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列传文言现象整理精简
魏公子列传文言文注解及翻译在线看
![魏公子列传文言文注解及翻译在线看](https://img.taocdn.com/s3/m/351cb31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8.png)
魏公子列传文言文注解及翻译在线看原文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厘(音同“希”)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
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
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
”复博如故。
王恐,心不在博。
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
”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不肯受,曰:“臣脩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公子执辔(音同“配”)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公子颜色愈和。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
巿人皆观公子执辔。
从骑皆窃骂侯生。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
魏公子列传文言现象整理精简
![魏公子列传文言现象整理精简](https://img.taocdn.com/s3/m/e719f9347fd5360cba1adbfb.png)
魏公子列传定稿一、一词多义(实词)1、遗欲厚遗之/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赠送、送)此所谓养虎自已还也(遗留)2、让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谦让)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责备)3、窃从骑皆窃骂侯生(私下)力能窃之(偷窃)4、谢朱亥故不复谢(答谢,回拜)公子过谢侯生(辞谢)5、数数遗魏王及公子书(多次,屡次)请数公子行日(计算)6、所以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的原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用来)7、椎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同“锤”)椎杀晋鄙(用锤子)8、将使将将其军归魏(将军;率领)9、德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感激)夫人有德于公子(恩惠,恩德)10、辞(1)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魏公子列传》(话语)(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辞别)(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推辞)11、故(1)故久立与其客语《魏公子列传》(故意)(2)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老交情)12、就(1)乃谢客就车《魏公子列传》(登上)(2)然赢欲就公子之名《信陵君窃符赵》(成就)(3)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执行)13、微(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就赵》(偷偷地)(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不暴露,深奥,精妙)二、一词多义(虚词)1、之(1)主谓取独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2)助词,相当于“的”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3)助词,提宾标志,不译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4)代词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5)调整音节无意义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魏公子列传》复习文言知识
![《魏公子列传》复习文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fef7740f7ec4afe04a1df3d.png)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Hale Waihona Puke 今公子有急请救于魏
公子从车骑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侯生乃屏人间语 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
愿枉车骑过之
北救赵而西却秦
已却秦存赵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公子从车骑,虚左
北救赵而西却秦
皆谦而礼交之
椎杀晋鄙
公子怪之 公子患之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
五、一词多义 过: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行过夷门,见侯生
33、以负于魏,无功于赵
二、通假字 1、直上载公子上坐 2、俾倪 3、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 自刭 4、辞决而行
三、古今异义
1、以公子为长者 2、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3、公子颜色愈和
4、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 5、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四、词类活用
仁而下士 留军壁邺 如姬资之三年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赢欲就公子之名
金就砺则利
使归就戮于秦
下:礼贤下士
旦暮且下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辞:辞决而行
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近日奉辞伐罪 臣等不肖,请辞去
存:公子亲数存之
却秦存赵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无:士无贤不肖
独子无兄弟,归养
五、特殊句式 1、欲以观公子 2、遍赞宾客 3、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4、可使击之 5、请救于魏 6、何功之有 7、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8、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9、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10、此人力士
13、今公子故过之 14、然嬴欲就公子之名 15、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16、公子往数请之 17、实持两端以观望 18、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19、让魏公子 20、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 21、约车百余骑 22、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 辞送我 23、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4762f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5.png)
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原文|译文|赏析《史记·魏公子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本传中详细地叙述了信陵君从保存魏国的目的出发,屈尊求贤,不耻下交的一系列活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史记·魏公子列传》原文作者:司马迁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
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
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
”复博如故。
王恐,心不在博。
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
”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是後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不肯受,曰:“臣脩身絜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於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公子执辔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硃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公子颜色愈和。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
巿人皆观公子执辔。
从骑皆窃骂侯生。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於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魏公子列传知识点整理
![魏公子列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c72060b84ae45c3b358ce5.png)
《魏公子列传》知识点整理一、文化常识1、战国四公子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嫡长子,预定继承君位的,称“世子”,其他的儿子称“公子”。
魏无忌即信陵君,信陵君是其封号。
他与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并称为战国时期“四公子”。
2、关于门客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阶层,即“士”的阶层。
这些人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奔走四方。
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
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
3、关于座次在古代一般是尊右卑左的,成语有“无出其右”的说法;而“左物”是下物,“左迁”为贬官,“左道”为邪道。
但在乘车时,则正好相反。
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居于右位的叫“车右”,亦名“骖乘”,职责在于防止车子倾斜或受阻,保护居左尊者的安全,一般由有能力的人担任。
因此文中的“虚左”就是“空出尊位”的意思。
这个句子后来演变为成语“信陵虚左”或“虚左待贤”。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薨.()2.侯嬴.()羸.()弱3.厚遗.()4.执辔.()5.睥.()睨.()6.游说.()7.车百乘.()8.譬.()若9.馁.()虎10.自刭.()11.矫.()杀12.数.()存之三、通假字1.直上载公子上坐.()2.俾倪..故久立()3.今公子故.过之()4.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5.辞决.而行()四、词类活用1.仁而下.士()留军壁.邺()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2.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 公子从.车骑,虚.左( ) ( )公子从.车骑( )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侯生乃屏.人间语( )3.为能急.人之困()公子怪.之()4.北.救赵而西.却秦()皆谦而礼.交之()五、古今异义1.公子颜色..愈和()2.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3.以公子为长者..()六、一词多义1.就然嬴欲就.公子之名()乃谢客就.车()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2.独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不怜公子姊邪()而王独.居南郑()3.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吾攻赵,旦暮且下.()于是使斯下.韩()4.辞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5.存而公子亲数存.之()遂救邯郸,存.赵()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养幼少,存.诸孤()七、虚词积累1.无士无.贤不肖()独子无.兄弟,归养()相人多矣,无.如季相()使天下人无.以古非今()2.以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实持两端以.观望()譬如以.肉投馁虎()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3.且吾攻赵旦暮且.下()且.公子纵轻胜()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八、关注特殊句式,翻译句子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富贵骄士。
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魏公子列传
![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魏公子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4710c0fdba1aa8114531d9b2.png)
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魏公子列传原文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厘(音同希)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
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
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
复博如故。
王恐,心不在博。
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
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不肯受,曰:臣脩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公子执辔(音同配)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公子颜色愈和。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
巿人皆观公子执辔。
从骑皆窃骂侯生。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
《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858f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7.png)
《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魏公子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
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
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
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
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
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
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
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
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
公子竟留赵。
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
公子留赵。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
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
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
夷门者,城之东门也。
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
名冠诸侯,不虚耳。
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4c4ae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d.png)
《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魏公子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
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
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
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
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
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
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
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
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
公子竟留赵。
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
公子留赵。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
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
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
夷门者,城之东门也。
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
名冠诸侯,不虚耳。
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译文到了邺城,公子拿出兵符假传魏王命令代替晋鄙担任将领。
《魏公子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魏公子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5a7a82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9.png)
《魏公子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魏公子列传》出自《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作者司马迁。
魏公子即信陵君,名魏无忌(?-前243),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
因被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且为四君子之首。
作品原文《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音同“希”)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
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
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
”复博如故。
王恐,心不在博。
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
”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不肯受,曰:“臣脩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公子执辔(音同“配”)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公子颜色愈和。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
巿人皆观公子执辔。
从骑皆窃骂侯生。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魏公子列传
![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魏公子列传](https://img.taocdn.com/s3/m/5998b44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3.png)
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魏公子列传原文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厘(音同希)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
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
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
复博如故。
王恐,心不在博。
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
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不肯受,曰:臣脩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公子执辔(音同配)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公子颜色愈和。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
巿人皆观公子执辔。
从骑皆窃骂侯生。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
《魏公子列传》知识点整理
![《魏公子列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c2084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a.png)
《魏公子列传》知识点整理1.《魏公子列传》的作者与成书2.魏公子的生平事迹和作为魏公子是一个正直而有为的政治家,他一生努力为民众谋福利,反对腐败和压迫。
他主张重视治理国家的基本法制,对于腐败行为坚决予以纠正。
魏公子十分重视官员的任命,通过选拔优秀人才,提拔贤能,实施,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他还积极参与国家的军事事务,为国家的边境安全和军队的强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3.对周公子的评价《魏公子列传》通过对魏公子的描写,对他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魏公子的品德被描述为正直和纯洁无私,他追求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利益民众,坚决反对腐败和压迫。
他具有巨大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国家和民众服务,被评价为“志深而眼见其情,图远而足有所与”。
通过对魏公子奋斗历程的描述,陈寿旨在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
4.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揭露5.对人物个性的塑造陈寿通过对魏公子和一些重要人物的描写,塑造了他们各自特点鲜明的个性。
魏公子正直善良,深思熟虑,是一个有原则,有信念的人物。
而其他一些人物则各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心机深重,利欲熏心,有的无法律意识,丧失了正义感等。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陈寿对人性的善恶之间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认识。
6.对历史事件的记述总的来说,《魏公子列传》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学作品,它通过对魏公子的生平事迹和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揭示,展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人性的思考,对历史事件进行了优秀的记述,深入探讨了社会与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这些都使得《魏公子列传》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魏公子列传文言知识整理及答案
![魏公子列传文言知识整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3be70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4d.png)
魏公⼦列传⽂⾔知识整理及答案《魏公⼦列传》基础练习⼀⼀、通假字1、直上载公⼦上坐.2、俾倪..,故久⽴与其客语3、以⾄晋鄙军之⽇北乡.⾃刭4、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5、辞决.⽽⾏⼆、古今异义词1、⼠⽆.贤不肖2、⼠以此⽅.数千⾥争往归之3、候⽣摄.敝⾐冠4、愿枉车骑过.之 5⽽以公⼦为长者..,能下⼠也6、胜所以⾃附为婚姻..待候⽣者备矣..者7、吾所以8、以⾄..晋鄙军之⽇北乡⾃刭三解释加点词让.魏公⼦⽈及宾客辩⼠说.王万端复.引车还问候⽣此五霸之伐.也以便..国家公⼦亲数存.之四、词类活⽤1、皆谦⽽礼.交之2、欲厚.遗之3、⼒.能窃之4、北.救赵⽽西.却秦5、朱亥袖四⼗⽄铁椎椎.杀晋鄙6、仁⽽下.⼠7、直上.载公⼦上坐8、魏王使将军晋鄙将.⼗万众求赵9、留军壁.邺10、如姬资.之三年11、⾂乃市井⿎.⼑屠者12、朱亥袖.四⼗⽄铁椎椎杀晋鄙1 3、不敢以其富贵骄.⼠14、且公⼦纵轻.胜15、今公⼦有急.16、公⼦从.车骑17、虚.左18、愿枉.车骑过之 19、故久⽴.公⼦车骑市五、指出⽂⾔句式1、魏公⼦⽆忌者,魏昭王少⼦,⽽魏安釐王异母弟也()2、⽽如姬⽗最幸()3、嬴闻如姬⽗为⼈所杀()4、何功之有哉()5、⽽诸候敢救赵者()6、⾂有客在市屠中()7、⾂客屠者朱亥可与俱()8、遂与公⼦俱()9、遍赞宾语()六、翻译:1、公⼦为⼈仁⽽下⼠,⼠⽆贤不肖皆谦⽽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
2、胜所以⾃附为婚姻者,以公⼦之⾼义,为能急⼈之困。
今邯郸旦暮降秦⽽魏救不⾄,安在公⼦能急⼈之困也!3、今有难,⽆她端⽽欲赴秦军,譬若以⾁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4、公⼦闻之,意骄矜⽽有⾃功之⾊。
《魏公⼦列传》练习题⼆1.选出注⾳正确得⼀项()A.安釐.(xī)王俾倪..(pìnì) 摄.(shè)敝⾐冠.(guān)B.执辔.(pèi)馁.(něi)虎椎.(zhuī)杀冠盖相属.(zhǔ)C.嚄唶..(huò zè) 屏.(bǐng)⼈间.(jiān)语北乡.(xiàng)⾃刭D.韊.(lán)⽮曾.(zēng)⽆不肖.(xiào)勒.(lēi)兵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得⼀项就是 ( )A.公⼦引.侯⽣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858f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7.png)
《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魏公子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史记魏公子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
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
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
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
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
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
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
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
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
公子竟留赵。
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
公子留赵。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
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
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
夷门者,城之东门也。
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
名冠诸侯,不虚耳。
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魏公子列传知识点整理
![魏公子列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33be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6.png)
魏公子列传知识点整理魏公子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文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篇章之一。
本文通过对魏公子的生平事迹和个性特点的描写,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典型的贵族子弟所具有的品质和才能。
以下是对魏公子列传中的几个知识点的整理。
一、魏公子的出身和家庭背景魏公子名魏无知,是魏国的公子,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
他的祖先是魏国的开国君主,世代相传的权势和荣耀,使他享受到了优渥的条件和资源。
这样的出身背景决定了他在文化素养和处世能力方面具备较高的水平。
二、魏公子的学问修养魏公子非常重视自己的学问修养,他不仅精通经史、礼乐等传统文化,还广泛阅读各种经典著作。
他对各种学问的研究和体悟,使他成为当时学术界的权威和著名学者。
他的学问既有宏大的理论体系,又注重实践应用,对后世有重要的影响。
三、魏公子的志向和作为魏公子不满足于光有学问,他还有一颗崇高的志向,希望能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实践层面上,他积极参与政治和军事事务,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为国家的发展和安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人不仅要有才华和学问,还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魏公子的品德和道德追求作为一个贵族子弟,魏公子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追求。
他崇尚仁义道德,尊重长辈,关心下属,乐善好施。
他不仅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还通过言传身教,引导他人向善。
他的品德高尚和道德追求,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典范。
总之,魏公子列传通过对魏公子的生平事迹和个性特点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典型的贵族子弟的形象。
他既有良好的出身和学问修养,又有崇高的志向和行动力,同时,他的品德高尚和道德追求,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魏公子的事迹和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和个人修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魏公子列传 知识点整理
![魏公子列传 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3c9d0baaea998fcd220e0c.png)
《魏公子列传》知识点整理一、课内整理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士人)2、晋鄙嚄唶宿.将(老)3、不敢以其宝贵骄.士(骄纵地对待)4、公子从.车骑,虚左..(带着,使……跟从)(空出车上左边的位置)5、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才能)(以礼)6、公子乃屏.人间.语(屏退)(暗暗)7、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袖里笼着)8、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为……而着急)9、侯生摄敝..衣冠(整理)(破旧)10、公子颜色..愈和(神态)11、遍赞.宾客(介绍)12、公子亲枉.车骑(委曲)13、于广座之中,不宜有所过.(拜访)14、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驻扎)15、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车子)(连续)16、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自愿依托)(结为姻亲)17、公子患.之,数请魏王(担忧)18、约.车骑百余乘(备办)19、欲以.客往赴秦军(带领)20、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情况)21、何功.之有哉(功效)22、然公子遇.臣厚(对待)23、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憾)24、如姬最幸.(受宠幸)25、如姬资.之三年(蓄积、记住)26、如姬为.公子泣(对着)27、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果)28、北救赵而西却.秦(打退)29、譬若以肉投馁.虎(饥饿)30、此乃臣效命之秋.(时候)31、勒.兵下令军中(约束、整顿)32、侯生果北乡..自刭(面向北方)33、矫.杀晋鄙(假托)34、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感激)(保全)35、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夸耀)36、赵王扫除.自迎(台阶)37、以公子为长者..(品德忠厚之人)二、课外拓展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俾倪故久立(故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旧)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凡在故老,犹蒙予令育(故旧老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因此)独:独不怜公子姊邪(难道)计不独生而令赵亡(单独)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只是)不独亲其亲(仅仅)举世皆浊我独清(独自)独夫之心日益骄固(老而无子之人)引: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引公子就西阶(导引)左右欲引相如去(拉)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率领)辞: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话)归去来兮辞(古代一种文体)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辞别)海不辞水,山不辞土(拒绝)今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告别)乃:乃谢客就车(就、于是)嬴乃夷门抱关者(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才)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然)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
《魏公子列传》原文及赏析
![《魏公子列传》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0d057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76.png)
《魏公子列传》原文及赏析《魏公子列传》原文及赏析魏公子列传朝代:两汉作者:司马迁原文: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
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
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
”复博如故。
王恐,心不在博。
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
”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不肯受,曰:“臣脩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公子执辔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公子颜色愈和。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
巿人皆观公子执辔。
从骑皆窃骂侯生。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公子列传文言知识汇总
![魏公子列传文言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2278e2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c.png)
魏公子列传语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 直上载公子上坐〔同“座〞,座位,名词〕2. 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同“睥睨〞,斜着眼睛看〕3.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同“向〞,面对着,面向〕4. 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同“俱〞,全、都〕5. 辞决而行〔同“诀〞,诀别〕二、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留军壁邺名词用作动词,驻扎如姬资之三年出资悬赏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袖里藏着矫杀晋鄙名词用作动词,假托……命令2.形容词作动词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傲慢地对待3.使动用法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使……高洁,使动用法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4.名词作状语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皆谦而礼交之以礼椎杀晋鄙用铁椎5. 意动用法公子怪之感到奇怪6. 为动用法为能急人之困为……着急三、古今异义词1.士无贤不肖〔无,无论。
今义:没有〕2.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方,方圆。
今常指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3.当是时〔是,这、此,指示代词。
今常用作判断词〕4.往请〔请,拜访、访问。
今常用义为:请求、邀请等〕5.候生摄敝衣冠〔摄,整顿、整理。
今常用义为:吸取、保养、代理等〕6.愿枉车骑过之〔过,访问。
今常用义为:经过、超过、过头〕7.微察公子〔微,隐蔽、暗中。
今常用义为:细小、轻微、精深等〕8.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长者,德行高尚的人。
今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9.让魏公子曰〔让,责备。
今常用义为:把方便、好处给别人,或表指使、容许或听任〕10.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婚姻,结成亲戚。
今常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1.复引车还问候生〔复,再、又。
今常用义为:往复、重复。
下文“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复请之〞是“复〞同此时〕12.此五霸之伐也〔伐,功业。
今常用义为:砍、攻打〕13.以便国家〔“以便〞是连词“以〞与用作使动的形容词“便〞的连用:而使……便利;以求便利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公子列传》学案
一、一词多义(实词)
1、遗欲厚遗之/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赠送、送)
2、让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谦让)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责备)
4、谢朱亥故不复谢(答谢,回拜)
公子过谢侯生(辞)
5、数数遗魏王及公子书(多次,屡次)请数公子行日(计算)
6、所以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的原因)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用来)
7、椎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同“锤”)
椎杀晋鄙(用锤子)
9、德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感激)
夫人有德于公子(恩惠,恩德)
10、辞(1)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魏公子列传》(话语)
(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辞别)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推辞)
11、故(1)故久立与其客语《魏公子列传》(故意)
(2)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老交情)12、就(1)乃谢客就车《魏公子列传》(登上)
(2)然赢欲就公子之名《信陵君窃符赵》(成就)
13、微(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就赵》(偷偷地)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含蓄)
(3)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之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主谓之间)
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宾语前置的标志)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音节助词)
三、通假字
1.俾倪故久立:“俾倪”同“睥睨”,眼睛斜着看,含有高傲之意。
2.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坐”同“座”,座位。
3.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坐”同“座”,座位。
4.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具”同“俱”,全部。
5.辞决.而行/公子与侯生决.:“决”同“诀”。
四、古今异义
⒈士无贤不肖古义:无论
⒉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古义:方圆
⒊候生摄敝衣冠古义:整理
⒋愿枉车骑过之古义:访问
⒌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古义:德行高尚的人
⒍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古义:结成亲戚关系
⒎吾所以待候生者备矣古义:用来-----的
⒐公子颜色愈和古义:面色
⒑然公子遇臣厚古义:对待
⒒以公子退让也古义:谦让今义:让步
⒓约车骑百余乘古义:凑集、准备
⒔以是知公子恨之反复古义:遗憾
⒕如姬资之三年古义:蓄积
⒖遍赞宾客古义:告,介绍
⒘而公子亲数存之古义:问候
18、赵王扫除自迎古义:打扫庭前台阶
五、词类活用
一、名字作动词
1、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2、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驻扎)
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袖中藏着)
二、名词作状语
1、椎杀晋鄙(用椎)
2、皆谦而礼交之(按礼节)
3、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
三、使动用法
1、臣修身洁性数十年(使……高洁)
4、却秦存赵(使……退却/使……保全)
5、侯生乃屏人语(使……退)
四、意动用法
1、公子怪之(认为……奇怪)
2、公子乃身骄而功之(以……为功)
3、为公子能急人之困(把……当做紧急情况)看作“为动”亦可
4、公子患之(以……为患)
5、意骄矜而有自功(认为有功劳)
五、为动用法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为……发怒)
七、难句翻译
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2.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
3.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4、.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刭,以送公子。
5、.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6、.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7、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8、.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9、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1、(我)赵胜自动地攀附贵国结为姻亲的原因,(是)公子有高尚的德行,能够热心帮助别人摆脱危难。
2、见到侯生,把(自己)打算同秦军拼命的(这种)情况都告诉了(侯生)。
3、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的了。
4、让我计算公子的行程日期,在你到达晋鄙军的日子,(我将)面朝北自刎,来报答公子。
5、译:公子为人,仁爱而谦逊地结交士人,士人无论是才能高的还是才能低的,都谦逊而有礼节的结交他们,不敢凭自己的富贵(身份)而傲慢地对待士人。
6、译:现在邯郸城早晚之间就要臣服秦国,而魏国的救兵却没有到达,公子解救别人危难的精神体现在哪里呢!
7、译:如姬愿意为了公子去死,没有什么推辞的,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8、译: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国家。
9、我攻打赵国,早晚将攻下,如果有敢救赵国的诸侯,我攻下赵国后,一定调兵先攻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