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用艾灸穴位图(学习相关)
女性人体穴位详图

身体方面:阴部瘙痒、下腹坠胀、月经不调、痛经;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暗疮。
身体方面: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性冷淡、内分泌失调;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黄黑皮肝、体毛过多,毛孔粗大。
身体方面: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反酸、便秘、口气重;皮肤方面:嘴周暗疮、皮肤色晦无光、鼻翼两旁充血。
身体方面:失眠多梦、胸闷、心烦、健忘、反胃、呕吐;皮肤方面:面色苍白、肤色异常、粉刺。
身体方面:咳嗽、气喘、呕吐、胸中气逆、哮喘。
身体方面:牙痛、口舌生疮、舌下肿痛。
身体方面: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百日咳、食道炎、火消化不良、胸膜炎;皮肤方面:皱纹、油脂旺盛、面色苍白。
身体方面: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胸膜炎、乳腺炎;皮肤方面:面色灰白、晦暗无华、口唇苍白、眉眼之间暗青。
身体方面:产妇乳汁不足,乳腺炎、胸膜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身体方面:胃炎、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肝炎肠炎;皮肤方面:颜面浮肿,面色萎黄、色素沉着、嘴周痤疮、鼻梁晦暗无光泽、眼角外侧色斑。
身体方面: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痛经、便秘、内分泌失调;皮肤方面:黑眼圈、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
身体方面:胃炎,肠炎,肠痉挛,阑尾炎,肠梗阻、便秘、腹痛,膀胱炎,尿道炎、疝气;皮肤方面:黑头、粉刺、丘疹、痤疮、油脂分泌旺盛。
身体方面: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卵巢机能低下、月经不调、痛经、便秘;皮肤方面:黑眼圈、眼周皮肤晦暗、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
身体方面:下肢麻痹、疼痛、膝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脚气、水肿。
身体方面:头痛、失眠、胃痉挛、胃炎、腹泄、肠炎、肝炎、消化不良、乳腺炎、痛经、盆腔炎、高血压、贫血、风湿热。
身体方面:阑尾炎、胃肠炎、胃痉挛、肠炎、便秘、消化不良、肩周炎、膝关节肿痛身体方面:失眠、头痛、高血压、哮喘、胃炎、肝炎、肠炎、阑尾炎、便秘、肩周炎、踝关节周围组织扭伤。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附全身穴位图),终于找到了!一定要收藏!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附全身穴位图),终于找到了!一定要收藏!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科名病症常见艾灸穴位呼吸系统感冒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哮喘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80多个、计777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3个穴位,依次是肺俞、膻中、足三里、大椎、定喘、天突、肾俞、风门、丰隆、膏肓俞、太渊、合谷、尺泽。
(支)气管炎、咳嗽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70多个,计387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3个穴位,依次是肺俞、膻中、肾俞、定喘、天突、足三里、大椎、风门、心俞、丰隆、膏肓俞、脾俞、鱼际。
气管炎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化脓灸)肺结核体温正常者:肺俞、膏盲、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循环系统高血压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80多个,计269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0个穴位,依次是足三里、曲池、百会、风池、合谷、太阳、太冲、三阴交、行间、内关。
动脉硬化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冠心病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心绞痛发作时,灸郄门、内关、膻中减肥、高血脂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60多个,计219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三阴交、足三里、丰隆、曲池、内关、阴陵泉、内庭、天枢。
心律失常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60多个,计203穴次,其中最髙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内关、心俞、神门、足三里、膻中、三阴交、厥阴俞、太溪。
风湿性心脏病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血液系统贫血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白细胞减少症大椎、隔俞、脾俞、足三里、关元白血病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心俞、大椎、血海消化系统胃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急性胃肠炎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慢性胃肠炎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胃酸过多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不用足三里)胃痉挛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廷胃扩张上脘、中脘、气海、至阳、隔俞、脾俞、胃俞、足三里胃下垂涉及该病证的处方用穴共30多个,计151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足三里、胃俞、中脘、脾俞、气海、内关、梁门、中枢。
【超清晰】艾灸常见病症指导 艾灸穴位图

感冒:风池,大椎,风府,合谷急性支气管炎:肺腧,定喘,合谷慢性支气管炎: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咳嗽: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风门,列缺支气管哮喘:定喘,肺腧,膻中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中肺结核:肺腧,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胸膜炎:肺腧,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膈肌痉挛: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胃下垂: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胃痉挛:天枢,中脘,梁丘,幽门消化性溃疡: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肠梗阻: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便秘: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失眠: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贫血:足三里,关元高血压: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心绞痛:心腧,至阳,厥阴腧,膻中,少海,内关无脉症:心腧,内关,太渊,厥阴腧糖尿病:关元,太溪脱肛:长强,百会,足三里胆囊炎: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肝硬化: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遗尿:关元,足三里尿潴留:三阴交,中极,膀胱腧前列腺炎: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前列腺增生(肥大):关元,曲谷,肾腧,命门阳痿:中极,关元,肾腧,命门男性不育: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遗精:中极,肾腧,三阴交,关元,志室中风偏瘫:上肢瘫痪——肩井,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瘫痪——伏兔,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癫痫:鸠尾,风府,筋缩,内关,丰隆风湿性关节炎:曲池,足三里,血海,肝腧类风湿关节炎:曲池,足三里,八风,八邪常见病家庭艾灸取穴指南——颈椎,腰椎,外科篇方便百姓日常取穴用,按照对“症”取穴的简单方法,疾病日常自我治疗常用取穴,简单归纳:落枕:天柱,大椎,肩外腧,肩中腧颈椎病:天柱,大椎,合谷,关元,后溪肩周炎:肩贞、巨骨、肩前、天宗、肩井肩臂外侧痛:曲池、二间肩臂内侧疼痛:太渊、尺泽肩关节后侧痛:中渚、天井肋软骨炎:内关,阳陵泉,支沟腰肌劳损:志室,委中,大肠腧,腰阳关腰椎间盘突出:后溪,足三里,昆仑,命门,阴交,腰阳关坐骨神经痛:腰夹脊穴,环跳,秩边,腰阳关梨状肌综合症:太溪,昆仑,照海,申脉,解溪扭挫伤: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合谷常见病家庭艾灸取穴指南——妇科篇方便百姓日常取穴用,按照对“症”取穴的简单方法,疾病日常自我治疗常用取穴,简单归纳::中极,关元,太溪月经后期:关元,三阴交,气海痛经:三阴交,关元,中极,合谷闭经:三阴交,关元,足三里,血海经期头痛:百会,凤池,太阳,合谷,血海,三阴交带下病:白环俞,气海,三阴交,带脉慢性盆腔炎: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归来,肾俞,关元俞乳腺增生病:乳根,阳陵泉,膺窗,膻中功能性子宫出血:神阙,隐白子宫脱垂:子宫,气海,足三里,关元,三阴交:气海,关元,子宫子宫位置异常: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子宫性冷淡:大巨,膻中,乳根,气海,命门不孕症: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习惯性流产:气海,关元,中极,曲骨,肾俞妊娠呕吐:中脘,足三里,内关胎位不正:至阴产后腹痛:关元,气海,子宫,三阴交,足三里产后少乳:乳根,膻中,足三里,少泽更年期综合症:肾俞,三阴交,中极,足三里,悬钟,子宫妇科类问题,最常用的穴位:关元,气海,中极,腰阳关(及以下到长强穴之间在督脉上的位置,约是八髎的中间,找灸感最好的用)三阴交(有时候灸的觉得疼,但是效果会不错)常见家庭艾灸取穴指南——外科及皮肤五官科篇方便百姓日常取穴用,按照对“症”取穴的简单方法,疾病日常自我治疗常用取穴,简单归纳:落枕:天柱,大椎,肩外腧,肩中腧颈椎病:大椎,天柱,合谷,后溪肩周炎:肩髎,尺泽,风池,曲池,肩髃,肩部阿是穴(病变部位)肋软骨炎:内关,阳陵泉,支沟腰椎劳损:肾腧,志室,大肠腧,委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命门,腰阳关,阴交坐骨神经痛:腰夹脊穴,环跳,秩边,委中梨状肌综合症:环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足跟痛:太溪,昆仑,照海,申脉,解溪扭挫伤: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合谷乳腺炎:肩井,少泽,膻中,乳根,期门痔疮:长强,上巨虚,二白,承山,血海结(角)膜炎:丝竹空,印堂,风池,阳白,曲池,太阳牙痛:合谷,下关,颊车,内庭口腔溃疡:下关,合谷,颊车,地仓,廉泉扁桃体炎:合谷,曲池,大椎过敏性:风池,足三里,迎香,合谷鼻出血:合谷,上星,迎香荨麻疹: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湿疹:合谷,三阴交,曲池白癜风:合谷,曲池,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风池斑秃:风池,头维。
会阴穴的准确位置图.

会阴穴的准确位置图会阴穴归属任脉,有缓解治疗性功能障碍、月经不调、小便不通、阴部瘙痒、阳痿、带下、疝气、脱肛、癫狂、昏迷等,会阴穴的位置:位于人体会阴部,详见本文图解会阴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关注[穴位密码]微信公众号:xueweimima 【会阴穴的准确位置图】【图解会阴穴的位置】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会阴穴的位置】位于人体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快速取穴】可以采用胸膝位或侧卧位,穴位在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图①)。
【穴位解剖】在左右额肌之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
【穴名解说】【会阴穴】Huìy īn(RN 1)。
出《针灸甲乙经》。
别名屏翳、下极、下阴别。
属任脉。
别名:屏翳、金门、下极、海底、下阴别。
会阴,顾名思义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
【穴义】由人体上部降行的地部阴液在此交会。
(1)“会阴穴”。
“会”,交会也。
“阴”,阴液也。
该穴名意指由人体上部降行的地部阴液在此交会。
本穴物质来自人体上部的降行水液,至本穴后为交会状,故名“会阴穴”。
(2)“下阴别”。
“下”,指本穴位于人体下部。
“阴”,阴液。
“别”,别走。
下阴别名意指上部降行至此的地部阴液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别走体内。
本穴物质为汇聚的地中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相通,汇聚的经水则循本穴的地部孔隙别走体内,故名“下阴别”。
(3)“屏翳”。
“屏”,屏障也。
“翳”,羽毛做的华盖穴也。
屏翳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中不光为地部经水,亦有大量的天部之气。
本穴物质为人体上部降行的地部经水,性温热,在由本穴回流体内时亦蒸发出大量水湿之气,此水湿之气如同人体的卫外屏障一般,故名“屏翳”。
平翳名意与屏翳同。
(4)“金门”。
“金”,肺金特性之气也。
“门”,出入的门户也。
金门穴名意指本穴有大量凉性水气循任脉上行。
“女福穴”通治一切妇科病

“女福穴”通治一切妇科病之南宫帮珍创作在脚外踝下前方不到一寸处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压痛点(女福穴),用手指压下去,5分钟后,她的腹痛的一切疼痛等等都好了,小便也通畅了!从此后,用这个穴给许多妇女解除了各种妇科病痛,久而久之,就把这个位置作为一个穴固定下来,并取名为“女福穴”!女福穴还有强壮腰腿的功能,对腰椎病与瘫痪也有防治作用。
“女福穴”不但仅能给广大女性朋友带来福气,同样还能给男性带来福气。
当有男性朋友患有前列腺炎等男性病时,按压这个穴也会非常有效。
“女福穴”的位置参考下图:右脚上的“女福穴”女福穴位于外踝下前方约一寸的地方,肌肉微凸,极易识别,可以用压痛法取准,即哪里最敏感、最痛就压哪里,每次按8分钟,酸胀感越强烈越有效。
女福穴止痛效果好,对于妇科疾病的一切疼痛,如痛经、产后子宫收缩疼痛,以及女子许许多多莫名其妙的疼痛等,都有显著疗效。
“女福穴”,是周尔晋先生发现并命名的。
当年周先生在安徽定远的时候,有一位妇女3次产后都患有子宫收缩痛。
她第二次产后发病的时候,周老用耳穴给治好了,到了第三次发病的时候,病情更为严重,而且小便欠亨,疼痛不已,耳穴也毫无效果了。
周老当时想:脚乃是肾、肝、脾3经的聚集之处,在脚上是否能找到治疗该病的高升点呢?果然,在她脚外踝前不到一寸的地方,周先生找到了一处非常明显的压痛点,指压下去,5分钟后,这位产妇不痛了,小便也通畅了。
此后,周老用这个穴给许多妇女解除了各种妇科病痛,久而久之,他就把这个位置作为一个穴固定下来,并取名为“女福穴”。
激活先天之本的太溪穴(按揉太溪穴可大补)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
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可与涌泉穴配合推拿,像每天搓脚心、做金鸡独立、泡脚之类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肾经,引火归源。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冷、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
艾灸治疗月经不调穴位和方法(附彩色穴位图)

艾灸治疗月经不调穴位和方法(附彩色穴位图)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很多,如工作压力、精神因素、心理因素、贪凉(要风度不要温度)专家分析: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
中医一般将月经失调称为月经不调,又将月经不调归纳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或月经过少。
但临床上往往不是单纯一种症状出现,如月经过多常与月经先期并见,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
取穴方法:主穴1、关元穴【标准定位】任脉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小肠的募穴。
【主治疾病】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X2、气海穴【标准定位】人体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主治疾病】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遗尿等3、三阴交穴【标准定位】足太阴脾经穴。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疾病】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艾灸配穴(根据不同病症,或加或减)①血虚血寒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色暗有块,质清稀,伴有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加灸阴陵泉、命门、血海、足三里。
②气郁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色红质稠,行而不畅,有小血块,精神郁闷,两肋乳房胀痛,加灸气海、命门、太冲。
③肾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加灸肾俞、八髎穴、归来。
④闭经:逾18周岁,尚未初潮称为原发性闭经,月经周期已经建立,再发生连续3个月以上停经的,为继发性闭经,闭经加灸足三里、血海。
1、阴陵泉【标准定位】足少阳胆经穴。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单桂敏艾灸分享备孕(帮助怀孕)排卵艾灸穴位

我原来也不赞成男性艾灸,也曾经提出过如果男性艾灸治疗精子成活率低,可以在灸后半个月同房,我感觉这就已经是最低的期限了。可是很多网友在艾灸后同房了,结果也奇迹般地怀孕了,而且来介绍这样的内容越来越多了。我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都用事实说话该有多好。
平时也要多注意饮食:
1、神养:心情愉快,性格开朗,不仅可以增进机体的免疫力,同时还能促进身体骨骼里的骨髓造血 功能旺盛起来,使得皮肤红润,面有光泽。
附送艾灸备孕成功案例:
1、《艾灸刮痧可以助孕》
刮痧取穴:以督脉为主,最好从大椎穴开始,顺着督脉下行直到挂到长强结束,然后再从足太阳膀胱经的大抒开始往外刮,呈八字形,直刮到白环俞。如果从命门刮起也可以,从命门到长强,然后刮足太阳膀胱经,从肾俞到白环俞。
它的作用,主要是活血化瘀,理气调经,内病外治,引邪外出,消炎通络。因为不孕症往往是许多妇科病造成的一种后遗症,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扶正,使经络畅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睡养:保证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并做到起居有时、娱乐有度、劳逸结合。准妈妈们要学会科学地生活,养成现代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戒烟限酒,不在月经期或产褥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同房等。
3、动养: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跳舞等,湿痰湿者:以中脘、神阙、足三里、阴廉、阴陵泉等为主;
肝气不舒、任冲不调、卵巢功能不足者:以肝俞、子宫、归来、血海、三阴交、太溪、八髎穴等为主。
若存在不孕问题,可在上面那些调理体质穴位的基础上,加上以下穴位:关元、子宫、八髎穴、命门穴、太溪穴
至于艾条的话建议大家用香怡御艾的石磨艾条,艾灸备孕效果以及口碑反馈都很不错的,我比较喜欢用。
艾灸常见穴位和先后顺序

艾灸的常用穴位(穴道)很多但是最常用的穴位(穴道)就是关元、命门、足三里、中脘是人体四大养生要穴。
利用纯阳艾火长期温灸四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
肾运化的作用。
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
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
关元穴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
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 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命门穴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中脘穴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
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
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神阙:位于腹部脐中,有调理脾胃、祛寒壮阳之功。
此穴多用隔物灸。
《类经图翼》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
"《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
"具体方法是:以药末填脐,上放艾炷施灸。
艾炷每次3~5壮,药末可选用肉桂粉、附子泥、蒜泥等。
膏肓俞: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此穴对于网状内皮系统、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有重要作用,具有益阴扶阳之功。
《千金方》说:"膏肓俞无不治,主羸瘦虚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常用艾灸穴位图
1、卵巢保养:适应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女性通经,月经不调,阴道干燥等症。
2、子宫保养:适应于宫寒不孕,宫颈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症状
3、附件保养:适应于妇科炎症,骨盆炎症,下腹坠胀,乳房胀痛等症状。
灸法:可直接灸,也可隔姜、隔盐灸。
(1)、卵巢、子宫、附件是什么器官?功能是什么?
卵巢子宫附件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卵巢位于子宫两侧呈椭圆形,重量为5-6克,内部表面光滑,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并分泌雌激素(孕激素黄体素分泌的功能)雌激素的作用十分广泛,可促进和调节女性的生殖器的发育和第二性特征的发育,在雌激素作用下,女性才得以保持女性的特征,亭亭玉立的身材和细腻无暇的皮肤。
(2)、卵巢、子宫、附件功能的降低会给女人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医学界发现,由于卵巢子宫附件功能减低女性会出现自主神经失调,内分泌失调,及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耳鸣,惊慌,多汗乏力,易激动,记忆力减退,焦虑,肥胖,皮肤产生色斑,粗糙起皱,乳房萎缩,阴部干松分泌物减少,性冷淡,痛经,月经失调,肠胃失调,情绪不稳定,更年期提前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容颜,给诸多的女性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压力,使幸福的生活出现了阴影。
(3)、女性生殖系统的保养有那些好处?
通过卵巢的保养(主要是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进行指挥调整)唤醒女性自主雌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女性从里至外的改变,减少色斑皱纹,消除痛经及妇科炎症,消除性冷淡等症状,重新塑造全新的自我。
(4)、哪些女性适应卵巢保养?
一般女性在25岁以后由于生理的原因,特别是生活的压力,不良的饮食习惯环境的影响,都会使卵巢子宫附件的功能降低。
都适宜作此保养,特别是伴有以下症状者,更应做卵巢子宫附件的保养。
4、初潮过后,女性特征不明显,无腋毛,阴毛,乳房平坦,乳头内陷的发育不良者。
5、女性痛经,月经不调,色斑暗疮,性冷淡,更年期提前,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肥胖,宫寒不服,妇科炎症。
取穴:神阙穴(肚脐)
神阙穴(肚脐)的作用:
温补脾肾,回阳救逆;调理脾胃,理肠止泻;熄风开窍,宁心安神;交通心肾,制约膀胱;温经通络,祛风除湿;调和气血,调补冲任。
神阙穴位于人体之中央,其上为阳,其下为阴,介于阴阳二者之间,得天独厚,故能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温补脾肾,故可治百病,尤其是脾、胃、肾之病。
在治疗中可采用灸法、按摩法、针刺法、敷法、拔罐法。
在上述五法中,历代用得较多的是灸法和敷法。
由于神阙穴位于肚脐之中央,具有“上至泥丸,下至涌泉”之效力,又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是生命之根,是胚胎发育中腹壁的最终闭合处,皮下组织少,皮肤敏感度高,屏障功能差,加之血管分布特殊,血液循环好,渗透性强,药物经脐直接吸收,而未经消化道,很少进入肝脏,有效成分破坏较少,因此艾灸、敷脐疗法更为方便,从而达到调整阴阳平横和气血的作用,使宫腔功能得到保养和维护,促进了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防止和治疗各种女性的妇科疾病,减少色斑,皱纹,暗淡无光等皮肤问题。
6、为什么女性腹腔保养要以“艾”为主药呢?
艾叶——属菊科灌木状草本植物,春夏之末花开时节采摘为上品。
中医认为“艾性辛,温,味苦,省寒熟热,自古为妇科主药。
适应于虚寒腹痛,蹦漏下血,月经不调,带下病及皮肤瘙痒等,可温气血,通达经络,治疗各种寒痛症。
增强人体免疫力。
古方说:“肾主骨生髓,脑为隋之海”。
采用天然的艾草或艾绒来补中益气,活血化淤,能调和妇科症状,运用独特的传统中医方法在神厥穴上灸治,通过神厥给药,升温降浊,达到激发腺轴的功能,辅助治疗疾病,提升女性雌激素E2再卵巢的分泌量而滋润肌肤,平衡阴阳,起到保健、养颜和治疗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