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经典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气为肿”,此气为(A)
A 风气
B 寒气
C 湿气
D 水气
E 阳气
2、因阳热亢盛,损伤阴精而出现昏厥病症,《素问。生气通天论》称之为(B)
A 薄厥
B 煎厥
C 热厥
D 血厥
E 大厥
3、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C)
A 肌肤
B 筋脉
C 皮毛
D 六腑
E 五脏
4、《素问。痹论》指出,冬季感受痹邪,易发生( E )
A 行痹
B 痛痹
C 着痹
D 肌痹
E 骨痹
5、因大怒使气血逆乱而致的昏厥病症,《素问。生气通天论》称之为(D)
A 气厥
B 血厥
C 煎厥
D 薄厥
E 热厥
6、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 B )
A 蒸蒸发热B翕翕发热 C 时发热D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E往来寒热
7、桂枝加葛根汤的煎服法以下错误的是(A)
A 啜热粥
B 温覆取汗
C 如桂枝汤将息D如桂枝汤禁忌E先煮麻黄,去上沫
8、一患者感受风寒,又复冒雨,病延月余,症见四肢关节游走疼痛,曲伸不利,舌淡苔薄,脉浮而缓,投以防风汤,服后症状明显缓解,此病当为(D)
A 寒痹B湿痹 C 热痹 D 风痹 E 肌痹
9、一患者老年花甲,常年头晕目眩,时有上肢麻木,肌肉颤动,根据“病机十九条”,其病位当在(B)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10“淋家,不可发汗”是因为(D)
A 失血过多,气血两虚
B 热盛伤阴,阴伤火炽C阴精亏损,营血不足
D 湿热下注,久则伤阴
E 阳气虚损,营阴不化
11、“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提示(A)
A 热实腹满
B 寒实腹满
C 虚寒腹满
D 虚热腹满
E 瘀血腹满
12、头汗出,大便硬,心下满,手足冷者,宜用(B)
A 大陷胸汤B柴胡桂枝干姜汤 C 栀子豉汤 D 小柴胡汤E茵陈蒿汤
13、心烦呕吐,发热下利,口苦咽干者宜用(C)
A 吴茱萸汤B理中汤 C 黄芩加半夏汤D大柴胡汤 E 小柴胡汤
14、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A)
A 时腹自痛
B 腹满而痛
C 下腹部疼痛
D 上腹部疼痛E下利腹痛
15、《金贵要略》中“治未病”的含义是指下列何项(D)
A 未病先防,未病绸缪B注意调养,增强体质C内养正气,外慎风寒
D 已病防传,截断传变E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6、胸痹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宜选用下列何方治疗(E)
A瓜蒌薤白白酒汤B黄芪建中汤C八味肾气丸D桂枝加龙骨牡蛎汤E乌头赤石脂汤17、旋覆花汤主治下列何种病证(B)
A肾着B 肝着C 脾约D 积聚E 奔豚气
18、脉浮、肤肿按之没指,其腹如鼓、不渴不恶风者是下列何证的主要临床表现(B)
A风水B 皮水C 正水D 石水E 黄汗
19、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E)
A 发热
B 头痛
C 脉数
D 口渴
E 局部红肿热痛
20、温病症见身体灼热,昏聩不语,舌謇肢厥,其病变属于(C)
A气分证B 卫气同病C 营分证D 血分证E 气血两燔
二、是非判断题
1、“上焦如雾”是指上焦主司呼吸之气。(错)
2、石瘕的形成主要由于寒气与卫气相搏结。(对)
3、漏泄是大便泄泻之症。(错)
4、肠覃的产生是由于寒气与瘀血相搏结。(对)
5、大青龙汤证的病机是:伤寒表虚,兼内有郁热。(错)
6、太阳和阳明合病者,必自发热,葛根汤主之。(错)
7、白虎加人参汤证可见恶风、恶寒。(对)
8、少阳中风证病机既与风邪有关也与火气有关。(对)
9、太阴中风的特点是四肢烦疼。(对)
10、温病都具有传染性。(错)
11、形成与春季的温热病邪可导致风温和春温。(错)
12、营分证即可由气分传入,也可由血分病变变化而来。(错)
13、战汗的预后都很好。(错)
14、温病津枯肠燥便秘者,可用增液承气汤治疗。(错)
15、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是邪留阴分的独特表现。(对)
三、填空题
1.《素问。痿论》说:“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
2.《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形气相得,谓之可治;形气相失,谓之难治。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4.《灵枢。百病始生》:“忧思伤心;重寒伤肺。
5.《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
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6.一般而言,三阳病的治则是以祛邪为主,而三阴病治则是以扶正为主。
7.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8.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9.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可与调胃承气汤。
10.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11.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1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3.“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14.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15.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16.皮水夹热者用越婢加术汤方,风水夹热者用越婢汤方。
17.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脏,即不识人,邪入于腑,舌即难言,口吐涎。
18.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