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电解的原理基础
电解的原理

电解的原理电解是一种通过电流使电解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的电解质被电流通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在阳极和阴极上析出相应的物质。
电解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冶金、化工等领域。
电解的基本原理是电解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离子迁移,从而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正离子向阴极迁移,而负离子向阳极迁移。
当正离子到达阴极时,它们接受电子并发生还原反应;而当负离子到达阳极时,它们失去电子并发生氧化反应。
这样,电解质溶液中的物质就被分解成了对应的元素或化合物。
电解的原理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以氯化钠为例,当氯化钠溶液被电解时,会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在阴极上,2H2O + 2e→ H2 + 2OH-。
在阳极上,2Cl→ Cl2 + 2e-。
综合反应,2H2O + 2Cl→ H2 + Cl2 + 2OH-。
从上述化学反应可以看出,电解过程中氯化钠分解为氢气、氯气和氢氧根离子。
这个过程就是电解的基本原理所在,通过电流使电解质分解成相应的物质。
电解的原理也可以通过离子迁移和电极反应来解释。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向阴极迁移的同时,阴离子向阳极迁移。
在电极上,正离子接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负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这样,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就被分解成了相应的物质。
电解的原理对于许多工业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电解可以用于生产金属、制取氯气、生产氢氧化钠等。
在电化学领域,电解也被广泛应用于电池、电解池等设备中。
此外,电解还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环境保护领域。
总之,电解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其原理是通过电流使电解质发生化学变化。
电解的原理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离子迁移和电极反应来解释。
电解的原理在工业生产、电化学、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理解电解的原理,可以更好地应用电解技术,促进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2024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15电解池知识点讲解

考点十五电解池学问点讲解一. 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其应用1. 原电池、电解池的判定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源:有外接电源者为,无外接电源者可能为;然后依据原电池、电解池的形成条件、工作原理分析判定。
2. 电解电极产物的推断:要推断电极反应的产物,必需驾驭离子的放电依次。
推断电极反应的一般规律是:(1) 在阳极上①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人溶液,阴离子不简单在电极上放电。
②用惰性电极(Pt、Au、石墨、钛等)时,溶液中阴离子的放电依次是: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F-(2) 在阴极上: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都不参加电极反应,发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
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依次是:Ag+ > Fe3+ > Cu2+ > H+(酸)> Pb2+ > Sn2+ > Fe2+ > Zn2+ > H+(水)> Al3+ > Mg2+>……3. 用惰性电极进行溶液中的电解时各种变更状况分析典例1(2025届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学期其次次月考)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拟用铅蓄电池进行电絮凝净水的试验探究,设计的试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Y 的电极反应: Pb-2e- = Pb2+B.铅蓄电池工作时SO42-向 Y 极移动C.电解池的反应仅有2Al+6H2O 2Al(OH)3+3H2D.每消耗 103.5 gPb ,理论上电解池阴极上有0.5 molH2生成【答案】D典例2(2025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其次中学高三上学期其次次月考)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拟用铅蓄电池进行电絮凝净水的试验探究,设计的试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Y 的电极反应: Pb-2e- = Pb2+B.铅蓄电池工作时SO42-向 Y 极移动C.电解池的反应仅有2Al+6H2O2Al(OH)3+3H2↑D.每消耗 103.5 gPb ,理论上电解池阴极上有0.5 molH2生成【答案】D二. 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1.电解精炼反应原理(电解精炼铜)阳极(粗铜,含Fe、Zn、C等):Cu-2e—=Cu2+,阴极(纯铜):Cu2++2e—=Cu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电解质的成分CuSO4、ZnSO4、FeSO4,Cu2+的浓度减小。
电解的原理知识点

电解的原理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电解的原理》①基本定义:电解就是让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简单说呢,就像是一群小搬运工,电流就是那个指挥官,电解质溶液里的离子呢就是货物,在电流的指挥下,离子们在阴阳两极这儿进行特定的反应,就像小搬运工把货物搬到特定的地方进行特殊的处理一样。
②重要程度:在化学学科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很多工业生产就是靠电解过程,像炼铝啥的,没它可不行。
很多化合物的制取,还有金属的精炼都离不开电解原理,它就像化学工业里的一把魔法钥匙,能开启很多生产过程的大门。
③前置知识:首先要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个清楚的了解,得知道啥是氧化剂,啥是还原剂,化合价咋变之类的。
还得知道电解质的概念,就是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要是这两个概念模模糊糊的,那电解原理学起来可费劲了。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电镀,想给一个东西镀上一层亮晶晶的金属,就利用电解原理,把要镀的金属放在阳极,被镀的物件放在阴极,溶液里有相应的金属离子,一通上电,金属就乖乖地镀到物件上了。
还有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氯碱工业,靠电解食盐水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这都是很赚钱的工业生产,所以电解原理真的是实用得不得了。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化学学科里,电解原理属于电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化学就像是一个大家族,电解原理这个小弟和原电池原理这个大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电化学两个基本的反应类型。
就好比在一个大家庭里,两兄弟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反应类型),但是又有着相同的家族背景(电化学体系)。
②关联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那是紧紧相连的,毕竟电解过程就是在阴阳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还和电解质溶液的知识有关呢,电解质溶液里离子的浓度啊、种类啊,都会影响电解的过程。
就像盖房子,氧化还原反应是盖房子的设计图,电解质溶液就是盖房子的材料,这些条件不同,最后电解这个房子盖起来就不一样。
高一电解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电解知识点归纳总结电解是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电解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物质的离子化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
下面将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对高一电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电解的基本概念电解是指通过外加电源的作用,把化合物溶解在溶液中的离子分解成氧化物和还原物的过程。
其中,氧化物通常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而还原物则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二、电解质的分类1.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离解产生离子的物质,如氯化钠(NaCl)、硫酸(H2SO4)等。
2.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部分离解产生离子的物质,如硫酸铜(CuSO4)、乙酸(CH3COOH)等。
3.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离解产生离子的物质,如蔗糖(C12H22O11)、乙醇(C2H5OH)等。
三、电解液的导电性电解液的导电性取决于其中的电解质的种类和浓度。
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好。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会通过测定电导率(导电性的度量单位)来判断溶液的强弱。
四、电解的原理1. 库仑定律: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电解质浓度成正比,与导体长度成反比。
2. 法拉第电解定律: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的质量与通过的电量成正比,也就是电流量。
五、电解过程中的现象1. 氧化:指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丧失电子或氧化态增大的过程。
2. 还原:指物质中原子或离子获得电子或氧化态减小的过程。
3. 气体的电解:气体电解在电解槽中产生气体,如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六、电解的应用领域1. 电解铝:利用电解的方法从氧化铝中制取铝。
2. 电解水:利用电解的方法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3. 电镀:利用电解的原理,将金属离子沉积到器件表面上,起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
4. 脱色电解:用电流处理染料溶液,使染料分子变为无色物质。
七、常见的电解反应1. 氯化钠电解:在电解槽中,氯离子从阳极电解得到氯气,钠离子从阴极电解得到钠。
2. 铜硫酸电解:在电解槽中,铜离子从阴极得到还原,硫酸根离子从阳极得到氧气。
电解知识总结

电解知识总结电解质原理第一部分(概念):1.电解定义:是将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物质,(又称电解液),在阴极和阳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电化学电池在外加电压时可发生电解过程。
2,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例如酸、碱和盐等。
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和物叫非电解质,例如蔗糖、酒精等。
注:(单质,混合物不管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与否,都不是电解质。
)3,电解质的分类:a, 强电解质: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氢化物;b,弱电解质:一般有:(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弱酸(可逆电离,分步电离<多元弱酸>,弱碱(如NH3·H2O)。
另外,水是极弱电解质注: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等因素。
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
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10-4 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导电,似乎为非电解质。
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20 ℃时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离度为97.5%)。
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
碳酸钙和硫酸钡具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是电解质。
从结构看,对其他难溶盐,只要是离子型化合物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尽管难溶,也是电解质。
4.判断氧化物电解质:判断氧化物是否为电解质,也要作具体分析。
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们是共价型化合物,液态时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
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
因为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电解质。
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是离子化合物,它们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化学“电解池”基础知识详解

化学“电解池”基础知识详解一、电解池的基本概念:1、电解池的主要应用用于工业制纯度高的金属,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个装置(构成:外加电源,电解质溶液,阴阳电极)。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还原氧化反应的过程。
2、通过电流使电解质溶液发生电解反应的装置。
电解池的主要部件:电源(直流电)、电解质溶液(含有可以导电的离子)、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导电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电解池的反应原理:在电解池中,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负离子向阳极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子通过导线从电源流向电解池。
二、电解定义:1、电解是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者是熔融的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还原氧化反应的过程。
2、电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装置特点)阴极一定不参与反应不一定是惰性电极;阳极不一定参与反应也不一定是惰性电极。
三、反应条件:1、连接直流电源2、阴阳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
3、两极处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
4、两电极形成闭合回路。
四、电极反应:1、电极反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
2、物质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3、阳极反应式:简记为阳氧;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成为阴极。
物质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4、阴极反应式:简记为阴还(阴还)。
五、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程序:1、⾸先判断阴、阳极,分析阳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泼电极。
2、再分析电解质⾸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并分阴、阳两组(不要忘记⾸溶液中的H+和OH-)。
3、然后排出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①、阴极:阳离⾸放电顺序Ag+→Fe3+→Cu2+→H+(酸)→Fe2+→Zn2+→H+(⾸)→Al3+→Mg2+→Na+→Ca2+→K+。
②、阳极:活泼电极>S2->I->Br->Cl->OH->含氧酸根离⾸。
4、分析电极反应,判断电极产物,写出电极反应式,要注意遵循原⾸守恒和电荷守恒。
高中化学电解池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电解池知识点归纳高中化学电解池学问点归纳1高中化学电解池学问点一、电解的原理1.电解定义在电流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2.能量转化形式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电解池(1)构成条件①有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盐)。
③形成闭合回路。
4.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程序(1)首先推断阴、阳极,分析阳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泼电极。
(2)再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阴、阳两组(不要遗忘水溶液中的H+和OH-)。
(3)然后排出阴、阳两极的放电挨次阴极:阳离子放电挨次:Ag+Fe3+Cu2+H+(酸)Fe2+Zn2+H+(水)Al3+Mg2+Na+Ca2+K+。
阳极:活泼电极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
(4)分析电极反应,推断电极产物,写出电极反应式,要留意遵循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5)最终写出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1.电解饱和食盐水(1)电极反应阳极反应式: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反应式:2H++2e-=H2(还原反应)(2)总反应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离子反应方程式:2Cl-+2H2O2OH-+H2+Cl2(3)应用:氯碱工业制烧碱、氯气和氢气。
2.电镀以金属表面镀银为例,(1)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银作阳极。
(2)电解质溶液是AgNO3溶液等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
(3)电极反应:阳极:Ag-e-=Ag+;阴极:Ag++e-=Ag。
(4)特点:阳极溶解,阴极沉积,电镀液的浓度不变。
3.电解精炼铜(1)电极材料:阳极为粗铜;阴极为纯铜。
(2)电解质溶液:含Cu2+的盐溶液。
(3)电极反应:阳极:Zn-2e-=Zn2+Fe-2e-=Fe2+Ni-2e-=Ni2+Cu-2e-=Cu2+;阴极:Cu2++2e-=Cu。
4.电冶金利用电解熔融盐的方法来冶炼活泼金属Na、Ca、Mg、Al等。
电解工作原理

电解工作原理电解工作原理电解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将离子化合物分解成为原子或者分子的过程。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化合物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正极受到氧化作用,负极受到还原作用。
一、电解基础知识1.1 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水或其他溶剂中能够导电的物质。
根据导电性能可将其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2 伏安定律伏安定律是描述了在恒定温度下,在两个金属极板之间通过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所测得的流过这个体系的直流(DC)与所加施于体系上的直流(DC)之间关系。
1.3 法拉第定律法拉第定律是指在相同温度和浓度下,在两个金属极板之间通过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所测得的流过这个体系的直流(DC)与时间之间关系。
二、电解反应机理2.1 金属阴极反应机理金属阴极反应机理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阴极受到还原作用,金离子被还原成为金属。
例如,在含有铜离子的铜盐溶液中,当外加电压时,铜离子被还原成为固态铜。
2.2 氧化性阳极反应机理氧化性阳极反应机理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氧化性阳极受到氧化作用,形成阳极产物。
例如,在含有硫酸的溶液中,当外加电压时,水分子被氧化成为氧气和氢离子。
2.3 还原性阳极反应机理还原性阳极反应机理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还原性阳极受到还原作用,形成阴极产物。
例如,在含有钠离子的钠盐溶液中,当外加电压时,钠离子被还原成为固态钠。
三、电解实验步骤3.1 实验仪器准备实验所需仪器包括:直流电源、导线、两个金属板(一个阴极和一个阳极)、容器(可以装下浓缩的电解质溶液)。
3.2 实验步骤(1)将电解质溶液倒入容器中,放置两个金属板。
(2)将直流电源连接到两个金属板上。
(3)调整电压,使其适合于所用的电解质。
(4)观察金属板上的反应,记录下来。
四、应用领域电解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环保等领域。
例如:4.1 电镀电镀是指在金属表面上沉积一层金属或其他材料的过程。
通过控制电流密度和时间,可以在表面形成均匀且具有良好性能的薄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电解的原理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
1
2
3;(3)4
里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而通过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所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的电解过程。
【高清课堂:电解原理#电解反应类型】
要点二、电解类型
1.只有电解质参加的反应(电解CuCl2溶液)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总反应:CuCl2电解Cu+Cl2↑
2.只有水参加的反应(电解稀硫酸)
阳极:4OH--4e-=2H2O+O2?阴极:2H++2e-=H2?
总反应:2H2O电解2H2?+O2?
3.水和电解质均参加的反应(电解饱和食盐水)
阳极:2Cl--2e-=Cl2?阴极:2H++2e-=H2?
总反应:2NaCl+2H2O电解H2?+Cl2?+2NaOH
4.电极参加的反应
阳极反应:Cu-2e-=Cu2+阴极反应:2H+-2e-=H2?
总反应:Cu+2H+电解Cu2++H2?
要点三、电解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看电极。
主要是看阳极是何类型的电极,若为活性电极,电极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一般不参与电极反应。
2.看离子。
搞清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哪些阴离子、阳离子,根据放电顺序书写电极反应式。
3.水溶液中始终有H+和OH-,放电顺序中H+、OH-之后的
离子一般不参与电极反应。
例如:电解CuSO4(aq)的电极反应分析:
如图所示:(1)看电极。
石墨作阳极,Fe作阴极,所以两电极
都不反应。
(2)看离子。
阳离子放电顺序:Cu2+>H+,故Cu2++2e-=Cu
阴离子放电顺序:OH->SO42-,故4OH--4e-=2H2O+O2↑
总方程式为:
2Cu2++2H2O电解2Cu+O2↑+4H+或2CuSO4+2H2O电解Cu+O2↑+2H2SO4
要点诠释:书写电极反应式的步骤一般分为四步:
(1)列物质、标得失;
1
,2
(H+浓
要点诠释:(1)离子的放电顺序主要取决于离子的本性,但还与其他的因素有关(如离子的浓度、溶液的酸碱性等),如在电镀条件下Fe2+、Zn2+的放电顺序在H+之前。
(2)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基本上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反,即越活泼的金属,其阳离子越难结合电子,但需注意:Fe3+氧化性较强,排在Cu2+之前。
【高清课堂:电解规律#电解规律】
要点五、酸、碱、盐溶液电解规律
要点诠释:(1)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首先要全面分析电解质溶液的组成.找
全离子并分为阴、阳离子两组,然后排出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写出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根据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写出反应的总方程式。
(2)若阴极为H+放电,则阴极区c(OH-)增大;若阳极为OH-放电,则阳极区c(H+)增大;若阴、阳极同时有H+、OH-放电,相当于电解水,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
(3)用惰性电极电解时,若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原状态,应遵循“缺什么加什么,缺
溶液,
入
1
2
3
建立计算所需的关系式。
要点诠释:电解的计算:首先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要特别注意阳极材料);注意溶液中多种离子共存时,要根据离子放电顺序确定离子放电的先后;最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相关计算。
【典型例题】
类型一、电解原理
例1、(2015浙江高考)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
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X是电源的负极
B.阴极的反应式是:H2O+2eˉ=H2+O2ˉCO2+2eˉ=CO+O2ˉ
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通电H2+CO+O2
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思路点拨】仔细观察图中进入和出去的气体便可判断阴阳极,同时电极反应式也可迎刃而解。
【答案】D
【解析】A、从图示可看出,与X相连的电极发生H2O→H2、CO2→CO的转化,均得电子,应为电解池的阴极,则X为电源的负极,A正确;B、阴极H2O→H2、CO2→CO 均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分别为:H2O+2eˉ=H2+O2ˉ、CO2+2eˉ=CO+O2ˉ,B正确;C、从图示可知,阳极生成H2和CO的同时,阴极有O2生成,所以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通电H2+CO+O2,C正确;D、从总反应方程式可知,阴极生成2mol气体(H2、CO各1mol)、阳极生成1mol气体(氧气),所以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2∶1,D不正确。
故选D。
【总结升华】
举一反三:
【变式1】(2015山东高考)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OH可由电解法制备。
(1)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
B 极区电解液为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电解过程中Li+向_____电极迁移(填“A”或“B”)。
【答案】LiOH;2Cl ̄—2e ̄=Cl2↑;B
【解析】B极区生产H2,同时生成LiOH,则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电极A 为阳极,阳极区电解液为LiCl溶液,根据放电顺序,阳极上Cl ̄失去电子,则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Cl2↑;根据电流方向,电解过程中Li+向B电极迁移。
【变式2】某学生为完成2HCl+2Ag==2AgCl↓+H2↑,设计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
【答案】D
类型二、电解规律
例2、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
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
B.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电解CuSO4+H2↑
C.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
【思路点拨】考查电解池的原理,需要了解电极反应、总反应及电解过程。
铜连接电源的正极,所以作为电解池的阳极,本身会失电子生成铜离子。
反应初期溶液中氢离子在石墨电极放电生成氢气,当铜离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继续在石墨电极放电生成铜单质。
【答案】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的基本原理,由题目所给图示可知,活泼金属铜作阳极,
发生反应:Cu-2e-=Cu2+。
同时溶液中的H+在阴极石墨上发生反应:2H++2e-=H2↑,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SO4电解CuSO4+H2↑,所以A项不正确,B项正确,D 项不正确;随着电解过程不断进行,溶液中的Cu2+浓度不断增大,一定时间后即当c(Cu2+)较大时,由于Cu2+的氧化性大于H+,故此时阴极发生反应:Cu2++2e-=Cu,所以C项正确。
分别
A
B
C
D
【答案】C
类型三、电解的有关计算
例3、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的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
当电解质溶液的pH 由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则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是()
A.27mg B.54mg C.108mg D.216mg
【答案】B
【解析】由总的电解反应式:4AgNO3+2H2O4Ag+O2↑+4HNO3
得计算关系式:4Ag~O2~4H+~4e—
因为有HNO3生成,所以pH要变小。
生成HNO3的物质的量为(10-3-
10-6)×0.5mol≈0.5×10-3mol(即忽略原溶液中的氢离子),所以析出银的质量为
0.5×10-3mol×108g/mol=54mg
【总结升华】依电子得失守恒,可得常见的计算关系式:
2Cu~2H2~2Cl2~4Ag~O2~4H+~4OH-~4e—
举一反三:
【变式1】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B.3∶2∶1C.6∶3∶1D.6∶3∶2
【答案】D
【变式2】电解2L4mol/L的NaCl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2mol电子时,若不考虑由于电解而引起的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的pH为
A.2B.7C.11D.12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