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写作态度:
1.追求本真的率性书写
莫言就曾在张悦然《葵花走失在1890》的序言中说:“张悦然小说的价值在于:
记录了敏感而忧伤的少年们的心理成长轨迹,透射出与这个年龄的心力极为相称
的真实。这种真实来自这代人的心灵深处,其实并不便于随意示人。他们喜欢什
么,厌恶什么,向往什么,抵制什么,这些都能在她的小说中找到答案。”当然,这段话不仅仅适用于这部作品,也不仅仅适用于张悦然本人,它同样适用于整个“80 后”文学。对于“80 后”文学而言,真诚而率性的青春成长是其作品中永远光芒四射的部分。这些有关青春的文字大多都书写了同一代人的真实生活,展现了一个属于当代年轻人的率性世界。就如同我们所知,由于所生活与成长的环境不同,每一代人都拥有独属于他们那一代的情感经历与生命体验。同样的,每一代的作家也只能用他们那一代的思维观念来表达对于自我、人生、社会以及世界的看法。而出生于上世纪80 年代的作家们,由于过早的用文字记录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年少的率真以及青春的张扬,都使得“80 后”文学呈现出一种对于成长本真的率性书写。无论是对于教育体制的厌烦,还是家长权力话语的反感,无论是青春期压抑下的忧伤抑或叛逆,还是充满着纯真的天马行空的幻想。作为“80 后”文学,文字对于创造者的首要意义便是满足他们倾诉的欲望,这种书写本是源于“80 后”对于青春的自我言说,因此,“80 后”文学无论渴望、张扬、迷失、放逐抑或重构,这都是一个青春期少年对于自我生命真实的叙述,它无关历史、无关政治、无关家族,仅是青春使然。放眼“80 后”文学,尽管各有各的标志,各有各的风格,如韩寒的轻狂、郭敬明的忧伤、春树的残酷抑或是张悦然的华美,然而,在这差异中又无不透露出率性的本真。就如同当年“新概念作文大赛”所提出的“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创作口号一样,无论“80 后”文学对传统文学模式提出怎样的挑战,无论他们对现实中的生活表现出怎样的反叛,真切、真实、真诚的表达自己,才是他们最初文学的创作动机。“80 后”作家步非烟就曾经在2007 年鲁迅文学院召开的“80 后”青年作家代表研讨会上呼吁“我们要求自由的表达我们自己!”而这句话也正点出了“80 后”作家创作的初衷。用春树的话来说就是:“想写就写,想怎
么写就怎么写,绝对不考虑慢慢写的叮嘱和忠告,任何高贵、经典、文本、抒情、意境到了我们这儿统统失效,用电影的话来说就是当下我们玩诗”。而这正是“80后”一族们当下真正的青春状态,因为青春本就自由无羁,本真率性。白烨就曾这样说过:“这种真率,在韩寒那里,可以表现为偏执;在郭敬明那里,可能表现为痞顽;在春树那里,可能表现为坦实;在张悦然那里,可能表现为纯真,但都是不掩不饰,不折不扣。径情直率地看生活,直截了当地写自己,在他们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和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大都是如此。他们写社会生活也罢,写校园生活也罢,都是用近乎透明的视镜去观察生活,用接近全息的传真去表达感受,都会以他们‘全打开’胸襟和‘不设防’的姿态,给你以纯真的感染和坦诚的感动。从文学是‘我手写我心’的要义上看,他们这一几乎是共性的特点,正相当直接地切近着文学写作的本义”。而这种真实也是“80 后”文学送给中国当代文坛的最为珍贵的礼物。
2.多重压力下的情感宣泄
虽然“80 后”作家追求“本真”,以满足自己倾诉的欲望为创作的最初动力开始写作,但是,他们究竟想要倾诉什么,究竟是承受了怎样的困惑才要倾诉,而这些困惑又为他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压力终无从发泄,唯有选择文字来呐喊,这似乎才是激发“80 后”一代群体创作的重要原因所在。然而,对“80 后”而言,这种困惑与压力不可否认是来自多方面的,既包括他们青春期的心理压抑,同样的,也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中国人一向是十分注重血脉亲情的,父母之爱便是其最突出的表现,而在“80后”身上,这种大爱与前几辈人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他们那些经历坎坷而复杂的父母来说,自身由于
社会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缺陷决不能在子女身上重演,因此,在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富足的情况下,他们甘愿付出自己全部的爱,尽一切可能来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进而创建出一个父母心目中的子女最好的成长环境。然而,殊不知,这份来自于父母的沉甸甸的爱在“80 后”一代的心里又转化成了怎样的情感压力。对于“80 后”,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独生子女的“80后”,“421”的家庭模式使他们从小便获得了长辈们前所未有的疼爱与关注,但是,这种爱却大多体现在物质要求的极大满足,而在心理需求上他们却是极少得到回应的。父母并不了解孩子们真正的内心世界,而这确是正处于青春期的“80 后”们所最最需要的情感疏通渠道。在他们的世界里有着和成人世界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对于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的理解,对于生活、社会以及人生的看法,对于憧憬、理想以及未来的设想等都是父母们难以想象的,十几岁的他们已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物质的幼稚小孩,而是已经开始了他们对于自己和世界的思考,但却无人诉说。而在充满着“良师益友”的校园,这种压力依然无处释放。自从1977 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便成为了衡量中国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凭证。“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定命运”等口号便开始越喊越响,受教育程度越高,成功的机会越大,这一观念便逐渐深入人心,而高考就成为了所有“80后”一代通往成功的唯一桥梁。不仅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考上大学而紧衣缩食,日夜拼搏,学校更是尽一切努力向高考冲刺。毫不夸张的说,从小学、初中到高中,“80 后”这一代长达12 年的求学之路,为的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高考。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等在高考面前只能让位,陈旧的教育体制,刻板的授课方式,单一的学习模式,这一切无不使“80 后”深感压力。尽管“80 后”们很不认同中国现阶段的这种以分数论成败的教育理念,但是他们又没有途径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在学校里任何学习不好的学生都不会得到重视,无论你是否才华横溢,是否品性优秀。所以,“80 后”被裹挟在这些通往高考独木桥的人群之中,也无暇它顾,唯有成功以获得表达的权利。可是,考上了大学就能“万事顺意”了吗?当然不是,当发现自己梦寐以求的象牙塔并不如意的时候,当四年过后两手空空进入社会的时候,你或许才刚刚发现,生存的压力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在上世纪70 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不仅打破了计划经济的陈旧模式,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下所信奉的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等生存法则也同样取代了计划经济下的包分配制度而成为了新的“生存之道”。而作为体改革后的80 一代,他们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相比于上一辈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未来,而不必默认命运,而不幸的是,为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80 后”一代将要付出比上一辈人更多的努力,要承受更多的生存压力,求学、就业、住房、成家、生育、养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压在“80 后”所有人的身上,这一切都使得进入社会后的“80 后”每天日夜忙碌,疲于奔命,这些压力在那些被社会统一安排下安逸生活的人们那里是无法诉说的。因此,无论压力来源于何处,青春期、家庭、学校或是社会,或是所有聚集在一起,压在“80 后”心上的层层障碍终不能排解,无处倾诉也不知如何倾诉的“80 后”们便选择文字作为其最好的宣泄。
二、语言特色:各具特色
(比如:反讽什么的,我觉得结合具体作品说说应该就行,下面有一些例子)
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作品中,作家就是以语言这一载体来传递情感、
塑造人物和表现思想意义,因此可以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而对于“80
后”作家而言,他们无疑是一群语言上的天才。在“80 后”的文学创作中,我们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语言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讲述与准确的表达,而是有
意的去追求语言自身的魅力所带给读者的堪称“惊艳”的审美感受。曹文轩就曾
在郭敬明的作品序言中评价道:“语言的千军万马,无边无际地簇拥在他的麾下,
他将调动他的语词大军当成了写作的最大快意”。可以说,语言是“80 后”文学所呈现出的一个亮点。不可否认,“80 后”作家在语言上的才情与大胆已然成为了他们的一种身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