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
沥青混合料中石粉对性能的影响研究

沥青混合料中石粉对性能的影响研究沥青混合料是公路建设中常用的材料之一,由沥青和骨料混合而成。
而石粉,作为骨料的一种,常常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
本文将深入探讨石粉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1. 石粉的作用石粉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到多重作用。
石粉可以填充沥青混合料中的孔隙,提高混合料的密实性和抗水性。
石粉可以提供额外的粘结剂,改善混合料的粘结性能。
石粉还可以改善混合料的变形性能,增强混合料的稳定性。
石粉在沥青混合料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2. 石粉的影响因素石粉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石粉的粒度会直接影响其填充效果和粘结性能。
较细的石粉能够更好地填充孔隙,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实性和抗水性。
石粉的含量也会影响混合料的性能。
适量的石粉可以改善混合料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但过多的石粉可能会导致混合料的强度降低。
在添加石粉时需要控制好石粉的粒度和含量。
石粉的来源和品质也会对沥青混合料性能产生影响。
3. 石粉的标准和测试方法为了有效评估石粉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石粉的品质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常见的标准包括石粉粒度分析、胶结度测试和水化活性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对石粉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为混合料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4. 石粉的应用案例石粉作为沥青混合料中常用的骨料之一,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在高速公路修复和改扩建中,石粉被添加到沥青混合料中,以提高修复区域的粘结性能和稳定性。
石粉还被用于环保沥青混合料的研发,以减少对沥青资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石粉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控制石粉的粒度和含量,并遵循相关标准和测试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石粉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石粉的有效利用,以推动沥青混合料技术的发展和改进。
以上是我对沥青混合料中石粉对性能的影响的理解和观点,希望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如果您还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沥青路面施工中影响混合料压实度性能的因素

浅析沥青路面施工中影响混合料压实度性能的因素摘要:沥青路面是我国应用最多的路面类型之一,这是由于沥青路面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如其表面平整度高、行车舒适安全、施工过程简单且养护要求较低等。
但是沥青路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因为沥青路面在使用的过程中较容易发生病害,如裂缝、坑槽等,而出现这些病害的直接原因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压实质量。
关键词:沥青路面;压实度;影响因素abstract: asphalt pavement is our country most used pavement type one, this is because the asphalt pavement has obvious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surface flatness, driving comfort and safety,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simple and low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but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asphalt pavement, mainly because of asphalt pavement in the use of the process is more prone to damage, such as cracks, pit slot,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se diseases i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compaction quality.key words: asphalt pavement; compactness; influence factors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引言目前,沥青路面是我国应用最多的两种路面类型之一,这是由于沥青路面有一些明显的性能优势,如其表面平整度高、行车舒适安全、施工过程简单且养护要求较低等。
影响沥青混合料稳定性因素的研究

影响沥青混合料稳定性因素的研究沥青混合料是由典型粘弹性材料沥青胶结矿料及填料构成的路用材料,在高温及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流动变形,流动变形的不断累积就形成车辙,沥青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性,以满足实际路用性能要求。
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国内外经验表明,车辙是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最主要的破坏模式。
沥青路面车辙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荷载、气候难以预测控制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混合料设计,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是可行的办法。
然而混合料参数对性能的影响非常复杂,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
一、沥青路面车辙影响因素沥青路面车辙影响因素包括材料参数、环境参数、荷载参数、路面结构组合和施工条件等方面。
(1)材料参数1沥青性质大量的加速试验结果表明,沥青类型对车辙有影响,佐治亚州的加载车轮测试结果表明,每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同标准混合料相比,车辙深度均有所减少。
2集料类型、表面特性和级配由于集料的表面纹理和形状可以影响混合料中的空隙结构,因而可以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表现出不同的影响。
国外有研究表明,按照Superpave体积法设计的混合料级配,通过了限制区的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最好,并且在40℃时,动蠕变试验的劲度模量和纯剪切实验值最高。
3沥青用量沥青用量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有很大影响。
沥青用量太低,沥青混合料难以压实,并且沥青不能完全裹覆矿粒界面,也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使其抗车辙能力差;而沥青用量过多,沥青混合料矿料颗粒间游离的自由沥青增多,使混合料易于产生流动变形,也影响其高温稳定性。
4空隙率空隙率较大的沥青混合料容易产生压密变形,增加其密实度可增加矿料颗粒间的接触压力,从而提高其的抗车辙能力。
但当空隙率低于某临界值时,继续减小空隙率,会使得混合料内部没有足够的孔隙来吸收材料的流动部分,必然造成混合料外部的整体变形,反而会使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降低。
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油石比对路用性能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油石比对路用性能的影响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油石比对路用性能的影响摘要:通过分析沥青路面出现早期损坏的原因和使用性能降低的影响因素,从路面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作业控制等方面探讨改善路面使用性能的途径和方法。
在沥青混合料中,矿料通常情况下占混合料总质量比重要大于90%,它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非常大,对于用多少的沥青以及沥青在混合料中的作用影响很大,进而制约了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所以混合料的级配和油石比是控制沥青混合料的重要指标,对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现结合二级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油石比对路用性能的影响现做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级配油石比路用性能影响我国沥青路面技术近些年开展不小,路面质量越来越高了,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其设计引入了有限元理论,并且还对结构设计可靠度进行分析,路面设计效率和可靠性得到大大改善。
施工上,拌和设备越来越大型化了,为到达混合料的温度均匀性的目的,减少离析,近几年国外开始使用再拌转输车。
我国路面施工工艺水平也越来越高,不少已竣工路面工程的平整度都小于0.6。
但是我们也发现,不少高速公路路面使用1年后平整度变化的非常快,有的使用还没多久桥头跳车和路面就坏了,有的使用几年就得把罩面再修一遍,使用性能没有提高,反而逐渐降低,与设计要求不一致。
这就要求我们为防止或延缓路面破坏,提高路面使用性能提出合理的措施。
但国内目前没有完整的、系统性的提高路面使用性能上的措施和方法,与实际需要产生了冲突。
在公路建设中,由于受现行路面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的局限,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问题越来越明显。
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不仅给公路工程建设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在社会上的影响也不好。
虽然涉及到公路设计、重载车辆作用等问题,但大多数问题的根本原因要追究路面施工过程,或者说是施工参数的不确定性造成路面病害的出现。
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浅析

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浅析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城市的地表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和不透水的混凝土路面所覆盖。
在城市建设中,绝大多数的城市道路、公园、庭院及公共广场的设计和硬化主要关注其耐久性和强度等技术性能指标和视觉美观方面的要求,因而不透水的密级配混凝土和石板材成为首选的铺装结构。
虽然这种路面铺装简单,成本低廉,但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沥青混合料路面原材料要求与选择与沥青混合料路面相比,一方面,一般沥青混合料由于其自身特有的大空隙结构,更容易受到空气、水、日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合料中的沥青加速老化,从而使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降低,造成集料的剥落和松散,混合料的耐久性降低以及透水功能减弱;另一方面,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大的路面构造深度,这要求路面所用的粗集料具有耐磨、抗冲击等特点。
二、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因素矿物組成、表面构造粘度空隙率、渗透性、沥雨量、湿度、水的pH多孔性、含土量、耐流变性、电荷极性、青含量、沥青膜厚度、值、盐分、温度、温久性、表面积、吸收成分填料类型、矿料级配、度循环、交通量、设率、含水率、形状、是否使用抗剥落剂沥青混合料类型计、施-T质量、路基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三、路用性能分析1、高温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同混合料的级配、沥青性能、沥青用量等因素相关,诸多影响因素中,首要的应当是沥青,其次是混合料结构。
研究表明,改性沥青能够明显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其原因是对沥青进行改性可大幅度提高沥青高温下的粘滞度及粘韧性,相应提高了混合料在高温下内部沥青与骨料的粘结力c,混合料的结构更加稳定,使高温抗车辙性能提高,动稳定度增加,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得到改善。
级配的变化影响到混合料的类型,也直接影响到混合料内部骨料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巾,从而影响到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
(1)掺加消石灰对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消石灰的掺加对透水性多孔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有较大改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和车辙动稳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沥青混合料高温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沥青混合料高温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我国大多数地区夏季温度都很高,最高温度可达四十多度,由于沥青路面吸收阳光紫外线的作用,实际反映到路面的温度可到接近六十多度。
通过衡量沥青路面的温度特性尤其是高温稳定性十分迫切。
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指抵抗荷载下车重大小的能力,文章论述了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的几种损坏类型、产生这些病害的成因,并提出防治高温车辙的出现及采取的相应的对策来减小或避免高温病害。
标签:沥青混合料;高温特性;影响因素1 概述沥青路面直接作用于行车荷载大小及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各种物理以及力学性质也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的高低、含水量的多少、阳光的辐射等)受气候因素与时间因素等),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特性包括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1,2]。
沥青混合料面的抵抗破坏及抵抗变形的能力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为了能使沥青路面在高温环境影响下,仍然具有良好的高温路用性能。
不因行车荷载作用而产生各种车辙、推移、等病害,一般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是在室内实验室采用车辙指标来衡量其在荷载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3,5]。
2 破坏类型通常指在高温环境下、慢速加载情况下及抵抗水平剪应力能力弱时,或者说低劲度模量下的沥青路面。
破坏类型通常有一项几种:(1)推移、拥包等类型破坏:通常指由于沥青混合料的剪应力大小不能够抵抗横向水平车辆荷载力导致的破坏,这种破坏多半出现在表处、贯入、路拌中低级沥青路面(如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等类型路面)的平交道口和纵坡较陡的坡段。
(2)车辙:对于分车道行驶道路类型的沥青路面而言,高温稳定性不足用车辙指标来衡量。
随着重载交通量的增大,对于行车荷载作用下的沥青类路面,将产生车辙病害(塑形变形不断增加的结果),车辙的大量出现会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尤其是路面的平整度;车辙的出现致使沥青面层厚度不均匀,影响层间结合及结构的整体性能,同时车辙的出现直接导致车辙处雨水的聚集,雨水不能得到及时的排除,水膜的形成导致路面的抗滑性能不足,也影响了在高速、超载超车及变向时的安全行车、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的降低。
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沥青混凝土(简称沥青路面)是公路、机场、停车场等道路地面舒适度和承载能力较高的一种道路铺装材料。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达到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标准,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和评估。
本文将详细介绍沥青路面的检测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沥青路面的检测方法1. 表面形貌检测法表面形貌检测法是沥青路面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路面表面的纵横坡进行检测,可以评估路面的平整程度和坡度。
目前常用的表面形貌检测仪器有红外激光测量仪、摩擦系数测量仪等。
2. 力学性能检测法力学性能检测法是对沥青路面材料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的一种方法。
包括对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抗蠕变性能和耐久性等进行测量。
一些常用的力学性能检测仪器有贯入度计、弯曲试验机、压剪试验机等。
1. 施工工艺因素施工工艺因素对沥青路面的质量影响很大。
包括施工温度、摊铺厚度、摊铺速度等因素。
如果施工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下降;如果摊铺厚度不均匀,会使路面产生凸起或凹陷;如果摊铺速度过快,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
2. 材料因素材料因素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
包括矿料的物理性质、沥青的黏度和粘合剂的配比等因素。
如果矿料的颗粒形状不规则或含有过多的细颗粒,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结实度;如果沥青的黏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和粘结性能;如果粘合剂的配比不合理,会导致路面龟裂、剥离等问题。
四、结论沥青路面的检测方法有表面形貌检测法、力学性能检测法和物理性能检测法等多种方法。
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因素包括施工工艺因素、材料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控制和检测,才能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沥青路面的检测和评估,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影响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因素

K Y Wo s r b e a p a t: r w m t r a s a r a p r o ma c . e rd : u b r shl a a e i l nd o d e f r n e
1橡胶沥青 、
橡胶沥青是先将废 旧轮胎加工成为橡胶粉粒 , 再按一定 的粗细级配 比 例进行组合 , 在充分拌合的高温条件下 (8 ℃以上) 与基质沥青充分反应 10 , 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 11 . 橡胶沥青的粘滞性 粘滞性是指沥青在 外力作用下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由于沥青是感温 材料, 在不 同的温度 下表现 出不同的粘滞性, 常用粘度来表示 。 通 例如我们 试验室用橡胶沥青来做 的对 比试验, 数据见右表 :
科 学 论 坛
影响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因素
庞艳艳
( 阳鑫通公路工程监理 咨询有限公司 沈 沈 阳 10 4 ) 1 18
[ 要】 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具有力学强度高、 摘 行车平稳舒适、 易于旌工及维护等优点, 被高等级公路广泛应用。 但随着交通量的增大, 泛油、 坑槽、 车
辙成为破坏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 。 而橡胶沥青可以大大 改善上述状况, 本文对影响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因素做以简单分析 , 希望对提 高沥青混合料
很明显沥 青指标有很大变化 , 这是我们无法避免 的, 能在施 工过 但 只
程中尽量把损失降低 以确保沥青 的耐久性 。 2 原材料控制 、 21 . 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 集料针片状颗粒 少, 形状接近立方体, 对沥青混合料有 良好力学性能 , 特别是高温稳定性。 集料针片状颗料较 多时 ,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下 降, 这个现象在马歇尔试验 中可得 出相同的结论 。 2 2集料含泥量 . 从集料与沥 青粘 附性试验、 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及 混合料冻融劈裂试 验可得 出结论 : 集料 中的泥土是强亲水性物质 。当含泥量大于 0 5 时 , .% 沥 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 青的粘附性 明显 降低 , 沥 从而沥 青混合料出现水损 害现象。 一 >) NI 霉 23 粉 .矿 矿粉在沥青混合料 中起 到很重要的作用 , 矿粉用 量要适当, 用量少了 不足以吸附沥青 ; 但用量过多会使胶泥成 团, 导致路面离析 , 水稳性及耐久 性下降。所 以在混合料 中控制粉胶 比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3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性能 、 橡胶沥青具有高温稳定性 、 低温柔 韧性、 抗老化性 、 抗疲 劳性 、 水损 抗 坏性等, 前被应用于道路结构 中的应力吸收层和表面层 。 目 31 . 高温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粘弹塑性材料 , 的承载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对 它 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 稳定性 , 在试验工作 中是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车 辙 试验 进 行 测 定 和 评 价 。见 下 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南友公路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因素与试验分析二航局四公司汪继平摘要:据南友高速公路沿线的气候、水文地质等情况分析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根据矿料级配试验研究的成果,提出采取的级配范围。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改善措施级配试验1工程概况国道主干线衡阳-昆明公路支线南宁至友谊关公路主线全长179.19km,联线长41.848km,为广西首条采用全沥青路面的高速公路,工程于2003年底开工,要求2005年10月1日前竣工通车。
南友公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400mm以上,年平均日照1700h以上,年平均气温21~22.1℃,年无霜期352d,年平均蒸发量1350mm。
根据沿线的气象条件,按文献[1],南友路属于东南湿热区中的华南沿海台风区(VI7);按照文献[2]附录A的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区,广西属于热区,最低月平均气温>0℃,另外根据广西南宁地区的降雨量>1000mm,属于多雨潮湿地区。
根据文献[3]的沥青路用性能气候分区,广西南宁地区属夏炎热冬温区1-4区。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高温、降雨以及重车渠化等将是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沥青混合料需着重考虑高温稳定性、水稳性、耐久性以及面层的抗滑性能。
下面就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结合南友公路的特点作出级配的试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善措施,为沥青面层的施工提供参考。
2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因素2.1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用具有一定粘度和适当用量的沥青材料与一定级配的矿质集料经过充分拌和而形成的混合物。
其路用性能主要有: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能、耐久性、低温抗开裂性能、表面特性。
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矿料的级配组成较为关键,从使用性能上来说,骨架密实结构是最理想的级配组成。
2.2.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2.2.1集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形成机理来源于沥青结合料的高温粘性和矿料级配的嵌挤作用,提高矿料的嵌挤作用是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主要途径。
综合集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性、耐久性、抗疲劳性的影响,从而找出适合南友公路的合适级配,南友公路与长沙理工大学对几种级配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各种矿料的级配列表如表1。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表1 孔径(m m)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表面层上限1001007540312420171510S A C-13下限1009560302216121086表面层上限100100856850382820158D A C-13下限906838241510754中面层上限1001009281664935221714118A C-20J下限100958068513623149654中面层上限1001009077603428232016129S A C-20下限9578654725181310765下面层上限10010093817059402718141197A C-25J下限10095816958473019116543下面层上限100100837667553729231815129S A C-25下限907063554427191410754试验在同一原材料下进行的对比试验,采用茂名产道路重交通沥青AH-70和SBS改性沥青(I-D),中下面层采用C4合同段加工生产的石灰质矿料,表面层采用业主生产的英安岩矿料,矿粉则采用湖南长沙生产的石灰石矿粉。
通过对表1各种级配的试验确定南友公路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同时研究在各种级配情况下混合料的其它性能是否满足南友公路的建设要求,级配的试验研究针对了南友公路的气候条件、交通渠化等不利因素重点考虑了混合料的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以满足该两项指标的级配做为南友公路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级配。
下面将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试验结果列表说明。
(1)表面层试验研究结果见下表2~5。
SBS试件指标测试汇总表(SAC-13上限)表2体积指标油石比(%)4.0 4.3 4.6 4.9矿料全体的相对密度r m 2.485 2.485 2.485 2.485 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r t 2.357 2.348 2.340 2.331 试件的毛体积密度r sp,g/cm3 2.185 2.190 2.202 2.220 矿料间隙率(VMA)(%)15.4 15.5 15.3 14.8试件的空隙率V a(%)7.3 8.8 5.9 4.8沥青体积率V b(%)8.2 8. 8 9.4 10.1 沥青饱和度VFA(%) 52.8 56.5 61.4 67.8 SBS试件指标测试汇总表(SAC-13下限)表3体积指标油石比(%)4.0 4.3 4.6 4.9矿料全体的相对密度r m 2.524 2.524 2.524 2.524 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r t 2.391 .382 2.373 2.364 试件的毛体积密度r s p,g/cm3 2.157 2.162 2.170 2.181 矿料间隙率(VMA)(%)17.8 17.9 17.8 17.7 试件的空隙率V a(%)9.8 9.2 8.5 7.8 沥青体积率V b(%)8.1 8. 7 9.3 9.9 沥青饱和度VFA(%) 45.2 48.4 52.1 56 SBS试件指标测试汇总表(SAC-13中值)表4 体积指标油石比(%)4.0 4.3 4.6 4.9 矿料全体的相对密度r m 2.503 2.503 2.503 2.503 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r t 2.373 2.364 2.355 2.347 试件的毛体积密度r s p,g/cm3 2.183 2.193 2.174 2.184 矿料间隙率(VMA)(%)16.2 16.0 17.0 16.9 试件的空隙率V a(%)8.0 7.2 7.7 7.0 沥青体积率V b(%)8.2 8. 8 9.3 9.9 沥青饱和度VFA(%) 50.4 54.8 54.8 58.8 SBS试件指标测试汇总表(DAC-13下限)表5体积指标油石比(%)4.3 4.6 4.95.2矿料全体的相对密度r m 2.487 2.487 2.487 2.487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r t 2.350 2.342 2.333 2.325试件的毛体积密度r s p,g/cm3 2.224 2.223 2.239 2.249矿料间隙率(VMA)(%)14.3 14.6 14.2 14.1试件的空隙率V a(%) 5.4 5.1 4.0 3.3沥青体积率V b(%)8.9 9.5 10.2 10.8沥青饱和度VFA(%) 62.4 65.2 71.5 76.8马歇尔稳定度(KN)11.97 11.87 11.90 10.90马歇尔流值(0.1mm)41.87 35.03 40.07 41.17马歇尔试验试件体积指标试验结果表明:SAC-13三条级配曲线在可接受的油石比条件下,试件的空隙率明显偏大,不能满足密级配混合料4%的空隙率要求,只有DAC-13级配范围下限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体积指标在可接受的油石比条件下满足设计要求,最佳油石比4.9%,设计空隙率4%,混合料毛体积密度为2.239g/cm3。
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所确定的油石比对DAC-13级配范围下限的沥青混合料按文献[4]检验其高温稳定性,DAC-13下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见表6。
表面层试验确定的DAC-13级配下限的水稳性检验列表如表7,试验采用美国ASTM T283 LOTTMAN冻融劈裂试验,按7%试件空隙率的击实次数成型冻融劈裂试件。
DAC-13下限车辙试验结果表6高温指标动稳定度 1500次变形量 3000次变形量(次/mm)(mm)(mm)改性沥青表面层>3000次/mm 4728 1.267 1.587DAC-13下限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7技术指标冻融劈裂强度未冻融劈裂强度(MPa)(MPa)冻融劈裂强度比(%)改性沥青面层≥80% 0.468 0.521 93试验结果表明,DAC-13级配下限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与水稳性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矿料由业主统一加工生产,试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建议南友公路沥青表面层采用DAC-13级配的下限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中面层试验研究结果见表8~13。
AH-70试件指标测试汇总表(SAC-20上限)表8体积指标油石比(%)4.3 4.6 4.95.2 5.5矿料全体的相对密度r m 2.787 2.787 2.787 2.787 2.787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r t 2.604 2.593 2.582 2.571 2.560试件的毛体积密度r sp,g/cm3 2.465 2.487 2.480 2.490 2.492矿料间隙率(VMA)(%)15.2 14.7 15.2 15.1 15.3试件的空隙率V a(%) 5.3 4.1 4.0 3.1 2.6沥青体积率V b(%)9.9 10.6 11.2 12.0 12.7沥青饱和度VFA(%) 64.8 72.2 73.9 79.2 82.6马歇尔稳定度(KN)14.39 14.71 11.58 10.79 9.89马歇尔流值(0.1mm)42.50 48.00 35.03 45.07 54.93SAC-20上限设计空隙率4%,最佳油石比4.9%,毛体积密度2.480g/cm3。
AH-70试件指标测试汇总表(SAC-20中值)表9体积指标油石比(%)4.0 4.3 4.6 4.95.2矿料全体的相对密度r m 2.754 2.754 2.754 2.754 2.754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r t 2.588 2.577 2.566 2.555 2.544试件的毛体积密度r sp,g/cm3 2.455 2.476 2.485 2.498 2.477矿料间隙率(VMA)(%)14.3 13.8 13.7 13.5 14.5试件的空隙率V a(%) 5.2 3.9 3.0 2.1 2.5沥青体积率V b(%)9.1 9.9 10.3 11.0 11.5沥青饱和度VFA(%) 64.0 71.6 77.1 83.5 81.7马歇尔稳定度(KN)15.75 12.79 9.97 11.35 8.88马歇尔流值(0.1mm)31.6 40.2 46.00 45.37 36.03SAC-20中值设计空隙率4%,最佳油石比4.3%,毛体积密度2.476g/cm3。
AH-70试件指标测试汇总表(SAC-20下限)表10体积指标油石比(%)4.0 4.3 4.6 4.95.2矿料全体的相对密度r m 2.770 2.770 2.770 2.770 2.770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r t 2.601 2.590 2.579 2.568 2.557试件的毛体积密度r sp,g/cm3 2.428 2.466 2.480 2.462 2.476矿料间隙率(VMA)(%)15.2 14.6 14.4 15.3 15.0试件的空隙率V a(%) 6.6 4.8 3.8 4.1 3.2沥青体积率V b(%)8.6 9.8 10.6 11.2 11.8沥青饱和度VFA(%) 59.0 67.3 73.4 73.0 78.8马歇尔稳定度(KN)10.83 10.82 10.74 10.88 9.44马歇尔流值(0.1mm)43.57 37.83 37.93 50.23 40.20SAC-20下限设计空隙率4%,最佳油石比4.5%,毛体积密度2.476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