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实验报告Word
结构工程实验报告.doc
结构工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结构的动力特性试验实验类型:(3)(1)演示;(2)验证;(3)综合;(4)设计;(5)其他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学生姓名:孙奥伟专业班级:土木101学号:10434217指导老师:王新杰、谢静静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第4次实验同实验者:申元畅、盛晓青、祁向楠实验时间20XX年4月23日实验四结构的动力特性试验一、试验目的(1)了解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系统的组成、安装和调整的方法。
(2)学会激振器、传感器与数采分析仪的操作、使用方法。
(3)学会测量钢梁的强迫振动频率。
本实验属于综合性实验。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1)振动与控制实验台包括简支梁、悬臂梁、薄壁圆盘、单自由度系统、二自由度系统、多自由度系统模型,配以主动隔振、被动隔振的空气阻尼减震器、单式动力吸振器、复式动力吸振器等组成。
(2)激动振系统与测振系统,激振系统包括DH1301正弦扫频信号源,JZ-1接触式激器,JZF-1非接触式激振器,偏心电动机,调压器,力锤;MT-3T 型磁电式振动速度传感器,DH130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WD302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测力传感器;动态采集分析系统包括信号调理器、数据采集仪、计算机系统、控制与基本分析软件、模态分析软件。
三、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1)安装偏心电动机。
偏心激振电机的电源线调接到调压器的输入端(电源使用三芯接地插座),一定要小心防止接错,把调速电机通过安装底板安装在简支梁中部,电机转速可用调压器电压调节旋钮来调节,调节输出电压到110v 左右,调好后在实验过程中不要改变电机转速。
(2)安装DH1301正弦扫频信号源。
将DH1301正弦扫频信号源的输出电压调节旋钮左旋到最小位置,把激振器与输出接线柱相连。
(3)接测试系统。
将扫频信号源的输出信号接到采集仪的1-1通道。
将速度传感器布置在偏心激振电机附近,速度传感器测得的信号接到数采仪的1-2通道。
设置频率类型,正弦扫频的起、止频率后按“确认”,设置好后按“开始”,调节电压信号到875mv.频率扫频点开始移动,此时观察梁的振动情况。
结构设计原理实验报告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建筑工程学院基础实验室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第一教学试验 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实验一、 试验目的1. 观察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破坏过程(裂缝出现及开展、挠度变化及破坏特征)。
2. 通过试验测量混凝土强度。
3. 观察适筋梁纯弯段在使用阶段的裂缝宽度及裂缝间距。
4. 初步了解正截面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 比较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破坏状态及破坏荷载和挠度情况。
二、 试件设计为了保证梁正截面强度破坏,试件的剪弯区段箍筋已配得很强。
纵筋端部锚固也足够可靠。
图1-1和表1-1给出了L-1、L-2的配筋详图及截面参数。
设计时,混凝土采用C20,纵向受力钢筋R235级钢筋带弯钩,HRB335级钢筋不带弯钩。
表1-1三、 试件制作试件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振捣器振捣,蒸汽养护或自然养护28天,制作试件的同时预留混凝土立方体试块(150mm ×150mm ×150mm )和纵向受力钢筋试件以测得混凝土和钢筋的实际强度,所用钢筋不得冷拉。
四、加载装置采用两点加载,梁中部为纯弯区段。
见图1-2.五、仪表安装(见图1-2)1.百分表(Φ1~Φ3)用来测定梁的挠度,其中Φ1、Φ2用来测定支座沉降。
1232υΦ+Φ=Φ-2.百分表(Φ4~Φ7)用来测定纵向应变以验证平截面假定。
3.千斤顶、分配梁应与试件在同一平面内,并对中。
4.用荷载传感器和电阻应变仪的应变显示所加荷载。
六、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以及保证试验过程中人和仪器仪表的安全,应做到:1. 试验区域必需整洁整齐。
2. 加载系统稳定可靠3. 为了防止仪表损坏,在安装时应轻拿轻放,用力要适当,并绑好安全绳。
4. 在试验中不能触动仪表,以免影响读数。
5. 试验梁下设安全垫块以免梁破坏时伤害人员和破坏仪表。
七、加载制度1.荷载分级不宜超过计算破坏荷载的10%,构件开裂前每级荷载宜取破坏荷载的5%,开裂后宜取10%。
工程结构抗震原理实践报告
工程结构抗震原理实践报告《工程结构抗震原理实践报告》嘿,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我关于工程结构抗震原理的实践经历,这可真是一段有趣又长见识的过程呢。
咱先来说说为啥要研究工程结构抗震原理吧。
大家都知道,地震这玩意儿可太可怕了,它就像一个隐藏在地下的大怪兽,时不时就冒出来搞破坏。
而我们的房子、桥梁这些工程结构就像是守护我们的战士,如果它们不够结实,那在地震面前可就惨了。
我有幸参与了一个小项目,是对我们社区里的一个老旧建筑进行抗震评估。
这个建筑是那种有点年头的居民楼了,看起来灰扑扑的,就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颤颤巍巍地站在那儿。
刚到那楼底下的时候,我就开始仔细观察它的结构。
这楼啊,是那种砖混结构的,外墙的砖看起来都有点斑驳了,有些地方的水泥缝里还长了小草,感觉风一吹都能掉下几块渣子来。
我们第一步就是查看建筑的基础部分。
这个基础可是很关键的哦,就像人的脚一样,要是脚不稳,整个人都会摔倒。
我们找来了一些工具,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基础周围的土挖开一点,想看看下面的情况。
结果发现,基础的混凝土有一些小裂缝,这可有点让人担心了。
我当时就想,这就好比人的脚底有了小伤口,虽然看起来不严重,但是在地震这种“大运动量”的时候,可能就会出大问题。
然后就是看柱子和梁这些主要的结构部件。
柱子在楼里起着支撑的重要作用,就像大楼的脊梁骨。
我用手敲了敲柱子,听起来声音有点闷闷的,感觉里面可能有一些空洞或者是混凝土没有浇筑均匀。
梁呢,有些地方也有细微的变形,从下面往上看,能看到梁不是那么笔直的一条线了。
这让我心里直犯嘀咕,这楼要是真遇上地震,感觉就像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去参加激烈的战斗一样,肯定不堪一击。
我们在评估的过程中,还采访了一些住在这楼里的居民。
有一位老奶奶可有意思了,她拉着我的手就说:“小伙子啊,这楼啊,每次有点小震动都感觉晃得厉害呢。
我晚上睡觉都不踏实,就怕哪天突然来个大地震,这房子可就塌了呀。
”她的眼睛里满是担忧,那眼神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工程结构实训报告
工程结构实训报告专业方向建筑工程班级:土木1408班姓名:李潇学号:14120122指导教师:余建福二〇一七年十月目录1. 试验目的 (2)2. 试件设计 (2)2.1 材料和试件尺寸 (2)2.2 试件设计 (2)2.3 试件的制作 (4)3. 试验过程 (4)3.1 加载装置 (4)3.2 加载制度 (5)3.2.1单调分级加载机制 (5)3.2.2承载力极限状态确定方法 (6)3.2.3具体加载方式 (6)3.3量测与观测内容 (6)3.3.1 荷载 (6)3.3.2 纵向钢筋应变 (6)3.3.3 混凝土平均应变 (7)3.3.4 挠度 (7)3.3.5 裂缝 (8)3.4 裂缝发展及破坏形态 (8)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8)4.1 试验原始资料的整理 (8)4.2 荷载-挠度关系曲线 (9)4.3 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11)4.4 斜截面承载力分析 (12)4.5 构件的承载力分析 (12)5 结论 (13)-1--2-1. 试验目的(1)观察并掌握适筋梁受弯破坏的力学行为和破坏模式; (2)掌握构件加载过程中裂缝和其他现象的描述和记录方法; (3)掌握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4)学会利用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尤其是与理论预期有较大偏差的现象; (5)通过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加深对混凝土结构适筋梁构件受弯性能的理解。
2. 试件设计2.1 材料和试件尺寸(1)钢筋:纵筋HPB335、箍筋HPB235 (2)混凝土强度等级:C20(3)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 ×h ×l =120×200×1800mm2.2 试件设计(1)试件设计的依据根据梁正截面受压区相对高度ξ和界限受压区相对高度b ξ的比较可以判断出受弯构件的类型:当b ξξ≤时,为适筋梁。
界限受压区相对高度b ξ可按下式计算:0.810.0033b y sf E ξ=+(2-1)其中在进行受弯试件梁设计时,y f 、s E 分别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钢筋受拉强度标准值和弹性模量;进行受弯试件梁加载设计时,y f 、s E 分别取钢筋试件试验得到钢筋受拉屈服强度标准值和弹性模量。
工程结构实习报告
工程结构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作为一名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工程结构实习,我希望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深入了解工程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希望能够了解工程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创新,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单位及工程概况我实习的单位是_____建筑公司,该公司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
实习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是一座高层商业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_____平方米,地上_____层,地下_____层。
该建筑采用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础。
三、实习内容1、施工图纸的识读在实习初期,我首先学习了施工图纸的识读。
施工图纸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包括建筑图、结构图、给排水图、电气图等。
通过仔细阅读图纸,我了解了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构件尺寸、材料要求等信息。
在识读图纸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对某些符号和标注的不理解,通过向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请教,我逐渐掌握了图纸识读的技巧。
2、施工现场的参观与学习在施工现场,我亲眼目睹了工程结构的施工过程。
从基础施工开始,我看到了桩基础的施工、土方开挖、基础钢筋的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筑。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我观察了框架柱、剪力墙、梁和板的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
通过现场观察,我对工程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3、结构构件的质量检测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参与了结构构件的质量检测工作。
质量检测是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对混凝土强度、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构件尺寸等的检测。
通过使用检测仪器和设备,如回弹仪、钢筋扫描仪等,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质量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4、施工安全与管理施工安全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施工现场,我了解了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如安全帽、安全带的正确佩戴,安全网的设置,施工用电的安全等。
同时,我也看到了施工现场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并及时向管理人员提出了改进建议。
【实习报告】建筑结构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建筑结构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某建筑设计公司。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
实习报告人,某某。
一、实习单位概况。
某建筑设计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设计的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设计团队和先进的设计理念。
公司主要承接各类建筑项目的设计工作,包括住宅、商业、办公楼等多个领域。
二、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参与公司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参与项目讨论会议,了解项目需求和设计要求;
2. 进行建筑结构的初步设计,包括梁、柱、楼板等结构的布置
和尺寸确定;
3. 参与与结构相关的技术交流和讨论,学习先进的建筑结构设
计理念和方法;
4. 协助完成建筑结构的施工图设计,包括结构图纸的绘制和修改。
三、实习收获。
在实习期间,我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工作,深入了解了建
筑结构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与公司的设计团队成员和技术人员的交流,我也学习到
了许多实用的建筑结构设计经验和技巧。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建筑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
学到了许多实用的设计技能和经验。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
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建筑设计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的实习报告,谢谢!。
建筑结构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建筑结构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组成和受力原理。
2. 掌握建筑结构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6日四、实验地点建筑实验室五、实验仪器1. 模型材料:木材、铁丝、砂纸等。
2. 测量工具:尺子、卷尺、电子秤等。
3. 其他工具:剪刀、钳子、螺丝刀等。
六、实验内容1. 模型制作:制作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模型,如梁、板、柱等。
2. 受力实验:对模型进行加载实验,观察并记录受力情况。
3. 结构分析: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结构受力规律。
七、实验步骤1. 模型制作(1)根据设计图纸,选用合适的材料,制作梁、板、柱等模型。
(2)对模型进行加工,确保尺寸准确、表面光滑。
(3)组装模型,检查各部分连接是否牢固。
2. 受力实验(1)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加载点和加载方式。
(2)对模型进行加载,观察并记录受力情况。
(3)重复加载,记录不同加载下的受力数据。
3. 结构分析(1)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结构受力规律。
(2)根据受力规律,评估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3)提出改进措施,优化结构设计。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梁模型实验(1)实验数据:加载过程中,梁的最大挠度约为3mm,最大应力约为60MPa。
(2)分析:梁在受力过程中,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其挠度和应力与加载大小、材料性能等因素有关。
2. 板模型实验(1)实验数据:加载过程中,板的最大挠度约为5mm,最大应力约为80MPa。
(2)分析:板在受力过程中,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其挠度和应力与加载大小、材料性能等因素有关。
3. 柱模型实验(1)实验数据:加载过程中,柱的最大挠度约为2mm,最大应力约为100MPa。
(2)分析:柱在受力过程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其挠度和应力与加载大小、材料性能等因素有关。
九、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建筑结构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了解了建筑结构的基本组成和受力原理,为今后的工程设计奠定了基础。
结构工程实习报告
为了更好地了解结构工程的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我于近期参加了结构工程实习。
实习期间,我跟随指导老师和工程师们,深入施工现场,亲身参与了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设计阶段在实习初期,我跟随设计团队,学习了结构工程的设计流程和规范。
通过查阅资料、参与讨论,我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选型: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荷载条件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2)结构布置:确定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如梁、柱、板等,并绘制结构布置图。
(3)结构计算:根据荷载条件和材料特性,进行结构内力、变形和稳定计算,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4)施工图设计: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施工图,包括构件尺寸、材料、施工工艺等。
2. 施工阶段在施工现场,我学习了结构工程的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施工:挖掘基坑,进行地基处理,浇筑基础梁和基础板。
(2)主体结构施工:安装柱、梁、板等构件,进行焊接、螺栓连接等。
(3)装修施工:完成墙面、地面、顶面等装修工作。
3. 验收阶段在工程完工后,我参与了结构工程的验收工作。
验收内容包括:(1)外观质量:检查建筑物外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等问题。
(2)结构安全:检查结构构件的尺寸、材料、施工工艺等是否符合设计规范。
(3)功能测试:进行荷载试验、沉降观测等,确保建筑物功能正常。
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结构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增强了动手能力:在施工现场,我学会了使用各种施工工具和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拓宽了视野:实习期间,我了解了建筑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四、实习体会通过这次结构工程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工程结构实验报告
工程结构实验报告工程结构实验报告引言:工程结构实验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旨在通过实验手段对工程结构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
本文将介绍一次关于钢结构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加载试验,研究钢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形和破坏过程,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探究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实验装置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一台万能试验机和一组标准试件,试件为钢板焊接而成的梁状结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加载试验对试件施加静力荷载,并记录下试件的变形和荷载数据。
实验过程和结果: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对试件进行了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确保试件符合设计要求。
然后,我们将试件安装在试验机上,并连接荷载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随后,我们开始加载试验。
通过逐渐增加荷载,我们观察到试件产生了明显的弯曲变形。
同时,荷载传感器记录下了试件在不同荷载下的承载能力。
在达到一定荷载后,我们观察到试件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伴随着试件的扭曲和局部破坏。
在进一步增加荷载后,试件出现了明显的破坏,断裂面呈现出韧性断裂的特征。
通过对试件的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钢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能够在一定荷载下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2. 随着荷载的增加,试件的变形逐渐增大,结构开始出现破坏的迹象。
3. 在试件破坏前,试件会发生塑性变形,这是结构吸收能量的一种方式。
4. 钢结构的破坏过程呈现出韧性断裂的特征,即试件在破坏前会发生局部破坏,而不是突然断裂。
结论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钢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能够在一定荷载下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然而,在超过设计荷载时,结构会发生破坏,这也提示我们在工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本次实验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例如,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形状、尺寸和材料的结构试件的性能差异,以及结构在动态荷载下的响应。
设计一个工程结构试验方案
设计一个工程结构试验方案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对某一工程结构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验证其设计参数和可靠性,并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2. 实验对象选择某一具体工程结构作为试验对象,例如桥梁、建筑物、挡土墙等。
3. 实验原理本实验将根据工程结构的具体情况,采用静力试验、动力试验或非破坏性试验等方法进行测试,以获得结构的力学性能参数。
4. 实验内容4.1 材料试验对所选工程结构使用的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参数的测定。
4.2 结构静力试验根据工程结构的具体情况,设计静载荷试验方案,测定结构在静态负荷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情况,并分析其承载能力和刚度。
4.3 结构动力试验针对具有动态响应特点的工程结构,设计动力试验方案,测定其在外部振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结构的动态稳定性和振动特性。
4.4 结构非破坏性试验对工程结构进行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震动检测等非破坏性测试,测定结构的内部缺陷、损伤情况,并评估其运行安全性。
5. 实验方法5.1 静力试验采用液压千斤顶、拉力机、压力机等设备对工程结构施加静载荷,同时使用测力计、位移传感器等装置测定结构的变形和承载性能。
5.2 动力试验采用振动台、地震模拟台等设备对工程结构施加动态加载,同时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振动计等装置测定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响应情况。
5.3 非破坏性试验采用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探伤仪、振动检测仪等设备对工程结构进行非破坏性检测,获得结构内部缺陷、损伤等信息。
6. 实验设备本实验将根据具体试验内容和要求选用适当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包括拉力机、压力机、振动台、加速度传感器、液压千斤顶、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探伤仪等。
7. 实验步骤7.1 准备工作根据试验要求准备好实验设备和仪器,并做好试验场地的准备工作,包括安装支撑架、调整振动参数等。
7.2 材料试验对所选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静态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以获取材料的力学特性参数。
工程结构实验报告册(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工程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掌握工程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4. 熟悉工程结构的实验方法与仪器。
二、实验内容1. 工程结构基本概念与组成;2. 常用工程结构类型;3. 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4. 实验仪器操作与数据处理;5.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水平仪:用于测量水平面和垂直面;2. 全站仪:用于测量角度、距离、高程等;3. 传感器:用于测量应变、位移、温度等;4. 计算机:用于数据分析和绘图;5. 实验台:用于进行结构实验。
四、实验步骤1. 工程结构基本概念与组成实验:(1)观察实验台上的工程结构模型,了解其组成;(2)记录模型的尺寸、材料、连接方式等;(3)分析模型的结构特点。
2. 常用工程结构类型实验:(1)观察实验台上的不同类型结构模型,如梁、板、壳等;(2)分析各结构模型的受力特点、承载能力及适用范围;(3)对比不同结构类型的优缺点。
3. 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实验:(1)学习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如强度、刚度、稳定性等;(2)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如计算、绘图、选材等;(3)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结构设计。
4. 实验仪器操作与数据处理实验:(1)学习使用水平仪、全站仪等实验仪器;(2)掌握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3)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
5.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实验:(1)收集实际工程案例,如桥梁、高层建筑等;(2)分析案例中的结构设计、施工及使用情况;(3)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工程结构基本概念与组成实验:(1)通过观察实验模型,掌握了工程结构的组成和特点;(2)了解了不同结构类型的受力特点和应用领域。
2. 常用工程结构类型实验:(1)通过观察不同结构模型,掌握了各结构类型的受力特点和适用范围;(2)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类型的优缺点。
3. 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实验:(1)学习了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结构设计。
结构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结构力学基本理论的实践应用,加深对结构力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 了解结构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3. 学会结构力学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内容1. 杆件弯曲实验2. 梁的挠度实验3. 钢筋混凝土梁的加载实验4. 钢结构连接实验三、实验步骤1. 杆件弯曲实验(1)实验准备:将实验用的杆件(如钢杆、木杆等)安装于实验台上,调整实验台水平,连接实验仪器。
(2)实验操作:对杆件施加轴向压力或轴向拉力,观察并记录杆件的变形情况。
(3)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变形曲线,分析杆件的受力性能。
2. 梁的挠度实验(1)实验准备:将实验用的梁(如钢梁、木梁等)安装于实验台上,调整实验台水平,连接实验仪器。
(2)实验操作:对梁施加集中载荷或均布载荷,观察并记录梁的挠度情况。
(3)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挠度曲线,分析梁的受力性能。
3. 钢筋混凝土梁的加载实验(1)实验准备:将实验用的钢筋混凝土梁安装于实验台上,调整实验台水平,连接实验仪器。
(2)实验操作:对钢筋混凝土梁施加轴向压力或轴向拉力,观察并记录梁的变形、裂缝发展等情况。
(3)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
4. 钢结构连接实验(1)实验准备:将实验用的钢结构连接件安装于实验台上,调整实验台水平,连接实验仪器。
(2)实验操作:对钢结构连接件施加轴向压力或轴向拉力,观察并记录连接件的变形、破坏等情况。
(3)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钢结构连接件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杆件弯曲实验通过实验,发现杆件在受到轴向压力或轴向拉力时,会发生弯曲变形。
实验结果表明,杆件的弯曲变形与其受力大小、杆件长度、截面形状等因素有关。
2. 梁的挠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梁在受到集中载荷或均布载荷时,会发生挠度变形。
建筑报告结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 建筑结构的基本组成和受力特性;2. 常用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3.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 建筑施工技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内容1. 常用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2. 建筑结构模型搭建与加载实验;3.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与分析;4. 建筑施工技术模拟实验。
三、实验原理1. 常用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通过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方法,测定建筑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2. 建筑结构模型搭建与加载实验:根据设计图纸,搭建建筑结构模型,并在模型上施加不同形式的荷载,观察结构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分析结构的受力特性。
3.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与分析:根据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规范,对实验结构进行力学计算,分析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4. 建筑施工技术模拟实验:模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等,使学生了解施工技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四、实验步骤1. 常用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1)准备实验材料:钢筋、混凝土、木材等常用建筑材料;(2)按照实验要求,对材料进行切割、加工,使其满足力学性能测试的要求;(3)进行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2. 建筑结构模型搭建与加载实验:(1)根据设计图纸,准备建筑结构模型所需的材料;(2)按照设计要求,搭建建筑结构模型;(3)在模型上施加不同形式的荷载,观察结构的变形和破坏情况;(4)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结构的受力特性。
3.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与分析:(1)根据实验结构的设计要求,进行力学计算;(2)分析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3)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4. 建筑施工技术模拟实验:(1)模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2)观察施工技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3)总结施工经验。
结构工程实验报告
结构工程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结构工程领域,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用于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评估结构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某一具体结构进行试验研究,探讨其受力性能和变形特点,为结构工程设计和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某一结构进行受力试验,达到以下目的:1. 了解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受力性能;2. 分析结构的变形特点以及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3. 探讨结构在荷载达到极限状态时的破坏机制。
三、实验装置与试样本次实验使用的实验装置包括:荷载施加装置、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试样为一具体结构,具体尺寸为XXX。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设置实验装置,保证实验台面平整且固定稳定;2. 安装试样:按照设定的尺寸和要求,将试样精确安装在实验装置上;3. 施加荷载:根据实验设计,依次施加不同大小的荷载,并记录下相应的变形和应力数据;4. 变形观测:利用传感器系统实时监测试样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并记录下数据;5.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将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如下分析和总结:1. 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受力性能: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荷载与应力的关系曲线,并分析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受力特点;2. 结构的变形特点:根据传感器监测的数据,绘制出荷载与变形的关系曲线,并对结构的变形特点进行分析;3. 结构破坏机制:在荷载逐渐增大的过程中,记录下结构破坏的相关数据,并对结构的破坏机制进行分析和总结。
六、结论通过对某一具体结构的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结构在不同荷载下具有不同的受力性能,其承载力与荷载大小呈正相关关系;2. 结构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其变形程度与荷载大小呈正相关关系;3. 结构在荷载达到一定极限时会发生破坏,破坏机制与受力方向和荷载作用方式有关。
七、实验总结与展望本次实验通过对某一具体结构的试验研究,得出了结构的受力性能、变形特点以及破坏机制等方面的结论。
工程结构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工程结构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更好地了解工程结构的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XX年XX月至XX年XX月在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工程结构实习。
二、实习单位及实习内容1. 实习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 实习内容:(1)参观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包括施工环境、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
(2)学习工程图纸的识读,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3)参与工程结构施工,了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4)学习工程结构施工安全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5)协助工程师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
三、实习过程及心得1. 参观施工现场在实习的第一周,我参观了施工现场,了解了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
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施工人员众多,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种类繁多。
通过参观,我对施工现场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后续实习打下了基础。
2. 学习工程图纸识读在实习的第二周,我学习了工程图纸的识读。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地阅读工程图纸,为后续实习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参与工程结构施工在实习的第三周,我参与了工程结构施工。
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了解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在施工过程中,我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
4. 学习工程结构施工安全管理知识在实习的第四周,我学习了工程结构施工安全管理知识。
通过学习,我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学会了如何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
5. 协助工程师进行现场勘查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协助工程师进行了现场勘查。
通过勘查,我对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实习总结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实习的总结: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工程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上机实验报告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本科生课程单/多自由度体系动力分析软件Nonlin上机实验报告(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姓名:班级学号:任课老师:学期:20 年~20 年第学期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二○○五年九月目录上机守则 (2)上机实验注意事项 (3)实验一:线性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 (4)实验二:线性单自由度体系的结构振动特性 (6)实验三:阻尼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8)实验四:绘制地震反应谱 (10)上机守则1.学生必须按指导教师安排的上机实验时间进入机房上机,未经许可,不得带外人进入机房。
2.进入机房时必须穿上鞋套,否则不得进入机房。
3.认真填写上机情况登记表,若遇计算机有异常情况,应先向老师汇报,不得擅自处理。
4.遵守计算机操作规程,即开机时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结束时须关闭计算机,关机时先通过Windows功能关闭系统,主机电源指示灯灭了以后再关闭显示器。
5.禁止上机时玩游戏或从事与上机实验无关的内容。
6.保持机房安静和整洁,不得携带食品、饮料进入机房,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或杂物,禁止吸烟、大声喧哗或闲聊。
7.爱护机房设施,严禁更改设置参数、添加口令或删除非本人文件。
对于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影响他人上机者,将取消其上机资格。
8.严禁私自拆卸配件或将室内物品带出室外。
一经发现,除要求按价赔偿外,将通报批评和取消其上机资格,情节严重者交有关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处理。
上机实验注意事项1、上机实验前必须阅读有关教材及本上机实验指导书,初步了解上机实验内容要求与步骤。
2、严格遵守上机守则,严禁大声喧哗或玩游戏。
3、认真填上机实验记录,不可潦草,填写内容包括上机实验时间、地点、实验主要内容、步骤及完成成果说明等。
4、独立完成上机实验内容,实事求是,严禁抄袭他人作业。
若有弄虚作假现象,该课程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5、实验结束时,应向指导教师提交上机实验报告和有关成果,符合要求并经允许,方可关机和离开机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基础实验之四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专业
系学院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2013年3月
教学实验(一)实验报告
组员试验日期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梁概况
1、实验梁编号
实际截面尺寸:b= mm,h= mm。
2、材料强度指标
f =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实验值0
cu
f = N/mm2
钢筋:HPB235:0
y
f= N/mm2
HRB335:0
y
四、实验方案
1、加载方案和加载程序(参阅指导书)
加载方案:
加载程序:
2、仪表和测点布置及编号(以本组实验梁为准)
仪表和测点布置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情况概述
2、实验梁裂缝分布和破坏形态图
正面
底面
背面
3、截面平均应变分布图
ε
c
ε
s
4、实验梁荷载—挠度曲线
M(kN·m )
f(mm )
5、实验梁弯矩—纵向受拉钢筋应力曲线
M(kN·m )
σs (N/mm 2)
6、阐述实验梁的破坏特征,并与演示实验(少筋、超筋)梁的破坏形态进行比较。
7、计算正截面承载力理论值u M ,并与实测值0u M 进行比较(0
u u /M M )。
u M =
u u /M M =
附:试验数据记录表
百分表记录表
表1
手持应变仪记录表
钢筋应力、应变记录表
表3
教学实验(二)实验报告
组员试验日期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梁概况
1、实验梁编号。
实际截面尺寸:b= mm,h= mm。
2、材料强度指标
f= 。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实验值0
cu
f= N/mm2
钢筋:HPB235:0
y
f= N/mm2
HRB335:0
y
四、实验方案
1、加载方案和加载程序(参阅指导书)
加载方案:
加载程序:
本组实验梁的剪跨比:a/h o= 。
2、仪表和测点布置及编号(以本组实验梁为准)
仪表和测点布置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情况概述
2、实验梁裂缝分布图
支座位置支座位置
3、实验梁荷载—挠度曲线
f
P
4、实验梁荷载—箍筋应力曲线
σs
P
5.计算斜截面受弯梁承载力的理论值u V ,与实测值0u V 进行比较。
V u =
0u V /V u =
6、阐述本组实验梁的破坏特征,并与演示实验梁(斜压、斜拉)的破坏特征进行比较。
附:试验数据记录表
百分表记录表
表1
箍筋应力、应变记录表
表2
教学实验(三)实验报告
组员实验日期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柱概况
a)实验柱编号
实际尺寸:b= mm,h= mm。
荷载偏心矩e o= mm。
b)材料强度指标:
f= 。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实验值0
cu
f= N/mm2
钢筋:HPB235:0
y
f= N/mm2
HRB335:0
y
四、实验方案
1、加载方案和加载程序(参阅指导书)
加载方案:
加载程序:
2、仪表和测点布置及编号(以本组实验柱为准)。
仪表和测点布置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情况概述
2、实验柱破坏形态图。
3、截面平均应变分布图(取试件两边平均值)
ε
ε
4、实验柱荷载—挠度曲线
N(kN)
f(mm)
5、绘制实验柱荷载—钢筋应力曲线
N(kN)
(N/mm2)
s
6、阐述本组实验柱的破坏特征,并与其他组实验柱的破坏形态进行比较。
7、计算实验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理论值u N ,并与实测值0
u N 进行比较。
u N =
u N /u N =
附:试验数据记录表
百分表记录表
表1
手持应变仪记录表
钢筋应力、应变记录表
表2
教学实验(四)实验报告
组员实验日期
一、试验名称
钢柱轴心受压整体压杆稳定试验
二、试验内容
三、试件概况
1、实验柱编号
2、试件:高度= mm, 直径= mm。
壁厚= mm
3、结构钢材指标:
钢材品种:Q235.BF 、屈服强度:235MPa设计强度: 215MPa,弹性模量:2.0×105MPa
四、实验方案
1、加载方法
2、量测方法:
1)测点布置
2)量测仪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情况概述
2、试件(钢柱)受压失稳破坏形态和过程。
3、钢柱荷载—挠度曲线
N(kN)
f(mm) 4、钢柱荷载—应力曲线
N(kN)
σ
(N/mm2)
s
5、试件整体稳定计算,实验值与理论值比较
6、实验结果汇总表
附:实验数据记录表
百分表记录表
表1
钢管应力-应变记录表
表2
教学实验(五)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实验日期: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概况
1、试件编号:
2、试件实际尺寸:
3、试件材料指标:
砖:普通烧结砖,Mu10;砂浆:M5混合砂浆;
四、实验方案
1、加载方案和加载程序(参阅指导书)
a. 加载方案:
b. 加载程序:
2、加载仪表和测点布置示意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情况概述
2、实验破坏典型特征图
3、裂缝分布图
4、逐级荷载下的应力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
ε(με) 5、描述砌体结构的破坏特征和并简述原因
6、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出试件的抗压强度
表1 轴向变形记录
表2 横向变形记录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