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视台标清节目制播网络高清化改造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电视台标清节目制播网络
高清化改造综述
◎毕江北京电视台
摘要:本文以国内电视台技术系统的高清化改造为背
景,以北京电视台新址标清网络化节目制播体系的高清
化改遗项目为实例,通过对标清体系现状、高清改造计
划和高清改造要点的详细介绍和分析,给出了国内大型
电视台标清制播网络全面向支持高清业务转换的参考范
例。

关键词:标清高清电视节目高清化制播网络
改造
1标清节目制播体系现状
1.1系统构成.规模和功能
北京电视台网络化节目制播体系以SOA面向服务架构。

ESB企业服务总线为软硬件实现的原始设计模型.在系统构成方面分为主干平台和应用系统两个部分,如图1所示。

主干平台含基础网络平台、业务支撑平台两个组成部分.是整个制播体系的基础架构,所有应用系统均建立在该平台之上。

基础网络平台提供互联互通的物理链路,业务支撑平台构建和定义各种互联标准、规范和方法.供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互通和业务交互。

在通过主干平台实现跨系统互联互通、协同工作的同时.各应用系统内部主要完成节目的上载、编辑.文稿、配音、审查.包装.以及演播室录制/播放、外来信号收录,资料处理/编目/检索/调用.节目单编排和备播库管理等电视制播基
电视台来说.随着高清电视的发展.将逐步吸引大部分观众和广告份额。

发展高清电视将成为各台维持原来收视和广告份额的一个必要手段.成为电视台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我们要看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清电视发展依然比较缓慢。

从用户来说,我国拥有有线电视用户约1.74亿.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约7000万。

但是截止到2010年5月.全国高清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只有51.2万。

从内容来说.在第一批开展高标清同播的频道中.大多数还没有真正达到总局提出的第二年70%高清播出率的要求.电视台面临高标清同播初期投入大、效益不明显的问题.积极性不是非常高。

电视台是高清电视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承担着启动整个产业的重任.但是又是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存在着投入产出差距极大的问题。

为此.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和经费上的扶持力度.并采取有效措施.扩大高清同播频道的落地覆盖。

同时.各电视台也应从未来竞争的角度出发.增强发展高清电视的紧迫感和持续性.加快高清制播体系建设.加快台内高清网络化建设,加强高清人才培养。

认真落实总局高标清同播技术要求.不断完善高清电视生产链.提升高清制播能力.提高高清同播频道节目质量,全面推进我国高清电视发展,共创我国广播电视的美好未来。


按照所提供业务支持的性质进行划分,应用系统分为生
产制作型和共享服务型两类.其中生产制作型应用系统包括
新闻.体育.综合、包装等网络.如图1中左面一列中所示;
共享服务型应用系统包括媒资管理、演播共享.信号收录.
总编室编播等网络,如图1中右面一列中所示。

此外,总编
室编播系统与播出系统之间依据主干平台制订的互联标准,
建立了独立.专用的节目送播接口:主干平台通过高安全区
与办公系统相连,提供了制播体系的外部数据交互接口。

如表1所示.在设备构成方面.系统包含共计约10台小
型机.600台Pc服务器和800台客户端。

这些lT设备与其它
辅助设备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规模庞大的北京电视台网络化
节目制播体系。

1.2业务流程和负载运行
北京电视台网络化节目制播体系从业务功能实现角度涵
盖了几乎台内所有节目生产工作流程,包括演播室录制和播
出.内容采集.后期编辑.文稿处理.节目编排、数据存储
和媒体资产管理等诸多环节;承载栏目约200个,编导用户
超过1000人。

该系统自于2009年1月开始投入运行,运行初始阶段即
采用主体设计流程和网络化运行模式且满负荷业务负载.承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台内制作.采用全面网络化制播流程的
担BTV-1、2.3.4.6、8等六个频道标清节目的制播任务。

节目约占总量的2/3.台外制作.采用半程网络化制播流程至今应用周期超过一年半.系统和业务层面总体运行态势良的节目约占1/3。

好,顺利地完成7.-IL京电视台节目制作和播出任务。

2.资料管理相关流程:制作系统中随跨系统备播流程自
如图2.图3.图4所示.该体系下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动触发跨系统归档流程传递到媒资系统的节目以及手工挑选节目制播相关、资料管理相关和演播传送相关三个基本类型.的素材.媒资系统内部磁带上载的历史资料汇集在一起,通对这三类业务流程在整个2009年度内的运行统计数据进行了过整理、编目、审核后发布。

编导通过检索发起调用申请,标示.具体说明如下:通过跨系统资料调用流程将资料从媒资系统迁回制作系统中。

1.节目制播相关流程:在制作系统中编导完成剪辑并从数据统计结果知道.台内历史资料数据化的规模较大,自
通过相应审查后.节目通过跨系统备播流程进入节目备播库。

动归档节目与备播规模相符.与之相比.生产素材通过跨系同时,外购节目在备播库中直接上载。

备播库中的节目被编统挑选流程转化为资料的工作尚未完全铺开。

排进播出单,并完成节目文件与播出单条目的关联,再通过3.演播传送相关流程:制作系统中条目编辑完成并与
跨系统送播流程进入播出系统,完成频道节目播出。

从数据串联单进行关联后,通过跨系统素材准备流程传送到演播共
高清电视瓤HDTv
享系统.作为演播室信号源进行播放。

此外.演播共享系统中回采的素材.通过跨系统流程传送到制作系统供编导使用。

从数据统计结果知道.制作网络与传统视音频演播室之间,已经通过演播共享系统形成了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文件交换流程全面替代了磁带中转。

2高清改造计划
2.1改造目标
北京电视台BTV-1高清卫视频道已于2009年9月开播.目前拥有El均约8小时的高清节目生产能力,以传统视音频磁带编辑方式为主.结合网络化制作的孤岛编辑方式。

为实现北京电视台高清制播业务的全面网络化,计划将现有标清节目制播体系全面改造为支持高清.预计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是到2010年年底,满足BTV-1.2频道节目的整体高清化制播需求.第二阶段是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中期满足BTV-6频道节目的整体高清化制播需求。

过渡期间.使用BTV-1现有传统视音频设备作为BTV一6的周转手段,以缓解制播网络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压力。

为达到上述目标.需将现有标清节目制播体系逐步改造成为高标清业务兼容的制播体系。

其中,高清支持能力按照全面满足3个高清频道制播业务并预留一定扩展空间进行主
体架构(包括主干平台和部分关键共享服务型应用系统)规划和建设.对于生产制作型应用系统则充分满足3个高清频道制播业务需要,并采用随需规划和建设的策略。

由于其它标清频道制播业务需要正常运行.即使是对于高清频道,也需要在业务切换前保持正常标清业务,所以高标清业务兼容
节目制播体系在改造过程中,应尽可能不对现有标清节目正

常运行产生业务层面的重大影响。

2.2改造方式
结合现有标清节目制播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和高清制播业务的基本应用特征,遵循高清网络化改造尽可能减小对现行标清业务影响的原则,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将沿用标清制播网络体系基础架构,在应用系统层面通过新建,改造.合并等多种方式提供高清处理能力.并实现高/标清业务的有机兼容,如图5所示。

高标清业务兼容制播体系的基本规划思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制作型应用系统:原有标清制作系统基本保持不变。

建设新的高清节目制作系统,提供大规模的高清节目生产能力.满足高清频道节目制作需求。

2.主干平台:原有标清主干平台暂时保持不变。

新建适合高清业务的主干平台,待运行稳定后实现与标清主干平台的系统合并,使之成为成高标清业务兼容的服务支撑,以及高标清应用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和业务互通的基础。

3.共享服务型应用系统:根据所提供服务的性质,具备全面改造条件的直接进行高清化改造,如媒资.收录、演播共享系统;不具备改造条件但存在整合业务需求的.先新建并行运行的高清系统,待运行稳定后实现与相应标清系统的合并,如总编室编播系统;同时,新建共享审片等高标清兼容共享服务系统,以完善共享服务体系。

按照上述规划思路,高清化改造完成后.高清制作系统与高清主干平台相连,标清制作系统与标清主干平台相连,高标清兼容共享服务型系统既与高清主干平台相连又与标清主干平台相连。

这样,在系统逻辑架构上形成高标清相对独立而又互联互通的节目制播体系。

这种逻辑上独立的高标清制播体系在物理结构上的交汇点就是高标清兼容共享服务型系统。

在该体系环境下,高/标清节目在各自制作系统编辑完成后,分别通过高/标清主干平台的跨系统业务流程与高标清兼容共享服务型系统完成业务交互。

这种交互既可以是本体系内部的.也可以实现跨高/标清体系的业务兼容。

以跨高/标清节目制播体系的节目备播业务为例,如图
高清电视》》
HDTV
任务和进度规划如下:
1.项目实施准备子阶段(2010年3月~5月):包含系
统集成细化.模拟环境调试.机房环境改造三项主要任务。

1)系统集成细化任务主要包括项目深化设计和实施方
案制订。

项目深化设计文档对应用系统重点功能需求.关键
业务流程等进行详细描述.为软件定制研发指明方向。

项目
实施方案文档对实施过程中的设备命名、网络构成、IP分配、
存储配置等进行了具体规范.为现场实施子阶段操作提供依
据。

2)模拟环境调试任务主要是模拟现场环境的搭建和调
试。

该环境按照实际系统规模的一定比例进行搭建.模拟了
主要业务流程.包括节目制播.
资料管理和演播传送等。

模拟环
境调试为软件定制研发提供效果
验证手段.降低现场软件调试的
工作量和复杂程度,为现场施工
奠定基础。

3)机房环境改造任务主要
包括动力/空调改造、机房布局
调整和机房装修等。

该任务作为
现场实施子阶段的前期准备,是
设备进场并有序开展现场安装调
试工作的前提保证。

目前,项目实施准备子阶段
的各项任务已经按期结束.工作
进度和完成质量基本符合预期。

6所示,在跨高/标清频道播出的节目制作场景下,高/标2.项目现场施工子阶段(2010年4月~10月):包含清节目可以通过同时接入两个主干平台的高标清兼容共享审系统综合布线.硬件/基础环境软件安装调试.应用软件安片系统.并经相应主干平台的上/下变换服务.完成跨高/装调试和业务功能测试四项主要任务。

标清平台的节目备播业务。

具体到业务流程规划层面.制作1)系统综合布线任务主要包括系统相关Fc、以太线缆系统完成节目编辑后,如果同时存在高标清频道的节目播出的水平.垂直铺设,机房接地线缆铺设,客户端音视频线缆需求,则可以先经主干平台完成节目文件上下变换,再通过的铺设等,以及上述线缆的合格性测试工作,提供设备连网高标清共享审片系统完成节目审查,并将节目文件送到相应的基本条件。

高、标清节目备播库完成节目备播。

通过上述规划,有效满2)硬件/基础环境软件安装调试任务主要包括备到货/足了跨高标清频道的节目播出和重播需求。

领出.设备上架/加电.硬件安装调试,基础环境软件安装2.3改造进程调试等工作,是后续应用软件安装调试的基础。

目前,北京电视台标清节目制播体系的高清化改造处于3)应用软件安装调试任务主要是满足制播业务需求的各第一阶段。

如图7所示,第一阶段工作属于整个高清化改造类功能性软件的安装和调试,完毕后将按规划实现相关应用的初始性质.是后续第二阶段改造的基础。

该部分工作主要功能。

包含实施准备.现场实施和用户培训三个子阶段,各子阶段4)业务功能测试任务是在技术层面对应用软件所实现业
务流程和功能运行稳定性的初步验证,完毕后具备用户培训条件。

截至2010年6月.项目现场施工子阶段各项任务正在进行之中.正处于硬件/基础环境软件安装调试任务和应用软件安装调试任务的交错期。

3.用户培训演练子阶段(2010年11月~12月):包含用户操作培训和业务流程演练两项主要任务.是项目应用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演练结束后将在业务切割时间点开始系统试运行。

3高清改造要点
北京电视台标清制播网络的高清化改造.从技术层面分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任务:首先是在标清业务基础上提供对高清业务的全面支持.这是本次改造的基础;其次是在已实现高标清业务支持的前提下,根据一年半以来的业务运行情况.对业务流程和应用功能进行优化和改进,这是本次改造的重点。

上述两部分任务将在本次高清化改造过程中一次性完成,改造完毕后新的高标清节目制播体系将比以往提供更方便、灵活、高效的业务支持。

下面将对本次改造的重点任务——业务流程优化和应用功能改进中的关键点进行说明。

3.1流程优化规划
1.节目备播流程优化:灵活配置审片环节的运行模式。

现有流程:如图8(a)所示,节目剪辑完成后依次经过内容初审.一级技审,二级内审.内容终审.时间线合成.技术终审后,经节目备播流程进入备播库。

现有流程设置为纯串行模式.该模式对于审查一次性成功率较高类型的节目.运行效率较低,资源配置不甚理想。

优化方案:如图8(b)所示,首先简化审片环节.将内容初审和一级技审环节合并;然后调整流程环节执行顺序,将时间线合成环节前移;在此基础上将二级内审/内容终审、技术终审由串行调整为并行模式,该模式较适合审查一次性成功率较高类型的节目。

与此同时,保留节目备播串行模式.用户可根据不同节目类型灵活配置。

通过上述优化,流程设置更加合理.节目适配度大幅提高。

2.收录/演播流程优化:提供素材发布缓存能力,降低制作系统压力。

现有流程:如图9(a)所示,素材完成收录/回采后将直接全部传送到目标制作系统.既加大了短时间内的跨系统传输负荷.又导致制作系统存储设备的容量压力过度集中。

优化方案:如图9(b)所示.素材收录/演播回采后可以先存放在收录/演播共享系统的缓存中.并可通过发布界面进行展示,用户在制作系统中可浏览,挑选所需素材.发起素材迁移任务将素材传送到制作系统存储。

与此同时.保留高时效性节目直接传送素材的现有模式。

通过上述优化,素材集中迁移的瞬时压力可以有效释放,制作系统的集中存储压力也得到一定缓解。

3.数据交换流程优化:提供外部数据导入的自动化手段,降低人工程度.提高用户方便性。

现有流程:如图10所示.为保证外部数据的导入安全.采用维护人员手动方式对导入数据进行三重查毒。

由于外部数据导入量大.业务频繁,导致系统维护压力较大。

优化方案:如图10所示.建立数据安全交换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自助方式完成数据输入.系统将自动实现杀毒和交换过程。

通过上述优化,在保证安全级别的基础上,提高工
作效率,将客户端维护人员的精
力艇放出来,投入到技术维护中
去。

4.审片/配音模式优化:
建设共享模式的审片/配音系
统.作为共享服务型系统的补充
和完善。

现有流程:各制作系统中分
《《高清电视l—■I
HDwI
统的有力补充和完善。

5.增加应急备播流程:提高备播业务安全级别和冗余程
度.拓展节目应急备播能力。

现有流程:制作系统节目备播统一通过节目备播库进行,
后者成为备播业务的串行瓶颈.一旦发生问题则网络化节目
备播业务将中断。

优化方案:如图12所示.节目备播流程作为网络化节
目制播体系中最为关键的跨系统交互业务.与播出安全密切
相关。

在现有备播流程基础上,主干平台提供应急备播机制,
直接建立制作系统与播出系统之间文件传送的备用通道,应
对备播库故障的情况。

通过上述规划,大幅提高了备播业务
的安全级别和冗余程度。

6.流程优化原则:在上述业务流程优化的规划过程中,
简单.合理、高效、透明是遵循的基本原则。

业务流程设置
是电视台业务运行特征的反映.其运行效果则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网络化应用水平。

网络化环境下,针对业务流程不断
优化和完善.使之日益贴近业务需求,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3.2功能改进规划
1.监控系统功能改进:建立体验.展示与监控系统.为
别配置审片、配音站点,用户分散在不同系统的机房中进行应用宣传.业务运行和管理维护提供有力手段。

审片.配音工作,不同系统审片、配音功能的实现和操作方现有功能:实现了基于设备硬件状态及重点业务流程的
法不尽相同.对审片.配音任务无法进行业务层面的统一管理。

监控.能够从空间.系统.流程等视图中了解基本运行状态,优化方案:建设独立.共享模式的共享审片,配音应用但与业务运行和网络维护的契合程度不高,实用性受到较大
系统.同时为高.标清业务提供服务。

对于审片业务.支持限制。

集中技审和分布内审的工作模式。

技术人员可以在集中的空改进规划:如图13所示.统一规划体验,展示和监控
问区域中协同处理技审任务,制
片人则可以在分布的空间区域中
完成个性化内审任务。

对于配音
业务.统一的机房设置、统一的
业务管理,可以有效节约相关资
源,保证业务质量。

通过上述优
化,审片,配音这两个重要的业
务不再依赖于某个制作系统.业
务执行状态可以同步到制播体系
中的所有相关系统,业务可以采
用更加适配的模式运行.提高了
运行的合理性和资源的使用率。

如图11(a),11(b)所示。

共享审
片、配音系统的建立.是在制播
体系范畴内对共享服务型应用系
三项基本功能.分别满足对外应用宣传.业务运行协作和网络管理维护三类基础应用场景。

体验子系统采用智能导航与触摸屏技术相结合,增强用户体验效果.立足于宣传,为上级领导,来访客户提供系统展示及体验交互的平台。

展示与监控子系统一方面提供业务流程执行状态的监控和展示功能.为用户提供业务运行的协助支持;另一方面采用自动化的数据关联与数据提取技术.改善例行值班作业模式.为网络管理维护人员提供全方位的系统监管平台。

通过上述改进.整个制播体系的透明度、可控性,可管度大幅提高。

2.广告分发功能改进:提供栏目广告串编功能.实现广告文件分发网络化。

现有功能:如图14(a)所示,栏目广告分发通过在备播库磁带下载后到制作系统进行上载的方式进行。

该分发方式不但增加了工作量.且降低了视音频质量.整体工作效率较低。

改进规划:如图14(b)所示,首先在备播库提供广告串编功能.然后通过对广告目标栏目,接收用户和相应制作系统映射关系的配置,通过跨系统业务流程将串编好的广告素材分发到指定位置。

通过上述改进,栏目广告采用文件分发方式.深化了网络化应用程度。

3.上载监看功能改进:实现节目备播库.媒体资料库上载环节的即时监看。

现有功能:上载过程不支持即时审查,审查环节只能设置于上载结束之后.串行工作效率较低。

改进规划:上载过程支持即时审查.审查方式既可以是人工也可以是后台自动服务。

对于自动技审,素材中包含的黑场.彩条等异常画面可以被检出并在人工技审界面进行提示。

通过上述改进,提高了上载.审查过程的工作效率。

4.编辑功能改进:提供播出格式文件的简单编辑功能,支持已播节目简单剪辑.组合后的灵活备播。

现有功能:制作系统不支持播出格式文件的编辑。

对于某些对已播节目进行简单剪辑、组合后作为新节目播出的栏目,只能采用备播库节目下载为磁带后再于制作系统内上载为素材的方式,流程复杂且视音频质量往往无法满足播出要求。

改进规划:在共享审片配音系统中设置独立的播出格式文件编辑功能.并支持从申请节目代码.文稿编写.到节目编辑,审查以及备播的完整生产流程。

从该系统中可以调用备播库中的已播节目文件.作为素材进行简单编辑制作.审查.然后发起备播流程。

通过上述改进.满足了某些特殊节目的制作需要。

5.素材生命周期迁移功能改进:调整素材一.二级存储之间迁移方式.提高生命周期管理的灵活性.高效性。

现有功能:如图15(a)所示,素材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存储迁移通过跨系统流程实现,素材在制作系统和媒资系统之间通过主干平台Fc链路的公共迁移服务进行流转。

该迁移实现方式比较复杂.增加了主干平台的压力.迁移效率也受到跨系统流程的影响。

改进规划:如图15(b)所示,
设置新的集中IP存储傲为各制作
系统的二级存储,以目录方式提
供服务.迁移功能在制作系统内
部实现。

通过上述改进.将迁移
方式由跨系统流程简化为系统内
部流程,提高了运行效率。

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