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术语介绍

合集下载

MSA术语

MSA术语

MSA - 测量系统分析MSA术语准确度Accuracy = 一观测值与可接受的参考值之间的一致接近程度。

变异数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 通常被用于实验设计(DOE)的一种统计方法(A NVOA)。

用来分析多个群体中的计量型数据,以便比较变异的意义和分析其来源。

可视分辨力Apparent Resolution = 测量仪器最小的增量大小即为可视分辨力。

该数值通常广泛的用在公告资料中,以划分测量仪器的等级。

数据的分类数可透过该增量大小除以预期的过程分布宽度(6sigam)来确定评价者变异Appraise Variation = 不同评价者(操作者)使用相同的测量方法,在一稳定的环境下,对相同零件(被测物)进行测量所得的平均值的变异。

评价者变异(AV)是测量系统变异(误差)的普通原因变异之一。

偏倚Bisa = 测量观测平均值(在重复条件下的测量)与一参考值之间的差异;历史上被称为准确度。

透过一个单值点是否落在测量系统工作范围内来评价和表述偏倚。

校准Calibration =在规定条件下,建立测量装置与一可追溯且已知参考值不确定度的标准之间关系的一整套操作活动。

校准可能包括以下步骤:检验、矫正、报告、或透过调整来消除被比较的测量装置在准确度方面的任何偏差。

校准周期Calibration Interval = 在两次校准之间的特定时间或条件设定。

在这段时间内,一测量装置的校准参数是被认为有效的。

能力Capability = 基于测量系统的一短期评估,对测量误差(随机的和系统的)的组合变异的一个估计值。

自信度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 预期的包括了某一参数的真值的数值范围(在某些要求应用情况下被称为自信水平)。

控制图Control Chart = 在以时间为顺序所进行样本测量的基础上的一过程特性图。

它用来显示一过程的表现、识别过程变异的模式、评估稳定性,并显示过程的走向。

MSA测量系统分析-常用术语释义

MSA测量系统分析-常用术语释义

术语准确度观测值和可接受的基准值之间同意的接近程度。

方差分析一种经常用于试验设计(DOE)中的统计方法(ANOVA),用于分析多组的计量型数据以便比较方法和分析变差源。

可视分辨率测量仪器最小增量的大小叫可视分辨率。

该数值通常以文字形式(如广告中)来划分测量仪器的分级。

数据的分级数可通过把该增量的大小划分为预期的过程分布范围(6O)来确定。

注:显示或报告的位数不一定总表示仪器的分辨率。

例如,零件的测量值为29.075、29.080、29.095等,记录为5位数。

然而,该仪器的分辨率为 0. 005而不是 0. 001。

评价人交差在一个稳定环境中应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和方法,不同评价人(操作者)对相同零件(被测体)的测量平均值之间的变差。

评价人变差(AV)是一种由于操作者使用相同测量系统的技巧和技能产生的差别造成的普通原因测量系统变差(误差)源。

评价人变差通常被假定为与测量系统有关的“再现性误差”,但这并不总是正确的(见再现性)。

偏倚测量的观测平均值(在可重复条件下的一组试验)和基准值之间的差值。

传统上称为准确度。

偏倚是在测量系统操作范围内对一个点的评估和表达。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建立测量装置和己知基准值和不确定度的可溯源标准之间的关系的一组操作。

校准可能也包括通过调整被比较的测量装置的准确度差异而进行的探测、相关性、报告或消除的步骤。

核准周期两次校准间的规定时间总量或一组条件,在此期间,测量装置的校准参数被认定为有效的。

能力以测量系统短期评定为基础的~种测量误差的合成变差(随机的和系统的)的估计。

置信区间期望包括一个参数的真值的值的范围(在希望的概率情况下叫置信水平)。

控制图一种按时间顺序以样本测量为基础的过程特性图形,(这种图形)用于显示过程的行为,识别过程变差的形式,评价稳定性并指示过程方向。

数据一组条件下观察结果的集合,既可以是连续的(一个量值和测量单位)又可以是离散的(属性数据或计数数据如成功/失败、好/坏、过/不通过等统计数据)。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1. 测量:通过使用仪器、设备或方法来确定、比较或评估物理
量的数值。

2. 单位:在测量中使用的标准化量值,用于表示和比较物理量。

3. 量值:对物理量的定量表示,通常使用单位来表示。

4. 精确度:测量结果与其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的度量,通常以误差
或偏差来表示。

5. 准确性:测量结果与其真实值之间的一致性或正确性的度量。

6. 误差: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7. 偏差:对测量结果在多次测量中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的度量。

8. 显示值:测量结果的数值表示。

9. 反馈:用于向测量系统提供有关测量过程或结果的信息。

10. 稳定性:测量系统在相同条件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11. 校准: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来确认和调整测量设备的准确性。

12. 校正: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以考虑或补偿测量系统的误差。

13. 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范围,表示测量结果的真实值可能落在其
中的程度。

14. 线性度:测量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度量。

15. 稳定性:测量系统的输出是否随时间而变化的度量。

16. 重复性: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相同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
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17. 规范:定义和规定与计量学相关的标准、要求和程序的文件或指南。

18. 可追溯性:测量结果可以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能力。

19. 品质控制:通过采取措施来确保测量过程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
性的管理方法。

20. 珊瑚激光交换频振式光谱仪(CLX-200E):一种多功能的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常规和高级实验测量。

最新MSA测量系统分析第四版

最新MSA测量系统分析第四版

系统内部变差。
2020/10/17
陈瑞泉
10
本手册中使用了以下术语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不同评价者使用相同的量具,
测量同一个零件的同一个特性的测 量平均值的变差。
通常被称为A.V.—评价者变差 (Appraiser Variation)。
系统之间(条件)的 误差。 在ASTM E456-96包括:重 复性、实验室、环境及评价者影响 。
2020/10/17
陈瑞泉
5
本手册中使用了以下术语
位置变差(Location variation)
准确度(Accuracy)
与真值或可接受的基准值“接 近“的程度。
在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M包括了位置及宽度误 差的影响。
偏倚(Bias)
观测到的测量值的平均值与基 准值之间的差值。
2020/10/17
6
准确度和精确度
量具 A 量具 B 量具 C 量具 A的均值 量具 B的均值 量具 C的均值
A 具有最佳准确度 B 具有最佳精确度 C 的准确度好于B
比较A和C的表现
2011.09.01
7
本手册中使用了以下术语
稳定性(Stability)
随时间变化的偏倚值。
一个稳定的测量过程在位置
方面是处于统计上受控状态。
别名:漂移(drift)
系统变差 (System Variation)
测量系统的变差可分类为:
能力(Capability) 短期内读数的变化量 。 性能(performance) 长期读数的变化量。以总变差(total
variation)为基础。
不确定度(Uncertainty)
有关被测值的数值估计范围,相信真值都被包括在该范围内。

测绘基本术语

测绘基本术语

测绘基本术语一、引言测绘是一门重要的地理学科,用于测量、描述和记录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

在测绘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

本文将深入探讨测绘中的基本术语,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术语。

二、测绘基本术语的分类测绘基本术语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归类。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2.1 根据测量对象分类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测绘基本术语可以分为地表测量术语和地下测量术语。

2.1.1 地表测量术语地表测量术语主要用于描述和测量地球表面上的各种要素和特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表测量术语:•1.高程:地点与参考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地理坐标:用于表示地球上任意点位置的坐标系统,通常由纬度和经度组成。

•3.测量角:用于测量两条线或两平面之间的夹角。

•4.方位角:表示相对于某个基准方向的方向角度数。

•5.跨越:指水流等的宽度。

地下测量术语主要用于描述和测量地下的各种要素和特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下测量术语:•1.井深:指井底或孔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

•2.地下水位:地下有水的地方,地下水所达到的高度。

•3.地下水位面:表示同一时刻地下水位高度相同的点所组成的面。

•4.探测:用仪器设备等方法查找并确认地下隐蔽物体或特征的位置和性质。

•5.井盖:井口或下水道口上的盖子,用于掩盖井或下水道的开口。

2.2 根据测量方法分类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测绘基本术语可以分为传统测量术语和现代测量术语。

2.2.1 传统测量术语传统测量术语主要指使用传统测量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的术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统测量术语:•1.罗盘:用于测量方位角的仪器。

•2.尺度:比例尺,用于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3.三脚架:用于支撑和稳定测量仪器的支架。

•4.量角器:用于测量角度的测量工具。

•5.显微镜:用于放大观察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

现代测量术语主要指使用现代测量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的术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测量术语:•1.全站仪:一种集观测、记录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测量仪器。

读完此文,终于懂了MSA(测量系统分析)

读完此文,终于懂了MSA(测量系统分析)

读完此⽂,终于懂了MSA(测量系统分析)1、什么是MSA?MSA是Measure System analyse的第⼀个字母的缩写。

2、为什么叫测量系统⽽不是测量⼯具或测量仪器?因为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除了所使⽤的仪器外,还包括测量的标准、操作⼈员的使⽤⽅法、读数误差、夹具的松紧、环境温度等综合因素。

(⼈、机、料、法、环)使⽤的仪器是好的,并不意味着测量出的结果就是准确的,因此称为测量系统。

是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的综合分析.3、为什么要做MSA?是为了对所使⽤的测量系统做⼀个科学、系统的分析和评定,保证测量出的结果是真实、有效的(六西格玛中强调⽤数据说话)。

4、量具经过校验是合格的,是否可以不⽤做MSA分析?现在要⽤⼀把千分尺测量槽的直径。

千分尺长期测量这⼀款产品,两个接触⾯上因为磨损出现了⼀个和产品直径相对应的圆弧(如红线所⽰)。

校验时测量标准块⽤的接触⾯的最⾼点,因此校验是合格的。

但如果拿来测量产品,就会因为圆弧⽽有⼀定的误差。

5、MSA分析的前提A、选择合适的量具:必须保证量具有⾜够的分辩率⼒,最少满⾜1/10原则。

分辩⼒太低不能探测出过程中的变差。

B、测量系统是稳定⽽且受控制的,即不能包括特殊变差在内。

如有特殊变差则不能⽤于控制。

6、哪些情况下需做MSA分析?·购买的新量具;·根据顾客要求或过程要求;·持续改进的过程中,测量数据之前;·持续改进的过程中,测量数据之前;·按PPAP的要求,所有CP中提到的量具都需要进⾏分析。

对于⽤同⼀个量具测量多个尺⼨的情况,则选择KPC尺⼨或公差最⼩的尺⼨进⾏分析。

7、MSA⽅法的分类· 计量型分析(极差法、均值极差法等)· 计数型分析(交叉法)· 破坏型分析(嵌套法)8、基本术语MSA中的术语很多,主要是分析以下⼏项,合称MSA的五性(详见下页图⽰):·偏倚·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再现性,合称R&R或GRR偏倚:实际测量值和真值间的差值·通常⼜被称为”准确度“,但是因为准确度还有其它多种意思,因此不建议⽤准确度来代替”偏倚“。

测量测绘常见专业术语

测量测绘常见专业术语

测量测绘常见专业术语1、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2、水准面:用一个假想的静止海洋面向陆地无限延伸,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这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3、大地水准面:用平均的海洋面向陆地无限延伸,从而形成一个唯一的封闭的曲面,这个唯一的平均海洋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4、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5、水准原点:位于青岛观象山6、测量控制点:是指在进行测量作业之前,在要进行测量的区域范围内,布设一系列的点来完成对整个区域的测量作业,在选点时,首先调查收集测区已有的地形图和控制点的成果资料。

7、参考椭球: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处理测量成果而采用的一种与地球大小、形状最接近并具有一定参数的地球椭球。

8、参考椭球面:处理大地测量成果而采用的与地球大小、形状接近并进行定位的椭球体表面。

9、地心坐标系: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或以球心与地球质心重合的地球椭球面为基准面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10、参心坐标系:参心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基准的大地坐标系。

11、WGS-84坐标: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BIH(国际时间服务机构)1984.O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

12、绝对高程:地面上任意一点至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海拔)13、相对高程:地面上任意一点到假定的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14、水平角:空间两条相交直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所夹的角。

15、垂直角:某一方向与其在同一铅垂面内的水平线所夹的角。

16、后方交会:是指仅在待定点上设站,向三个已知控制点观测两个水平夹角a、b,从而计算待定点的坐标,称为后方交会17、前方交会:设有A、B、P三点,A、B为已知坐标的点,P为未知点,用仪器测得∠PAB和∠PBA,根据A、B的坐标可求得P点的坐标,这种方法叫做前方交会18、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之比,通常以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形式表示。

第八章测量系统分析-1

第八章测量系统分析-1

第八章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MSA)一、有关术语及定义1、测量系统——一套组装的并适用于特定量在规定区间内给出测得值信息的一台或多台测量仪器,通常还包括其他装置,诸如试剂和电源。

1)一个测量系统可以仅包括一台测量仪器。

注:测量系统——是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2、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单独或与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组合,用于进行测量的装置。

1)一台可单独使用的测量仪器是一个测量系统。

2)测量仪器可以是指示式测量仪器,也可以是实物量具。

3、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辅助设备或其组合。

4、示值——由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给出的量值。

5、示值误差——测量仪器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参考量值之差。

6、分辨力——引起相应示值产生可察觉到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

7、显示装置的分辨力——能有效辨别的显示示值间的最小差值。

8、仪器偏移——重复测量示值的平均值减去参考量值。

9、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简称稳定性。

稳定性可用几种方式量化:1)用计量特性变化到某个规定的量所经过的时间间隔表示。

2)用计量特性在规定时间间隔内发生的变化表示。

10、仪器漂移——由于测量仪器计量特性的变化引起的示值在一段时间内的连续或增量变化。

1)仪器漂移既与被测量的变化无关,也与任何认识到的影响量的变化无关。

11、影响量引起的变差——当影响量依次呈现两个不同的量值时,给定被测量的示值差或实物量具提供的量值差。

1)对实物量具,影响量引起的变差是影响量呈现两个不同值时其提供量值间的差值。

12、影响量——在直接测量中不影响实际被测的量,但会影响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关系的量。

例:1)用安培计直接测量交流电流恒定幅度时的频率。

2)测量某杆长度时测微计(千分尺)的温度。

13、测量重复性——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简称重复性。

健康测量名词解释

健康测量名词解释

健康测量名词解释当人们谈论健康时,必须知道一些术语和测量系统,以便确定健康状况。

这些测量系统是指对个人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检查的范围和方法。

测量健康的基本原则和细微的差异是该话题的关键要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关于健康测量的一些主要名词和术语。

BMI(Body Mass Index)是一种测量体重与身高比例的方法,用来说明肥胖程度。

它采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例如:如果一个人的身高是1.85米,体重为70公斤,那么他的BMI为70除以1.85的平方,也就是22.8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体重指数应该在18.5和24.9之间。

血压是另一个重要的健康测量。

它是血液从心脏向血管的血压压力的测量。

它被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是在心脏收缩时血液流经血管的压力,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的血压压力。

根据WHO的血压分级,正常的血压为120/80 mmHg。

血糖是衡量血液中的糖分含量的系统。

它由葡萄糖和胰岛素共同控制。

血糖水平应该保持在70-99 mg/dl之间,这是为正常血糖水平定义的一个重要参数。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搏动次数的测量系统。

它是间歇性测量,应该保持在60-100 bpm之间。

超过100 bpm就是心律失常,低于60 bpm 则会引起不适。

体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健康测量系统,它是衡量人体体温的测量方法。

根据WHO的标准,正常的体温应该在36.5-37.5°C之间。

有关脂肪比例的测量也非常重要。

它衡量体内脂肪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应该保持在20-30%之间。

肌肉比例也是一个重要的测量参数,应该维持在35-45%之间。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健康测量系统,如血钙,钠,氯离子,血尿素氮,肝脏酶测定,肾脏功能测定,免疫功能分析,基因检测等。

以上是关于健康测量名词解释的一些重要术语,它们是健康测量的基础。

要知道它们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正常范围,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众所周知,健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资源,因此,我们需要注意它,以确保健康。

MSA-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MSA-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管理改善,为客户创造价值
2
课堂守则
MSA
设施
小休
礼仪
讨论
其他規定
管理改善,为客户创造价值
3
MSA
一、测量基础术语
管理改善,为客户创造价值
4
1. 关于测量 MSA
测量: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特定特性的关系。赋值过 程即为测量过程,而赋予的值定义测量值。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 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
26
线性不良的可能原因
仪器需要校准,需要减少校准时 间间隔
仪器、设备或夹紧装置的磨损 正常老化或退化 缺乏维护─通风、动力、液压、过
滤器、腐蚀、锈蚀、清洁 磨损或损坏的基准,基准出现误
差 校准不当或调整基准的使用不当
MSA
仪器质量差─设计或一致性不好 仪器设计或方法缺乏稳健性 不同的测量方法─装置、安装、
管理改善,为客户创造价值
17
7.2. “好”的测量系统 MSA
对产品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异性与公差相比必须小于依据特性 的公差评价测量系统。
对过程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异性应该显示有效的分辨率并与过 程变差相比要小。根据6σ变差和/或来自MSA研究的总变差 评价测量系统。
管理改善,为客户创造价值
18
管理改善,为客户创造价值
5
2. 真值 MSA
测量过程的目标是零件的“真”值,希望任何单独读数都尽可能地接近 这一读值(经济地)。遗憾的是真值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是肯定的。
然而,通过使用一个基于被很好地规定了特性操作定义的“基准”值,使 用较高级别分辨率的测量系统的结果,且可溯源到NIST(美国国家标准 与技术研究院 ),可以使不确定度减小。因为使用基准作为真值的替代, 这些术语通常互换使用。

检测技术专业术语解释

检测技术专业术语解释

检测技术专业术语解释1. 检测原理:指检测过程中所依据的基本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原理。

例如,电化学检测依据电化学反应原理,光学检测依据光的吸收、反射、干涉等原理。

2. 检测方法:指根据特定的检测原理,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操作程序,对被检测对象进行测量或观察,以获取所需信息的方法。

例如,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

3. 信号处理:指将获取的原始信号转换成可处理和分析的信号的过程。

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滤波、放大、调制、解调、去噪、特征提取等。

4. 误差分析:指对测量结果中不确定度或误差来源的分析。

误差分析有助于了解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并指导改进测量方法。

5. 测量系统:指用于实现测量过程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测量系统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组成。

6. 传感器技术:指用于将被测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成可测信号的装置或器件的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检测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校准与标定:校准是在特定条件下,用已知标准量值对测量系统或传感器进行赋值,并比较赋值结果与标准量值的过程;标定则是根据校准结果,对测量系统或传感器的误差进行补偿,以提高测量准确度的过程。

8. 数据分析: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方法、信号处理方法、机器学习方法等。

数据分析是检测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对被测对象进行评估和判断。

9. 检测标准:指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统一规范和准则。

检测标准包括国家检测标准、行业检测标准和企业检测标准等。

检测标准的制定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和统一,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益。

10. 应用领域:指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科研实验等。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检测技术的作用和意义也有所不同。

MSA-测量系统分析解析

MSA-测量系统分析解析

变化后。
实施测量系统分析的时期
二、在量产阶段:
已完成MSA分析的测量系统发生以下变更时, 应重新进展MSA分析。
操作人员; 计量器具经修理、更换、调整后 ; 待检产品或检测工程转变后 ; 操作方法 ; 作业场所。
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
计量型测量系统:
双性分析: 对测量系统进展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计算出重复性、再
测量系统分析
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
根底学问培训
内容
术语 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意义 实施测量系统分析的时期 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的具体过程 结果分析
术语
测量系统: 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测量设备、
软件以及有关人员的集合;或者可以说用以猎取 测量结果〔数据〕的整个过程。
0396
GO/NOGO

3 50 组装B03
13 10A2指针高度确认具1.0-2.0mm测量系统
0397
GO/NOGO

3 50 组装B03
14 锡膏厚度检测仪测量系统
0449
R&R

3 10 SMT
15 磁通计测磁钢磁通量61±4MX
0078
R&R

3 10 组装B40
16 CC30钢球压入高度2.8±0.03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
CYM量具族系表:
参考:AIAG测量系统分析手册
序号类别ຫໍສະໝຸດ 明细1游标卡尺
2
外径千分尺
3
百分表
4
千分表
5
高度游标卡尺
6
膜厚计
7
小测头千分尺

第二部分 术语和定义

第二部分 术语和定义

第二部分术语和定义一、测量、计量、过程、测量过程1、测量(measurement)——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2、计量(metrology)——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3、过程(precess)——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根据ISO9000标准定义)二、测量管理体系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管理” management: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测量管理体系”是在测量方面具有指挥、控制、协调作用的体系。

标准名称从“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到“测量控制指南”,最后到“测量管理体系”的演变过程,反映了对测量工作内涵的认识深化过程。

改为测量管理体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变化,而是深刻地反映了计量测试在一个组织管理中的地位、职能和重要作用。

在ISO 10012标准的修订过程中,各国计量专家对计量工作在一个组织中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计量工作仅仅是为了对测量设备提供质量保证,还是为了通过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管理最终达到满足顾客对计量的要求?计量工作仅仅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还是一个组织整个管理的组成部分?通过深入的讨论,逐步形成共识:测量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测量管理体系在一个组织的重要作用。

测量管理体系如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或财务管理体系等,是一个组织整个管理的组成部分。

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和计量要求由组织负责决定,从而使----1----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测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可以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经营、能源、安全生产等各项管理在内的更为广阔的范围得到充分的体现。

4、测量过程measurement process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从定义可以看出“测量”与“测量过程”的定义相同。

MSA-测量系统分析

MSA-测量系统分析
0.01
B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5.34
5.34
5.36
5.46
5.46
5.48
5.50
5.46
5.48
5.24
5.26
5.26
5.24
5.24
5.26
5.54
5.52
5.56
5.40
5.42
5.44
5.36
5.38
5.38
5.46
5.44
5.44
5.40
5.42
5.40
5.39
5.39
5.41
Average X B 5.40
测量数据的用途: • 产品控制 • 过程控制 • 特性之间的联系
测量数据的质量:
• 真值 • 一个好的或高质量的测量具备哪些特点? • 一个差的或低质量的测量具备哪些特点? • 如何表征数据质量
偏倚:位置 方差:分布
测量数据变差的来源(S、W、I、P、E):
变差的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理想的测量系统:零方差、零偏倚和错误分类零概率; 用多次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来确定MS的质量
MSA-测量系统分析
术语:
测量: 赋值(或数)给具体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特定 特性的关系。赋值过程定义为测量过程,而赋予的值定 义为测量值
量具:用于获得测量的装置
测量系统:是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 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 境和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建立在正态分布基础之上的
对非正态分布,过程责任者有责任纠正这些测量系统的 评价
测量系统分析前的准备: • 确定统计特性和分析方法(如有些情况下重复性忽略) • 确定评价人数量 • 样本数量 • 重复读数的次数 • 评价人的选择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

8、参考标准:一般在给定位置可得到的最高计量质量标准,在这个位置进行的
测量,都是以此标准为最终参照。 9、测量和试验设备(M&TE):完成一次测量所必需的所有测量仪器,测量标准, 基准材料以及辅助设备。 10、校准标准:在进行定期校准中作为基准的标准,用来减轻按照试验室基准 标准来进行的校准工作负担。 11、传递标准:用于把一个独立的已知值的标准与正在校准的元件进行比较的
第五阶段 反馈、评定 和纠正措施 批量生产
8、“过程分析(乌龟图)”在测量系统分析(MSA )中的运用
过程分析(乌龟图)工作表
使用什么方式进行 ⑤
(材料/设备/装置)
填写机器(包括试验设备),材 料,计算机系统,过程中所使用 的软件等的详细说明
由谁进行? ⑥ (能力/技能/知识/培训) 填写资源要求,特别注意要 求的技能和能力准则,安全 设备等
填写相关的过程控制、支持过程、 管理过程、程序、作业指导书、 方法和技术等的详细说明
使用的关键准则是什么? (测量/评估) ⑦ 填写过程有效性的测量,比 如矩阵和指标
注:测量系统分析(MSA)的“过程分析(乌龟图)”表中之具体和详细内容的填写请见附件二。
9、测量系统分析(MSA )的目的 1)、对参加课程培训的人员:
主要是针对产品特性所使用到的测量系统。
■ 所用的测量分析方法及接收准则必须与顾客关于测量系统分析 的参考手册相一致。
■ 如经顾客批准,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及接收准则。
■ ISO/TS16949:2002 标准中的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强调要有证 据证明上述要求已达到。 ■ 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手册中明确规定:对新的或改进的量 具、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参考测量系统分析(MSA)手册进行 变差统计研究。 ■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手册中明确规定:测量系统分析

MSA培训教材

MSA培训教材

测量系统分析教材一:名词术语1、测量:对具体事物赋予数字(或数值),以表示他们对于特定特性之间的关系,赋予数字过程为测量过程,数值为测量值。

2、量具:获取测量的装置,包括通、止规。

3、测量系统: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包括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

4、分辨力(率)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仪器测量的最小刻度单位。

建议要求是总过程6ζ(标准偏差)1/10,传统是公差1/10。

5、有效解析度特定应用条件下,一个测量系统对过程变差的敏感度,通常为一测量单元。

6、参考值:某物品可接受数的值,常代替真质使用。

7、真值:某物品真实数值,不可知且无法知道。

8、准确度:与真值或可接受的参考值|“接近”的程度。

9、偏倚:观测到测量值的平均值与参考值之间差值,是测量系统误差够成,基准值可用更高级别设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0、稳定性:(别名:漂移)随时间变化的偏倚值,测量系统在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相同特性容的测量值的总变差。

11、线性:量具正常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

12、精确度:每个重复读数之间的“接近”的程度。

13、重复性:同一个人,同一检测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的测量值变差,通常称:设备变差,符号:E.V.14、再现性:不同的人,同一检测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的测量值变差,通常称:评价人变差,符号:A.V.15、GRR或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联合估计值。

16、一致性:随时间重复性变化的程度。

17、均一性:在正常工作范围内重复性的变化。

18、敏感度:能导致可探测到的输出信号的最小输出,是测量系统对被测特性变化的感应度,通常为一测量单元。

二:测量公式:Y = X + ε测量值真值测量误差三:测量系统分析原因:1、即使量具经过检定或校准,但由于人、机、料、法、环、测量的原因会带来测量误差。

2、检测设备的检定或校准不能满足测量要求。

MSA[1]控 制 计 划

MSA[1]控 制 计 划

6、测量系统分析(MSA)在ISO/TS16949:2002体系标 准中实施的优胜者方法: ■ 最大限度的减少量具的种类; ■ 最大限度的减少量具的数量; ■ 根据产品族添置所需要的量具; ■ 只采用符合测量系统分析(MSA)要求的量具; ■ 不允许个人量具; ■ 用6Ơ过程分布计算结果,而不是规格公差。
7、MSA 与 APQP、CP、FMEA、PPAP和SPC的关系
DFMEA 样件CP
PFMEA 试生产CP
PPAP
MSA
SPC
SPC
(Ppk≧1.67) (Cpk≧1.33)
生产CP
第一阶段
计划和 确定项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阶段
产品设计 和开发 样件制作
第三阶段
过程设计 和开发
第四阶段
产品和 过程确定
试生产
第五阶段
11、编制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测量系统分析(MSA)计划 质量部根据控制计划和/或顾客要求制定监视和测量 装置的“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并确定在控制计划 和/或顾客要求中所用到的监视和测量装置需进行测 量系统分析的方法、内容、预计完成时间、负责部 门/人员、分析频率、进度要求等,经管理者代表核 准后由质量部和相关部门执行。 ■ 进行测量系统分析(MSA)的工作/和管理人员必 须接受公司内部或外部的相关测量系统分析课程 培训/训练,并经考试合格或获得相关证书,方 可进行测量系统分析(MSA)工作。
测量系统分析
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 (M S A )
上海奥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测量系统分析(MSA)概述
1、测量系统分析(MSA)的概念: 指 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 (测量系统分析)的英文简称。 M ( Measurement ) 测量 S ( Systems ) 系统 A ( Analysis ) 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管理规定

测量系统分析管理规定

广州 ABC 汽车零部件有 标题:测量系统分析管理规定 页码 第 1 页 共 8 页 编号 限公司版本 修改状态测量系统分析管理规定1.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评价测量系统的适用性,保证满足产品特性的测量需求。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控制计划中要求的和/或顾客要求的所有测量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

3.引用文件无4.术语和定义MSA:指 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测量系统分析)的英文简称。

测量系统:指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 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偏移(准确度) :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一个基准值可通过采用更高级别的测 量设备(如:全尺寸检验设备)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来确定。

重复性: 指由一个评价人, 采用一种测量仪器, 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再现性: 指由不同的评价人, 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 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稳定性: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线性:指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

盲测:指测量系统分析人员将评价的零件予以编号,然后要求评价人以随机抽样方式进行测量, 且评价人之间的测量结果不能相互看到或知道。

5.职责5.1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制定:品质部。

5.2 测量系统分析所需涉及到的产品测量工作和数据的收集:使用单位。

5.3 数据收集后之测量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工作:品质部。

5.4 测量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之结果评价和审查:新产品项目组。

6.工作内容广州 ABC 汽车零部件有 标题:测量系统分析管理规定 页码 第 2 页 共 8 页 编号 限公司版本 修改状态工作内容 说明使用表单6.1 在控制计划中选择和配备的量具分辨率应达到公差的十分之一或过程 变差的十分之一的要求。

6.2 试生产阶段, 凡控制计划中规定的或顾客要求的测量设备均需进行测量 系统分析。

MSA 讲义

MSA   讲义

观测过程方差 实际过程方差 测量过程方差
23
通常我们用能力指数来评价 6σ 1 1 1 = + Cp² Cp² Cp² Cp Cp Cp
观测能 力指数 过程能 力指数 系统能 力指数
Cp
=
容差
如果测量系统的Cp 指数是2,为了计算(观测)指 数为1.33,实际过程需要Cp大于或等于1.79,如果测 量系统Cp 本身是1.33那么过程必须完全没有变差—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条件
41
常见的疏忽与失误
测量前仪器/量具未校零 忽略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要求 测量位置不正确
42
GR&R的研究方法
(1) 小样法 Short Method (2) 大样法 Long Method (3) 图 法 Graphical Analysis
43
GR&R研究中的主要因素
因 时 校 素 间 准 在同一实验室中的测量条件 相 同 不 同 同一时间测量 各次测量之间 未再校准 同一测量人 同一设备、同 次校准 在不同时间测量 各次测量之间重新 校准 不同测量人员 不同设备
3
测量系统的要素
测量方法
测量环境
仪器设备 测量系统
被测量对 象的特征
测量人员
计量基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测量系统的组成
传感器:感受被测物理量/特征量的变化(长度、
温度、重量、磁场、均匀性、舒适度等)
转换器:物理量/特征量的转换/放大(磁-电、
光-电、热-电等)

出:模拟显示、数字显示、磁记录、观测
记录等(显示器、记录器、观测人员等)
13
分辨力
控 制 分 析 只有下列条件下才可用于控制: 1、与规范相比过程变差较小 1个数据分级 2、预期过程变差上的损失函数 很平缓 3、过程变差的主要原因导致均 值偏移 1、对过程参数及指数估计不可 接受。 2、只能表明过程是否正在产生 合格零件

测量系统概念

测量系统概念

• •
结果分析
• 位置误差 • 位置误差通常是通过分析偏倚和线性来确 位置误差通常是通过分析偏倚和线性来确 偏倚 定。 • 一般地,一个测量系统的偏倚或线性的误 一般地, 差若是与零误差差别较明显或是超出量具 校准程序确立的最大允许误差, 校准程序确立的最大允许误差,那么它是 不可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 不可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对测量系 统重新进行校准或偏差校准以尽可能地减 少该误差。 少该误差。
线 性
在设备的预期操作(测量)范围内偏倚的不同被称为线性。线性可以被 认为是关于偏倚大小的变化。 注意不可接受的线性可能以各种形式出现。不要假定一个常量偏倚。 线性误差的可能原因包括: • 仪器需要校准,需要减少校准时间间隔 • 仪器、设备或或夹紧装置的磨损 • 缺乏维护——通风、动力、液压、过滤器、腐蚀、锈蚀、清洁 • 磨损或损坏的基准,基准出现误差——最小/最大 • 校准(不包括工作范围)不当或调整基准的使用不当 • 仪器质量差——设计或一致性不好 • 仪器设计或方法缺乏稳健性 • 应用错误的量具 • 不同的测量方法——设置、安装、夹紧、技术 • (量具或零件)随零件尺寸变化的变形 • 环境——温度、湿度、振动、清洁的影响 • 违背假定,在应用常量上出错 • 应用——零件尺寸、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观察错误(易读性、视差)
测量系统研究的准备
• •
– – – –
先计划将要使用的方法。 评价人的数量,样品数量及重复读数次数应预先确定。 在此选择中应考虑的因素如下:
尺寸的关键性——关键尺寸需要更多的零件和/或试验。原因是 量具研究评价所需的置信度; 零件结构——大或重的零件可规定较少样品和较多试验。 评价人的选择应从日常操作该仪器的人中挑选; 样品的选择对正确的分析至关重要,它完全取决于MSA研究的 设计、测量系统的目的以及能否获得代表生产过程的样品。当 不可能进行过程变差的独立估计、或为确定过程控制的方向以 及用于过程控制的测量系统的持续的适宜性时,样品必须是选 样品必须是选 自于过程并且代表整个的生产的范围。 自于过程并且代表整个的生产的范围 仪器的分辨力应允许至少直接读取特性的预期过程变差的十分 之一。例如,如果特性的变差为0.001,仪器应能读取0.0001的 变化; 确保测量方法(如评价人和仪器)正测量特性的尺寸并遵守规 定的测量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极
0.01

0.00
术语介绍
X/R控制图 分辨率=0.001
5
10
15
20
UCL=0.1444 Mean=0.137
LCL=0.1350
25
ULC=0.01717 R=0.00812 LCL= 0
使用源于(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 NIST)或其他的NMI的标准进行校准。
术语介绍
真值
真值是零件的“实际”测量值,虽然这个值是不 知道的,并且是不可能的(经济地)接近这个值。 遗憾的是,真值的确从没能被知道。在所有的分析 中,参考值被用作真值的近似值。因为参考值被用 作真值的替代值,所以这些标准术语常常互换使用 ,不过不推荐这种用法。 ❖ 真值的总结 √物品的实际值 √未知的和不可知的
术语介绍
❖ 分辨力(续)
❖ 由于经济和物理上的限制,测量系统不能识别过程 分布中所有零件的独立的或不同的被测特性。被测 特性将测量值划分为不同的数据组。在同样的数据 组里的各个零件将有同样的被测特性值。
❖ 如果测量系统缺乏分辨力,对于识别过程变差或量 化单个零件特性而言,这个系统也许不是一个合适 的系统,应使用更好的测量技术。
术语介绍
参考标准


传传递递标标准准

验 设Biblioteka 校准标准备传递标准
工作标准
检查标准
不同标准之间的联系
基准 基准
术语介绍
基准 用于校准过程的参考标准,也被称为参考
标准或校准标准。 ❖ 基准值 √人为规定的可接受值 √需要一个可操作的定义 √作为真值的替代
术语介绍
参考值 参考值也称为可被接受的参考值或基准值。它是
术语介绍
❖ 测量系统: ❖ 是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
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 、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 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 测量和试验设备(M&TE) 完成一次测量所必需的所有测量仪器 ,测量标准,基准材料以及辅助设备。
术语介绍
❖ 标准 一个标准是根据普遍认同的意见使之作为比较
来减轻按照试验室基准来进行的样准工作负 担。 传递标准
用于一个独立的已知值的标准与正在校 准的元件进行比较的标准。
术语介绍
工作标准 在试验室中用于进行定期测量的标准。不用于校
准标准,但是也许可以用作传递标准。 需要仔细考虑针对某一标准的材料选择。材料的
使用应反映测量系统的使用和范围,以及基于时间 的变差源,如磨损及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等)
术语介绍
❖ 分辨力(续) ❖ 如果该分辨力不能探测过程变差,其用于分
析过程是不可接受的;并且如果它不能探测 特殊原因的变差,则其不能用于控制。 ❖ 参见下图 ❖ 分辨力不足的情况可能会在控制图中表现出 来,参见图表
术语介绍
❖ 分辨力(续)
0。145
样 本 均 0。140 值
0。135
子组 0
0.02
测量系统术语介绍
课程目的
❖ 目的:为评定测量系统的质量提供指南。 ❖ 说明: ❖ 1主要用于工业界的测量系统; ❖ 2不打算作为所有测量系统分析的汇编; ❖ 3主要关注的是对每个零件能重复读数的
测量系统; ❖ 4对更复杂或不常见的情况在此没有讨论
; ❖ 5测量系统分析方法需要顾客批准,本手
册没有覆盖。
术语介绍
分辨力 分辨力是仪器可以探测到并如实显示的参
考值的变化量。它也可以称为可读性或分辨 率。
典型地,此能力的度量是看仪器的最小刻 度值。如果仪器刻度“粗”,那么就可以使 用它的半刻度。
术语介绍
❖ 分辨力(续) 1:10经验法则 测量仪器分辨力的第一准则应该至少是被测量范围的
十分之一。 传统上:此范围就是产品公差范围; 最近:此范围指过程变差,即10比1规则被解释为测 量设备能够分辨至少十分之一的过程变差。这符合 持续改进的原理。( 即过程的焦点是顾客指定的目 标值)。
主要内容
❖ 1 测量系统术语介绍 ❖ 2 统计学知识补充 ❖ 3 测量系统研究的准备 ❖ 4 计量型测量系统评价 ❖ 5 计数型测量系统评价
Chapter 1 测量系统术语介绍
❖ 测量:赋值(或数)给具体物以表示它们之 间关于特定特性的关系。赋值过程定义为测 量过程,而赋予的值定义为测量值。
❖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 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通过/不通过 装置。
的基础;是一个可接受的模型。它可能是一件人工 制品或总效果(各种仪器,程序等),由某一权力 机构确定和建立,作为数量、重量、范围、值或质 量的测量规则。 参考标准
一般在给定位置可得到的最高计量质量标准, 在这个位置进行的测量,都是以此标准为最终参照 。
术语介绍
校准标准 在进行定期校准中作为基准的标准,用
MSA与ISO/TS16949:2002
❖ ISO/TS16949:2002 ❖ 7.6.1 测量系统分析 ❖ 为分析各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存在的
变差,必须进行适当的统计研究。此要求必须适用 于在控制计划提出的测量系统。所用的分析方法及 接收准则,必须与顾客关于测量系统分析的参考手 册相一致。如果得到顾客的批准,也可以采用其它 分析方法和接收准则。
一个人工制品值或总效果值用作约定的比较基准值 。该参考值基于下列各值而定: 由较高级(如计量实验室或全尺寸检验设备)的测 量设备得到的几个测量平均值确定。 法定值:由法律定义和强制执行。
术语介绍
参考值(续) 理论值:根据科学原理而得。
给定值:根据某些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实验工作(由 可靠的理论支持)而得。
检查标准
一个非常类似设计测量过程的测量人工制品,不 过它本身比被评价的测量过程更稳定。
术语总结
标准的总结
❖ 用于比较的可接受的基准 ❖ 用于接受的准则 ❖ 已知数值,在表明的不确定的度界限内, 作为
真值被接受 ❖ 基准值
一个标准应该是一个可操作的定义:由供应商或 顾客应用时,在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具有同样的含 义,产生同样的结果。
同意值:根据由科学或工程组主持下的合作实验工 作而得:由用户,诸如专业和贸易组织在意见完全 一致情况下来定义。
协议值:由有关各方明确一致同意的值。
术语介绍
参考值(续)
在所有情况下,参考值必须基于可操作 的定义和可接受的测量系统的结果。为 此,用于决定参考值的测量系统应包括 :
使用比用正常评价的系统要高的分辨等 级和较低的测量系统误差的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