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许春梅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b9511c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2.png)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一、说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是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一套小学数学教材。
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平面图形,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以及简单的几何知识。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这些基本的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说学情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基本的折纸、剪纸、拼图等动手操作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已有知识,通过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新的图形。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使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了解它们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活中出现的图形的欣赏,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了解它们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五、说教法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e9c3bbde33d4b14e85246852.png)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课程纲要》学校名称:平陌镇中心小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设计教师:韩丽萍总课时:3课时
一、学生及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特征,经过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
1、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1课时
2、拼一拼 1课时
3、认识图形练习课 1课时
四、课程实施
㈠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㈡学习方式
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动手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㈢实施对策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教学的效率。
2.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每个知识点要落实到位。
五、课程评价:
1、利用基本练习评价学生对图形的名称的认识情况。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评价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评价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能力。
2024年春季学期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24年春季学期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0d9bc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4.png)
2024年春季学期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大小。
(2)理解并应用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初步认识并应用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4)初步了解简单的分类和排序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体验数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数的认识与运算:(1)100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大小。
(2)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不进位和进位的加法,不退位和退位的减法。
(3)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
2.图形与空间:(1)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辨认。
(2)简单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3.分类与排序:(1)初步了解分类和排序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排序活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教学手段:(1)利用教具、学具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2)组织丰富多样的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四、教学安排1.时间规划:(1)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每周安排3-4节数学课,每节课40分钟。
2.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和定期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
3.拓展与延伸:(1)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元素,如数数、比较大小等。
(2)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五、教学反思与总结1.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2.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_第三单元_第一节【第一课时】《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北师大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_第三单元_第一节【第一课时】《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北师大](https://img.taocdn.com/s3/m/943df57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b.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一、教材分析1. 内容简介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
通过数花生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初步感知100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多种数数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数培养数感,感受位值。
二、学情分析1. 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已经有了“10个一是1个十”的经验。
2.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已经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他们并未真正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需要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学习和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 教学难点:了解计数单位“百”。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数数的过程,感知数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1)数20以内的数。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会数数吗?我们一起来数到20,好吗?谁能接着数下去?(2)引入花生。
教师出示实物花生,提问:你们知道老师这个纸杯里装多少花生吗?2. 探究活动(15分钟)(1)数花生。
教师引导学生数花生,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数数方法。
(2)总结数数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一种标准的数数方法,即从1开始,一个一个数,数到10个就换一行,继续数,直到数完。
(3)数100以内的数。
教师引导学生用刚刚总结的数数方法,数100以内的数。
3. 实践应用(10分钟)(1)数小棒。
教师发放100根小棒,学生用刚刚学会的数数方法,数小棒。
(2)数豆子。
教师发放100颗豆子,学生用刚刚学会的数数方法,数豆子。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67c2ed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f.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遵循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册书共分为七个单元,分别是:认识图形,加减法(一),有趣的计量单位,加减法(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简单的排列组合,有趣的数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数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直观体验,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如认识图形,理解图形的特征,能够辨别和命名各种图形。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法,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并辨别各种图形,理解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图形的规律,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理解数学概念。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图形,让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图形的特征。
3.课堂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图形的特征,能够辨别和命名各种图形。
一年级数学下期课程纲要
![一年级数学下期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43922761783e0912a2162ac5.png)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期《课程纲要》科目名称小学数学设计教师朱冬丽日期2012.2适应年级一总课时60课程类型基础课程学校郑州航空港区外国语小学课程内容本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进行设计的。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数与代数”领域: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图形与空间”位置、图形的拼组“统计与概率”领域:统计“实践综合应用”领域:认识人民币、认识时间、找规律、总复习其中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从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
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课程内容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新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新](https://img.taocdn.com/s3/m/14cd48c849649b6648d74764.png)
数学(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课时:90课时设计者:郭晓妮、苏慧梅/和林第五小学数学低年级组背景本册教材中的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都是一年级上册知识的扩展,其余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20以内的退位减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是本册的重点和难点,所涉及的计算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加减法计算教学的核心,是迅速和准确计算多位数加减法的必要前提,更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基础;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强调优法的计算,强调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发现计算规律,形成计算技能。
此外,教材非常注重对知识的回顾整理,在七个单元的结束处都设置了“成长档案”,引导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的好习惯,为逐步学会主动建构知识奠定基础。
书中有六个单元都编排了解决问题的例题,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目标1.借助操作计数器等学具,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等知识,自主探究“20以内的退位减”和“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准确熟练地口算,掌握相应的口算技能。
2.通过观察、描画立体图形、拼摆七巧板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经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简单分类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感受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建立由象形统计图到简单统计表的过渡。
4.通过购物活动认识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知道爱护人民币;通过观察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和画图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ac32b5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00.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四个方面:数的概念、几何图形、量的计量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本册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识数能力,对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数学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待加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数的概念,认识各种几何图形,了解量的计量,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几何图形的认识、量的计量、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几何图形的分类和转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实物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趣味小游戏,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教学讲解:教师结合实物、教具,讲解新知识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
4.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课堂练习: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7.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课件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93aeb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e.png)
35 28 60
100以内数的认 识
61 82
63 94 35
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大小比较。
小棒图
计数器
56 87
28
91
60
27Leabharlann 十位个位27( )个十和( )个一是27.
数的运算
20以内数的加减法
8
11
13 15 18 10
5 20 17 19
13+2 17-3
6+9 16-8
100以内数的认识
生活中 的数
加与减 (三)
01
数与代数
03
统计与概率
02
图形与几何
04
数学好玩
目录
1 加与减(一) 2 观察物体 3 生活中的数
4 有趣的图形 5 加与减(二) 6 加与减(三)
数的认识
20以内数的认识
11 8
13 10
5
17
19
15 18 20
100以内数的认 识
61 82
63 94
56 87 91
PART 1
感谢观赏
点击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61 82
63
35
94
56
28
91 87 60
53+22 46-12 46+39 32-28
个位 十位 29 + 19 8 4 1
解决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枝 = = 20枝
比 多4只。
多4只 有7只 有11只
202X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147c08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4.png)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新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趣的图形》一节,是一节新授课。
(二)教材简析《有趣的图形》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基础图形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学习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各种常见图形的特点,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就成为教学的重点。
而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则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他们体验各种图形的特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物体。
三、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学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和总结图形的特征。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各种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入新课: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图形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自主学习1、观察图形:学生观察各种图形,发现和总结图形的特征。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e581a0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a.png)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空间与位置、时间与货币、数据处理等。
这些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经对数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在知识掌握程度、学习习惯、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掌握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空间与位置、时间与货币、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空间与位置、时间与货币、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空间与位置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趣味故事、生活实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解,突破教学难点。
5.动手操作:学生利用教具、学具等进行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一年级数学下册一——五单元课程纲要
![一年级数学下册一——五单元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3de13744fe4733687f21aa0f.png)
程
评
价
(一)评价指标:
1.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2.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
3.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4.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
(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1.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兴趣、行为及各种表现(课上活动、课外活动和家庭活动)进行评价;
2.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学生最终取得的成就或测试成绩进行评价。
总课时
8课时
设计时间
2012、2、8
学生、
学材
及
其它
背景
分析
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概念,本套学材根据儿童已有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将数概念的教学划分为若干阶段。在儿童步入小学校门的第一个学期,组织他们学习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在儿童步入小学校门的第二个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
3、自主探究学习。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课堂生成的新知
实施建议
疑惑,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新知的学习,在合作交
流过程中初步建立合作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作用。
5、讲授训练结合。精讲学生理解上有困难的知识,设计有针对性的练
习,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堂交流,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如:知道正方
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并感知平面图
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并感知平面图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62040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f.png)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学期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简单的几何图形认识、数据收集与简单统计等方面。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概览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加减法、简单的几何图形认识、位置与方向、时间认识、数据收集与简单统计等。
每个单元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加减法,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认识。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掌握数的运算规律,以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如直观演示、互动探究、合作学习、游戏化教学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安排。
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将合理安排复习和巩固的时间,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六、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将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方法。
通过评价和反馈机制的建立,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
七、教学资源与支持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教辅资料、网络资源等。
同时,将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如数学实验室、数学游戏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资源支持。
八、教学总结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将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
最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计划
![最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ad7ead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d.png)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计划简介本文档是关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计划的最新版本。
该计划旨在提供一年级学生所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课程内容课程将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1:数的认识- 自然数的认识和运算- 数的序数和比较- 数的拆分和组合模块2:加法和减法-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模块3:长度与重量-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重量的认识和测量模块4:时间与日历- 时间的认识和读写- 日历的认识和使用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和探索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游戏化教学:结合游戏元素,使研究过程更有趣,并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3. 小组合作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几项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 测试和考试成绩: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课堂作业和项目作品:评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 学生应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 学生需要自备数学工具,如尺子、计算器等。
以上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计划的最新内容,请学生和教师按照本计划进行教学和学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df5528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2.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数一数”,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数字0~5,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感受数字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
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数字1~10,对本学期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
但仍然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此外,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数字0~5,理解它们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数字0~5,理解它们的意义。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数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图片、实物、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数字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知:通过卡片、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认识数字0~5,理解它们的意义。
3.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将数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数一数图片中的物品,小组内交流分享。
4.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数字0~5的认识2.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包括: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标、教材、学情解读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标、教材、学情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7b0e4719b6648d7c1c74670.png)
各课时分析及教学策略
第二节 借助两种直观模型认识100及计数单位百 • 认识100及计数单位百:操作体会10
个十就是1个百,进而抽象出新的计
数单位“百”。 • 理解计数单位“一”、“十”、 “百”之间的十进关系。进一步认 识计数单位“百”。 • 进一步认识数的结构,理解100以内 数的意义。
各课时分析及教学策略
第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上册 10以内数的认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后续的相关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
识与比较 在具体情景中描 述数的相对大小 关系
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与比较 第二学段 亿以内数的认识 和大小比较
识与比较
20以内数的认 识与比较
第三单元基本思路与知识结构
通过数数感悟100 以内数的意义 认识数100与计数 单位“百”的意义 认识100 以内的 数(生 活中的 数) 认、读、写100 以内的数,体会 十进位值制计数 法 比较100以内数 的大小 “数花生”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课标、教材、学情解读
一年级数学组
• 第三单元 • 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数 有趣的图形
回顾新课标(第一学段目标)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 义。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 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 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 和画图的技能。 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过程中,发展数感。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3、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4、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开学第一课上课讲义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开学第一课上课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fede55d4028915f814dc272.png)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学习内容:与学生分享北师大版小学生数学一年级下课程纲要学习目标: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学习方法。
2、通过了解这学期要达到的目标,鼓励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3、通过对学习方法的交流和渗透,促进学生更好、更有效的学习。
学习重点: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学习难点: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俗话说:“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一次的相逢。
”今天,我们班的三十三个孩子和老师们又走到了一起,可以说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份子修来的福分,老师很喜欢看到小朋友可爱的笑脸,爱听小朋好们清脆的笑声,让爱来伴随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吧。
各种知识就像一个百宝箱,我们收获的知识就是我们的宝贝。
(点击课件,智慧老人.....)淘气、笑笑和机灵狗也拿出了自己的一部分宝贝,让我们一起欣赏。
(点击课件,淘气、笑笑、机灵狗......)想一想,你的百宝箱里有哪些和数学有关的宝贝?(点击课件,编者的话......)你愿意展示一下你的宝贝吗?(请几名学生说一说,教师即使给予评价)看来,小朋友们的百宝箱里已经有了一些和数学有关的宝贝了,。
你想知道这学期李老师将会带给你什么宝贝吗?在这个欲暖还冷的季节里,我们要继续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点课件,第一单元)比如:15-9等于几?还要学会解决生活中和这些题目有关的数学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减法,两样事物进行比较的减法。
比如:我有16支笔,xx有7支笔,我比xx多几支笔?哪个小朋友再举个这样的例子?(鼓励性评价)请你给同桌说一个这样的例子吧,回家也像这样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教师参与,及时辅导)在天气回暖,春雷始鸣的日子里,让我们用自己的火眼金睛从不同方向去观察物体,发现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
(点课件,第二单元)当我们迎来三八妇女节后,就要扩充数字宝宝的数量了,要认识100以内的数字宝宝。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K12教育文档)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K12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0fe5ff8964bcf84b8d57b91.png)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教材简析: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取消了统计学习单元。
(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任教年级基本情况:本年级共有学生97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
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
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及要求一、数与代数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3ac015d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9.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教学材料: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教材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适用年级:一年级下学期一、课程目标本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六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有四个单元,一个单元是数的认识,三个单元是加减法;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是观察物体和有趣的图形。
除此之外,还有“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总复习”。
数与代数的教学内容占了很大的比重,此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点在于培养学生数感,发展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运算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要注重通过让学生在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想与交流等活动中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低年段的数学教学要自始至终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
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六单元购物"。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北师大版新一年级数学下册教主要任务和要求
![北师大版新一年级数学下册教主要任务和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6e927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f.png)
北师大版新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一、引言随着学期的深入,北师大版新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工作将展开。
本阶段的教学任务旨在巩固和拓展学生在上册中学习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详细阐述本册教材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教学和学习方向。
二、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在数与代数方面,学生需要继续深化对数的认识,包括整数的读、写、比较大小以及数的顺序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际应用。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和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运算的实际意义,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加减法应用题的初步认识本册教材将引入加减法应用题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学会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并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空间与图形1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学生将初步认识平面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能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如边数、角数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和识别。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2图形的简单变换学生将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等简单变换,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变换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图形变换的乐趣和实际应用。
四、统计与概率1数据的简单收集与整理在统计方面,学生将初步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学会使用简单的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并能够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比较。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学材料: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教学课时:55课时
授课教师:许春梅
适用对象:一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数学好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程内容
本册教材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活动”三大内容,力求加强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突出所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领略数学的全貌。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9课时
2、第二单元观察物体3课时
3、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8课时
4、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5课时
5、整理与复习3课时
6、第五单元加与减(二)10课时
7、数学好玩3课时
8、第六单元加与减(三)10课时
9、总复习4课时
课程实施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实践活动“数学好玩”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
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课程评价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
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
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听讲、完成作业。
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水平,注重考察学生是否愿意独立思考,思考过程是否有条理,是否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用建立成长记录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最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程、整理与复习的体会,等等。
二、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低年级学生往往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或实物模型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要重视结合具体材料和实际操作的过程评价他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评价学生是否会数百以内的数时,可以让学生实际去数一堆物体。
在数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数数的方法,观察他们是否能熟练地数数。
对于“生活中的数”的评价,可以结合具体问题和活动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数、读、写、认百以内的数,能够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
对于加减法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能正确计算百以内加减运算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对“观察物体”的评价,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考查他们是否能辨认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
对“有趣的图形”的评价,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物体和操作活动,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否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能否将图形进行分割和组合,能否利用七巧板拼图并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查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例如,在第 78 页“跳绳”的情境中,教师可以考查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主题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是否有估算的意识,并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能否尝试寻找计算方法,并愿意与同伴进行交流;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在解决完书上的问题外,还愿意并能够提出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