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买文具》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买文具_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买文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买文具时需要的货币知识,如元、角、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方法。
•能够通过实际范例进行计算,掌握买文具的实际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倾听老师讲解,理解课程中的基础概念。
•查阅参考资料,了解多种货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文具购物计算,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以下方面形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了解人们生活的来源和发展。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培训,加深学生对实际生活知识的尊重和爱护。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货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能够灵活应用买文具的实际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立足于实际操作,做到生动有趣并且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操作。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实践”的教学方式。
四、教学内容与调整1.教学内容买文具2.教学调整如果课程进度过于滞后,可以适当缩短部分学习内容。
五、教学流程1.课前准备1.检查教学用具是否齐备,如黑板、投影、白板笔等。
2.备好买文具的实物和相关道具。
2.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手持一些文具(如铅笔、橡皮、尺、笔记本、毛笔等),向学生展示文具,并让学生讲述自己不同的文具用途。
####(2)知识落地1.基础知识讲解(1)元、角、分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讲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方法。
(2)货币的种类及其价值。
2.趣味数学实践(1)分组作业,每个小组配备文具清单和计算器,让学生自行计算文具的总价值。
小组内合作完成买文具的操作。
(2)老师巡视各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买文具的实际计算问题。
####(3)总结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理清概念,突出知识点。
3.教学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在买文具实践算术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买文具-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买文具-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买文具的情境,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比较、选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4. 培养学生爱护文具,珍惜学习用品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文具及其价格。
2. 计算购买文具的总价。
3. 比较不同购买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4. 解决实际购物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购买文具的总价,比较不同购买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文具,让学生了解文具的用途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买文具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购买方案,让学生学会计算总价,比较不同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购买方案,进行实际操作。
5. 总结提升:总结买文具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买文具情境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评价学生在计算、比较、选择过程中的表现。
3. 评价学生在合作、交流、分享方面的表现。
4. 评价学生爱护文具,珍惜学习用品的良好品质。
六、教学建议1.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买文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一、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不同购买方案,学会计算总价,比较不同方案,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 买文具|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买文具|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1.购买文具的基本知识
2.购买文具的基本技能
3.购买文具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购买文具的基本知识
2.掌握购买文具的基本技能
3.熟悉购买文具的注意事项
三、课前准备
1.准备购买文具的物品清单
2.过渡练习,让学生练习买东西的对话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和学生互动,让学生讨论一下他们原来有些什么东西可以用来写字,画画。
2. 学习新知识
(1)讲解文具清单的制作方法,并提供一个范例,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文具
清单。
(2)介绍如何根据清单去购买文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文具店
•确定购买的品牌和数量
•浏览商品,查看价格
•询问店员,确认信息
•注意物品的质量
(3)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使用图片、实物、场景模拟等教学资源,使学生能
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练习技能
(1)学生准备自己的文具清单,分组到文具店里体验购买文具的过程。
如果
没有文具店,则可以在课堂上分角色练习。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练习购买文具的对话,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总结归纳
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回顾这节课所学到的内容,总结归纳出选购文具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
1.制作一份自己的文具清单。
2.写一篇关于如何买文具的小文章。
六、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自己去文具店试着买东西。
2.带领学生去参观大型超市,了解更多的购物知识。
买文具(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买文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求和的方法,计算文具的价格总和。
2.学生能够通过购物的实际操作来了解货币的基本单位和购物常识。
3.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交换。
二、教学内容1.货币单位及基本货币符号。
2.购物常识,如商品的价格、交换物品等。
3.由简单的购物活动引出求和的方法。
4.简单的购物估算。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熟记货币符号并进行简单货币交换。
2.让学生能够了解商品价格、交换物品及操作方法。
3.将购物活动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四、教学方法1.情境模拟法2.游戏模拟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4.板书讲授法5.课堂练习法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准备工作1.教师向学生介绍货币单位及基本货币符号。
2.教师向学生普及购物常识。
3.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并为每个小组配备一定的随堂练习稿件。
第二步:引导学生进行购物活动。
1.教师会提供一些小玩具或者文具进行展示,并令学生自由挑选。
2.学生将所选的商品摆在购物车当中,并拿到货币(纸币或硬币)进行支付。
每个商品都标注有相应的价格,学生需要根据支付的货币进行换算,再计算购物所需的总金额。
3.学生们可以在进行购物时进行简单的估算,并填写在随堂练习中。
4.在整个课程结束后,检查每个组的购物总额是否正确并进行讲解。
第三步:讲解与复习1.讲解购物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交换方式,培养其正确的消费观念。
2.进行板书讲解,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求和的概念。
3.对购物过程中出现的英语词汇进行解释,并为哪些词汇贴上对应的符号。
第四步: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实际购物,并要求他们填写购物单及价格计算总价格等内容。
六、教学反思双十一,大家都很兴奋,买文具是一个非常适合数学教学的题材。
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实物和情境模拟的方式向学生阐述货币单位和基本货币符号,引导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并进行求和概念的讲解。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货币的基本单位,培养了其消费观念和购物经验,这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及数学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1《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1《买文具》教学设计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1《买文具》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1页,主要学习的是加减法应用题。
通过实际购买文具的情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计算,解决购买文具时的加减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在购买文具中的应用。
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分析问题,正确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文具模型、计算器、黑板学具:学生文具、计算器、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拿出一些文具,比如铅笔、橡皮和尺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文具的价格吗?如果我要买一些文具,应该如何计算总价呢?”2. 讲解:我通过展示文具模型和价格标签,向学生讲解如何计算购买文具的总价。
例如,如果我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铅笔的价格是5元,橡皮的价格是2元,那么总价就是5+2=7元。
3. 练习:我给学生一些购买文具的情景,让他们用计算器计算总价。
例如,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铅笔的价格是5元,橡皮的价格是2元。
学生们用计算器计算出总价是7元。
4. 应用:我给学生一些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让他们解决。
例如,如果我要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把尺子,铅笔的价格是5元,橡皮的价格是2元,尺子的价格是3元,我应该如何计算总价呢?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总价是5+2+3=10元。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我会写上购买文具的加减法问题,以及答案。
例如:一支铅笔 5元一块橡皮 2元_____ + _____ = _____答案:5 + 2 = 7七、作业设计一支铅笔 5元一块橡皮 2元一把尺子 3元答案:5 + 2 + 3 = 1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购买文具的加减法问题掌握得很好。
买文具(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教案标题:买文具课程:数学年级:四年级下册教材版本: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2. 加减乘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加减乘除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教师出示一些文具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文具的名称。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文具的价格,让学生计算购买这些文具的总价。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加减乘除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0元钱,他想要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铅笔的价格是2元,橡皮的价格是1元,小明还剩多少钱?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文具,计算购买该文具的总价。
2. 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计算结果,并解释计算过程。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加减乘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师强调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看清题目、理清思路、检查答案等。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计算购买文具的总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加减乘除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加减乘除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 买文具》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 买文具》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1 买文具》这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购物计算。
通过实际购物场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人民币的基本认识也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单位换算和四则运算有所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计算思路,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能快速准确地完成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
2.难点:学生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单位换算和四则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定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参与实际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学习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商品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支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购物场景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所见商品的价格,并尝试用自己的钱进行支付。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支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购物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可以逐渐增加,以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理清计算思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计算方法和心得。
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解决一些购物计算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1《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1《买文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这一节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通过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计算基础。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有购买文具的经验,对于买文具的情境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买文具的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买文具的情境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
2.文具商品:准备一些文具商品,用于教学演示。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文具店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去文具店购买一些文具,你会如何计算总价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买文具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文具店里的商品价格是如何标注的?购买文具时,如何计算总价?从而引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买文具》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文具的种类和用途。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与购买文具相关的问题。
3.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重点:1.学习文具的种类和用途。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购买文具的问题。
教学难点:1.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2.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材《买文具》。
2.小组分工练习题卡片。
3.学生文具盒、铅笔、橡皮擦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老师通过问问题导入本节课的话题:“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文具?你知道不同的文具用途吗?”2.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各种文具的用途,并将其写在黑板上。
Step 2 学习新知(20分钟)1.老师提供一份文具目录表给每个小组,让学生观察并了解不同文具的种类和用途。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并记录他们所了解的文具种类和用途。
3.老师组织全班讨论,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文具种类和用途。
Step 3 合作练习(30分钟)1.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发小组分工练习题卡片。
2.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任务,分工合作解决购买文具的问题。
3.学生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和解决思路,老师提供反馈和指导。
Step 4 小结(15分钟)1.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3.老师提供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反思: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的任务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不同文具的用途、分组合作解决购买文具的问题,本节课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文具目录表可能太过简单,没有涵盖到所有可能的文具种类,限制了学生的了解范围。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买文具》公开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买文具》公开课教学设计一、引言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数学的应用。
本篇教学设计以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买文具》为主题,旨在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选择文具和计算购买文具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运用“想买什么文具、了解价格、计算所需金额”等基本购买文具的概念和方法;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好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及相关教具;2. 学生准备:学生携带练习册、铅笔、橡皮擦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大家在买文具时,是如何选择的?有没有考虑过价格和自己的需求?”引发学生思考,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2. 概念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向学生简要介绍购买文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例如,可以画出一张类似购物清单的表格,分别列出文具的名称、单价和数量,然后通过计算得出所需的总金额。
教师要有条理地讲解概念,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3. 实际操作与练习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文具,如铅笔、橡皮、尺子等,并标出它们的单价。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选择文具、了解价格、计算所需金额等步骤,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4. 相关拓展在学生具备基本概念和技能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相关拓展。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购买文具的情景并进行计算;或者让学生分组进行文具购买比赛,通过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总结与归纳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和归纳购买文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回答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景进行购买文具的计算练习,并在下节课上进行讨论和答疑。
2. 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文具价格的了解,培养其独立购物的能力,并与家长进行实际购物的体验。
四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买文具》北师大版(2023秋)
)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买文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去过文具店购物?”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使用人民币买文具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民币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使用人民币买文具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学习了《买文具》这一章节,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概念。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它是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易的重要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小明去文具店买铅笔,铅笔的价格是1元,小明给了售货员5元,我们应该如何计算找零呢?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元、角、分的换算关系和人民币的认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表现积极,但部分同学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增加一些口语表达训练,如角色扮演、即兴演讲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还有一点我觉得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同学可能对货币概念掌握得较好,但有的同学却刚刚接触。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同学的需求,设计难易适度的题目,使每位同学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买文具|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买文具|北师大版教案:买文具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章第一节内容,买文具。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我们学会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掌握找零的技巧,以及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找零。
3. 培养同学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难点:进行复杂的找零计算,以及解决实际购物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模型、文具模型、计算器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假设同学们去文具店购买文具,他们需要知道每样文具的单价,购买的数量,以及需要支付的总价。
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2. 新课导入: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
3. 讲解与演示:用教具演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释单价是每单位物品的价格,数量是购买的物品数量,总价是购买物品所需支付的总价格。
4. 例题讲解:以购买铅笔为例,讲解如何计算总价。
假设铅笔的单价是2元,购买的数量是5支,那么总价就是2元5支=10元。
5.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用练习本进行练习,计算购买不同文具所需支付的总价。
6. 复杂找零问题:讲解如何进行复杂的找零计算,例如购买一件商品需要支付15元,而你只有20元,那么找零就是20元15元=5元。
7. 实际问题解决: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解决实际购物中的找零问题。
六、板书设计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单价 x 数量 = 总价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
2. 思考实际购物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的实践性情景引入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模拟真实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1《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1《买文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小数,并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生活数学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2. 小数的大小比较。
3. 运用小数解决购物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小数的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解决购物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
2.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3. 合作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创设购物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价格标签上的小数。
(2)学生分享对小数的认识,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① 学生观察价格标签,发现小数的特点。
②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2)小数的大小比较① 学生通过购物情境,比较价格的大小。
②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 实践应用(1)学生分组进行购物实践,运用小数解决购物问题。
(2)学生展示购物成果,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
4. 总结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第32页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小数,与家人分享你的发现。
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以下是一个参考示例: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1《买文具》1.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2. 小数的大小比较3. 运用小数解决购物问题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求,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四年级《买文具》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四年级《买文具》的教学设计四年级《买文具》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买文具》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买文具》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简单小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1、小数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教师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元、角、分与小数。
板书:元、角、分与小数。
元、角、分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了,小数是什么呢?我们还不认识,这节课我们就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和小数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个新的好朋友呀?二、讲授新课1、认知小数。
(1)出示课本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书橱”里陈列的文具。
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汇报)(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
(课本2页,同桌互相核对,教师同意结果)(4)认识这些小数。
在学生都理解了标价牌上小数的意义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叫做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有无数个)观察小数,发现有什么特点?(不难发现小数都有一个点)这个“.”是小数点。
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写成35.0元呢?2、小数的.读法。
(1)学生自己先试试读读。
(2)教师范读。
板书: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
(3)学生自己读。
(4)说明小数读法的要求。
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来读。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购物场景展开,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货币的换算、价格的计算以及找零等基本技能。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货币单位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因为对情境的理解不够深入,而无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购物场景,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货币的换算,计算商品的价格,以及正确进行找零。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购物场景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货币换算、价格计算和找零的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在购物场景中,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购物场景中学习货币换算、价格计算和找零等技能,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商品价格标签、货币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内容,了解货币的换算、价格计算和找零的基本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进行货币的换算和价格的计算。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呈现一些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例如:商品的价格是多少?你需要支付多少钱?找零多少?等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买文具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1买文具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 3.1 买文具我是一名教师,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买文具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第五章第一节。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加减法来计算在购买文具时需要支付的金额。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计算购买文具时的总价。
3. 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计算购买文具时的总价。
3. 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购买文具时的总价。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运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文具商品图片和价格标签。
2. 计算器。
3. 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出示一些文具商品图片和价格标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购买这些商品时需要支付的金额。
2. 例题讲解:我选择一个购买场景,比如购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它们的价格分别是3元和2元。
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并展示计算过程。
3.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根据我给出的购买场景,计算总价。
4. 小组讨论:我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购买组合,计算总价,并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计算过程。
5.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目,让学生计算购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本书的总价,并写出计算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购买场景的例子和计算过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购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本书,它们的价格分别是3元、2元和5元。
请计算总价,并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总价 = 3元 + 2元 + 5元 = 10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我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在购买多件商品时的总价,以及如何进行找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买文具_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买文具_教学设计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买文具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买文具》这一章节进行了深入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单元的《买文具》这一章节。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运用加减法计算在购买文具时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具体的例子包括:购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总价为5元;购买两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总价为8元。
学生们需要通过加减法运算,计算出购买不同数量的文具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加减法的运用,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购买文具的情境中。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培养出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加减法的运用。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加减法运用到购买文具的情境中,并能够灵活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学具。
多媒体教具包括PPT和教学视频,用于展示文具的图片和购买情境。
学具则包括铅笔、橡皮和计算器,供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展示文具的图片,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在购买文具时如何计算总金额。
2. 讲解:我通过PPT和教学视频,向学生们展示购买文具的情境,并解释如何运用加减法计算总金额。
3. 实践:学生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铅笔、橡皮和计算器进行购买文具的计算。
4. 讲解:我针对学生们的实践结果进行讲解,解答他们遇到的问题,并强调加减法的运用方法。
5. 练习: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加减法计算购买文具的总金额,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购买文具的情境和相应的加减法运算,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购买不同数量的文具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购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总价为5元。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买文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货币的相关知识,能正确使用货币计算2.能理解并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二、教学内容1.货币知识及运算2.两位数的加减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货币计算2.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2.互动讨论3.实例演练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利用实例演示全班同学从小卖部购买文具的场景,引出学习的主题——《买文具》。
2.通过提问引导同学回顾被购买的文具品种及其价钱。
第二步:普及货币知识1.通过图表的形式,向同学们普及货币知识,让他们了解不同面额的货币。
2.借用实物模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教授货币计算知识。
第三步:学习加减法1.以简单实例为引导,教授两位数的加减法。
2.运用实际买文具的情景,让同学练习加减法的运用,加深对两位数加减的理解。
第四步:案例分析1.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练习册中的习题。
2.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同学们熟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第五步:课堂小结1.教师与同学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帮助同学们查漏补缺。
2.对于重点难点部分进行深入讲解。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成功地引导同学们学习货币知识和两位数的加减法。
同学们在思考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尝试更多互动性强、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1 买文具|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1 买文具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掌握购买文具时需要理解的一些数学概念,如金钱、大小比较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金钱消费方面的意识与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念和消费观念,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购买文具,在实践中加深对金钱和大小的认识。
•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选购、比较的方法。
2.2 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走向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购买文具的价格表、数学练习题。
•学生需要自带零花钱,量化金钱消费。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1.导入前的准备工作:先在黑板上写下“今天咱们要学习的金钱知识·用钱买文具”等文章的主题。
2.导入方式:教师以学生的生活实例进行导入,比如孩子买文具。
4.2 授课4.2.1. 金钱知识1.带领学生认知各种纸币的图案和面值。
2.教导学生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如多少元钱对应什么样的纸币。
3.在纸币的基础上,引出金币和零钱的认知,并告诉学生各种不同货币的换算关系。
4.2.2 物品价格比较1.展示不同品牌、不同材料的文具,并让学生对其价格进行比较。
感受到质量、材料对价格的影响。
2.准备一份文具清单,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购买的文具,并让学生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
3.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班内围绕同一个商品进行比较,继续加深购买价、成本价的概念。
4.2.3 购买文具1.在购买文具前讲解一下盈亏和余额的概念,以增强学生购买文具时要注意经济实惠的观念。
2.让学生自行购买文具,实践购买过程,并记录下商品及价格。
3.学生在购买完毕后完成练习,设计一套论文来记录比价、结余等情况。
4.3 作业布置请学生将自己购买的文具记录一下价格,并在文具列表下方计算好当次购物的总花费、结余,以及购物后余下的钱数。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中,通过买文具的实践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了金钱、货币、比价等知识,培养了他们对购物的基本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小数的乘法
《买文具》教学设计
石壁小学黄雅宁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3——34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探索简单的一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与算理。
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整数加法以及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一些运算定律的应用,所以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把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推广到小数乘法中去,体验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小数乘法以及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借助面积模型,经历探索简单小数乘整数算法的过程。
2.能正确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口算,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方法的数学思维。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够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
你们还记得吗?好,老师就考考你们。
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课件)
7×2 =()+()=() 5 + 5 + 5 =()×()=()
8 + 8 + 8 + 8 + 8 + 8=()×()=()
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的()的()的简便运算。
师:恭喜你们,挑战成功!但是要摘取数学王国的皇冠,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学习。
在探究新知识前,我要带你们去个地方。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文具店)。
师:熊妈妈的文具店开张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是什么文具?
预测:有铅笔,尺子......
师提问:那你能根据图中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预测:一支铅笔0.3元,买4支铅笔多少元?一块橡皮0.2元,买4块橡皮要多少元?......
【设计意图】通过购物,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之中,也为下面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做铺垫。
三、探索新知
师:刚才我们从买文具情境中,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就选其中一个问题,一起来研究研究。
(一)探究小数乘法的意义。
每块橡皮0.2元,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出示课件)
师:我们可以怎样列算式呢?(只列算式不计算)
指名让学生说出算式。
(0.2 × 4;0.2 + 0.2 + 0.2 + 0.2)
(如果有人说出来)
预测:0.2 × 4 = ;
(如果没人说出来)
预测:0.2 + 0.2 + 0.2 + 0.2 =
师:这个算式也可以,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呢?
预测:0.2 × 4 =
师提问:大家看这算式,0.2是什么数?4是什么数?
预测:小数,整数,而这个算式是小数乘以整数。
师:对,这个是小数乘整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小数乘整数。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买文具这一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问题解决。
师提问:大家再来看这乘法算式,你能说说这0.2 × 4 表示的意思吗?
预测:0.2×4表示的是4个0.2相加的和。
师:对了,大家看这算式,那是怎样的数的和呢?
预测:相同的加数;相同的数
师:谁能完整地说出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呢?
预测: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师:小数的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解答问题时,先让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究算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然后进行交流算法。
师:小数乘法的意义我们已经知道了,你能算了吗?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师提问: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0.2×4的得数?(0.2 + 0.2 + 0.2 + 0.2;
0.2元=2角, 4×2角=8角,8角=0.8元,0.2×4=0.8。
)
师:恩,我懂了,是4个0.2相加的和,就是我们0.2 × 4的意义,原来你运用的是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0.2 + 0.2 + 0.2 + 0.2)
(如果有人想出来)
生:0.2元 = 2角, 4×2角=8角,8角=0.8元,0.2×4=0.8。
(如果没人想出来)
师:老师这,也有一种方法,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师:0.2元,老师想把它转化为整数,那老师要怎么办呢?
预测:可以把0.2元 = 2角
师:0.2元=2角,那2角× 4是求4个什么?(提醒学生说完整)
预测:求4个2角是8角
师提问:你能说说8角是几元吗?
预测:8角=0.8元,所以0.2×4=0.8元(提醒学生说完整)
师:好,你真棒,这位同学说的这个方法,就是把小数乘法的新问题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用旧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
那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一样的算法吗?
(如果没人想出来)
师:那老师有一个朋友——笑笑,它非常不服气,他看到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他也想出了和你们不一样的方法,同学们想不想看看?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笑笑是怎么做的呢?(借助直观模型计算)
师提问:笑笑用一个长方形代表1元,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元?
预测: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元。
师:每块橡皮是0.2元,谁来说说笑笑应该涂几份呢?为什么?
预测:0.2是2个0.1,所以应该涂2份。
师:一块橡皮涂2份,那4块橡皮要涂几份呢?谁来帮帮笑笑呢?
预测:一块橡皮涂2份,那4块橡皮就要涂8份。
师:那8份就是几元呢?谁来说说?
预测:8份就是0.8元,所以0.2 × 4 = 0.8元。
师:好,说得很好。
这位同学说的这个方法,就是把小数乘法的新问题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用旧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
【设计意图】借助面积模型,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体会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有这几种方法,第一种,我们是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来计算的;第二种则是把小数乘法的新知识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旧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第三种则是借助面积模型,体会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三)自主探索
师:同学们,这些方法都学会了吗?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
提问: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出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指名让学生汇报。
预测:0.4 × 3 = 1.2元;0.4 × 3 = 0.12元
师:计算错误了,0.4是4个多少?3个0.4是多少?
师:转化为整数,0.4元=几角?3个4角是多少?12角就是几元?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原则,当学生掌握了其方法后,及时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深化新知,同时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与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买了什么文具?我们还可以买什么文具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几道题。
1. 课本“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2.课本“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3.课本“练一练”第3题。
(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能熟练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五、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数学的魅力大不大?希望同学们能用你们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的交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材,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