接触 不良等。 (3) 线圈技术参数与使用条件不符合。 (4) 线圈本身受损。 如:线圈断线或烧损。 如:机械可动部分卡住。 如:转轴生锈或歪斜等。 (5) 触点弹簧压力与行程过大。 2. 处理方法: (1) 调高电源电压至额定值。 (2) 增加电源容量 更换线路 修理控制线圈。 (3) 更换线圈,排除卡住故障 修理受损零件。 (4) 按要求调整触点参数。 二( 按下启动按钮,接触器不释放或释放缓慢。 1. 可能原因: (1) 触头弹簧压力过小。 (2) 触头熔焊在一起。 (3) 机械可动部分卡住,转轴生锈或歪斜。 (4) 反力弹簧损坏。 (5) 铁芯极面有污垢或有尘埃粘着。 (6) E型铁芯寿命终了时,因去磁气隙消失,剩磁增大,使铁芯不 释放。 2. 处理方法: (1) 调整触头参数。 (2) 排除熔焊故障,修理或更换触头。 (3) 排除卡住现象,修理受损零件。 (4) 更换反力弹簧。 (5) 清洁铁芯极面。

(6) 更换铁芯。 三( 线圈过热或烧损。 1. 可能原因: (1) 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 (2) 线圈技术参数与时间使用条件不符 如:额定电压 如:额定频率 如:通电持续率 如:适用工作制等等。 (3) 操作频率过高。 (4) 线圈制作不良或由于机械损伤,绝缘损坏等。 (5) 使用环境条件特殊 如:空气潮湿 如:含有腐蚀性气体 如:环境温度过高等。 (6) 运动部件被卡住。 (7) 交流铁芯极面不平或气隙过大。 2. 处理方法: (1) 调整电源电压。 (2) 调换线圈或接触器。 (3) 选择其他合适的接触器。 (4) 更换线圈,排除引起线圈机械损伤的故障。 (5) 采用特殊设计的线圈。 (6) 排除卡住现象。 (7) 清洁极面或调换铁芯。四( 电磁铁(交流)噪音大。 1. 可能原因: (1) 电源电压过低。 (2) 触头弹簧压力过大。 (3) 磁系统歪斜或机械上卡住,使铁芯不能系平。 (4) 极面生锈或因异物如:油垢,尘埃等侵入极面。 (5) 短路环断裂。 (6) 铁芯极面磨损过度而不平。 2. 处理方法: (1) 提供操作回路电压。 (2) 调整触头弹簧压力。 (3) 排除机械卡住故障。 (4) 清洁铁芯极面。

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变频器常见故障 (1) 变频器驱动电机抖动 在接修一台安川616PC5-5、5kW变频器时,客户送修時标明电机行抖动,此时第一反应就是输出电压不平衡、在检查功率器件后发现无损坏,给变频器通电显示正常,运行变频器,测量三相输出电压确实不平衡,测试六路数出波形,发现W相下桥波形不正常,依次测量该路电阻,二极管,光耦。发现提供反压的一二极管击穿,更换后,重新上电运行,三相输出电压平衡,修复。 (2) 变频器频率上不去 在接修一台普传220V,单相,1、5kW变频器时,客户标明频率上不去,只能上到20Hz,此时第一想到的就是有可能参数设置不当,依次检查参数,发现最高频率,上限频率都为60Hz,可见不就是参数问题,又怀疑就是频率给定方式不对,后改成面板给定频率,变频器最高可运行到60Hz,由此瞧来,问提出在模拟量输入电路上,检查此电路时,发现一贴片电容损坏,更换后,变频器正常。 (3) 变频器跳过流 在接修一台台安N2系列,400V,3、7kW变频器时,客户标明在起动时显示过电流。在检查模块确认完好后,给变频器通电,在不带电机的情况下,启动一瞬间显示OC2,首先想到的就是电流检测电路损坏,依次更换检测电路,发现故障依然无法消除。于就是扩大检测范围,检查驱动电路,在检查驱动波形时发现有一路波形不正常,检查其周边器件,发现一贴片电容有短路,更换后,变频器运行良好。 (4) 变频器整流桥二次损坏 在接修一台LG SV030IH-4变频器时,检查时发现整流桥损坏,无其它不良之处,更换后,带负载运行良好。不到一个月,客户再次拿来。检查时发现整流桥再次损坏,此时怀疑变频器某处绝缘不好,单独检查电容,正常。单独检查逆变模块,无不良症状,检查各个端子与地之间也未发现绝缘不良问题,再仔细检查,发现直流母线回路端子P-P1与N之间的塑料绝缘端子有炭化迹象,拆开端子查瞧,果然发现端子碳化已相当严重,从安全角度考虑,更换损坏端子,变频器恢复正常运行,正常运行已有半年多。 (5) 变频器小电容炸裂 在接修一台三肯SVF7、5kW变频器时,检测时发现逆变模块损坏,更换模块后,变频器正常运行。由于该台机器运行环境较差,机器内部灰尘堆积严重,且该台机器使用年限较长,决定对它进行除尘及更换老化器件的维护。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器件更换后,给变频器通电,上电一瞬

制冷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制冷系统及设备常见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1、冷系统安全运行必要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2、什么叫蒸发温度? 3、什么叫冷凝温度? 4、什么叫再冷却( 或称过冷) 温度? 5、什么叫中间温度? 6、什么叫压缩机的吸气温度? 7、什么叫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8、什么叫潮车? 9、什么原因能造成潮车? 10、潮车后能造成什么后果? 11、如何排除潮车? 12、排气压力超高什么原因? 13、压缩机不能启动 14、压缩机启动后即停机 15、气缸内有敲击声(活塞机) 16、曲轴箱内有敲击声(活塞机) 17、压缩机启动后无油压 18、润滑油油压过低(活塞机) 19、压缩机耗油量增大 20、轴封漏油或漏气 21、压缩机卸载装置机构失灵 22、压缩机吸气温度比蒸发温度高(比规定值高) 23、压缩机排气温度相对压力下温度偏高 24、压缩机吸入压力太低 25、机组发生不正常振动(螺杆机) 26、制冷能力不足 27、机器运转中出现不正常的响声(螺杆机) 28、排气温度或油温过高 29、排气温度或油温下降 30、滑阀动作不灵活或不动作 31、螺杆压缩机体温度过高 32、压缩机及油泵轴封泄漏 33、油压过低 34、油消耗量大

35、油面上升 36、停车时压缩机反转 37、吸气温度低于应用温度 38、制冷系统及设备的调整压力值( 供参考) 39、高压系统试验压力是多少? 40、低压系统试验压力是多少? 41、系统真空试验压力是多少? 42、设备的检修期要求 43、螺杆压缩机组检修期限 1、冷系统安全运行必要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1) 系统内的制冷剂压力不得出现异常高压,以免设备破裂。 (2) 不得发生湿冲程、液爆、液击等误操作,以免设备被破坏。 (3) 运动部件不得有缺陷或紧固件松动,以免损坏机械。 2 、什么叫蒸发温度? 答:蒸发器内的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沸腾汽化时的温度称为蒸发温度。 3、什么叫冷凝温度? 答:冷凝器内的气体制冷剂,在一定的压力下凝结成液体的温度称为冷凝温度。 4 、什么叫再冷却( 或称过冷) 温度? 答:冷凝后的液体制冷剂在高温、高压下被冷却到低于冷凝温度后的温度称冷却温度( 或过冷温度) 。 5 、什么叫中间温度? 答:中问冷却器中制冷剂在中问压力(P2) 下所对应的饱和温度称中间温度。 6 、什么叫压缩机的吸气温度? 答: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可以从压缩机的吸气阀前面的温度计测得, 吸气温度一般都高于蒸发温度,其高出差值取决于回气管的长度与管道保温情况,一般应较蒸发温度高5~10 ℃( 称过热度) 。 7 、什么叫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答: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可以从排气管路上的温度计测得。排气温度的高低与压力比(PK/P·) 及吸气温度成正比,如果吸气的过热度越高, 压力比愈大, 则排气温度也就愈高, 否则相反, 一般排气压力稍高于冷凝压力。 8 、什么叫潮车? 答:制冷工质因未能或未充分吸热而将液体或湿蒸汽被压缩机吸入机内称为潮车 9 、什么原因能造成潮车? 答:(1) 系统中的气液分离器标高是否低于标准( 要求 1.2m 以上)。 (2) 系统中的自动控制液位失灵。 (3) 手动供液过大、过急( 或节流阀内漏或开启过大)。

电力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及其预防措施

电力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及其预防措施 摘要:电力电容器分为串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它们都改善电力系统的电压质量和提高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本文通过分析电容器损坏的几种常见原因得出其相应的预防措施。 1、电容器损坏的原因 电容器损坏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种:电容器质量缺陷造成损坏;正常损坏;熔断器不正常开断产生重燃过电压造成损坏。 电容器质量缺陷造成其运行过程中损坏通常表现为损坏率增长较快或损坏率较高,甚至批量损坏。而损坏的现象基本一致,有特定的损坏特征,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造成电容器质量缺陷的原因,一般有不合理的设计、不恰当的材料、甚至误用以及制造过程不恰当(例如卷制、引线连接、装配、真空处理等关键工序出现问题)。 电容器损坏一般分三个不同的区段:早期损坏区,偶然损坏区,老化损坏区。上述三个区段的年损坏率符合浴盆曲线的特征。 电容器存在一个与固有缺陷有关的早期损坏区,主要由材料和制造过程的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年损坏率一般应小于1%,且随时间呈下降的趋势,早期损坏区的时间为0~2年左右。由于绝缘试验只是一种预防性试验,而且绝缘的耐受电压服从威布尔分布,不管将试验电压值提高到多少,都有刚刚能通过试验的产品,但盲目提高试验电,可能会对电容器造成损伤,也是不可取的,因此电容器早期损坏是不可避免的。 在以后的10~15年时间内,电容器的年损坏率较低且损坏方式不固定,其原因主要是电介质材料存在弱点,当材料受电场和热的作用时,缺陷在弱点处发展的缘故。由于绝缘经过早期运行的老炼处理,在这一区间,损坏率低且稳定,其年损坏率一般应小于0.5%,时间区间通常为15年左右。

在老化损坏区,指电容器在温度和电场作用下,介质发生老化,电容器的各项性能逐渐劣化,从而导致电容器损坏,其年损坏率一般会大于1%且随时间在不断增大,进入老化损坏区的时间应为15年以上。 由于在实际电容器中的介质是不均匀的,介质的老化程度也是不均匀的,而寿命取决于最薄弱的部位,所以电容器寿命在时间上存在分散性,因此研究电容器的寿命要采用统计的方法。绝大多数电容器的寿命以其运行到临近失效的时间来估算,最小寿命指电容器开始出现批量损坏的时间(在此以前只发生电容器的个别击穿)。通过对以往设备运行状况的研究,并综合考虑电容器经济上和技术上各因素之间的配合关系,在工频电网中用来提高功率因数的90%的电容器最佳寿命通常应为20年,即在额定运行条件下运行20年后至少有90%的产品不发生损坏。 由于电容器的特殊性(工作场强高、极板面积大,在电网使用的量大、面广,以及要综合考虑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不发生损坏是不现实的,一定的损坏率也是允许的,这种损坏一般被认为是正常损坏,但这种正常损坏的年损坏率必须在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如果损坏率超出正常水平,说明产品存在明显的质量缺陷或者运行条件不符合要求。 正常损坏通常表现为:对于无内熔丝的电容器,元件击穿、电流增大、外熔断器正常动作使故障电容器退出运行。更换新的熔断器和电容器后,装置继续投入运行。对于内熔丝的电容器,个别元件击穿、内熔丝熔断、电容器电容量稍微下降(通常情况下,电容量减少不会超过额定电容5%),完好元件继续运行。由于电容下降流过电容器电流会减少,因此,电容器单元正常损坏情况下,外熔断器不会动作。如果发生套管表面闪烙放电、引线间短路、对壳击穿放电或者内熔丝失效电容器单元发生多串短路等故障,内熔丝对此不能发挥作用,此时外熔断器正常动作,使故障电容器退出运行。 熔断器不正常开断产生重燃过电压造成电容器损坏 出现熔断器群爆的现象,说明外熔断器动作的过程中,其开断性能不良。由于外熔断器的灭弧结构比较简单,且较容易受气候、安装、运行等状况的影响,其开断电容器故障电流的性能很难得到保证。从绍兴试验站的介绍情况表明(详见《电力电容器》2004年第2期的文章《单台并联电容器保护用熔断器试验情况及使用问题的分析》)[1],熔断器的开断可靠性是不高的。在外熔断器动作的过程中,如果其开断性能不良,就不能尽快的切除故障电流,会出现重燃[3]。熔断器重燃就相当于在电容器的剩余电压较高的情况下再次合闸,产生重燃过电压(熔断器重燃就相当于在电容器的剩余电压较高的情况下再次合闸,必定会产生过电压,这种过电压通常称为重燃过电压),多次重燃过电压的幅值可达3倍甚至5倍、7

锅炉分离器事故现象及处理措施

锅炉分离器事故现象及处理措施 一、事故现象: 1、水位高于最高安全水位16m。或者看不见水位; 2、发出储水罐高报警信号; 3、低过入口、出口、屏过进出口、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 4、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增大 5、严重时蒸汽大量带水。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击,法兰连接处向外冒汽、滴水。 二、事故原因: 1、给水调节系统发生故障或失灵; 2、分离器水位变送器故障,虚假水位造成满水; 3、锅炉负荷增加过快; 4、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调整不及时或操作不当。 三、事故处理: 1、核对现场实际水位与DCS上水位,正确判断是否满水。当看不见水位时,打开排水阀,检查储水罐是满水还是缺水 2、判断是满水后,判断是否是DCS虚假水位造成的自动给水满水,若是,则现场处理水位变送器(排汽、排污操作),恢复其正常工作,手动给水操作,打开事故放水阀或排污阀放水; 3、判断是否是给水调节系统发生故障或失灵,造成给水过大,处理措施同样打开事故放水阀或排污阀放水,手动减小给水流量; 4、判断锅炉已严重满水,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进行放水处理后仍未恢复,停止锅炉给水,打开事故放水阀放水,待水位恢复正常化后,重新按锅炉投入运行程序操作, 5、锅炉负荷增加过快造成的满水事故,应暂缓加负荷,水位恢复正常后缓慢加负荷。 四、控制建议 几个关键点: 工质膨胀:工质膨胀产生于启动初期,水冷壁中的水开始受热初次达到饱和温度产生蒸汽阶段,此时蒸汽会携带大量的水进入分离器,造成贮水罐水位快速升高,锅炉有较大排放量,此过程较短一般在几十秒之内,具体数值及产生时间与锅炉点火前压力、温度、水温度、投入油枪的数量等有关。此时要及时排水,同时减少给水流量,在工质膨胀阶段附近,应保持燃料量的稳定,此时最好不要增投油枪。

电力电容器保护原理解释

电力电容器保护原理解 释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常见电力电容器保护类型: 电容器保护 1 保护熔丝 现代电容器组的每台电容器上都装有单独的熔丝保护,这种熔丝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只要配合得当,就能够迅速将故障电容器切除,避免电容器的油箱发生爆炸,使附近的电容器免遭波及损坏。此外,保护熔丝还有明显的标志,动作以后很容易发现,运行人员根据标志便可容易地查出故障的电容器,以便更换。 2 过电流保护 (电流取自线路TA) 过电流保护的任务,主要是保护电容器引线上的相间短路故障或在电容器组过负荷运行时使开关跳闸。电容器过负荷的原因,一是运行电压高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另一种情况是谐波引起的过电流。 为避免合闸涌流引起保护的误动作,过电流保护应有一定的时限,一般将时限整定到0.5s以上就可躲过涌流的影响。 3 不平衡电压保护 (电压取自放电TV二次侧所构成的开口三角型) 电容器发生故障后,将引起电容器组三相电容不平衡。电容器组的各种主保护方式都是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来确定的。 根据这个原理,国内外采用的继电保护方式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不平衡电压和不平衡电流保护两种。这两种保护,都是利用故障电容器被切

除后,因电容值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压和电流不平衡来启动继电器。这些保护方式各有优缺点,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单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目前国内广泛采用开口三角电压保护。 对于没有放电电阻的电容器,将放电线圈的一次侧与电容器并联,二次侧接成开口三角形,在开口处连接一只低整定值的电压继电器,在正常运行时,三相电压平衡,开口处电压为零,当电容器因故障被切除后,即出现差电压U0,保护采集到差电压后即动作掉闸。 4 不平衡电流保护 这种保护方式是利用故障相容抗变化后,电流变化与正常相电流间形成差电流,来启动过电流继电器,以达到保护电容器组的目的。常见的不平衡电流保护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4.1 双星形中性点间不平衡电流保护 保护所用的低变比TA串接于双星型接线的两组电流器的中性线上,在正常情况下,三相阻抗平衡,中性点间电压差为零,没有电流流过中性线。如果某一台或几台电容器发生故障,故障相的电压下降,中性点出现电压,中性线有不平衡电流I0流过,保护采集到不平衡电流后即动作掉闸。

电子镇流器电路原理图及故障分析

电子镇流器电路原理图及故障分析 荧光灯镇流器有电感式镇流器和电子式镇流器。电子镇流器因具有高效、节能、重量轻等特点,而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电子镇流器是将市电经整流滤波后,再经DC/AC电源变换器(逆变)产生高频电压点亮灯管。其特点是灯管点燃前高频高压,灯管点燃后高频低压(灯管工作电压)。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是具有电压馈电半桥式逆变器类型的电子镇流器。现以该类型逆变器为例,介绍电子镇流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典型电路组成 图中BR及C1构成整流滤波电路。R1、C2及VD2构成半桥逆变器的启动电路。开关晶体管VT1、VT2,电容器C3、C4及T1构成振荡电路。同时VT1、VT2兼作功率开关,VT1和VT2为桥路的有源侧,C3、C4是无源支路,L1、C5及FL组成电压谐振网络。 二、工作原理 在给电子镇流器加市电后,经BR整流C1滤波后,得到约300V的直流电压。电流流经R1对启动电容C2充电.当C2两端电压升高到VD2的转折电压值后,VD2击穿;C2则通过VT2的基极-发射极放电,VT2导通。在VT2导通期间半桥上的电流路径为:+VDc-C3-灯丝FL1-C5-灯丝FL2-振流圈L1-T1初级线圈Tla-VT2-地。电流随VT2导通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流过Tla的电流在T1的两个次级线圈T1b和T1c两端产生感应电势。极性是各绕组同名端为负。T1c上的感应电势使得VT2基极的电位进一步升高。V12集电极电流进一步增大,这个正反馈过程,使VT2迅速进入饱和导通状态。V12导通后。C2将通过VD1和VT2放电。T1c、T1b的感应电势逐渐减小至零。VT2基极电位呈下降趋势,IC2减小,T18中的感应电势将阻止IC2减少,极性是同名端为正。于是VT2基极电位下降,VT1基极电位升高,这种连续的正反馈使VT2迅速由饱和变到截止。而VT1则由截止跃变到饱和导通,半桥上的电流路径为:+VDc—VT1-T1a-L1-灯丝FL2-C5-灯丝FL1-C4-地。与VT2情况相同,正反馈又使得VT1迅速退出饱和变为截止状态。VT2由截止跃变为饱和导通状态。如此周而复始,VT1和V12轮流导通,流过C5的电流方向不断改变。由C5、L1及灯丝组成的LC网络发生串联谐振。C5两端产生高压脉冲,施加到灯管上,使灯点燃。灯点燃后L1起到了限流的作用。 因接错输出线,导致灯管工作电流波峰比(Ilcf)和灯丝电流波峰比(Ifcf)严重偏离正常值!这样会加重灯管快速黑头或整流效应!

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本系列变频器具有过流、过热、过载、欠压多种保护功能。当发生故障时,变频器就会立即报警跳开,LED监视器上显示相应的故障类型,并且电动机自动停止转动。当排除故障后,按“STOP”键或输入控制电路端子复位命令,即能解除报警跳开状态。 故障代码表: 一过压:分别为加速时过电压(E002)、定速时过电压(E003)、停止时过电压(E00A)、减速时过电压(E00B) 分析:E002、E003、E00A、E00B故障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变频器本身检测到的电压过高。

而出现E002、E003、E00A根本原因有三个:1)外部实际电网电压过高,处理方法:降低电网电压(可采用稳压电源)。2)变频器检测到的电压(U)比外部实际的高,处理方法:重新检测电压(进入内部参数b123)。3)能量反馈,电机实际转速高于变频器输出(即电机被拖动);处理方法:去除电机拖动现象或加能耗电阻。4)变频器内部电压检测电路有故障,与办事处联系维修。 出现E00B则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减速时间、制动器(制动电阻或制动单元)、负载惯性 减速时间过短会使变频器在减速过程中产生反馈电压(减速时间越短同样的负载产生的反馈电压越大),如果没有制动器或制动器过小,那就无法消耗这部分多余的电压,当电压高到一定值时(460)就会跳E00B报警,而负载惯性越大同样的减速时间产生的反馈电压就越高。所以,应适当的加长减速时间。 二欠压:E001 出现E001故障报警的原因有: 1)外部电网电压异常(缺相、三相不平衡、电压过低); 2)有大容量负载在同一线运行,处理方法:另选电源; 3)变频器检测到的电压(U)比实际低,处理方法:重新检测电压(进入内部参数b123); 4)变频器内部故障,继电器没吸合(现象是带负载时跳)。处理方法:检查继电器接口是否接触良好;否,则为变频器内部电压检测电路故障,与办事处联系。 三过流:分别为加速时过电流(E004)、定速时过电流(E005)、减速时过电流(E006)出现这三类故障的原因有: 1)电机连接端子相间短路,处理方法:检查输出线路及负载; 2)负载突变或过重,处理方法:减小线路负载,检查变频器与电机搭配是否适当; 3)加速时间过短,处理方法:加长加速时间;

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处理

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的分析及预防处理摘要:电力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极其重要的电器设备,由于电容器使用寿命短,内部结构加工精度较高,损坏后不便修复。因此,需要对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电容器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电容器缺陷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容器故障分析预防处理 前言: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电力电容器的常见故障提出了预防处理的方法,希望对检修维护人员有所帮助。 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电力电容器是实现无功潮流优化分配来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功率因数、调整电网电压、降低线路损耗以充分发挥发电、供电和用电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供电质量。电容器由于安装简单,运行维护方便以及有功损耗小(一般约占无功容量的0.3%~0.5%)等优点,所以,在电力系统中,尤其是在工业企业的供电网络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电容器使用寿命短,内部结构加工精度较高,不便解体修复,且故障出现比较频繁。为了降低电容器的故障率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有必要对电容器的各类故障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电容器的损坏。 一、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分析 ㈠渗、漏油 电容器渗漏油是一种常见的异常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1、由于搬运方法不当,或提拿瓷套管致使其法兰焊接处产生裂缝;

2、接线时,因拧螺丝用力过大造成瓷套焊接处损伤; 3、产品制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均可能造成电容器出现渗、漏油现象; 4、电容器投入运行后,由于温度变化剧烈,内部压力增加则会使渗、漏油现象更加严重; 5、由于运行维护不当,电容器长期运行缺乏维修导致外壳漆层剥落,铁皮锈蚀,也是造成运行中电容器渗、漏油的一个原因。 电容器渗、漏油的后果是使浸渍剂减少,元件上部容易受潮并击穿而使电容器损坏。因此,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㈡电容器外壳变形 由于电容器内部介质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发生游离,使介质分解而析出气体,或者由于部分元件击穿,电容器电极对外壳接地放电等原因均会使介质析出气体。密封的外壳中这些气体将引起内部压力的增加,因而将引起外壳膨胀变形。所以,电容器外壳变形,是电容器发生故障或故障前的征兆。 ㈢保护装置动作 1、由于电容器组三相电容量不平衡,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使电容器组保护装置动作跳开电容器组断路器; 2、对于装有熔断器保护装置的电容器,因电容器内部异常、电容量变化、极对外壳接地、涌流过大和过电压等情况,使熔断器熔丝熔断; 3、运行操作不当,致使电容器运行电压超过规定值,使保护装置动作跳开断路器。 ㈣电容器瓷套表面闪络放电

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 引言 IGBT变频调速器,自研制开发投入市场以来,以其优越的调速性能,可观的节能量已为广大的电机用户所接受,正以每年大规模的销售量走向社会,为电力、建材、石油、化工、煤矿等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其用户群已遍布生产的各行各业,成为广大用户所喜爱的产品。 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在长期的售后服务工作中经历的一些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提出来与广大的用户及维修工作者进行探讨,以期把该产品使用得更好,更切实的为顾客服务。 2 变频器运行中有故障代码显示的故障 在变频器的使用说明书中,有一栏具体阐述了变频器有故障代码显示的故障,具体如表1所示。注:表1中Io、Vo分别是输出额定电流、输入额定电压;Vin是输入电压。 现就这几种情况作一下分析。 表1 故障代码显示的故障 2.1 短路保护 若变频器运行当中出现短路保护,停机后显示“0”,说明是变频器内部或外部出现了短路因素。这

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负载出现短路 这种情况下如果把负载甩开,即将变频器与负载断开,空开变频器,变频器应工作正常。这时我们用兆欧表(或称摇表)测量一下电机绝缘,电机绕组将对地短路,或电机线及接线端子板绝缘变差,此时应检查电机及附属设施。 (2) 变频器内部问题 如果上述检测后负载无问题,变频器空开仍出现短路保护,这是变频器内部出现问题,应予以排除。如图1所示。 图1 变频器主电路示意图 在逆变桥的模块当中,若IGBT的某一个结击穿,都会形成短路保护,严重的可使桥臂击穿,甚至于送不上电,前面的断路器将跳闸。这种情况一般只允许再送一次电,以免故障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应联系厂家进行维修。 (3) 变频器内部干扰或检测电路有问题 有些机子内部干扰也易造成此类问题,此时变频器并无太大的问题,只是不间断的、无规律的出现短路保护,即所谓的误保护,这就是干扰造成的。 变频器的短路保护一般是从主回路的正负母线上分流取样,用电流传感器经主控板的检测传至主控芯片进行保护的,因此这些环节上任何一处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故障停机。 对于干扰问题,现低压大功率的及中高压变频器都加了光电隔离,但也有出现干扰的,主要是电流传感器的控制线走线不合理,可将该线单独走线,远离电源线、强电压、大电流线及其他电磁辐射较强的

接触器的继电器在吸合或分断时火花太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接触器的继电器在吸合或分断时火花太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火花太大,不仅会导致触头磨损过快,缩短电器使用寿命,还会造成触头粘连故障,对附近的无线电设备和控制系统也会产生干扰,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抑制。最常见的消火花方法有: 1、采用RC回路 在线圈两端并接RC串联回路,将线圈中的磁能转换为电容C的电能,并通过电阻及、电容C和线圈本身的阻抗消耗掉。 电阻R的阻值可取50~200Ω、1~2W,线圈功率越大,取阻值越小,瓦数越大;电容C的容量可取0.047~2μF,耐压大于线圈额定电压,线圈功率越大,取电容量越大。电阻R和电容C元件的参数值通常可由试验来确定。 2、采用二极管 在线圈两端并联一只二极管VD,二极管的方向应当是接触器接通时电流不通过它。这样,当触头断开时,由于放电电流方向而将磁消耗在二极管内阻和线圈的阻抗中。 二极管VD可选择耐压大于线圈的额定电压Z、正向电流大于E /R(R为线圈的直流电阻)的任何二极管,如1N4004(1A/400V)或1N4004(1A/700V) 3、采用压敏电阻 在线圈两端并接压敏电阻RV。氧化锌压敏电阻的阻值对外加电压

很敏感,外加电压增大时,其阻值减小,外加电压越大,阻值下降越显著。当线圈工作时,加在RV两端的电压为线圈的工作电压,RV 阻值极大。当线圈断开时,RV两端的电压剧增,其阻值剧减,于是就抑制了浪涌电压的产生,避免了触头火花。 接触器的触头接触不牢靠的原因及处理 方法 触头接触不牢靠会使动静触头间接触电阻增大,导致接触面温度过高,使面接触变成点接触,甚至出现不导通现象。造成此故障的原因有: (1)触头上有油污、花毛、异物。 (2)长期使用,触头表面氧化。 (3)电弧烧蚀造成缺陷、毛刺或形成金属屑颗粒等。 (4)运动部分有卡阻现象。 处理方法有: (1)对于触头上的油污、花毛或异物,可以用棉布蘸酒精或汽油擦洗即可。 (2)如果是银或银基合金触头,其接触表面生成氧化层或在电弧作用下形成轻微烧伤及发黑时,一般不影响工作,.可用酒精和汽油

AB变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AB变频器常见故障一、电动机不能启动 原因:没有输出电压送给电动机。 补救措施:检查电源电路,如电源电压、所有熔断器以及断路装置,检查电动机票,核查电动机连接是否正确,控制输入信号,起动信号是否存在。I/O端子01是否激活,核查P036与组态是否匹配。核查A095是否没有禁止转动。 AB变频器常见故障二、变频器不能从端子排连接线所送入的启动或运行输入启动 原因: 变频器存在故障。这类原因补救措施主要是清除故障,按停止键,重新上点,将A100设置为选项1“清除故障”。若A051—A052被设置为选项7“清除故障”,则重新送入数字量输入信号。 编程不正确。补救措施为检查参数设置。 输入接线不正确。补救措施:正确接线并/或安装跳线。 AB变频器常见故障三、变频器不能从集成式键盘启动 原因: 集成式键盘没被使能。将参数P036设置为选项0,将参数A051—A052设置为选项5,并激活输入。 I/O端子01的“停止”输入信号不存在。正确接线并/或安装跳线。 AB变频器常见故障四、变频器对速度命令不作响应 原因: 速度命令源中没有给定速度。检查参数D012,看控制信号来源是否正确。如果是模拟量输入,则检查接线并用表计检查信号是否存在。检查参数D002,核查命令是否正确。 通过远程设备或数字量输入选择了不正确的基准信号源。检查参数D012,检查参数D014,看输入是否选择交流电源。核查A051—A052的设置。检查P038中的速度基准来源。如果有必要就重新编程。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台达变频器、三菱变频器、西门子变频器、安川变频器、艾默生变频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5c11383341.html,/

空气压缩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1、故障原因:缺油 维修方法:首先对空气消声器进行检查,并对其进行清洗,然后观察油位,发现油位低于1/3油标位,马上加注了相同牌号的机油,再启动电源开关,试开,还是有敲击声。后来将运动机构部件的曲轴、连杆、活塞、汽缸一一拆开进行检查,发现是曲轴产生了裂纹,看得出快折断了,想必缺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由于缺油,运动部件发生干摩擦,超负荷运行使各部件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我们对损伤的各运动部件进行清洗、研磨,严重的更换,再重新安装、试机,敲缸声消失了,排气量也正常了。可见机油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否则后患无穷。2、故障原因:空气消声滤清器及气阀严密性不好维修方法:排气量的降低还与空气消声滤清器及气阀的严密性有关。必须对空气消声滤清器勤清冼。对气阀板、阀片上的污垢进行清洗是有利于空压机保证正常排气量的。常规下每200小时就应清洗一次滤清器,每500~800小时应清洗一次气阀。 2、故障原因:润滑油质量不好 维修方法:润滑油质量不好会造成活塞环被吸住,从而降低排气量。因此,应选择高质量的润滑油。长期工作后,润滑油内会含有杂质、灰尘等,因此还要进行过滤。一般来说,每500~800小时应更换一次机油,并对前一次使用的机油进行过滤。 3、故障原因:排气温度超高 维修方法:排气温度超高也会造成活塞环被吸住,导致排气量降低。只要降低温度,便可以解决问题。这里要注意两点:(1)环境温度不宜偏高,一般不超过40℃。(2)若气阀漏气,排出的高温气体又会返回汽缸。这时我们应仔细检查气阀,研磨阀板或更换阀片,排除漏气现象,这样才有可能解决温度超高问题。压缩机一旦发生故障,对压缩机原理和结构有比较熟悉的了解,那么对故障原因的分析及排除是不困难的。对故障的分析应从最容易、最方便的地方着手。以下介绍几种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方法。 压缩机不加载: 1) 气管路上压力超过额定负荷压力,压力调节器断开。不必采取措施,气管路上的压力低于压力调节器加载(位)压力时,压缩机会自动加载; 2) 电磁阀失灵,拆下检查,必要时更换;

框架式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问题

框架式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问题 发表时间:2017-10-24T17:05:28.7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作者:吕强 [导读] 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人为因素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电容器在运行中频繁的出现故障,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本文主要针对框架电力电容器常见的故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511500) 摘要:电力电容器作为一种无功补偿装置,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可以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进而改善电能的质量。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人为因素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电容器在运行中频繁的出现故障,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本文主要针对框架电力电容器常见的故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框架式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 电力电容器在提高设备利用率以及改善电能质量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长期的工作运行中,由于所处环境和人为方面等等因素的影响,电力电容器经常会出现故障,严重的影响电力输送的同时,还威胁着电力系统的运行。 目前,电力电容器普遍分为框架式电力电容器和集合式电力电容器。集合式电容器由于单体油量较大,一般要设置油池,因此适合于户外安装。而框架式电容器由于可以户内、户外安装,具有单个电容器体积小,现场接线简单,维护检修更换方便,造价低等优点,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框架式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有保险熔断、瓷绝缘子闪络放电、本体膨胀、异常声响、喷油起火甚至电容器爆炸等,现将上述故障进行归纳分类,将故障判断和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1、电容器保险熔断 运行中电容器保险熔断,其原因为: ①电容器内部故障造成的保险熔断; ②熔断器安装不规范或保险质量不良,造成保险过热熔断; ③电容器保险选择不合理; ④电网高次谐波引起过电流造成保险熔断。 处理方法: ①对相关电容器做好维护检查,不查明原因,不准更换保险后强行送电; ②注意熔断器安装规范性,选择质量合格的保险; ③电容器保险应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 1.37 一 1.50 倍选择,检查现有保险是否符合要求; ④增加站内消谐装置,查找谐波产生的原因,并加以改进。 2、电容器瓷绝缘子闪络放电 运行中电容器瓷绝缘子表面闪络放电,其原因为瓷绝缘子绝缘有缺陷或瓷绝缘子表面脏污。在干燥条件下,污秽物质往往对运行的危害并不显著,但在一定湿度条件下,这些污秽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电解质覆盖膜,或是有导电性质的化学气体包围着瓷绝缘子,就会使瓷绝缘子的绝缘性能大大降低,使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增加,当泄漏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导致闪络事故发生。 处理方法: ①定期进行清扫检查,在污秽地区避免安装室外电容器; ②采用各种防污闪涂料保护绝缘子; ③增加各种防雨罩保护绝缘子等。 3、电容器本体膨胀 运行中的电容器本体膨胀,其原因为电容器内部的绝缘物游离分解出气体或部分元件击穿电极对外壳放电等,使得电容器的密封外壳内部压力增大,导致电容器的外壳膨胀变形。 处理方法:及时更换电容器,防止故障蔓延扩大引发爆炸、火灾等事故。 4、电容器异常声响 电容器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无任何声响,因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电器,又无励磁部分,不应该有声音。如果在运行中,发现有放电声或其他异常声音,则说明电容器内部有故障。 处理方法:应立即停止运行,通知检修人员进行检查,查明原因,必要时更换电容器。 5、电容器喷油、起火及爆炸 运行中电容器喷油、起火及爆炸是一种恶性事故,不易发生,但发生后危害严重。一般是因为内部元件发生极间或外壳绝缘击穿时,与之并联的其他电容器将对该电容器释放很大的能量,从而导致电容器喷油起火以致爆炸等。 处理方法: ①发生此类故障或事故后,更换电容器; ②选择质量可靠的电容器,做好日常运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最后,在日常运行中,应注意以下情况: ①电容器组母线电压超过电容器组额定电压 1.1倍,或通过规定的短时间允许的过电压,以及通过电容器组的电流超过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 1.3倍时,应立即停运电容器组。 ②电容器组断路器跳闸后不准强送电,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后方可送电。 ③检修人员在进行电容器维护前,必须将电容器单元逐个多次放电。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容器的故障排除还需要注意很多安全方面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尽量减少不

变频器常见故障代码及处理实例

一、过流(OC) 令狐采学 过流是变频器报警最为频繁的现象。 1.1现象 (1) 重新启动时,一升速就跳闸。这是过电流十分严重的现象。主要原因有:负载短路,机械部位有卡住;逆变模块损坏;电动机的转矩过小等现象引起。 (2) 上电就跳,这种现象一般不能复位,主要原因有:模块坏、驱动电路坏、电流检测电路坏。 (3) 重新启动时并不立即跳闸而是在加速时,主要原因有:加速时间设置太短、电流上限设置太小、转矩补偿(V/F)设定较高。 1.2 实例 (1) 一台LG-IS3-4 3.7kW变频器一启动就跳“OC” 分析与维修:打开机盖没有发现任何烧坏的迹象,在线测量IGBT(7MBR25NF-120)基本判断没有问题,为进一步判断问题,把IGBT拆下后测量7个单元的大功率晶体管开通与关闭都很好。在测量上半桥的驱动电路时发现有一路与其他两路有明显区别,经仔细检查发现一只光耦A3120输出脚与电源负极短路,

更换后三路基本一样。模块装上上电运行一切良好。 (2) 一台BELTRO-VERT 2.2kW变频通电就跳“OC”且不能复位。 分析与维修:首先检查逆变模块没有发现问题。其次检查驱动电路也没有异常现象,估计问题不在这一块,可能出在过流信号处理这一部位,将其电路传感器拆掉后上电,显示一切正常,故认为传感器已坏,找一新品换上后带负载实验一切正常。二、过压(OU) 过电压报警一般是出现在停机的时候,其主要原因是减速时间太短或制动电阻及制动单元有问题。 2.1 实例 一台台安N2系列3.7kW变频器在停机时跳“OU”。 分析与维修:在修这台机器之前,首先要搞清楚“OU”报警的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变频器在减速时,电动机转子绕组切割旋转磁场的速度加快,转子的电动势和电流增大,使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回馈的能量通过逆变环节中与大功率开关管并联的二极管流向直流环节,使直流母线电压升高所致,所以我们应该着重检查制动回路,测量放电电阻没有问题,在测量制动管(ET191)时发现已击穿,更换后上电运行,且快速停车都没有问题。三、欠压(U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