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寻“阿基米德点”
阿基米德支点
阿基米德支点阿基米德支点是由古希腊天才数学家阿基米德创造的一个物理原理,用来解释杠杆原理和力的传递。
它是阿基米德在静力学方面的重要成就之一,对于解决许多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阿基米德支点的基本原理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这句名言说明了阿基米德支点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和普遍适用性。
阿基米德支点的原理是建立在物体的平衡和力的传递上的。
在阿基米德支点的原理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基本元素:支点和力臂。
支点是一个固定的点,力臂是作用力和支点之间的距离。
当一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如果这个物体不在支点上,就会产生一个力矩,这个力矩可以帮助我们移动或者改变物体的方向。
阿基米德支点原理的基本公式是:力矩=力*力臂。
阿基米德支点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开门、开窗、用梯子、开关灯,都是利用了阿基米德支点原理来节省和利用力量。
在工程中,阿基米德支点的原理被广泛应用在机械设计、建筑结构、起重设备等领域。
现在,我们来看一些实际应用阿基米德支点的例子。
我们来看一下门的开关原理。
当我们用手推门的时候,其实是利用了阿基米德支点的原理。
门的铰链就是支点,我们用手推门的位置就是力臂,当我们推门的时候,力臂产生了力矩,推开了门。
再来看一下建筑结构。
在建筑工程中,阿基米德支点原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桥梁、建筑物、起重设备等都是利用了阿基米德支点的原理来设计和构造的。
在这些工程中,阿基米德支点的原理非常重要,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阿基米德支点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从日常生活到工程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阿基米德支点的原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力和能源。
阿基米德支点的原理不仅是一个物理学原理,更是一个人类智慧的结晶。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阿基米德支点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改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实现更有效的能源利用和创新设计。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应用阿基米德支点的原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
寻找美的“阿基米德点”
示包 裹着 , 我们 的 课 堂 也 不 例 外 。 点 在 思 盲 维 懵 懂 处 , 生 体 察 不 到 ; 点 在 思 维 定 势 学 盲 处 , 生 留 意 不 到 , 来 的 必 然 是 思 维 的 僵 学 带 化 和凝 固 。 何 消 除 思 维 中 的 盲 点 ? 如 唯有 创
为 一个语文教 师 , 在课 堂上 首先是一个 审美 主体 , 发现
文本 的 、 生的 、 学 自身 的 和 生 活 的美 。 其 次 还 是 一 个 审
美 中介 , 把 课 文 、 活 的 美 , 过 教 学 技 巧 和方 法 , 要 生 通 把
它 和 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联 系 起 来 ,培 育 学 生 发 现 美 的 眼
支点 : 构思维 的 整体 美。用精 、 、 架 少
活 的 “ 问 题 ” 现 教 学 内 容 , 构 学 生 的 主 呈 架 思 维 , 动 丰 富 的 学 习 信 息 ,的高楼的画。 师默许并支持 了 教 这 一学 习 方式 ,请 学 生 对 那 幅 画做 出 评 价 ,
树 木难 长 高 大 。同样 , 感 的 生 成 也 需 要 生 美 长 点 。 阿 基 米 德 说 过 : 我 一 个 支 点 , 可 给 我
知识 能 力 建 构 的 生 长 点 。 师 有 了“ 点 ” 教 节 意 识 . 学定 教 , 学 而 导 , 学 流程 便 如 一 弯 以 顺 教 叮 叮 咚 咚 的 溪 流 一样 自然 “ 淌 ” 充 满 灵 动 流 ,
并请其 他同学参与讨论 。教 师循循 善诱 , 其
《阿基米德原理》 知识清单
《阿基米德原理》知识清单一、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叙拉古的国王让工匠打造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是国王怀疑工匠在制作过程中掺入了其他金属。
于是,国王让阿基米德来鉴定这顶王冠是否是纯金的。
阿基米德苦思冥想了很久,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有一天,他在洗澡的时候,当他进入浴缸,发现水往外溢出。
他突然意识到,物体浸入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阿基米德得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二、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用公式表示为:F 浮= G 排=ρ 液 gV 排。
其中,F 浮表示浮力,单位是牛顿(N);G 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ρ 液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g 是重力加速度,通常取 98N/kg(在粗略计算时可取 10N/kg);V 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是立方米(m³)。
三、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1、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无论物体在液体中处于何种状态,是漂浮、悬浮还是沉底,浮力的方向始终不变。
2、“浸入液体中”的含义“浸入液体中”包括“浸没”和“部分浸入”两种情况。
浸没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部分浸入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
3、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ρ 液、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有关,而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等因素无关。
例如,一个铁球在水中下沉,一个木块在水中漂浮,虽然它们的密度、体积、在水中的深度都不同,但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都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
4、适用范围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在气体中,浮力的计算同样可以使用 F 浮=ρ 气 gV 排。
四、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1、轮船轮船是利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重寻“阿基米德点”——文学理论课程之思
学” …; 还 有 从 培 养 目标 、 教 学 目 的 和 教 学 理 念 等 方 面进 行 探 讨 : 与 此 同 时本 质 与 反 本 质 主 义论 争 此 起彼 伏 @ , 文 学 本
质 争 论 却 未进 入 文 学 理 论 课 程 教 学 的 探 讨 中 ,形 成 文 学 理 论 界 论 争 如火 如荼 , 课 程探 讨 置 身 事 外 的 “ 奇观” 。 笔 者 认 为 对 文 学 理 论课 程 的探 讨 离 不 开 对 文 学 理 论 的 反 思 ,只 有 将 相 关 争论 引入 文 学 理 论 课 程 探讨 中 . 方 能厘 清 和 解 决 问 题 。
米德点” 。学 科 定 位 直 接决 定 、 塑 造 着 教 材 编 著 和 教 学 活 动 的展开。 学 科 定 位 是 对 自身 特质 的界 定 , 只 有确 定 了此 才 能
展 开 教 材 编著 , 由 此在 教材 基 础 上 进 行相 关 的教 学 活 动 。学
乐、 绘画 、 雕刻、 舞 蹈等 , 只言 “ 研 究 文 学 及 其 规 律 的 学 科 统
偶然 的 . 只有 从 现 状 出 发 , 反思 旧“ 阿基米德 点” . 催 生 出新
“ 阿 基米 德 点 ” , 方 能 脱 文 学 理论 之 困 。
一
、
旧 的 阿基 米 德 点
1 . 窄 化 与散 乱 的 学科 定 位 :
文学 理 论 又 称 文 艺 学 , 1 9 4 9年 后从 苏 联 传 人 ,是 我 们
核心 , 是“ 三位 一 体 ” 的, 共 同构成了文学理论 课程 的“ 阿 基
建 筑 与 雄辩 。 这 个 名单 不久 便 获 得 了公认 , 不 仪 是 美术 之 概
阿基米德支点
阿基米德支点阿基米德支点,也称为阿基米德原理,是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一个物理原理。
该原理指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被它占据的体液的重量,而不取决于物体的形状或者密度。
阿基米德支点的提出,是在阿基米德对浮力和密度的研究中发现的。
按照古希腊的学说,物体下沉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
阿基米德反思了这个观点,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推理证实了它。
在阿基米德的实验中,他用一块不同形状的金属物体浸入水中,并观察其受到的浮力。
他发现,无论物体的形状如何,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被物体所占据的体积的水的重量。
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观念,即物体的重量决定了其沉浮。
阿基米德得出的结论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被它占据的体积的液体的重量。
这个原理在阿基米德的一些逸闻中也有所体现。
据说,有一天,国王要求阿基米德检验一件黄金冠的纯度。
阿基米德思考了很久,最后得出了一个方法。
他将黄金冠和同样重量的银冠分别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
根据阿基米德支点的原理,两个冠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而由于黄金的密度比银的密度大,黄金冠所占据的体积就要小于银冠。
于是,黄金冠浸入水中的深度比银冠要小。
通过这个方法,阿基米德成功判断出了黄金冠的纯度。
阿基米德支点的发现对于浮力的理解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揭示出了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本质规律,对于船只的浮力和潜水器的设计起到了指导作用。
在建筑和工程中也有应用,比如在设计桥梁、船舶和建筑物时需要考虑浮力、重力和稳定性等因素。
阿基米德支点是物理学中的一项重大发现,它改变了人们对浮力和密度的认识,也为后来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阿基米德的发现既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也展示了古希腊科学的卓越成就。
通过对阿基米德支点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行为,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阿基米德定律法
阿基米德定律法阿基米德定律法阿基米德定律法是描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定律,是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公元前3世纪提出的。
该定律表述了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重量。
一、阿基米德定律法的定义阿基米德定律法是指:当一个物体完全或部分地浸入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重量。
二、阿基米德定律法的原理1.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会对液体产生压力。
2. 液体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3. 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三、阿基米德定律法公式Fb = ρVg其中,Fb表示浮力大小;ρ表示液体密度;V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容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四、阿基米德定律法应用举例1. 船只漂浮在水面上,因为船只排开了等量水。
如果船只太重,则会下沉;如果船只太轻,则会漂浮得很高。
2. 钢球在水中浸泡时,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
如果钢球的密度大于水,则钢球会下沉;如果钢球的密度小于水,则钢球会漂浮。
3. 潜水艇在深海中下潜时,需要增加重量以保持稳定。
当潜水艇升至海面时,需要排放一些液体来减轻重量以使其上浮。
五、阿基米德定律法的应用领域阿基米德定律法广泛应用于船舶、气球、潜水器、潜艇等领域。
此外,在工业生产中也常常使用该定律来计算物体的密度和体积。
六、阿基米德定律法与牛顿第三定律的联系阿基米德定律法与牛顿第三定律有一定联系。
牛顿第三定律表述了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时,必然会有一个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作用于该物体上。
而阿基米德定律法则是描述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方向,这个浮力也是由液体对物体施加的反作用力。
七、阿基米德定律法的局限性1. 该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在液体中的情况,不适用于物体在气体或其他介质中的情况。
2. 该定律只适用于静止的物体,不适用于运动中的物体。
3. 该定律只适用于密度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不适用于非均匀或复杂形状的物体。
八、结论阿基米德定律法是描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定律。
阿基米德中点定理公式
阿基米德中点定理公式阿基米德中点定理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描述了一个平面图形中两条线段的比例关系。
该定理以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阿基米德中点定理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AB/CD = AE/CF在这个公式中,AB和CD是平面图形中的两条线段,AE和CF是它们的中点。
中点是指线段的中间点,将线段平均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解决许多与线段和中点相关的几何问题。
其中一个常见的应用是计算线段的长度。
如果我们知道了线段的两个中点和它们的比例关系,我们可以使用阿基米德中点定理来计算出线段的实际长度。
除了计算线段长度,阿基米德中点定理还可以用来证明其他几何定理。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了两个线段的比例关系,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定理来证明它们的中点也满足相同的比例关系。
这个定理可以扩展到三维空间中的线段和点的情况,从而推广到更复杂的几何问题。
阿基米德中点定理的证明可以通过使用向量和坐标几何来完成。
通过将线段的坐标表示为向量,并使用向量的加法和数量乘法的性质,可以得出中点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过代入具体数值,可以验证该公式的正确性。
阿基米德中点定理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和工程中,该定理可以用来计算线段的长度和比例。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它可以用来处理图像的变换和缩放。
在物理学和工业设计中,该定理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尺寸和比例。
总之,阿基米德中点定理是一个在几何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定理。
它描述了线段中点的比例关系,并可以用来解决许多与线段和中点相关的几何问题。
无论是在数学领域还是在应用领域,这个定理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理解和运用阿基米德中点定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
阿基米德支点
阿基米德支点阿基米德支点是古希腊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所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这个概念成为了“阿基米德原理”的一部分,它在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阿基米德支点实际上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理想的机械原理,即当一个杠杆以一个支点为中心施加力时,可以通过较小的力移动较大的负载。
这个概念对于机械工程,包括各种类型的机器和运输工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阿基米德支点也在物理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帮助人们理解了许多自然现象,并在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阿基米德支点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支点处施加一个力,通过杠杆将这个力传递给一个负载,从而产生一个较大的力。
这个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描述:力乘以力臂的长度等于负载乘以负载臂的长度。
即F1 * L1 = F2 * L2,其中F1是施加在支点处的力,L1是力臂的长度,F2是施加在负载处的力,L2是负载臂的长度。
阿基米德支点的应用非常广泛,从简单的杠杆到复杂的机械系统都可以使用这个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使用了阿基米德支点原理的设备,比如门铰链、推车、起重机等等。
这些设备都能够通过一个相对较小的力,来移动或举起一个相对较大的负载,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在工程学领域,阿基米德支点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比如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吊车来搬运重物;在汽车工程中,使用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来提供动力和稳定性。
这些都是利用了阿基米德支点原理的工程设计,它们使得工程设备和机械运转更加高效和方便。
除了工程学领域,阿基米德支点的原理还在物理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帮助理解了许多自然现象,比如地球上的重力、天体运动以及分子和原子层面的相互作用等。
阿基米德支点原理为物理学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帮助他们研究和解释这些现象,从而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发展。
在科学研究中,阿基米德支点原理也被广泛应用。
比如在实验室中,科学家可以利用阿基米德支点的原理来设计各种实验装置,从而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
阿基米德支点
阿基米德支点
阿基米德支点是一个物理学术语,用于描述物体平衡的中心。
这个术语基于阿基米德
原理,即浮力原理。
在物理学中,阿基米德支点被认为是物体的重心,或者是一个物体的
重心和重力矩的交叉点。
阿基米德支点的概念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在工程学、船舶设计和物理学中都有广泛
的应用。
阿基米德支点的概念被用于确定物体的稳定性,并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确定如何
使物体保持平衡。
在物理学中,阿基米德支点的定义是一个物体的重心,它是由物体的形状和密度分布
决定的。
如果一个物体是均匀的,那么它的阿基米德支点将与它的重心重合。
然而,如果
一个物体的密度不均匀,那么它的阿基米德支点将会发生偏移。
在工程学中,阿基米德支点的概念被用于确定物体的稳定性。
例如,在制作大型建筑
物或高塔时,必须确保它们能够稳定存在于地面上,因为任何位移都可能导致它们失去平衡。
为了确定一个建筑物的阿基米德支点,工程师必须考虑组成建筑物的各个零件的密度、形状和大小,以及它们相对于基础的位置。
在船舶设计中,阿基米德支点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当船只在水中浮动时,船只的阿基
米德支点必须位于船只的重心下方,以保证船只能够保持平衡。
如果船只的阿基米德支点
偏离了船只的重心,那么船只可能会翻倒或不稳定。
阿基米德支点的概念也被用于物理教育中。
学生通常在中学物理课程中学习这个概念,以及如何计算物体的阿基米德支点。
这种知识对学生了解重心和物体的稳定性非常有帮
助。
阿基米德的数学故事
阿基米德的数学故事阿基米德(约前287年-前212年)是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他被认为是古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的数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基米德不仅在数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还在物理学和工程学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
他的数学故事不仅激励着后人,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数学的魅力和重要性。
阿基米德最著名的数学成就之一就是他对浮力的研究。
据说,当他在浴缸里洗澡时,发现自己的身体会使水溢出浴缸,于是他便产生了对浮力的研究兴趣。
他发现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的规律,这一规律后来被称为阿基米德原理,成为了后来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基础之一。
除了浮力的研究,阿基米德还在数学领域有着其他杰出的成就。
他在几何学领域的研究尤为突出,他发现了圆的面积和周长的关系,提出了圆周率的近似值,这些成就都对后世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他还在解析几何学和无穷小量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他的成就为后世数学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阿基米德的数学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科学的热爱。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并不是一种枯燥的学科,而是一种充满魅力和趣味的学科。
他的成就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数学的奥秘,不断拓展数学的边界。
正是因为有了像阿基米德这样的数学家,我们才能够享受到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总之,阿基米德的数学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科学的热爱。
他的成就不仅影响了古代,也影响了现代,他的故事将会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数学的奥秘,不断拓展数学的边界。
让我们一起铭记阿基米德,向他学习,向他致敬!。
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公式
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公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在古希腊时代提出的一个理论,即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测量物体的重量,这种方法被称为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
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是一种简便而准确的测量物体重量的方法,它适用于各种大小的物体和各种形状的容器。
该方法通常用于实验室测量小量物体的重量,也可以用来测量密度不均匀或不规则形状的物体的密度。
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和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当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浮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因此通过测量液体的重量就可以得到物体的重量。
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的公式如下:W = ρVgW表示物体的重量,ρ表示液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测量物体的密度和体积,从而计算出物体的重量。
使用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进行测量时,首先需要在一个称重台上放置一个容器,并向容器中注入足够的液体使得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然后将待测物体轻轻放入液体中,等待液体的液面稳定后,通过称重台上的读数来测量液体的重量。
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重量。
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有许多优点,例如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等。
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需要测量液体的密度和温度,需要保证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需要注意液体的溢出等。
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测量物体重量的方法,它在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于密度测量、质量测量和材料研究等领域。
通过掌握这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和研究物体的重量和密度。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的原理和应用。
第二篇示例:阿基米德原理是一个基础物理学原理,它解释了液体里物体会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方向。
寻找美术课堂提问的阿基米德点
・
图片材料组合成天外来 客吗?说说它们 的样子及本领。 该案例 的问题 没计 能照顾 各个 次 的学 生 , 巧 没难度 , 把一
递进 的方式 , 为 学 生 铺 设 从 已 知 通 向未 知 的 起 跳 点 , 从 而 调 动
问题 二 I | : 味觉 、 嗅觉 可 以画 l 乜 来吗?
动 身 ” 的父键 题 , 就, J . 以扎 功丰富的学 信息 , 让思维 的触们 : 深入到探究的内核 案例 : ( ( i m i 味觉I I l l i 嗅觉 》
问题 一 : 咪 道 和 嗅觉 有 颜 色 吗 ?
案例 中教师通过一个订效的问题帮助学生 突破 维盲点 , 眼
学r { 1 把 据 好 问题 设 计 的 针 刈。 、 启 发性 、 引导性 、 趣 味一 和 外 放 :已 的
,
Hale Waihona Puke 淡 淡 儿点 个 人浅 。
一
・离 很 渫 亮 … … 发 的 批 么 J L 个孩子 , 很 多 孩 子 觉 得 没 有 什 么 :| 1 J ‘ 说
、
把 握“ 脉搏” , 架构支点。 问 题 有 针对 性
聪I J J 】 的同学们 , 你f 『 J 已经 解借助特 定的美术语言表现特 定
呢 ? 选 择 一 种 味 觉 或 嗅觉 ㈣ m来 。
的 含 义 的 ‘ r, 怎样从 色 彩上 、 笔 触 卜 体 现 不 的 味 觉 、 嗅 觉 个 较 复 杂 的 问 题 , 按 照层 次拆 成 儿 个 层 次 的小 问 题 , 分 步没问 , 采
: 逐步 J f 淘 , 点一点地感 受到发现的乐趣 , l 欣 喜地感悟到 : 人 的 : 荚小仪足外 美 , 重要 的赴心 的美 , 美就在我们身边 . 就在我
阿基米德中点定理
阿基米德中点定理
阿基米德中点定理说明:圆上有两点A,B,M为弧AB的中点,随意选圆上的一点C,D为AC上的点使得MD 垂直AC。
若M、C在弦AB异侧,则AD=DC-BC;若M、C在弦AB同侧,则AD=DC+CB。
1简介
阿基米德中点定理说明:圆上有两点A,B,M为弧AB的中点,随意选圆上的一点C,D为AC上的点使得MD 垂直AC。
若M、C在弦AB异侧,则
AD=DC-BC;若M、C在弦AB同侧,则AD=DC+CB。
又名阿基米德折弦定理
2证明
若为同侧
在线段AD上取点X,使得DX=DC,由于MD⊥AC,有MX=MC。
又因为M为弧AB中点,AM=BM。
同时由圆周角定理知:∠MAC=∠MBC,∠ABM=∠ACM,所以∠XMC=2∠DMC=180°-2∠ACM=180°-2∠ABM=∠AMB,所以∠AMX=∠AMC-∠XMC=∠AMC-∠AMB=
∠BMC,所以△AMX≌△BMC,所以AX=BC,AD=AX+XD=DC+CB,命题得证。
若为异侧
在线段AD延长线上取点X,使
DX=AD.因为M为弧AB中点,所以角ACM=角BCM.又因为四边形AMBC为圆内接四边形,所以,延长CB至P,则角MBP=角MAC.但是AD=DX,角ADM为直角,所以△ADM≌△XDM;∠MAC=∠AXM;∠MBP=∠AXM;∠CXM=∠CBM。
又CM=CM,所以△CXM≌△CBM。
承上,所以CX=CB。
所以AD=DC-CX=DC-CB。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定律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定律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定律和原理,而阿基米德定律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
阿基米德定律是指: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排开的液体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这个定律是由古希腊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在古代发现并提出的,至今仍然对我们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阿基米德定律的基本原理在于液体的浮力。
当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会对其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成正比。
也就是说,当物体的体积越大,它排开的液体体积就越大,浮力也就越大。
而浮力的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以及重力加速度有关,密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浮力也就越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阿基米德定律。
比如,当我们把一个塑料瓶子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我们会发现瓶子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定律的作用。
瓶子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水通过排开瓶子的部分的体积乘以水的密度再乘以重力加速度。
阿基米德定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比如,潜水员在潜水时,会利用浮力的原理来控制自己在水中的浮沉。
潜水员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体积,来控制自己受到的浮力大小,从而实现在水中的漂浮和下沉。
另外,船只的浮力原理也是基于阿基米德定律的。
船只通过排开水的体积,受到的浮力可以支撑船只的重量,使其浮在水面上。
除了对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有着重要的作用外,阿基米德定律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物体的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会下沉;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会浮起。
这种平衡关系也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平衡。
总的来说,阿基米德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定律,它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原理,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阿基米德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规律,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对阿基米德定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阿基米德知识点总结
阿基米德知识点总结阿基米德(Archimedes)是古希腊最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之一,他身兼多职,包括工程设计、发明家和天文学家等。
他的卓越贡献和创新成果影响着现代科学和工程学的发展。
下面,我将对阿基米德的多个知识点进行总结,让读者了解他的重要贡献。
1. 浮力定理阿基米德以浮力定律的发现而闻名,该定律表现为:被液体浸没的物体所受的向上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他在研究浮力中发现,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其受到向上的浮力大小正好等于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并提出了用密度与体积的比值——密度来计算物体的浮力大小。
这一定律为我们理解水利工程和水力学基础打下了基础。
2. 复合杠杆阿基米德发现,如果将两个或多个杠杆连在一起,则可以形成复合杠杆,使力的乘积比一个杠杆更大。
他研究了这些杠杆的原理,连同其他力学性质一起使用,翻译成杠杆的定理,被认为是古代力学的一大成果。
复合杠杆对于如今的建筑、车辆、机器等工程设计都相当有用。
3. 圆周率的计算阿基米德是历史上第一个能够准确估算圆周率的人,他使用各种方法来逼近圆周率。
他利用圆形内切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与圆的周长有逼近关系,并用有限的几何数据进行逼近计算。
虽然他不知道圆周率的精确值,但他的方法被现代科学家广泛使用,并在现代数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4. 结晶学阿基米德是古代的结晶学家,他发现了辛辣之物,如胡椒、姜、豆蔻等的结晶形态。
他也研究了晶体的生长规律和结晶形态的变化。
后来的科学家在他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结晶学,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研发新材料和生产过程中。
5. 阿基米德螺旋阿基米德螺旋是一种类似于螺线管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用于如飞机引擎、推进器等部件的生产制造。
阿基米德发明这种结构是为了方便升降货物和水。
他使用旋转曲线原理,将环绕柱体周围的线型形成一条斜线,其中每个圆的半径相等,它们围绕着柱体的中心轴分布,这条斜线在柱体上的轨迹上形成螺旋。
在阿基米德的影响下,现代科学和工程学继续发展,并且阿基米德所发表的科学论文,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贡献之一。
阿基米德点是什么意思
阿基米德点是什么意思教师发展的阿基米德点阿基米德原理重要知识点篇一:阿基米德点是什么意思阿基米德原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数学表达式:F浮=ρg V排(F浮=G排)液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液体的密度(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探究浮力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的基本结论:(1) 在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其浸没的深度无关.(2) 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3) 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计算浮力的基本方法:(1) 用漂浮或悬浮条件求浮力: F浮=G物(2) 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F 浮=F向上-F向下(3)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求浮力:F浮=G物-F (4) 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F浮=ρ液g V排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篇二:阿基米德点是什么意思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一、绪论1.连续介质假设:把流体当作是由密集质点构成的、内部无空隙的连续体来研究,这就是连续介质假设。
或连续介质:由密集质点构成的、内部无空隙的连续体。
2.表面力:通过直接接触作用在所取流体表面上的力。
3.质量力:作用在流体内每个质点上,大小与流体质点质量成正比的力。
4. 粘性:是流体在运动过程中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是产生机械能损失的根源。
或粘性是流体的内摩擦特性。
或相邻流层在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
5.理想流体:指无粘性,动力粘度 0或运动粘度 0的流体。
(1)什么是理想流体?为什么要引入理想流体的概念?(2)试从力学分析的角度,比较流体与固体对外力抵抗能力的差别。
二、流体静力学1.真空度:指绝对压强不足当地大气压的差值,即相对压强的负值。
2.相对压强:以当地大气压为基准起算的压强。
3.绝对压强:以没有气体分子存在的完全真空为基准起算的压强。
4.测压管水头:z p称为测压管水头,是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总势能。
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公式
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公式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在液体中浸泡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
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该原理可以用于物体的称重。
当一个物体完全或部分浸入液体中时,它会受到一个向上的
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根据阿基米
德原理,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和其自身的重力之间达到平衡,所
以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这个浮力来间接地测量物体的重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称重的公式如下:
浮力F=ρ*V*g
其中,F代表浮力,ρ代表液体的密度,V代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代表重力加速度。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称重:
1.首先,将物体固定在一个称重平台上,并记录下其质量。
2.将装有液体的容器放在称重平台上,不加入物体。
3.调零,使称重器读数为零。
4.将待称重的物体慢慢地放入液体中,使其完全浸入液体中,并且不要有空气囊在其中。
5.读取称重器上的浮力读数。
6.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计算出物体的浮力。
7.通过比较物体的浮力和其自身的重力,得到物体的重量。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物体重量时,需要减去其自身在空气中的重量。
此外,为了减小误差,测量时应注意避免产生气泡,要保证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寻“阿基米德点”文学理论课程面临着严重危机,根源于文学理论中旧的“阿基米德点”:窄化与散乱的学科定位、封闭的教材、僵化与流俗的教学活动“三位一体”的结果,有必要对此进行反思,实现文学理论新旧“阿基米德点”间的转化,即学科定位的广义诗学化,溯源、开放性文学理论教材的编著,以心灵为对象的活性教学,如此方能有效克服文学理论面临的困境,还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标签: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诗学;开放文学理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承担着将文学从现象上升为本质,培养学生文学鉴赏、批评、进行理论思考的任务,长期以来,文学理论课程陷入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
不少学者提出诸多对策:有从教材编写角度进行反思①;有从中文学科角度指出“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而不注重经典原著,特别是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1〕;还有从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探讨②;与此同时本质与反本质主义论争此起彼伏③,文学本质争论却未进入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探讨中,形成文学理论界论争如火如荼,课程探讨置身事外的“奇观”。
笔者认为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探讨离不开对文学理论的反思,只有将相关争论引入文学理论课程探讨中,方能厘清和解决问题。
学科定位、教材编著、教学活动是文学理论课程的三个核心,是“三位一体”的,共同构成了文学理论课程的“阿基米德点”。
学科定位直接决定、塑造着教材编著和教学活动的展开。
学科定位是对自身特质的界定,只有确定了此才能展开教材编著,由此在教材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
学科定位是先在的,决定了该学科的知识核心,教材是围绕此构建的知识谱系,教学活动则是该谱系的传承与自我增值,三者缺一不可。
应该看到,文学理论课程的困境是普遍而非偶然的,只有从现状出发,反思旧“阿基米德点”,催生出新“阿基米德点”,方能脱文学理论之困。
一、旧的阿基米德点1.窄化与散乱的学科定位:文学理论又称文艺学,1949年后从苏联传入,是我们学习苏联的结果。
就西方传统而言,无中国意义上的文艺学或文学理论,只有如亚里士多德《诗学》所研究的广义诗学,包括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诗、演讲术等即艺术,塔塔尔凯维奇指出:“在古代的希腊,‘艺术’一词适用于每一件运用技巧完成的作品,也就是依照常规与法规所产生的作品。
”〔2〕P82此概念到18世纪“巴多列出五种美术——绘画、雕刻、音乐、诗歌与舞蹈——并且还加上了两种相关的艺术——建筑与雄辩。
这个名单不久便获得了公认,不仅是美术之概念被建立了起来,而且它们的名单也就是美术的系统,也被建立了起来”〔2〕P23,后世对艺术的看法在此基础之上略有损益。
相较而言,我国的文学理论在范围上较窄,它不研究音乐、绘画、雕刻、舞蹈等,只言“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3〕P1,文学也只是指经典文学作品。
本世纪初国内有学者提出文学理论边界应该移动,却只将文学从狭义拓为广义,未从本质、种类上对研究范围有所变更。
学科定位窄化切断了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血脉联系,使原本活泼、新鲜的审美现象沦为僵死的教条,学科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成了应有之义,有学者指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各类课程的细分和自我封闭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往往是搞中国文学的不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和动态、搞古代文学的不了解现当代文学发展动态、搞文学的不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动态,反之亦然”。
〔4〕成因固然离不开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却也暴露出了文学理论课程定位的窄化,导致了自身知识的空疏。
学科定位窄化切断了相关学科的血脉联系,导致了文学理论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散乱,不少高校将文学理论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
我国现行高考体制下,学生不可能广泛阅读大量文学作品,更无相关文学积淀。
在这种条件下,将文学理论这样要求有较深的文学积淀和理论思考的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真是天方夜谭!有老师认为将文学理论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理由竟是:学会了理论,好读作品。
仿佛后面的阅读都只为了印证先前的理论,所有作品都为理论而存在。
这与学哲学记结论有何差别?学科定位的模糊使课程设置成了任人任意摆弄的“拼盘”,使学科间应有的逻辑勾连消失得无影无踪。
2.封闭的教材:教材是一门学科的基础,传授给初学者该课程最一般性知识,使初学者能快捷地知晓、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问题和学术前沿,是该学科的知识谱系,是该学科最简明、扼要的叙述。
就国内使用的文学理论教材现状而言,封闭性是其共同特征,主要突现为:(1)绝对的真理观:文学理论教材有着较强封闭性,陶东风先生曾言“当大学文艺教学中一元、绝对的真理观与认识论得到了体制化的支持以后,就更加‘如虎添翼’,成为压抑性、排他性的知识与话语霸权……本质主义的文艺学知识以及僵化的教学——评估——考试体制导致了文艺学的研究与教学人员思维方式的僵化。
”〔5〕P18不少教材编著者认为文学理论教材本身提供的是一些最根本“真理”,殊不知其所持传统之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真理观早已被扬弃,正如刘象愚等先生所言:“所谓真实,其实只是人们对真实的看法,有什么样的‘真实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真实,所谓惟一的客观的真实其实并不存在……人们不能将自己的真实观当作唯一的真实,而将所有与自己的真实观不吻合的文学全部当作‘虚假’而加以排斥或拒绝。
”〔6〕P6“真实”如此,真理更如此,当我们不断沉迷于理论时,忘却理论本身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达到本质的“脚手架”,诚如汪丁丁所言“黑格尔在《逻辑学》导言里指出:科学由以出发的那套公理体系,是科学无法证明的,故只好求助于人心的共识,即‘常识’。
可是,常识无法提供‘真理’。
后者是确定性的,前者则可对可错。
于是,科学因前提的不科学而成为不科学。
对此,黑格尔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构一个从问题的核心出发加以循环论证的体系。
如同一群盲人,既然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确定地指出大象的样子,那么,为什么不采取盲人之间广泛对话的方式呢?围绕‘大象’这一问题的核心,通过‘对话’——与‘辩证’分享同一个希腊词根——循环往复并且不断上升,从而可以趋近那个真实的‘象’。
”〔7〕P54人类知识如此,文学理论教材亦如此,我们在编著文学理论教程时,应将这种诚实传授给学生,它是我们文学理论不断自我更新的根源,认真考察国内文学理论教材时我们却发现,众多文学理论教材仍沉溺于提供绝对真理,忘记了真理只是我们对“真理”的“意见”。
(2)封闭的知识结构:卡西尔曾指出“我们的确一方面看到近世自然科学不断从简单的元素或质点开始去追问事物的‘理由’或‘原因’,而却对只谈形式结构的理论表示高度怀疑。
另一方面人文科学在沉吟于系统性的形式结构的对比之余,却对其系统的起源问题讳莫如深。
”〔8〕P20—21文学理论教材亦如此,当我们沉溺于各种体系理论的建构,表述各种相关理论知识时,忘却对来源进行探究。
教科书中不乏文学发生、文学本质等章节,却缺乏对文学来源追根溯源式的探问,结果是我们的文学理论只会就事论事、随波逐流,向上不能达到对文学规律的把握,向下不能解释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只沦为僵死的教条。
封闭知识结构还表现在对知识等级性的遗忘上,必须明确一点,人类知识的产生本身具有等级性,体现为下一学科的合法性由上一级学科保证,即“不同学科的真理有高下之分,低级学科的真理缺乏充分的根据,它只能借助高级学科的真理来确定自身的真理。
而最高学科的真理则一方面能确定其他学科的真理地位,另一方面又不需要任何其他学科的真理来确定自己的真理地位,换而言之,它或是自明的,或是可以自证为真的,或是根本无需证明。
”〔9〕真理等级观历史上有不同建构核心,这种等级制度始终存在,虽在现代主义哲学中遭遇困境,作为历史性先在,人类知识曾经被这样规划,无论合理与否,必须将其作为先在结构加以接受,这是理解的前提。
文学理论学科也存在着这种真理等级观,从文学始呈现为:文学——文学理论——美学——哲学——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结构,可称之为知识之树。
这种真实存在的学科层级在现代经历了尼采所言的“拉平”,它使各门学科之间原先的高下、隶属关系变为平行、独立。
这必然斩断了其“源头活水”,从内在方面造成了文学理论的封闭性。
上文从学科定位角度指出了这种封闭性,此处则从根源上予以深化。
3.僵化与流俗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的互动,是整个知识传授中最重要的环节。
就现状而言,文学概论教学活动日益陷入僵化与流俗之中。
它不仅仅包含教材编著的封闭性、知识僵化上,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对相关学科知识穷根溯源,只满足于照本宣科;不是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探究兴趣,而是扼杀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视域、学养的不足,使得教学活动中片面地、盲目地迷信教材,致使教材中的错误得不到有效批判,更谈不上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往,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偏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心灵的塑造;偏重于建构体系,忽略了对体系本身的质疑,结果是学生得到的是大而无当、充满了宏大叙述的“知识”,扼杀学生的灵性,无怪乎李泽厚先生指出现在文艺理论“摧残人才,很多有天分的人,被磨得没了”。
〔10〕P44文学理论教学如不以文学作品为根基,不致力于文本的细读,从中升华出文学理论,再用经典作品来检验、完善,只能产生大而无当的概论和僵死的教条。
更可虑的是,大多数学生不可能终生从事文学理论的研究,他们对文学理论的认知,必以大学课堂上的印象为主,如果我们教授的是上述僵死的文学概论,必然导致其对文学理论的轻蔑。
假以时日,这种轻蔑会导致文学理论的社会影响力不断萎缩,文学理论为了抵抗这种趋势,必然会将自身边界扩大,即“今天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泛艺术门类的活动。
如广告、流行歌曲、MTV、KTV、电视连续剧、网上游戏乃至时装、健美等。
”〔11〕笔者认为,这种扩容实质在于文学理论的自身危机,正如西蒙指出垃圾文化即大众文化“无一不是古典文化在当代新现实中的翻版。
”〔12〕P2通俗或大众文化本身只是变了形或被降解的精英文化或对文学经典的降格与戏仿。
如果我们能够将文学经典研究通彻,大众文化的研究自可举一反三,毕竟文学经典中审美经验的沉淀和表达最为充分。
要克服上述弊端就有必要重塑新阿基米德点——对学科定位、教材编著、教学活动进行重新思考,以新“阿基米德点”代替旧“阿基米德点”。
二、新的阿基米德点1.学科定位的广义诗学化文学理论课程定位上,不要求在学科定位上做全面调整,而应有广义诗学眼光和背景,注重学科间的勾连,从更广的审美现象出发,对其进行概括和归纳,克服课程设计上各自为政、凌乱散化状态,从广义诗学角度整合相关课程。
具而言之,文学概论课程应成为文学课程和文学批评课程的总结和集大成,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为根基,沟通中西文论,勾勒出文学的脉落史,培养对具体文本的细读能力,使之成为上述课程的逻辑汇合点,整合其他相关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自洽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