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明代戏曲文学流派
【文学常识】明代文学常识_600字
【文学常识】明代文学常识_600字明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学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以下是明代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明代文学主要流派有诗、词、曲、话本、杂剧等。
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包括了律诗、绝句等多种形式。
词是一种以音乐为伴奏的文学形式,流传下来的明代名词家有杨慎、辛弃疾等。
曲指的是曲艺,如南京的评话、京剧等。
话本是一种以对话形式表现的小说,明代以《四大奇书》(《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最为著名。
杂剧是一种音乐舞蹈戏剧形式,被称为“元曲”的先导。
2. 名家作品:明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代表作品有:- 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文征明的《山海经》- 钟嵘的《肉蒲团》- 杨宪益的《新安画舫十八摸》- 馬文煥的《王小二》- 唐寅的《生查子·重九》3. 文言文与白话文:明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分为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种。
文言文是明代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使用的官方文体,例如官方文献、科举考试、史书等都采用了文言文。
而白话文则是用于民间文学,例如小说、戏曲等,语言通俗易懂,更贴近实际生活。
4. 宋明理学与文学:明代是儒家思想的鼎盛时期,宋明理学对于明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明理学强调“经世致用”,使得明代文学追求实用主义,作品内容富有现实意义,注重人的生活和现实困境的描绘,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5. 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明代是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以及船舶制造等方面的进展,为明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明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展和繁荣的时期。
明代文学以其多样性、实用性和关注现实生活的特点而闻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文学的发展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明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我国文学鼎盛时期,主要有三类:诗文、戏剧、小说
明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我国文学鼎盛时期,主要有三类:诗文、戏剧、小说明代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文学发展到了顶峰,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明代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的文学主要有三大类:一、诗文,二、戏剧,三、小说。
这三大类又可分为四个时期:1、元明之际(约1368—1547年)2、明代中期(1572—1644年)3、明代后期(1644—1644年)4、清代前期。
这四个时期在时间上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
其中以第二和第三时期的文学成就最大,而以第二和第三时期为中心的文学流派在明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下面就明代文学的发展情况和主要作家及其作品作一简要介绍。
一、明代的文学创作明代文学创作,可以说是空前繁荣。
不仅在数量上比以前任何朝代都多,而且在质量上也大大超过以前任何时代。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明代文学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1、诗文创作的繁盛。
明代文人创作的主要文体是诗和词,并形成了大量的流派和不同风格的作品。
2、小说创作发展迅速,在数量上超过以前任何时代。
明代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最迅速、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3、戏剧创作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和作品,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关汉卿的《窦娥冤》等,都是明代杰出的剧作家和作品。
4、明代诗歌创作出现了一个新时代,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和诗人群体。
5、明代文学流派纷呈,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和不同流派的作家和作品。
二、明代诗歌明代的诗歌创作,由于受到宋诗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
“江西诗派”的代表诗人有:黄景仁、杨慎、汤显祖、唐寅和徐祯卿等。
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北宋以来的江西诗派,创作出许多清新流丽,感情真挚,反映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的好作品。
黄景仁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写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优秀诗篇。
明朝文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明朝文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背景介绍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其文学成就丰富多样。
明朝文学以古文为主,继承了唐宋时期文学的传统,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和特点。
二、文学流派 1. 戏曲明代的戏曲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发展了许多戏曲剧种,如京剧、湘剧、评剧等。
其中,京剧是明代的主要剧种,它融合了唐宋元明的戏曲艺术,并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唱腔。
2.诗歌明代的诗歌继承了唐宋诗的传统,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明代诗人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们的作品常常充满了豪放的气息和真实的感受。
著名的明代诗人有杨慎、杨基、杨慎堂、王世贞等。
3.散文明代的散文注重纪实和议论,散文作品常常是对社会现象和人情世故的观察和思考。
明代散文的代表人物有唐寅、袁宏道、冯梦龙等。
4.小说明代小说的代表作品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
明代小说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寓意而闻名于世。
三、文学主题 1. 忠诚和孝顺明代文学注重儒家伦理观念的传播,强调忠诚和孝顺。
许多明代文学作品中都有表现忠诚和孝顺的主题,如《孝经》、《百善孝为先》等。
2.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明代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成为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
明代文人常常通过描写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生活来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和批判。
3.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明代文人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他们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对爱情、友情、家庭等的思考和感悟。
同时,明代文人也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一些人生哲理。
四、艺术特点 1. 古文风格明代文学以古文为主,注重文学语言的庄重和严谨。
明代文人常常通过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模仿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修辞手法明代文学中广泛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3.情感真实明代文学作品注重真实感和情感的表达,文人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素材,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影响与价值明代文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四明清重点知识整理
臨川派:明代戏曲文学流派,以汤显祖为代表,因汤显祖就是临川人而得名。
汤显祖著有《玉茗堂四梦》,重视抒写作家的真情实感,因而该派又称「玉茗堂派」或「言情派」。
该派别重要成员有王思任、茅元仪、孟称舜、吴炳、阮大铖等人。
在戏曲理论与创作上临川派与吴江派互相对立。
临川派反对格律至上,重内容,重视情感,重视文采,特别强调「情」的作用,提倡语言的「自然」。
该派的创作成就以汤显祖为最高。
吳江派:明代戏曲文学流派,其领袖人物就是吴江人沈璟。
向来认为属于此派的曲家有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等。
沈璟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作曲“合律依腔”,语言“僻好本色”、她编纂《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厘定曲谱、规定句法,注明字句的音韵平仄,给曲家指出规范、沈璟的理论与吴江派诸作家的实践,对于扭转明初骈俪派形成的脱离舞台实际、崇尚案头剧的不良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沈璟过分强调音韵格律,割裂了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血肉联系,也有不可避免的片面性。
擬話本:拟话本就是明代短篇小说主要形式。
话本就是一种民间艺术,明代文人对话本编辑加工,进而模仿话本写作,出现了主要供案头阅读模拟的话本,常称为拟话本。
三言二拍:台閣體:台阁体就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因其代表人物杨士奇、杨溥、杨荣均为台阁重臣,故名之。
其创作内容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公里。
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这种文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
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間(1488-1521的文學流派。
成員包括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王九思、邊貢、王廷相、徐楨卿,以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
名稱首見於《明史。
李夢陽傳》。
為与嘉靖隆慶年間出現的李攀龍、王世貞相區別故稱“前七子”、七子皆為進士,多負氣節,對腐敗的朝政与庸弱的士氣不滿,強烈反對當時流行的臺閣體詩文与“啴緩冗沓、千篇一律”的八股習氣。
其文學主張被後人概括為大力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旨在為詩文創作指明一條新路子,以挽救萎靡不振的詩風。
吴江派戏曲名词解释
吴江派戏曲名词解释
吴江派:指沈璟等人重视戏曲格律,富有传奇色彩的一派。
其曲论核心在于重视“场上之曲”,一为格律至上二为推崇语
言其“本色”,是从剧本利于舞台演出出发,要求文辞遵从格律、顺从
观众,注重剧本舞台性。
沈璟祖籍吴江,认同和按照他的曲论写作的作家大多是他的子侄,
门生和追随者等等。
所以这明末有名的传奇派别叫吴江派。
吴江派
明代戏曲文学流派之一。
他的领袖人物就是吴江(今属江苏)的沈璟。
历来以为属这一派的曲家,如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沈自晋,袁于令,范文若,汪廷讷,史□,等等。
沈璟戏剧理论以要求谱曲“合律依腔”和语言“僻好本色”为主要内容。
他辑录了《南九宫十三调曲谱》,确定了曲谱,规定了句法,标明了字句音韵平仄,为曲家指明了标准。
沈□之论与吴江派诸家之实,对扭转明代前期骈俪派所形成的脱离现实舞台,推崇案头剧之恶习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而沈璟则过于重视音韵格律的研究,提倡宁可“不工”而不“协律”。
他主张戏曲语言应“本色”,原是为了与明初骈俪颓风相对立,却又因将”本色“窄解为仅使用”俗言俚语“,“摹勒家常语”,而亦生弊端。
万历年间,沈璟等和汤显祖曾就创作方法问题展开了为时并不长的热烈论争。
因吴江派革新主张多表现于形式而非内容,其影响与意义远不如临川派乃至后世所非议。
明代文学
一、明诗(一)台阁体永乐成化年间,是明朝的“太平盛世”,因此他们的诗文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多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应制”和应酬之作,脱离社会生活缺乏实际内容,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毫无创新,毫无生气,比宋代的“西昆体”影响更坏。
这种文风由于由统治者倡导,因此一时模仿成风,千篇一律成为流弊。
后来这种萎靡的文风渐为时代所不容,在后起的茶陵派、前七子等流派的冲击下,渐渐退出了文坛。
(二)茶陵派明初成化至弘治年间李东阳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追随者趋之若鹜,形成一个以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
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提出“轶宋窥唐”,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
因其历任馆阁,四十年不出国门,诗风雍容典雅,平正典丽,仍有台阁体的余波。
但另一些作品却摆脱了台阁风,展示了广阔的社会视角,表现了作者的个人的真情实感和精神状态。
自然清新、意趣横生,不刻琢,有浓烈的生活气息。
(三)前后七子"前后七子"出现于明代,由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等为领袖,称为前后七子的十四人,标榜所谓的"复古",并且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
这种复古,实为拟古。
这群作家凭着少年锐气,起身反抗箝制士人思想,迂腐不通的八股文以及雅正有余,生气缺乏的台阁体。
然而,前后七子振兴散文诗歌的目的并未达成,其原因有二:一是他们以模拟为创作法门,因此作品缺乏独创的精神与风格;二是前后七子或互相标榜,或互相排挤,把持文坛,目空一切。
洁身自好的士人感到厌恶,无不望而却步。
(四)公安派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
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
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学流派及代表作
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学流派及代表作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
这些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流派1. 诗歌流派明清时期的诗歌流派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以晚明的“江左派”和清代的“浙西派”最为著名。
晚明的“江左派”是以杨慎、杨基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组成的文学团体。
他们的诗歌风格独特,注重意境的营造,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
代表作有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清代的“浙西派”则是以袁枚、纳兰性德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诗人。
他们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为特点,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代表作有袁枚的《世说新语·破幽梦》等。
2. 戏曲流派明清时期的戏曲流派也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以明代的“京剧”和清代的“评剧”最为著名。
明代的“京剧”是以李时中、李时中、李时中等人为代表的一批戏曲演员组成的艺术团体。
他们的演唱技巧高超,形成了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
代表作有《牡丹亭》、《长生殿》等。
清代的“评剧”则是以李时中、李时中、李时中等人为代表的一批戏曲演员组成的艺术团体。
他们的演唱技巧高超,形成了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
代表作有《西游记》、《红楼梦》等。
3. 小说流派明清时期的小说流派也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以明代的“四大奇书”和清代的“红楼梦”最为著名。
明代的“四大奇书”是指《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和《金瓶梅》这四部小说。
这些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
其中,《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备受赞赏。
二、明清时期文学流派的影响明清时期的文学流派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些文学流派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创作范式。
无论是诗歌、戏曲还是小说,都吸收了明清时期的文学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古代文学考点整理
古代文学(元明清)考点整理填空1.元代的戏剧,有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
世所谓元曲,原是指元代的杂剧和散曲,但有时也仅指元代的杂剧。
2.元杂剧的审美情趣是自然、酣畅。
3.金圣叹把《西厢记》列为第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为五“才子书”)4.王骥德《曲律》把王实甫、马致远比作曲中的李、杜。
5.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张生确立了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爱情故事中痴情多愁的情种形象。
6.“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
(关、王、马、白)7.马致远的剧作以文采见长。
8.白朴的代表作有《梧桐雨》、《墙头马上》。
9.《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
10.纪君祥的代表作是《赵氏孤儿》,其可以与关汉卿的《窦娥冤》相提并论。
11.石君宝的代表作是《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简称《曲江池》,取材于唐人白行简传奇《李娃传》。
其另一代表作《鲁大夫秋胡戏妻》简称《秋胡戏妻》,其故事源自汉代刘向《列女传》,唐代时有《秋胡变文》。
12.南戏最早的剧本是《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包括《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屠孙》。
13.高明被称为“南戏之祖”,他的代表作是《琵琶记》,是据早期南戏《赵贞女》改编的。
14.元末四大南戏指的是《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了解)15.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家马致远被称为“曲状元”。
16.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张可久,字小山。
浙江庆元人。
朱权《太和正音谱》:“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被推为“词林之宗匠”。
17.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睢景臣,字景贤,扬州人。
朱权《太和正音谱》:“如凤管秋声”。
代表作有《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18.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徐再思,字德可,浙江嘉兴人。
自号“甜斋”。
与“酸斋”贯云石齐名,时人并称“酸甜乐府”。
19.明代的戏剧包括短篇的明杂剧,其是由元杂剧演化而来,和长篇的明传奇,其是由宋元南戏演化而来。
明代戏曲知识点总结图解
明代戏曲知识点总结图解一、明代戏曲的发展历史1. 明代戏曲的起源与发展明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阶段,自元明时期开始,中国戏曲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
明初,戏曲在民间逐渐发展壮大,并与当时的宫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 明代戏曲的传统剧种在明代,京剧、越剧、黄梅戏、晋剧、湘剧等剧种相继形成,其中京剧成为明代戏曲的代表作。
3. 明代戏曲的特点明代戏曲在表演形式、音乐舞蹈、服饰道具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情和精湛的表演技艺。
二、明代戏曲的表演形式1. 角色划分明代戏曲的角色多样,包括生、旦、净、末、丑等,每种角色都有其独特的表演技巧和形象特点。
2. 表演技艺明代戏曲的表演技艺十分丰富多样,包括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其中京剧的脸谱、身段和动作表演尤为精湛。
3. 音乐舞蹈明代戏曲的音乐舞蹈十分丰富多彩,自成一体,能够很好地表现剧情,增强戏曲的艺术感染力。
三、明代戏曲的剧情内容1. 戏曲剧本明代戏曲的剧本通常采用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为题材,通过精彩的对白和唱词来展现故事情节。
2. 剧情发展明代戏曲的剧情发展通常包括诱导、发展、转折和高潮等过程,通过巧妙的安排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 探讨主题明代戏曲通过对历史、人情、宫廷、宗教等不同主题的探讨,表现了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四、明代戏曲的艺术成就1. 京剧的成就京剧是明代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它在表演技艺、音乐舞蹈、脸谱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作。
2. 晋剧、湘剧的特色晋剧、湘剧等地方剧种在明代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它们在表演形式、音乐舞蹈等方面各具特色,成为中国戏曲宝库中的瑰宝。
3. 音乐舞蹈的创新明代戏曲的音乐舞蹈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器乐、击鼓、舞蹈等,表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成就。
五、明代戏曲的影响与传承1. 对后世艺术的影响明代戏曲在表演形式、音乐舞蹈、文学艺术等方面对后世中国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明代戏曲艺术的流派与发展
明代戏曲艺术的流派与发展1. 引言明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戏曲艺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明代,戏曲经历了多样化和繁荣发展的阶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并对后来的戏曲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就明代戏曲艺术的流派以及其发展进行详细介绍。
2. 明代戏曲流派2.1 京剧京剧是明代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戏曲流派之一。
它以北京方言为基础,并结合了其他地方戏曲元素,形成独特而饱含表现力的唱腔、动作和舞台效果。
京剧又被称为“国粹”,在明代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2.2 越剧越剧起源于浙江地区,也是明代一种重要的戏曲表演形式。
越剧以轻柔细腻、唱腔高亢激昂为特点,其演员需要具备极高水平的嗓音技巧和舞台表演能力。
越剧在明代以及后来的历史中都具有重要地位。
2.3 评剧评剧是明代广东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
评剧主要以对白为主,音调轻松活泼,快速敏捷,演员需要具备较高的口技和表演功底。
评剧在明代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2.4 黄梅戏黄梅戏是湖北地区流传甚广的戏曲艺术形式,在明代也开始渐渐成型。
黄梅戏以其富有民间色彩、歌唱和舞蹈结合的表现方式而著称,深受民众喜爱。
3. 明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明代是中国戏曲艺术迅速发展并达到巅峰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不仅以上提到的几个流派相继兴起,并且大量新剧目被创作出来,衍生出各种音乐、舞台效果等创新手法。
同时,明代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为文化艺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4. 结论明代戏曲艺术的流派多样化和发展繁荣为中国戏曲艺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明代的京剧、越剧、评剧以及黄梅戏等流派,各具特色,并对后来的戏曲表演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流派不仅延续至今,而且成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卓越魅力。
明朝戏曲两大流派:临川派与吴江派
明朝戏曲两⼤流派:临川派与吴江派
吴江派因沈璟是吴江⼈⽽得名,⼜因该派讲求格律⽽被称为「格律派」。
其成员有沈景、吕天成、叶宪祖、王骥德、⼘⼤荒等⼈。
临川派因汤显祖是临川⼈⽽得名。
汤显祖有《⽟茗堂四梦》,重视抒写作家的真情实感,因⽽该派⼜称「⽟茗堂派」或「⾔情派」。
其重要成员有王思任、茅元仪、孟称舜、吴炳、阮⼤铖等⼈。
两派在戏曲理论和创作上互相对⽴。
吴江派主张严守⾳韵格律和崇尚语⾔本⾊,特别重视声律美。
沈景著有《南九宫⼗三调曲谱》。
该派对于明中叶后流传⼴、影响⼤的唱腔之⼀昆曲⾳的整理,有⼀定贡献。
临川派反对格律⾄上,重内容,重视情感,重视⽂采,特别强调「情」的作⽤,应该「为情作使」,提倡语⾔的「⾃然」。
该派的创作成就以汤显祖为最⾼。
他有《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五种,后四种合称为《临川四梦》,⽽《牡丹亭》更是明代传奇中的浪漫主义杰作。
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四)》17春在线作业2
2017秋17春中国古代文学史(四)17春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元好问字裕之编的金代历史文化文献总集名字是什么?A. 《滑稽余韵》B. 《牧斋初学集》C. 《中州集》D. 《有学集》正确答案:2.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出自那部作品?A. 黄庭坚《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B.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C.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忘断)D.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正确答案:3. 王士禛以康熙诗坛之主盟,标榜什么说?A. 性灵说B. 肌理说C. 神韵说D. 格调说正确答案:4. 提出诗歌要“有为而作”即能有补于世道的诗学主张的是那位作家?A. 陆游B. 苏轼C. 辛弃疾D. 陈亮正确答案:5. 宋初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是那个?A. 元白体B. 江西宗派体C. 西昆体D. 杨诚斋体正确答案:6. 清代诗人沈德潜的诗论一般称为什么?A. “肌理说”B. “格调说”C. “性灵说”D. “神韵说”正确答案:7. 最早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主张“我手写我口”的是谁?A. 黄遵宪B. 柳亚子C. 章炳麟D. 梁启超正确答案:8. 郑光祖的杂剧代表作是什么?A. 《张协状元》B. 《宦门子弟错立身》C. 《倩女离魂》D. 《拜月亭》正确答案:9. 下列哪部作品属于李渔的作品?A. 《一捧雪》B. 《风筝误》C. 《人兽关》D. 《永团圆》正确答案:10. 西昆体诗人师法的对象是晚唐的那位诗人?A. 李商隐B. 白居易C. 杜牧D. 李贺正确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四)17春在线作业2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下列哪些属于顾炎武的作品?A. 《诗文原始》B. 《亭林诗文集》C. 《日知录》D. 《天下郡国利病书》正确答案:2. 皆以擅长散文而名著天下,为清初正统文坛所推崇,号为古文三大家的是那几个人?A. 侯方域B. 魏禧C. 汪琬D. 龚自珍正确答案:3.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临川四梦”?A. 《紫钗记》B. 《巧团圆》C. 《慎鸾交》D. 《南柯记》正确答案:4.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四声猿》?A. 《宝剑记》B. 《鸣凤记》C. 《雌木兰替父从军》D. 《女状元辞凰得凤》正确答案:5. 柳永雅词的代表作是哪些?A. 《声声慢》(寻寻觅觅)B. 《雨霖铃》(寒蝉凄切)C.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D. 《一剪梅》(一片春愁得酒浇)正确答案:6. 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谁?A. 周清源B. 叶雉斐C. 钟惺D. 谭元春正确答案:7. 《桃花扇》主题内涵的有哪些?A. 以侯、李爱情悲剧揭示南明覆亡的历史教训。
明朝文学流派
明朝文学流派明朝文学流派唐宋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
前后七子崇拜秦汉是模拟古人,唐宋派则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章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
唐宋派变学秦汉为学欧(阳修)曾(巩),易佶屈聱牙为文从字顺,是一个进步。
唐宋派还重视在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批评复古派一味抄袭模拟,主张文章要直写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
为宣传文学主张,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进一步肯定和提倡唐宋文,其书盛行海内,影响深远。
唐宋派散文成就超过前后七子,但也并非俱是佳品,他们的集中有不少表彰孝子烈女的道学文章和应酬文字。
他们受道学影响,把道看成是文的源泉,认为道盛则文盛。
这种观点束缚了创作,同时也削弱了他们文学主张的影响力。
唐宋派基于自身弱点,虽然指出了前后七子复古派的弊端,却始终未能根本改变文坛局面。
唯其散文创作对后世较有影响,如清代桐城派便承继了它的传统。
公安派:明代后期,明神宗万历年间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
“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中道。
这一派作者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
他们所持的文学主张与前后七子拟古主义针锋相对,他们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的文学发展观,又提出“性灵说”,要求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
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游记、尺牍、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
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多描写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创作题材愈来愈狭窄。
1.反对剿袭,主张通变。
2.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3.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竟陵派:明万历年间,承天府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钟惺、谭元春在郢中城西二里结馆授学,创立"金河社",正式形成明朝著名的竟陵学派,与当时公安派并驾齐驱,驰誉天下。
中国文学史(第四十章 明代戏曲 )知识点
中国文学史(第四十章明代戏曲)一、名词解释1、四声猿:是徐渭的杂剧作品。
《四声猿》,包括四部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被誉为“明曲第一”。
王骥德《曲律》称《四声猿》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2、明清传奇:“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但元末明初的学者们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原因之一在于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编成剧本,而大部分杂剧也都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
3、三大传奇:即明中叶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无名氏的《鸣凤记》的三部传奇作品。
它们分别是忠奸剧的定型、历史剧的新篇、时事剧的发轫,三大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明代传奇创作的新时期的到来。
二、论述题1、徐渭的《四声猿》在杂剧史上有何成就?《四声猿》在思想内容上,打破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洋溢着狂傲的反抗思想。
体制音律上,有不少创新:一是写成最早的一部杂剧合集。
二是徐渭是大量写作短剧的第一个作家,或一出,或二出,或五出,长短不一,从此短剧大为盛行。
三是在音乐上或用北曲,或用南曲,不拘一格,首开以南曲写杂剧的先例。
2、临川派和吴江派有什么主要分歧?临川派和吴江派两大派别的主要分歧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上的分歧。
临川派主张“以情格理”的至情论,反对封建的理学思想和礼教观念,而吴江派则重视封建伦理的宣扬,正如吴江派的重要作家吕天成说沈璟的戏曲“命意皆主风世”。
二是对曲律的看法不同。
吴江派是强调“合律依腔”,主张格律至上,认为戏曲第一位的是作品是否合律,为了合律可以牺牲抒情表意。
所以他说:“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叶,是曲中之工巧”。
而临川派主张内容重于曲律。
三是重文采还是重本色的不同。
吴江派主张本色,反对过于重文藻骈俪,临川派注重文采。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6)明代戏曲..
吴江派与临川派
吴江派的其他剧作家还有吕天成,传奇作品已 经亡逸,曲学著作则有《曲品》,是继《南词叙录》 后第二部著录和评论明代传奇的书;沈自晋,有传 奇《翠屏山》《望虎亭》;袁于令,有《西楼记》 《鷫鸘裘》《长生乐》三种,合为《剑啸阁传奇》。
与“吴江派”相对的是以汤显祖为领军的“临 川派”,或称“玉茗堂派”。这一派的作家有吴炳, 代表作“粲花斋五种曲”(《西园记》《绿牡丹》 《疗妒羹》《情邮记》《画中人》);孟称舜,有 《娇红记》;阮大铖,有“石窠四种”(《春灯谜》 《燕子笺》《双金榜》《牟尼合》)。当然,成就 最高的,堪为明剧冠军的,则是汤显祖。
明代戏曲
第一节 明代的杂剧 第二节 明代的传奇 第三节 汤显祖和《牡丹亭》
第一节 明代的杂剧
明代戏剧的剧种主要有杂剧和传奇两种形式。 从数量上看,明代杂剧总数约500多种,作家100 多个;从质量上看,无论是社会意义和艺术水准 都不如元代。比之彪炳一代的元杂剧,明代杂剧 固然是今非昔比,与蔚为主流的明传奇相比,也 是大为逊色。但是,杂剧剧本作为一种比较成熟 的文学样式,在明代文坛上仍然有其一席之地。
[1] 徐渭一生有三个妻子,而与19岁纠死去 的结发妻子潘氏感情最深。他曾回忆当初 与妻子新婚的场面“掩映双鬓绣扇新,当 时相见各青春。旁人耳语犹记得,道是神 仙会里人。”在狱中也常常梦见发妻,并 写有动人的悼亡诗。但与后两个妻子感情 都不和,特别是第三个妻子,他曾称之为 “恶侣”。但不管怎样,杀妻是绝对错误 的。
宋元南戏本是在村坊小曲、里巷歌谣和宋词
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音乐 和表演上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早期南戏 在格律上不大讲究,宫调组织上也不大严密。 经过元末明初“荊刘拜杀”四大南戏之后,特 别是经过《琵琶记》之后,南戏开始逐渐规格 化,宫调系统也逐渐严密起来。也是从《琵琶 记》开始,传奇多由有姓名的文人雅士所作, 文辞自然也向典雅方面发展。随着四大声腔的 发育成熟与广为流播,源于南方的传奇成为明 代戏剧的主体。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超全名词解释(考试必考)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超全名词解释(考试必考)杂剧:中国戏曲艺术进展到成熟时期的最早的戏曲种类。
以其进展衍变地域和阶段的别同,又可分为宋杂剧、金院本和元杂剧。
元杂剧普通采取一本四折形式,有宾白、唱词、科介三部分组成。
角群分旦、末、净、杂四类。
南戏: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
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说。
南戏在体制上较元杂剧自由。
四大南戏:元末明初浮现的闻名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被称为“四大传说”,简称荆、刘、拜、杀。
四大声腔: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的概念随历史进展有所变化,如明初时指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
地点戏兴起后的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
花雅之争:花雅之争是清代中叶以来戏曲花部和雅部之间的竞争。
普通以为,雅部算是昆腔。
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
所谓雅,算是正的意思,即奉昆曲为雅乐正声;所谓花,算是杂的意思,言其声腔花杂别纯,多为野调俗曲。
故花部诸腔戏,又有“乱弹”的称谓,曾长期受到上层社会、士医生的卑视而登别了“大雅之堂”。
雅部与花部的划分,对戏曲声腔有明显的褒贬评价,是古代封建正统的“雅”、“俗”观念对戏曲认识上的具体表现,因此戏曲史中把此刻期“花部”诸腔和昆曲争夺剧坛地位的历史称为“花雅之争”。
楔子:元杂剧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独立段降。
篇幅短小。
普通放在剧首,有时也用在两折之间,衔接剧情,类似现代戏曲中的过场戏。
散曲:剧曲相对而言,与科白情节无关,能够独立存在的文体。
其特性有三点:一是他在语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汲取了口语自由灵便的特点,所以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
二是在艺术表现方面,他比近体诗和词更多的采纳“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三是散曲的押韵比较灵便,能够平仄通压,句中还能够衬字。
临川派
明代重要的传奇文学流派 文学院10级1班 张卓
教学目标
1、了解临川派 2、学会分析《牡丹亭》中的人物形象 3、会分析其他戏曲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4、喜欢上创作戏曲剧本
概述
临川派,明代传奇文学流派。万历年 间﹐临川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等传 奇﹐着重刻划人物﹐讲究词藻﹐影响 颇大。戏曲史上把明清两代仿效他风 格的戏曲作家称为"临川派"或"玉茗堂 派"。玉茗堂为汤显祖书斋的名称。该 流派派曲家还有来集之、冯延年、陈 情表、邹兑金、阮大铖、吴炳、孟称 舜、凌濛初等。
柳梦梅
柳梦梅——是一个富有才华的青年,但又存在着较浓厚的 功名富贵的庸俗思想。他在爱情上确是始终如一的。他一 看到杜丽娘的画像和题诗,就被吸引住了。他为她敢于冒 开棺处死的危险;在烽火连天、刀兵遍地的日子里,不畏 艰险到淮阳替她探望父母。在得悉自己中了状元还被吊打 的情况下,第一个念头就是叫人赶紧送信给杜丽娘,让她 高兴。这些描写也是生动的、同时他不畏强暴、刚强的反 抗性格也是突出的。他敢于在金銮殿上揭露和嘲笑权高势 重的岳父。他始终相信自己和杜丽娘的行为是正确的,理 直气壮,义正词严。这种性格于杜丽娘交相辉映,使他们 的爱情发出了更大的光彩。
吴江派与临川派
明朝后期的两大戏曲流派。吴江派以沈景是吴江人而得名,又 因该派讲求格律而被称为「格律派」。其成员有沈景、吕天成、 叶宪祖、王骥德、卜大荒等人。临川派以汤显祖为代表,因汤 显祖是临川人而得名。汤显祖有《玉茗堂四梦》,重视抒写作 家的真情实感,因而该派又称「玉茗堂派」或「言情派」。其 重要成员有王思任、茅元仪、孟称舜、吴炳、阮大铖等人。两 派在戏曲理论和创作上互相对立。吴江派主张
临川派简介
明代戏曲文学流派。也称“玉茗堂派”。其领袖人物是汤 显祖。因汤显祖的祖籍是临川(今江西抚州),时人称他为汤 临川,汤显祖的戏曲作品总名“玉茗堂四梦”,“临川派” 和“玉茗堂派”因而得名。向来认
语文知识复习-----明代戏曲
明初传奇
明初传奇带有浓厚的伦理教化意味。这是与统治集团对程 朱理学的大力推行息息相关的。一个建国不久的新朝廷, 需要局面的稳定与思想的统一。 朱元璋对标举风化、有益人心的《琵琶记》赞不绝口: “《五经》、《四书》如五谷,家家不可缺;高明《琵琶 记》如珍馐百味,富贵家岂可缺耶!”(明黄溥《闲中今 古录》
李梦阳《汴中元宵绝句》:“中山孺子倚新妆,赵女燕姬 总擅场,齐唱宪王新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清· 沈德符评其剧:“虽警拔稍逊古人,而调入弦索,稳 协流丽,犹有金元风范。” 日本· 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评价其作:“曲巧, 驱使俗语,直迫元人,断非明中叶以后作家所可企及,推 之为明代码第一杂剧作家,亦无不可。”
冯惟敏(1511~1580)的《僧尼共犯》:一对和尚尼姑从佛 殿相会到还俗成亲,当中经过被人捉奸见官的曲折。州官 的同情与成全,使这对青年人成其好事,这说明自由婚恋 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孟称舜的爱情杂剧《桃花人面》根据唐诗“去年今日此门 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改编,诗情画意中流淌出儿女浓情。 孟称舜还写过《死里逃生》、《英雄成败》、《花前一 笑》、《陈教授泣赋眼儿媚》等杂剧,编选过《古今名剧 合选》杂剧集。
Hale Waihona Puke 嘉靖前后,杂剧与诗文领 域内反复古主义思潮的兴 起彼此呼应,锐意革新。 杂剧南曲化 好处是称意而写,短小精 悍,成为文人们逞气使才 的匕首和投枪。 缺点是过度文人化、案头 化,不重视群众性与舞台 性。 本时期的杂剧已经更多地 成为文学中的一体,不大 适合登场演出了。
杂剧概况
第五章 明代戏曲
高学常识临川派特点代表人物语综合知识
2017年高考:临川派特点及代表人物|语文综合知识-
2017年高考:临川派特点及代表人物ﻭ
临川派ﻭ
临川派是明代戏曲文学流派.也称“玉茗堂派”。
其是汤显祖。
因汤显祖的祖籍是临川(今江西抚州),时人称他为汤临川,汤显祖的戏曲作品总名“玉茗堂四梦”,“临川派”和“玉茗堂派”因而得名。
汤显祖的戏曲理论强调创作不应受形式、格律的拘束,强调作家的才情,倡导以自我为中心的神情合至论,特别重视个人的感情作用,以感情说反对道学家的性理说汤显祖与沈?等人曾在创作主张上有过长时间的争论和辩难.汤显祖强调“曲意”,主张“意趣说”,反对吴江作家“按字模声”、宁协律而不工”的主张,“临川四梦”(即“玉茗堂四梦”)就是这些理论的。
ﻭ
吴江派和临川派各有所长,所以在明清之际,出现了吴江、临川两派合流的趋势。
两派的争论,对明清传奇戏曲的鼎盛,对于李玉、李渔、孔尚任等大家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明代戏曲文学流派导读: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明代戏曲文学流派
吴江派
明代戏曲文学流派。
其领袖人物是沈?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所以被称作吴江派。
属于此派的曲家有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沈自晋、袁于令、范文若、汪廷讷、史盘等。
要求作曲“合律依腔”,吴江派要求语言“僻好本色”。
沈?编纂《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厘定曲谱、规定句法,注明字句的音韵平仄,给曲家指出规范。
沈?的理论和吴江派诸作家的实践,对于扭转明初骈俪派形成的脱离舞台实际、崇尚案头剧的不良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沈?过分强调音韵格律,主张宁肯“不工”,也要“协律”。
他提倡戏曲语言要“本色”,原本意在反对明初的骈俪颓风,但由于他把“本色”狭窄地理解为只是采用“俗言俚语”、“摹勒家常语”,也产生了弊病。
沈?等人与汤显祖于万历年间曾经在创作方法上有过一场为时不短的激烈争论。
由于吴江派的革新主张主要体现在形式上而不是在内容上,因此,这种革新的影响和意义就远逊于临川派,甚至为后人诟病。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