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要点
2024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2024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显。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信息安全事件,我们制定了2024年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确保我们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能在任何突发情况下保持安全,并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总体目标1. 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2. 减少信息安全事件的损害,降低恢复成本。
3.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三、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及应急响应流程1. 网络攻击事件常见的网络攻击事件包括DDoS攻击、SQL注入、恶意软件等。
对于网络攻击事件的应急响应流程如下:(1) 确认攻击事件:监测系统日志、网络流量等,判断是否存在攻击行为。
(2) 阻断攻击源: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封堵攻击源。
(3) 恢复系统安全:修复遭受攻击的系统漏洞,升级安全防护设备。
(4) 收集证据:保存攻击相关的日志、网络数据等,用于事后溯源和追责。
(5) 提升防御能力:总结攻击事件的教训,改进安全策略和防御措施。
2. 数据泄露事件数据泄露事件可能由于内部员工的失误、系统漏洞等原因导致。
对于数据泄露事件的应急响应流程如下:(1) 发现数据泄露:通过监测系统日志、异常访问行为等方式发现数据泄露的迹象。
(2) 确认泄露范围:迅速确定受影响的数据和系统,并评估泄露的风险程度。
(3) 停止泄露行为:封堵泄露通道,禁止非授权访问。
(4) 恢复受损数据:修复被泄露的数据,检查系统漏洞,确保数据安全。
(5) 通知相关方:依法、及时通知用户、监管部门等相关方,防止进一步损失。
3. 物理安全事件物理安全事件包括设备丢失、设备损坏、停电等。
对于物理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流程如下:(1) 发现物理安全事件:通过视频监控、设备告警等方式发现物理安全事件。
(2) 确认损失范围:迅速确认受影响的设备、区域,评估影响程度。
(3) 控制损失扩大: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防止进一步扩大损失。
(4) 修复受损设备:尽快修复或更换受损设备,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是指在信息系统出现紧急情况时,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预先准备的工作,确保信息系统能够及时、高效地恢复正常运行。
本文将围绕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预案的内容、应急措施的执行和实施情况的评估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制定1.建立组织机构:在制定应急预案之前,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编制机构,由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明确各个责任人的职责。
2.进行风险评估:对信息系统可能遭受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分析每种风险对信息系统的影响程度和发生的概率。
3.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即要达到的安全和可用性的要求,确保信息系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4.确定资源需求:根据应急预案的目标,确定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员、物资、技术设备等,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调动所需资源。
5.制定应急预案:根据以上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文件,明确应急预案的内容和具体操作步骤。
二、应急预案的内容2.紧急事件分类:将紧急事件按照严重程度和紧急性划分等级,并为每个等级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流程。
3.事件响应程序:明确信息系统发生紧急情况后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包括事件报告、紧急人员召集、应急指挥中心的成立等。
4.事故调查与分析:在事件发生后,根据应急预案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并制定改进措施。
5.应急培训和演练:明确应急培训和演练的内容和周期,确保应急预案得到有效实施。
三、应急措施的执行1.应急通知:根据应急预案制定的通知程序,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指挥中心的成立:根据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各方面资源,调度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处置。
3.紧急事态的处理:根据紧急事件的分类,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限制损失范围。
4.紧急响应和恢复:快速响应紧急情况,迅速恢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经济损失。
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处理预案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
一旦信息系统受到攻击或遭受故障,将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重大损失。
为了及时应对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并保障系统运行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制定一份完备的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处理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处理预案的目标1.确保信息系统安全2.保障系统的快速恢复3.降低因安全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4.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和效率三、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处理流程1.发现异常情况监控系统时刻关注系统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系统崩溃、数据异常、攻击行为等,应第一时间触发应急处理流程。
2.报告和评估相关人员应立即进行报告,向负责人、安全团队和管理层汇报情况。
同时,应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3.引入应急处理团队根据事件的特性和严重程度,安全团队将根据预先制定的应急处理计划启动相应的处理团队,确保有专业人员全程参与应急处理工作。
4.现场处置应急处理团队成员进入现场进行实时检查,采集相关证据和数据,并借助专业工具进行分析和判断。
同时,对系统进行初步修复,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5.整理报告和追溯溯源应急处理团队根据现场情况,撰写详细的应急处理报告,包括事件追溯、损失评估、修复情况等,并在系统中进行溯源,查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漏洞,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6.恢复和修复根据应急处理报告,对系统进行全面恢复和修复。
包括修复漏洞、加强安全策略、加固系统防护等措施,确保系统可以正常运行且安全性得到提升。
7.监控和评估对修复后的系统进行长期监控和评估,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总结教训,提出改进建议,并完善应急处理预案。
四、组织和资源保障1.应急处理组织架构:应急处理团队成员、负责人、管理层等。
2.应急处理人员培训:保障应急处理团队成员熟悉信息系统和安全技术,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应急处理工具和设备: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保障应急处理团队的工作所需。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范文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范文根据公司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以下是我们对于信息系统发生意外事件时的处理流程和应对措施:一、事件描述1.若发生信息系统受损的意外事件,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2.在第一时间了解并确认系统受损的程度和范围,例如数据损坏、系统崩溃或网络中断等情况。
二、紧急处理措施1.在确认系统受损后,关闭相关资源或服务,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2.调动技术团队成员,立即对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
3.对于数据库的损坏情况,立即启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或修复。
三、通知沟通1.在处理过程中,要及时向公司领导、业务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通报事故情况和处理进展。
2.积极与供应商或合作伙伴联系,沟通合作解决方案,减少受损范围。
四、故障恢复1.在信息系统处理完毕后,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2.对于受损数据的处理,要进行数据恢复和数据库修复,尽量减少数据丢失和影响。
五、事故总结1.对于事件发生后,成立应急响应小组,对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2.及时修改应急预案,更新相关措施和流程,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同时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共同维护公司的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
另外,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我们还将加强以下措施:1.定期演练:定期组织信息系统应急演练,模拟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提高员工对应急预案的熟悉度和应对能力,确保在实际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2.技术监控: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监控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风险和故障,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安全备份: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定期对关键数据和系统进行备份和存档,确保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和系统,减少损失和影响。
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

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与信息系统已成为组织运营的关键基础设施。
然而,随着网络威胁的不断演变和加剧,网络与信息系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如病毒攻击、黑客入侵、数据泄露等。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件,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和信息资产的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应急处理原则1、预防为主加强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采取多种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预防安全事件的发生。
2、快速响应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3、协同配合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应对安全事件。
4、责任明确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应急处理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应急处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成立由组织高层领导组成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和协调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处理工作。
其职责包括:(1)制定和审核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2)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应急处理工作;(3)决策应急处理中的重大事项。
2、应急工作小组设立由技术、运维、安全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应急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理工作。
其职责包括:(1)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安全事件;(2)对安全事件进行初步评估和分析,确定事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3)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切断网络连接、恢复数据备份等;(4)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事件的处理进展情况。
3、外部支持小组与外部的安全服务提供商、技术专家等建立合作关系,组成外部支持小组,在必要时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四、预防措施1、安全策略制定制定完善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策略,明确安全目标、原则和措施。
2、安全培训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安全漏洞管理定期对网络与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样本(三篇)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样本如下:一、全面风险评估:在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中,首要任务是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通过对系统漏洞、弱点以及潜在威胁的全面评估,可以有效地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为后续的安全应急处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在信息系统发生安全事件时,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至关重要。
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快速响应流程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可以有效地缩短事件处理的时间,降低损失和风险。
三、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信息系统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仅可以避免很多安全漏洞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水平。
四、定期演练漏洞修复:定期组织漏洞修复演练,可以有效地检验现有的修复能力,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演练过程中要注重全程记录和分析,不断完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建立信息安全通报机制:及时有效的信息共享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关键。
建立信息安全通报机制,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安全威胁和漏洞动态,为应急处理提供及时支持和参考。
六、强化监控和检测能力: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处理的基础是强大的监控和检测能力。
通过部署有效的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安全事件的进一步扩大。
七、定期更新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更新和升级安全技术设备和软件是确保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
定期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能,及时更新安全技术和软件,提高系统的抗攻击能力。
八、建立灾难恢复机制:灾难恢复是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处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建立完善的灾难恢复机制,包括备份数据、灾难恢复计划和应急响应队伍,可以在灾难事件发生时迅速恢复系统运行,减少损失。
九、持续改进和提升:信息系统安全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断改进和提升是确保系统安全的基础。
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和漏洞修复,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水平和能力。
十、突发事件后续跟踪和分析:在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做好事后处理工作,及时跟踪和分析安全事件的原因和教训,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处理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范文(8篇)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范文为全面加强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应对信息安全____的发生,提高对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满足突发情况下信息系统安全稳定、持续运行,根据总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一)明确责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要求,建立并落实统计信息系统责任制和应急机制。
(二)积极预防、及时预警。
各部门应及早发现安全事件,及时进行预警和信息通报;积极做好应急处理准备,提高对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协作配合、确保恢复。
部门间要协同配合,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的恢复。
二、应急措施电力系统故障的应急处理流程1.任何部门和人员发现本单位电力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都应及时向公司办公室报告。
2.公司办公室是电力系统故障应急处理的第一责任单位。
公司办公室应立即启动电力系统故障应急处理流程,尽快查清故障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确定故障排除可能需要的时间并通知网络机房管理部门。
3.计算中心机房停电的处理网络运行负责人应根据停电时间和ups电池的供电能力,在保证重点网络关键设备用电的前提下,提出机房设备部分关机或全部关机方案,经认可后按照规定的流程操作实施。
4.电力系统恢复供电后的处理流程电力系统恢复供电后,公司办公室应在第一时间通知技术部门,以便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关闭的网络应用。
系统管理人员在接到通知后,按照规定的流程开启关闭相关设备。
(二)消防系统应急处理流程1.报告和简单处理当出现火情、火灾时,发现人员应在最短时间内报告公司办公室及机房管理部门。
若火情严重时,应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并尽可能采取一些简单可行的方法作初步处理,如:使用周围的灭火器、水源(在允许用水灭火的场合)或采用其他灭火措施、手段。
进展情况随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2.灭火计算中心机房出现火情并且无法进行局部处理时,机房管理人员在紧急报告有关领导的同时,应立即疏散物理场地楼层以内的工作人员。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一、背景。
随着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信息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遭受攻击或者遭受自然灾害等不可预测的情况,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目的。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目的在于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信息系统故障或遭受攻击而造成的损失,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声誉。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团队的建立,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信息系统应急响应团队,团队成员应包括信息技术部门的专业人员、安全专家、法务人员等,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2. 应急响应流程,建立信息系统故障或遭受攻击时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事件的报告、评估、处理和恢复等各个环节,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应急资源准备,企业应当提前准备好应急资源,包括备用服务器、备用网络设备、备用数据存储设备等,以便在系统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换并恢复服务。
4. 应急演练,定期进行信息系统应急演练,以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5. 应急通知和沟通,建立应急通知和沟通机制,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与外部合作伙伴、监管机构等进行有效沟通。
四、应急预案执行。
当发生信息系统故障或遭受攻击时,应急响应团队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响应和处理,直至信息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五、总结。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是企业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以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并恢复。
信息系统的应急预案

信息系统的应急预案信息系统的应急预案为保证我局信息系统安全,加强和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管理措施,层层落实责任,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安全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信息系统和网络的畅通运行。
现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则(一)工作目标保障信息的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保障网络、计算机、相关配套设备设施及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
(二)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规定、文件精神,制定本预案。
(三)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
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抓好预防、监控、应急处理等环节,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作用,有效预防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
2、分级负责。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单位)应积极支持和协助应急处置工作。
3、果断处置。
一旦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尽最大力量减少损失,尽快恢复网络与系统运行。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机关各科室、局属事业单位。
二、组织体系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局长担任,组员由各科室、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综合科,统一协调,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三、预案的启动在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四、预防预警(一)信息监测与报告1、进一步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测和预警制度。
落实工作责任制,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和可能引起突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
当检查到有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建议等。
2、发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网络或信息系统通信和资源使用异常;网络或信息系统瘫痪,应用服务中断或数据篡改、丢失;网络恐怖活动的嫌疑和预警信息;其他影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信息。
信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我国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安全事件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权益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提高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及时发现、报告、处置信息安全事件,降低信息安全事件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权益的损害。
3. 加强信息安全应急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安全应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1. 网络攻击事件:针对我国信息系统进行的恶意攻击,如DDoS攻击、SQL注入、网页篡改等。
2. 信息泄露事件:信息系统中的敏感信息被非法获取、传播或泄露。
3. 系统故障事件:信息系统因软硬件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服务中断或数据丢失。
4. 恶意软件事件:信息系统感染恶意软件,如病毒、木马、蠕虫等。
5. 其他信息安全事件:对信息系统安全构成威胁的其他事件。
四、预案组织体系1. 成立信息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信息安全事件的总体指挥、协调和决策。
2. 成立信息安全应急工作小组,负责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调查分析和报告工作。
3.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安全事件的报告、处置和协调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安全事件报告:发现信息安全事件后,立即向信息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初步判断等。
2. 事件调查分析:信息安全应急工作小组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件原因、影响范围和应急处置措施。
3. 事件处置:根据事件调查分析结果,采取以下措施:a. 立即切断事件传播途径,防止事件扩大;b. 采取措施恢复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保障信息安全;c. 加强对信息系统安全防护,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d. 查明事件原因,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4. 事件报告:事件处置结束后,向信息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件处理结果,包括事件原因、处置措施、影响评估等。
信息化系统应急预案

信息化系统应急预案一、引言信息化系统是现代企业运营和管理的重要工具,但在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和灾难时,系统可能会受到威胁或者中断。
为了保障信息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息化系统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步骤,以及应急响应措施。
二、应急预案制定步骤1. 风险评估和演练首先,对信息化系统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自然灾害、黑客攻击、硬件故障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同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验证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应急组织与人员建立应急组织和指挥体系,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指定应急小组成员,包括系统管理员、网络安全专家、数据恢复专家等,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
3. 应急设备和备份配置必要的应急设备,如备用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备份设备等。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可用性。
同时,制定数据备份策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4. 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包括网络安全防护、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措施。
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修复和更新系统补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5. 应急响应流程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包括事件报告、紧急处理、恢复和恢复验证等环节。
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工作流程,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三、应急响应措施1. 事件报告和分析当发生信息化系统故障或者安全事件时,及时向应急小组报告,并进行事件分析和评估。
根据事件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2. 紧急处理在紧急处理阶段,应急小组根据预案进行相应的操作。
例如,如果是系统故障,可以切换到备用服务器;如果是黑客攻击,可以封堵攻击源或者调整网络配置等。
3. 恢复和恢复验证在紧急处理后,进行系统的恢复和恢复验证工作。
恢复包括数据恢复、系统配置恢复等;恢复验证则是验证恢复后的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证。
4. 事后总结和改进在应急事件处理完毕后,进行事后总结和改进。
信息系统_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了有效应对信息系统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信息系统稳定运行,降低信息系统故障带来的损失,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管理系统、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
三、组织机构1.成立信息系统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工作。
2.设立信息系统应急小组,负责日常信息系统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工作。
3.各部门负责人为信息系统应急响应责任人,负责本部门信息系统应急响应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预警和预防机制1.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监测体系,对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对信息系统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4.加强员工信息系统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应急处理程序1.信息系统异常发现(1)信息系统出现异常时,相关部门应及时向信息系统应急指挥部报告。
(2)信息系统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响应(1)信息系统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信息系统应急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应急处理。
3.应急处置(1)根据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对信息系统进行隔离,防止异常扩散;-采取技术手段,恢复信息系统运行;-对受影响的数据进行恢复;-对受影响的服务进行恢复。
(2)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信息畅通。
4.应急恢复(1)在应急响应结束后,信息系统应急小组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恢复正常运行。
(2)对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六、保障措施1.加强信息系统安全投入,确保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4.加强员工信息系统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本(5篇)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应对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有效预防和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系统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国家《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指南》、《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处理预案。
第二条本处理预案所称的信息系统,由计算机设备、网络设施、计算机软件、社会保险数据等组成。
第三条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分为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网络故障事件、软件系统故障事件、灾难性事情、其他事件等八类事件。
(一)网络攻击事件。
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利用信息系统的配臵缺陷、协议缺陷、程序缺陷或使用暴力攻击对信息系统实施攻击,并造成信息系统异常或对信息系统当前运行造成潜在危害的事件。
(二)信息破坏事件。
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造成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被篡改、假冒、泄漏等而导致的事件。
(三)信息内容安全事件。
利用信息网络发布、传播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不良信息内容的事件。
(四)网络故障事件。
因电信、网络设备等原因造成大部分网络线路中断,用户无法登录信息系统的事件。
(五)服务器故障事件。
因系统服务器故障而导致的信息系统无法运行的事件。
(六)软件故障事件。
因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故障而导致的信息系统无法运行的事件。
(七)灾害性事件。
因不可抗力对信息系统造成物理破坏而导致的事件。
(八)其他突发事件。
不能归为以上七个基本分类,并可能造成信息系统异常或对信息系统当前运行造成潜在危害的事件。
第四条按照造成信息系统的中断运行时间,将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级别划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特别重大(i 级)。
(一)一般(iv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____小时以内的故障;(二)较大(iii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____小时以上、____小时以内的故障;(三)重大(ii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____小时以上、____小时以内的故障;(四)特别重大(i级)。
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

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与信息系统在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威胁也不断增加,如病毒攻击、黑客入侵、数据泄露等。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件,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的安全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网站被篡改、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网络中断等。
(三)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加强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快速响应:一旦发生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分级负责:根据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实行分级负责、协同处置的原则,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高效有序。
4、保障恢复: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优先保障重要业务系统的恢复,尽快恢复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做好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小组成立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应急指挥小组,作为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机构。
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分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担任,成员包括信息化部门负责人、技术骨干以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
应急指挥小组的主要职责:1、制定和修订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
2、统一指挥和协调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3、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
4、协调与外部相关单位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由信息化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处置小组的主要职责:1、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安全事件。
2、对安全事件进行初步评估和判断,确定事件的类型和级别。
3、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应急处置,如切断网络连接、恢复系统运行、数据备份和恢复等。
4、协助相关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和处理。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在企业和组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信息系统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威胁,如网络攻击、系统故障、自然灾害等。
为了应对这些突发情况,制定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故障和数据丢失对企业和组织造成的损失。
2. 原则,及时、有效、全面、协同。
三、应急响应流程。
1. 预警,建立信息系统监控机制,及时发现系统异常和潜在威胁。
2. 报告,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即向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3. 评估,对系统故障或威胁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应急响应的优先级和范围。
4. 应对,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系统修复或应对安全威胁。
5. 恢复,在解决问题后,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测和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 总结,对应急响应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并改进。
四、应急预案的组成。
1. 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应急响应中的职责和权限。
2. 应急资源准备,确保备有必要的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和人员培训。
3. 应急预案文件,编写详细的应急预案文件,包括应急响应流程、联系方式、应急资源等内容。
4.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协同能力。
五、应急预案的实施。
1. 信息系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更新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2. 各部门和人员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的流程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和有效。
3. 应急响应结束后,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六、结论。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是企业和组织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实施,才能在突发情况发生时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理。
因此,各企业和组织都应高度重视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信息化系统应急预案

信息化系统应急预案一、前言信息化系统是现代企业运营的重要工具,其作用不仅仅是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更是保障业务连续性和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信息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应急预案,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二、预案目标1.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连续性,降低系统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2.及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减少损失;3.提高信息系统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应急组织1.应急指挥部: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信息化部门主管组成,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和决策;2.业务应急小组:由业务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负责制定和执行应急方案;3.技术应急小组:由信息化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负责信息系统的恢复和调试工作;四、应急方案1.系统备份方案对信息系统的各类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每次备份后都要进行数据完整性的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2.灾难恢复方案针对不同级别的灾难事件,制定相应的恢复策略和步骤。
包括硬件设备的调配和恢复、系统数据的还原和修复、测试和验证恢复后系统的稳定性。
3.业务中断处理方案根据业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
对于关键业务,要备有备用方案,在主方案无法执行时,快速切换到备用方案,以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
4.安全漏洞处置方案建立安全漏洞发现和处置的工作机制,定期进行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检查。
一旦发现安全漏洞,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用户。
五、应急培训1.定期组织信息系统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2.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六、应急预案执行1.应急事件的发生,按照预案的章程和步骤进行应急响应;2.应急处理过程中,及时通知和汇报上级领导,报告处理情况和效果;3.对应急处理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三篇)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信息系统安全是企业和组织保障其数据和信息资产的重要方面。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威胁和攻击事件,制定和实施一套完整的应急处理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息系统安全措施的应急处理预案,包括预案的目标、原则、要素和步骤。
一、应急处理预案的目标制定和实施应急处理预案的目标主要是:1. 确保及时发现和分析安全事件,防止安全事件扩大和危害数据和信息资产;2. 快速响应和恢复安全事件,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件对业务的影响;3. 收集和分析安全事件的信息,改进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4. 保护业务关键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二、应急处理预案的原则应急处理预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 紧急性原则:对安全事件要迅速响应,减少对业务的影响;2. 应变性原则:根据实际安全事件的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预案;3. 调研性原则:在安全事件发生后,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找出安全事件的原因和漏洞;4. 综合性原则:将技术、管理和人员的应急措施综合考虑,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应急处理预案。
三、应急处理预案的要素应急处理预案应包括以下要素:1. 应急响应组织机构:明确应急响应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包括安全负责人、应急处理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2. 安全事件分类和级别划分:对安全事件进行分类和级别划分,便于确定应急处理的优先级和措施;3. 安全事件的发现和报告:明确安全事件的发现和报告渠道、流程和时限,确保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事件;4. 应急处理流程:明确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包括事件的追踪、分析、调查、修复和恢复等环节;5. 应急处理工具和设备:配备必要的安全工具和设备,用于快速响应和处理安全事件;6. 应急处理培训和演练:定期开展应急处理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7. 应急处理评估和改进:对应急处理预案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应急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四、应急处理预案的步骤制定和实施应急处理预案的步骤如下:1. 评估和识别安全威胁:对现有的信息系统安全控制措施进行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2. 制定应急处理策略:根据安全威胁的评估结果,制定应急处理策略,包括预防、检测、响应和恢复措施;3. 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根据应急处理策略,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预案,包括组织机构、发现和报告渠道、处理流程、工具和设备、培训和演练等内容;4. 实施应急处理预案:根据预案的要求,建立应急响应组织机构,指定应急处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工具和设备,并开展培训和演练;5. 监控和分析安全事件:建立安全事件的监控和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和分析安全事件,确定应急处理的优先级和措施;6. 响应和恢复安全事件:根据预案的要求,及时响应和处理安全事件,修复受到影响的系统和数据,恢复业务的正常运行;7. 调查和总结安全事件:对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调查安全事件的原因和漏洞,提出改进建议;8. 改进和优化应急处理预案:根据调查和总结的结果,改进和优化应急处理预案,提高应急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

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I. 前言当前,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信息安全问题也变得愈发严峻。
在面对各类网络攻击、突发事件和灾害时,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进行探讨。
II. 应急预案的定义与目的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是为应对突发事件对信息系统造成的威胁和危害,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及时恢复被破坏的系统功能,降低因信息系统故障或安全漏洞导致的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组织和技术措施。
III. 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1. 风险评估:通过对现有信息系统的漏洞分析和威胁评估,确定系统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和可能的安全事件。
2. 制定预案: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应对各类风险和安全事件的预案,并确定组织结构和责任分工。
3. 预案测试:定期进行预案演练和测试,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对预案进行修订与完善。
4. 预案更新与维护:根据信息系统的变化和风险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和维护预案,确保其与实际情况匹配。
IV. 应急预案的重点内容1. 应急响应流程:明确信息系统出现安全问题后的响应流程,包括信息报告、事故确认、应急控制、修复恢复和事故评估等环节。
2. 预警和监控措施:建立健全的安全事件预警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异常活动并进行有效干预。
3. 信息备份与恢复:制定合理的备份策略,保证关键信息的备份和存储,确保系统功能的及时恢复。
4. 事件调查和分析:对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漏洞和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5. 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促进组织整体信息安全水平的提升。
V. 应急预案的执行与评估1.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查找漏洞和问题,并及时修订与完善预案。
2. 应急处置记录与总结:对每次应急处置活动进行记录与总结,为后续预案的改进提供参考。
3. 性能评估与改进:通过对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定期评估,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是一个组织或企业为了应对各种信息安全事件(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旨在保护和维护组织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的安全。
在应急预案中,必须明确的包括应急响应流程、责任人员、应急措施等。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多,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和预防成为了组织和企业必须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了做好应对各种信息安全事件的准备工作,制定和实施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2.快速响应和处置信息安全事件;3.减少信息安全事件对组织和企业的损失。
(二)原则:1.及时性:在出现信息安全事件时,要迅速触发应急预案,减少损失的扩大;2.全面性:预案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信息安全事件,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3.高效性:响应措施要经过充分的测试和训练,以保证在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4.协作性:预案要明确各个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合作机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
三、应急响应流程(一)事件发现与报告:1.实时监测和日志分析: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和日志分析机制,及时检测和发现异常活动;2.事件报告:一旦发现异常活动,由相应的责任人员立即向上级汇报。
(二)事件评估与分类:1.评估和分析事件的情况和风险等级;2.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三)应急响应:1.触发预案:根据事件的分类和风险等级,启动相应的预案;2.应急处置措施: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四)事件查证与恢复:1.对事件进行全面的查证和溯源,了解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范围;2.根据查证结果采取相应的修复和恢复措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四、应急响应组织(一)指挥组:1.设立信息安全应急指挥中心;2.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3.决策和指导应急事件响应工作。
(二)响应组:1.技术组:负责分析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制定恢复措施;2.通信组:负责与相关部门和外部机构的沟通与协调;3.支持组:负责收集和整理事件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应急处置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为了防止因医院信息系统出现故障而影响全院正常医疗秩序,确保患者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望各科室、各部门认真学习本预案内容,根据科室的实际工作情况及时拟定针对系统故障转为手工模式的本科应急预案,并请在突发情况下遵照执行。
一、成立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由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药剂科、财务科(含物价科、结算中心)、行政各科室、器械科、各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信息科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领导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工作,审定本院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研究解决本院有关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信息科科长担任主任,办公室设在信息科,办公室成员为信息科全体工作人员。
二、系统故障的定义:系统故障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如停电、网络故障、病毒攻击、服务器故障、服务器升级等)导致整个或局部网络不能运行,各终端完全不能访问数据库,不能处理任何与信息系统有关的收费、医疗、检查、检验等工作相关的故障现象。
三、对系统故障的判断:当各工作站发现计算机访问数据库速度迟缓、不能进入相应程序、不能保存数据、不能访问网络、应用程序非连续性工作时,要立即告知信息科,信息科工作人员对科室提出的上述问题必须重视,核实后向信息科负责人反馈信息。
信息科负责人应召集科室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如果故障原因明确,可以立刻恢复工作的,应立即恢复工作。
如故障原因不明确、情况严重不能在短期内排除的,应立即通知院领导,以便于在网络不能运转的情况下协调全院工作。
现根据故障严重程度分为四类:一类故障:服务器不能工作;光纤损坏;主服务器数据丢失;备份盘损坏;服务器工作不稳定;局部网络不通;价表被人为删改;重点终端故障;整体软、硬件故障。
二类故障:由于交换机故障造成的局部网络不通;由于单一终端软、硬故障;单一病人信息丢失;偶然性的数据处理借误;某些科室违反工作流程引起系统故障。
三类故障:由于各终端操作不熟练或使用不当造成的错误。
四类故障:由于停电,造成各工作站无法正常使用。
针对上述故障分类等级,处理方案如下:一类故障——由信息科十五分钟内上报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组织恢复工作。
二类故障——由工程人员上报信息科主任,由信息科集中解决。
三类故障——由科室技术骨干解决,并登记情况,不能解决时报信息科由信息科技术人员解决。
四类故障——由电工房解决停电问题,及时恢复供电。
造成各工作站无法正常使用的,按照一类故障进行处理。
门诊部、行政各科室、各医技科室负责人,做好病人的安抚工作。
四、网络整体故障的首要工作:1、当信息科一旦确定为网络整体故障时,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并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同时信息科应马上组织恢复工作,并充分考虑到特殊情况,如节假日、病员流量大、人员外出及医院有重大活动等对故障恢复带来的时间影响。
2、当发现系统整体故障时,各部门根据故障恢复时间的程度转入手工工作的时限明确如下:①、15分钟内不能恢复——门诊收费、挂号、门诊药房、门诊医生站、门诊护士站等部门转入手工操作;急查的检验报告、医技检查报告转入手工操作。
住院病人急需药品在住院药房以借药方式进行。
②、3小时的不能恢复——原则上将住院医生工作站、住院护士工作站、住院药房、入院、急诊检查、手术室、检验报告、医技检查转入手工模式。
③、6小时以上不能恢复——全院各种业务转入手工模式。
五、各部门的具体协调安排:故障期间,医务科和护理部做好病人的安抚工作,维持好门诊或住院病人正常有序的诊治环境。
1、所有手工操作的统一启用时间须由信息科通知,相关部门严格按照通知时间协调各项工作,在未接到新的指示前不得私自操作计算机,【具体操作见本科室应急预案】。
2、门诊挂号、收费工作协调:门诊收费处工作由财务科长及收费处负责人总体联络协调,要与信息科保持联系,及时反馈沟通最新消息;当网络系统运行中断超过15分钟时,要通知收款员转入手工收费程序;①、门诊收款员要建立手工发票使用登记本,对发票使用情况做详细登记;②、当系统恢复正常时,由收费室负责人及收款员负责对网络运行稳定性进行监测,如不稳定,及时向信息科反馈情况;③、在接到信息科发出可使用系统的通知时,应重新启动运行后,收款员逐步转入系统操作。
【具体操作见本科室应急预案】。
3、住院处工作协调住院处的工作由财务科长及住院处负责人总体负责联络协调;①、当系统停止运行超过24小时,对普通出院患者,推迟出院结算时间。
对急诊出院的患者应根据病历和临床护士工作记录,进行手工核算,出具手写发票。
②、在网络停止运行期间,出院患者急需结算时,应由该科护士追查是否还有正在进行的检查项目,并向出院结算处提供详细费用情况后,方可送交结算。
③、在网络停止运行期间,入院患者急需办理入院手续时,实行手工办理入院手续。
系统恢复时补录病人所有资料。
【具体操作见本科室应急预案】。
4、临床工作系统协调:(1)临床科工作由医务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共同总体协调。
各科室主任及护士长负责本科室的监督工作。
(2)系统故障期间临床科室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信息情况。
①、网络故障期间医护人员应手工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医嘱、病历记录,并详细记录治疗执行情况、病情进展情况、护理记录和费用执行情况等信息;详细填写每位患者的药品请领单(包括姓名、住院号、费别、药品名称及用量),一式两份,一份用于科室补录医嘱,另一份送药房作为领药凭证。
②、出院带药由主治医生负责掌握经费情况,如出现费用超支情况则取消出院带药。
③、接到信息科通知恢复网络运行时,按要求补录医嘱、护理记录和在本科发生的费用执行情况等信息。
④、如患者急需出院结算,应向住院结算处提供详细费用情况,对正在进行的检查应予以说明。
【具体操作见本科室应急预案】5、医技检查工作协调:①、医技检查工作站由医务科主任负责总体联络协调,各科主任负责本医技科室转入手工的协调工作。
②、在网络停运期间应详细留取、整理检查申请单底联。
③、在网络恢复后根据检查单底联登记,通过手工记价补录患者费用(注意与临床科室联系沟通)。
④、对即将出院或有出院倾向的患者,主治医师要在检查申请单上要注明,检查科室应及时通知科室或住院处,及时沟通费用情况。
【具体操作见本科室应急预案】5.1、LIS系统应急处理:当LIS系统无法工作时,启用LIS系统应急预案。
在系统停止期间做的检验报告,以手工的方式出检验报告。
同时并记录好病人的原始数据(病人姓名、性别、科室、检验项目等)及检验结果,以便系统恢复正常后,补录相关数据。
如果检验设备上保留有病人的检验结果,补传数据到LIS 系统中;如果检验设备上没有保留有病人的检验结果,需通过这期间手工记录的数据手工补填写到LIS系统中。
5.2、PACS系统应急处理:当PACS系统无法工作时,启用PACS系统应急预案。
在系统停止期间做的检查,以手工的方式出检查报告。
同时并记录好病人的原始数据(病人姓名、性别、科室、检查项目等),保存好检查设备上的检查数据及图像,以便系统恢复正常后,补传相关数据。
5.3、血库系统应急处理:当血库系统无法工作时,启用血库系统应急预案。
在系统停用期间需输血的病人,以手工方式进行。
同时并记录好病人的原始数据(病人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室以及血液相关信息等),待系统恢复正常后再补录相关数据。
6、药房工作协调:①、由药剂科主任负责整体协调工作。
②、住院药房应严格按照信息科规定的时间及要求进行计算机操作。
③、系统故障时根据临床科提供的药品请领单发药。
④、网络恢复时对临床科补录的摆药医嘱进行发药并确认,同时与发药时药品请领单的内容详细核对,如发现内容不符,必须详细追查。
⑤、网络恢复后对出院带药处方及时进行补录。
⑥、数据补录工作结束后应查看系统内的药品库存与实际库存相符情况【具体操作见本科室应急预案】。
7、大营路与花果园以及大水沟三院区间网络故障处理方案:大水沟与花果园院区之间网络租用百兆裸纤,大营路与花果园院区之间网络租用500兆裸纤。
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无法预料的断网情况。
如何保障各院区之间通信的稳定运行,特制定以下应急方案。
①、网络保障:当数据专线1出现故障时,启用数据专线2切入,临时提供系统基础应用,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即在此期间跨院区调用仅能使用临床、费用、药品等模块。
因带宽小,不能使用大数据量查询及PACS、LIS系统。
②、网络设备保障:网络设备最容易出现故障的是交换机,为了保障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将在各院区购买一台备用交换机,当交换机出现故障后,快速恢复。
③、所有网络都无法使用时或服务器故障时,时间超过半小时,受影响的院区转入手工处理,具体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时间超过8小时,信息科将现有生产库数据备份恢复到各院区备用服务器上,仅供病人费用查询。
待网络恢复切换到生产库系统后,请受影响的各科室进行补录。
8、病案室病案录入归档工作停止操作,待系统恢复后补录数据。
9、其他事件请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
六、整体系统故障的恢复工作:由领导小组主持恢复工作。
信息科应集中全力进行数据恢复。
必要时可以联系服务器供应商及系统集成商要求技术支援。
1、各工作站接到信息科发出的重新运行通知时,需重新启动计算机;整体系统故障的工程恢复工作,由信息科严格按照服务器数据管理要求进行恢复工作。
2、由信息科科长指定专人负责恢复,当人员变动时应有交接手续。
3、当光纤损坏时应立即使用备用光纤进行恢复;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应使用备用交换机。
4、对每次的恢复细节应做好详细记录。
七、故障处理程序:1、系统故障应急处理程序①、信息科接到科室操作人员的故障信息后,应立即通知信息科主任展开调查并安排专人对科室来电做解释工作。
②、15分钟内仍不能解决问题,应上报到领导小组,同时通知相关的门诊与临床业务将转入手工运作,直至网络恢复。
③、信息科应时常与硬件网络集成商保持较好的联系,一旦出现交换设备或光纤线路损坏,能及时通知他们以最快速度赶来救援,同时做好线路备份工作。
④、如果是服务器故障,在数据库恢复与补录过程中,应及时与软件公司取得联系,随时获得技术支持或让软件公司技术支援,安排人员参与医院抢修和补录工作,确保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2、网络服务器故障一旦发生,信息科应设24小时专人值班,监控网络运行。
发现问题,在及时处理的同时迅速向科室领导汇报。
故障排除后,应完成故障报告,在技术讨论会上汇报。
3、遇到较大故障,信息科工作人员应迅速集合,集体攻关。
具体分为3个组做以下工作:①、故障检修组:集中系统管理员继续分析故障、查找原因修复系统。
②、技术联络组:迅速与软、硬件供应商联系,采取有效手段获得技术支持。
③、院内协调组:通知全院各科室故障情况,并到关键科室协助数据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