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实用版
煤矿井下接地极装设的规定
![煤矿井下接地极装设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e264549964bcf84b9d57bb8.png)
井下接地极装设的规定一、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铁丝),铅皮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二、具体规定:1、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
2、在钻孔中敷设的电缆不能与主接地极连接时,应单独形成一分区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3、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1)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
5)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4、安设标准:1)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设备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0.6 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
2)设置在其它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两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两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
5、对接地线的要求:1)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扁钢。
2)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 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钢。
对于移动式电气设备,应用橡套电缆的接地线芯进行连接,并要求每一移动式电气设备与总接地网或局部接地极之间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欧。
矿业管理-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规定(讨论稿)[1](模板)
![矿业管理-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规定(讨论稿)[1](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9b6f57bf7ec4afe04a1dfaf.png)
关于井下接地保护装置规范安装的规定一、接地线尺寸的要求:1、接地母线:采用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扁钢。
在扁钢上钻直径为12.5mm的孔用于连接,孔与孔的距离为250mm,钻孔时必须使用台钻,严禁使用电焊机点孔。
2、接地导线及连接导线:采用断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断面不小于25mm2的裸铜线;额定电压低于或等于127V的电器设备的接地导线、连接导线,可采用断面不小于6mm2的裸铜线。
3、供检漏保护装置作检验用的辅助接地线:采用截面不小于10mm2的铜芯橡套电缆,电缆不得有破皮露芯线等情况。
4、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接线盒以及高压电缆连接装置接地导线,采用断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断面不小于25mm2的裸铜线。
二、接地极尺寸的要求:1、局部接地极,可采用镀锌铁管。
铁管直径不得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
管上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 的透眼,铁管垂直与地面(偏差不大于15o),并必须埋于潮湿的地方。
2、如埋设有困难时,可用两根长度不得小于0.75m、直径不得小于22mm的镀锌铁管。
每根管上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 的透眼,铁管垂直与地面(偏差不大于15o),并必须埋于潮湿的地方,两极之间相距5m以上。
3、检漏继电器的辅助接地极尺寸与局部接地极尺寸相同,并距局部接地极的直线距离不小于5米。
4、煤电钻、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的辅助接地极可采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不小于500mm的钢管,钢管上钻不少于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眼进行埋设。
三、接地网安装的要求1、电气安装结束通电试运行前,接地系统装置必须安装完毕,否则不准通电运行。
2、三台以上(包括3台)电气设备必须安装接地装置。
安装形式如下图:注:(1)、禁止将几台设备串联接地。
(2)、接地扁铁靠帮固定,要求水平固定,距底板300mm。
(3)、接地线连接导线靠帮固定,力求水平竖直,长度合适,无多余打圈部分。
(4)、同一地点接地系统力求整齐、上线、美观。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规定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d862cf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c.png)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规定一、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钢丝、铅皮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二、任一组主接地极断开时,井下总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三、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应当与主接地极连接成1个总接地网;主接地极应当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主接地极应当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厚度不得小于5mm;在钻孔中敷设的电缆和地面直接分区供电的电缆,不能与井下主接地极连接时,应当单独形成分区总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四、下列地点应当装设局部接地极:一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二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三低压配电点或者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四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带式输送机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五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六单独安装的馈电开关、各类型组合开关和双风机双电源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组合开关;局部接地极可以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者其他就近的潮湿处;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当用面积不小于、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者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平放于水沟深处;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以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的钢管制成,管上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全部垂直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五、连接主接地极母线,应当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者截面不小于100mm2的耐腐蚀铁线,或者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m2的耐腐蚀扁钢;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或者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应当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者截面不小于50mm2的耐腐蚀铁线,或者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耐腐蚀扁钢;六、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得兼作他用;七、接地极、接地母线和接地引线不准浆在绝缘不导电的水泥底板或其他容易造成接地保护失效的绝缘介质中;八、安设在水沟中的接地极必须浸在水中,安设在潮湿的煤层或砂土等介质中的接地极埋入深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井下接地保护规定,严禁出现接地极裸露晒干吧鱼现象;九、接地线与电气设备外壳接地螺丝连接时,接地线必须使用线鼻子或卡爪与电气设备外壳接地螺丝压接;各部位接地螺栓必须连接紧固并有防松弹簧垫,接地螺栓必须大于M10直径大于10mm;接地母线、接地引线以及接地螺丝压接处不准刷漆,接地极和接地螺丝出现锈蚀的必须及时处理;否则,每发现一处接地极不合格罚款100元;十、使用耐腐蚀接地扁铁作为主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母线时,接地扁铁相互叠加连接时,必须使用2个或2个以上接地螺丝相互压接;接地扁铁中间不能有闲置孔;十一、移动变电站变压器主体、移变高压馈电开关俗称移变高压头及高压头电缆进出线联接器和移变低压馈电开关或移变低压保护箱俗称低压头必须按规定安装局部接地极;需要安装主接地极、辅助接地极的移动变电站、带有选择性检漏继电保护装置的低压馈电开关、各类型组合开关及照明信号综保的主接地极、辅助接地极必须分开安装,并且主、辅接地极间距不得小于5米,辅助接地极引出线应当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带绝缘护套的煤矿用不燃性独股铜芯电缆线;所有接地母线、接地引线和辅助接地线必须分开压接,不准集中压接在一个接地极螺丝上,否则每处罚款100元;十二、单独安装的馈电开关、各类组合开关包括双风机双电源组合开关以及井下3台及3台以上电气设备配电点,必须按规定安装局部接地极,否则每处罚款100元;十三、截面积为不小于50mm2铜线的主接地极之间或者截面积为不小于25mm2铜线的局部接地极之间采用重叠绑扎连接时,应采用独股硬铜线绑扎,重叠绑扎长度不能小于100mm且独股硬铜线缠绕绑扎匝间排列应整齐,否则每处罚款100元;十四、井下每发现一处接地极不符合规程规定要求的或接地螺丝松动的,每处罚款100元;十五、36V及以上电压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调度通讯、人员定位、通防监测、防冲设备装置或设施的金属外壳、构架等必须有保护接地,否则每处罚款100元;十六、本规定如与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其他规定相抵触时,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其他规定执行。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b4b9d1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e.png)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是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电击和电弧灼伤等危害。
以下是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一些安装规定:
1. 设备接地电阻:井下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一般而言,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Ω,以确保在电路故障时能够迅速将电流导向地面,防止触电等事故发生。
2. 接地导线:接地导线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
一般情况下,采用铜导线作为接地导线,导线截面积要根据设备的功率和使用环境进行合理选择。
3. 接地点:电气设备的接地点应设置在设备附近,接地电阻应测量并记录。
同时,接地点也应设置在较好的导电介质上,如金属敷设的地面或导电隔离板等,以确保接地的有效性。
4. 接地系统的连通: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接地系统应与矿山的总体接地系统相连,确保接地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 接地的定期检查: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接地应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以确保接地系统的运行正常和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定仅为一般性的安装规定,具体的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还需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具体规定和遵守。
在进行接地安装时,还应咨询专业工程师,确保安全可靠。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
![2024年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63d987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a.png)
2024年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安装,包括电力设备、照明设备、通信设备等。
第三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以本规定为依据进行安装。
第四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电气工程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
第二章接地装置第五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设置可靠的接地装置,以保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第六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铜导体,其截面积应根据设备的负荷确定。
第七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应与井下设备的设备接地系统相连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具体数值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电气负荷确定。
第九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应设置监测装置,及时监测接地电阻的变化情况,并能够发出报警信号。
第三章安装要求第十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与井下设备的金属结构物相连接,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接地。
第十一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杜绝临时接地装置,确保接地装置的永久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设置接地块,其数量和布置应满足相关规定,确保接地电阻的合理分布。
第十三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应设置保护罩,防止外界因素对接地装置的影响。
第十四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的设置位置应方便操作和维护,并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第四章检测与维护第十五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接地装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十六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的检测应由专业的电气工程人员进行,并记录相应的检测结果。
第十七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的维护应定期进行,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的维护应由专业的电气工程人员进行,并记录相应的维护情况。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999b0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1.png)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煤矿井下电气设备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是保证井下电气设备运行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必要条件。
本文将对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一、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基本原则为了确保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保证接地电阻小于规定值;2.保证接地可靠;3.保证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爆措施;4.对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进行定期检测。
二、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具体安装规定1.接地栓必须埋到规定的深度。
在煤层底下的地层中,接地栓的埋深应保证接地电阻稳定,不受煤层水分波动和隆起影响。
同时,应定期检测接地电阻情况,以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定值。
2.不应使用锈蚀、生锈或损坏的接地线和接地导体,应使用铜和铜合金作为接地线和接地导体。
接地线和接地导体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避免出现接地失效、接地电阻超限等现象。
3.接地线和接地导体应设在防爆手段的作用范围内,并与防爆手段配合使用。
在布置接地线和接地导体时,应保证其距离电气设备固定点的距离符合规定。
4.要求井下电气设备进行二次接地,即电气设备本身一定要接地,与之配套的防护屏蔽也要接地。
此外,对于测量仪表等小电器设备,应与煤层接地并使用防爆型接地插头作为连接器。
5.电气设备的机壳体和导体不准与其他设备的机壳体和导体相互连接,也不准与地下构筑物相连接。
6.对于电气设备进行二次接地时,必须准确标明二次接地点,同时建立二次接地桩标记牌,做到标签清晰易懂,随时查看。
三、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检查的标准1.对于接地电阻过大、接地电流过大、不能保证接地可靠的设备,应立即停机处理并进行记录报告。
2.对于已经断开接地线或接地导体的设备,应及时报告并进行检修处理,恢复接地状态。
3.对于已经损坏的接地线和接地导体,应及时更换。
4.对于无法进行二次接地的设备需要进行单独防爆处理。
四、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注意事项1.接地栓、接地线、接地导体必须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安装和铺设。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规定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9b6a91a0722192e4536f6da.png)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规定一、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钢丝)、铅皮(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二、任一组主接地极断开时,井下总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
三、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应当与主接地极连接成1个总接地网。
主接地极应当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
主接地极应当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
在钻孔中敷设的电缆和地面直接分区供电的电缆,不能与井下主接地极连接时,应当单独形成分区总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四、下列地点应当装设局部接地极:(一)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二)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三)低压配电点或者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四)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带式输送机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
(五)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六)单独安装的馈电开关、各类型组合开关和双风机双电源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组合开关。
局部接地极可以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者其他就近的潮湿处。
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当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 的钢板或者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平放于水沟深处。
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以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全部垂直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
五、连接主接地极母线,应当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者截面不小于100mm2的耐腐蚀铁线,或者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m2的耐腐蚀扁钢。
煤矿保护接地装置安装标准
![煤矿保护接地装置安装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98bcd3d647d27284b735113.png)
图10 钢绞线和扁钢的连接 1—螺栓;2—钢丝导线;3—接地母线;4—螺帽;5—弹簧垫;6—钢绞线接头
图11
两股钢绞线的连接
图5
高压配电装置的接地示意图
二、井下接地装置的安装
4、井下各机电硐室、各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及各配 电点的电气设备的接地,除通过电缆的铠装层、屏蔽套或接地芯线与总接地 网相连外,还必须设置辅助接地母线。其所有设备的外壳都要用独立的连接 导线接到辅助接地母线上。辅助接地母线还必须用接地导线与局部接地极连 接。 • 5、井下中央变电所(或中央配电站)所有设备的接地,除与电缆的接地部分 连接外,其外壳均分别用独立的连接导线直接与连接主、副水仓中主接地极 的接地母线相连接。 • 6、电缆接线盒的接地,应将接线盒上的接地螺钉直接用接地导线与局部接地 极相连接。接线盘两端的铠装电缆的接地,要用绑扎方法或用特备的镀锌卡 环通过与接地导线相连接的连接导线把两端电缆的铅皮层和钢带(钢丝)层 连接起来。在接线盒处能采用铅封的尽量铅封;其接线盒仍照上述方法接地 。 • 7、接线盒两端电缆头的钢带层和铅皮层用连接导线绑扎或用铁卡环卡紧时, 应沿电缆轴向把铅皮二等或三等分割开并倒翻180°,把铅皮紧贴在钢带上, 铅皮与钢带接触处应打磨光洁,如图8所示。 • 铁卡环的宽度不得小于30mm。如用裸铜线绑扎时,沿电缆轴向绑扎长度不 得小于50mm。连接方法如图9所示。 •
一、总则
11、接地母线及变电所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50mm² 的裸铜线、 断面不小于100mm² 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100mm² 的镀锌扁钢。 采区配电点及其他机电硐室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25mm² 的裸铜 线、面不小于50mm² 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小于50mm² 的镀锌扁 钢。 12、连接导线、接地导线应采用所面不小于25mm² 的裸铜线、断面不小于50mm² 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小于50mm² 的镀锌扁钢。额定电压低于 或等于127V的电气设备的接地导线、连接导线,可采用断面不小于6mm² 的裸 铜线。 13、严禁采用铝导体作为接地极、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和接 地导线。 14、未镀锌的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要定期进行防腐处理,1~2年应涂刷 一次。 15、从任意一个局部接地装置处所测得的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Ω 。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同接地网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或 其他相当接地导线)的电阻值,都不得超过1Ω。
煤矿井下接地极装设的规定
![煤矿井下接地极装设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67b9b0c65ce0508763213b8.png)
井下接地极装设的规定一、电压在36V 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铁丝),铅皮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二、具体规定:1 、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 块,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
2、在钻孔中敷设的电缆不能与主接地极连接时,应单独形成一分区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3、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1)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 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1 个局部接地极。
5)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4、安设标准:1)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设备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0.6 m 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
2)设置在其它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 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 个直径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两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钻10 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两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
5、对接地线的要求:1)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扁钢。
2)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 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钢。
对于移动式电气设备,应用橡套电缆的接地线芯进行连接,并要求每一移动式电气设备与总接地网或局部接地极之间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 欧。
煤矿井下接地保护细则新规
![煤矿井下接地保护细则新规](https://img.taocdn.com/s3/m/c9ee81fa6294dd88d0d26b4b.png)
煤矿井下接地保护细则煤矿井下保护接地网的组成和作用井下巷道狭窄,人身接触电气设备外壳的机会较多。
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一旦损坏,发生一相碰壳事故,其金属外壳与该相导体便具有相同的电位,此时人身触及因发生漏电而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时,将发生触电危险。
如果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导电体与大地连接起来,在满足一定的接地电阻的条件下,该设备外壳的电位可降低到安全范围之内,因此流过人身的触电电流也在安全值之内,足以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这种为防止人身触电,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方法,称为保护接地。
虽然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但要实现每台电气设备各自的接地电阻均小于规定值,还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保护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通过它流入大地中的漏电电流就越大,引起瓦斯、煤尘爆炸或电气雷管引爆的危险就越大。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将井下的各种接地装置通过接地导线连接起来,组成保护接地网。
井下保护接地网是利用供电的高、低压铠装电缆的金属外皮和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把分布在井下中央变电所、井底车场、运输大巷、采区变电所以及工作面配电点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在电气上连接起来,并与安设于井下中央变电所附近主、副水仓中的主接地极、各配电点或电缆连接器的局部接地极、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和接地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
当井下构成保护接地网后,其总接地电阻就很小(2Ω以下),人身触及因一相漏电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时,其漏电电流便从总接地网流入地中,流过人身的电流就很小了,因此对人身便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工作面无局部接地极的移动电气设备,经电缆的接地芯线与总接地网连接后,从工作面流入地中的漏电电流很小,从而大大降低了瓦斯、煤尘爆炸或电气雷管引爆的危险性。
因此,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凡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者,必须接地。
第一章总则第1条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在设备金属外壳上和电缆的钢带(或钢丝)上会产生危险电压,人若接触上,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煤矿安全规程》关于井下各种设备接地极的完好标准及规定 (2)
![《煤矿安全规程》关于井下各种设备接地极的完好标准及规定 (2)](https://img.taocdn.com/s3/m/fe560d19aef8941ea66e0535.png)
《煤矿安全规程》关于井下各种设备接地极的完好标准及规定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36V以上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等,都必须装设保护接地。
井下保护接地网由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接地母线、连接导线等几部分组成。
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测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移动设备或手持式设备同接地网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或其他相当接地导线)的电阻值,都不得超过1Ω。
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都应同主接地极连接成一个总接地网。
一、主接地极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一块。
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小于0.75m2、厚度不小于5mm。
二、局部接地极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①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②每个(套)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③每个低压配电点,如果采煤工作面的机巷、回风巷和掘进巷道内无低压配电点时,上述巷道内至少应分别设置一个局部接地极;④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
2、在机巷或回风巷的局部接地极应尽量设在靠近工作面,为了避免接地极过于频繁移动,一般设在距工作面约50米处。
3、局部接地极最好设置于巷道旁的水沟内,以减小接地电阻值。
如无水沟时,则应埋设在潮湿的地方。
对于埋设在巷道水沟或潮湿地方的局部接地极,可采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如矿井水含酸性时,也应采取与主接地极相同的措施。
4、至于埋设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采用镀锌钢管。
钢管直径不得小于35mm、长度不得小于1.5米,管子上至少要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眼,并灌注盐水,以降低接地电阻值。
三、接地母线和辅助接地母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水泵房均应设置接地母线;采区变电所、采区配电点及其他机电硐室则应设置辅助接地母线。
接地母线及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扁钢(或镀锌铁线)或断面不小于50mm2的裸铜线。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96224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0.png)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接地电阻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通常要求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一般要求接地电阻小于4 ohm。
2. 接地方式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通常采用星形接地方式,即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系统的主保护接地线连接,形成一定的电位差。
3. 接地线路布置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线路应布置在地下矿井中,要求线路布置牢固,不易受到机械挤压和破坏,并与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牢固连接。
4. 接地电极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极通常采用专门设计的金属接地极,如耐腐蚀性能好的铜接地极,确保接地电气设备的可靠接地。
5. 接地系统维护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系统应定期巡视、维护和检测,保持接地系统的良好状态,避免接地电阻过高或接地线路断裂等情况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定仅为一般性指导,具体的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国家或地区规范进行具体操作。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0f43e7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6.png)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1. 背景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是煤矿生产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防止人身伤害和设备损伤,保证煤矿生产正常进行。
为此,为确保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所有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包括照明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等。
3. 接地导体的选择接地导体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规格,通常情况下应选择铜导体。
对于特殊情况,可以选择铝导体或其他适用的导体。
接地导体的截面积应根据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和工作环境温度进行计算。
具体截面积应根据设备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计算,或者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计算。
4. 接地电阻的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应保证接地电阻符合国家标准。
接地电阻值应根据设备额定电流和对地电阻进行计算,确保接地电阻不超过标准规定值。
若煤矿井下环境复杂、湿度大、土壤阻值低等情况下,则接地电阻应根据情况加大,确保接地电阻符合国家标准。
5. 接地极板的埋设接地极板应埋设在电气设备周围,确保与电气设备间距恰当。
接地极板应按照规定的深度和大小进行埋设,一般深度应控制在1米以内,大小应控制在1.2米左右。
在埋设接地极板时,应清除基坑内的多余泥土,并深入稳定的土层内,确保接地极板能够与土壤紧密接触,减小接地电阻。
6. 接地系统的检查和维护为确保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的质量和安全,应定期进行接地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测量接地电阻,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定期清理接地极板周围的泥土和污垢,保持接地极板表面的清洁和光洁。
3.定期检查接地导体的固定和接头的紧固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换。
4.在发现接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确保接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7. 总结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是煤矿生产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定的制定旨在确保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的质量和安全。
2024年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三篇)
![2024年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df0cb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3.png)
2024年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为保障我国矿井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有效预防人身触电事故及设备漏电引发的瓦斯、煤尘爆炸风险,本公司特此修订完善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安装、检查与维护管理体系。
以下为具体要求,请各相关部门及全体员工严格遵守执行。
一、保护接地安装要求:1. 凡电压超过36V的电气设备,以及绝缘可能损坏而带有危险电压的设备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铝皮及屏蔽护套等,均须实施保护接地。
2. 接地网上任意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应控制在2Ω以内;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与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并应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测。
3. 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50mm²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mm²的镀锌铁线或扁钢(厚度不小于4mm)。
4. 主接地极应分别埋设于主、副水仓中。
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适宜的潮湿位置。
5. 特定区域必须安装局部接地极,包括采区变电所、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低压配电点以及特定范围内的电气设备集中区等。
二、保护接地制作标准:1. 井下硐室、交接班地点等电气设备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端的铠装、铅皮连接,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mm²的裸铜线。
2. 井下固定或半固定设备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端的铠装、铅皮连接,应使用截面不小于50mm²的镀锌铁线。
三、辅助接地安装标准:1. 设备外壳接地与辅助接地间距应大于规定值。
2. 辅助接地线应使用指定型号的橡套电缆。
3. 辅助接地极的埋深应符合规定。
四、接地极的检查与维护:1. 机电硐室及有专职司机的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每班次均需进行表面检查。
2. 主接地极和浸在水中的局部接地极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并根据矿井水质情况适当增加检查频率。
3. 钢管接地极应定期灌注盐水。
煤矿井下保护接地细则
![煤矿井下保护接地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d0f230ae87101f69e31955d.png)
第1条 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在设备金属外壳上和电缆的钢带(或铁丝)上会产生危险电压,人若接触上,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保护接地就是为了避免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第2条 36V 以上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和橡套(塑料)电缆的接地芯线或屏蔽护套等均必须接地。
在矿井中禁止使用无接地芯线(或无其他可供接地的护套,如铅皮、铜皮套等)的橡套电缆或塑料电缆。
第3条 所有必须接地的设备和局部接地装置,都要和总接地网连接。
第4条 主接地极应浸入水仓中;主、副水仓必须各设一块。
矿井有几个水平时,每个水平的总接地网都要与主、副水仓中的主接地极连接。
第5条 在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1. 每个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 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 每个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4. 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机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行)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要装设一个局部接地极。
5. 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以及高压电缆连接装置。
第6条 局部接地极最好设于巷道水沟内,无水沟时应埋设在潮湿的地方。
第7条 矿井内所有需要接地的设备,均通过接地用的连接导线直接与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或铠装电缆的钢带(钢丝)、铅皮套或橡套(塑料)电缆的接地芯线(或接地护套)相连接。
而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与连接在一起的所有电缆的接地部分,又均通过各接地导线同各局部接地极相连接,最后都直接汇接到主接地极上,从而构成一个全矿井内完整的不间断的总接地网,如图1所示。
第8条 矿井内分区从井上独立供电者(包括钻孔供电),可以单独在井下或井上设置分区的主接地极,但其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满足第15条的要求。
第9条 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向井下供电。
但专供井下架线电机车变流设备用的专用变压器不在此限。
煤矿安全规程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
![煤矿安全规程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df90171aa76e58fafab00369.png)
煤矿安全规程-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第四百八十二条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第四百八十三条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
第四百八十四条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连接成1个总接地网。
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
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
在钻孔中敷设的电缆不能与主接地极连接时,应单独形成一分区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第四百八十五条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一)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二)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三)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四)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
(五)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
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
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应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
第四百八十六条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扁钢。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4篇)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a25b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2.png)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是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装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能保护设备免受电气故障和雷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安装规定。
一、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基本要求1.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经过验收合格。
2.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应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接地电阻在规定范围内,并及时处理接地故障。
3.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应与矿山综合地质环境相适应,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应采用专用的接地装置,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久性。
二、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具体要求1. 接地电阻: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需求改变。
2. 接地体材料: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体材料应选择导电性能良好且耐久性强的材料,如铜、铝等金属材料。
接地体的横截面积应根据设备的额定电流和接地电阻的要求来确定。
3. 接地布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布线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布线应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管道等非电气设备接触,要保持良好的绝缘状态。
接地线应固定牢固,不得松动或断裂。
4. 接地装置的选择: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装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常见的接地装置有接地棒、接地网等,其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设备的需要来确定。
5. 接地测量: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电阻应定期进行测量和检查,确保接地电阻在规定范围内。
测量结果应记录并留存备查。
三、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施工要求1. 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2. 施工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具备相关技术和工作经验。
3. 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标识和隔离设施,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02be287fd0a79563d1e7221.png)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为规范我司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正确安装和使用,防止一切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避免设备漏电而产生的火花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特制定如下安装、检查、维护要求,望各单位严格遵照执行。
一、保护接地的要求:1.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铝皮及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2.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
并每一季度检验一次。
3.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扁钢(厚度不小于4mm)。
连接地线截面应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扁钢(厚度不小于4mm)。
4.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一块。
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
6.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⑴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⑵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⑶低压配电点或10米范围内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⑷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
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行)至少应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⑸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对于井下单台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安装应按局部接地安装要求执行,必须保证接地点的电阻值不小于2Ω。
二、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制作标准:1、井下硐室、对手交接班地点如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乳化泵站、瓦斯抽放泵站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裸铜线。
2、井下固定、半固定设备但无人看守或移动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即直径不小于8毫米的50mm2钢绞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7243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规定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装
规定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为规范我司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正确
安装和使用,防止一切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避免设备漏电而产生的火花引起的瓦斯、煤尘
爆炸,特制定如下安装、检查、维护要求,望
各单位严格遵照执行。
一、保护接地的要求:
1.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
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
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铝皮及屏蔽护套等
必须有保护接地。
2.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
并每一季度检验一次。
3.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扁钢(厚度不小于4 mm)。
连接地线截面应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扁钢(厚度不小于4 mm)。
4.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一块。
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
6.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⑴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
压器)。
⑵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⑶低压配电点或10米范围内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⑷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
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行)至少应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
⑸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对于井下单台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安装应按局部接地安装要求执行,必须保证接地点的电阻值不小于2Ω。
二、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制作标准:
1、井下硐室、对手交接班地点如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乳化泵站、瓦斯抽放泵站电
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
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
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裸铜线。
2、井下固定、半固定设备但无人看守或移动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
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
接,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即直
径不小于8毫米的50mm2钢绞线。
3、钢绞线接地线制作要求:
⑴钢绞线长度大于等于1500 mm;
⑵钢绞线两端头应进行镀锡处理,长度100 mm;
⑶钢绞线两端头采用铜线鼻子(拆除现用
的铜线鼻子)或采用铜线捆扎制作线鼻子;
⑷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采用镀锌螺栓。
4、局部接地极制作标准:
局部接地极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
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00 mm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000 m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应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000 m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750 mm。
5、主接地极的制作标准:
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小于0.7m2,厚度不小于5mm。
局部接地极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它就近的潮湿处,应用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制成。
设置在其它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
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垂直埋入地下,垂直埋深不小于0.75m;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钻10个透孔,透孔直径不小于5mm,两根钢管并联且相距不小于5 m,垂直埋入地下,垂直埋深不小于0.75m。
三、电气设备辅助接地安装标准:
目前,我司使用的真空馈电开关、煤电钻
综合保护、信号照明综合保护接线腔均有辅助
接地端子,为确保各类保护和避免人身触电事故,均需要将开关接线腔内的辅助接地端子利
用电缆引处进行可靠接地。
1.设备外壳接地与辅助接地间距必须大于5米;
2.辅助接地线使用U-1000-3×1.5+1×1.5 或 U-1000-3×2.5+1×2.5橡套电缆;
3.辅助接地极按局部接地极埋深0.8m设置;
4.辅助接地与接地极连接必须使用M10或
M12镀锌螺栓,连接时采用双垫片;
5.辅助接地与接地极连接处接头必须采取
挂锡处理。
四、接地极的检查与维护
1.有值班人员的机电硐室和有专职司机的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每交接班时必须进行一次表面检查。
其它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由维护人员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表面检查。
2.每年至少对主接地极和浸在水中的局部接地极详细检查一次,应将其从水仓或水沟中提出来检查,若矿井水含酸性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着重检查连接情况和锈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主接地极,应一个检查,另一个工作,不能将两个同时提出来。
3.对于钢管接地极应经常灌注盐水。
4.电气设备在安装、检修搬迁后,应详细检查其接地装置的完善情况。
5.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的测定,由专人负责,每季至少进行一次,并做好记录。
6. 采掘工作面所使用电气设备需要移动的,局部接地极必须将一同移动,不得丢弃,接地极不能移动的必须将接地母线回收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