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文言实词

合集下载

2012高考文言实词专题复习56页PPT文档

2012高考文言实词专题复习56页PPT文档

未花时采,则花色鲜泽。
3、能愿动词 +名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4、名词+状语
如:今王鼓乐于此。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5、“所”+名词
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本意为渔网,这里名词活用做动词,“用网捕”
名词 活用为
动词
6、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 部分之一
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
动词。
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名词 活用作
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 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 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 相当普遍的现象。
第一,表示比喻。 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第三,表示处所。 如: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 教学大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年4月第1版)开列了120 个 常见文言实词。
常见实词
一、掌握文言实 词的基本知识
二、根据语境正 确推断实词词义
一、掌握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
1、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2、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 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词。 3、遇到多义词时 ,要慎重推断其在具体 语句中的正确义项。 4、古文通假现象普遍 ,如果遇上的生词 用本义 、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 ,就要 考虑它是不是通假字。
如: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012高考语文复习 实词、虚词课件

2012高考语文复习  实词、虚词课件

3.筛选排除法 . 比较难以确定对错的选项,尤其是那些同义词, 比较难以确定对错的选项,尤其是那些同义词,根本无 法从词义上加以辨析,这时采用排除法可以帮助我们解 法从词义上加以辨析, 决问题。所谓排除法,就是将最容易辨析的选项先排除, 决问题。所谓排除法,就是将最容易辨析的选项先排除, 逐渐减少选项,以至选出正确答案。 逐渐减少选项,以至选出正确答案。
虚词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虚词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即学生对复句或句群 中复句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情况,对句子内部结构及结构之 中复句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情况, 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情况。 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情况。
一、辨析近义实词“五”法 辨析近义实词 五 法
对实词的考查,主要是对近义词的考查, 对实词的考查,主要是对近义词的考查,考点侧重语 意的理解、搭配习惯、褒贬色彩、语体色彩、 意的理解、搭配习惯、褒贬色彩、语体色彩、适用范围及 对象、词语的语法功能等,但切忌脱离语境分析。 对象、词语的语法功能等,但切忌脱离语境分析。实词的 辨析一般从以下“ 辨析一般从相当一部分的近义词,它们都有共同语素, 现代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近义词,它们都有共同语素, 如“收集”和“搜集”共同语素是“集”,相异语素是 收集” 搜集”共同语素是“ “收”和“搜”,而两个词的词义侧重点的不同就在这 两个相异语素上,一个在“ 两个相异语素上,一个在“收”,不用主动寻找,一个 不用主动寻找, 在“搜”,积极主动地寻找。只要找出相同语素,仔细 积极主动地寻找。只要找出相同语素, 辨析相异语素,就能区分二者的不同。 辨析相异语素,就能区分二者的不同。
4.反义组词法 . 当一组近义词从正面难以区分的时候,可以逆水行舟, 当一组近义词从正面难以区分的时候,可以逆水行舟, 找出它们的反义词来加以区别, 找出它们的反义词来加以区别,尤其是句子中有成对出 现的词语暗示时,这种方法就更为有效。 现的词语暗示时,这种方法就更为有效。将两个词的反 义词找出来,比较两个反义词的区别,代入原文, 义词找出来,比较两个反义词的区别,代入原文,看哪 个反义词更适合语境,从而得出答案。 个反义词更适合语境,从而得出答案。

2012届高考语文教材知识总复习: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精选教学PPT

2012届高考语文教材知识总复习: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精选教学PPT

3.(2010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后面的题目。
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 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 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 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 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 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 道人遂去。
将大多损失部属,只有李重贵与张凝全军撤回,张凝 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说:“大 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皇帝听说了这事,就嘉奖了李重贵与张凝。
2.(2010 年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后面的题目。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
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 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 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 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 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遂留山中,习 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
个个被射了下来,人们都佩服他的射术之妙。康保裔 经历大战无数,身上有七十处伤口。借了公家的数十 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 偿还。皇帝知道后,就又给了他的军队很多赏赐。
当康保裔与契丹人血战的时候,援兵迟迟不至,只有 张凝、李重贵率领队伍赶来配合作战,后来跟契丹兵 一战,康保裔全军覆没,李重贵与张凝去救援,却腹 背受敌,从申时杀到寅时,才把敌人击退。 当时诸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PPT课件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河”
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河流。
2、“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贾谊《过秦论》古义:中
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2、“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
“阿姨”: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 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9
(一)、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
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 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 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例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让……称王
生死而肉骨(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 )
使……复活、长肉
齐威王欲将孙膑
任命……为将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使……为臣
舍相如广成传舍
. 让……住在…… 34
四、词类活用 (五)意动用法
.
35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指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 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
主要有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
.
32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弱/削弱)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变愚蠢) ④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使……变高/提高) ⑤昂其直,居为奇货。 (使……变高/提高) 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变尊贵/抬高)
.
33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 语怎么样或成为什么的意思。

高考语文全国一轮专题复习课件:古诗文阅读 文言实词

高考语文全国一轮专题复习课件:古诗文阅读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的考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考查以单音节词为主。 2.考查的对象为常见常用词。考纲中所举的120个实词,不是 个个都考,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的。当然,高考命题时也不局限 于这120个实词。这就提醒我们在学习古文时,要注意出现频率 较高的实词。 3.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都有涉及。实词的考查, 一般以考查一词多义为主,同时涉及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 假字的考查。 4.考查形式依然以选择题为主,在翻译题目中也会涉及对实 词的考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考点精讲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审题
答题
链接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审答案题:萧:D燧此。字题“照考察邻查官,考阙临生”江理的军解下人常文。见是燧文说生言朝而实廷颖词言异在论,文大幼中都能的倾属含向文义让。的萧绍能燧兴力做十。察八
考 容 的 官 以 分年 燧 公生 。 常 , 推 析,,。解其见但断,擢秋”答次含因“那进试燧此,义为阙么士必怒题具,他”很高主曰时体还没应可第文:,到应做该能。漕“首对遵过是认授台初先每循县“为平 , 仕要一“令空D江燧敢项通个词,缺府诘欺是读词不皇”观其心正全的离帝的察故耶确文判句就意推,!的,断,认思官曰”。了,句命。。:桧解不不他考时“怀文仅离做生秦丞之本要篇了如桧相,大把”左果当 有既意握的司不国子而,各原谏结,就被把个则。合其举檄握文,据语亲,秀基言把此境党欲州本实词,进密以,内词放可行告属至 回则原员文溢,,结就合院具易体一语员境往来漕推闱敲,。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 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文言实词
➢ 1.课前素养积累 ➢ 2. 考点阐释 ➢ 3.考点精讲 ➢ 4. 规律方法 ➢ 5. 拓展提升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复习 课件(共52张PPT)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复习 课件(共52张PPT)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意动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 越国以鄙远 ② 鱼肉缙绅
鄙:把……当作边鄙 鱼肉:以……为鱼肉
③ 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37
名词活用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23
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 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 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 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 义,只作陪衬。
24
◆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 昼夜勤作息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3.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15
5.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6.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古义:跑。今义:行走。
16
4.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 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 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 怨、责备。
7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赢粮而景从 [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同[座],座位。 3.乃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 4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通[罹],遭受。
8
(三)古今异义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12课:文言文阅读(二)--断句、实词、虚词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12课:文言文阅读(二)--断句、实词、虚词
语言文字运用板块
专题二 断句、实词、虚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要求
一、理解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 与、则、者、之)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二、分析综合
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根据上下文猜测
平伐其功—— 非吾莫能为也 (某县)瘠而冲—— 地当冲要
2.借助字形推测词义
觐粜籴
3.借助读音推测词义
颁白者 中矢落马,滨死
语境猜测法
4.借助成语解释词义
听淮北取粜—— 听之任之 因遗策—— 因循守旧 治平至百余年—— 长治久安
语境猜测法
总结方法规律
从造字法推断非常词词义 由已掌握的知识联想判断 借助成语俗语中意义推断 组成现代双音节词来选择 分析词语短语结构来确定 语法分析而推断词性词义 结合语言环境来揣摩词义
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
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
朝绅/
方法指津
一、第一步:通文意,分层次,易到难
用“/”给下面文言语段断句
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帝要 为她物色一个丈夫
①寻名词、代词断句 ②寻对话词断句 ③寻虚词断句 ④寻句式断句 ⑤寻对称和修辞断句
提示: 断句选择题的快捷解题技法——先缩后排法 1、先缩小范围 选择题的4个选项并不是断句全不一致,这4个选项中也有很多断开的位置是一样的。因此,找出选项之间的区 别点,进行比较,根据语感先缩小范围。 2、再重点排除 依据前面讲到的5大断句着眼点,寻找标志词,结合语境就可以确定最终答案。

2012届高考语文教材总复习课件32

2012届高考语文教材总复习课件32

【答案】 (1)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军饷,脱脱说吓人的话威胁 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2)上天已经完结了你元朝的命,我 朝取代了它。你小小的火把余烬,竟敢和日月争辉吗!
第12讲 │ 真题体验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能力层 级为B级,难度适中。解题时,应根据语境准确理解关键词的
词义,准确把握句式特点(如“胁王以危言”),然后翻译成通
第12讲 │ 真题体验
【解析】 B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难度适中。解题时,应结合语境准确解读各句基本意思
及其含意。 ②意在劝谏太祖“法天道,顺人心”;③说的是
王祎“史事擅长”,强调他的史学才能;⑤指王祎奉诏晓谕 梁王,晓之以理,劝其归顺。上述三句均与“有非凡胆识”
无关。
第12讲 │ 真题体验
第12讲 │ 真题体验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勇杀敌的一组是 (3分)( )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 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 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第12讲 │ 真题体验
第12讲 │ 真题体验
真题体验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 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 . 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 馆,召臵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 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 . 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 . 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 . 当减。”

2012届语文高考复习课件ppt (16)

2012届语文高考复习课件ppt (16)

技巧点拨
正确把握文言文实词含义不仅是我们解读文言文内涵的关键, 而且是每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之一。对于这一方面的复习,除了 平时注意积累,加大对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 的识记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的解题技法。以下几种方法可 供参考: 1.代入检验法 这是在推断词义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将所给的义项放在具 体语境中贯通文意。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会有不同的意义,推 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代入后,如果句意通 顺,那么可能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如“祈天永命之 要”(2010· 全国卷Ⅰ)中,“祈”解释为“恳求”,语意贯通,可能 此解释就是正确的。如果不通顺,那就要再进行深入地探究。
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 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如, 以笔画最少的“一”字为例,常用义项就有六七个。 一人,一桌(《口技》)(数目) 古今一也(《察今》)(相同,一样)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统一) 用心一也(《劝学》)(专一)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满,全) 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史记· 滑稽列传》)(竟,乃) 要尽可能地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 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知识。
2. 联想迁移法 高考题目尽管对考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所考查的知识点 均源于课内,考生应善于把考题与教材联系起来,找到命题 的“本真源头”,从而提高答题效率。有的文言实词与课文 中的意义完全相同(有的甚至连其所在句子的句式都相同)。 如“援不至,遂没焉”(2010· 全国卷Ⅱ)与“山东豪俊遂并起 而亡秦族矣”(《过秦论》)中的“遂”;“危素、张起岩并 荐,不报”(2010· 全国卷Ⅰ)与“求人可使报秦者,未 得”(《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报”;“杖剑谒太祖于临 濠”(2010· 全国新课标卷)与“杖汉节牧羊”(《苏武传》)中 的“杖”。此外,像2010年全国卷Ⅱ中考查的“寻”“会” 就更是教材中常见的。这一类词语在高考中占绝大多数,重 点考查一词多义。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ppt (4)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ppt (4)

得官职,刚刚执掌军权,便骄躁放纵,这样昏惑的 小人,(我们)看待他就好像是狐鼠而已。小小的胜 利有什么值得欢喜的。”大家都磕头说皇上说得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上语诸将曰…… 语:谈论
B.委尸填满沟壑 委:放置
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 识:标志
D.噫!我固无恙 恙:祸患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 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 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 称善。 (选自明· 谢眞《后鉴录》卷下,有删改) 【注】上:皇上,指朱棣。
丁丑年,俞瑱在居庸关大肆抢掠,在当地居 住的百姓偷偷地前来报信。皇上说:“居庸关的山 路地势险要,是北方边境通往北平的咽喉。如果有 一百个人(在这个地方)守卫着,那么有一万个人窥 视中原都可以不用担心北面的忧患。现在,俞瑱占 领了这个地方,这种地理上的便利被他所占有,我 们势必要把它夺回来。就好像家的后门,怎么能够 允许把它舍弃给强盗土匪呢?现在趁着俞瑱刚刚到 达(居庸关),又忙于抢掠,民心不服,我们收复(居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
《考试大纲》中对实词的能力要求是理解,层 级为B。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理解下列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
爱 乘 安 诚 被 除 倍 传 本 辞 鄙 从 兵 殆 病 当 察 道 朝 得 曾 度
非 恨 鼓 少 率 微 阳
复 负 胡 患 就 举 涉 胜 说 私 悉 相 要 宜
盖 或 绝
故 疾 堪 使 汤 信 贻
顾 及 克 是 涕 兴 易
固 即 类
归 既 怜 书 亡 幸 右
国 假 弥 孰 王 修 再
过 间 莫
长 见 发
内 期 奇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3 文言基础篇 第1讲 实词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3 文言基础篇 第1讲 实词课件
[答案] (1)反 返 返回 (2)坐 座 座位 (3)女 汝 你 (4)振 赈 救济
【参考译文】 吴王赦免了越王(让他回了越国)以后,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 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地思索,还 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 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常对自己)说:“你难道 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 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 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宾客厚 礼相赠,救济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
通“早”。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 个意义,后为区别,另 《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 古今字 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 业 解 惑 也 ” 的 “ 受 ” 是 古 字 , 示 其 中 的 一 个 或 几 个 “授”是今字,“受”通“授”。 意义。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 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 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 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明史·列传七十一》,有删改)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改庶吉士,授检.讨. (2)经刚介方.正. (3)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 (4)以.为.奔竞无耻之戒 (5)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
检讨:________ 方正:________ 交通:________ 以为:________ 干涉:________
一、“5类文言实词”系统归纳
(一)通假字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假” 就是“借”的意思)。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个读音相同或 《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

201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

201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

)
解析:这道题的三项考查的都是通假字的同音通假。A项中“有” 通“又”;B项中“知”通“智”,意思是“智慧”;C项中“畔”
通“叛”,意思是“叛乱”。
答案:D
2018/12/17 13
4.其他形式的通假 这类形式的通假,没有太多的规律可循。 “罢”通“疲”。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 例6:下列各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被发行吟泽畔 B.死者太半 )
④后人哀 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 后人也 . . 哀:为……哀叹
2018/12/17 22
3.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 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 “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例如: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 固:险固的地势 ②晓看红 湿处 . 红:红花 绿、红:绿叶、红花
2018/12/17 7
2.词义缩小
即一个词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较宽泛变为较狭窄了。有表示范 围缩小的,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代专指“妻子的配 偶”。有词义义项减少的,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的 意思,如今只剩下“劝说”这一义项;“让”字在文言文中既可表
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只用前一意义了。
鱼肉:以……为鱼肉 客:把……当做客人 病:以……为病 鉴:以……为鉴
19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 之 .
2018/12/17
2.动词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 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 修饰限制,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例如:①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 . . 出、入:产品、收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得:收获、心得 ③作 有利于时,制 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 . ⑤钩党之捕 遍于天下 . 捕:搜捕活动 作、制:措施、制度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词汇》教案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词汇》教案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词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2.掌握词类活用知识,为阅读文言文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文言实词教学难点:词类活用【知识梳理】一、积累文言词汇高中阶段应积累不少于300个文言实词。

如何积累文言实词?方法是两步:第一步,阅读文言课文和课外文段时注意积累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第二步是有意识地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忆。

如:“卒”这个词——[卒](zú)(1)名词①步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②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全卒为上,破卒次之”(《谋攻》);③差役,“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左忠毅公逸事》)。

(2)动词①死,“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②完毕、结束、成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3)副词①终于,“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②(cù)同“猝”,仓促,“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在读各篇课文时注意积累它的各种意义和用法;然后将这些零散的义项聚集起来,有意识地加以记忆。

有意识地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忆,可以自己整理,也可以借助工具书。

二、文言词汇知识(一)古今词义的变化了解古今词义变化的规律,是为了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二)一词多义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

“引”,会意字,本义是拉开弓。

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尽心上》)即用其本义。

由“拉开弓”引申为②“拉”,“左右或引相如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又由“拉”引申为③“拉长”,“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

”(梅尧臣《宣州环波亭》)④“抽”,“拔出”,“马蹶,坠地,引佩刀刺马杀之。

”(《宋史·太祖纪》)⑤“拿”,“(东郭先生)引绳而束缚之。

”(《中山狼传》)⑥“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史记·田单列传》)⑦“承担”,“公卿各引咎自责。

文言实词 课件38张-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课件38张-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从木,与“橹”构成词语,可推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

✓ 根据成语联想

不少成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考生可以借助自己比较熟悉的成
语中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如“外间知陛下刑
宪不滥,足以为训尔”中的“训”可以联想成语“不足为训”,解释为
“典范、法则”。
✓ 了解历史渊源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如

✓ 词义扩大 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古义一般指中原地
区,也指京师;今义则指整个中国。“江”“河”,古义一 般特指长江、黄河,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 宴》);今义则泛指一般的江河。
“百姓”一词,在周秦时是“贵族”的总称,平民无姓氏, 平民只能称为“黎民”。
肆 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文言
古 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产生了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
今 (同形)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现象。主要有词义扩大、词义
异 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等。 义 具体表现为:

✓ 在词义中理解

通假字与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如果将A的词义放入句子中解释

不通,而换成B来解释时句子意思通顺,那么考生就可以考虑“A”同“B”。


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中的“内”,理解为“内部”说不通,

所以可以考虑这是一个通假字。“内”同“纳”,接纳。

总而言之,通假字的理解和把握仍然是建立在扎实
或互为补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文的这一特点来推断词
义。如:
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五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被攻陷,贼兵捆绑了花云,花云身体一振,大吼 一声,绳索全部绷断,他跳起来夺了看守的刀,砍 死了五六个人,骂道:“贼兵本来就不是我主公的 敌手,为何不快点投降!”敌人大怒,打碎了他的 脑袋,把他绑在桅杆上,乱箭射他,花云仍大骂不 改变,至死声音还很雄壮,时年三十九岁。太祖做 了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建立忠臣祠,将 他们一起祭祀。当战事正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 郜氏祭告家庙,牵着三岁的儿子,哭着对家人说: “城一旦被攻破,我丈夫必死无疑,我要守道义不 独自活在世上,但是不可使花家断了后嗣,你们好 好把他抚养大吧。”
花云被俘之后,郜氏投水而死。侍儿孙氏埋葬了她, 抱着孩子离开,路上被人劫掠到九江。孙氏连夜找 到一户渔民,摘下簪子耳环托他们代养小孩。等到 汉兵战败,孙氏回来窃走了小孩,逃跑渡长江,遇 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 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历经一年到达太祖那里。孙氏抱着小孩拜见太祖, 泣不成声,太祖也流泪,把孩子抱到膝上,说: “大将的种啊。”太祖赐小孩名炜。他的五世孙请 求世宗,追赠郜氏为贞烈夫人,孙氏为安人,立祠 堂祭奠。
唐代的李靖,是谈论兵法最厉害的角色。我曾 经读到他的兵法对答书,看到他论述孔明兵法 高妙,法度委婉周详,曾经很看不起仲达的能 力。那些精通兵法的人,本来都对兵法略知一 二。一般读书的人,何尝不是这样认为的?孔 明离现在将近千年了,没有能真正了解他心意 的。我不平于对孔明评价的不幸,因此,写下 这些文字表达个人的看法,让那些以成败论英 雄的人或可作为借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 敌:敌人 . B.故常伺孔明之开阖 伺:窥探 . C.仲达出兵拒之 拒:抵御 . D.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 . 见:现成的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的理解。用代入法一 试就知。只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浅层翻译,就 能够通过义译发现把“敌”翻译成“敌人” 就会造成整个句子没有实义动词作谓语,而 其余选项句子中的加点词都能通过给出的解 释把整个句子完整地翻译出来,“敌”—— “能够敌(名词作动词)”,就这么简单。 答案: A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 C.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 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 .
解析: 答案: 趣:通“促”,副词,马上、迅速。 D
【参考译文】 花云,是怀远人。身材魁梧, 皮肤黝黑,勇猛无比。至正十三年,他提着剑 到临濠拜谒太祖。太祖认为他是奇才,命令他 带兵攻占城邑,所到之处便被攻克。太祖打算 攻取滁州,带领几个骑兵在前行走,花云也在 内。突然遇到数千个贼兵,花云掩护太祖,拔 剑跃马冲入敌阵T舯缶担“这个黑将军勇 猛非凡,不可正对他的锋芒。”大军到达,于 是攻克了滁州。太祖带部队渡长江,花云先渡 过去。攻克太平以后,因为花云的忠勇,太祖 让他做了身边的警卫。
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 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 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 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 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 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 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 渡江,遇偾军①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 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 太祖亦泣,臵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 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 致祭。(节选自《明史· 花云传》) 【注】 ①偾军:溃败的军队。
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 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 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 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 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 其言皆谲也。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 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 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达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 上邽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粮乏 已退,仲达谲言日:“吾倍道疲劳,此晓兵 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 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 继?此少辩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 其然,外为失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 谷,仲达又率兵仲达谲 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 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
却不知道仲达的话都是些诡辩的话啊!仲达 不能使他的诡谋得逞,因此经常暗中找寻孔 明行军布阵的进退之机,妄自放出大话诡骗 他的部下。谈论孔明的人只是没有细考到这 一点罢了。
当初,孔明带兵出祁山,仲达带兵抵抗,他听 说孔明将收割上邽的麦子,他就飞兵星夜前往 扰袭。孔明因缺粮退兵,仲达诡辩说:“虽然 我带兵星夜行军劳累将士一场,这是我懂得进 军就要有所图。孔明不敢依渭水驻军,这是因 为那里容易被攻占罢了。”军中没有了现成的 粮食,而要移军与敌人交战,即使能打赢对方, 接下来的战斗如何去继续?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 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达之言则然。及其 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 下奇才也!”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 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 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 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 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 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 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谅其 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 败论人物者其少戒也。(选自《陈亮集》,中 华书局1974年版)
第一节
文言实词
1.(2010· 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后面的题目。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 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 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 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 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 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
被提升为总管,领兵征战于镇江、丹阳、丹徒和金 坛,都被攻下。经过马驮沙时,遇到凶悍的强盗数 百名拦路挑战。花云边打边行军三天三夜,将强盗 全部擒杀。太祖在太平设立行枢密院,提拔花云做 院判。花云奉命赶赴宁国,部队陷在山泽中达八天 之久,众多强盗结伙阻拦。花云手持长矛,呐喊出 入敌阵,杀敌千百人,而自己身不中一箭。花云回 军驻扎在太平,陈友谅带着水军来攻城。花云与元 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朱文逊战死。贼寇进攻三天没 有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到城墙 的垛口上去。
这是稍有随机处变机智的人都肯定不会去做 的。仲达心里明白孔明会这样做,表面上假 装着失言,诡诈哄骗他的部下。不久,孔明 进攻斜谷,仲达又带兵抵抗。他知道孔明的 军队还没有逼近渭水,就带兵先渡渭水,依 渭水而筑成营垒。孔明带兵将到,仲达放出 诡言说:“若诸葛亮是个勇敢的人,他应该 进攻武功,在那里依山扎营列阵。如果进军 五丈原,他们将无功而反。”
文言文阅读
一、理解,能力层级为B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何、 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二、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 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 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 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 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 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 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 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 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 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 降!”
三、2012高考预测 1.纵观2011年新课标地区高考,文言文测 试是题目出在“课外”,答案源自“课内”。 这里“课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我们 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课内”的含 义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测试的知识是 我们“课内”学过的,二是我们可以利用学 过的知识加以推断的。
2.从选材上看,以人物传记为主,还涉及 其他散文、小说。从分值上看,句子翻译覆 盖面大,分值较高。例如2010年天津卷。
凡是能够察见一个人的真实面目,不在于敌人 真实对阵的时候,而是在敌人被消灭之后。当 仲达的敌人孔明真实与他对阵的时候,仲达说 的那些话是事实。等到仲达的敌人被消灭之后, 仲达按照自己的方法行军布阵,端坐军帐中自 叹:“我真是天下用兵的奇才啊!”
若对方察见他用兵的计谋,超出了他自己所 不能做到的能力,他就感觉到自己心中怅然 若失,不自觉地流露在言语中了。从这种情 况,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人的真面目了。谈论 这事的人不信事件的真实情况,而相信他的 诡诈语言,难道不是又被仲达的语言所诓骗 了吗?
他权力大,可力挺蜀主,但主上不会怀疑他 有谋位的异心,他权势盖过所有臣子,然而 没有受到群臣的嫉恨。他精心尽力治理蜀国, 使得蜀国上下风俗教化整顿有序。宽宥小错, 而不用严刑,因此没有像小霸王那样去施暴 政。用轻松的方式役使百姓,所以即使百姓 感到劳苦,也不会理会自己疲劳。用能让人 求生的办法来刑杀犯人,即使死去,犯人也 不会埋怨被杀。
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 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 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 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持 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 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 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
敌方的士兵已经处于绝死之地,而你带兵径 直进攻,与他开战(这样做你肯定要吃亏)。 这也是稍有随机处变机智的人都肯定不会去 做的。仲达知道孔明肯定不会进攻他驻军的 地方,故意说这种话来掩饰他的胆怯,来表 明自己能料事如神,而且可以安定众军士的 军心。
所以孔明带着严正的军队,不凭诡诈的手段, 不贪图微小的战功(果然没有进攻仲达),仲达 又发话了:“孔明志向远大,却不知道抓住作 战的战机,计谋虽多,却不能决断用兵,表面 会带兵却不能权宜行事。”这些情况都是仲达 暗中寻找孔明行军用兵进退制宜,而虚造欺诈 语言哄骗部下的手法,这哪里是他的真实面目 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