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经济伊朗核问题

合集下载

伊朗核危机的现状和根源

伊朗核危机的现状和根源

第二章伊朗核危机的现状和根源第一节伊朗核危机的演变历程1.伊朗核计划的发展过程(一)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伊朗的核计划由来已久,早在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就开始了从事核能开发活动。

当时,伊朗巴列维王朝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海湾地区的战略支柱,也是其遏制苏联南下的重要战略屏障,因此伊朗核计划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1957年, 伊朗与美国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源的协议。

1967年, 美国首先援助伊朗在德黑兰大学建立了一个原子能研究中心, 并为其提供了一个5 兆瓦特的轻水核反应堆。

该研究中心虽然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定期检查, 但是使用含有93 %的浓缩铀芯体, 适于制造某种形式的核武器,成为当时伊朗从事核研究的一个主要基地。

自1975年起, 它开始进行用激光方法来浓缩铀的研究。

据悉, 从1976年到1979年巴列维国王下台为止, 它一直试图从美国获取激光分离技术, 且在1978年10月获得了4个激光分离设备。

发展核电站是伊朗核计划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1974年, 伊朗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并于当年成立了伊朗原子能组织, 开始迅速与西方协商有关建设核电站事宜。

1974年、1976年和1977年,伊朗分别与美、德、法签订了为期10年(可延长) 的核燃料供应合同。

1975年, 伊朗购买了法国一家铀浓缩加工厂10 %的股份, 该工厂的大部分股份由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和意大利财团拥有。

据此, 伊朗可以得到该工厂拥有的铀浓缩技术, 并可以购买一定比例的浓缩铀。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 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刺激了伊朗巴列维国王,他精心制作了一套雄心勃勃的核计划方案,那就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要建成总共23个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励志要建立一个核大国。

1974年后, 美国、法国、西德等西方国家争先恐后地与伊朗签订核合作合同, 争夺伊朗的核市场。

以1978年美国同意向伊朗提供8座核反应堆并允许伊朗提炼浓缩铀为标志, 伊朗核计划发展进入全盛期。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伊朗核问题文件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伊朗核问题文件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929(2010)号决议2010年6月9日安全理事会第6335次会议通过,安全理事会,回顾安理会主席声明(S/PRST/2006/15)和安理会第1696(2006)号、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第1803(2008)号、第1835(2008)号和第1887(2009)号决议,并重申其规定,重申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承诺和该条约所有缔约国全面遵守一切义务的必要性,回顾缔约国有权按照该条约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规定,不受歧视地为和平目的进行核能的研究、生产和利用,回顾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决议(GOV/2006/14)指出,解决伊朗核问题有助于全球防扩散努力和实现中东无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包括其运载工具的目标,严重关切地注意到,原子能机构总干事2006年2月27日(GOV/2006/15)、2006年6月8日(GOV/2006/38)、2006年8月31日(GOV/2006/53)、2006年11月14日(GOV/2006/64)、2007年2月22日(GOV/2007/8)、2007年5月23日(GOV/2007/22)、2007年8月30日(GOV/2007/48)、2007年11月15日(GOV/2007/58)、2008年2月22日(GOV/2008/4)、2008年5月26日(GOV/2008/15)、2008年9月15日(GOV/2008/38)、2008年11月19日(GOV/2008/59)、2009年2月19日(GOV/2009/8)、2009年6月5日(GOV/2009/35)、2009年8月28日(GOV/2009/55)、2009年11月16日(GOV/2009/74)、2010年2月18日(GOV/2010/10)和2010年5月31日(GOV/2010/28)的报告证实,伊朗没有按安全理事会第1696(2006)、1737(2006)、1747(2007)和1803(2008)号决议规定,全面、持续地暂停所有浓缩相关活动和后处理活动及与重水有关的项目,没有依照《附加议定书》恢复与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没有就剩余的需要予以澄清以排除伊朗核计划可能涉及军事层面的关切事项同原子能机构合作,没有按照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要求采取其它步骤,也没有遵守第1696(2006)、1737(2006)、1747(2007)和1803(2008)号决议的规定,而这些正是建立信任必不可缺的,痛惜伊朗拒绝采取这些步骤,重申,伊朗积极回应安理会和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向它发出的呼吁是解决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建立起对伊朗核计划纯属和平性质的信任的最好办法,严重关切地注意到伊斯兰革命卫队(又称“伊朗革命卫队”)的一些个体(包括第1737(2006)号决议附件D 和E、第1747(2007)号决议附件一和本决议附件二列出的个体)在伊朗扩散敏感核活动和核武器运载系统的研发中发挥作用,严重关切地注意到,伊朗违反它暂停所有浓缩相关活动的义务,在库姆建造一个浓缩设施,且伊朗直到2009年9月才通知原子能机构,这不符合它根据保障监督协定的附属安排承担的义务,又注意到,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决议(GOV/2009/82)敦促伊朗立即停止库姆的建造工程,澄清该设施的用途、设计和建造的时间顺序,并呼吁伊朗按原子能机构的要求,证实它没有决定建造或批准建造其他任何尚未向原子能机构申报的核设施,严重关切地注意到,伊朗已经将铀浓缩到20%,进行浓缩时没有通知原子能机构以便让该机构有足够时间来调整现有的保障监督程序,关切地注意到,伊朗不认为原子能机构有权根据修改后的准则3.1,核查伊朗提供的设计资料,并强调按照伊朗与原子能机构之间的保障监督协定第39条,准则3.1不能单方面修改或暂停,而且原子能机构核查它收到的设计资料是一项持续性权利,并不取决于某一设施的建造阶段,也不取决于设施中是否有核材料存在,重申决心加强原子能机构的授权,坚决支持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发挥作用,赞扬原子能机构努力解决与伊朗核计划有关的悬而未决问题,表示深信第1737(2006)号决议第2段所述的暂停以及伊朗全面、可核查地遵守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提出的要求,将有助于通过外交途径谈判解决问题,保证伊朗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强调必须做出政治和外交努力,寻求谈判解决,保证伊朗的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在这方面注意到土耳其和巴西做出努力,同伊朗就德黑兰研究反应堆达成一项可作为建立信任措施的协议,但是又强调,在这些努力中,伊朗必须解决与其核计划有关的核心问题,强调指出,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联邦、联合王国和美国愿意进一步采取具体措施,探讨根据其2006年6月提案(S/2006/521)和2008年6月提案(INFCIRC/730)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总体战略,并注意到这些国家确认,一旦国际社会恢复对伊朗核计划纯属和平性质的信任,伊朗就会享有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任何无核武器缔约国相同的待遇,欣见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颁布准则以协助各国履行第1737(2006)和第1803(2008)号规定的金融义务,尤其回顾需要对包括伊朗中央银行在内的伊朗银行介入的交易保持警惕,以避免此类交易助长扩散敏感核活动或核武器运载系统的研发,确认获取种类不同的可靠能源对于可持续增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注意到伊朗从能源部门获取的收入可能与它为扩散敏感核活动提供资金有关联,并进一步指出,石化工业需要的化工过程设备与某些核燃料循环敏感活动需要的设备非常相同,考虑到各国在国际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回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述及的海洋法提出了适用于海洋活动的法律框架,呼吁伊朗早日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决心采取适当措施落实安理会各项决定,劝服伊朗遵守第1696(2006)、1737(2006)、1747(2007)和1803(2008)号决议和满足原子能机构的要求,并阻止伊朗研发敏感技术来支持它的核计划和导弹计划,直至安理会认定这些决议的各项目标已经实现,关切伊朗的核计划有扩散的危险,铭记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强调指出,本决议绝无意强迫各国采取超越本决议范围的行动,包括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四十一条采取行动,1. 申明伊朗至今未满足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要求,亦未遵守安理会第1696(2006)、1737(2006)、1747(2007)和第1803(2008)号决议;2. 申明伊朗应不再拖延地采取原子能机构理事会GOV/2006/14号和GOV/2009/82号决议规定的各项步骤,因为这些步骤对于建立对伊朗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的信任、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和消除由于伊朗违反其暂停所有浓缩相关活动的义务在库姆修建一个浓缩设施而引起的严重关切,是不可或缺的,在这方面还申明安理会的决定,即伊朗应毫不拖延地采取第1737(2006)号决议第2段规定的各项步骤;3. 重申伊朗应在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上,尤其是那些致使人们担心伊朗核计划可能涉及军事层面的事项上,与原子能机构充分合作,包括毫不拖延地允许进出或接触原子能机构要求进出或接触的所有场地、设备、人员和文件,并强调,必须确保原子能机构拥有一切必要资源和授权来完成它在伊朗的工作;4. 请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向安全理事会发送他关于在伊朗适用保障监督措施的所有报告;5. 决定伊朗应立即全面不折不扣地遵守它的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协定,包括适用经修订的保障监督协定附属安排的准则3.1,呼吁伊朗严格按照它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的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协定附加议定书的规定行事,呼吁伊朗迅速批准该附加议定书,重申根据伊朗的保障监督协定第24和第39条,伊朗不得单方面修改伊朗的保障监督协定及其附属安排,包括经修订的准则3.1,并指出,协定中并没有暂停附属安排规定的机制;6. 重申,依照伊朗根据以往各项决议承担的暂停所有与后处理、重水和浓缩相关活动的义务,伊朗不得开建任何新的与铀浓缩、后处理或重水相关的设施,并应停止任何在建的与铀浓缩、后处理或重水相关的设施;7. 决定伊朗不得获取另一国家任何涉及开采铀、生产或使用INFCIRC/254/Rev.9/Part.1所列核材料和核技术,特别是涉及铀浓缩和后处理活动、所有重水活动或与能够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有关的技术的商业活动的股权,又决定所有国家应禁止伊朗、伊朗国民以及在伊朗组建的实体或接受伊朗管辖的实体、或代表上述个人或实体或按其指示行事的个人或实体,或上述个人或实体拥有或控制的实体,在本国管辖的领土上进行这种投资;8. 决定所有国家应防止从本国领土或经由本国领土、或由本国国民或受其管辖的个人或使用悬挂其船旗的船只或飞机,向伊朗直接或间接供应、出售或转让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所界定的无论是否原产于本国境内的任何作战坦克、作战装甲车、大口径火炮系统、作战飞机、攻击型直升机、军舰、导弹或导弹系统或相关材料,包括零部件,或安全理事会或第1737(2006)号决议所设委员会(“委员会”)确定的物项,还决定所有国家应防止本国国民或从本国领土或经由本国领土向伊朗提供与供应、出售、转让、提供、制造、维修或使用这类武器及相关材料有关的技术培训、金融资源或服务、咨询、其他服务或协助,为此呼吁所有国家对所有其他军火及相关材料的供应、出售、转让、提供、制造和使用,保持警惕和克制;9. 决定伊朗不得进行任何涉及能够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的活动,包括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并决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向伊朗转让与这类活动有关的技术或技术援助;10. 决定所有国家均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第1737(2006)号决议附件C、D和E、第1747(2007)号决议附件一、第1803(2008)号决议附件一和本决议附件一和二所指认的人、或安全理事会或委员会根据第1737(2006)号决议第10段指认的人,在本国入境或过境,除非这种入境或过境是为了从事与根据第1737(2006)号决议第3段向伊朗提供第1737(2006)号决议第3(b)㈠和㈡分段所述物项直接有关的活动,着重指出,本段的规定绝无意要求一国拒绝本国国民入境,并决定本段规定的措施不适用于以下情况:委员会逐案审查后认定,出于人道主义需要,包括为履行宗教义务之目的,此类旅行是合理的,或者委员会认为给予豁免将会推进本决议的各项目标,包括事关《原子能机构规约》第十五条的情况;11. 决定第1737(2006)号决议第12、13、14和15段规定的措施也应适用于本决议附件一所列个人和实体,代表他们或按其指示行事的个人或实体,由他们拥有或控制、包括以非法方式拥有或控制的实体,以及安理会或委员会认定曾协助被指认的个人或实体逃避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第1803(2008)号决议或本决议的制裁或违反其规定的个人和实体;12. 决定第1737(2006)号决议第12、13、14和15段规定的措施也应适用于附件二所列伊斯兰革命卫队(又称“伊朗革命卫队”)的个人和实体,代表他们或按其指示行事的个人或实体,由他们拥有或控制、包括以非法方式拥有或控制的实体,呼吁所有国家对伊朗革命卫队介入的可能有助于伊朗进行扩散敏感核活动或研发核武器运载系统的交易,保持警惕;13. 决定,为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5、6和7段规定的措施的目的,应该用INFRCIRC/254/Rev.9/Part.1和INFRCIRC/254/Rev.7/Part.2中的物项清单以及有关国家认定可能有助于浓缩相关、后处理或重水相关活动或研发核武器运载系统的任何其他物项,取代S/2006/814中的物项清单,并决定,为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5、6和7段规定的措施的目的,应该用S/2010/263中的物项清单取代S/2006/815中的物项清单;14. 呼吁所有国家根据本国的授权和立法并遵循国际法,特别是海洋法和相关国际民用航空协议,在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货物中有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或7段、第1747(2007)号决议第5段、第1803(2008)号决议第8段或本决议第8或9段禁止供应、销售、转让或出口的物项时,在其境内,包括在其港口和机场,检查进出伊朗的所有货物,以便确保这些规定得到严格执行;15. 注意到各国可按照国际法、特别是海洋法的规定,经船旗国同意,要求在公海检查船只,并呼吁所有国家在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货物中有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或7段、第1747(2007)号决议第5段、第1803(2008) 号决议第8段或本决议第8或9段禁止供应、销售、转让或出口的物项时,为这类检查提供合作,以确保这些规定得到严格执行;16. 决定授权所有国家、且所有国家都应该以不违反安全理事会有关决议、包括第1540(2004)号决议为其规定的义务和不违反《不扩散条约》缔约国义务的方式,扣押和处置(例如销毁、使其无法使用、储存或转交原产国或目的地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处理)在根据本决议第14或15段进行的检查中发现的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或7段、第1747(2007)号决议第5段、第1803(2008)号决议第8段或本决议第8或9段禁止供应、销售、转让或出口的物项,并决定所有国家应就此进行合作;17. 要求任何根据上文第14或15段进行检查的国家,在5个工作日内向委员会提交一份初步书面报告,其中尤其要解释检查的理由、此种检查的结果和是否获得合作,如果发现有禁止转让的物项,还要求这些国家在晚些时候向委员会提交一份后续书面报告,说明检查、扣押和处理的相关详情以及移交的相关详情,包括对有关物项、其原产地和预定目的地的说明(如果初步报告中没有此种信息);18. 决定,所有国家在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伊朗拥有或承租的船只(包括包租船只)载有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或7段、第1747(2007)号决议第5段、第1803(2008)号决议第8段或本决议第8或9段禁止供应、销售、转让或出口的物项时,应禁止本国国民或从本国领土为这些船只提供加油服务,例如提供燃料或补给,或其他船只服务,除非此种服务是出于人道主义目的所必需的,或是相关货物已接受检查并已视需要接受扣押和处理,并强调本段无意影响合法的经济活动;19. 决定第1737(2006)号决议第12、13、14和15段规定的措施也应适用于附件三所列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运公司的实体和任何代表它们或按其指示行事的人或实体、由他们拥有或控制、包括通过非法手段拥有或控制的实体,或安理会或委员会认定曾帮助它们逃避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第1803(2008)号决议或本决议的制裁或违反其规定的实体;20. 请所有会员国向委员会提供它们掌握的以下情报:伊朗航空公司货运部门或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运公司拥有或经营的船只为逃避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第1803(2008) 号决议或本决议的制裁或违反其规定,向其他公司进行的转让或开展的活动,包括重新命名或重新注册飞机、船只或船舶,并请委员会广泛提供这类情报;21. 呼吁所有国家除了根据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和第1803(2008)号决议以及本决议履行其义务外,防止提供金融服务,其中包括保险或再保险,或向本国领土、经由本国领土或从本国领土,或向本国国民或依照本国法律组建的实体(包括海外分支机构)或本国境内的个人或金融机构,或由这些人或实体,转让任何金融或其他资产或资源,如果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这类服务、资产或资源可能有助于伊朗的扩散敏感核活动或核武器运载系统的研发,包括冻结本国领土上或今后进入本国领土,或受本国管辖或今后要接受本国管辖的与此类计划或活动有关的任何金融或其他资产或资源,并依照本国授权和立法加强监测,以防止所有此类交易。

伊朗核问题研究课题提纲 09历本4班 黄康剑

伊朗核问题研究课题提纲 09历本4班  黄康剑

课题提纲分析伊朗核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前景法政学院 09历本4班黄康剑 20096641371、伊朗核问题始末2、伊朗发展核计划的目的3、伊朗核危机产生原因(重点与难点)4、伊朗核危机解决前景预测(重点)5、总结寄言(一)、伊朗核问题始末:1、伊朗的核开发计划:⑴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⑵为对抗苏联,当时得到欧美国家的支持:⑶成果:建造了1个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

2、伊朗核问题的出现:1979年,伊朗爆发革命,建立起伊斯兰教政权,美伊关系开始恶化,1980年美伊断交,因与美国战略利益对立,美对伊政策立场急剧变化,美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发展核武器,对伊采取“遏制”政策,伊朗核问题出现。

3、三次伊朗核危机:(1)第一次伊朗核危机:A、时间:2002年8月到2003年12月;B、起因:伊朗在纳坦兹秘密建造核浓缩措施遭美国卫星拍摄到,在国际引起轩然大波。

C、结束:迫于多方压力,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第二次伊朗核危机:A、时间:2004年2月到2004年11月;B、起因: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伊朗的第二代铀浓缩离心机的设计图纸和离心配件,而伊朗未报告这些内容。

C、结束:在英法德斡旋下,2004年11月伊朗签订《巴黎协议》,同意在自愿基础上暂停和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

(3)第三次伊朗核危机:A、时间:2005年6月至今;B、起因:保守派强硬势力内贾德当选总统,宣布恢复核研究。

C、结束:奥巴马在与伊朗接触未奏效后,重走小布什强硬老路,伊朗核问题陷入僵局,危机不断升级。

(二)、伊朗发展核计划的目的伊朗坚持发展核计划,有以下几方面战略考虑:1、伊朗对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局势缺乏安全感,感受到自己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主要是美国战略挤压和以色列的现实威胁)。

2、出于谋求海湾乃至中东地区大国实力和地位的需要。

(伊朗辉煌的历史使其始终拥有强烈的大国心态,不满在美打压下的对中东影响式微的现状)3、通过发展核能来满足伊朗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如不开发新能源用于发电,用不了几十年,伊朗将会成为一个石油纯进口国)(三)、伊朗核危机产生原因(重点与难点)伊朗核问题的酿成,原因众多,复杂难解,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关于伊朗核问题相关资料

关于伊朗核问题相关资料

中国如何应对伊朗核问题中国为了国际影响和自身利益,在伊朗核问题上势必要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但这个斡旋角色并不好当,伊朗核问题十分复杂,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更有美、欧、俄、中的多极力量角逐。

因此在此问题上,中国必须深刻分析伊朗的核问题,必须要处理好各方关系。

一、伊朗核问题伊朗核问题20世纪50年代后期,伊朗开始核能研发活动。

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

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伊朗核计划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

美国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2003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

此后,为使伊朗彻底终止铀浓缩活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决议。

2003年10月,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

2003年12月18日,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萨利希(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共同在维也纳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3年12月,在代表欧盟的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但伊朗一直强调和平利用核能资源的权利,并在暂停铀浓缩活动方面多次出现反复。

2004年11月,法德英三国与伊朗举行了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

由于双方存有分歧,巴黎协议未能得到落实。

2005年12月,俄罗斯提出伊俄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

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

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国际社会积极斡旋,要求伊朗停止核燃料研究活动,但伊朗坚持有权和平利用核能。

中东地缘政治分析

中东地缘政治分析

中东地缘政治分析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政治舞台上最复杂、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其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及其所引发的冲突与纷争,对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东地缘政治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地区的局势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地区背景概述中东地区位于亚洲西南部,东至阿富汗,西至埃及,南至阿曼湾和阿拉伯海,北至土耳其。

这一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其地理位置也使得中东地区成为连接亚欧非的重要枢纽。

然而,由于宗教、历史和民族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充满了复杂的地缘政治纷争。

二、主要地缘政治冲突分析1. 巴以冲突巴以冲突是中东地缘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冲突之一。

自以色列建国以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就一直没有解决,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对此也存在争议。

该冲突不仅涉及土地和边界争议,还涉及民族、宗教和人权等复杂问题。

2. 伊朗核问题伊朗核问题是近年来中东地缘政治的热点之一。

伊朗多次公开表示其发展核能的目的是和平利用,但西方国家对其核计划的警惕与否决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和制裁。

伊朗核问题在地区和国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解决与否直接影响着中东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3. 叙利亚内战叙利亚内战是占据中东地缘政治焦点的另一场冲突。

该内战起因于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延续,引发了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激烈冲突。

这场内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社会动荡和难民潮,并将地区的战略格局重塑。

三、地缘政治格局趋势分析1. 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复杂性不会很快改变。

由于地缘政治格局的多样性,各国和地区之间的争端依然存在,但是根据地缘政治实践和国际社会的努力,地区间的紧张局势可能会逐渐缓和。

2. 地区冲突所带来的经济和人道主义问题依然严重,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来解决。

中东地区的冲突不仅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伤害,也波及到全球经济和安全。

3. 未来的影响因素包括地缘政治、能源供应、宗教极端主义和政治形势的演变。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与现状伊朗核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伊朗核问题已经持续存在多年,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回顾伊朗核问题的历史,并分析当前伊朗核问题的现状。

一、历史回顾伊朗核问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伊朗国王巴列维通过与西方国家合作的方式开始了伊朗的核能项目。

然而,1990年代初期爆发的波斯湾战争以及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的事件,使得伊朗政府认识到自身安全威胁,进而推动了核能发展的计划。

2002年,伊朗核问题被曝光,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项目的透明度和真实目的产生了怀疑。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指控伊朗存在秘密核设施,并试图开发核武器。

这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的担忧和谴责。

2006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停止浓缩铀活动,并接受IAEA的监督。

二、现状分析目前,伊朗核问题仍然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中。

虽然伊朗政府坚称其核计划仅用于和平目的,但国际社会普遍存在对其真实动机的质疑。

伊朗核问题对于国际安全和地区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以限制伊朗核计划的发展。

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决议对伊朗采取了经济制裁措施,包括冻结资产、对外贸易禁运、金融限制等。

这些措施对伊朗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加大了伊朗政府在国内的压力。

然而,制裁并没有使伊朗政府屈服,反而加强了其对核项目的坚持。

2015年,伊朗与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JCPOA),伊朗同意限制其核活动,并接受IAEA的监督。

作为回报,国际社会同意逐步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

然而,美国政府在2018年宣布退出该协议,并重新实施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导致协议失去了很大的实施效力。

当前,伊朗核问题再次加剧,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的担忧再度升温。

尽管伊朗政府再次表态仅用于和平目的,但国际社会仍保持警惕,并继续推动对伊朗的制裁政策。

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军事地理分析

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军事地理分析
的西方国家 的强烈 不满 。0 3 月 , 朗宣布发现并提炼 出铀后 , 2 0 年2 伊 其核计划立即 遭到美 国的“ 重质疑 ”并 引起 国际社会 的极 大关 注。 严 , 在法 、 、 三 国的斡旋 德 英
下, 伊朗于2 0 年 1月 1 日签署 了《 03 2 8 不扩散 核武器条约》 附加议定 书。 由于接下来


伊 朗核 问题 的 由来
伊朗的核计划 开始 于2 世纪5 年代后期 , 核技术大部分 从与其 当时关系 0 0 其
密切的美 国及其他西方 国家引进 。9 9 17 年伊 朗伊斯 兰革命后 , 由于伊朗采取 了敌
视西方的政策导致 其核计划停滞 。0 2 世纪9 年代初 , O 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 修建有关核 电站 问题 , 并与俄签署《 和平利 用核 能协议》 而这引起 了以美国为首 ,
使伊 朗改变强硬立场 , 安理会 已经连续通过 了对伊朗的三次制裁决议 。 然而由于
种种原因 , 朗核问题始终没能得 到很好 的解决 。 伊
二、 从军 事 地 理 的 角 度 分 析 伊 朗核 问题
亚 陆
非 常 吨) ,
的 1.%, 56 也居世界第二位 。 朗紧邻 波斯湾 , 伊 扼守霍尔木兹海峡 ( 盛产石 油的波 斯湾沿岸诸 国唯一的 出海 口 , 又是 中东石油 向西 方国家和世 界各地输 出的咽喉 通道 )对 国际石油 贸易有着 十分巨大 的影 响力 。 朗现拥 有7 0 . 人 口(0 6 , 伊 0 49 万 2 0
治 中心 。 冈此 , 控制 中 东地 区 的石 油 , 为 美 国石 油 战 略 的 首要 目标 。 成 为达 到这 个
目的, 困不惜 发动 了海湾 战争和伊 拉克 战争。 美 伊朗正是 美 国借 以控制 整个 中

2023年国际形势总结

2023年国际形势总结

2023年国际形势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变化和发展。

2023年,国际形势也将会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2023年国际形势进行总结,从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展望。

一、政治形势:在2023年,全球政治格局将继续发生变化。

国际社会将继续关注中美关系的发展。

中美两国在贸易、技术和地缘政治等多个领域存在着紧张的竞争关系。

此外,中东地区的局势也将持续动荡不安,特别是伊朗核问题和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

同时,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也将继续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国将加强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二、经济形势:2023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然而,经济增长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相对稳定,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此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也在增加。

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关税战将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各国将继续竞争和合作,争夺科技创新的领先地位。

三、社会形势:2023年,社会问题依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全球范围内的不平等现象将持续存在,包括贫富差距、教育不公平和性别不平等等。

此外,全球移民和难民问题也将继续引起关注。

随着战争、冲突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大量人口将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安全。

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四、环境形势:2023年,全球环境问题将继续引发关注。

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愈发明显,包括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海平面上升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

各国将继续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水资源和能源的问题也将继续引起关注,各国将加强合作,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总结起来,2023年国际形势充满挑战和机遇。

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只有通过合作与理解,才能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实现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浅析伊朗核问题

浅析伊朗核问题

浅析伊朗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

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美国对伊朗核能开发计划提出“严重质疑”,并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在各方要求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伊朗核问题在2006年初成为美国伊朗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伊朗战争的潜在导火索。

2010年伊始伊朗核问题阶段性升温。

由于担心伊朗潜在的危机升级,世界各国纷纷呼吁相关各方继续努力,寻求一项最终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

一、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及其原因伊朗核问题的一步步恶化是从内贾德总统上台以后逐步恶化的。

主要原因有:其一,伊朗新总统属于强硬派,倚赖其个人的清廉形象和强硬的对外政策上台,为了维护其政治地位,需要在对外强硬并可以达到转移国内矛盾;其二,对伊朗统治阶层来说,目前的国际形势对伊朗很不利,基本处于美国的包围圈之中。

伊朗从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而核武器无疑最能给他们安全感;其三,目前的世界形势又让内贾德有恃无恐,国际油价空前高涨,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一直处于焦头烂额的地步,即无法脱身,又倍受国际国内道义的指责。

所以伊朗认为美国肯定不会、不能、不敢动武。

再者国际社会的反对动武的势力也是其所依仗。

基于以上分析,所以伊朗核问题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二、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1、美国:毫无疑问,伊朗所谓的核能利用最终是为了造出核武器,这是美国绝对无法接受的结果。

首先,美伊历史上就是死对头,当初两伊战争美国支持伊拉克,后来又有美国人质事件。

所以说美国人从内心对伊朗没有一点好感。

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毫无疑问,将对美国的中东利益造成损害,因为伊朗可以利用核武器来团结中东地区的整个穆斯林势力,成为阿拉伯领袖国家;其次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将对以色列形成强烈的威慑,某种极端情况下甚至会使用核武器,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分析伊朗核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前景

分析伊朗核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前景

“9.11事件”后, 美国将伊朗列为 三个“邪恶轴心” 国之一,美国不断 指责伊朗支持国际 恐怖主义和企图谋 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断打压伊朗。
据估计,在过去的100年中,全世界已经消耗掉了地球历经数百 万年所聚集形成的碳氢化合物的一半,石油供应已过“供油顶 点”。
中东、海湾地区是世界第一大油气生 产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油库”。伊 朗不仅扼守着“世界油库”的大门—霍 尔木兹海峡,而且自身油气资源丰富。
伊朗最高领袖—— 阿亚图拉赛义德· 阿里· 哈梅内伊 伊朗总统—— 马哈茂德· 艾哈迈迪· 内贾德
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03年2月到6月, 伊朗秘密核计划曝光。
第二阶段,从2003年6月到2003年12月, 有关各方主要围绕伊朗是否接受国际原子 能机构核查及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附加议定书这一主题进行
美国方面
⑴、清除美国推行“大中东计划”的障碍。 在攻下阿富汗和伊拉克后,伊朗成为美国推行“大中东 计划”的最大障碍,只要美国控制了伊朗,推行“大 中东计划”的难度就大大降低。
⑵、觊觎伊朗的战略地位。
如果美国借核问题控制伊朗,一方面有利于美国更好的 控制阿富汗和伊拉克,推进“大中东计划”;另一方 面可以满足美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排挤欧盟在中 东的石油投资,对欧盟的利益造成威胁。
❸伊朗国内民众的支持
伊朗总统内贾德对伊朗发展核计划的立场可以说是基本反映了 伊朗的政府执政高层的整体主张和整个社会大众的民意。2005 年中期,内贾德以高票当选为伊朗总统,他一直强调伊朗拥有 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在暂停锂浓缩活动方面多次出现反复。 还有,尽管由于美国在核问题上对伊朗采取高压政策和联合国 安理会对伊朗的某些制裁已经影响到伊朗国内民众的生活质量, 从而使内贾德的支持者在2006年12月的地方议会和专家会议选 举中落败,但支持总统的民意基础仍在。

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军事地理分析

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军事地理分析

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军事地理分析作者:李静怡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09年第12期一段时间以来,伊朗核问题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伊朗核问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重点关注呢?本文试图从军事地理的角度解读伊朗核问题、分析伊朗核问题,以使大家更好地了解伊朗核问题。

一、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核技术大部分从与其当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引进。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由于伊朗采取了敌视西方的政策导致其核计划停滞。

20世纪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与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而这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强烈不满。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在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由于接下来的一系列谈判始终没有打破僵局。

2005年8月8日,伊朗重启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的铀转化设备;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重新启动核燃料研究设施。

自从伊朗核问题在2006年7月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以来,为了敦促伊朗重新回到谈判桌前、迫使伊朗改变强硬立场,安理会已经连续通过了对伊朗的三次制裁决议。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伊朗核问题始终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从军事地理的角度分析伊朗核问题1伊朗军事地理环境概述。

伊朗(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位于亚洲西南部,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素有“殴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伊朗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截至2006年底,伊朗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332.5亿桶(187.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8.1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5.6%,也居世界第二位。

伊朗紧邻波斯湾,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盛产石油的波斯湾沿岸诸国唯一的出海口,又是中东石油向西方国家和世界各地输出的咽喉通道)。

政治学精选案例评析

政治学精选案例评析

政治学精选案例评析
案例一:伊朗核危机
伊朗核危机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政治事件。

伊朗政府一直坚持以开发核武器为目标,并表示将拒绝任何外部的干涉,这导致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

美国和欧盟组织联合国安理会投票通过了一系列制裁伊朗,以阻止伊朗继续发展核武器。

然而,伊朗政府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并表示将继续发展核武器。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伊朗核危机反映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对立和拉锯战,以及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政策的反对。

伊朗核危机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在维护核不扩散原则和国际和平安全的努力。

伊朗核危机的发展还反映了国际社会在处理政治问题时的折衷性和多元性,以及在国际层面上解决政治问题时所面临的挑战。

因此,伊朗核危机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学问题。

它涉及到国家之间的对立,国际社会的努力,以及国际社会在处理政治问题时所面临的挑战。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一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大国,它地处海湾与中亚这世界两大石油产区的要冲地带,是连接波斯湾和里海、中亚的最佳通道,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和经济地位。

是大国政治争夺的前沿。

在此背景下,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

伊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在核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然而伊朗军事力量的发展、尤其是核问题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安。

所以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步步紧逼,其具体原因在于:首先,冷战结束,世界两极格局发生变化后,美国就在构思如何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美国认为,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世界行使军事、政治和道义上的领导权。

由于苏联势力在中东的退缩,使美国看到了建立以美国为主的“中东新秩序”的机会,但海湾地区霸权主义的出现对美国的中东新战略又是一种严重挑战,美国不得不认真对待。

海湾战争后伊拉克的实力已大不如前,十年禁运使其日益贫瘠,根本无力向外扩张。

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使萨达姆政权土崩瓦解,对于美国维持在中东的霸权可以说是消除了一大威胁。

但失去了伊拉克这个敌人并不意味着中东地区霸权主义的消失,其留下的力量真空难免不被另外的地区强国所填补,在这种情况下,伊朗这个海湾地区的军事、经济大国自然成为美国关注的重点。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遭到严重削弱,为伊朗称霸海湾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中东这样重要的战略地区,美国决不希望伊朗成为霸主,挑战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地位。

美国的目标是使中东的政治经济秩序服从美国的全球利益,使中东在美国的全球扩张中不致成为一个障碍。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大做文章,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借机削弱伊朗,降低其在中东说话的声音。

其次,美国要通过伊朗核问题打压伊朗现政权,以压促变,竭力把伊朗这个中东仇美反美的国家纳入自己的政治价值体系。

二各国立场美国制裁阻力重重通过制裁来削弱和孤立伊朗,是美国现阶段的既定政策。

因为美国一向在中东颐指气使,对该地区事务已习惯于家长式的发号施令,容不得外人置喙。

伊朗核危机剖析

伊朗核危机剖析
所 以伊朗才会面临美 国以直接 的军事打击相威胁 迫使其放弃核开发的危机 。 由于伊朗
是 弱小 的 , 而且美国可 以通过 占据伊 朗丰富 的石油 资源 以弥补其军事打击 的成本甚至
获利 , 以 , 所 美国对伊 朗的军事打击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 也就是说 。 伊朗的核危机就等于
是伊 朗国家政权 的危机 。
界 输 出伊 斯 兰 革 命 。 斯 兰 教 在 其 外 交政 然而 , 伊 策 中高 于 一切 , 置 于一 切 国 家 利 益 之上 , 被 相威 胁
伊 朗核 问题 的 由来
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 世纪5年代后 O O 期 , 核技术大部分从 当时关系密切 的美 其 国及西方国家 引进 。 9 9 1 7 年伊朗爆发 了伊 斯兰革命 , 两国从盟友变成了仇敌 , 美伊 伊 朗的核能项 目也随之停滞。9 0 1 9年代初 , 伊 朗开始与俄 罗斯商谈恢 复修建有关核电站 问题 , 并与俄签署《 和平利用核能协议》 美 。
” 谐 世 界 ” 念 的 提 出 . 动 中国 外 度 的合法性。 这个认识基础上 . 和而 等西方 国家主 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 和 理 推 在 以“ 中国
交迈 进新 的时代 , 并赋予 了新 时期 中国外 不同” 为灵魂 的” 和谐世 界” 理念将 更好地 将心 系全 人类的福 祉 . 在全 面融入国际体
平等 和谐的 国际制 度文化 。 最后 中国认
首先 , 中国理解美 国作 为国际体系领 同美 国在全球 化进程 中的中心地位 . 配合
” 负责任 大国” 的延伸和发展 。 结合美 国著 导者在 全球 治理 以及某些 领域 的战略 意 美国等 自由国家推进经济全球化 以及全球
名 学 者 约 瑟 夫 ・ 和 政 治 家 布 热 津 斯 基 的 向 。 那 些 有 利 于 全 人 类 和 平 与 发 展 的 国 多边 贸易体 制的进一步发展 . 奈 对 但是 中国提 观 点 , 国 是 当 前 国际 体 系 的 领 导 者 而 非 际 行 为 . 美 比如 反 恐 斗 争 区 安 全 的保 障 . 地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的开题报告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的开题报告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伊朗核问题是当今国际关系中一项热点话题,其涉及国际核不扩散问题以及中东地区的安全稳定等方面。

自1970年代开始,伊朗就开始了其核能开发的探索,并在2002年被曝光涉及秘密核活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制裁。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探究伊朗核问题所涉及的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供分析和思考。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分析其背后的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并探究其对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秩序的影响。

同时,本文还将通过分析伊朗核问题所面临的局限性和推动因素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以期为解决伊朗核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2.伊朗核问题的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背景。

3.伊朗核问题所涉及的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问题。

4.伊朗核问题所面临的局限性和推动因素。

5.针对伊朗核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思考。

四、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背景、涉及的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问题、局限性和推动因素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

五、研究意义伊朗核问题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其涉及国际安全、核不扩散等方面,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研究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分析其背后的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探究其对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秩序的影响,对于深入了解伊朗核问题的性质和本质,推动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理性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中东的核扩散问题有多严重

中东的核扩散问题有多严重

中东的核扩散问题有多严重在当今全球政治舞台上,中东地区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之一,而核扩散问题更是其中一个极为严峻和复杂的挑战。

中东地区的核扩散局势不仅对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也对全球的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东地区的核扩散问题由来已久。

早在上个世纪,以色列就被认为是该地区第一个拥有核武器能力的国家,但以色列一直采取“核模糊”政策,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拥有核武器。

这种模糊态度使得该地区的核局势更加复杂和难以捉摸。

伊朗的核计划则是近年来中东核扩散问题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伊朗坚称其核计划是出于和平目的,用于能源生产和医疗研究等领域。

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认为伊朗的核计划存在潜在的军事用途,可能用于发展核武器。

这导致了国际社会对伊朗实施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旨在迫使伊朗放弃其被认为具有危险倾向的核活动。

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等一些中东国家也表达了对获取核能力的兴趣。

如果沙特阿拉伯等国真的决定追求核能力,那么这将进一步加剧该地区的核扩散风险。

因为这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效仿,形成一种恶性的核竞赛,从而破坏地区的战略平衡。

中东核扩散问题的严重性不仅体现在可能出现的核武器数量增加上,更在于其可能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首先,核扩散可能导致地区军事冲突的风险大幅上升。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面对冲突时,可能会因为拥有这种终极威慑力量而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从而增加冲突升级为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

其次,核扩散可能加剧地区的政治不稳定。

一些国家可能会因为担心其他国家的核威胁而加强国内的军事控制,从而限制民主和人权的发展,导致国内政治局势的动荡。

再者,核扩散还可能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大量的资源将被投入到核项目中,而不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这将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中东地区的核扩散问题还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恐慌和不稳定。

一旦核武器在该地区扩散,其威胁将不仅仅局限于中东地区,可能会波及到欧洲、亚洲甚至全球。

伊朗核问题最终需要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

伊朗核问题最终需要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

49
朗 不但 没 有 停 止 核 活 动 ,甚 至 宣 布要 建 立能 提 炼 纯 度 为 2% 的浓缩铀 加工厂 。 0 伊 朗 的这些行 动使美 国和欧 盟深感 不 安 ,接 二连 三地 对伊 朗施 加各 种重大 压 力 。美 国和 以色 列联 合军 事打 击伊 朗 的风声 也随 之而起 ,更 为严 厉 的新 一 轮制 裁方 案 即将交
斯 的支持和帮助下 ,伊朗投资 l 0多亿美元,开始了建设
布 什尔 核 电站 的漫 长 征程 。但 是 ,由于美 国等 西方 国家 的
国舆论十分关注和深感不安。
压力,俄罗斯总是以伊朗资金不到位等借 口,一再放慢核
伊朗不会屈服于 制裁压力而放弃核 活动
多年 来 ,美 国和 欧盟想 通 过包括 经济 制裁 在 内的各 种 压力 , 使伊 朗放弃 核计 划 , 迫 但是 , 直没有 收到 预期效 果 。 一
朗核 问题 上 的矛盾 和 冲突 已经 和必将 继 续对 中东 地 区的形 势 和政治 格局 以及 国际能 源市 场产 生深 刻 的影响 。这 场持 续多 年 的核危 机究 竟是 以伊 朗弃核 或美 国 和以色列 联 手军 事打击 伊 朗 ,还是 通过 外交 谈 判政治 解决 ,国际社 会 和各
付联合 国安理会讨论。美国正加紧向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
亚岛 运送 钻地 炸弹 ,外 国媒 体 认为 ,这是 为 炸毁 伊 朗核设
施做准备。4月 1 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罕见的口 气抨击伊朗,宣称要对伊朗 “ 断油” ,用制裁手段 “ 致残”
伊 朗。尽 管如此 ,伊 朗至 今为 止态度 仍 然十 分强 硬 ,豪无 示弱 之意 。 内贾 德总 统高 调表 示 ,“ 朗军 队现 在很 强 大 , 伊 没有 人 敢 于入 侵伊 朗。 ”俄 罗斯 在 制裁 问题 上 的立 场 稍有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

2007年3月24日:第1747号决议
决议敦促伊朗立即执行第1737号决议;禁 止伊朗出口武器,并呼吁国际社会对伊朗 进口重武器保持警惕和克制;继续对涉及 伊朗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的个人及实体 实施资产冻结,并扩大了制裁对象的范围
2008年3月3日:第1803号决议
决议主要内容包括:继续要求伊朗暂停铀 浓缩等活动,并在前两份决议基础上增加 了对伊制裁措施,包括扩大旅行限制和冻 结资产对象名单、禁运敏感双用途物项、 呼吁各国对部分对伊金融活动保持警惕、 依法有条件地在机场和港口检查伊朗空运 公司和伊斯兰航运公司的货物等。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 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已探明的石油 储量为93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界 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占 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 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日产能力可达 410万桶,石油收入占全部外汇收入的90%,伊朗 成为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国。森林是伊 朗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天然资源,面积达1800万公 顷。伊朗水产丰富,鱼子酱举世闻名。里海沿岸为 暖湿农业区。
2010年6月9日,安理会以12票赞成、2票 反对、1票弃权表决通过对伊朗实施新一 轮的制裁。这是安理会06年以来对伊朗实 施的第四轮制裁,也是历来最严厉的一次 。 内贾德说,制裁就像烦人的苍蝇 。
2006年12月23日:第1737号决议
要求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对伊朗核计划 和导弹计划实施禁运。今年2月22日,国 际原子能机构认定伊朗未在规定期限内停 止铀浓缩活动,美英等随即提出包含更严 厉制裁内容的伊核问题新决议草案要点。
2、历史文明 伊朗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 勤劳、勇敢的伊朗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文化,特别是在医学、天文学、数学、 农业、建筑、哲学、历史、文学、艺术 和工艺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是东亚文明的灯塔,伊朗则是西亚 文明的中心。追慕着祖先的荣耀。

伊朗问题论文

伊朗问题论文

伊朗问题与国际关系内容提要: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国际形势相对趋于缓和,伊朗一直因为核武器的开发上引起世界的关注。

美国在核武器开发问题上向伊朗施压,使伊朗核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伊朗核问题为大国提供了一个外交角逐的舞台,美国、欧盟、俄罗斯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和立场各异。

伊朗在各方压力下,态度软化,同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暂停浓缩铀计划。

但伊朗核危机只是暂时平息,美国不会放弃在这一问题上对伊朗的继续打压,前景如何仍难预料。

关键词:国际形势中东战略伊朗核问题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朗的核问题已经成了国际社会的最新热点,并集中反映了国际关系领域的诸多矛盾。

本文通过跟踪了解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分析有关大国态度和政策的变化,探讨在该问题上有着切身利益的美国、伊朗及俄罗斯、欧盟等之间的斗争、合作和妥协,以及这一问题的未来走向。

一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大国,在伊斯兰世界历来有着极大的影响。

它地处海湾与中亚这世界两大石油产区的要冲地带,是连接波斯湾和里海、中亚的最佳通道,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和经济地位,是大国政治争夺的前沿。

在此背景下,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有政治和历史渊源。

早在20世纪50年代,伊朗就已经涉足核领域,巴列维时代的伊朗一直努力成为伊斯兰国家中第一个拥有核威慑的国家。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伊朗核计划处于暂时停滞时期。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伊朗核计划重新全面启动时期。

1992年,伊朗与俄罗斯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标志着伊朗核计划进入新的阶段。

根据西方情报部门的资料显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伊朗已在核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

与此同时,伊朗还大力发展自己的导弹系统。

1998年伊朗成功地进行了谢哈布-3型弹道导弹的试验性发射,射程1300公里,可达以色列,表明了伊朗自身的武器研制和生产能力,加强了伊朗在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战略威慑力。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一、伊朗核问题的来龙去脉伊朗的核计划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支持下,当时亲美的巴列维政权准备用15年时间在全国建20个核电站,其总发电能力为2.3万兆瓦,美国还向伊朗提供了一座5兆瓦的游泳池式研究堆。

但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美国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伊朗的态度。

美称,伊朗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根本没有必要投巨资建核电站。

美政府指责伊朗实际上是要发展核武器,并对伊采取“遏制政策”,千方百计阻止伊获得核技术。

2002年9月,美国的卫星发现伊朗中部地区的纳坦兹和阿拉克有可疑建筑物,认为是浓缩铀加工厂和重水反应堆设施。

为此,美国不但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强核查,还竭力推动将该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伊朗方面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主动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访伊,核查上述两处可疑地点,并在2003年12月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检查的结果是,并没有发现任何“意料之外”的情况,证实伊朗是在和平利用原子能。

美国对此结果不满,并极力主张把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讨论,其目的是要对伊朗进行更严厉的经济制裁或对伊动武,而这是欧盟所不愿看到的。

因此,法、德、英三国全力进行调解,2004年11月15日,伊朗与这三国达成协议,伊朗从11月22日起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

伊朗核危机再次化险为夷。

伊朗坚持认为自己完全有权和平利用核技术,但自2004年底以来,这一要求未得到法、德、英三国的理解和支持,欧盟三国的立场与美国的强硬态度有关。

二、美国对伊朗强硬的原因1.伊朗被美国认定是实现其中东战略的最大障碍,是美推行“大中东计划”的绊脚石。

1991年海湾战争后,伊朗不仅已成为海湾地区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而且是该地区极少数敢对美国说“不”的国家之一。

因此,美国把伊朗看成是其全面控制海湾地区的眼中钉。

2.美国甚为担心伊朗的经济实力和军力不断增强。

近几年来,伊朗的经济发展在中东地区比较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