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汇编(2019最新版)
2019年年新会计准则与旧版内容的不同比较.
![2019年年新会计准则与旧版内容的不同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128e29ff18583d0496459a8.png)
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一)仍然称为基本准则,所有企业均须执行,未按照国际惯例使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一词。
(二)明确了会计目标。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从理论上讲,我国的会计目标兼具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但是,我国会计目标显然将受托责任观放在第一位,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国际上普遍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一定差别。
(三)删除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而代之以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八个方面。
(四)权责发生制融合在基本假定中,历史成本体现在会计要素计量部分。
(五)会计要素定义遵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但收入与费用的定义部分地引入了资产负债观,这主要是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的相关条款。
(六)引入利得和损失两个概念。
同时,对于利得和损失又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在理论上,前一种利得和损失实质上尚未实现,后一种利得和损失已经实现。
(七)首次规范会计计量属性。
规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计量属性,而且强调企业在会计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规定,财务报表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和现值。
(八)取消了会计记账须用中文以及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要求。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一)符合条件的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
这一规定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中,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也就是那些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如造船厂的船舶)。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完整版)》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87597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7.png)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完整版)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准则。
二、基本假设1. 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其会计信息应当独立于其他主体。
2. 企业会计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3. 企业会计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
4.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三、会计要素1. 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 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 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4.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四、会计计量属性1. 历史成本:资产或负债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承担的负债的金额计量。
2. 公允价值:资产或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3. 可变现净值: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4. 现值:资产或负债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五、会计政策、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 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会计政策进行变更。
2. 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会计估计进行变更。
3. 会计差错更正:企业在发现前期差错时,应当及时进行更正。
六、财务报表1.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2019年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明细表)
![2019年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明细表)](https://img.taocdn.com/s3/m/8d861dfd50e2524de5187ec5.png)
财会18年15号
借 所有币种
是
借 所有币种
是
借 所有币种
贷
不核算
贷
不核算
贷
不核算
是 客户 否 否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贷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1431 1441 1451 1461 1471 1481 1482 1501 150101 150102 150103 1502 1503 1511 151101 151102 151103 151104 1512 1521 152101 152102 1531 1532 1541 1601 1602 1603 1604 160401 160402
贷
不核算
否
贷
不核算
否
贷
不核算
否
贷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否
借
不核算
是
借 所有币种
是
借 所有币种
是
1111 1121 1122 1123
1131 1132 1201 1211 1212 1221 1231 123101 123102 1301 1302 1303 1304 1311 1321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11 1421
新企业会计准则2019年(原文+指南+说明)
![新企业会计准则2019年(原文+指南+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8110776915f804d2a16c137.png)
新企业会计准则2019年(原文+指南+说明)范文一一、总体要求《企业会计准则第30 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本准则”)规范了财务报表的列报。
列报,是指交易和事项在报表中的列示和在附注中的披露。
其中,“列示”通常反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等报表中的信息,“披露”通常反映附注中的信息。
本准则主要规范了财务报表的组成,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列示和附注的披露内容、结构及其编制方法等问题。
本准则规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并且这些组成部分在列报上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企业不得强调某张报表或某些报表(或附注)较其他报表(或附注)更为重要。
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依据各项会计准则确认和计量的结果编制财务报表;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估;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财务报表,但现金流量表信息除外;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企业单独列报或汇总列报相关项目时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企业财务报表项目一般不得以金额抵销后的净额列报;企业应当列报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等。
本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类别分类列报,并且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流动性列示。
利润表应当对费用按照功能分类进行列报,同时在附注中披露费用按照性质分类的利润表补充资料;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当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两类列报。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综合收益和与所有者(或股东)的资本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当分别列示。
新企业会计准则2019年(原文+指南+说明)
![新企业会计准则2019年(原文+指南+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8110776915f804d2a16c137.png)
新企业会计准则2019年(原文+指南+说明)范文一一、总体要求《企业会计准则第30 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本准则”)规范了财务报表的列报。
列报,是指交易和事项在报表中的列示和在附注中的披露。
其中,“列示”通常反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等报表中的信息,“披露”通常反映附注中的信息。
本准则主要规范了财务报表的组成,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列示和附注的披露内容、结构及其编制方法等问题。
本准则规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并且这些组成部分在列报上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企业不得强调某张报表或某些报表(或附注)较其他报表(或附注)更为重要。
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依据各项会计准则确认和计量的结果编制财务报表;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估;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财务报表,但现金流量表信息除外;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企业单独列报或汇总列报相关项目时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企业财务报表项目一般不得以金额抵销后的净额列报;企业应当列报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等。
本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类别分类列报,并且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流动性列示。
利润表应当对费用按照功能分类进行列报,同时在附注中披露费用按照性质分类的利润表补充资料;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当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两类列报。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综合收益和与所有者(或股东)的资本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当分别列示。
《企业会计准则》2019年精品文档54页
![《企业会计准则》2019年精品文档54页](https://img.taocdn.com/s3/m/4512c73e767f5acfa1c7cd70.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财会[2019]14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时,投资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进行判断。
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
投资方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的投资性主体且子公司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除外。
重大影响,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时,应当考虑投资方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资单位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其联营企业。
在确定被投资单位是否为合营企业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的有关规定进行判断。
第三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外币长期股权投资的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二)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性主体对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以及本准则未予规范的其他权益性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第四条长期股权投资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第二章初始计量第五条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019企业会计准则
![2019企业会计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7948b04aaea998fcc220e6b.png)
2019企业会计准则2019企业会计准则(2019年2月15日财政部令第33号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2019年7月23日根据《财政部关于修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决定》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下同)。
第三条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
第四条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第五条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第六条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第七条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第八条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第九条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第十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二条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第十三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四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2019最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2019最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1da69e93c8d376eeafaa3104.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或披露的情形,本准则第四条和第五条所列情形除外。
第四条下列各项的计量和披露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与公允价值类似的其他计量属性的计量和披露,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范的可变现净值、《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二)股份支付业务相关的计量和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三)租赁业务相关的计量和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第五条下列各项的披露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以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可收回金额的资产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职工离职后福利计划资产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第二章相关资产或负债第六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考虑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
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定价时考虑的特征,包括资产状况及所在位置、对资产出售或者使用的限制等。
第七条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可以是单项资产或负债(如一项金融工具、一项非金融资产等),也可以是资产组合、负债组合或者资产和负债的组合(如《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的资产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范的业务等)。
企业是以单项还是以组合的方式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取决于该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
2019年8月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完整版)程
![2019年8月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完整版)程](https://img.taocdn.com/s3/m/12bb54a3770bf78a652954f2.png)
企业会计准则(2019年8月最新修订完整版)截止2019年财政部发布了很多新准则或修订准则,它们的执行时间也有所差异,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各项准则的具体执行时间。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7月修订)的执行时间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同时,允许企业提前执行。
二、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执行时间企业对2017年1月1日存在的政府补助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对2017年1月1日至本准则施行日之间新增的政府补助根据本准则进行调整。
本准则自2017年6月12日起施行。
三、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执行时间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同时,鼓励企业提前执行。
四、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执行时间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同时,鼓励企业提前执行。
五、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的执行时间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同时,鼓励企业提前执行。
六、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执行时间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019版最新小企业会计准则54页
![2019版最新小企业会计准则54页](https://img.taocdn.com/s3/m/5cfe8376852458fb770b5667.png)
2019版最新小企业会计准则——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财政部在2011年10月18日发布的财会[2019]17号文件中指出:为规范中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相关法律和法规,财务部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
我部于2004年4月27日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19]2号)同时废止。
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一、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涵盖了各类小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
小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小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
对于明细科目,小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
会计科目编号供小企业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小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
顺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一、资产类1 1001库存现金2 1002银行存款3 1101短期投资4 1201应收票据5 1202应收账款6 1203预付账款7 1211应收股利8 1221应收利息9 1231其他应收款10 1301在途物资11 1302原材料12 1303库存商品13 1304包装物14 1305低值易耗品15 1311消耗性生物资产16 1401长期债券投资17 1411长期股权投资18 1501固定资产19 1502累计折旧20 1503在建工程21 1504固定资产清理22 1511生产性生物资产23 1512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24 1601无形资产25 1701长期待摊费用26 1801待处理财产损溢二、负债类27 2019短期借款28 2101应付账款29 2102预收账款30 2201应付职工薪酬31 2301应交税费32 2401应付利息33 2501应付利润34 2601其他应付款35 2701长期借款36 2801递延收益三、所有者权益类37 3001实收资本(或股本)38 3002资本公积39 3101盈余公积40 3102本年利润41 3103利润分配四、成本类42 4001生产成本(劳务成本)43 4101制造费用44 4401工程施工45 4402工程结算46 4403机械作业五、损益类47 5001主营业务收入48 5002其他业务收入49 5101投资收益50 5201营业外收入51 5301主营业务成本52 530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3 5303其他业务支出54 5401销售费用55 5402财务费用56 5403管理费用57 5501营业外支出58 5601所得税费用二、主要账务处理资产类1001库存现金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的库存现金。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一览表(2019年11月27日更新)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一览表(2019年11月27日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eb2aa2d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0.png)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一览表(2019年11月27日更新)
展开全文
从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发布以来,财政部陆续对基本准则和其中的13个准则进行了修改,并发布了4个新的基本准则。
到目前为止形成了1个具体准则,42个具体准则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需要的朋友可以根据下面的文号查找相应的准则原文。
企业会计准则目录(最新)
另外,财政部还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发布了12个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具体文号请参考以下清单。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最新)。
2019年1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全集
![2019年1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1fc0210abe23482fb4da4c6c.png)
2018 年 1 月最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目录目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 年修订) (4)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 (9)《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应用指南 (12)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 年修订) (13)企业会计准则第3 号——投资性房地产 (18)《企业会计准则第3 号——投资性房地产》应用指南 (21)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 (23)《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 (27)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 (29)《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应用指南 (33)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 (35)《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 (39)企业会计准则第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42)《企业会计准则第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 (44)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 (46)《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应用指南 (54)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2014 年修订) (57)企业会计准则第10 号—企业年金基金 (63)《企业会计准则第10 号——企业年金基金》应用指南 (68)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股份支付 (71)《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股份支付》应用指南 (74)企业会计准则第12 号——债务重组 (77)《企业会计准则第12 号——债务重组》应用指南 (80)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 (82)《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应用指南 (85)关于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的通知(2017 年7 月财会〔2017〕22,本准则自2018 年1 月1 日起施行,不再执行15 号建造合同准则) (87)企业会计准则第 15 号——建造合同(自 2018 年 1 月 1 日执行 2017 年版新 14 号收入准则,本建造合同准则不再执行) (100)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政府补助》的通知(2017 年5 月修订,自 2017年 6 月 12 日起执行) (104)《企业会计准则第16 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 (107)企业会计准则第17 号——借款费用 (110)《企业会计准则第17 号——借款费用》应用指南 (113)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 (115)《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应用指南 (118)企业会计准则第19 号——外币折算 (121)《企业会计准则第19 号——外币折算》应用指南 (124)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 (126)《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 (130)企业会计准则第21 号——租赁 (133)《企业会计准则第21 号——租赁》应用指南 (138)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 年3 月发布,2018 年1 月执行)140《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2006 年旧准则) (161)企业会计准则第23 号——金融资产转移(2017 年3 月发布,2018 年1 月执行) (165)《企业会计准则第23 号——金融资产转移》应用指南 (174)企业会计准则第24 号—一套期会计(2017 年3 月发布,2018 年1 月执行) (176)《企业会计准则第24 号——套期保值》应用指南(2016 年旧准则) (188)企业会计准则第25 号——原保险合同 (191)企业会计准则第26 号——再保险合同 (196)企业会计准则第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200)《企业会计准则第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应用指南 (205)企业会计准则第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207)《企业会计准则第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应用指南 (210)企业会计准则第29 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211)企业会计准则第30 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 年修订) (213)企业会计准则第31 号——现金流量表 (223)《企业会计准则第31 号——现金流量表》应用指南 (227)企业会计准则第32 号——中期财务报告 (239)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 年修订) (242)企业会计准则第34 号——每股收益 (253)企业会计准则第35 号——分部报告 (257)《企业会计准则第35 号——分部报告》应用指南 (261)企业会计准则第36 号——关联方披露 (263)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的通知(2017 年5 月修订,自2018 年1 月1 日起施行) (266)企业会计准则第38 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294)《企业会计准则第38 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98)企业会计准则第39 号——公允价值计量(2014 年修订) (302)企业会计准则第40 号——合营安排(2014 年发布) (315)企业会计准则第41 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2014 年发布) (319)企业会计准则第 42 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本准则自 2017 年5 月28 日起施行) (325)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 号 (331)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 号 (336)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 号 (340)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 号 (344)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 号 (348)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 号(2014 年发布) (352)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 号(2015 年发布) (354)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8 号(2015 年发布) (360)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 号——关于权益法下有关投资净损失的会计处理(2017 年6 月财会﹝2017﹞16 号,自2018 年1 月1 日起施行) (364)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0 号——关于以使用固定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折旧方法(2017 年6 月财会﹝2017﹞17 号,自2018 年1 月1 日起施行) (365)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1 号——关于以使用无形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2017 年6 月财会﹝2017﹞18 号,自2018 年1 月1 日起施行) (366)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 号——关于关键管理人员服务的提供方与接受方是否为关联方(2017 年6 月财会﹝2017﹞19 号,自2018 年1 月1 日起施行) (367)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及填报说明(本准则自2018 年1 月1 日起施行) (368)附录1: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376)附录2: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财会[2013]17 号) (493)附录3:小企业会计准则 (502)附录4: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 (522)附录5: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衔接规定 (584)附录6: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2016 年12 月) (596)附录7:企业破产清算有关会计处理规定(2016 年12 月) (604)附录 8: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石油石化行业》的通知(财会[2014]32 号) (623)附录 9: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的通知(财会[2015]20 号)636 附录 10: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煤炭行业》的通知(财会[2016]21 号) (643)附件11: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电网经营行业》 (65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 年修订)法规文号:财政部令第76 号发文时间:2014-07-23 发文单位:财政部《财政部关于修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决定》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9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及解释-1650页
![2019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及解释-1650页](https://img.taocdn.com/s3/m/0a001faa0975f46527d3e1d9.png)
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及解释汇编(2019最新版)目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年修订) (8)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2006) (15)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修订) (19)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2006) (24)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 (28)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2006) (33)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 (39)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06) (44)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2006) (46)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修订) (58)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2006) (67)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2006) (72)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2006) (75)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2006) (79)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年修订) (82)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06) (97)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2006) (102)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2017年修订) (107)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2006) (110)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2006) (114)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2006) (119)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2006) (123)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2006) (129)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06) (144)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3月修订) (163)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2006) (191)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2017年3月修订) (198)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2006) (210)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2017年3月修订) (218)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2006) (233)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2006) (240)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2006) (244)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2006) .. 250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2006) (254)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修订) (257)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2006) (270)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2006) (276)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年修订) (281)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2006) (293)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2006) (296)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2006) (302)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4年修订) (306)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7年修订) (328)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 (360)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2014年修订) (364)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2014年修订) (381)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384)企业会计准则第42 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 (390)《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 (397)《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2014) (398)《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应用指南 (442)《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 (445)《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应用指南 (446)《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 (449)《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 (453)《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应用指南 (455)《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2014) (459)《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应用指南 (488)《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应用指南 (491)《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应用指南 (494)《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应用指南 (497)《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应用指南 (500)《企业会计准则第14 号——收入》应用指南(2018) (503)一、总体要求 (503)二、关于适用范围 (504)三、关于应设置的相关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505)四、关于收入的确认 (511)五、关于收入的计量 (543)六、关于合同成本 (560)七、关于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 (565)八、关于列报和披露 (590)《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 (603)《企业会计准则第16 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2018) (607)一、总体要求 (607)二、关于政府补助的定义和特征 (608)三、关于适用范围 (610)六、关于特定业务的会计处理 (621)七、关于政府补助的列报 (627)八、关于新旧准则的衔接规定 (628)《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用指南 (629)《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 (632)《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应用指南 (636)《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 (639)《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应用指南 (644)《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2006 (647)《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2018) (653)一、总体要求 (653)二、关于金融工具的相关定义 (654)三、关于适用范围 (659)四、关于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664)五、关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终止确认 (668)六、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 (672)七、关于金融负债的分类 (691)八、关于嵌入衍生工具 (693)九、关于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701)十、关于金融工具的计量 (705)十一、关于金融工具的减值 (736)十二、关于衔接规定 (778)《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应用指南2006 (782)《企业会计准则第23 号——金融资产转移》应用指南(2018) (785)一、总体要求 (785)四、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判断流程 (789)五、关于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 (807)六、关于继续确认被转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813)七、关于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814)八、关于金融资产转移中向转入方提供非现金担保物的会计处理 (828)《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应用指南2006 (829)《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应用指南(2018) (832)一、总体要求 (832)二、关于应设置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833)三、关于套期会计概述 (837)四、关于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 (841)五、关于套期关系评估 (859)六、关于确认和计量 (870)七、关于信用风险敞口的公允价值选择权 (904)八、关于衔接规定 (907)《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应用指南 (909)《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应用指南911《企业会计准则第30 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2014) (912)《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应用指南 (963)《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应用指南(2014) (967)《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应用指南 (1064)《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应用指南 (1067)《企业会计准则第37 号——金融工具列报》应用指南(2014) (1069)一、总体要求 (1069)二、适用范围 (1071)五、发行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1097)六、收益和库存股 (1098)七、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 (1100)八、金融工具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列报 (1102)九、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披露 (1114)十、金融资产转移的披露 (1133)十一、衔接规定 (1138)《企业会计准则第37 号——金融工具列报》应用指南(2018) (1139)一、总体要求 (1139)二、适用范围 (1140)三、应设置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1144)四、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1147)五、特殊金融工具的区分 (1167)六、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之间的重分类 (1171)七、收益和库存股 (1172)八、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 (1174)九、金融工具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列报 (1176)十、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披露 (1194)十一、金融资产转移披露 (1233)十二、衔接规定 (1239)《企业会计准则第39 号——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指南(2014) (1250)《企业会计准则第40 号——合营安排》应用指南(2014) (1329)《企业会计准则第41 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应用指南(2014)1375《企业会计准则第42 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应用指南(2018) 1407一、总体要求 (1407)二、关于适用范围 (1409)五、关于持有待售类别和终止经营的列报 (1440)六、衔接规定 (1448)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1449)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 (1584)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 (1590)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 (1596)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 (1602)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1608)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 (1613)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 (1615)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8号 (1622)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关于权益法下有关投资净损失的会计处理 (1626)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0号——关于以使用固定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折旧方法1627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1号——关于以使用无形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1628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号——关于关键管理人员服务的提供方与接受方是否为关联方1630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 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 (1631)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适用于尚未执行新金融准则和新收入准则的企业) (1632)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适用于已执行新金融准则或新收入准则的企业) (164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年修订)(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令第33号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2006) ........................................ 184 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2017) ................................................ 190 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2006) ................................................ 204 企业会计准则第 25 号——原保险合同(2006) ............................................ 211 企业会计准则第 26 号——再保险合同(2006) ............................................ 216 企业会计准则第 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2006) .................................... 220 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2006) 225 企业会计准则第 29 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2006) ............................ 228 企业会计准则第 30 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 ........................................ 230 企业会计准则第 31 号——现金流量表(2006) ............................................ 240 企业会计准则第 32 号——中期财务报告(2006) ........................................ 244 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 ........................................ 248 企业会计准则第 34 号——每股收益(2006) ................................................ 260 企业会计准则第 35 号——分部报告(2006) ................................................ 263 企业会计准则第 36 号——关联方披露(2006) ............................................ 268 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2017) ........................................ 271 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2014) ........................................ 303 企业会计准则第 38 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 ........................ 324 企业会计准则第 39 号——公允价值计量(2014) ........................................ 328 企业会计准则第 40 号——合营安排(2014) ................................................ 341 企业会计准则第 41 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2014) .................... 345 企业会计准则第 42 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2017) .............................................................................................................................. 351
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2006) ............................................................ 13 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 ............................................ 16 企业会计准则第 3 号——投资性房地产(2006) ............................................ 21 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固定资产(2006) .................................................... 24 企业会计准则第 5 号——生物资产(2006) .................................................... 28 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无形资产(2006) .................................................... 33 企业会计准则第 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06) .................................... 37 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2006) .................................................... 39 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2014) .................................................... 48 企业会计准则第 10 号——企业年金基金(2006) .......................................... 55 企业会计准则第 11 号——股份支付(2006) .................................................. 61 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2006) .................................................. 64 企业会计准则第 13 号——或有事项(2006) .................................................. 67 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2017) .......................................................... 70 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2006) .......................................................... 85 企业会计准则第 15 号——建造合同(2006) .................................................. 88 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政府补助(2017) .................................................. 92 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借款费用(2006) .................................................. 95 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所得税(2006) ...................................................... 98 企业会计准则第 19 号——外币折算(2006) ................................................ 102 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2006) ................................................ 105 企业会计准则第 21 号——租赁(2018) ........................................................ 110 企业会计准则第 21 号——租赁(2006) ........................................................ 127 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 ............................ 132 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06) ............................ 157 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2017) ........................................ 172
企业会计准则汇编
(2019年4月修订版)
2019年4月20日
1Hale Waihona Puke 目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 7 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