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艾灸什么穴位
冬季艾灸能祛湿吗 冬季祛湿艾灸的穴位
![冬季艾灸能祛湿吗 冬季祛湿艾灸的穴位](https://img.taocdn.com/s3/m/462959c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8.png)
冬季艾灸能祛湿吗冬季祛湿艾灸的穴位冬季祛湿艾灸的穴位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空气中若是湿气比较重那么会随着湿毒慢慢的渗入到身体中,长期如此便会在体内堆积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疾病的出现。
想要令身体远离湿毒避免疾病,那么艾灸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对足三里穴、丰隆穴、气海穴等进行艾灸都可以很好的提高体质。
具体的冬季去湿艾灸的方法如下:第一:足三里穴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足三里穴在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其实非常好找在外膝下面三寸左右的位置,一般艾灸十到十五分钟足够,不过一定要坚持段时间才能够看到很好的祛湿作用。
第二:解溪穴解溪穴位于脚背以及踝关节活动的凹点上,自己摸一下就可以找到。
由于解溪穴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了全身祛痰祛湿的效果,所以日常想要更好的祛湿一定不能够绕过这个穴位,只有解溪穴健康了水肿等不适症状才可以获得缓解。
小编建议,每天对解溪穴艾灸十五分钟,坚持一段时间效果非常的不错。
第三: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肚脐上面四寸左右的位置,建议每天对这个穴位艾灸十到十五分钟,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祛湿效果,还能够很好的缓解胃部不适的情况,促进身体健康。
第四:三元穴三元穴也被称之为关元穴,在我们肚脐下面三寸左右的位置,是一个非常好的养生保健穴位。
建议生活中可经常对这个穴位艾灸,这样不仅可以调理气血还有补肾固精的作用,特别是祛湿的效果非常的好。
第五:丰隆穴冬季去湿艾灸应该选择哪个穴位呢?丰隆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这个穴位在小腿外侧的中间部分,这个地方肌肉比较的鼓起,所以若是对丰隆穴进行艾灸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可以保持十五分钟左右,并且祛湿效果非常的不错。
第六:合谷穴合谷穴直接影响到了大肠经的健康,当我们的脸部出现红血丝的时候或胃肠道不舒服的时候,都可以对合谷穴进行艾灸能够很好的缓解不适症状。
专家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艾灸合谷穴具有宣通气血以及升清降浊的作用,不过若体质比较差那么日常艾灸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避免刺激过重危害健康,而孕妇则不可以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
艾灸去湿气的方法
![艾灸去湿气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2d2cd004a1b0717fd5ddf5.png)
艾灸去湿气的方法
艾灸去湿气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这是一种古代研制出来的治疗疾病的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现在也比较成熟,属于中药治疗方法的一种,可以帮助我们短时间内通过银针来刺激体内毒素的排出,但是可能会给我们自身带来一些疼痛,普及一下艾灸去湿气的方法吧。
1.艾灸是可以祛除身体的湿气的,如果体内寒湿特别重的话还可以配合拔罐,而且要先拔罐再艾灸的效果才好,处理的部位在背部背俞穴。
如果是体内湿热特别重的就要配合拔罐、刮痧效果才好,先拔罐除湿再刮痧泻热,艾灸要适当的控制,灸量不宜大,如果出现咽干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的情况就停止艾灸。
2.艾灸穴位:关元过去也叫玄关,就像人体腹部的一个阀门,有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不泄漏的意思,历来为修炼家所重视。
灸关元就是利用艾条燃烧发出的温阳之气,通过关元穴送入小腹,
是恢复体力补充能量最快的方法;足三里穴是个强身健体的大穴,此穴多气多血,主人后天之气;命门,命,人之根本也,门。
出入的门户也,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
为人体的生命之本。
上述穴位有效结合,可以驱寒邪,补正气。
通
经络。
大家都可以尝试着运用艾灸去湿气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进行治疗,同时这种方法不会花费我们太多的医疗费用,但是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注意找准我们的穴位才能够达到一个最佳的治愈效果,千万不能盲目的进行治疗。
艾灸祛湿灸哪里
![艾灸祛湿灸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072f80e92cc58bd63186bd76.png)
艾灸祛湿灸哪里文章目录*一、艾灸祛湿灸哪里*二、艾灸的养生作用*三、艾灸的注意事项艾灸祛湿灸哪里1、艾灸祛湿灸哪里之足三里穴艾灸祛湿足三里穴很好找,因为足三里是保健大穴,其实除了祛湿,艾灸足三里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常灸足三里能防病保健康,让人疾步如飞。
想要祛湿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2、艾灸祛湿灸哪里之解溪穴艾灸祛湿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有些朋友不知道解溪穴在哪,其实解溪穴非常好找的,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3、艾灸祛湿灸哪里之关元穴艾灸祛湿关元穴也是养生大穴,很多人都喜欢艾灸肚脐,其实艾灸肚脐最多的地方就是关元穴了,那么大家知道关元穴在哪吗,就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
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
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4、艾灸祛湿灸哪里之曲池穴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
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5、艾灸祛湿灸哪里之合谷穴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艾灸的养生作用1、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
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五大穴位,排出寒气湿气,迎接阳气
![艾灸五大穴位,排出寒气湿气,迎接阳气](https://img.taocdn.com/s3/m/7c3a44e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7.png)
艾灸五⼤⽳位,排出寒⽓湿⽓,迎接阳⽓虚 感觉“累,疲劳,犯困,没有精神”等。
寒 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觉冷;当⼀个体虚的⼈,在平时⽣活中不注意穿⾐,晚上睡觉不注意盖被⼦,经常吹空调,冲凉⽔澡,往往就容易让我们体质受“寒”。
湿 当⾝体“寒”⽓越来越重时,⾝体慢慢更容易进⼊“湿”⽓,⼀个⾝体“湿”⽓重的⼈,就象下⾬天穿了⼀件淋过⾬的⾐服,感觉⾝体不舒服;特别注意:寒湿⽓往往通过5⼤⽳位进⼊体内!①肩颈部的“⼤椎⽳”从“⼤椎⽳”进⼊的“寒湿⽓”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②前胸的'膻中⽳'从'膻中⽳'进⼊的'寒湿⽓'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叶增⽣乳腺纤维瘤等症状”;③肚脐部位的“神阙⽳”从“神阙⽳”进⼊的“寒湿⽓”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性,当盆腔内的“寒湿⽓”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如:妇科炎症,⽉经不调,经⾎不畅,痛经,⾎块,⼦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④腰部的“命门⽳”从“命门⽳”进⼊的“寒湿⽓”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⑤脚底的“涌泉⽳”从“涌泉⽳”进⼊的“寒湿⽓”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膝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寒湿”是万病之源,我们⽇常⼀定要注意排寒湿和补充阳⽓及时恢复体⼒。
凝 当体內'寒湿⽓'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体'凝'的现象;'凝'的意思是循环慢和代谢慢;⾝体容易酸痛。
淤 然后就会发⽣於堵,'淤'的时间长了易出现阻塞,⾝体易酸痛,⿇⽊,胀痛,浑⾝不舒服,在疏通过程中痧点全是⿊紫⾊的。
於堵时间长了,会怎样?会长瘤,长'瘤'也不可怕,怕的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容易变异形成癌症,这是个很恐怖的事情,那就不要等了。
所以,避免寒湿、排寒祛湿⾮常重要,请在⽇常⽣活中护住这五⼤⽳位,胸背腰腹⾜底等!1、艾灸艾灸:具有活⾎化瘀、舒筋通络、温散寒邪、活⾎⽌痛、补中益⽓、温阳补虚、排毒邪热、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等功能。
艾灸什么部位去湿寒呢
![艾灸什么部位去湿寒呢](https://img.taocdn.com/s3/m/5523aeeff18583d048645917.png)
艾灸什么部位去湿寒呢关于《艾灸什么部位去湿寒呢》,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内湿气比较严重这类状况很多人人体之中都是多多少少的存有,尤其是来到严寒的冬天,很容易出現手脚冰凉,腹部寒湿的状况,有些人乃至会出現一些病症状况,而中医学之中的艾炙针对这类病症拥有十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可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应当艾炙哪些穴道。
那麼,艾炙哪些位置去寒湿呢?第一,艾炙哪些位置去寒湿呢?一般身体寒湿情况严重的,都是艾灸中脘,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三阴交这种穴道的。
这种是调整身体气正的穴道,也就是调整气血的穴道。
气血充沛了,身体的寒湿便会渐渐地越来越少了,可是艾炙注重的是坚持不懈此外有关艾灸祛湿寒的方式也有一种,便是能够挑选一些长的艾灸贴,一般艾灸贴长短全是20公分上下的,以后找一个铁夹,能够并列夹着五六根艾灸贴,请人輔助全身熏艾条,往返挪动着熏全身,那样还可以的。
但是这类方式合适夏天用,由于需要脱光衣服的。
冬天天较为冷。
第二,回答是毫无疑问能够的,但是艾炙是漫性调养全过程的,许多人体内寒湿比较严重可能有十几年的病症了,因此要想几日或是一两个月调养好有点儿不实际。
艾炙是坚持不懈的,假如想去湿气寒得话,建议先艾炙三到六个月再看实际效果吧。
体内湿气假如从肩颈部的“大椎穴”进入体内,非常容易造成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目眩,失眠多梦”。
艾炙哪些位置去寒湿呢?从胸口的"膻中穴",就非常容易造成我们的"乳腺肿疼,乳腺管路堵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病症”。
从肚脐眼位置的“神厥”进到,非常容易存积在我们骨盆,非常是女士,当骨盆内的“湿寒气”深时,就非常容易造成我们妇科各种各样病症,例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月经不畅,经痛,血团,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腰部的“命门穴”,非常容易造成我们腰酸背疼,腰酸腿软,各种各样肾虚,性功能减退等病症。
脚掌的“涌泉穴”,非常容易往上流动性,非常容易造成膝关节酸痛,风湿等病症。
艾灸去除体内湿气怎样做
![艾灸去除体内湿气怎样做](https://img.taocdn.com/s3/m/6c1457a8bceb19e8b8f6baf4.png)
艾灸去除体内湿气怎样做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我们人类主要是吃一些五谷杂粮,肉食适量即可,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每天摄入的肉制品越来越多,并且身体缺乏必要的运动,再加上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原因都可导致湿气侵入人体,从而使得我们患病。
湿气侵入后,可通过艾灸去除。
传统艾灸具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对祛除体内湿气效果很好。
体内湿气较重的人可以艾灸中脘穴(脐上4寸处)10~15分钟,具有补中气、行气活血的功效,可有效缓解胃部不适。
另外,丰隆穴(人体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两横指处)、曲池穴(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也具有较好的祛湿作用,平时可常灸。
湿气是如何产生的:由于水分调温失控,少动,多食,生活习惯的不规律。
还有不注意空调,冷饮等生活习惯,都会导致湿气入体。
饮食祛除湿气:您可以选择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还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
如果用艾柱艾灸,一个艾柱在艾灸盒里面使用大约是20-30分钟。
用艾灸盒艾灸的时候,点燃后,放在你需要艾灸的穴位上,任脉的中脘、神阙、关元、后面的命门,然后上面要盖上毛巾,这样您就会艾灸很长时间还没有烟。
再艾灸足三里的时候,您最好是用艾灸罐,直接绑在穴位上就可以很省事,一个艾柱用纸巾包好,可以使用一个小时,而且没有烟。
上面主要介绍了如何用艾灸的方式来去除湿气,其实不光是湿气,我们身体患病还因为风寒、燥火侵入导致生病,所以除了湿气之外,风、寒、燥以及火也是要积极预防的。
这里强调,平时一定要生活有规律,多锻炼,肉制品不要多吃。
春季五穴位艾灸祛湿 多喝养生茶也可祛湿
![春季五穴位艾灸祛湿 多喝养生茶也可祛湿](https://img.taocdn.com/s3/m/7ba61c7d65ce0508773213ac.png)
春季五穴位艾灸祛湿多喝养生茶也可祛湿关于《春季五穴位艾灸祛湿多喝养生茶也可祛湿》,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季里的湿寒气是非常多的,他们都是冬季的天气积累下来的,到了春天就发生在身体上,进行湿气的发生。
艾灸是中医疗法的一种,春季人们若是感觉体内有湿气,那么就可以通过艾灸来祛湿,下面就给大家推荐5个能除湿的穴位,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艾灸5个穴位能祛湿1.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我们都很常听,它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
坚持艾灸足三里10-15分钟可以快速祛湿。
2.丰隆穴:这个穴位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相对鼓起的位置,每天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3.解溪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
坚持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可以祛痰祛湿,并解除下肢水肿问题。
4.关元穴:关元穴有助养生保健,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
坚持对这个穴位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
每日艾灸10-15分钟可帮助祛湿。
5.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
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多喝养生茶也可以祛湿第一,绿茶除湿气效果最好的就是绿茶。
因为绿茶不发酵,能最大程度保留鲜叶的原始味道,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等多种成分几乎都保留下来。
湿气重的人不妨多喝一些绿茶,像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都是绿茶中的上品。
但是要注意,绿茶性寒,不宜多饮和长饮,体质一旦有所改善,就要选择饮用其它茶类。
第二,枸杞薏米茶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沸水中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薏米具有消肿去湿、舒筋除痹的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薏仁枸杞茶能够养肝明目、利水祛湿,很适合春季养生。
第三,普洱熟茶泡一壶普洱熟茶,慢慢喝,喝到手脚发烫,额间后背微微出汗,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
第四,大麦茶大麦茶的祛湿功效非常好,沸水中放入炒好的大麦,之后转小火熬煮15分钟后熄火,就可以入杯饮用了。
排湿气和寒气的艾灸方法
![排湿气和寒气的艾灸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e17fe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f.png)
排湿气和寒气的艾灸方法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人体穴位点进行燃灸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调节身体健康的目的。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和寒气被认为是人体内的两种常见类型的邪气,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
下面将详细介绍排湿气和寒气的艾灸方法及其功效。
一、排湿气的艾灸方法湿气是指人体内的湿分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够被排除而堆积在体内,使人体机能受到阻碍的一种病理状态。
湿气症状的表现有:浑身沉重、不思饮食、动攻性稀便、舌苔厚腻等。
因此,排湿气的艾灸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促进湿气的排除和体内湿气调节。
1. 艾灸厥阴之窗穴厥阴之窗穴位于脚趾甲根部的下方,跖屈足以容之处,每晚可以在这个穴位上进行艾灸,每次艾灸15-20分钟,持续10天为一疗程,每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排湿气和调整体内湿气平衡。
2. 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肚肌肚的外侧,胫骨前缘的横纹下3寸(寸为人体中医的长度单位),也是排湿气的重要穴位之一。
可以每天进行两次艾灸,每次艾灸15-20分钟,坚持一周左右,可以改善湿气症状。
3. 艾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腹部,也就是人体脐下3寸的位置,能够调理肠胃功能,排除湿气。
可以每天进行一次艾灸,每次艾灸15-20分钟,坚持一周左右,可以明显改善湿气病症。
二、排寒气的艾灸方法寒气是指人体内的寒邪阻滞经络或脏腑,使人体经络气血不畅通而导致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病理状态。
寒性的症状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腹痛泄泻等。
排寒气的艾灸方法可以通过燃灸刺激相应穴位,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1. 艾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部,每天晚上可以用艾条或艾炷对该穴位进行燃灸,每次燃灸20分钟,连续15天为一个疗程。
通过艾灸可以温热下元,排寒散寒。
2. 艾灸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胃部上腹中线上的正中点,每天进行一次艾灸,每次20分钟,连续10天为一个疗程。
艾灸中脘穴可以散寒,温中止痛,改善寒性脉络病。
3. 艾灸膻中穴膻中穴位于胸部中线的第三、四肋间,可以每天进行一次艾灸,每次灸15-20分钟,坚持10天为一个疗程。
艾灸去湿气怎么操作方法
![艾灸去湿气怎么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d31cf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3.png)
艾灸去湿气怎么操作方法
艾灸去湿气的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艾条和火源。
艾条是通过烘干的艾草制成,可以在中药店购买到。
火源可以选择艾灸炉、艾灸盒或者烟灭灸。
2. 将火源点燃,等待火源稳定燃烧。
3. 将艾条取出,点燃艾条的一头,然后让艾条燃烧至起烟为止。
可以在一吹一吸时用手指捏灭艾条的燃烧端,使之不再冒烟。
4. 将燃烧端对准穴位,用力插入穴位,然后快速取出,不还灸。
每个穴位按摩约10秒钟,然后将燃烧的艾条端置于适当距离的皮肤上起灸。
5. 艾灸时应注意控制艾条的温度,避免烫伤皮肤。
艾火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只要能令患者感到热感即可。
6. 艾灸穴位时可以选择腰部、腿部等湿气较重的部位进行,如肾俞穴、脾俞穴、三阴交穴等。
7. 艾灸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状况来调整,通常每个穴位艾灸时间为
10-20分钟。
每次艾灸可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
8. 艾灸后可以用温水擦拭皮肤,以舒缓局部的热感。
艾灸后,应该注意保持身体的温暖,避免着凉。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适用于体质湿重、气滞血瘀等情况,但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月经期间、糖尿病患者等,以及体质寒凉、气虚等情况不宜进行艾灸。
在操作艾灸前最好咨询中医师或专业人士的指导。
艾灸哪里可以祛湿
![艾灸哪里可以祛湿](https://img.taocdn.com/s3/m/4139d9fd84254b35eefd3466.png)
艾灸哪里可以祛湿文章目录*一、艾灸哪里可以祛湿*二、吃什么水果可以祛湿*三、吃什么菜可以祛湿艾灸哪里可以祛湿1、艾灸哪里可以祛湿取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
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
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
取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
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
取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5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
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取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
2、艾灸的禁忌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
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
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3、艾灸的注意事项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
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吃什么水果可以祛湿祛湿水果有甜瓜,中医经常用甜瓜的子和果蒂来治病。
甜瓜的功效有清暑热,解烦渴,利小便及通大便等,可以解暑热心烦及口渴,适合小便不利,大便秘结等人群。
身体湿气艾灸哪里
![身体湿气艾灸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fc34a731bed5b9f3f90f1c5a.png)
身体湿气艾灸哪里文章目录*一、身体湿气艾灸哪里*二、如何判断身体湿气重*三、湿气重吃什么中药好身体湿气艾灸哪里1、身体湿气艾灸哪里身体湿气重可以艾灸丰隆穴。
位置在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功效是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足三里。
位置在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功效是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脘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曲池穴。
位置: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2、湿气重的症状表现湿郁肌表,恶寒发热、发热体酸、头痛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湿阻气机可见胸脘满闷,口淡纳呆。
湿阻经络,肢体重着酸痛、经脉缩短,拘急或痉。
如湿痉,可见神昏,肢厥,身热不扬,闷乱等。
湿着筋骨,湿气盛者为湿痹,可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等症状,湿邪留滞,闭阻气血,则出现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便等。
湿蔽清阳,头重如蒙,或如裹,狐头痛昏痛,或头晕目眩,听力减退证,清阳不能宣发,则可见肢体重滞疼痛,困倦不举。
3、湿气重的原因有哪些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
现在人由于经常在外面吃饭,而外面的餐馆为了提高产品的口感,往往会在菜品中加入过多的调味料,而人经常吃的话,就会让口味变得越来越重,时间一长就会让肠胃受到伤害。
不喜欢运动。
对于那些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身体中的水分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清除,日积月累,就会让体内的湿气渐渐加重。
血气不足会导致湿气重,对于那些血气不足的人群来说,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经脉会运行不顺畅,那么就会让身体中的腑脏功能减弱,从而导致身体中的器官代谢速度变慢,特别是脾胃会受到伤害,从而身体中的水分就会堆积从排不出体外,因此,就会让很多人出现体内湿气重的情况。
中医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和按摩方法
![中医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和按摩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58735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8.png)
中医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和按摩方法中医认为,湿邪是导致人体疾病的一种病因,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湿邪就会侵犯人体,但是艾灸中的艾草是纯阳之物,去湿气的效果很好,艾灸也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以下是小编推荐一些中医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知识,欢迎阅读!中医艾灸祛湿的穴位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
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
可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
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5、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
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祛湿的按摩方法1、祛湿按摩曲池穴屈起肘部时出现横纹的外侧段为曲池穴,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汇集到这里。
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
2、祛湿按摩委中穴委中穴在膝窝的中心点上。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
3、祛湿按摩阴陵泉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其主要功能是排渗脾湿。
它有运中焦、化湿滞的功效,适当按摩,可以利小便,让体内的湿邪从小便而出,从而有利于脾的气机运行恢复。
4、祛湿按摩丰隆穴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5、祛湿按摩足三里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湿气重艾灸哪些穴位?
![湿气重艾灸哪些穴位?](https://img.taocdn.com/s3/m/8e10de115ef7ba0d4b733b84.png)
湿气重艾灸哪些穴位?关于《湿气重艾灸哪些穴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多人表明十分疑虑,究竟自身人体内的体内湿气是从哪里来的?举个简易的事例,现代社会之中,大家的日常生活越变越好,一些偏寒的食材也刚开始踏入了大家的日常生活,例如各种各样美味的冷食,或是长期吹中央空调这些,这全是身体体内湿气的来源于所属。
湿气太重了,毫无疑问会产生许多病症,那麼湿气太重艾炙什么穴道?湿气太重艾炙什么穴道:曲池穴曲池穴为手阳明小肠经之合穴,意指脉气自四肢尾端到此,更为盛大游戏,宛如流水合入海洋。
曲池穴具备去除风湿病,调理气血的作用、可改进手麻、心中烦满,改进附近血液循环系统。
选穴:屈肘时肘纵纹两侧端。
技巧:用艾灸方法每日1次,每一次10分钟。
湿气太重艾炙什么穴道:内关穴内关穴是小肠经的总闸,有“面部合谷穴收”的叫法,当脸部皮肤红血丝时,可艾炙内关穴,有非常好的减轻实际效果。
内关穴具备升清降浊、通宣血气的作用,但身体素质较弱者不适合给与强刺激,孕妇更要忌讳。
选穴:一手的大拇指第一个骨节纵纹正对着另一手的手掌边,大拇指曲屈按住,手指尖特指处。
技巧:艾炙间距穴道3-5公分,灸至穴道温暖、略微泛红就可以,10次为一治疗过程。
每一次艾炙10-15分鐘,每天一次。
湿气太重艾炙什么穴道:解溪穴本穴为肝胆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肝胆经经水的辐射采暖核心区,由本穴流回肝胆经的经水是多少能更快地改变肝胆经的火爆特性,因此本穴属火。
选穴:解溪穴坐落于脚面、膝关节活动的凹槽。
这一穴道是全身化痰祛湿的穴位,针对消除下肢的水肿有不错的实际效果。
技巧:每天对解溪穴艾炙15分鐘,坚持不懈一段時间,可以非常好去湿气。
湿气太重艾炙什么穴道:足三里足三里当代常见于医治急慢性肠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频繁遗精、多功能性子宫异常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艾炙哪个部位最去湿【医学健康养生常识】
![艾炙哪个部位最去湿【医学健康养生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0ea88f8ad51f01dc281f1ab.png)
艾炙哪个部位最去湿文章导读很多中医馆或者是按摩馆在伏天的时候,都会接待很多的客人来做艾灸,在伏天里做艾灸,是祛除体内湿气的最好时期。
那么艾灸哪个部位最祛湿呢?下面就来结合中医理论以及实践知识,为大家总结出来一些适合艾灸祛湿的穴位,诸位朋友可以在了解清楚后,自行或者去专业的地方进行艾灸。
艾灸属于中医治疗方法,很多人都想通过艾灸来祛除湿气,但又不知道具体的操作方法,心中很是苦恼。
那么,艾灸怎么祛湿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艾灸祛除湿气的相关方法,想要知道艾灸怎么祛湿的朋友不妨一起来看看下面介绍的相关内容。
\xa0 艾灸怎么祛湿\xa01 、足三里想要通过艾灸来去湿的话,需要用到一个穴位,就是足三里,一般需要在足三里的位置艾灸一刻钟左右,就能见到明显的去湿效果。
足三里的位置并不难找,大家只要将自己的四个手指放于膝盖下方,就能碰到足三里穴了。
\xa02 、丰隆丰隆穴也是用来艾灸祛湿的常见穴位,建议在丰隆穴艾灸一刻钟,并每天坚持,就能有效祛除湿气。
丰隆穴在小腿外侧的中间位置,也是小腿肌肉比较大的那个位置。
\xa03 、关元经常艾灸关元穴也能去除湿气,建议每天在关元穴艾灸一刻钟,不仅能祛湿,还能调理身体。
关元穴在肚脐眼下方三寸的位置。
\xa04 、中脘中脘穴是人体比较重要的一个穴位,和胃息息相关,如果经常感到胃部不适的话,不妨每天坚持艾灸中脘穴一刻钟,能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此外,艾灸中脘穴也能祛除湿气。
艾灸怎么祛湿呢?上面为大家介绍了艾灸祛湿的四个重要穴位,对于湿气比较重的朋友来说,不妨在这些穴位上进行艾灸,祛湿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如果不放心自己艾灸的话,。
女人湿气重艾灸哪里,四个艾灸排湿穴位
![女人湿气重艾灸哪里,四个艾灸排湿穴位](https://img.taocdn.com/s3/m/2249886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e.png)
女性体内如果湿气重并且不能及时调理的话,就会出现体弱无力、食欲不振、虚胖等症状,女性朋友体内湿气重是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进行调理的,那么女人湿气重艾灸哪里最好呢?
女人湿气重艾灸哪里
1、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的背侧,即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下缘的位置。
艾灸合股穴位可以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等作用。
除可以排湿,女性痛经也可以按揉合谷穴进行改善。
2、解溪穴
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适当进行艾灸可以起到祛除全身痰湿之气的作用,可有效缓解下肢水肿症状。
每天可以分别艾灸双脚脚腕处的解溪穴个15分钟,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排湿效果。
3、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适当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起到调理气血、祛除风湿等功效,对于气血瘀积、手麻、胸中烦满等症状也有调养效果。
4、足三里
足三里是一个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的穴位,并且在双腿的膝盖外下方三指宽的凹陷处各有一个,适当艾灸这个穴位可以提高整体素质,祛除体内的寒湿之气。
结语:女人湿气重艾灸哪里,女性朋友体内如果湿气重,那么可以艾灸以上穴位。
除了艾灸调理以外,女性朋友还可以通过日常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进行祛湿治疗。
艾灸出来的水是汗还是湿气,艾灸多久能排出湿气
![艾灸出来的水是汗还是湿气,艾灸多久能排出湿气](https://img.taocdn.com/s3/m/c4b27a8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b.png)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越来越重视养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通过中医理疗的方式进行养生,比如艾灸、刮痧等方式,那么当我们做完艾灸以后,艾灸艾灸出来的水是汗还是湿气呢?
1、艾灸出来的水是汗还是湿气
艾灸以后排出的水多半是由体内湿气凝聚而成的。
在做艾灸的时候,皮肤局部汗腺会开放导致血量增加所产生的过多寒邪和湿气被排出体外,因此很适合体内湿气重的人进行治疗。
2、艾灸多久能排出湿气
一般情况下,艾灸后多久能够排出湿气需要因人而异。
如果患者体内的湿气含量不多,那么只需要三到五天的艾灸灸可以彻底排出湿气,如果体内湿气较多,那么就需要进行七到十五天左右的艾灸治疗。
3、艾灸多久能排出体内寒气
艾灸多久能够排出体内寒气要因人而异。
艾灸以后人体内的寒气能够通过毛孔排出,具体的排出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时间长短来决定,一般需要1到3个月才能够看到效果。
4、艾灸排湿灸哪个部位
艾灸能够有效去除人体内的湿气和寒气,可以选择关元穴、命门穴、中脘穴、足三里、解溪穴等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达到有效排湿排寒的效果。
结语:艾灸出来的水是汗还是湿气,艾灸排出来是水是由体内湿气凝聚而成的,因此艾灸很适合体内湿气多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改善体质。
三伏天艾灸哪里祛湿1
![三伏天艾灸哪里祛湿1](https://img.taocdn.com/s3/m/82f72b4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8.png)
三伏天艾灸哪里祛湿坚信许多挚友们都知道,每年的三伏每天气最是燥热,那么想要在这个时候艾灸祛湿的话,详细是哪些部位呢?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三伏天艾灸哪里祛湿,供大家阅读参考。
书目三伏天艾灸哪里祛湿三伏天怎么减肥三伏天饮食留意事项三伏天艾灸哪里祛湿1:丰隆穴丰隆穴属胃经,又联络脾经。
丰隆穴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效果。
丰隆,丰者大也,隆即盛意。
这样看来,丰隆穴好像是使人饱满隆盛,其实恰恰相反,这个穴位有减肥消脂的成效。
取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
手法: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2: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也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古人称之为“长寿穴”。
常按摩、艾炙这个穴位可以增加体质,提高机体抗病实力,还有延缓人体苍老、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预防血管硬化、中风的作用。
取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
手法: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合谷穴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赐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温煦、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4:曲池穴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如同水流合入大海。
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成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5:隐白穴脾经的重要穴位。
和消化亲密相关的两条经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分别循行和相交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
取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手法:艾条灸5-20分钟。
6:中脘穴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有调理消化系统、补中气、行气活血的成效。
艾炙哪个部位最去湿
![艾炙哪个部位最去湿](https://img.taocdn.com/s3/m/6b99c3dc192e45361166f5b8.png)
艾炙哪个部位最去湿关于《艾炙哪个部位最去湿》,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许多中医馆或是是推拿馆在三伏天的情况下,都是招待许多的顾客来做艾炙,在三伏天里做艾炙,是去除湿寒的最好是阶段。
那麼艾炙哪一个位置最去湿气呢?下边就来融合中医基础理论及其实践活动专业知识,为大伙儿小结出去一些合适艾炙祛湿的穴位,各位盆友能够在掌握清晰后,自主或是去技术专业的地区开展艾炙。
艾炙归属于中药治疗方式,很多人都想根据艾炙来祛除湿气,但又不清楚实际的操作步骤,心里很是烦恼。
那麼,艾炙怎么祛湿呢?接下去,文中就为大伙儿详细介绍艾炙祛除湿气的有关方式,要想了解艾炙怎么祛湿的盆友何不一起来看一下下边详细介绍的相关内容。
艾炙怎么祛湿1、足三里要想根据艾炙来祛湿得话,需要采用一个穴道,便是足三里,一般需要在足三里的部位艾炙一刻钟上下,就能看到显著的祛湿实际效果。
足三里的部位并不会太难找,大伙儿要是将自身的四个手指头放于膝关节正下方,就能遇到足三里穴了。
2、丰隆丰隆穴也是用于艾灸祛湿的普遍穴道,建议在丰隆穴艾炙一刻钟,并每日坚持不懈,就能合理祛除湿气。
丰隆穴在小腿肚两侧的正中间部位,也是腿部肌肉较为大的哪个部位。
3、关元穴常常艾灸关元穴也可以去湿气,建议每日在关元穴艾炙一刻钟,不但能去湿气,还能调养身子。
关元穴在肚脐正下方三寸的部位。
4、中脘穴中脘穴是身体较为关键的一个穴道,和胃密切相关,假如常常觉得肠胃不适得话,何不每日坚持不懈艾灸中脘穴一刻钟,能合理减轻不适感病症。
除此之外,艾灸中脘穴也可以祛除湿气。
艾炙怎么祛湿呢?上边为大伙儿详细介绍了艾灸祛湿的四个关键穴道,针对体内湿气较为重的盆友而言,何不在这种穴道上开展艾炙,去湿气的实际效果是比较好的。
如果不安心自身艾炙得话,还可以找中医帮助艾炙,治疗效果或许会比自身艾炙好很多。
艾灸哪个位置去湿气
![艾灸哪个位置去湿气](https://img.taocdn.com/s3/m/f1be14d0453610661fd9f49e.png)
艾灸哪个位置去湿气关于《艾灸哪个位置去湿气》,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中医学上而言,人身患体内湿气会产生许多的身心健康问题,例如有些人一直胃部不适;有些人一直长湿疹;也有的总是失眠这些,那麼怎样改进自身湿气太重的状况呢?一个好的方式便是开展中医针灸,艾炙是一个对去湿非常有实际效果的方法,可是艾炙哪一个部位除湿气好呢?自然需看本人是哪个位置需要去湿了。
历经一整个夏天,尤其是三伏天的身心的洗礼,人体内通常会囤积很多体内湿气,假如不可以尽快排除湿气,来到冬天非常容易病发。
今日,久和艾灸就和大伙儿共享秋天艾炙去除湿气的方式。
艾炙有开郁、去湿气、补阳气的功效,非常合适秋天养生,常常艾炙能够让您道别体内湿气,一身轻松。
1、命门穴:坐落于身体身后第二椎间盘之中与脐相对性,是身体活力的管理中心,为原气“酒店住宿”的地区。
用艾炙10~15分鐘。
2、关元穴:坐落于脐下3寸,为保健养生健壮的要穴。
长期性艾灸穴位有调理气血、补肾填精等作用。
用艾炙10~15分鐘。
3、中脘穴:坐落于腹部正中心线,脐上4寸处,等同于五指总宽。
用艾炙10~15分鐘,能合理减轻胃里病症的各种各样病症。
4、足三里穴:外膝前3寸,踝关节两侧约一横指处,用艾炙10~15分鐘。
5、丰隆穴:小腿肚两侧的圆心,肌肉较凸起的地区,这个是去湿气不错的穴道,每天用艾炙15分鐘就可以合理健脾化湿。
6、解溪穴:脚面、膝关节活动的凹槽。
这一穴道是全身化痰湿的穴道,对消除下肢的水肿实际效果不错,每天艾炙15分鐘。
久和艾灸做为古方艾炙精粹的传承,採摘甄选精粹的艾叶草,经特点古方秘储,在承传古法纪艾加工工艺精粹的基本上,造就高品质三年陈艾,再以久和九制醇厚制艾加工工艺纯化生产加工,提高质量,完成商品升级换代。
升級的久和艾灸可以快速走通十二经络、做大做强百穴,大幅度提高重点部位的免疫力激话素,使中医艾灸使用价值充分发挥到完美。
久和艾灸在小结古代人用艾工作经验的基本上,梳理梳理出九体治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气重艾灸什么穴位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湿气重艾灸什么穴位》的内容,具体内容:?艾灸祛湿已经成为现在人们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式,湿气重是许多的疾病的根源,所以日常进行艾灸祛湿有不错的效果。
那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相关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1、艾灸合...
艾灸祛湿已经成为现在人们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式,湿气重是许多的疾病的根源,所以日常进行艾灸祛湿有不错的效果。
那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相关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艾灸合谷穴祛湿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2、艾灸足三里穴祛湿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3、艾灸丰隆穴祛湿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
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4、艾灸解溪穴祛湿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
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5、艾灸关元穴祛湿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
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
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6、艾灸中脘穴祛湿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
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7、艾灸曲池穴祛湿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
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8、艾灸去湿气的原理
在进行艾灸的过程中,能够对人体造成局部上的刺激,并且是一种温热的刺激,这样会令皮肤上面的毛细血管得到扩张,还会令局部出现充血的情况。
在通过艾灸之后,可以对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起到促进作用,从而达
到去湿气的效果。
怎么判断湿气重
1、起床时
感觉疲劳,头昏,打不起精神来,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小腿发酸、发沉。
2、如厕时
清晨方便后,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一箱水还冲不净;平时用手纸一两张纸就够了,突然有一天用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就说明
身体有湿邪了。
体内湿气重,便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3、洗漱时
洗漱的时候观察舌头,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4、刷牙时
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
5、虚胖
湿气重的人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这个就是虚胖。
同时会有下肢水肿、腿肚发沉的问题。
如何预防湿气
1、少淋雨防外湿
"回南天,墙上的是有形的湿,虽然在身体外,可不注意的话,有形湿同样会侵入体内。
"在回南天里,家庭最好能除湿,不要让水湿挂在墙上。
尤其是一些人家里铺的是木地板,虽然表面看不到水湿,可每到晚上、早晨时,湿气同样会附在上面,这时应该睡在远离地面的床上,也尽量少让孩子在
地上玩耍。
现在的天气也是阴雨连绵,尽量少在雨中徘徊,如果可能,就不要在下雨时外出,因为身体接触水湿后,也容易导致水湿滞留在体内。
另外,在回南天时,衣服一定要吹干再穿,否则,湿也容易通过未干的衣服侵入人体。
2、多运动排内湿
现代人不喜欢运动,其实对除湿也很不利。
"水湿排出体外,要么通过发汗,要么通过小便。
"湿重的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运动,越是不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
其实,通过运动,就能使湿气以汗水的形式直接排出来。
3、食疗减内湿
健脾化湿的同时,更需要减少内湿形成。
因此,肥甘厚味的油腻食物,凉性水果、冰品冷饮等生冷食物都应少吃。
食疗方法上,可以用莲子、薏米、红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适量煮粥食用,可护脾胃,祛湿气。
"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