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微观经济学第一章消费者的最优决策2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1章 消费者的最优决策

高级微观经济学1第1部分消费者行为理论•第1章消费者的最优决策•第2章比较静态分析•第3章显示偏好理论•第4章需求•第5章消费者的福利变化•第6章库恩---塔克条件•第7章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选择2第1章消费者的最优决策• 1.1 消费者的偏好• 1.2 效用函数• 1.3 预算约束• 1.4 效用最大化• 1.5 支出最小化• 1.6 几个重要的恒等式• 1.7 对偶关系的扩展• 1.8 货币度量的效用函数3第1章消费者的最优决策1.1 消费者的偏好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assumption for preference)•什么是消费者的偏好?二元排列(binary ordering)商品束消费集合45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消费者偏好的表达方式弱偏好关系(weak preference)严格偏好关系(strict preference)无差异关系(indifference )•性质1:•性质2:,x y y x x y f f f %%当存在但不存在时,则成立。
f f %%x y y x x y 当和同时成立时,则有。
~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A1 完备性(completenees)–表述–本意的理解–意义,,f f%% x y X x y y x ∈对于任意两个商品组合则和至少有一个成立。
6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A2 自返性(reflexivity)–表述–本意的理解–意义,x X x x ∈f%对于任意的消费组合有。
78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A3 传递性(transitivity )–表述–本意的理解–意义,,,,x y z X x y y z x z ∈f %f f %%对于任意的消费组合如果且,则。
9由A1—A3可得:消费集中的任何一个商品束一定属于且只能属于一个无差异集。
10•A4 连续性(continuity )–表述–本意的理解–意义{}{}{}{},::::y X x x y x x y x x y x x y ∈f p %%f p 对于任意的商品组合它的优集和劣集都是闭集;或者,它的严格优集和严格劣集都是开集。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2章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2章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是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它研究了消费者在面对有限的资源和多种选择时如何做出最优的消费决策,以及如何分析和解释消费者的需求行为。
消费者最优选择涉及消费者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选择、消费决策的考虑因素以及消费者如何通过调整消费组合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需要考虑到需求的弹性、预算约束以及边际效用等方面的因素。
消费者最优选择的理论基础是效用理论。
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的目标是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追求最大的效用满足。
效用函数是描述消费者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程度的函数,而边际效用是效用函数的导数,表示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消费者最优选择的原则是消费者应当使边际效用相等的条件下,将剩余的预算用于其他商品。
这个原则称为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条件。
需求分析是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在需求分析中,经济学家使用需求曲线来描述消费者对商品数量的需求关系。
需求曲线是表示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函数关系。
需求曲线通常是向下倾斜的,表示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越少;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越多。
需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价格弹性,它表示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大于1的情况称为弹性需求,消费者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价格弹性小于1的情况称为非弹性需求,消费者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
除了价格之外,需求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替代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需求曲线的变动,从而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产生影响。
消费者最优选择和需求分析的研究对于生产者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生产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的需求行为来确定产品的定价和市场推广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行为来制定合理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升。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决策理论PPT课件

经济因素
心理因素
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就业率等经济因素,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 购买能力和消费行为。
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如需求、动机、认知 、情感等,也会影响其决策过程。
03 效用最大化理论
效用的定义
01
02
03
效用
表示消费者从消费一种或 多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 的满足程度。
效用函数
描述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 服务组合的偏好程度,将 商品或服务组合转化为效 用值。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决策理论ppt课 件
目录
• 引言 • 消费者决策理论概述 • 效用最大化理论 • 消费者选择理论 • 价格变动与消费者行为 • 市场均衡与消费者决策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消费者决策理论
探讨消费者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 况下,根据个人偏好和价格变化 做出最优选择。
微观经济学视角
对未来的展望
深入研究消费者心理
随着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发展,未来对消费者决策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到消费者心理 层面。
技术创新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研究关注技术创新如何影响消费者决策。
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者行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消费者行为将呈现出更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 全球化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下,市场上的商品交易数量,是市场供求双方都 能接受的交易量。
市场均衡与消费者决策的关系
消费者决策
消费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根据个人偏好和预算约束选择最优的 商品组合。
市场均衡
在消费者决策和生产者决策的相互作用下,市场达到的一种相对稳 定状态。
关系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第一章复习笔记第1章市场1.1 复习笔记1最优化和均衡在分析人类的行为时,需要有一种作为分析基础的框架。
在多数经济学中使用的是一种建立在以下两个简单原理上的框架:(1)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2)均衡原理:狭义地讲,均衡就是在市场中需求方和供给方在市场机制的充分调整下达到的稳定状态,在该状态下价格是相对稳定的。
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2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1)保留价格某人为他消费的第i个单位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称为保留价格。
或者说,一个人的保留价格是他对于买或不买有关商品并不在乎的价格。
(2)个人需求曲线如果用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对第i单位的商品,假设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留价格是r i,于是在价格-商品坐标图上,标出对应的点(Q i,r i),把所有的点连起来就得到了需求曲线(这是一条折线),如图1-1所示。
图1-1 离散物品的需求曲线(3)市场需求曲线把整个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水平加总后,就可以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通常,由于整个市场上的消费者非常多,而且每个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也不完全一样,但是相互之间保留价格很接近,所以加总后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光滑的,如图1-2所示。
图1-2 市场需求曲线(4)市场供给曲线对于任意给定的价格,每个厂商都愿意供给一定的商品数量,把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水平加总就可以得到市场供给曲线。
3均衡市场(1)竞争市场该市场中有许多独立的消费者和商品的供应者,市场价格与每家厂商的产量无关。
(2)市场均衡当商品的供给等于需求时,市场达到均衡。
从图形上来看,就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交点对应的分别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4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
比较静态分析只对两个“静态”均衡做比较,而不关心市场从一种均衡状态达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过程如何,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分析。
高级微观经济学消费最优化

回答这些问题,涉及到关于价格收入组合的两个重要集合:
{( p, r ) R R : ( p 0) (r I ( p))} {( p, r ) R R : ( p 0) (r I ( p))}
集合 叫做价格收入集合。 º则是 的内部。
(四) 马歇尔需求的瓦尔拉定律
瓦尔拉定律 设 是 X 上无满足的凸偏好,则对任何( p, r) 及 xD( p, r),都有 p x = r 。这一定律可写作 pD( p, r) = r。 证明:设 xD( p, r),取 yX 使 y x。用反证 法,假如 p x < r。则在连接 x 与 y 的直线段上必有 一点 z 满足 p z = r,如右图所示,故 z ( p, r)。偏 好的凸性保证了 z x,这与 xD( p, r) 相矛盾。可 见,p x < r 不能成立,故只有 p x = r。 y z x
二、马歇尔需求
效用最大化是指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进行最满意的消费。马歇 尔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导出了消费者需求,即预算集合中消费者认 为最好的消费方案,这个方案就是消费者最终决定的消费方案,称 为马歇尔需求(向量),简称为需求(向量)。 准确地讲,设消费集合为 X ,偏好关系为 。在价格体系 p 和 收入 r 下,消费者的(马歇尔)需求集合 D( p, r) 是指 ( p, r) 中最好的 商品向量的全体:D( p, r) = {x ( p, r): (z ( p, r))( z x )}。 定理 马歇尔需求集合中任何两种方 案都无差异:(x, yD( p, r))(x ~ y)。 证明:任意给定 x, yD( p, r)。既然 x 是 ( p, r)中最好的,而 y( p, r),因 此 y x;同理,x y。于是,x ~ y。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第一章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未列出的请大家自己写出答案)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高级微观经济学》课件

公共支出
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 设施,弥补市场失灵,提高社 会福利。
监管和行政干预
政府对市场进行监管和行政干 预,防止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案例分析
环境污染案例
政府通过制定环保法规和排污标准,限制企 业排污,保护环境。
医疗保障案例
政府通过提供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弥补市 场失灵,保障公民健康。
最优消费选择
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者选择能够最大化效用的商品组合。
边际替代效应
描述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 替代程度。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扩展
风险偏好与不确定性
研究消费者在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时的消费行 为。
跨期消费选择
探讨消费者在不同时期之间的消费决策和储蓄 行为。
消费外部性
分析消费行为对其他个体或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来改善消费行 为。
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性
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消费者提供了理解和预测市场运作的基础 。通过研究微观经济学,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机制、价格体系和资源配置,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概念
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通常基于一些基本假设, 如完全竞争、理性行为、完全信息等 。这些假设为理论分析提供了基础, 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并不完全成立。
公共选择理论与政治经济学
01
公共选择理论
研究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以及政府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02
政治经济学
研究政治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03
总结
公共选择理论和政治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它们对于理解政
经济学中的最优原则

经济学中的最优原则
经济学中的最优原则主要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决策和
资源配置,使得某一目标或多个目标得到最大化或最优化。
这些原则涉及到不同领域的经济学,例如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在各自的范畴内有所应用。
1.微观经济学中的最优原则: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原则(边际原理):在经济学中,最优决策发生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点。
这意味着资源的额外使用所带来的额外收益与额外成本相等,达到了最优化的状态。
•消费者最优选择: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选择能够使他们得到最大满足的产品组合。
在给定预算下,边际效用与产品价格相等。
•生产者最优选择: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选择能够使他们的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方式。
2.宏观经济学中的最优原则:
•社会福利最大化: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整体社会的福利最大化,即整个社会的总体利益最大化。
比如,减少失业率、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GDP)等。
•稳定和增长的最优平衡: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稳定和增长之间找到平衡。
稳定政策有助于缓解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压力,增长政策则鼓励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扩张。
这些最优原则在经济学中被用来指导个人、企业和政府等各个经济主体的决策。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情况下,实现最优状态可能受到多种限制和条件的制约,因此在权衡各种因素的同时寻求最优决策
往往是经济学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接效用函数的定义和性质间接效用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对于
对于收入严格递增,对于价格非递增;
是价格和收入的零次齐次函数;
对于价格是拟凸的
v (p, m)
v (p, m)
v (p, m)v (p, m)
间接效用函数与普通需求函数之间的关系
应用:所得税和商品税的影响之比较
支出最小化问题
1.5
支出最小化问题支出最小化问题
支出最小化问题支出最小化问题
补偿需求函数
补偿需求函数
是
是价格的零次齐次函数,即支出函数的性质 e (p, u)
e (p, u) e (p, u)
e (p, u)
支出函数与补偿需求函数的关系
1.6
1.6
两个问题是从不同角度考察理性消费者的行为,
命题
命题
1.6
1.6
对偶问题小结1.6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