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影片《推手》影片分析、影评
《2024年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电影《推手》中的文化冲突》范文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电影《推手》中的文化冲突》篇一一、引言电影《推手》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主题,成功地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冲突与融合。
这部电影以跨文化家庭为背景,通过主人公黄师傅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电影中的文化冲突进行分析。
二、电影背景与主要情节《推手》以黄师傅一家在美国的生活为主线,通过描述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以及与当地社会的交往,展现了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电影中,黄师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美国社会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了诸多矛盾。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分析1. 价值观的冲突电影中,黄师傅坚持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如尊重长辈、重视家庭等。
然而,在美国社会中,个人主义和独立精神被高度重视。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黄师傅与美国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黄师傅在公园练习太极拳时被误解为挑衅,以及他在超市购物时因坚持排队而被嘲笑等情节,都反映了两种价值观的冲突。
2. 沟通方式的冲突中国和美国的沟通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和面子,喜欢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主义和直接性。
在电影中,黄师傅一家与美国邻居的交往过程中,由于沟通方式的差异,产生了许多误解和矛盾。
例如,黄师傅的妻子在面对邻居的挑衅时,选择了忍让和回避,而这种方式在美国社会可能被视为软弱和无能。
3. 社会习俗的冲突电影中还展示了不同社会习俗之间的冲突。
例如,黄师傅在参加美国朋友的聚会时,因不了解美国社会的社交礼仪而感到困惑。
此外,在饮食、节日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差异导致了黄师傅在适应美国社会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四、解决文化冲突的策略面对文化冲突,电影《推手》提供了一些解决策略。
首先,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是关键。
只有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才能避免误解和矛盾。
其次,学会沟通和交流也是解决文化冲突的重要手段。
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减少误解和矛盾,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李安电影《推手》影评
电影《推手》影评李安的处女作《推手》,尽管这部影片没有大经费的制作,也没有《色戒》教科书式的拍摄技巧,但无可厚非的是这部良心的剧作胜在了他的剧本和演员。
这部影片中,参演的演员并不多,但主要演员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
除此之外,剧本延伸至今的主题,一直受到人们热议的中西文化间的交流和差异的话题,是为《推手》赢来名声的更大的原因。
在影片的开始,我们可以看到身着经典蓝色中式衣裤的中国老人闲暇地在家中活动筋骨,打着太极,打着坐;而打扮时髦的美国媳妇则坐在电脑前飞快地敲打着键盘,无意识的眼神中流露出无意的不满。
尽管影片的开始,两位主人公就一同出现在“家”中,但微妙的是导演的镜头并没有让他们处在同一空间里,不同角度的构图和画面,在两人之间营造起无形的距离感,再加上近乎七分钟的无声的沉默,影片的最先开始就已经将两位主人公的距离和矛盾显现出来了,而这距离和矛盾的背后正是中美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朱师傅,是李安在影片中塑造的中国文化的化身。
身为北京太极拳教授的朱师傅,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因退休而接受儿子的请求来到美国享受儿孙之福;但尽管满腹中华学问,到了异国的朱师傅也只是“文盲”般的存在。
玛莎,当代美国文化的代言人,独立、追求平等、注重隐私、享受物质是她典型形象的标签。
首先,不会英语的朱师傅与美国儿媳妇玛莎之间交流存在着难以跨越的语言障碍,语言中包含着文化,没有语言的交流就没有文化的沟通;而语言作为象征符号,是“洋葱”文化最外层、最显而易见的部分,是在跨文化交流中最简单便捷的交际工具。
但就在“无声的语言”背景下李安将朱师傅与玛莎的文化冲突表现推向极致。
两人无论在饮食观、家庭观、隐私观、教育观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但无法沟通的情况下,两人也因没办法理解对方的行为和想法而感到不适和烦恼,这样的“文化休克”心理一直在双方发生的冲突中有所表现。
最明显的就是,玛莎患有胃病,朱师傅试图用太极的手法为她诊治时,玛莎因为怀疑不能放松自己而导致治疗失误,病情加重,而后再当朱师傅想要帮她医治牙疼时,玛莎慌忙躲避开了。
电影《推手》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
电影《推手》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电影《推手》是由张艺谋执导的一部中国电影,故事发生在纽约的华人社区。
影片通过讲述三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要角色之间的交往冲突,展现出了跨文化交际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电影《推手》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
电影中的主人公李安是一个中国传统的推拿师傅。
他习惯于使用自己熟悉的传统推拿技术来治疗病人。
在纽约的华人社区,他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许多病人更倾向于接受西方的医疗方式。
当他使用传统推拿技术治疗一位癌症患者时,患者家属认为他是在耍花样,不相信这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
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李安在纽约华人社区的接受度降低,给他的事业带来了困难。
李安与他的侄子金仁龙之间也存在跨文化交际冲突。
金仁龙曾在美国长大并接受美国教育,他完全融入了美国文化。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有限,与李安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
在处理事情的方式上,他更加倾向于使用西方的方式。
这导致了他和李安之间的观念冲突和意见不合。
他在李安的店里安装了电视和电脑,希望吸引更多的客户,但李安认为这种商业化的做法会破坏传统的推拿氛围。
电影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是美籍华人女性赵晓菁。
她在好莱坞从事演员的工作,但她在事业上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方面,她遇到了好莱坞电影中的种族歧视问题,她也被华人社区的传统价值观所束缚。
她希望能够通过好莱坞电影事业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她的家人却希望她能够嫁给一个有钱的男人,过传统的家庭生活。
这种文化冲突使得赵晓菁在个人选择上感到困惑和痛苦。
电影《推手》通过展现主要角色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冲突,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和对待事物的方式不同。
这些冲突使得角色们在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和实现个人目标时面临许多困难。
电影通过这些冲突告诉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相互理解和包容,我们才能在跨文化环境中实现和谐共处。
电影推手观后感
电影推手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叫《推手》的电影,感触还挺多的。
影片里朱老和儿媳玛莎之间的那种文化冲突和生活碰撞,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朱老是个打太极的高手,从北京来到美国儿子晓生的家里养老。
可这一大家子,住在一起,麻烦就来了。
先说这住的房子吧,看着是挺不错,宽敞明亮,可一家人的心思却怎么也宽敞不起来。
玛莎是个作家,成天就喜欢在屋里安静地写作。
朱老呢,爱热闹,在家里也闲不住。
玛莎觉得朱老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朱老又觉得玛莎对他爱搭不理。
这矛盾啊,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有个场景我记得特别清楚,朱老在客厅里打太极,那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可玛莎在一旁,被吵得根本没法静下心来写作,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难看。
朱老呢,还沉浸在自己的太极世界里,完全没察觉到玛莎的不满。
这时候,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有朱老的动作和玛莎的呼吸声。
还有吃饭的时候,朱老习惯了中餐的丰盛和热闹,可玛莎就简单弄个沙拉,或者吃个三明治。
朱老看着那些冷冰冰的食物,一点胃口都没有。
玛莎也不理解朱老为啥对吃那么讲究。
一家人围在餐桌前,却各有各的心思,这饭吃得能香吗?朱老想和玛莎交流,可语言又不通,只能靠儿子在中间翻译。
有时候晓生翻译得也不耐烦了,朱老心里那个委屈啊。
他不明白,自己大老远跑来和儿子团聚,怎么日子过得这么别扭。
再说玛莎,她也不容易。
工作压力本来就大,家里还多了个不熟悉的老人,生活节奏全被打乱了。
她想和晓生抱怨,可又怕伤了夫妻感情。
看到这儿,我就想起了自己家的一些事儿。
我奶奶以前来城里和我们一起住,她习惯了乡下的生活方式,到了城里也是闲不住,总爱把家里的东西重新摆弄。
我妈呢,工作一天回到家,看到家里变了样,心里也会有点不舒服。
刚开始那阵子,家里的气氛也有点紧张。
不过后来,大家都慢慢理解了对方,我妈知道奶奶是闲不住,想帮忙;奶奶也知道我妈工作辛苦,需要一个整洁的环境放松。
一家人嘛,多些包容和理解,日子才能过得顺溜。
电影里的朱老最后还是离开了儿子的家,自己出去住了。
电影《推手》观后感
东西方文化中老人问题的差异李安的电影《推手》讲述的是东西方文化差异。
朱晓生定居在美国,并和美国妻子玛莎育有一子,按照中国的传统,朱晓生为了尽孝道,把在北京的77岁的父亲接到美国共享天伦。
朱父身上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要素:太极、书法、围棋、京剧。
导演把他塑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朱晓生的妻子玛莎则代表着美国文化。
两种文化的代表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必然是矛盾重重。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加上年龄、语言、生活习惯的差异,使老朱根本无法和儿媳妇共处。
影片从最基本的饮食到对后代的教育观念,都表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另外,两种文化中,人的人生态度也是大相径庭的。
(当玛莎为自己的作品没有被发表而沮丧时,老朱则说:“人生过眼烟云,最终还是一死!”表现一种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
)这些矛盾都是电影向前推进的线索,而贯穿整个电影的主线则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老人问题。
衰老是给个人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
人们惧怕衰老,是因为它预示着个体价值流逝和死亡。
电影就怎么思考老人问题来了一个东西方文化大碰撞。
影片既表现了东西方文化中年轻人对老人问题看法的差异,而且也隐性的向观众描述了两种文化中,老人对衰老的不同思维方式。
朱晓生说:“父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这句话就表明了中国人对待老人的观点。
“养儿为防老”,这句俗语更是道出了问题的本质。
我认为这和中国是个集体主义盛行的社会有关。
子女作为父母的“依附品”,由父母抚养成人。
许多父母把自己未实现的人生目标放到子女身上,甚至把子女当做是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
等到父母老去,年迈的双亲转变成子女的“依附品”,由子女赡养,这是天经地义。
但是在个人主义统治下的美国,情况就完全相反了。
美国父母不会把子女看成是自己的附属品,而是把其看做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这在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上就可以看出来,对子女,他们会一直强调独立自主,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当子女成人以后,就完全和父母分离开来了。
玛莎说:“你父亲这样跟着我们,迟早会吃垮我们的!”,这就很明显的展示出了西方文化中把老人看做是一个独立个体的观点了。
推手
从跨文化角度分析电影《推手》电影《推手》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典型范例,它主要体现了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种种冲突.随着跨国度、跨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探讨、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依托《推手》这部著名的影片,以影片中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的生动情节为切入点描述了中西方在语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认知、饮食、对待老年人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文化习俗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交流阵碍,甚至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
然而,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观冲突并非不可调和。
因此,了解和分析这种“冲突”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克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进而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产生,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正如电影结尾所说明的,只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相互包容和沟通,这些冲突便都可能化解。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是首位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中国台湾知名导演李安于20世纪90年代执导的“家庭三部曲”,其中《推手》是李安导演执导的处女作。
《推手》的故事发生在美国。
来自中国内地北京的朱晓生留学美国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工作,与白人玛莎结婚,并育有一子杰米。
其父朱老先生,是北京太极推手大师,业已退休。
为尽孝道,朱晓生将朱老先生接到美国共同生活以享天伦之乐。
玛莎是一位自由作家,整天在家写作。
由于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加上朱老先生不懂英语以及儿媳玛莎不懂汉语,朱老先生和玛莎无法进行交流,更谈不上融入儿子一家人的生活之中,俨然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玛莎认为朱老先生在家里侵犯了她的私人空间,以至于无法正常写作。
朱老先生空有一身太极功夫,但在美国却无所事事。
听够了朱老先生和玛莎双方的抱怨,朱晓生生活在朱老先生和玛莎的夹缝之间,左右为难。
一次朱老先生不慎走失,朱晓生到处寻找父亲未果,几乎崩溃。
酒醒之后动起了想撮合父亲和寡居的陈太太。
两位老人看穿了孩子的心思,倍感委屈,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朱老先生坚持离开儿子的家,到中国餐馆打工靠刷盘子谋生。
《2024年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电影《推手》中的文化冲突》范文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电影《推手》中的文化冲突》篇一一、引言电影《推手》是一部由李安执导的华语电影,通过描述一位中国父亲在美国生活的文化冲突与适应过程,深刻地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困境。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电影中呈现的文化冲突,旨在探究文化差异如何影响交际行为和关系,并进一步讨论文化冲突的解决策略。
二、跨文化交际的背景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行为。
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人们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需要通过了解对方的文化,调整自己的交际方式,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三、《推手》中的文化冲突(一)语言障碍电影中,中国父亲与美国社会成员之间的语言障碍是导致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语言不通,双方在交流中经常出现误解和沟通障碍,使得中国父亲在面对美国社会时感到无所适从。
(二)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父亲在家庭观念、子女教育等方面秉持着传统的中国价值观。
然而,在美国社会中,这些观念并不被广泛接受。
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在处理家庭问题时产生分歧和冲突。
(三)社会环境的差异中国父亲在美国的生活环境与他在中国时截然不同。
美国社会的自由度、个人主义等特征使得他感到无所适从。
同时,美国社会的竞争压力和人际关系也与他所习惯的中国社会有所不同,这些差异进一步加剧了文化冲突。
四、解决策略(一)提高语言能力对于跨文化交际者来说,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在《推手》中,中国父亲如果能够提高英语水平,更好地与美国社会成员沟通,或许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二)了解对方文化了解对方的文化是解决文化冲突的关键。
在交际过程中,双方应该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并尝试从对方的角度理解问题。
在《推手》中,中国父亲如果能够更多地了解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能够更好地适应美国生活。
(三)增强自我调适能力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
《推手》观后感
《推手》观后感《推手》观后感《推手》观后感1前几天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了李安的一部家庭题材的电影(推手)。
它表面上是一部喜剧片,看后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与回忆。
这部电影是李安父亲三部曲的第一篇,围绕着一个移民美国的家庭中发生的故事,表现了东西方在文化和生活之间的差异,表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美国的风土人情之间的冲突。
(一)、中西方对待老人问题的差异电影中的儿媳多次向丈夫抱怨,为什么一定要和他的父亲住在一起。
在这个问题上,儿子确认为应该尽孝道。
老人的儿子在影片中是一个中西结合的角色,在影片的开始他还是一个比较偏向传统的中国人。
妻子和父亲争吵时,他还是更多的站在父亲这一边的。
老人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分歧却是很大的。
但是,老人的儿子却没能坚持到最后,最终还是想将老父亲情出家门,那次迷路正好做了导火线!“共患难容易,共安乐难,从前那些苦日子我们都能相亲相爱,美国这么好的物质条件却容不下我在你家!”这句台词看的人心酸,但这也正是朱老和陈太太共同的感受埃毕竟儿女们都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感染,想过完全西式的生活,而老人正是他们的心病啊!于是,在和陈太太的交游事件后,朱老终于决定以离开来反对儿子的西方观念,这不免让人觉得可悲,但这也正是中西文化最难调和的一处!(二)、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中国,人们喜欢五谷杂粮,喜欢将各种蔬菜和肉类搭配,并用各种手法烹制成色、香、味具全的美味佳肴。
但是在西方,人们对营养很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也都生吃,使我们难以接受。
所以,朱老才会在和儿子儿媳妇一起吃饭时,让儿子劝儿媳妇吃东西要讲究搭配,但是西式化的儿子只是回答他一句:“他怕胖!”在用餐方式上。
在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
在餐桌上,中国人都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对家庭观念的不同理解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对家庭观念的不同理解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但都承认人们是作为社会的一员而获得的。
交流使人们沟通,而文化使他们分开。
几千年来,家庭是中国社会组织的中心,中国家庭长期以来如同组织严密的社会单位,家庭成员均从中利用各自的资源来满足心理、社交与物质上的需要。
传统上,当父辈老迈,便由年轻一代赡养。
年轻一代有义务尊重,顺从,提升父母与祖先的公共声望,生育男性继承人传宗接代,与父母一起生活,不论他们是健康还是抱恙都细心照顾。
但是当中西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中国人这种传统家庭观念与西方人的观念之间的矛盾便会凸现出来。
《推手》这部电影是李安的处女作,它借由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一代年轻人身上的传承与后天的西方生活习惯的碰撞,来揭示文化冲突带来的亲情问题。
老朱的儿子晓生在美国打拼多年,为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同时也是怕父亲年老退休后孤独,便决定把老人接来过几年好日子。
来美后,老朱赋闲在家,无事可干,每天只好打太极、听京剧、练书法,无意中打搅了作家儿媳玛莎的清净。
老朱与儿媳间的冲突越来越多,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教育下一代孙子,都存在很大的观念上的差异。
经历一系列事后,儿子晓生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决定的正确性,他甚至想到要把老朱送往老人公寓。
晓生维护自己新建的这个家的安宁的同时,也背叛了父亲和传统伦理的孝道。
后来老朱执意独立生活,寓居唐人街公寓,中国式的家庭理想在美利坚的环境下不得不做出最后的妥协。
中国父亲与美国媳妇在语言、生活方式上的矛盾反映了众多移民美国的中国家庭所共同面临的文化隔阂问题,下面从不同侧面就电影中主人公对家庭这一概念的东西方不同理解进行一一解读。
家庭空间。
“家”在中国人的概念里是寻求安定与庇护的地方。
在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里,四代同堂是人生幸福之一,这意味着共享空间和一起活动。
于是老朱在与美国媳妇共处一室的时候,安然地打太极、练书法、听京剧、煮中国式的饭菜。
他在这样的空间里悠然自得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享受三代同堂带给他的幸福,却完全没有考虑到玛莎的感受。
电影推手观后感
电影推手观后感前几天看了李安导演的《电影推手》,感触还真不少。
影片里的老朱,从北京被接到美国和儿子一家一起生活,本以为是去享受天伦之乐,可谁能想到,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精彩”。
老朱是个太极拳高手,到了美国,儿子朱晓生白天上班,家里就剩下他和洋媳妇玛莎。
这两个人,那真是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玛莎是个作家,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对着电脑敲敲打打,老朱呢,闲不住,在家里不是打打太极,就是做做饭。
先说这做饭吧,老朱那可是尽心尽力,按照咱中国人的习惯,顿顿都是精心准备。
可玛莎不习惯啊,她就喜欢吃个沙拉,喝杯咖啡,简单对付一下。
有一次,老朱做了一大桌子菜,满心欢喜地等着大家一起吃。
结果玛莎从房间出来,看了一眼,说了句“我不饿”,扭头又回房间了。
老朱那个失落哟,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没了。
他心里肯定在想:“我这忙活了半天,咋就不领情呢?”还有玛莎的工作,老朱也搞不明白。
他看着玛莎整天坐在电脑前,也不知道在干啥,就好奇地问儿子。
儿子跟他解释说是在写作,老朱还是一脸懵,这在电脑上敲敲打打就能挣钱?他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再说说老朱打太极。
他在院子里那一招一式,行云流水,可在玛莎眼里,估计就是莫名其妙地比划。
有一回,玛莎在院子里晒太阳,老朱在旁边打太极,不小心碰到了玛莎,玛莎一下子就火了,觉得老朱打扰了她的清静。
老朱也委屈啊,他不过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这家里的气氛,因为这些小事儿,变得越来越紧张。
老朱和玛莎之间的矛盾,就像一个不断充气的气球,随时都可能爆炸。
儿子朱晓生夹在中间,那是左右为难。
他既想孝顺父亲,让父亲在美国安享晚年,又不想委屈了妻子。
他试图调和两人的关系,可每次都是越弄越糟。
看到这儿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家人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是文化的差异?还是沟通的不畅?也许都有吧。
老朱在国内那可是受人尊敬的,到了美国,却感觉自己格格不入。
他的太极,他的厨艺,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似乎都失去了价值。
他想融入这个新的家庭,可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
基于跨文化适应理论的电影《推手》赏析
1、语言障碍
在电影《推手》中,语言障碍成为主角面临的首要难题。影片中,朱老先生 (父亲)和朱小刚(儿子)分别来自中国和美国,两人之间的语言沟通存在较大 的障碍。朱老先生精通太极拳,但无法用英语清晰地表达太极拳的精髓;朱小刚 则因不会中文而无法与父亲有效沟通。这种语言障碍导致父子间产生了一系列误 解和冲突。
三、个人观点
我认为,电影《推手》通过家庭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展现了跨文化交际中冲 突和适应的一面。朱老和玛莎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他们 的冲突并非单纯的语言或行为差异,而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差异。然而,电影也展 示了朱老的智慧和韧性。面对儿媳妇的干涉和冲突,他并未选择对抗或逃避,而 是默默承受,尽力融入新的环境。这种态度体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适应和接受。
2、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差异
电影中的价值观差异主要体现在父子对家庭、事业和生活的态度上。朱老先 生认为“家和万事兴”,强调家庭和谐与亲情的重要性;而朱小刚则更注重个人 成长和事业发展,追求独立和自由。这种价值观差异导致了两人在生活和事业选 择上的冲突。
3、社会规范不同
社会规范的不同也是电影中一个重要的跨文化适应现象。在中国,长幼有序, 尊重长辈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规范;而在美国,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更为盛行,年 轻人往往有更多的自主权。电影中,朱小刚在面对父亲时,时常感受到这种社会 规范的不同所带来的压力;而在与美国女友交往过程中,他也逐渐意识到了两国 的社会规范差异。
参考内容
引言
跨文化交际现象在全球化的今天日益普遍,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媒介,经常用 于呈现这种交际现象。《推手》是李安导演的经典之作,影片通过描述朱老退休 后在美国生活的种种冲突和困境,生动地展现了跨文化交际的复杂性。本次演示 将从电影《推手》入手,深入探讨其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
电影推手观后感
电影推手观后感之前偶然的机会看了李安导演的《电影推手》,看完之后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感触颇多。
影片里朱老和玛莎这一老一少共处一个屋檐下的日子,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朱老那一身太极拳功夫,在国内那可是备受尊崇,到了美国儿子家里,却像是被困在了一个无形的笼子里。
玛莎呢,一个美国作家,整天对着电脑敲敲打打,寻求着自己的创作灵感。
这俩人,一个是慢悠悠的东方传统,一个是急匆匆的西方现代,碰撞出的火花可不小。
就说吃饭这事儿吧。
朱老习惯了中式的饮食,什么热汤热饭,那才叫舒坦。
可玛莎呢,经常就是一杯冷牛奶、几块面包就对付过去了。
有一回,朱老精心做了一桌丰盛的中餐,满心欢喜地等着大家品尝。
结果玛莎看了一眼,面露难色,勉强吃了几口就回房间继续工作了。
朱老那失落的眼神,真让人心疼。
他不明白,自己的拿手好菜怎么就不受欢迎呢?还有朱老在院子里打太极的场景,那叫一个投入。
一招一式,都透着他多年的功力和对太极的热爱。
可在玛莎眼里,这慢悠悠的动作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她不理解为什么朱老不能像她一样,把时间都用在“有用”的事情上。
而朱老呢,也瞧不上玛莎整天坐在电脑前,忙得晕头转向却不知道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记得有一次,家里的烤箱坏了。
玛莎急得不行,打电话叫人来修,可等了好久都没人来。
朱老在旁边看着,心里暗笑她这点小事都搞不定。
最后,朱老亲自出马,三两下就把烤箱修好了。
玛莎惊讶得合不拢嘴,可嘴上还是不肯认输,嘟囔着说这只是运气好。
朱老也不生气,只是笑笑,那笑容里既有得意,也有一丝无奈。
再说说朱老和儿子晓生之间的关系。
晓生在美国打拼多年,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和稳定的工作。
他想让父亲来享享清福,可没想到会出现这么多的矛盾和问题。
他夹在父亲和妻子之间,左右为难。
有时候,他想劝劝父亲改变一下生活习惯,适应美国的生活;有时候,他又想让妻子多包容一些,尊重父亲的传统。
可往往事与愿违,两边都不讨好。
有一次,晓生下班回到家,看到父亲和妻子又在冷战,家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电影《推手》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
电影《推手》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1. 引言1.1 电影《推手》简介电影《推手》是一部由导演李安执导,梁朝偉、张艾嘉、王庆祥等主演的电影。
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在美国的中国传统医生于洛杉矶生活的故事。
主人公陈清寒虽然年老体弱,但却因为一次偶然的事件,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推手,受到了周围人的尊重和关注。
在他的职场和家庭中,由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碰撞,导致了各种跨文化交际冲突。
这些冲突体现在语言和身体语言的误解、家庭和职场的文化差异、宗教和传统价值观的冲突等方面。
电影通过展现这些冲突,引发了观众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主人公陈清寒在这些冲突中的表现,观众也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如何有效处理跨文化冲突的启示。
电影《推手》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重要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正文2.1 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碰撞在电影《推手》中,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碰撞是一大主题。
影片中,主人公李唯在美国遇到了许多与自己中国文化背景不同的挑战。
一方面,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追求个人目标和幸福;而东方文化则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追求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
这种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导致了许多冲突和误解:比如李唯在美国面试时过于谦虚和谨慎,被误解为缺乏自信;又比如他在与美国人交流时,慢条斯理的思考方式被认为是拖延和不负责任。
这种文化差异也体现在对待权威和领导方式上。
在美国,员工和领导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和开放,员工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而在中国,员工通常会更加尊重领导,遵从领导的指示。
这种差异导致了李唯在美国与公司上层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和冲突,他往往无法理解对方的行为和决策。
电影《推手》通过展现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碰撞,揭示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和困难。
这种文化冲突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更体现在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上。
要想有效处理跨文化冲突,就需要加深对对方文化的了解,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和习惯,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沟通,寻找共同点和协调解决方案。
《推手》影评
《推手》这部作品少了许多商业的味道,更重要的是李安能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引渡至社会问题,告诉人们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合谐,社会才会和谐。
这部影片诉说了在美国的一所大房子住着一个因退休而来美国一个月的太极大师朱老,他的儿子朱晓生,以及他的儿媳玛莎,孙子杰米一起生活的故事,朱老在美国的生活很寂寞,因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差异的关系,所以他和玛莎难以和谐相处,最后朱老离家出走,在这个普通家庭里,朱老经历了许多事,通过这些事让朱老明白了许多道理,懂得了自己怎么在美国生活,怎样适应新的环境。
玛莎与朱老的相处非常的生疏,两个不同年龄,不同成长背影,不同文化的两个人,在交流又相当困难的情况下。
同住一屋檐下,凑出了极不谐调的油、盐、财、米交响乐!玛莎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她需要一个极其安静的生存环境,而朱老喜欢太极,又看不惯朱老在家比手划足的,家庭矛盾由此拉开。
在这些矛盾中,玛莎找不到一点创作激情。
李安在片中用了一组镜头,画面中,近镜是朱老在打“太极”远镜玛莎在“写作,以及近镜玛莎在“写作”远镜是朱老在打“太极”,用这样的的手法告诉观众,她们的文化背景的不协调。
在饮方面,导演又用了全家一起用餐的镜头,反映他们的生存背景的不同,中国人喜欢“油腻”的食品,而美国人在饮食中喜欢“清淡”,朱老对玛莎不吃肉,很不理解,朱老给孙子杰米夹肉,玛莎表再出很担心的表情,很怕那肉吃进了杰米的肚子里,这使朱老感到很受委屈。
玛莎看到朱老夹着大块肥肉津津有味的吃着,玛莎的表情是“不可思义”。
但是,通过这种磕磕碰碰,玛莎慢慢通过朱老了解了中国人,理解了朱老的生活习惯。
在影片的后面部分,玛莎也学着中国人炸春卷吃,学习太极推手,……。
由于对朱老的了解。
玛莎找到了写作的激情,在写作上有了新的突破,有了成就。
由此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只有在相互了解与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和谐相处。
朱晓生和朱老相处,也存在两代人的代沟,这种代沟让晓生与父亲的亲密关系恶化,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充满抱怨,晓生经常夹在父亲与妻子中间不知所处,有片中有一场用餐的戏,在吃饭的玛莎与父亲同时向晓生说话,晓生不知听谁的,晓生忍无可忍叫他们都闭嘴,但晓生还是担心父亲生气,马上给父亲解释道“怕菜凉了”,意思是叫他快吃饭,却没向玛莎说什么,此时的晓生心中的感情天平还是偏向于朱老。
《2024年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电影《推手》中的文化冲突》范文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电影《推手》中的文化冲突》篇一一、引言电影《推手》作为一部经典的中美文化冲突影片,不仅成功地刻画了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的人性纠葛,更是透过电影镜头深刻展示了跨文化交际中难以避免的文化冲突。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电影中展现的文化冲突及其背后原因,并探讨其对于现代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二、电影《推手》背景简介《推手》以一个中国家庭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老严在美国的生活经历。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成员如何面对彼此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冲突。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分析1. 语言沟通障碍电影中,老严与美国人的语言沟通障碍是文化冲突的直接体现。
老严的中文表达方式和习惯思维让美国人不解,而他们直截了当的沟通方式也让老严感到困惑。
这种语言沟通障碍导致了双方误解和矛盾的产生。
2. 价值观差异电影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差异是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
老严坚持家庭观念、尊重长辈、重视和谐等传统价值观,而美国则更注重个人主义、自由和独立。
这些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在处理问题时产生分歧。
3. 生活方式与习惯在生活方式与习惯方面,中美之间的差异也导致了文化冲突。
例如,老严坚持早起锻炼、喜欢安静的生活环境,而美国人则可能更加注重娱乐和社交活动。
这些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双方难以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
四、电影中的文化冲突表现及影响1. 家庭矛盾激化电影中,老严与美国儿媳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双方都难以理解和接受对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破裂。
2. 社会影响电影通过展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引发了人们对多元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它提醒我们,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以促进和谐共处。
五、对现代跨文化交际的启示1. 增强跨文化意识现代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增强跨文化意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然,有了矛盾的出现,接下来的自然是矛盾的解决。在本片中,这个矛盾的解决来自于父亲的顿悟。这发生在影片的后15分钟处:父亲因对儿子产生不满而离家出走,在与警察发生冲突后被捕入狱。儿子来狱中探望,此时饱经沧桑的父亲说了一句:“炼神还虚难啊!”。这也构成了本片的第二个转折点。所谓炼神还虚是太极拳中的一个层次。太极拳共有三个层次,而这炼神还虚就是最难的一层,它是将有形化为无形,将有为化为无为,亦是道家思想的精髓。父亲由于在开始时并没有真正将道家思想融入自身,因此才会说出自己只能将拳法练到前两个层次。而在一情节中,父亲在经历种种波折后,终于明白了“出世”与“入道”之间的联系,学会了主动的放手,完成了对自身矛盾的解决。此时,这个故事才讲述完毕。
一名优秀的导演必定是一位优秀的故事讲述者。本片的故事就讲述的恰到好处。它主要讲述了一位大陆的退休老人朱先生来到美国,在儿子家养老。父亲、儿子、美国儿媳及混血的孙子同住在一栋房子里,矛盾和冲突在这个家庭的内部展开。主人公朱先生是一位太极拳大师。在武学精神上,他追求着道家炼神还虚的境界。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渴望着三代同堂、其乐融融的世俗快乐。他从北京搬到美国,本来是想安度晚年,可是语言、思维、生活习惯的不同却让他和儿媳玛莎长期处于一种冷漠、隔绝的状态中。他们之间不能相互理解,还要依照这一般的方式,例如语言等方面的冲突来表达,而是运用纯熟的电影语言,来为观众展示其中的画面。
在本片中,父亲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与整个家庭的矛盾也不可能永远隐而不发。在影片进行到大约30分钟左右时,矛盾爆发了。具体情节是:儿媳由于没有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书评而导致胃抽筋,父亲为其用气功治疗,结果反使儿媳胃出血而住院。可以说,这段情节是全片的转折点,导演的这种安排也不是随意为之的。当父亲要为儿媳治疗时,儿媳是不相信他的,比如她在疼痛之余还不忘记问丈夫:“他(指父亲)行吗?”。再加上影片之前的铺垫,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她在抗拒,自然也包括父亲对她的的治疗。而父亲为什么在明知道儿媳在抗拒他时,仍执意为其治疗呢,这就引出了本片深层的主题,亦是父亲自身内部的矛盾。
我们都知道,“推手”是太极拳中的动作,使关于如何化解力量的招式。其关键就在于掌握平衡。太极拳深受道家文化渲染,讲究“圆化直发、不顶不丢、舍己从人”。这种思想的来源,便是道家中“无为”的思想。这种无为并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指对待事物都要尊重它客观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才尽可能的实施自己的力量。亦可称为“天人合一”。父亲作为一名太极拳教授,在拳术上已臻完美。相应的,他对太极拳所根源的道家思想,也应该有着极为透彻的理解。可遗憾的是,他只单纯的将这种思想运用在拳术上,没有将其作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那么,他对道家思想的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而且由于缺乏内心的积累,他的拳术也只能是表面的,达不到“炼神还虚”的境界。与此同时,他却渴望着那种传统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模式,而这正是儒家思想反映在家庭上的具体表现。
我们都知道,主题是一部影片的灵魂,起着主导整部影片方向的作用。一部没有主题的影片,不论其导演的功力多么深厚,拍摄的技巧多么娴熟。最终也不过是一堆镜头的结合体而已。一个好的主题不但要挖掘的有深度,还要通过精彩而有力度的戏剧化冲突来表现,这才是尽显一名导演功力的地方。让人高兴的是,从《推手》开始,到后来的《喜宴》、《饮食男女》等影片中,我们能发现,李安对这个问题的驾驭已经越来越驾轻就熟了。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是中国社会中两种重要的指导思想。而自古以来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尊崇的儒家思想,长久以来作为唯一的正统思想,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讲究秩序,即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社会中,它强调统治者的权威;在家庭中,父亲便作为统治者的象征,担当起领导家庭的责任(尽管有时这种领导是不合理且无根据的)。倘如有人违反这种秩序,就会被视为异类,成为众矢之的。与儒家思想相比,道家思想在中国的地位要轻得多。原因在于它那种“万物皆自然”、尊重事物自身规律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可是在当今社会,秩序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薄弱,道家思想已经渐为大众所接受,其所蕴含的不盲从于秩序,敢于质疑权威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只是故事讲得好,并不能成为构成好的影片的全部。电影之所以有他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运用多种视听手段,来为其服务。最终使故事与电影技巧达到最完美的统一。在这方面,《推手》同样作的十分优秀。下面就以本片的前十分钟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此处,导演为我们展示了父亲与儿媳日常生活的几个画面。父亲练功,儿媳写作。乍看之下,两人的行为都很正常。可就在这个偌大的空间内,两人之间竟然没有交流,气氛长时间处于静谧状态。两人的第一次对话,是父亲误把锡箔纸放在微波炉中,引起爆炸后儿媳对他的告诫。影片在表达这种不正常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从人物所处的环境来看,父亲所处的环境是开放(客厅中),并且与之相对应的镜头也是移动的。父亲以练习太极拳的方式出场,此时的镜头首先横移,继而向下拉,最后出现一个叠画。并且镜头运动的速度与父亲打拳的速度也是一致的,这都构成了一种沉稳、淡定的气氛。相反地,儿媳所处的环境是封闭的(把自己窝在椅子里)。她的出场也很特别,镜头中首先出现的是电脑屏幕,继而是手,最后才是脸。此时,镜头是固定的,让人觉得单调,呆板。从声音上看,父亲的出场,伴随着婉转的音乐,显得从容不迫;儿媳的出场则是伴随着一阵阵机械的键盘敲击声,让人烦躁。再从颜色上看,父亲的颜色基本为蓝色,这从他的穿着和房间内的布置都能看得出来;儿媳的基本颜色为红色。这两种颜色在画面上形成视觉冲击,反映出了两者的不同。最后,导演在剪辑这场戏时,使父亲与儿媳的镜头交替着出现,这就更加强了其中的对比性。
除此之外,导演在其他方面的设计也别具匠心。例如,镜头在摄录二人时,多是从门框中取景,表达了人物心中的封闭与束缚。在一个小全景中,父亲与儿媳分别站在两个窗前,中间则是一堵墙,这也说明了两人之间互不交流、沟通的现状。在光的运用上,采取了非写实的手法,即带有人物的主观感情。如父亲的房间本应光线充足,但由于儿媳对父亲的厌烦,从她的角度看去,父亲的房间便是阴暗一片。诸如此类的种种技法,都为影片增添了色彩,提高了“故事”的“可读性”,为影片的成功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李安在本片中,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家庭从原有结构,到解构,再到重构的过程。首先,这个家庭是以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模式出现的。父亲-----儿子、儿媳----孙子构成了这个家庭的主线。之后,父亲与儿媳在家庭的理解上出现分歧:儿媳认为,家庭是由夫妻双方构成的。夫与妻作为平等的个体,共同构成一个家庭,这其中并不存在谁隶属于谁的问题。可是在父亲的观念中,家庭中应以父亲为绝对的权威,其次才是儿子与儿媳,最后为孙。关系应是层层递进且不能颠倒的。于是,父亲出走,原有家庭解体。再之后,父亲搬出单过,家庭完成重构。关于这一点,本片的结局可能稍显无奈,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悲剧结尾。父亲是这部影片的中心人物,他的身上体现了本片的主题。本片所要呈现的,就是他如何发现并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最后,父亲终于解决了自身的儒与道之争,这完全是值得高兴的:父亲找到了自己的根源。所以,如果仅凭借父亲离开了原来的家庭,而认为父亲是失败的,视野就过于狭窄了。
《推手》作为李安执导的第一部长片,其中虽然有许多幼稚之处,但李安一向被人所称道的人文关怀在片中已初露锋芒。其后的影片虽然表达的主题不尽相同,但都融入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探索。我们由衷地希望,李安能够继续在不损害其艺术内涵的同时,拍出兼顾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电影,继续他的“文人之旅”。
《推手》是李安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李安是现在少有的文人型的导演,他出生于台湾,后于美国学习电影。这种背景决定了其思想中的双重性。一方面,由于自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另一方面,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又使他的西方的思想文化有着较深层次的了解。当然,当这两种根源与载体都不尽相同的文化碰撞在一起时,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如今,也有许多与李安有着相同背景的人关注这种矛盾,并选择用电影这种方式来对其进行探讨。李安的电影较之其他则更为突出,原因就在于他对这种矛盾的分析与理解并未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戏剧化冲突,而是深入探讨这两种文化的根源,进而变为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一些问题,也就是说,他的电影都有着一个十分巧妙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