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菌种制作的关键技术(网上)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4bfaf2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9.png)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杏鲍菇的种植量逐渐增加,成为了食用菌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为了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一、液体菌种生产技术1. 菌种筛选液体菌种生产的第一步是菌种筛选,通过培养基筛选出优良的菌株。
优良的菌株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和抗病能力,能够保证后期的高产和品质。
2. 液体培养基配方液体培养基的配方直接影响着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在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中,通常选用高品质的蔗糖、酵母提取物、蛋白酶水解物等作为主要原料,通过科学配比和适当控制PH值和温度,制备出适合杏鲍菇生长繁殖的液体培养基。
3. 发酵槽和发酵条件通过发酵槽进行液体培养,同时需要控制好发酵条件,包括温度、通气量、搅拌速度等,以保证菌种高效、快速的生长和繁殖。
还需要控制好发酵时间,及时停止发酵以保证菌种的活力。
4. 菌种提取和保存在液体培养达到一定浓度后,需要进行菌种的提取和保存。
通常采用离心机或纤维滤布等方法进行提取,然后进行冻干或低温冷冻保存。
这样可以保证菌种的长期保存和再次利用。
二、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1. 培养基配方和基质配置培养基配方和基质配置直接关系到杏鲍菇的产量和品质。
科学合理的配方和配置可以提供杏鲍菇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促进其生长和繁殖,达到高产的目的。
2. 控制温湿度杏鲍菇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一般在15-25摄氏度的温度和80%-90%的相对湿度下,杏鲍菇可以获得最佳的生长效果。
3. 合理的通风和氧气供应通风和氧气供应是杏鲍菇生长的关键。
合理的通风可以保持基质的适宜湿度和供氧量,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杏鲍菇生长。
4. 病虫害的防治杏鲍菇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危害,如炭疽病、褐腐病、虫害等。
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合理的施肥、喷洒生物农药、定期清洁等,以保证杏鲍菇的健康生长。
秀珍菇液体菌种制备关键技术
![秀珍菇液体菌种制备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6af826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0.png)
秀珍菇液体菌种制备关键技术秀珍菇(Pleurotusgeesteranus),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平菇的一种。
这个名称源于台湾,是商业味比较浓厚的一种凤尾菇。
秀珍菇子实体较小,柄长5~6厘米,菌盖直径小于3厘米。
秀珍菇的营养价值相当于牛奶,鲜菇中蛋白质含量丰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又因为其外形悦目、鲜嫩清脆、味道鲜美,因而深受广大食客好评。
下面介绍一下秀珍菇液体菌种的制备技术。
一、工艺流程母种→原种(液体摇瓶)→生产种(罐体发酵)→料棒接种二、母种的制备1、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葡萄糖2%,琼脂2%,水1000毫升,pH值5.5~6。
2、母种的制备及注意事项按配方准确称取原料,加热煮沸最后定容,分装试管,装入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4~1/5,塞好棉塞。
使用高压灭菌锅灭菌,在温度121℃、压力0.11Mpa下灭菌半小时,注意一定要放净高压灭菌锅内的冷空气。
灭菌后,待培养基温度下降至60℃时,将成把的试管摆成斜面。
注意,不要让培养基粘湿棉塞。
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然后置于恒温箱中25℃左右恒温培养10~15天。
三、原种的制备1、原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麦麸3%、葡萄糖2%、蛋白胨3‰、磷酸二氢钾2‰、硫酸镁1‰。
2、原种的制备及注意事项马铃薯去皮切片后与麦麸一起煮沸20分钟,过滤定容,加入其它原料,全部溶解后装入三角瓶。
三角瓶在使用前除清洗之外,还要进行空灭,灭菌方法与常规灭菌试管培养基相同。
每个瓶中放入5~10粒玻璃球(直径0.5cm),用棉塞塞紧瓶口,再用牛皮纸包裹后扎紧。
使用高压灭菌锅灭菌,在温度121℃、压力0.11Mpa下灭菌45分钟。
冷却后进行无菌接种,然后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培养72小时。
摇床培养时,温度25℃,转速140转/分钟,培养时间72~96小时。
四、生产种的制备1、生产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麦麸2%、蛋白胨3‰、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0.5‰、石膏0.5‰、琼脂2~3g、酵母膏0.5‰、消泡剂1‰。
液体菌种制作的关键技术
![液体菌种制作的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7faaddd6f1aff00bed51eeb.png)
确定发酵结束,开始利用的时间要根据生产计划和菌龄来确定,菌种成熟的主要指标是,菌丝体形态成为多而小的菌丝球,发酵结束取样时PH值不致过低。放置10分钟,发酵液与菌丝球不分层,菌丝球呈悬浮状,密度较大,发酵液变清即可开始应用。
3.4衰亡期。达到稳定生长期的菌群,由于营养物质的短缺,群体中的细胞死亡率逐渐上升,以致死亡菌数超过新生菌数,群体中的活菌数下降,出现了“负生长”曲线下跌。此期特点:菌体细胞形状和大小出现异常,甚至畸形,菌体发生自溶。
4.不同发酵阶段的培养条件
4.1缩短缓滞期的措施和培养条件。以指数生长期的种龄接种;适当加大接种量,可达20%以上。采用较为丰富的培养基。最适的培养条件:大多数食用菌的培养温度为24~27℃,低罐压0.015~0.025Mpa,较少通气量。
6.检查污染
6.1检查方法。采用先闻后看再取样的方法检查污染情况。培养二天后可以闻尾气味道。正常是无异味。细菌污染有酸味,异味,霉菌污染有酒味。菌丝球增加较快为正常。不增加有可能污染了杂菌。可在接种后第4天取样,在火焰保护下,通过取样阀门,将样液取到无菌瓶内。再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样液接入空试管培养基上。于32度条件下培养24h,观查有无细菌等感染。
2.3不同的菌种适宜的PH值范围不同。通常调控PH有以下几种方法;①配制合适的培养基,调节培养初始PH至合适的范围,并使其有很好的缓冲能力。②培养过程中加入非营养基质的酸碱调节剂如Caco2,或氨水或生理酸性物质。③将PH控制与代谢调节结合起来,通过补料来控制PH。
2.4培养基粘度越大,菌球越小,刺毛越短。但粘度不能过大。在培养过程中接种量越大,菌球越小,接种量大时通常可以分散的生长,而接种量小时,则有利于菌丝球形成。搅拌速度快、通气量大时菌球小,搅拌速度慢通气少时菌球直径大。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发酵罐法)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发酵罐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cd7920482fb4daa58d4b9e.png)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方法(发酵罐法)传统菌种生产工艺,一般是由试管母种扩繁成二级种、三级种,生产周期长、污染率高、成本高、需大量人工、管理困难。
液体菌种生产具有纯度高、活力强、繁殖快的特点,接种到培养料内有流动性好、萌发点多,发菌迅速等特种点。
应用于生产与固体菌种相比有以下优点:1.菌种生产周期短。
固体种一般需25—40天,而液体种仅需3—7天。
2.接种后,萌发点多萌发点多、发菌快、出菇周期短。
接种24小时菌丝布满料面,3—15天长满菌袋,一般品种10天左右可出菇。
3.接种方便、成本低。
用液体菌种接种一般每袋成本是1—3分,每人每小时可接800袋以上,提高效益4—5倍。
4.适宜工厂化生产。
可直接用于栽培料进行出菇,大批量生产菌袋。
为食用菌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因此,适宜我国国情的液体菌种设备的出现,必将在食用菌生产领域引发一场新的革命。
液体菌种具有固体(颗粒)菌种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液体菌种生产设备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并逐渐成熟的,因此很多人对此很陌生。
在这里我们对此进行简单介绍一、液体菌种设备基本原理任何一种食用菌自身的生长必须满足其对温度、湿度、需氧量、养分等的需要,同时必须避免杂菌感染。
在深层发酵技术上称之为选择性发酵技术,如啤酒生产技术当属此例,而白酒生产则是生物菌群发酵技术。
液体菌种发酵设备(包括四大系统,温控系统由控制器、电热管等组成;供气系统由空气压缩机、输送管道、空气过滤器等组成;冷却系统由热交换器、进出水管道组成;搅拌系统由射流器、提升管等组成。
二、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技术1、溶氧量液体菌种生产中最关键的是培养液中氧的溶解量,因为在菌丝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的吸收溶解其中的氧气来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氧气在液体(水)中的溶解量与压力、温度有关,同时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渗透压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我们设计发酵设备时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安装射流器使气泡细碎度增加等。
2、空气过滤技术的关键就是保证进入的空气无菌度高,因此必须选择孔径小、材料先进的过滤膜。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eb8ffd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6.png)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优质食用菇,其菇体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硫化葱蒜味道,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营养、绿色食品的追求,杏鲍菇的种植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
液体菌种技术是一种高效、方便、重复性好且能够促进放大培养的菌株生长速度的技术。
本文旨在介绍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液体菌种生产技术1、原料准备:在无菌条件下,将适量的玉米粉(或米粉、面粉)加入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0.3%的琼脂。
煮沸使琼脂充分溶解,然后加入适量的蔗糖和牛肉膏粉,再次充分搅拌均匀。
2、液体培养基接种:将培养菌株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转移到恒温摇床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一般为5-7天。
3、菌体分离:使用高速离心将菌体和培养基分离,用0.45 μm的滤膜过滤,获得纯化后的液体菌种。
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1、基质选择:在基质上进行栽培是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的一个重要步骤。
杏鲍菇最适合生长的基质包括秸秆、木屑、锯末、玉米芯等,也可以使用优质蘑菇渣、菜籽饼等废弃物质或菌袋底废料作为基质。
2、驯化和预处理:在进行杏鲍菇栽培前,需要对基质进行驯化和预处理。
驯化是通过加热、蒸汽灭菌等方式消毒基质,预处理则是在驯化基质的基础上对基质进行水分调节、调整基质pH值等操作。
3、接种:在基质中均匀撒上杏鲍菇液体菌种,然后进行松压、覆盖保湿等操作,使其能够迅速生长。
4、环境控制:在杏鲍菇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量。
一般来说,最适合杏鲍菇生长的环境温度在20-25°C之间,湿度控制在80-90%之间,光照不宜过强。
5、收获和加工:杏鲍菇一般生长周期在20-30天左右,当杏鲍菇黑色孢子盖完全展开时,即可进行收获。
杏鲍菇采摘后应及时清理残留的残渣和污垢,最好在当天进行加工和包装,以保证杏鲍菇的品质和口感。
总之,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是一种高效、科学化的种植模式,其关键技术包括液体菌种生产、驯化与预处理、基质选择和环境控制等。
菌种繁育—液体菌种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课件)
![菌种繁育—液体菌种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f144b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4.png)
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优势:
5. 发菌速度
液体菌种接种后栽培袋的发菌速度明显快于固体菌种,而且生长整齐。产量上和固体菌种没有明显区别,甚至优 于固体菌种。
7. 风险分析
液体菌种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染菌的发酵罐接入到栽培袋中,损失巨大, 特别是现在国内开始大量使用700升的发酵罐,一次可接24吨干料制作的菌 袋。
空气压缩 → 过滤 ↓
配料 → 装罐 → 灭菌 → 冷却 → 接种 → 培养 → 液体种 ↑
试管斜面种 → 三角瓶颗粒种
(二)接种
灭菌结束后用冷水冷却至培养温度,在 无菌条件下接种,每瓶接入1.5-2cm2的 斜面菌种一块,让其悬浮于液体培养基 表面且使菌丝朝上,在适温下静置48小 时,待菌丝长至液体培养基中时,置摇 床上进行振荡培养。
采用液体菌种,栽培袋养菌时间仅为15天左右。 采用液体菌种,菌龄短,出菇整齐,比采用固体菌种的上市早。
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目录
一、液体菌种设备原理 二、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优势:
1. 生产成本
固体菌种生产成本高于液体菌种。
2. 生产时间
液体菌种生长时间比固体菌种快。
3. 设备要求
液体菌种对硬件设备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投资。
4. 技术要求
液体菌种需要一定的食用菌以及微生物专业知识,固体菌种技术要求较低, 一般菇农都易掌握。
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技术:
① 空气过滤
④ 培养液
② 接种
⑤ 环境
③
溶氧量
二、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液体菌种工艺流程:
空气压缩 → 过滤 ↓
配料 → 装罐 → 灭菌 → 冷却 → 接种 → 培养 → 液体种 ↑
液体菌种生产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液体菌种生产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2b2d49e518964bcf847cc8.png)
液体菌种生产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毛诗耿很多人在生产液体菌种中,有时成功了,有时失败了,成功的少失败的多,结果对液体菌种失去了信心。
既然能成功过多次,就表示液体菌种是可以成功的,失败了我们就找原因,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往后就可以克服问题,正常生产液体菌种。
液体菌种生产要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下关键问题:一、培养基的PH值的问题PH值如果不适当,偏酸性或者偏碱性都不利于液体菌种的生长,因此要根据不同品种来采用适当的PH值是非常重要的问题,PH值正确了,该品种的液体菌种就生长得快,反之生长得就慢或者不长。
二、培养基的灭菌问题液体菌种的生产,整个过程必须是无菌的,否则就一定会失败。
培养基要灭菌彻底,一般来说,高压灭菌要保持121度30分钟以上,常压灭菌要保持100度8小时以上才能达到培养基无菌。
培养基无菌是液体菌种生产的基本条件,达不到则无法谈成功。
三、试管母种的纯度问题液体菌种的一级种来源于试管母种,如果试管母种纯度不高,本身带杂菌,那么再生产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要求试管母种一定要纯。
否则你永远也做不成功液体菌种。
四、培养中氧气的问题液体菌种生产中真菌进行的是有氧培养,而不是厌氧培养。
所以氧气一定要足够,装液量不要过多,在70-80%就足够了。
充氧量以10L的发酵罐为例,日充氧量为35L就足够了。
氧气少了,菌丝生长慢,过量了会造成培养基中的水份损失。
五、培养时间问题一般来说,培养成熟的时间,以平菇为例,一级种培养时间为4天,二、三级种培养时间为2-3天。
以静置后菌球占液体的80%左右,即可停止培养。
六、培养温度问题最适温度为25-28度,过高可能会烧死菌种,过低则生长速度很慢。
七、过滤系统问题空气过滤系统是个重要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前面的条件即使达到了,也做不好,因此,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好这个问题。
如果生产中能解决以上问题,那么液体菌种生产就非常的容易。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7a438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3.png)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美味可口且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而液体菌种生产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升,对于杏鲍菇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为相关从业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技术1、选择合适的菌株:杏鲍菇的菌种是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
在选择菌株时,应该注重其菌丝生长速度、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
常用的菌种有E、G两种,其中G菌株生长速度较快,产量也较高。
2、培养基的配方:杏鲍菇菌种的培养基应当具有营养丰富、适宜的pH值和水活性。
优质的碳源和氮源是培养基的关键。
通常的培养基配方包括葡萄糖、酵母提取物、玉米浆等物质。
3、发酵条件的控制:在液体培养过程中,温度、pH值、通气量和搅拌速度等条件的控制对于菌种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该根据不同菌株的特点灵活调整发酵条件,以提高菌种的生产效率。
4、提取和保存菌种:液体菌种生产完毕后,需要进行菌种的提取和保存。
典型的提取方式包括真空浓缩、贴壁滤除等方法。
而保存方面,通常采用低温冷冻或冻干保存的方法。
二、杏鲍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1、菌种接种和保存:在杏鲍菇的大棚栽培中,菌种接种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第一步。
常用的接种方式包括菌丝扩展、菌丝孢子接种等方法。
在接种完毕后,要注意对菌种进行良好保存以备后续的使用。
2、培养基的配比:培养基的配比对杏鲍菇的生长和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培养基的配比要侧重于提供充足的碳源和氮源,保持合适的水分和通气条件。
3、环境条件的控制:在杏鲍菇的大棚栽培过程中,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
通常来说,杏鲍菇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0%-90%。
4、病虫害的防治:杏鲍菇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一般可以采取合理的轮作栽培、清洁培养基和使用生物农药等方式来保护杏鲍菇的生长。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5d2fda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2.png)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美味营养的食用菌,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液体菌种生产和绿色高产栽培是杏鲍菇种植业的重要环节,对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1. 液体培养基的制备:液体培养基是液体菌种生产的基础,通常选用麦芽汁、玉米糖浆等为基础,加入氮源、磷酸盐、微量元素等成分,pH值控制在6.0-6.5之间。
2. 菌种接种:将杏鲍菇的子实体细胞分离出来,接种到含有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在30℃下静置培养。
3. 摇床培养:将培养基置于摇床上,以120rpm的速度摇动,加大菌丝生长速度。
通常在20天左右,液体中就会出现白色菌丝。
4. 分离纯化:将杂质去除,分离出纯净的杏鲍菇液体菌种。
5. 储存:以冰箱冷冻或冰点冷冻的方式将菌种储存起来,保证菌株的保存和多次使用。
1. 基质选择:选择新鲜的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秸余作为基质,将其蒸煮灭菌,作为杏鲍菇栽培的基质。
2. 棚室建设:搭建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合适的棚室,有利于杏鲍菇的快速生长和高效产量。
3. 原生菌种接种:选择优质的液体菌种,采用原生菌种接种法,均匀混合培养原料。
4. 控制温湿度:采用低温(15℃-20℃)高湿(85%-90%)的环境条件,使杏鲍菇菌丝生长。
5. 底面覆盖物:在基质表面覆盖透明塑料膜,保持适宜的湿度,增强透气性。
6. 喷雾浇水:喷雾浇水可保持适宜的湿度,也有利于芽菇的生长。
7. 日光照射:杏鲍菇需要一定的日光照射,有利于其发育和成长。
8. 控制菌体生长速度:控制杏鲍菇的生长速度,保证杏鲍菇的形态和口感。
总之,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和绿色高产栽培是杏鲍菇种植业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产量和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bf881e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8.png)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口感爽滑的食用菌,市场需求量大。
液体菌
种生产是实现杏鲍菇高效、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杏鲍菇液体菌种
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1. 菌株选择和保种
选择高产、优良的菌株进行繁育,如:黄色杏鲍菇、白色杏鲍菇、红菇、黑菇等。
保
种时,选用适宜的保存方法,如:深冻或液氮保存。
2. 培养基配方的制备
通常采用玉米粉、麦芽粉、蛋白胨等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以及酵母或绵羊血液等为
增殖因子。
适量添加糖和氨基酸等有机氮源,加入碳源和磷源等微量元素,以提供菌株繁
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3. 液体菌种生产过程
将适量的培养基加入发酵罐中,进行无菌预处理后,接种杏鲍菇菌丝,控制温度、pH、通气等因素,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生长;待菌种生长至一定密度时,进行采收后进行分装、保存。
1. 培养土的选用
可采用玉米秸秆、树皮、蘑菇渣等为基础,加入适量的有机肥,调整好培养土的pH值和水分,使之适于杏鲍菇生长。
2. 栽培管理
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参数,合理施肥、喷洒水、翻料,确保杏鲍菇菌盖完整、菌柄粗壮、菌质鲜嫩,达到高产。
3. 病虫害防治
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采用生物防治、轮作等方法,降低防治成本,提高杏鲍
菇的品质和产量。
综上所述,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现杏鲍菇高效、规模化生产
的重要手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60ce4ea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8.png)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最简单的食用菌液体菌种磁力搅拌器制作我需要一个磁力搅拌器,搅拌食用菌种培养液体种或培养孢子种菌丝液,但不想花180元左右买一个。
磁力搅拌器使用一台旧电脑风扇和一些廉价的磁铁,和用模制塑料搅拌棒的配件组合而成。
主要物料有:电脑风扇、小磁铁.重新磁铁-8MM 、模制塑料,电池强力胶(氰基丙烯酸酯)第1步:胶磁风扇准备和清理的风扇使用。
你的风扇可能有两条线(红色为正电极,黑色为负电极)。
如果它有三根线,那白线是转速计,要不需是无所谓的。
胶风扇转盘头上,请按相对两侧上用万能胶粘贴磁铁上去。
我安排的磁铁极性相反的一面朝上。
第2步:添加垫片风扇转动的磁铁面上需要用一块有机玻璃间隔起来。
间隔的目的是便于放置培养液瓶。
我最初用的是玻璃片,然后改为DVD光盘盒饭盖,胶合它们到电源风扇的四个边框上。
无论哪种方式,确保该隔离的玻璃或塑料层是高于与磁铁粘在风扇转盘的。
第3步:搅拌棒搅拌棒被嵌入在可模制的塑料制成的两个磁铁。
简单地放置在一个容器中的热水的塑料,直到它变成清晰。
放置两个磁铁(相对面向的极性)上有更多的可模制塑料的塑料和环绕直到磁铁覆盖。
然后四舍五入的边缘,嵌入式磁盘磁铁还在里面。
……详细制作过程及图片请注册登陆后浏览,网址:/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59 相关图片: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p-109320667715.html一种快速有效的液体菌种检验方法通常情况下,液体菌种质量好坏主要通过感观方法来判断,即看、闻、旋来决定菌种质量,大多数人往往由于经验不足难以把握指标,因此经常出现判断困难和失误,给生产带来影响和甚至造成损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除正确按照生产工艺流程操作外,采取一种快速有效检验方法,早期及时检验液体菌种质量,对保障生产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一套及时有效的液体菌种检验方法,此方法操作简便、简单易行。
1、检验材料1.1 土豆200g、葡萄糖20g、琼脂18g--20g、蛋白胨5g、水1000ml。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a8f3e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3.png)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在市场上备受青睐的食用菌种。
杏鲍菇不仅味道美味,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对人体健康有益。
杏鲍菇的生产和栽培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在杏鲍菇种植业中,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液体菌种生产技术液体菌种生产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利用种菌液体培养基对杏鲍菇真菌进行培养,以获得高质量、大量的活性菌种的生产过程。
液体菌种生产技术对于杏鲍菇的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选材与发酵培养基的配置在液体菌种生产中,首先需要选用优质的杏鲍菇菌株。
通过筛选和培育,选取出具有良好生长性能和产量的杏鲍菇菌株,保证后续菌种生产的质量。
其次是发酵培养基的配置。
杏鲍菇是一种木质腐生真菌,对于培养基的需求较为特殊。
传统的培养基主要包括玉米粉、大米粉、葡萄糖等,但这些培养基存在成本高、发酵时间长、产量低等问题。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利用廉价的农副产品,如玉米秸秆、稻壳、木屑等,研制出了更适合杏鲍菇生长的发酵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具有成本低、发酵速度快、产量高等优点,值得在液体菌种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2. 发酵过程的控制发酵过程是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环节,其控制对于菌种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是控制发酵温度,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8-25摄氏度,因此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确保菌丝的正常生长。
其次是氧气的供应。
杏鲍菇属于需氧性真菌,对氧气的需求较大。
在液体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空气或纯氧气的通入,保证培养液中氧气的充分溶解,促进菌丝的生长。
发酵过程中还需要对pH值、搅拌速度、培养液的营养成分等进行精细化调控,以提高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
3. 菌种的保存和复壮菌种的保存及复壮是液体菌种生产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低温冷冻、干燥、干细胞等技术,有效地延长了菌种的保存期限,保证了菌种的长期稳定性。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01fa1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1.png)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杏鲍菇通常是在野外生长的菌类,但实际上,现代农业技术已经实现了杏鲍菇的规模化栽培,其中液体菌种生产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关键。
一、液体菌种生产技术1. 选用适宜的母菌株液体菌种生产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宜的母菌株。
母菌株的选择对后续的培养和产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中,通常选择生长迅速、生物学特性稳定的优良母菌株,如“杏鲍菇1号”等。
2. 制备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的配制直接关系到菌种生产的效果,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包括葡萄糖、酵母提取物、蛋白胨等。
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各种成分,保证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均衡充足。
3. 发酵条件控制发酵条件的控制是液体菌种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给等方面的控制。
在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中,通常需要对发酵罐内的温度、PH值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保证菌种的生长发育。
4. 分离和纯化在液体菌种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菌,需要进行分离和纯化,以保证培养出的菌种干净纯正。
这个环节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对菌种进行分离和筛选,确保后续的菌种使用的纯度。
5. 菌种贮存菌种贮存是液体菌种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只有将菌种贮存好,才能确保后续的使用。
常见的菌种贮存方法包括低温冷冻、液氮冷冻等。
二、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1. 培养基的选择在杏鲍菇的绿色高产栽培中,培养基的选择至关重要。
通常会选用玉米秸秆、稻草、麸皮等作为培养基,这些原料可以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氮源,为杏鲍菇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2. 生长环境的控制绿色高产栽培中,需要严格控制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
杏鲍菇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15-25摄氏度,湿度为85-90%。
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促进杏鲍菇菌丝的扩展和产菇。
3. 病虫害防治在杏鲍菇的栽培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b26d7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5.png)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学名Pleurotus eryngii)又名茨菇、牛肝菌,是食用菌中的一种,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杏鲍菇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杏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和液体菌种生产关键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为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一、液体菌种生产关键技术杏鲍菇的液体菌种生产是杏鲍菇生产的重要环节,其关键技术包括菌种培养和发酵过程的控制。
在液体培养的菌种中添加适量的营养液和微量元素,提供养分使菌丝生长繁殖。
在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液的温度、pH值、通气和搅拌速度等参数的稳定,促进菌丝的生长。
还需要注意菌种的筛选和保存,以保证菌种的纯度和活力。
针对以上关键技术,科研人员在生产中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筛选出高产菌种和抗逆菌种,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控制培养条件等手段,提高菌种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这些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液体菌种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为杏鲍菇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保障杏鲍菇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关键技术包括基质制备、菌种接种、栽培环境的控制等方面。
基质的制备是绿色高产栽培的基础,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混合不同比例的废弃物质,如稻草、玉米芯、苏芦等,制备适合杏鲍菇生长的基质。
合理的菌种接种量和接种方法也是保证高产的关键,研究表明,适量的菌种接种可以有效提高杏鲍菇的产量。
栽培环境的控制也是影响杏鲍菇产量的重要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这些因素的合理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
总结一下,液体菌种生产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现杏鲍菇绿色高产的关键,科研人员在这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相信随着这些关键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杏鲍菇生产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9628e9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2.png)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食用菌类,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由于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栽培和消费。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是杏鲍菇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下面将介绍其关键技术要点。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是大规模生产杏鲍菇的重要环节。
液体菌种生产可提高菌种培养效率,节省培养基材料和减少环境污染,是实现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
液体菌种生产关键技术包括菌种接种、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控制等。
选择优良菌株进行培养,具有快速生长速度和高产量的特点。
合理配置培养基配方,包括碳源、氮源、矿物元素等,保证菌株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
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如温度、光照、pH值等,使菌株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菌株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绿色高产栽培是杏鲍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包括菌包制备、栽培环境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菌包制备是栽培的基础,要选择适宜的菌包材料,如木屑、秸秆等,并进行科学的堆肥处理,以提供菌丝生长所需的养分和结构支撑。
栽培环境控制是实现高产的关键,包括温湿度、光照、通风等。
杏鲍菇有较高的温度适应性,适合在15-25摄氏度的环境下生长,同时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光照强度,以促进子实体的生长和发育。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通过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灭菌、生物防治、合理施肥等,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是实现杏鲍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通过合理控制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和栽培环境,可以实现高产量、高质量的杏鲍菇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杏鲍菇产业的健康发展。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56871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f.png)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其菌肉质细嫩,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杏鲍菇的液体菌种生产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液体菌种生产是指将杏鲍菇的菌丝培养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繁殖的过程。
相比传统的固体菌种生产,液体菌种生产具有快速、高产、方便操作等优点。
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菌种选育、液体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控制。
菌种选育是液体菌种生产的第一步。
选用优良的杏鲍菇菌株进行培养,可以提高菌种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进行无菌的传代培养,筛选出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的菌株,可以获得优质的菌种。
液体培养基的配方是影响菌种生产的重要因素。
杏鲍菇对培养基的要求较高,常用的液体培养基包括玉米浆培养基、马铃薯糖浆培养基和淀粉葡萄糖培养基等。
合理选择培养基成分和浓度,可以提供菌丝生长所需的养分,并促进菌种的繁殖和产量的提高。
培养条件的控制是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环节。
温度、pH值和培养时间是影响菌种生产的主要因素。
杏鲍菇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摄氏度,适宜的pH值为5.5-7.0。
合理控制温度和pH值,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菌丝的生长和菌种的繁殖。
绿色高产栽培是指在杏鲍菇的生产中应用环保、低能耗的栽培方式,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种植基质的选择和配方、环境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
种植基质的选择和配方是影响杏鲍菇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常用的种植基质包括木屑、秸秆和菰米等。
合理选择和配比基质,可以提供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并改善菌体的质地和口感。
环境控制是绿色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合理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可以提供菌丝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并促进菌体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还可以调控菌体的品质和口感,提高商品化的价值。
病虫害防治是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
杏鲍菇易受到某些病菌和虫害的侵害,通过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治技术,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实现绿色高效的栽培。
液体菌种培养关键步骤
![液体菌种培养关键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17133e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3.png)
液体菌种培养关键步骤液体菌种设备最好有这几点功能:有停电防护装置和防止培养液倒流装置。
做液体菌种的几大重要环节:1.菌种制作液体母种的制作也有较多方法,我一般就是用小木屑加其他营养料,用锥形瓶培养。
此环节比固体菌种培养要更仔细一些,特别注意细菌的监测,菌种环节一定要把握好。
2.培养液的灭菌环节此环节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把握好每一步,确保培养液灭菌彻底。
期间注意的是,培养液不能加太满,否则放气的时候,液体从放气阀冲出。
个人建议在放气阀上再安装一个逆止阀,避免停电。
3.接种环节接种环节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我们一般是将母种先钩出来放到另一个装有蒸馏水的大锥形瓶中,然后再倒入培养罐。
哥哥环节必须有大火保护,否则容易感染。
4.培养环节、监测菌种纯度(最重要环节)个人认为此环节是液体菌种培养的中心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培养菌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每个细节。
(1)空气过滤器和接入培养罐的硅胶管要一起提前灭菌,建议在空气过滤器和接入培养罐的硅胶管间安装一个逆止阀,防止培养液倒流,这是很关键的,否则培养时因为内外压力差变化,培养液容易回流。
(2)监测菌种纯度。
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此步骤将直接决定你的成败,监测不好可能会导致全军覆没。
监测菌种纯度有以下几种方法:a.看:看培养液是否透明澄清,菌球是否均匀。
培养液不能浑浊。
用试管或锥形瓶,从下面接出少量液体(注意,一定要在大火焰的保护下进行),观察菌球是否悬浮,不能在短时间内下沉或上浮。
b.闻:闻放气阀处是否有菌丝的纯香,不能是其他酒精味、酸味甚至恶臭,要回辨别霉菌和细菌感染时不同的气味。
c.显微镜观察:显微镜观察一些霉菌的特征,平时可以将已经确定的液体菌拿来观察练习,借助一些教材,对比观察,这是经验累积才能确定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显微镜具体使用方法本论坛有介绍。
d.培养监测:这一步是最简单也是最直观的,直接反应了该菌种是否纯净。
具体操作如下:提前做好试管或锥形瓶琼脂培养基,并提前做好灭菌工作,再用此小锥形瓶或试管,在培养罐的下面放料处,接少量的培养液(这一步两人操作,一个人负责火焰保护,一个人负责接液体),整个过程在火焰的保护下塞上棉塞。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e36aed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6.png)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一种具有主要食用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杏鲍菇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
液体菌种的生产是杏鲍菇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提高产量和减少资源消耗。
本文将介绍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液体菌种生产是通过高密度液体发酵培养杏鲍菇基质菌种,以获得大量高质量的菌种。
以下是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技术。
选择优良菌株。
要选择生长快、产菌多的菌株,以保证后续产量的高效。
制备菌种培养基。
菌种培养基一般由含有营养物质的物质组成,如葡萄糖、大豆粉、玉米粉等。
制备菌种培养基时,需要注意不同菌株可能需要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控制培养条件。
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pH值等。
一般来说,温度在25-28摄氏度为宜,湿度保持在80-90%左右,pH值维持在6-7之间,可以使用pH调节器进行调节。
控制发酵时间。
根据不同菌株和培养条件,发酵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发酵时间在10-20天左右。
绿色高产栽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最大化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以下是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选择适宜的基质。
基质对杏鲍菇的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基质有木屑、秸秆等。
选择适宜的基质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合理施肥。
在栽培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有机肥料或者复合肥料,以满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需要,但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控制栽培环境。
栽培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要在不同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促进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
加强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杏鲍菇栽培中的常见问题,会对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是杏鲍菇栽培的关键技术。
通过优化培养条件、选择适宜基质和施肥等措施,可以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绿色高效的栽培。
液体菌种的制作
![液体菌种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db5ad6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9.png)
液体菌种的制作一、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技术1.溶氧量液体菌种生产中最关键的是培养液中氧的溶解量,因为在菌丝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的吸收溶解其中的氧气来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氧气在液体(水)中的溶解量与压力、温度有关,同时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渗透压有很大的关系。
2.空气过滤技术的关键就是保证进入的空气无菌度高,因此必须选择孔径小、材料先进的过滤膜。
一般细菌直径在0.55um,酵母菌在110um,病毒一般在20400mu,所以选择过滤膜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当然如果选的太小,成本将大幅度提高。
另外环境对于空气影响很大,在空气压缩机房、制种车间必须保持环境清洁。
3.培养液培养液是菌丝生长发育的营养源,要求营养全面均衡。
不同的菌种对营养要求偏重不同。
配制原料有糖、麸皮、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蛋白胨、土豆汁、酵母浸膏等。
配置培养液时,先将土豆片、麸皮一起煮熟,将汁液滤出,后加入其它辅料混匀即可。
4.接种培养器上端有接种口,也是装料口,将母种并瓶后加入抑菌剂,而后必须在火焰圈的保护下倒入罐体内,要求动作快、操作准确。
5.环境环境对菌种生产影响很大,过滤器本身不可能把杂菌百分之百地滤掉,减少环境中的杂菌基数是非常重要的,液体菌种母种接入到经灭菌的培养液中只要能形成对杂菌的生长优势就可以抑制杂菌感染,也就是说,液体菌种培养不是建立在绝对无菌的前提下相反是建立在相对无菌的前提下。
就此意义上说,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空气中杂菌基数,对于提高菌种培养成功率意义较大。
二、液体菌种生产流程工艺流程图:空气压缩→过滤↓配料→装罐→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液体种↑试管斜面种→三角瓶液体专用母种1.试管种的生产:液体菌种对试管的纯度要求很高。
生产前,先要将试管种进行纯化,不然很难生产出液体种。
纯化的方法有二种:固体种生产法和菌种提纯法。
二者可任选其一。
2.三角瓶液体菌种专用母种生产:专用母种分固体和液体两种。
从生产技术上看,液体专用母种要难一些,是用电磁搅拌器进行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菌种制作的关键技术
近年来,食用菌和药用菌的液体菌种的利用成为发展趋势,这项技术已被部分人掌握,但很多人对该项技术还缺乏深入了解,理论上吃不透,实践上更没有经验,部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企业和规模较大的菌种场正在涉足液体菌种的生产,但因为技术的原因或设备原因失败者为数不少,成功运用的也是部分较大企业。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液体菌种制作实践总结了液体菌种制作的关键技术,供参考。
1. 设备问题
全国生产液体菌种设备的有多家,有些设备可操作性强,有的可操作性较差,一般用户技术不太熟练就容易造成失败。
据我们多年的液体菌种指导的实践看,一套优良的设备要有良好的空气过滤系统、灵敏的温度控制系统、快速冷却系统、停电保护装置,耐高压精加工的罐体等组成。
空气过滤系统要有粗过滤器,气泵、总过滤器、3~4级精过滤器组成。
3~4级过滤器要能经得起高温高压,便于灭菌。
呼吸器也要经得起高温和高压。
温度控制系统要有温度控制仪表和传感器,要有相匹配的电加热管或气源。
冷却装置要做到快速冷却,进入下一级时温度降至28℃以下。
2. 培养基问题
2.1食用菌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及营养物质的浓度比例适宜时,食用菌才能良好管理生长。
营养物质浓度过低不能满足食用菌正常生长的需要;营养浓度过高,不但造成浪费,由于渗透压过大,还会对食用菌生长有抑制或杀伤作用。
同样,培养基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关系是影响菌丝生长繁殖、代谢产物形成和积累的重要因素。
各种营养成分比例中最重要的是碳源及氮源的比例。
即碳氮比,碳源不足菌体易衰老和自溶;氮源不足,菌丝会生长过慢,但碳氮比太小,食用菌会因氮源过多易徒长,不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
2.2要有合适的碳源和氮源。
要根据菌种调节适宜的PH值,还要有适宜的粘稠度。
不同的菌种对碳源的种类要求及利用不一样,但大多数药用真菌都能利用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淀粉。
如香菇最佳碳源是蔗糖和红薯淀粉。
最佳氮源是酵母膏、豆饼粉,蛋白胨次之。
香菇生长期最佳的氮源是复合氮源。
其比例是:豆饼粉:酵母膏:蛋白胨=1:1.5:0.2。
2.3不同的菌种适宜的PH值范围不同。
通常调控PH有以下几种方法;①配制合适的培养基,调节培养初始PH至合适的范围,并使其有很好的缓冲能力。
②培养过程中加入非营养基质的酸碱调节剂如Caco2,或氨水或生理酸性物质。
③将PH控制与代谢调节结合起来,通过补料来控制PH。
2.4培养基粘度越大,菌球越小,刺毛越短。
但粘度不能过大。
在培养过程中接种量越大,菌球越小,接种量大时通常可以分散的生长,而接种量小时,则有利于菌丝球形成。
搅拌速度快、通气量大时菌球小,搅拌速度慢通气少时菌球直径大。
3. 液体菌种的生长繁殖规律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长分为四个阶段,即缓滞期、指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3.1缓滞期。
其特点是,生长速率常数为等于零,菌体体积增长速度较快,胞内贮藏物质逐渐消耗,DNA和RNA的含量也相应提高,分裂迟缓,代谢活跃。
在这一时期细胞正在为下一阶段的快速生长与繁殖作生理与物质上的准备。
缓滞期的长短因菌种、菌龄和培养条件不同而异。
①接种龄,即接种物的生长年龄,它的生长期状况处于生长期的哪一阶段。
菌种处于指数生长期时,子代培养物质缓滞期短。
处于缓滞期或衰亡期的子代培养物的缓滞期长。
处于稳定生长期的培养物缓滞期处于以上两者之间。
②接种量,接种量的大小可明显影响缓滞期长短,接种量越大缓滞期越短。
③培养基成分,营养丰富的缓滞期短,反之则长。
3.2指数生长期。
液体的摇瓶种子被接入到发酵罐中,经一段时间适应,即进入指数生长期。
此期特点:生长速率最大,细胞分裂一次所需要的代时(G)较短,菌体大小形态生理特征比较一致,酶系活跃,代谢旺盛,活菌数与总菌数接近。
3.3稳定期。
随着细胞的不断生长繁殖,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逐渐消耗,代谢产物形成,使细胞的生长速度逐渐下降,此时细胞的繁殖速度与死亡速度相等,即生长速率常数为零。
细胞的总数达到最高点。
此时称为稳定生长期。
此期特点是;活菌数稳定,总菌数达到最高水平,以代谢产物质合成与积累为主,代谢积累达到最高值。
3.4衰亡期。
达到稳定生长期的菌群,由于营养物质的短缺,群体中的细胞死亡率逐渐上升,以致死亡菌数超过新生菌数,群体中的活菌数下降,出现了“负生长”曲线下跌。
此期特点:菌体细胞形状和大小出现异常,甚至畸形,菌体发生自溶。
4.不同发酵阶段的培养条件
4.1缩短缓滞期的措施和培养条件。
以指数生长期的种龄接种;适当加大接种量,可达20%以上。
采用较为丰富的培养基。
最适的培养条件:大多数食用菌的培养温度为24~27℃,低罐压0.015~0.025Mpa,较少通气量。
4.2指数生长期的培养条件。
较大通气量,培养温度为23~24℃度,罐压
0.025~0.045Mpa。
4.3稳定期的培养条件。
在此阶段的如果急用菌种就可直接利用。
如果条件限制的话就可采取降温措施,适量通气,稳定罐压。
温度22~23℃,罐压0.03~0.04Mpa。
4.4衰亡期控制措施。
尽可能低温培养,适时结束发酵。
少量通气,较低罐压。
5.发酵罐空消与培养基实消
5.1发酵罐空消。
主要是应用高温、高压蒸汽对空气过滤器、输料管道,呼吸器等部位的灭菌。
一般压力达0.11Mpa,温度达121℃,时间40min即可。
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地微放气,以防产生灭菌死角和产生冷凝水。
灭菌结束后系统还要保持正压力。
5.2培养基实消。
培养基实消就是在罐压0.11~0.14Mpa,温度121℃以上,灭菌40min 对培养基的灭菌,结束后保持罐压在0.02~0.04Mpa。
同试管制作灭菌方法一致。
6.检查污染
6.1检查方法。
采用先闻后看再取样的方法检查污染情况。
培养二天后可以闻尾气味道。
正常是无异味。
细菌污染有酸味,异味,霉菌污染有酒味。
菌丝球增加较快为正常。
不增加有可能污染了杂菌。
可在接种后第4天取样,在火焰保护下,通过取样阀门,将样液取到无菌瓶内。
再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样液接入空试管培养基上。
于32度条件下培养24h,观查有无细菌等感染。
6.2污染原因。
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①种子有杂。
②接种时压力回零进了气。
③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④空气系统消毒不好。
⑤泡沫冒顶。
⑥蛇管穿孔。
⑦接种管穿孔。
⑧阀门泄漏。
⑨操作失误。
6.3染菌分析。
6.3.1大批量发酵罐染菌,在生产中,不同罐批都出现染菌,而且是同一种杂菌,这时应考虑空气系统出了问题。
可能是过滤器失效造成的。
6.3.2个别发酵罐染菌,原因阀门渗漏、发酵罐管件有死角、过滤介质失效。
6.3.3从染菌时间分析。
发酵罐早期染菌可能是种子带杂或设备灭菌不彻底。
发酵中期或后期染菌可能是中间补料或设备渗漏及操作失误有关。
6.3.4从染菌类型分析如污染球菌、杆菌或酵母菌等可能因为蒸汽的冷凝水或空气系统泄漏。
污染霉菌大多是灭菌不彻底,因为泡沫的增多,泡沫中的空汽和泡沫的薄膜有隔热作用,不易把耐热细菌杀死。
一旦泡沫消泡,这些细菌造成污染。
7.发酵终点的确定
确定发酵结束,开始利用的时间要根据生产计划和菌龄来确定,菌种成熟的主要指标是,菌丝体形态成为多而小的菌丝球,发酵结束取样时PH值不致过低。
放置10分钟,发酵液与菌丝球不分层,菌丝球呈悬浮状,密度较大,发酵液变清即可开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