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工厂不良品控制与预防管理制度
工厂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工厂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规范工厂不合格品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工厂的正常运作和客户的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规定(一)不合格品定义1.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工厂产品质量标准和规定的产品或原材料。
(二)不合格品的处理1.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出的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止产生,进行分类处理。
2.不合格品应按照工厂的规定进行分类,分为可修复和不可修复两种类型。
可修复的不合格品可通过重新加工或修复后符合质量标准,不可修复的不合格品应通过报废或退货等方式进行处理。
3.对于可修复的不合格品,工厂应设立专门区域进行存放,并明确质量部门负责人对其进行监管和管理。
4.对于不可修复的不合格品,工厂应及时进行记录和销毁,销毁过程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做好销毁记录。
5.工厂应建立不合格品处理记录,包括不合格品的种类、数量、处理方式等信息,以便质量部门进行追溯和分析。
(三)责任与追责1.工厂应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分工,质量部门应负责监督和指导不合格品的处理工作。
2.生产人员在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及时上报质量部门,并配合质量部门进行相关调查和分析。
3.质量部门应及时处理不合格品,并向工厂其他相关部门通报处理结果。
4.对于在处理不合格品过程中存在故意隐瞒、篡改记录等违规行为的人员,将依据工厂的内部规定进行追责处理。
三、安全管理1.对于有可能对员工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的不合格品,工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隔离和处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2.工厂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不合格品处理的意识和能力,确保他们正确、安全地操作不合格品。
四、附则本办法由工厂质量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以上为工厂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内容,旨在规范工厂对不合格品的处理,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工厂应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并与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员工的责任意识。
生产过程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管理制度一、引言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不良品。
不良品的产生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给企业造成损失。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利润增长至关重要。
二、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管理制度的目标1.控制不良品发生的数量和频率:通过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控制体系,减少或消灭不良品的产生。
2.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品:通过建立健全的不良品检测和处理机制,确保不良品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降低不良品的比例。
3.持续改进生产过程,降低不良品率:通过分析和改进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逐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不良品率。
三、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管理制度的关键要素1.设立责任部门:为了确保不良品的控制与改善能够得到有效实施,需要设立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部门或岗位,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建立和完善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的制度和规范,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不良品的审核和处理程序,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报告制度。
3.加强员工培训:培训员工对于不良品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员工对不良品控制与改善工作的重视及主动性。
4.建立不良品分类和统计方法:在控制不良品的过程中,对不良品进行分类和统计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不良品的分类和统计,能够更好地了解不良品的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5.建立不良品处理和改进措施:对于不同类型的不良品,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和改进措施。
在处理不良品的同时,也要及时分析不良品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四、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管理制度的操作步骤1.建立不良品检测和报告制度:明确不良品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制定不良品的报告和记录制度,确保不良品在生产过程中及时被发现并及时处理。
2.建立不良品的分类和统计方法:对不良品进行分类和统计,明确不良品的发生原因和比例,并根据统计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工厂管理范本如何控制废品和不良品率
工厂管理范本如何控制废品和不良品率在工厂运营过程中,废品和不良品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质量和成本。
高废品和不良品率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因此,建立有效的工厂管理范本,以控制废品和不良品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会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利用工厂管理范本来控制废品和不良品率。
一、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有效控制废品和不良品率,首先需要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一体系应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覆盖产品设计、工艺流程、设备管理等各个环节。
通过建立质量控制点,设置相应的标准和检测流程,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符合要求。
二、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人员素质的提高和技术指导是控制废品和不良品率的关键因素。
通过培训工作人员,提高其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可以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导致的废品和不良品率。
此外,针对关键工序和设备,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避免故障和误操作带来的质量问题。
三、推行持续改进和质量反馈机制持续改进和质量反馈机制是保持生产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
工厂管理范本应该鼓励员工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
通过定期召开质量会议,总结分析过去一段时间的质量状况,找出影响废品和不良品率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建立质量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及时监测和评估工厂的质量状况,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推行持续改进和质量反馈机制是控制废品和不良品率的关键要素。
工厂管理范本应该提供相应的规范和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和落实这些控制措施。
此外,还需要结合具体工厂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废品和不良品率的原因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针对性控制措施,不断优化和完善工厂管理范本,以实现有效控制废品和不良品率的目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例(2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例一、目的为使不合格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效被识别和控制,避免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特订此程序。
二、范围从进货、生产加工、交付后所产生的不合格均适用。
三、术语与定义不合格。
末满足要求。
四、职责4.1质量部:负责对生产所需原料不合格品处理进行检查和确认;4.2负责对不合格品(项)的识别与标识,并通知和跟踪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项)进行处理;负责对经处理过的不合格品(项)进行再检验。
4.3负责对生产加工不合格品,在库不合格品及顾客退货验证为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标识和处理;五、作业内容5.1来料检验不合格时的处理施对不合格原料进行处理时,则由采购部申请,由质量部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交相关部门评审,由质量部经理判定;如评审决议方案为特采时,须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特采使用;5.2生产过程检验不合格时的处理5.3成品在交付或使用后发现不合格时的处理5.4不合格品的纠正与预防依照《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5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对于返工后能达到规定要求的不合格品,处理后的不合格品由质量部按检验标准重新检验。
由公司____或供方负责分选,检验员对分选后的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作为合格材料使用,不合格品退货处理。
对于不能接收的材料,由本公司采购部及供应方质量部负责人确认、批准,通知采购作退货处理。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例(2)是企业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产品的合格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并推动持续改进。
一个有效的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减少质量风险。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第一,制定明确的不合格品的定义和分类。
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的产品。
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和质量标准,制定明确的不合格品定义,并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严重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和可容许不合格品等。
这样能够为后续的控制措施提供明确的依据。
第二,建立完善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规定
不合格品控制规定随着质量管理的不断优化,对于不合格品控制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合格品控制包括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和控制不合格品的出现。
下面介绍一些不合格品控制规定。
一、具体责任不合格品控制的具体责任应由生产经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承担。
质量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确保产品出厂质量符合规定,并及时控制不合格品。
二、预防控制(一)质量设计:将质量设计纳入关键流程中,在生产前研究、确定生产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措施与预防控制。
(二)检验:将质量检验纳入关键流程中,掌握和分析前期数据,并对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三)供应管理:加强供应商管理和采购部门的联络,建立供应商考核制度,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辅料及服务符合规定。
(四)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生产过程中应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严格的自检、互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五)产品标识:对产品进行标识,将产品质量信息对外透明,方便检验和认定,以便及时控制不合格品。
三、控制措施(一)分类掌控:将不合格品分为轻微、一般、严重三类,对不同类别的不合格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隔离控制:不合格品一旦发现,应该及时隔离,以减少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控制疫情的扩散。
(三)深度分析:对不合格品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进行改善。
同时,对相同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四、整改措施对于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必须及时整改,从而避免对后续工作的影响。
整改措施包括:(一)采取临时措施: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要立即采取临时措施,以减少其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二)制定整改方案:根据不合格品的原因和成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
(三)追溯措施:对于难以发现的不合格品,要采取追溯措施,全面调查整个生产流程,确定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五、总结与完善及时总结前期的工作,完善和改进不合格品控制制度和相关流程,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从而保障供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制造业工厂不良品控制与预防管理制度
制造业工厂不良品控制与预防管理制度引言在制造业中,不良品控制与预防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管理制度框架,以帮助工厂有效控制和预防不良品的产生。
第一部分:组织架构与职责1.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更新不良品控制与预防政策。
监督不良品控制流程的实施。
1.2 生产部门执行不良品控制流程。
定期向质量管理部门报告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情况。
1.3 研发部门设计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不断改进产品设计以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第二部分:不良品识别与分类2.1 识别标准制定明确的不良品识别标准和流程。
2.2 分类将不良品分为轻微、中等和严重三个等级。
第三部分:不良品控制流程3.1 预防措施制定预防措施计划,包括员工培训、设备维护等。
3.2 检测与隔离实施定期和随机的质量检测。
一旦发现不良品,立即隔离并标记。
3.3 原因分析对不良品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根本原因。
3.4 纠正措施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3.5 记录与追踪记录所有不良品事件及其处理过程。
第四部分: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4.1 培训计划制定详细的员工质量意识培训计划。
4.2 培训内容包括质量标准、不良品控制流程、纠正措施等。
4.3 持续教育定期进行质量意识的持续教育。
第五部分:质量改进5.1 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
5.2 质量改进项目定期开展质量改进项目,提高产品质量。
5.3 质量数据管理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用于指导改进措施。
第六部分:监督与审核6.1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6.2 外部审核准备并接受外部质量审核。
6.3 审核结果对审核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
第七部分:文档与记录管理7.1 文件化管理所有质量控制流程和记录必须文件化。
7.2 记录保存保存所有质量记录,以备追溯和分析。
7.3 信息共享确保所有相关部门能够访问必要的质量信息。
结语通过实施本管理制度,工厂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品率,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公司不合格品控制制度
公司不合格品控制制度一、导言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的不断竞争,公司对品质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更要保证公司的信誉和品牌形象。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难免会遇到不合格品风险,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不时出现的不合格品会极大地影响企业形象、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不合格品,制定公司不合格品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二、制度内容1.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生产、质检、销售等所有与产品相关的岗位和环节。
2. 定义•不合格品: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符合设计、标准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或在产品检验中未能达到要求的产品。
3. 控制措施•设立不合格品处理团队,负责及时处理不合格品,定期统计并分析不合格品发生的原因,不断完善生产流程、制定更加严谨的生产标准。
•不合格品应按照相关标准分为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品质问题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不同的流程控制。
同时对于同一类型的不合格品,需要确定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类似问题的不出现。
•在征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公司应立即通知客户,与客户沟通并及时解决不合格品问题,确保客户的满意度。
•针对经常出现的不合格品问题,公司应从源头上改变生产流程和制造工艺,有效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概率。
•所有不合格品都需要标识,并在相应的文档中进行记录,包括不合格品的具体描述、发现地点、数量、影响范围、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及其执行结果等信息。
公司需要建立相应的不合格品数据库,并记录相关员工的质量管理过程,以便追溯和检查。
•建立员工奖惩制度,对于及时发现和有效预防不合格品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因员工疏忽导致的不合格品,需要严肃批评并依据《公司员工行为规范》予以相应的惩罚,以确保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4. 体系文件公司需要建立相应的体系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不合格品记录表•纠正措施记录表•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产品质量管理程序•员工质量意识培训资料三、制度实施与监督公司应根据《公司不合格品控制制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并通过公司内刊、员工培训、例会等多种方式向员工进行宣传和培训。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2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发生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主管副总参加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并负责严重不合格品的处置。
第四条生产技术部经理负责主持生产过程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一般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第五条生产技术部各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轻微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第六条采购供应部负责对进厂原料、燃料、辅助材料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第七条品控部负责对出厂产品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第三章管理内容与要求第八条不合格品的划分一、公司生产的产品,根据检验结果,按照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将不合格品划分为“轻微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和“严重不合格品”三类。
(一)轻微不合格品。
没有满足规定的要求,经返工后可满足规定的要求。
(二)一般不合格品。
没有满足规定的要求,经返工后也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但能满足顾客的协议要求。
(三)严重不合格品。
没有满足规定的要求,经返工后也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和顾客的协议要求;经认定后的顾客重大投诉属严重不合格品。
第九条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权限一、中间产品和产成品的评审和处理权限(一)轻微不合格品中间产品、产成品发生轻微不合格品,由各责任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评审,由各责任部门领导签批处理意见。
(二)一般不合格品中间产品、产成品发生一般不合格品,由生产技术部经理主持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并签批处理意见。
(三)严重不合格品中间产品、产成品发生严重不合格品,由生产技术部经理主持相关人员进行评审,由主管副总签批处理意见。
二、采购产品的评审和处理权限采购产品出现不合格由采购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由各使用部门领导签批处理意见。
第十条不合格品的处置一、返工产成品经处理后,能使不合格品达到规定要求的可做返工处理。
通知车间进行返工,返工后重新取样化验,合格后,再办理入库。
二、降级不合格的产成品不能进行返工,但仍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的可作为降级处理。
生产过程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程序1、目的:规范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工艺可靠性,全面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2、适用范围:本作业程序适用于生产线不良品有关的物流过程和相关部门。
3、引用文件:3.1 JS-COP-80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2 JS-WI-PM-22 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4、定义:来料不良品:在物料进料检验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零件承认书之要求;在制程中发现不良但属于来料本身劣质和不合格品。
制程不良品:在制造过程中若因加工、组装、测试和包装等作业造成物料的划伤、脱漆、断脚、变形、破裂、坏死等或因产品元器件异常导致不良发生。
5、职责:5.1 生产部: 负责在线不良品(来料和制程)反馈、报废申请及退库作业。
5.2品管部: 负责对不良品的性质判定及甑别材料所属供应商等评审,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
5.3 采购部:负责对不良品处理意见的评审和最终处理决议的执行。
5.4 资材部: 负责不良品帐物管理,并监督、跟进落实相关部门对不良品的处理结果。
6、内容:6.1 生产退料作业6.1.1 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有不良物料时,材料员按来料不良、作业不良区分合理包装存放,再办理退库作业。
6.1.2 物料员按不良属性开出“来料不良退仓单”(属来料不良),或“不良品退库单”(属作业不良、返修拆卸品),并附有品质小票,单据和小票内容必须填写有料号、品名、数量、不良原因、供应商名称,然后交部门主管审核。
6.1.3 物料员将审核好的单据、物料、小票送随线IQC 裁定,IQC 对不良材料裁定其不良属性、供应商是否准确,包装是否合理,有问题的当场纠正,如果是作业不良的应注明处理意见,物料员根据品管裁定的不良属性分别送不良品仓退库。
6.1.4 不良品仓库收到物料员退来的不良品时,一定要核实单据、小票、实物是否一致,三者缺一不可,确认品管部所签署的意见并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依据品管裁定的不良属性区分点收,退货单签字后留白联(仓库联)存底做帐,对描述不清楚、包装不合要求的拒收。
不良品防止对策
不良品防止对策第三章:提高产品质量控制在制造业中,提高产品质量是防止不良品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加强对质量控制的管理和监督,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品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设立质量控制部门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控制。
该部门应由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负责产品的质量规划、质量监控和质量改进工作。
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实施、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等环节。
通过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
3.培训质量控制人员企业应定期组织质量控制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质量检验方法、质量控制工具的应用和质量管理知识等。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质量控制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升产品质量。
4.引入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企业应增加投入,引进适用于产品质量检测的先进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提高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帮助及早发现产品质量问题,防止不良品的产生。
5.开展供应商管理企业应建立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供应商管理。
通过对供应商进行质量审核和质量监控,可以确保供应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降低因原材料和零部件质量问题引起的不良品。
6.加强工艺控制企业应加强对生产工艺的控制,确保每个生产环节都符合工艺要求。
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工艺标准和工艺流程,可以降低产品的变动性,减少不良品的发生。
7.建立不良品追溯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不良品追溯体系,对不良品进行追溯,找出不良品的原因和责任主体。
通过追溯,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不良品问题,避免不良品的再次发生。
8.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企业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检测。
通过检查结果,及时发现质量问题,采取纠正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避免不良品的产生。
9.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强调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和每个员工的责任。
制造业工厂不良品控制与预防管理制度
制造业工厂不良品控制与预防管理制度一、前言在制造业工厂中,不良品(也称次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
制造业工厂要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加强不良品的控制与预防管理。
本文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制造业工厂不良品控制与预防管理制度,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工厂效益。
二、制度内容1.制定不良品定义和分类(1)不良品定义:不良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成品检验中未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
(2)不良品分类:依据不良程度和不良原因对不良品进行分类,如一级不良品、二级不良品等。
2.制定不良品管控措施(1)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2)建立质量检验体系,设立质量检验点,对产品进行全面检验。
(3)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明确产品的合格标准和不良品的判定标准。
(4)加强采购品质管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5)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不良品发生率。
3.制定不良品统计和分析制度(1)建立不良品统计和分析的档案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每个批次和每个环节的不良品数量和原因。
(2)定期分析不良品的原因和影响,找出不良品产生的主要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根据不良品统计和分析结果,制定不良品改进计划,逐步降低不良品的发生率。
4.制定责任和奖惩制度(1)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
(2)对不良品责任人进行奖惩,奖励优秀员工,对不良品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措施。
5.建立质量培训机制(1)定期开展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2)组织不良品知识的宣传和交流活动,促进员工对不良品的认识和理解。
6.定期维护和更新制度(1)制度定期评估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2)根据制度执行情况和工厂发展需求,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和更新。
三、落实与实施1.建立制度执行团队(1)成立由各岗位负责人组成的制度执行团队,负责制度的具体执行和监督。
(2)制度执行团队要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制度执行情况和改进措施。
工厂不合格品及维修管理制度
工厂不合格品控制及管理制度1.范围2.目的3.术语和定义:不合格品:不符合设计和客户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包括状态未经标识的产品或可疑品(跌落的产品视同可疑品)。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或服务符合设计和客户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注:返工成功的产品或服务能符合设计和客户要求,为合格品。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或服务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注:不合格的产品或服务的成功返修能满足预期用途,但不符合设计和客户要求,返修需要连同让步。
降级:适用于同一产品或服务的某一特性的设计和客户要求有分级的情况下,对相对于原规定的等级要求不合格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等级降级的使用或放行。
让步: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设计和客户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注:通常,让步仅限于在规定的时间或数量内及特定的用途。
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或服务按原有的预期用途被使用或交付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如拆解回用或销毁。
职责PC&L部门负责对库房管理/包装及运输过程中发现的包装破损变形潮湿等问题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隔离及记录。
负责工厂报废隔离区的管理。
负责根据来料检验判定结果将来料不合格品转移到来料隔离区域。
负责对不合格品的数量进行确认以及重新配料或调整生产计划。
Quality 部门质量工程师负责为UAP部门,质量部实验室提供半成品,成品的判定标准及处置方案。
SQA负责为来料检验员提供来料的判定标准及处置方案。
对于无法按事先规定的判定标准及处置方案做出处置决定的不合格品,由质量工程师负责组织各相关职能进行评审,做出处置决定及改进措施。
与供应商相关的不合格品,由SQA负责与供应商沟通协调处置决定,索赔及改进措施。
来料检验员负责按照判定标准进行来料不合格的判定、标识、隔离及记录。
质量部实验室负责按照判定标准对送检的产品进行判定、标识、隔离及记录。
质量工程师负责对需要暂时保留以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半成品,成品的隔离及保管。
UAP部门负责按照判定标准进行半成品,成品不合格的判定、标识、隔离及记录。
工厂不良管理制度
工厂不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工厂的不良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厂不良管理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并对外部客户负责。
第三条工厂不良管理制度遵循科学、公平、公正、便于操作的原则。
第四条工厂不良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不良品的定义、不良品的责任部门、不良品的处理流程、不良品的处理责任以及不良品的返工与改进等。
第五条工厂充分重视不良管理工作,按照规程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整改工作。
第二章不良品的定义第六条工厂规定,不良品是指与产品质量标准不符,不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或者过程。
第七条不良品包括外观不良、尺寸不良、功能不良等。
第八条不合格品包括一次性过不了检验的半成品。
第九条不良原因包括:生产工艺、物料、人为操作、设备原因等。
第十条不良分类:轻微不良、一般不良、严重不良。
第三章不良品的责任部门第十一条不良品的判定由质检部门负责。
第十二条不良品的处理由生产部门负责。
第十三条不良品的返工及改进由研发部门负责。
第四章不良品的处理流程第十四条一旦发现不良品,生产人员应当及时报告质检部门。
第十五条质检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初步判定。
第十六条如果初步判定为不良品,应当立即通知生产部门,并按照规定标记不良品。
第十七条生产部门负责把不良品及时隔离,并核实不良品的数量及原因。
第十八条生产部门确定不良品原因后,报告研发部门进行分析及改进方案。
第十九条研发部门对不良品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到相应工艺流程及设备上。
第二十条生产部门按照研发部门的改进方案进行返工,并对返工后的产品进行重新检验。
第二十一条返工后的产品合格,经质检部门确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第五章不良品的处理责任第二十二条发现不良品后,生产人员应当及时上报,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十三条质检部门对不良品进行判定,如果误判,将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十四条生产部门对不良品的处理,如果操作不当或者不积极,将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十五条研发部门对不良品的改进方案,如果随意修改或改动,将追究相关责任。
制造业工厂不良品控制与预防管理制度
XX厂不良品控制与预防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为了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能得到合理的处置,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被判定为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以及客户的退货。
第三条权责:本制度由各工序生产人员、机修工、质检员、生产部、品管部等部门及人员执行、监督。
第四条企业不良品包括以下内容:1.不合格品。
判定不符合检验标准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2.返工合格品。
非功能性品质特性不符合质量标准时,经返工处理后符合检验标准的成品、半成品。
3.让步品。
非功能性品质特性不符合检验标准时,经检验被判定为可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4.报废品。
凡主要外观、尺寸或者功能性品质特性未达到检验标准,且无法返工或不具返工价值的半成品、成品。
第五条不良品的辨别确认1.铝板、铝卷在入库、开料生产过程中被检验出以下现象之一的,可确认为不良品,包括:氧化、波浪、尺寸不符、弯曲、扭曲、脱皮、穿孔、压痕、辊纹、厚度不足、裂边等。
2.铝板、铝卷在生产过程中被检验出现以下现象之一的,可确认为不良品:包括:冲制部分:跳针、漏针、缺针、多针、跳线、盲孔、叠孔、尺寸偏离、严重毛剌、模具印、铝屎印等;成型部分:偏位、大小边、凹凸角、刮花、角位张口、拼装间隙大、严重毛剌、波浪、模具印、铝屎印、变形、弯曲、扭曲等;喷涂部分:气泡、裂纹、沙粒、粉团、疤痕、桔皮、枪眼、针孔、麻点、色差、流角、油渍、变形、扭曲、波浪等。
3.成品出现以下现象之一的,可确认为不良品:变色、脱粉、变形、开角等。
第六条不良品的检验方法1.自检:各生产工序生产工是不良品判定的第一责任人,在生产过程中,当产品在自己手中加工的过程中,发现符合不良品现象的产品,可直接判定为不良品。
2.互检:后工序是前工序的质量把关员,当产品从上工序流入本工序时,发现符合不良品现象的产品,可直接判定为不良品。
3.质检员巡查检验:品管部质检员在巡查各生产工序时,发现符合不良品现象的产品,可直接判定为不良品。
生产过程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1、确保产品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不良品进入下道工序,最终影响到产品的出货品质。
2、降低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提高产品合格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二、制度适用范围1、适用于所有涉及到生产过程的环节中,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货的全过程掌控。
2、适用于所有制造企业,不论企业规模大小。
三、制度内涉及的主要要点1、不良品控制:不良品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产品缺陷,通常指因为生产流程不合理、材料质量问题、工人操作问题、设备损坏问题和品管存在问题所导致的故障问题。
处理办法: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检验人员负责不良品的分类、记录不良品种类、数量、原因,并将记录报告给生产车间领导。
生产车间领导对负责同工序或相同部门的生产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指导、纠正。
2、不良品改善:不良品改善是指生产车间在发现不良品后,通过改变生产设计流程、更换材料、设备、工艺调整等方法,去除产品缺陷并提升产品质量。
处理办法:生产车间分析制造过程、流程和方法,进行改善,避免出现不良品问题。
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保养,合理使用和调整机器设备,防止机器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和改善工具和设备。
统计不良品情况的发生率,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不良品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有效数据。
3、不良品管理:不良品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品进行监控,及时处理,防止不良品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利润。
处理办法:对于仓库中的不良品,制定存储管理方案,保证不良品分类、管控、处理及反应情况得到妥善处理。
对于生产中发生的不良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防止不良品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利润。
四、制度的实施1、加强人员管理,完善质量意识和技能培训,严格落实每一个环节和流程,保证不良品控制和改善的有效性。
2、动态跟踪不良品情况,对不良品原因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复杂的问题,提出综合性方案,确保不良品不会再次发生。
3、不断完善制度,加强制度执行与管理,使生产过程中不良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纠正,从而保证产品质量顺畅运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生产过程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管理规定
生产过程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管理规定一、概述不良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或材料。
不良品的存在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企业的信誉,因此对于不良品的控制和改善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管理进行规定。
二、不良品控制1.产品分类根据产品的不良品情况,将产品分为一类品、二类品和三类品。
一类品是指完全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二类品是指部分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三类品是指完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2.不良品监控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品,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控系统。
通过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不良品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不良品处理对于出现的不良品,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类品可以直接销售,二类品需要进行返工,三类品需要报废处理。
4.不良品责任追溯对于不良品的责任,需要进行追溯和调查。
找出造成不良品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三、不良品改善管理1.品质培训建立品质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品质意识和技术水平。
2.不良品分析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品,进行分析。
找出不良品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
3.改善措施根据不良品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案。
包括改进生产工艺、调整设备参数等。
4.问题解决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了解员工的问题和意见,并及时处理。
5.持续改善不断对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进行监控和改善。
建立持续改善机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四、总结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相应的监控系统、采取不良品处理措施、追溯责任、进行品质培训、分析与改善不良品,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保证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文(四篇)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文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建立健全的不合格品控制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保障客户满意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控制管理。
3. 定义3.1 不合格品:指不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或物料。
3.2 不合格品控制:指对不合格品的识别、隔离、处理以及预防措施的制定与执行。
4. 控制措施4.1 不合格品识别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应立即进行识别,并按照不合格品标记程序进行标记。
4.2 不合格品隔离将识别出的不合格品进行隔离,确保其不进入正常生产流程,在专门指定的不合格品区域进行存放。
4.3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处理措施,如修复、返工、报废等,确保其不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4.4 不合格品记录对于每一件不合格品,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不合格品的类型、数量、原因、处理方式等,以便于后期分析和改进。
4.5 不合格品分析定期对不合格品的产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率。
5. 责任分工5.1 生产部门负责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把关,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并进行处理。
5.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执行不合格品控制制度,并对不合格品的处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5.3 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确保不合格品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
6. 监督与改进6.1 定期进行不合格品控制制度的审核,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6.2 针对不合格品问题,建立改进措施,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以上是一份不合格品控制制度的范文,根据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适当进行修改和完善。
不合格品控制制度范文(二)一、目的1.加强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防范不合格品的出现、防止不合格品投入使用。
2.规范不合格品管理。
二、适用范围建设公司。
不合格品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不合格品的控制和预防措施不合格品的控制和预防措施是一个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
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数量的不合格品,这些不合格品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还会影响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因此,企业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控制和预防措施来降低不合格品的发生率。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包括制定和实施质量手册、质量控制程序和工艺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降低不合格品的发生率。
其次,企业应该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测。
原材料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制定一系列的原材料采购标准和检验要求。
对于每一批到货的原材料,都应该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避免其进入生产过程中,造成更大的损失。
此外,企业应该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通过全面了解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提高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并纠正工艺偏差,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应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
另外,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员工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技能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对于老员工,要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及时补充和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要求和责任分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最后,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不合格品处理制度。
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分类和记录,并设计相应的处理方案。
对于主观原因导致的不合格品,应追究责任并采取纠正措施。
不合格品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不合格品的控制和预防措施第一篇:不合格品的控制和预防措施不合格品的控制和预防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不合格品的控制和预防。
质量管理应由事后质量检验把关控制转变为“预防式”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质量管理如同医生看病,治标不能忘治本,许多企业虽然高悬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标语,而现实中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重结果轻过程”质量管理误区。
为了彻底走出“事后控制”的误区,提高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的执行力,企业必须在质量管理中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层层把关,人人负责,才能使质量控制在每一个产生的源头。
不合格品管理 1.目的通过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处理,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需要。
2.适用范围适用于从来料到出货,包括客户退回来的不合格品。
3.职责和权限对问题产品进行判定、追溯、标识隔离和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记录。
(对于已发生的品质问题进行判定,是该返修、放行还是报废;追溯就是这问题是刚刚发生的,还是之前已经生产了部分有问题的产品;对有问题的产品进行标识并隔离,防止与其他产品混乱;若产品需要返工、退货或报废,需通知相关部门或责任人,并记录质量台账。
)4.不合格处理当发现产品品质问题时,我们是不是直接就报废?肯定不是,那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每个工作岗位讲一下,我们是怎么检的,在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又是怎么处理的。
货源检验:原材料检验:首先检查外观外形是否有变形、弯曲、磕碰、腐蚀、裂纹等缺陷,其次按照图纸检验尺寸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符合规范。
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并通知相关部门。
合格产品可以进仓,不合格产品退货或特批放行等(特批放行产品需隔离发放)。
采购件检验:包含锻打毛坯、外协加工件、铜管、铜球及其他零件,按照抽样标准(AQL1.0或4.0)抽检产品,首先检查外观外形是否有变形、弯曲、磕碰、腐蚀、裂纹等缺陷,其次按照图纸检验尺寸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符合规范。
合格产品可以进仓,不合格产品退货或特批放行等(特批放行产品需隔离发放)。
2024年不良品管理制度适用于(2篇)
2024年不良品管理制度适用于(2篇)目录第1篇金属制品公司不良品管理制度第2篇电池企业不良品核算管理制度金属制品公司不良品管理制度金属制品公司不良品管理制度一、不良品控制原则:1.当检验中发现不良品后,工程部应以检验报告单通知各相关部门;2.一旦发现不良品,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做好标识;3.做好不良品的记录,确定不良品的范围,如:生产时间、地点、产品批次、设备、责任人等;4.由检验员会同技术人员对不良品进行评价,并提出处理意见,以确定是否能让步接收或返工、报废或拒收,相关责任部门应严格按处理意见对不良品进行处理;5.应将不良品与合格品隔离存放,防止在处理前的误用;6.根据处理意见,各相关部门对不良品进行处理,检验员监督实施。
二、包装材料不良品的控制:1.包装材料仓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要对不良品进行隔离放置,并做好标识;2.采购责任人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负责通知供方,退换或索赔;3.检验室对不良品情况进行统计,作为评审供方依据之一;4.不良品严禁进入生产。
三、不合格原料的控制:1.原料仓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要对不良品进行隔离放置,并做好标识;2.采购责任人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负责通知供方,退换或索赔;3.工程部对不良品情况进行统计,作为评审供方依据之一;4.不良品严禁进入生产;5.对于可以让步接收的,生产部要按检验处理意见对原料进行处理。
四、半成品不良品的控制:1.生产部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要对不良品进行隔离放置,并做好标识;2.生产部按不良品处理意见对半成品不良品进行处理,返工或报废;3.对于不能返工的不良品严禁包装出公司,返工后还要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合格才能包装。
五、成品不良品的控制:1.生产部接到不良品通知单后,按处理意见对可以返工的进行处理,对不能返工的作报废处理,并要查找原因,责任人;2.返工后的成品必须重新检验;3.不良品不准进入仓库,不准出厂。
批准审核编制日期日期日期电池企业不良品核算管理制度电池有限公司不良品核算管理制度为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厂
不良品控制与预防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为了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能得到合理的处置,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被判定为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以及客户的退货。
第三条权责:本制度由各工序生产人员、机修工、质检员、生产部、品管部等部门及人员执行、监督。
第四条企业不良品包括以下内容:
1.不合格品。
判定不符合检验标准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2.返工合格品。
非功能性品质特性不符合质量标准时,经返工处理后符合检验标准的成品、半成品。
3.让步品。
非功能性品质特性不符合检验标准时,经检验被判定为可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4.报废品。
凡主要外观、尺寸或者功能性品质特性未达到检验标准,且无法返工或不具返工价值的半成品、成品。
第五条不良品的辨别确认
1.铝板、铝卷在入库、开料生产过程中被检验出以下现象之一的,可确认为不良品,包括:氧化、波浪、尺寸不符、弯曲、扭曲、脱皮、穿孔、压痕、辊纹、厚度不足、裂边等。
2.铝板、铝卷在生产过程中被检验出现以下现象之一的,可确认为不良品:包括:
冲制部分:跳针、漏针、缺针、多针、跳线、盲孔、叠孔、尺寸偏离、严重毛剌、模具印、铝屎印等;
成型部分:偏位、大小边、凹凸角、刮花、角位张口、拼装间隙大、严重毛剌、波浪、模具印、铝屎印、变形、弯曲、扭曲等;
喷涂部分:气泡、裂纹、沙粒、粉团、疤痕、桔皮、枪眼、针孔、麻点、色差、流角、油渍、变形、扭曲、波浪等。
3.成品出现以下现象之一的,可确认为不良品:变色、脱粉、变形、开角等。
第六条不良品的检验方法
1.自检:各生产工序生产工是不良品判定的第一责任人,在生产过程中,当产品在自己手中加工的过程中,发现符合不良品现象的产品,可直接判定为不良品。
2.互检:后工序是前工序的质量把关员,当产品从上工序流入本工序时,发现符合不良品现象的产品,可直接判定为不良品。
3.质检员巡查检验:品管部质检员在巡查各生产工序时,发现符合不良品现象的产品,可直接判定为不良品。
4.管理人员巡查检验:品管部、生产部、车间等的管理人员,在调控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对生产
现场进行巡查,如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符合不良品现象的,可直接判定为不良品。
第七条不良品的控制与处理
1.任何不良品都必须挑选出来,不得与合格品混放。
2.凡可以返工的不良品,应立即返工至合格:
⑴铝板车间由造成不良品的工序返工,并放回到合格产品中去。
⑵喷涂车间则由挂板组返工喷涂前的不良品,落板组则返工落板时发现的不良品,并送回到挂板工序挂板返喷。
3.凡无法通过返工变成合格品的,可确认为废品,并立即予以补数:
⑴铝板车间各工序生产致废的,应立即按所废数量补数生产,以符合订单的数量要求。
⑵喷涂车间各工序生产致废的,由车间管理人员统计需补数量后,书面向生产部申请补数。
4.凡无法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应请质检员进行检验,质检员也无法判断,按以下方法处理:
⑴如未喷涂的,应取1~2件进行试喷,通过了解喷涂后的效果再按喷涂检验标准作进一步检验判断。
⑵如已喷涂的,则向上级报告。
5.凡不良现象不太明显,但又无法通过返工处理变成合格品,且数量比较大的,应向品管部反映处理,如品管部无法处理的,应召集生产部和车间等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寻求解决的办法,如仍无法解决,可直接向公司主管领导反映,由公司主管领导仲裁处理。
6.如一时无法处理的不良品,除分开堆放外,还要进行明确标识,以防混用。
7.如属客户退货,销售部、品管部应对所退货物进行检验,查明真相和造成不良品的原因,填写《客户投诉分析处理表》,呈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处理。
第八条不良品的让步接受权限在公司主管领导,其他任何员工不得越权行使。
第九条不良品的预防
1.未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不得在生产中使用。
2.未经验收的设备、模具不得在生产中使用。
3.各生产工序对上工序流入的产品应做到先检查后生产,或边检查边生产。
4.各工序生产人员必须按生产操作规程操作、生产,减少不良品的发生。
5.所有生产工序在正式生产前均应进行试生产,以检验材料、设备、模具及试产出来的产品是否合格。
6.各工序如生产过程中出现不良品,必须先找出产生不良品的原因,并予以消除,如一时无法消除的,应停止生产,以防不良品扩散。
第十条对重大不良品质量事故,品管部应联合相关部门、相关车间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防范措施等,呈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第十一条本制度经总经理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十二条相关表格:
《客户投诉分析处理表》
XX厂
客户投诉分析处理表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