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最新矿井通风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5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矿井通风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矿山机电330905学生姓名:侯彦军指导教师:刘捷2012.04.27目录第一章矿井通风系统现状 (1)1.1 二矿通风现状 (1)1.2 矿井生产布局 (1)第二章三水平通风系统设计 (2)2.1 三水平井田面积及储量 (2)2.2 现有井筒布置 (2)2.3 通风系统 (3)2.4 三水平工程进展及主扇挂网时间预计 (4)第三章三水平主扇选型原则及需要兼顾的问题 (4)3.1 二水平风井系统存在的问题 (4)3.2 三水平主扇选型遵循的原则 (5)3.3 三水平主扇选型需兼顾的问题 (5)第四章三水平瓦斯涌出量预测 (6)4.1 三水平瓦斯涌出量预测 (6)4.2 瓦斯涌出量预测 (6)第五章三水平各时期需风量计算 (7)5.1 需风量计算原则和方法 (11)5.2 三水平风井风机挂网初期需风量计算 (21)第六章矿井通风网络解算结果分析 (21)6.1 矿井负压分布情况 (22)6.2 矿井等孔计算 (22)第七章矿井通风网络验证 (22)第八章三水平主要通风机选型 (23)8.1 主要通风机选型参数 (23)8.2 通风设备选型方案比较 (23)8.3 通风机实际运行工况点 (23)8.4 主扇选型方案比较 (24)8.5矿井反风方式、反风系统及设施 (29)结语存在问题 (30)参考文献 (31)第一章:矿井通风系统现状一、二矿通风现状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由主井、管子井、皮带斜井、南斜井、西斜井进风,由己二风井回风。
己二风井安装两台BDK618-8-NO.30轴流式主要通风机,配备电机功率均为2×560KW,主要通风机叶片工作角度为-5°,工作风量10145m3/min,负压为2950Pa,为全矿井生产服务。
全矿总进风量9638m3/min、总回风量10145m3/min,总有效风量9139m3/min,有效风量率90.1%,工作风压2950Pa,等积孔3.7m2,矿井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基本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1. 引言矿井通风与安全是矿工生命安全和矿山生产的重要保障,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并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确保矿井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瓦斯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2. 毕业设计背景矿山作为重要的资源开发和能源供应基地,对于矿井通风与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矿井灾害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生产的持续性。
因此,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成为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要课题。
3. 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套高效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
具体的设计目标如下:•提高矿井内部空气质量,确保矿工的健康与安全;•控制矿井内的瓦斯浓度,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优化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并提高矿山生产效率。
4. 设计方案4.1 矿井通风系统结构矿井通风系统主要包括风机、风管、进风口、排风口、防治装置等组成部分。
本设计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对整个通风系统的监控和控制。
4.2.1 风机选择和布置合理选择风机类型和布置位置,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矿井内部空气的循环和更新。
4.2.2 风管设计根据矿井的结构和布置情况,确定风管的数量、直径和布局方式,降低风阻,提高通风效果。
4.2.3 进排风口设计合理布置进排风口,实现矿井内空气的均匀分布和有序流通。
4.2.4 防治装置设计设计并安装瓦斯浓度监测装置、防爆设备等,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本设计采用PLC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监测矿井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瓦斯浓度,调整风机的转速和风量,实现矿井通风系统的智能控制,提高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
5. 设计实施方案5.1 设计流程本毕业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调研矿井通风与安全的相关技术和现状;2.确定设计目标和技术要求;3.进行系统结构设计和关键技术的选取;4.进行通风系统的仿真模拟和性能测试;5.设计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案;6.进行系统的实际搭建和调试;7.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评估。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第一部分设计要求请根据以下给出的永二矿地质和开拓资料,作矿井的通风安全设计。
设计完成后应完整提交表1所列资料。
求手绘,扫描件插入到设计说明书中恰当位置。
5风门、风窗与风桥结构图要求手绘,扫描件插入到设计说明书中恰当位置。
6采掘工作面避灾路线图要求手绘,扫描件插入到设计说明书中恰当位置。
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大纲一、矿井概况永二矿井田走向长8400m,倾角 =15 ~18 ,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 m3/t,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a,服务年限46a。
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分区式开拓。
全矿井共划分12个采区,上山部分6个(见图1),下山部分6个。
上山部分服务年限25年,下山部分服务年限21年。
矿井开拓系统如图2所示。
主、副井布置在井田的中央,通过主石门与东西向的运输大巷相连通。
总回风巷布置在井田的上部边界,回风井分别布置在上山采区NO6上部边界中央,形成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图1 矿井采区划分示意图图2 矿井开拓系统示意图采区巷道布置如图3所示。
矿井有两个采区同时生产,共3个采煤工作面,其中两个生产,一个备用;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普通机械化采煤。
工作面长150m,采高2.2m,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最大班工作人数26人;作业形式为两采一准。
每个采区各有两个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打眼放炮破煤。
矿井年工作日300天,工作制度为“三八”作业。
井下最大班工作人数120人。
矿井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井巷尺寸及支护形式区段井巷名称断面形状支护形式断面积(m2)长度(m)备注1-2副井圆形混凝土碹直径D=5320双罐笼提升设有梯子间2-3车场绕道半圆料石碹50二、矿井通风系统概述矿井通风方法及方式概述、优缺点对比、选择;矿井通风系统图及其说明(对于通风系统图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分别绘制);通风网络图及其说明(对于通风网络图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分别绘制)三、矿井需风量计算矿井需风量计算的原则和方法;需风量计算的简要过程和结果。
矿井通风课程指导书资料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局部通风设计选择合理的局部通风方法、风筒类型与直径,计算局部通风阻力、选择局部通风机及掘进通风安全技术措施、装备。
(一)设计原则及步骤1、设计原则根据开拓、开采巷道布置、掘进区域煤岩层的自然条件以及掘进工艺,确定合理的局部通风方法及其布置方式,选择风筒类型和直径,计算风筒出入口风量,计算风筒通风阻力,选择局部通风机。
局部通风是矿井通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新风取自矿井主风流,其污风又排入矿井主风流。
其设计原则可归纳如下:(1) 矿井和采区通风系统设计应为局部通风创造条件;(2) 局部通风系统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3) 尽量采用技术先进的低噪、高效型局部通风机;(4) 压人式通风宜用柔性风筒,抽出式通风宜用带刚性骨架的可伸缩风筒或完全刚性的风筒。
风筒材质应选择阻燃、抗静电型;(5) 当一台风机不能满足通风要求时可考虑选用两台或多台风机联合运行。
2、设计步骤(1) 确定局部通风系统,绘制掘进巷道局部通风系统布置图;(2) 按通风方法和最大通风距离,选择风筒类型与直径;(3) 计算风机风量和风筒出口风量;(4) 按掘进巷道通风长度变化•分阶段计算局部通风系统总阻力;(5) 按计算所得局部通风机设计风量和风压,选择局部通风机;(6) 按矿井灾害特点,选择配套安全技术装备。
3、掘进通风方法掘进通风方法分为利用矿井内总风压通风和利用局部动力设备通风的方法,局部通风机通风是矿井广泛采用的掘进通风方法,它是由局部通风机和风筒(或风障)组成一体进行通风,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1) 压入式通风(2) 抽出式通风(3) 混合式通风(二)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及设计根据《规程》规定:矿井必须采用局部通风措施1、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煤巷、半煤岩巷和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风量,应按下列因素分别计算,取其最大值。
1)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100Q CH4K掘 3Q 掘m /s60式中:Q掘--------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s;Q ch4――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K掘――掘进工作面因瓦斯涌出量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指导书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采矿工程系·通风教研室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第一部分矿井概况第一章井田概况一、地理概况:1.交通位置;2. 自然地理地形;3. 气象及地震情况;4.主要自然灾害。
二、井田开发概况:井田范围、走向长、倾斜长、上下标高;矿井的开发历史;相邻井田(矿区)的情况。
三、地质构造: 井田内的断层、摺曲、陷落柱、火成岩浸入等构造情况及对开采的影响。
四、地层:地层年代及地层特征;含煤地层。
五、煤层(附煤层特征表):井田内可采煤层的层数、厚度、间距、倾角、走向、倾向及煤层变化情况;煤层内夹石及火成岩浸入情况;煤层顶底板岩石性质、厚度、稳定性及对采掘的影响;煤的硬度、容重。
六、煤质:井田内所含煤层煤质的技术指标情况,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发热量。
七、水文地质: 井田内主要含水层的岩性、厚度;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及隔水性质;断层的导水性及断层防水煤柱;其它构造对水文地质影响情况;工作面涌水的主要来源,涌水量;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八、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煤尘爆炸危险性;地温等。
第二章矿井生产概况一、井田开拓开采1、井田境界、储量、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
2、井田开拓:(1)开拓方式、井筒个数、位置、用途、断面尺寸、装备等情况。
(2)矿井水平划分,采区(盘区)划分,大巷位置、数量、断面尺寸、用途等情况。
(3)井底车场形式。
(4)井下主要机电硐室、火药库、消防材料库等布置情况。
3、井下开采(1)采区内采煤工作面数量、位置、采煤方法及工艺、支护形式和主要机电设备。
(2)开拓、掘进工作面数量、位置、掘进方法及工艺、主要机电设备。
(附:生产采区内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二、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压气设备1、提升设备(1)主井:主井的技术参数、支护形式;提升运输方式、提升运输设备的型号、数量、功率等情况。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指导书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性质、目标与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的性质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是在高年级学生基本学完《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时的一次集中式的综合设计,是一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2、课程设计的目标本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新建矿井或改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具有初步设计和计算的能力,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矿井通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对一个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巩固和加深对《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的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4)能够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用简洁文字、图表阐述设计过程和结果,能够正确绘制相关图形。
5)通过课题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和步骤1)拟定矿井通风系统,绘出通风系统图及网络图首先应结合矿井开拓、开采和运输拟定出安全可靠、经济技术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并确定最困难时期和容易时期的通风路线,分别绘制出两个时期的通风系统示意图和网络图。
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可按水平投影示意图或轴侧投影示意图绘制,二者既可用单线表示巷道,也可采用双线表示巷道。
图中各通风设施应按规定的符号表示。
网络图要与通风系统图完全对应绘制,各条风路上应加注风流方向、巷道风阻、通过风量、通风阻力、调节风窗等。
2)矿井需风量计算和风量分配矿井需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采取其中最大值。
(1)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
矿井总需风量确定后,应按矿井设计期限内通风最困难时期和最容易时期,对各个用风地点进行风量分配,并验算各通风巷道中的风速是否符合《规程》规定,如符合《规定》,则风量分配合理。
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矿井通风设计)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批次、层次、专业校外学习中心学生姓名学号一、设计(论文)题目XX煤矿矿井通风设计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三、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求歌乐山煤矿采用平硐开拓方式。
可采煤层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6m和2.2m,煤层赋存稳定,倾角18~35°。
井田内工业储量为2.4亿吨,可采储量为1.8亿吨。
矿井正常涌水量200m3/h,属于低瓦斯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2m3/t,绝对瓦斯涌出量8m3/min。
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2m3/t,绝对瓦斯涌出量8m3/min。
煤层有爆炸危险性,煤层有自然发火等级为二级自燃煤层,最短自燃发火期30天。
备注:以上设计内容为学院统一提供,学生根据所设计的实际情况,按学院要求完善选择的设计题目,变更以上横线的内容,并将变更后的文档在选题确定后主动提交给指导教师,以方便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
四、达到的技术指标及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内容如下:(1)目录(2)摘要(3)矿井概况(第一章)(4)矿井通风系统(第二章)(5)矿井风量计算和风量分配(第三章)(6)矿井通风阻力计算(第四章)(7)选择通风设备(第五章)(8)概算矿井通风费用(第六章)(9)设计小结(10)参考文献2.设计图纸(标准图纸)(1)矿井采掘平面图为1:5000或1:10000,小矿井可采用1:2000;(2)矿井通风系统图;(3)矿井通风网络。
五、主要参考文献:1.《煤矿开采方法》教材2.《通风安全学》张国枢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3.采矿设计手册4.设计指导书六、格式要求1.图纸图纸根据要求设置图纸大小,格式如下:(dwg格式已提供在学院首页—下载专区—毕业设计专栏下载)2.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采用A4大小设置上边距:2.5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0cm右边据:1.5cm行距:1.5倍正文字体使用小四号字,宋体,一级标题使用四号字体,黑体,加粗;二级标题使用小四号字体,黑体,加粗;三级标题使用小四号字体,宋体,加粗。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目录目录 (1)摘要 (4)ABSTRACT (5)前言 (6)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 (7)1.1 井田概况 (7)1.1.1矿井位置及交通情况 (7)地形地貌 (7)气象 (7)1.1.2主要自然灾害 (8)1.2安全条件 (9)地质特征 (9)煤层及煤质 (11)矿井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及煤层自燃倾向性 (11)水文地质 (12)第二章矿井开拓与开采 (14)2.1 埋深及开采条件 (14)井田开拓 (14)2.2开采储量及服务年限 (16)第三章瓦斯灾害防治 (22)3.1 煤层瓦斯涌出量计算 (22)3.1.1 工作面可抽放量计算和抽放必要性可行性论证 (25)3.2 煤层瓦斯抽放方法设计 (28)3.2.1 抽放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28)3.2.2 抽放钻孔参数确定 (28)绘制抽放钻孔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 (29)3.3 采掘工作面瓦斯抽放系统 (30)3.3.1 采掘工作面瓦斯抽放设施的配置和布置 (30)3.3.2 抽放管路的计算和选择 (31)3.3.3瓦斯泵选型 (32)3.3.4瓦斯泵流量和压力计算 (34)3.3.5瓦斯泵选型确定 (35)3.4防突措施 (35)3.4.1 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分析 (35)3.4.2 综合防突措施 (36)3.4.3 其他防突措施 (36)3.4.4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预测仪器 (38)3.4.5 安全防护措施 (41)第四章矿井通风系统 (44)4.1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44)4.1.1 采区的通风方式和工作面通风系统 (44)4.2 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 (45)4.2.1 矿井风量计算和分配 (45)4.3 掘进通风 (52)4.3.1 掘进通风方法 (52)4.3.2 局部通风设备选型 (52)4.3.3 局部通风机设置要求 (53)4.3.4 防止产生循环风的安全措施 (53)4.4 硐室通风 (53)4.4.1 井下独立通风硐室的通风系统及安全措施 (53)4.4.2 采用扩散通风的酮室及通风要求 (54)4.5 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 (54)4.5.1 通风构筑物设置 (54)4.5.2 通风构筑物设置技术要求 (54)4.6 矿井主通风机及矿井反风 (55)4.6.1 矿井通风设备选型 (55)4.6.2 反风方式、反风系统及设施 (59)4.7 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抗灾能力分析 (60)4.7.1 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对矿井安全的保证程度和措施 (60)4.7.2 其它安全保证措施 (60)第五章粉尘灾害防治 (62)5.1 粉尘危害及防尘措施 (62)第六章矿井火害防治 (68)6.1 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及防灭火措施 (68)第七章矿井水害防治 (73)7.1 矿井水文地质 (74)地质构造 (75)7.2 矿井防治水措施 (77)第九章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 (89)9.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 (90)参考文献 (92)[1] 张荣立,何国纬,李铎.《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上、中、下册)[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93)致谢 (93)本设计得以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以及同学的指导和帮助。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12届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12届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实习大纲与毕业设计指导书(2012.2~2012.4)第一部分毕业实习大纲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毕业实习是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之后,于毕业设计前进行的一次全面深入的现场专业实践,是促使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达到下列目的和要求:1、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分析研究实习矿井“一通三防”的合理性及存在问题,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2、充实生产实践知识,学习采区生产组织、技术管理方法及技术员、区、队长现场生产的实际经验,培养组织管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3、为毕业设计收集、整理和分析所需的资料 (收集资料内容见毕业设计指导书),初步酝酿设计方案;4、向实习矿井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献身煤炭事业的崇高理想。
实习学生要明确实习目的、要求和内容,在实习教师指导下,认真完成实习与设计任务。
二、实习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实习矿井的开拓系统、矿井通风系统、瓦斯综合治理系统、防尘、防火以及采区准备、采煤方法等为做毕业设计资料。
各阶段的实习内容、方法按实习步骤分述如下:(一) 全矿了解熟悉实习矿井的地质条件,通风、安全技术,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及生产流程等。
收集矿井生产中的经验和资料。
完成本阶段实习的方法是:1、听取下列报告:(1)地质报告;(2)矿井生产技术报告;(3)矿井“一通三防”报告;2、在工程师室的工程师指导下,阅读下列图纸和文件:(1)井田地质地形图;(2)煤层底板等高线图;(3)瓦斯地质报告说明书;(4)采掘工程平面图;(5)矿井通风系统图、瓦斯综合治理、安全监测监控等系统图;3、组织下列参观(1)地面参观。
主要了解下列内容:主要通风机、压风机的工作方法和原理,瓦斯泵站和瓦斯储气罐等工作方法。
通风机的附属装置。
(2)井底车场及硐室参观。
主要参观下列各项:井底水仓和水泵房、中央变电所、炸药库、消防器材库等。
矿井通风与安全_2毕业论文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_2毕业论文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是矿山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对于矿山的运营和矿工的安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矿井中,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是确保矿工安全和矿山稳定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矿井通风与安全的相关内容,本文将展开一个毕业论文设计,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矿井通风系统的介绍和原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新鲜空气以供呼吸,并排除有害气体和烟雾。
通风系统通常由风机、风道、风门和排风口等组成。
我们可以对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2.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与计算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矿井的地质条件、开采工艺和人员数量等因素。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矿井的气流量、风速和风压等参数,来确定通风系统的尺寸和风机的功率。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矿井的空气质量和烟雾扩散程度,来评估通风系统的效果和安全性。
3.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除了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我们还需要关注矿井通风与安全的管理。
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涉及到矿井的日常运维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我们可以介绍一些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如定期检测矿井的空气质量和风速,培训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以及建立一套完整的事故报告和应对体系。
4.矿井通风与安全的案例分析最后,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实际的矿山案例,进行通风与安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探讨。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矿井通风与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对突发的安全问题。
通过以上的毕业论文设计,我们可以全面而深入地学习矿井通风与安全的相关内容,为矿山工程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矿井通风与安全的研究和探讨,发现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
矿井通风安全课程设计指导书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设计的性质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是在高年级学生基本学完《通风安全学》课程时的一次集中式的综合设计,是一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2.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本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新建矿井或改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具有初步设计和计算的能力,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矿井通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此,主要应完成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已知的基础资料,建立一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的矿井通风系统。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对一个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巩固和加深对《通风安全学》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的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4.能够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用简洁文字、图表阐述设计过程和结果,能够正确绘制相关图形。
5.通过课题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设计的总原则、范围与步骤1.总原则应遵循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合理,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规定和安全规程等原则进行矿井通风设计。
2.设计范围矿井服务年限不长时(大约15至20年),按整个服务年限,做一次通风设计。
3.设计步骤1)拟定矿井通风系统,绘出通风系统图及网络图; 2)矿井需风量计算和风量分配; 3)矿井通风阻力计算;4)选择主要通风设备及附属装置; 5)概算通风费用四、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拟定矿井通风系统,绘出通风系统图及网络图首先应结合矿井开拓、开采和运输拟定出安全可靠、经济技术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并确定最困难时期和容易时期的通风路线,分别绘制出两个时期的通风系统示意图和网络图。
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可按水平投影示意图或轴侧投影示意图绘制,二者既可用单线表示巷道,也可采用双线表示巷道。
矿井通风安全毕业设计
矿井通风安全毕业设计矿井通风安全毕业设计矿井通风安全一直是矿山行业中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正常运营。
因此,我选择了矿井通风安全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希望能够为矿山行业的安全生产贡献一份力量。
1. 矿井通风系统的重要性矿井通风系统是矿山中最重要的安全设施之一。
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矿井内空气的新鲜和流动,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降低温度和湿度,提供矿工工作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矿井事故的发生,提高矿工的工作效率。
2.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在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2.1 安全性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矿井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2.2 经济性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应尽量节约能源和成本,提高通风效率,降低运行维护费用。
2.3 灵活性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矿井内部环境和工作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3.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在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3.1 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矿井通风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最佳的通风系统参数和结构。
3.2 实地测试方法:在已建成的矿井中进行实地测试,通过测量和分析数据,评估和改进通风系统的效果。
3.3 经验法则方法:根据已有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经验,结合矿井的特点和工作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4. 矿井通风系统的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改进措施:4.1 优化通风系统结构:通过改变通风系统的布局和管道设计,减少管道阻力,提高通风效率。
4.2 引入新技术:如风机变频调速技术、风门自动控制技术等,提高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
4.3 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安装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矿井内的气体浓度和环境参数,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能源工程系贵州职业技术学院2012.12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一、毕业设计目的和任务1.毕业设计目的《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毕业设计,是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学生知识与实践相融合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即通过岗位综合实习实训和毕业实习后,进行综合实践和知识应用能力全面体现的设计。
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把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满足“学有所用、用有所学、学用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标准要求。
2.毕业设计的任务根据实习岗位的实际情况,完成一个矿井(或采区)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矿井灾害防治专题设计(如矿井瓦斯防治、矿井自然火灾防治等专题)。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1. 根据岗位综合实践实习实训和毕业实习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现场实际生产条件进行设计(即真题实作)。
2.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分章、节书写,并用四号仿宋体字书写。
除附图和附表外,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墨水书写(也可打印)。
3.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正文、附图和附表统一用阿拉伯数字编页码。
说明书文字应简练,一般不少于8000字。
4.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中引用的公式和参考资料,应在文字的右上方注明参考文献的序号。
并在说明书的最后编列出参考文献和参考书目的名称、出版时间、出版社名、作者名、参考页码等。
5.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中的附图和附表必须符合制图标准,必须有名称和说明。
6.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应附有前言。
内容包括:毕业设计目的、任务和意义;毕业设计的背景;毕业设计的感受;以及毕业设计的组织完善建议。
7.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应编有目录,写明章节、标题和页码。
8.设计图纸的数量应根据毕业设计课题内容确定。
必须使用制图统一规定标准的图纸,图面布置应整齐、均匀、整洁、美观。
图纸的比例、字体、字母及图型符号等可参考有关通风安全的设计资料。
三、设计题目名称1.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2.矿井灾害防治专题设计以上两个题目任选一个第二部分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由设计(论文)说明书和设计图纸两部分组成。
安全工程专业毕业大纲及指导书(矿井通风)(精)
安全工程专业矿井通风方向毕业实习与设计指导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2009.1.18目录毕业实习大纲 (1)一、毕业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1)二、实习的组织领导 . (1)三、实习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1)(一全矿了解 (2)(二区队实习 (3)(三科室实习 (3)(四问题分析 (4)四、实习报告及成绩评定 (4)五、注意事项 . (5)六、实习时间分配 (5)毕业实习收集资料提纲 (6)一、矿井概况与井田地质特征 (6)二、井田范围、储量、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7)三、井田开拓 . (7)四、井巷工程 . (7)五、准备方式 . (8)六、采煤方法 . (8)七、矿井提升与井下运输 (9)八、矿井通风与安全 . (9)九、矿井排水与供水 . (9)十、动力供应 . ................................................................................................... 10 十一、工业场地布置及地面生产系统 .................................................................. 10 十二、生产管理与企业经济 ................................................................................ 10 毕业设计大纲 ........................................................................................................... 12 第一部分毕业设计 (论文的组织工作 (12)一、毕业设计 (论文的目的与要求 (12)二、毕业设计的命题与指导 . (12)三、毕业设计时间分配 (13)四、毕业答辩 ............................................................................................. 14 第二部分毕业设计大纲 . .................................................................................... 15 前言 . ........................................................................................................ 15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 (15)第一节矿区概况 ................................................................................. 15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 15 *第三节井田勘探程度 . ........................................................................ 16 本章附图、附表 ................................................................................... 16 第二章井田开拓 ........................................................................................ 16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 16 第二节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 16 第三节井田开拓 ................................................................................. 17 第四节井筒特征 ................................................................................. 17 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 17 第六节开采顺序及采区、采煤工作面的配置 . ........................................ 17 本章附图、附表 ................................................................................... 17 第三章矿井提升、大巷运输及排水 ............................................................. 18 第一节矿井提升 ................................................................................. 18 第二节大巷运输 ................................................................................. 18 第三节矿井排水 ................................................................................. 18 本章附图、附表 ................................................................................... 18 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 19 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 19 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 ......................................................... 19 第三节回采工艺 ................................................................................. 19 本章附图、附表 ................................................................................... 19 第五章采区通风系统设计 ........................................................................... 20 第一节采区通风设计 ........................................................................... 20 第二节掘进工作面通风设计 ................................................................. 20 本章附图、附表 ................................................................................... 20 第六章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 20 第一节通风系统的选择 ....................................................................... 20 第二节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 20 第三节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 ................................................................... 20 第四节主要通风机选型 ....................................................................... 20 第五节矿井反风设计 ........................................................................... 21 第六节矿井通风评价 ........................................................................... 21 本章附图、附表 ................................................................................... 21 第七章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 21 本章附图、附表 (21)第八章矿山环保 ........................................................................................ 21 第一节矿山污染源概述 ....................................................................... 21 第二节矿山污染的防治 ....................................................................... 21 第三部分毕业论文大纲 . .................................................................................... 22 第四部分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规定 ................................................................. 23 一、毕业设计图和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 (23)(一毕业设计图 (23)(二毕业设计说明书 . ........................................................................... 25 二、毕业论文的有关规定 ............................................................................ 26 第五部分毕业设计(论文的编写格式 .................................................................. 27 毕业设计指导书 ....................................................................................................... 28 前言 ............................................................................................................ 28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 28 第二章井田开拓 . .............................................................................................. 30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30)一、井田境界 (30)二井田储量 ........................................................................................ 30 第二节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33 第三节井田开拓 (33)一、对井田开拓中若干问题分析 (34)二、提出 2~4个技术可行方案,并进行技术比较 (38)三、方案经济比较 (38)四、确定方案 ...................................................................................... 38 第四节井筒特征 . (41)一、井筒断面尺寸 (41)二、井壁的支护材料及井壁厚度 (42)三、井筒深度 ...................................................................................... 42 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 43 一、选择确定井底车场形式 .................................................................. 44 *二、线路总平面布置设计 (以立井为例 . ................................................ 44 *三、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 ................................................................. 46 四、确定井底车场主要巷道断面及硐室位置 ........................................... 47 *五、绘制井底车场总平面布置图 . ......................................................... 47 第六节开采顺序及采区、采煤工作面的配置 ................................................ 48 一、开采顺序 (48)二、保证年产量的同采采区数和工作面数 . ............................................. 48 第三章矿井提升、大巷运输及排水 . ................................................................... 51 第一节矿井提升 ...................................................................................... 51 一、矿井提升方式 ................................................................................ 51 *二、立井提升设备选型计算 ................................................................. 51 *三、斜井提升 ..................................................................................... 62 第二节大巷运输 (74)一、大巷运输方式 (75)二、大巷运输设备 (选型 * ..................................................................... 75 第三节矿井排水 . (76)一、概述 (76)二、排水设备选型计算 . ........................................................................ 76 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 .................................................................................... 84 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 84 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 (84)一、采区走向长度的确定 (85)二、确定区段斜长及区段数目 . (85)三、煤柱尺寸 (86)四、采区上山的布置 (86)五、区段平巷的布置 (86)六、联络巷道的布置 (87)七、盘区的巷道布置 (87)八、同采工作面的合理错距 (87)九、采区车场形式选择 . (88)十、采区硐室 ...................................................................................... 88 十一、确定采区巷道掘进方法、设备数量及掘进工作面数目 ................... 89 十二、采区生产系统 ............................................................................ 90 *十三、采区运输设备 (选型* ................................................................ 90 第三节回采工艺 (91)一、机采工作面的工艺 . (91)二、综采工作面的回采工艺 (92)三、炮采工作面回采工艺 ...................................................................... 94 第五章采区通风设计 ........................................................................................ 95 第一节采区通风设计 (95)一、采区通风系统的确定 (95)二、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 (100)第二节掘进工作面通风设计 (102)一、设计原则及步骤 (102)二、掘进通风方法 (102)三、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及设计 (103)四、掘进通风设备选择 . (104)五、掘进通风技术管理和安全措施 .......................................................106 第六章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107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 (107)一、选择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 (108)二、选择矿井通风方式 . .......................................................................108 第二节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 (109)一、矿井需风量计算 (109)二、风量分配与风速验算 ..................................................................... 111 第三节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 .. (112)一、计算原则 (113)二、计算方法 .....................................................................................113 第六节主要通风机选型 .. (114)一、自然风压的计算 (114)二、选择主要通风机 (115)三、选择电动机 ..................................................................................117 第七节矿井反风措施 .. (118)一、矿井反风的目的意义 (118)二、反风方法及安全可靠性分析 ..........................................................118 第八节矿井通风评价 .. (118)一、矿井通风费用 (118)二、矿井等积孔、总风阻 (119)三矿井通风系统综合分析 .................................................................120 第七章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121 第八章矿山环保 . .............................................................................................121 第一节矿山污染源概述 ......................................................................121 第二节矿山污染的防治 (121)毕业实习大纲一、毕业实习的目的和要求本次实习是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之后,于毕业设计前进行的一次比较全面而又深入的现场专业实践,是使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学生姓名:系(部):安全工程系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指导教师:2010年5月15日河南工程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
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特此声明。
设计作者签名:日期:摘要矿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具有与其他工业不同的特点。
其主要特点是地下作业,工作环境恶劣,因此通风和安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全局而言,各煤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煤层地质条件多种多样,开采方法也就多种多样。
本次设计根据以上因素进行开拓开采设计,并选择多种开采技术进行比较。
本设计针对xx煤矿,内容包含: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矿井通风设计以及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区的地理、地形和交通;矿井的地理位置、井田范围;矿区的气象条件、地震烈度、电源和水源的概况;矿井地质特征、煤层及煤质概况以及水文地质条件概况等。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分别论述了主井、副井和矸石井的位置选择、水平的划分、采区的划分、开采顺序以及采区的布置和装备、各巷道的布置等。
矿井通风设计主要包括矿井通风设计依据及主要内容、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矿井所需风量的计算及分配、全矿井容易时期、困难时期的通风阻力计算以及对通风设备的选择等。
安全技术措施包括瓦斯预防、热害防治、粉尘防治、防火措施、防水措施、顶板管理等。
关键词:开拓开采设计,矿井通风设计,安全技术措施ABSTRACTThe mine is a complex dynamic system, has with the other industr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Its main feature is the underground work, the working conditions is bad, therefore ventilates with the security measure appears especially important. The overall situation says, various coal fields locate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s different, the coal bed geological condition are many and varied, the method of exploitation are also many and varied. Above thi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factor to carry on the development mining design, and chooses many kinds of mining technologies to carry on the comparison.This design in view of the LvGou Mine, the content includes: Mine pit survey and geological feature, mine pit development mining design, mine ventilation design as well as mine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The mine survey and the geological feature mainly include the mining area the geography, the terrain and the transportation; Mine pit geographical position, well field scope; Mining area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earthquake intensity, power source and water source survey; Mine pit geological feature, coal bed and anthrax survey as well as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survey and so on.The mine development mining design elaborated the main shaft, the auxiliary shaft and the gangue well choice of location, the level division, the working area division, the mining sequence as well as the working area arrangement and the equipment, various tunnels' arrangement separately and so on.The mine ventilation 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e mine ventilation design basis and the primary coverage, the mine ventilation system's choice, the mine pit needs the amount of wind the computation and the assignment, the entire mine pit easy time, the rough period flowing resistance computation as well as to draft equipment's choice and so on.Safety work measure including gas prevention and mining prominent dangerous coal bed security measure, hot evil prevention, dust prevention, fire precautions, waterproof measure, roof control and so on.KEYWORDS: development mining design,mine ventilation design,security measures目录前言 (5)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第一节矿区概况 (12)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15)第三节井田勘探程度 (20)第二章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21)第三章矿井通风设计 (26)第一节通风系统 (26)第二节风量计算及风量设计 (34)第三节采区通风设计 (43)第四节掘进工作面通风设计 (50)第五节全矿通风阻力计算 (54)第六节主要通风机选型 (59)第七节矿井反风措施 (60)第八节矿井通风评价 (61)第四章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 (62)第一节瓦斯 (62)第二节防爆措施 (62)第三节隔爆措施 (74)第六节井下防治水安全设施 (78)第五章矿山环保 (83)第一节矿山污染源概述 (83)第二节矿山污染的防治 (83)参考文献 (84)附录 (85)致谢 (85)前言一、总说明1、前期工作矿井初期为接管的小煤窑,后经三次技术改造,达到3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45万吨/年。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指导书
河南理工大学自考助学采矿工程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指导书河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4年6月一、课程设计性质、目标与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的性质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是在高年级学生基本学完《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时的一次集中式的综合设计,是一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2、课程设计的目标本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新建矿井或改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具有初步设计和计算的能力,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矿井通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对一个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巩固和加深对《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的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4)能够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用简洁文字、图表阐述设计过程和结果,能够正确绘制相关图形。
5)通过课题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和步骤1)拟定矿井通风系统,绘出通风系统图及网络图首先应结合矿井开拓、开采和运输拟定出安全可靠、经济技术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并确定最困难时期和容易时期的通风路线,分别绘制出两个时期的通风系统示意图和网络图。
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可按水平投影示意图或轴侧投影示意图绘制,二者既可用单线表示巷道,也可采用双线表示巷道。
图中各通风设施应按规定的符号表示。
网络图要与通风系统图完全对应绘制,各条风路上应加注风流方向、巷道风阻、通过风量、通风阻力、调节风窗等。
2)矿井需风量计算和风量分配矿井需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采取其中最大值。
(1)按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
矿井通风与安全毕业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毕业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毕业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一直是矿山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矿井作为地下工作环境,常常面临着高温、高湿、高浓度有害气体等多种危险因素。
因此,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为了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的首要任务。
首先,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是确保矿工安全的关键。
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矿井内空气的新鲜度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矿井内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减少矿工因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环境中造成的健康问题。
同时,通风系统还能够降低矿井内爆炸和火灾的风险,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其次,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矿井内的紧急情况。
在矿井内,突发事故时有发生,如坍塌、火灾等。
因此,在通风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和救援。
通风系统应该具备快速疏散矿工的能力,并提供足够的救援通道和设备。
此外,通风系统还应配备紧急通信设备,以便矿工在紧急情况下与外界进行有效的沟通。
另外,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
矿井作为地下工程,其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该尽量减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矿井通风系统应该采用高效过滤设备,确保排放的废气和废水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此外,通风系统还应该采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人机工程学的因素。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矿工在工作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通风系统的控制设备应该易于操作和维护,以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通风系统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矿工的心理需求,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休息设施,以提高矿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是矿山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可以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降低矿井内事故的发生率。
同时,通风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矿井内的紧急情况、环境保护和人机工程学的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安全、高效、环保的矿井通风系统,为矿工的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通风设计指导书word版
通风毕业设计指导书中英文摘要第三章井田开拓及采区通风第一节井田开拓方案一、分析井田开拓方案的合理性、绘出开拓方案平、剖面图。
说明井筒数目位置二、水平划分及阶段垂高、开采水平的主要开拓巷道,(包括主要运输大巷、主要石门、采区石门的位置及断面,总回风巷的布置方式和位置选择,巷道断面确定。
) 插页图:主要巷道断面图三、根据编制矿井采区接续表。
四、采区达到设计能力时的采区数目,位置。
(分别确定矿井通风阻力容易和困难两个时期的生产采区位置以及采掘工作面等的位置和数量)第二节采区(盘区)通风一、采区概况:采区在井田中的位置,采区范围与境界,采区煤层贼存特征。
顶底板岩层性质,地质构造,煤质、瓦斯、水文、发火期等况。
二、采区通风设计原则及要求三、采区上(下)山及其它准备巷道的布置形式,位置、数目、断面及支护方式 (由指导教师指定一个采区作为设计采区。
)四、采区参数:采区走向长度,区段倾斜长与数目、回采工作面有关参数,工作面长度,采高、进度等参数等。
五、确定采区内煤层开采顺序,同时生产的煤层与回采工作面数目。
六、采区进风上山和回风上山的选择,采煤工作面风流方向的确定,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布置。
第三节掘进通风一、局部通风系统设计原则(选一个掘进面进行设计)二、局部通风方法三、风筒的选择四、局部通风机选择第四节通风构筑物的设置与主要通风机附属设备一、通风构筑物的设置与要求,①根据通风网络的要求,确定风桥、风门、风窗的个数和位置;②关键地点通风构筑物的断面计算;③通风构筑物的施工要求。
二、主要通风机附属设备设置与要求:反风装置、防爆门、风硐、扩散器、消音装置等。
第四章矿井通风设计第一节概况一、井田的瓦斯、煤尘、煤的自燃、煤和瓦斯突出及地温等情况。
二、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对各水平瓦斯等级变化的预计(附计算)。
第二节拟定矿井通风系统一、确定矿井主扇的工作方法矿井主扇的工作方法分压入式及抽出式,确定其中一种,说明确定依据(要进行方案比较,从技术、经济和矿井防灾角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
毕业设计指导书
第一部分设计要求
请根据以下给出的永二矿地质和开拓资料,作矿井的通风安全设计。
设计完成后应完整提交表1所列资料。
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大纲
一、矿井概况
永二矿井田走向长8400m,倾角 =15 ~18 ,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 m3/t,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0.9Mt/a,服务年限46a。
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分区式开拓。
全矿井共划分12个采区,上山部分6个(见图1),下山部分6个。
上山部分服务年限25年,下山部分服务年限21年。
矿井开拓系统如图2所示。
主、副井布置在井田的中央,通过主石门与东西向的运输大巷相连通。
总回风巷布置在井田的上部边界,回风井分别布置在上山采区NO6上部边界中央,形成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图1 矿井采区划分示意图
图2 矿井开拓系统示意图
采区巷道布置如图3所示。
矿井有两个采区同时生产,共3个采煤工作面,其中两个生产,一个备用;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普通机械化采煤。
工作面长150m,采高2.2m,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最大班工作人数26人;作业形式为两采一准。
每个采区各有两个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打眼放炮破煤。
矿井年工作日300天,工作制度为“三八”作业。
井下最大班工作人数120人。
矿井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井巷尺寸及支护形式
区段井巷名称断面
形状
支护
形式
断面积
(m2)
长度
(m)
备注
1-2 副井圆形混凝土碹直径D=5 320 双罐笼提升设有梯子间
2-3 车场绕道半圆拱料石碹9.7 50 3-4 车场绕道半圆拱料石碹9.7 70 4-5 主石门半圆拱料石碹11.0 80 5-6 煤层运输大巷半圆拱料石碹11.0 567
二、矿井通风系统概述
矿井通风方法及方式概述、优缺点对比、选择;矿井通风系统图及其说明(对于通风系统图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分别绘制);通风网络图及其说明(对于通风网络图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分别绘制)
三、矿井需风量计算
矿井需风量计算的原则和方法;需风量计算的简要过程和结果。
四、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自然分风)
风网解算的方法概述(自然分风),风丸软件的介绍,通风网络图绘制,解算结果等;
五、矿井风量调节
矿井风量调节概述;利用风丸软件人工调风;调风措施及调风设施的结构(风门、风窗、风桥等的结构图)。
六、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计算过程和结果(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分别计算)。
七、矿井通风设备选型及通风电费计算
矿井通风设备选型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则;根据矿井需风量和矿井通风总阻力,选择矿井主要通风机。
计算矿井主要通风机通风电费。
八、总结
总结毕业设计所作的主要工作及个人体会。
第三部分毕业设计组织安排
一、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9.12-9.28,完成设计说明书初稿;
10.1-10.15,完成说明书终稿,打印上缴。
二、为了帮助同学们及时完成设计,掌握设计进度,学生每周向指导老师汇报设计进度。
建议每个指导老师将所带学生按专业分成三个队,每个队再分成三个班,配队长和班长。
图3 巷道布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