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世界格局
考研政治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知识点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一、当今世界局势一两极格局解体1、世界经济格局1核心内容: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2三个阶段:①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表现为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②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原因:A、国际金融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B、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引发的能源危机,打乱了国际贸易旧有的价格体系;C、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日本、西欧的经济发展比美国快,美、日、欧的经济实力消长明显;③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2、世界政治格局1发展阶段: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冷战的开始、两级政治格局的动摇、两极格局的终结;2新旧格局转换的特点①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②新格局的形成过程将会复杂得多,形成时间也要长得多;③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过程;二世界多极化1、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各种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绝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2、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在于:各方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决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3、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的原因1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2世界上冷战思维的继续、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也会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3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世界多极化进程将充满矛盾和斗争;三经济全球化1、主要表现: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贸易国际化;金融国际化;2、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突出表现1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2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3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4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5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3、作用: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成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发展中国家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又要趋利避害;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两者是并行不悖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活动国际化加深和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产物;它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争夺世界市场成了国际竞争的热点;四区域经济一体化1、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四个阶段:①贸易一体化;②要素一体化;③政策一体化;④完全一体化;2、类型:第一,优惠贸易安排;第二,自由贸易区;第三,关税同盟;第四,共同市场;第五,经济同盟;第六,完全经济一体化;3、主要的组织①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大大刺激了其他地区一体化的发展;②北美自由贸易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二、当今世界关注焦点一综合国力竞争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当今时代呈现出下列特点:1、21世纪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场竞争中,处于科技发展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居于优势地位;2、网络功能的变化,使人类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时代,这将导致信息皆代资本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最终成为核心资源;3、联合争强、集团取胜的“航母式”模式,将是未来竞争的主要手段;4、新世纪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深刻表现为一场世界范围的“创新战”;5、进入新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具体形态上表现为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又取决于人才和教育的竞争;6、还存在着少数发达国家为了本国和本集团的利益,以“新干涉主义”为借口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甚至是武装干预的危险;二大国关系1、中美关系:在四次战略经济对话中,双方不仅就事关两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还取得了近200项具体成果;中美战略对话已成功举办五次,为两国在政治层面进行战略沟通提供了新的重要平台;2、中俄关系:第一,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加强相互支持;第二,深化务实合作,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第三,全面推进人文合作,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第四,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3、中日关系:第一,巩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第二,加强战略互信;第三,深化互利合作;第四,增进两国人民感情;第五,建立健全各领域合作机制;第六,扩大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4、中欧关系、中国与东盟的联系;三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1、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的原因:第一,冷战结束使国际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所导致的全球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第三,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过度崇尚经济主义;2、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特点:第一,安全内涵和主体的多元化;第二,爆发方式复杂;第三,影响范围广泛;第四,治理难度增大;第五,国际合作尤显必要;第六,应对心态更需开放;第七,国际组织的作用突出;3、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加大的原因1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发展;2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各国首要目标,而这一目标实现与否也会对世界政治发展产生影响;3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联系更为密切,也使世界政治发展更趋复杂;4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经济成为外交的主要内容;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大,并不是排除和取代政治、军事因素的作用;四地区热点问题1、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维持较长时期的世界和平与稳定是完全可能的原因1世界大战特别是核大战的主要根源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已发生了实质转变;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虽存在严重的矛盾与竞争,但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联系和依赖日益加深,它们之间存在着协调与合作;3冷战后大国关系加紧调整,形成一种“一超多强”的局面,各大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借重、相互制约,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2、中东问题的原因:第一,大国势力及地区强国势力之间的相互争斗是导致中东安全形势及一些中东国家政局长期动荡的外部原因;第二,中东地区国家间及国家内部民族、宗教和教派矛盾错综复杂,是造成中东地区动乱的内部原因;3、中东问题主要是指阿以矛盾,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4、解决中东问题的难题:领土和边界纠纷;耶路撒冷未来地位,巴勒斯坦难民,犹太人定居点,水资源分配等等;五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新增1、西方大国对外一直奉行干涉主义政策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需求,经常凭借其经济、军事优势,以各种名义对别国发动战争;仅20世纪末以来,就连续发生了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充分暴露了西方大国对外奉行干涉主义的本质;2、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①以联合国的名义发动战争;②全力扶植反政府力量;③利用各种手段配合军事打击;④直接插手利比亚“后卡扎菲时代”的政治安排;⑤美国退居二线,英法同盟发挥了实质性的主力作用;3、中国的主张中国始终主张,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其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任何国家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对其侵犯和破坏;六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1、宗旨:“维持国际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等;2、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等等;3、作用:积极推进非殖民化运动,支持被压迫民族自决和独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和制止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众多问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主要挑战:多极化与单极倾向两种势力之间的斗争一直在全球和联合国内进行着;与多极化并存的分散化趋势的出现;5、联合国未来的发展的特点:联合国将依然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将继续由大国占主导地位;联合国的中心任务将继续是维护和平与安全,但安全概念正在发生变化;发展问题将在联合国的议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家将不再是联合国中和国际事务中唯一的行为主体;联合国将逐渐向着为建立规制社会、担负治理全球任务的国际组织演进;三、发展中国家一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1、共同特征:1历史上有着相同的遭遇;2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均获得了政治独立;3发展中国家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4发展中国家都十分珍惜本国得来不易的独立;5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发挥独特作用;2、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第三世界的崛起,不仅根本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第二,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第三,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深刻地改变着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很大的变化;第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上升,它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世界经济的面貌,成为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二南北关系1、南北关系: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2、二战后的南北关系已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它的根本特征是南北双方不公平、不合理、不平等的关系;南北矛盾是指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少数发达国家之问的矛盾;3、冷战后南北关系的特点:第一,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日益突出;第二,南北经济矛盾依然存在,但出现了与冷战时期不同的特点;第三,南北对话与合作关系加强;第四,区域内或集团内的南北关系有所发展;4、南北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和表现:首先在于南北政治经济关系不平等,特别是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其次,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加紧推行强权政治和经济霸权;5、解决南北关系的根本途径:第一,解决南北关系的途径,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二,加强南南合作,提高南方的经济实力,以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第三,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三南南合作1、南南合作的新特点:第一,地区集团化趋势加速发展;第二,合作内容的多样化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第三,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调整了战略,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2、南南合作的意义:第一,它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第二,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促进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第三,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壮大了这些国家的力量,对于提高它们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很重大的意义;3、南南合作的主要形式:区域性的经济合作、贸易合作、货币金融合作、技术合作;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1、含义: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2、必要性: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最好解读;3、意义:首先,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其次,它反映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崭新道路;五、推动构建和谐世界1、内涵:一方面向世界表明,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妨碍和威胁其他任何国家;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之福而非冲突之患;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2、必要性: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企盼;3、目标: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具体来说,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民主平等的世界,和睦互信的世界,公正互利的世界,包容开放的世界;第一,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和谐世界的基本前提;第二,各国互信合作、和睦相处是和谐世界的重要保障;第三,各国普遍发展、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的坚实基础;第四,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共同发展是和谐世界的鲜明特征;4、举措:一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二是同各国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三是同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促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四是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政治考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两级格局解体1、国际经济格局国际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规模和态势。
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二、世界多极化1、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原因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②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2、当今国际格局的特征主要表现①多种战略力量共同主导世界事务,国际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趋势②各个行为主体更加注重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分歧③在国际竞争中,军事作用下降,经济、科技作用突出,综合国力竞争激烈三、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
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①新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②两级格局的结束,使原来处于对峙状态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联系,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③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④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⑤三大国际经济协调组织的建立和其作用不断增强,为经济全球化构筑了组织和法律框架。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①生产国际化②产品国际化③投资金融国际化④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化⑤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②网络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四、综合国力竞争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
1、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内容(1)经济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中心内容(2)国际政治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目标(3)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4)军事力量仍然是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威慑性的手段(5)文化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愈益突出的一个方面(6)人才和人的素质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内容2、综合国力竞争的特点①处于科技发展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居于优势地位②网络功能质的变化将导致信息替代资本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最终成为核心资源③联合争强、集团取胜的“航母式”竞争,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④当前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深刻表现为一场世界范围的“创新战”⑤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有可能出现富国愈来愈富、穷国愈来愈穷的趋势⑥在大国间的角逐中,还存在着少数发达国家为了本国和本集团的利益,以所谓“新干涉主义”为借口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甚至是武装干预的危险。
政治知识之全球政治格局
政治知识之全球政治格局世界政治格局指的是全球政治势力、国家联盟和各国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博弈关系。
它是由各国经济、军事、文化等实力的综合体现,并与各国的地理位置、资源、历史和文化背景等联系在一起。
本文简要介绍了全球政治格局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现阶段的国际形势,探讨了各国在全球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历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国际政治形势越来越复杂多变。
在二战后的冷战时期,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两极格局,即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
但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深刻变化,逐渐形成了多极格局,即美、欧、日、俄、中国等国的竞争和博弈关系。
二、现阶段的国际形势当前全球政治形势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国际间联系更加紧密,国家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更加频繁和复杂。
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增多,例如贸易摩擦、经济不平衡、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等。
三、各国在全球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1. 美国:自20世纪以来一直是全球经济和军事领域的领导者,对于全球政治格局具有重大影响力。
但面临贸易摩擦、人口老龄化等诸多问题,美国的优势也有所降低,同时多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利益博弈也在对美国的影响力形成挑战。
2. 欧洲:欧洲联盟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市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
欧盟在全球贸易、气候变化、难民危机、反恐防暴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俄罗斯:俄罗斯一直以来都是地缘政治重要国家,对世界局势的影响无可忽视。
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联合国、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
4. 中国: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逐渐增强,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正在加速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海外利益和议程,成为重要的全球性网络和参与者。
四、全球政治格局的未来走向全球政治格局发展越来越复杂多变,未来如何发展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性。
考研政治辅导: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形成的⼀种结构、态势。
其核⼼内容是⼤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量对⽐关系和⽀配世界经济的权⼒分配状况。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的彼此消长。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总之,在战后短短的50多年中,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
(⼀)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经过⼆战,战败国德国、意⼤利、⽇本的经济完全被破坏;英、法等战胜国经济实⼒⼤⼤被削弱;苏联在战争中做出了巨⼤贡献,也付出了巨⼤代价;唯独美国经济在战争中不仅未受到破坏,反⽽⼤⼤地膨胀起来。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具有绝对优势,主要表现在: (1)1948年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的⼯业⽣产总值占56.6%,出⼝贸易占32.5%,黄⾦储备占74.6%,是世界的资本输出国,纽约成为世界的⾦融中⼼。
(2)美国拥有的经济规模和市场,的科学技术,⼤⼤⾼于其他国家的⼈均国民⽣产总值。
美国正是凭借⾃⼰的巨⼤经济实⼒和优势,采取种种措施,夺取了世界经济霸权。
其基本步骤有: (1)建⽴以美元为中⼼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货币⾦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国际货币基⾦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协定》两个附件,即《布雷顿森林协议》,确⽴了美元在战后国际⾦融领域的中⼼地位。
(2)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1947年,美、英、法等23个国家在⽇内⽡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从形式上看,它只是⼀个有关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但⼀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
它作为《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补充,为美国在经济领域谋取全球霸权起到了巨⼤的作⽤,客观上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贸易创造了⼀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考研政治辅导《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讲义03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考研教育网考研人的网上家园考研政治辅导《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讲义0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从形成到瓦解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各种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规模和态势。
战后世界两极格局从形成到瓦解经历了半个世纪。
1.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其内容包括三大类:一是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二是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三是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
这些协议或协定及其实施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
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
美国和苏联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了、改变了。
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
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
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
所以,雅尔塔体制并没有消除美、英、苏三大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相反,它为战后世界政治关系埋下了许多矛盾和冲突的祸根,还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化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紧张局势的根源。
2.两极世界政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结果是打破了由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局面,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美国依仗经济军事实力试图独霸世界。
美国独霸世界的障碍主要来自日益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改变了战时与苏联合作的政策,转而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以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课标]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二.教学重点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三、教学难点:对课标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做题技巧的把握。
四、知识框架五、课堂训练1.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1945年雅尔塔体系确立 B.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C.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 D.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2.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军事集团C.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统一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成立北约组织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4.主导雅尔塔体系的国家是A.美、苏 B.美、英 C.英、法 D.英、苏5.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在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6.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的重要原因是 (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7.导致苏联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事件是A.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B.1991年,苏联就是否保留苏联举行全民公决C.1991年“八一九”事件D.1991年独联体的成立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配世界局势四十多年的两极对峙格局宣告瓦解的标志是 ( ) A.美国重新称霸世界 B.社会主义中国迅速崛起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9.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措施不包括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C.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0.1991年成立的独联体A.是一个主权国家 B.是苏联的别称C.是主权国家的联合组织 D.其性质与华约组织相同11.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是 ( A.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B.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C.非集团、不结盟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2.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B.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举行会谈C.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D.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13.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框架的是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C 联合国的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14.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两极格局解体C.多极格局已经形成D.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15.苏联解体的标志是A.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 B.戈尔巴乔夫改革C.“八一九”事件 D.叶利钦当选为总统16.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主要包括 ( )A.美、日、英、法、中 B.中、日、欧盟、俄罗斯C.美、日、欧盟、中、俄 D.美、日、中、欧盟、苏1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是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世界面临核战争威胁C.美国、西欧、日本成为“冷战”对手D.多极化格局已形成18.二战结束后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分裂国家分别是A. 朝鲜和日本 B.朝鲜和德国C. 德国和法国 D.英国和德国19.古巴导弹危机的时间是A. 1960年 B.1962年 C. 1965年 D.1966年20.欧洲联盟是A. 经济政治实体 B.经济实体 C. 政治实体 D.军事集团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填写A,错误的填写B)21.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主导下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
考研政治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知识点精简版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一、当今世界局势(一)两极格局解体1、世界经济格局(1)核心内容: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得经济力量对比关系与支配世界经济得权力分配状况。
(2)三个阶段:①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表现为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②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原因:A、国际金融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
B、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引发得能源危机,打乱了国际贸易旧有得价格体系。
C、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与通货膨胀、失业严重得困境,日本、西欧得经济发展比美国快,美、日、欧得经济实力消长明显。
③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2、世界政治格局(1)发展阶段:雅尔塔体制得形成、冷战得开始、两级政治格局得动摇、两极格局得终结。
(2)新旧格局转换得特点①旧格局得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就是在与平条件下进行得。
②新格局得形成过程将会复杂得多,形成时间也要长得多。
③新格局得形成将就是一个渐进过程。
(二)世界多极化1、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得根本原因:各种力量都要维护自己得国家利益,绝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得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
2、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得原因在于:各方力量都要维护自己得国家利益,决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得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
3、多极化格局得形成将就是一个长期得过程得原因(1)美国得霸权主义与构建单极世界得图谋,就是多极化趋势发展得最大障碍。
(2)世界上冷战思维得继续、南北贫富差距得扩大,以及民族分裂与宗教纠纷等,也会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与冲击。
(3)多极化格局得形成就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与利益重新分配得过程,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世界多极化进程将充满矛盾与斗争。
(三)经济全球化1、主要表现: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贸易国际化;金融国际化。
2、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得突出表现(1)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得组成部分,就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得一环。
如何复习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形成的过程和影响
【重点知识归纳】一、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一)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垮了德、日、意三个战前强国,严重削弱了英、法两个世界大国。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通过以下手段建立了世界经济霸权:首先,领导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其次,按照美国的意志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之成为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扩张的工具。
第三,实施“马歇尔计划”和援助日本,并以此控制西欧和日本。
(二)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 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美国世界经济霸权地位丧失。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相对衰落,西欧、日本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出现了美国、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3.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出现20世纪70年代在亚洲、拉丁美洲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三)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加快发展1. 欧洲共同体发展到欧洲联盟1991年1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1993年11月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建立。
2. 北美自由贸易区1992年10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草签《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
1994年1月协定正式生效。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3.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11月由澳大利亚倡议,在堪培拉举行了首次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我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于1991年同时加入该组织。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1.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1)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的渠道;(2)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3)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4)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5)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6)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世界格局专题复习
二战 1943~1945年
形成:杜鲁门主义、华约 瓦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形成及瓦解
组织 实质
国际联盟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①分赃反苏,强盗联盟 ②维护了资本主义世界 的相对稳定
联合国
美苏两分天下、 大国强权
①符合和平发展潮流 ②世界中心转移 ③大国强权政治
Hale Waihona Puke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 相同点
5.应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团结合作;
6.坚持和平与发展的主流,走和平崛起之路;
7.加强与相邻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统治
D 世界的新秩序称为( )
A两极格局 B 多极化格局
C “一超多强”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下列关于一战后世界体系建立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巴黎和会被英、法、美、意四国操纵 B.国联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在一战后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C.华盛顿会议主要协调了日美矛盾
三、决定世界格局的主要因素
1.科学技术的发展 2.经济力量的消长 3.军事实力的变化 4.新兴势力的崛起 5.大国实力消长,力量对比的变化 6.大国间的相互关系……
四、世界格局变化中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一次: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 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签订的 《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 策”。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 同支配的地位。 第二次: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对世界反法西斯做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 创始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妄图在中 国建立亲美政府,继续控制中国;新中国成立, 极大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二、历史上的世界格局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多极化(尚未形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重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名词解释1.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等各种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和形态。
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大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2.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它一般是指由于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超越一国领土界限的大规模活动。
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样一种竞技状态,也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
3.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制定国家战略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制定和推行国家政策的基本依据4.雅尔塔体制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苏联和英国为了处理战败国问题,重新安排战后世界政治秩序,先后召开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为战后世界秩序勾画出一幅蓝图。
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形成了关于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基本方案,实质上就是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体制。
5.杜鲁门主义两极格局对峙时期,政治上表现为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斗争,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采取除了直接武装斗争(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
6.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实现对欧洲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为美国控制日本打下基础。
7.时代主题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反映世界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态的特征,并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问题。
8.国际秩序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世界格局为基础的国际社会中,行为主体处理彼此间关系的原则、手段和相应保障机制的总和。
9.尼克松主义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总统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对外战略,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
2020考研政治冲刺复习当代世界经济必考内容
2020考研政治冲刺复习当代世界经济必考内容考点1两极格局解体(1)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消长。
①战后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基于美国原则的国际贸易体制,加强对欧洲、日本经济的控制,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实行新殖民主义政策,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技术封锁,通过一系列步骤形成了美国独霸世界的经济格局。
②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发生重大转折,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经济霸主地位衰落,欧共体和日本成为新的经济中心,美日欧三足鼎立;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实力也有很大增强,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获得较快发展。
③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市场和亚太经济贸易区以及其他经济集团加快发展,世界经济多极化加速发展。
(2)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①“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争霸世界开了先河。
②二战打破了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局面,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并试图独霸世界。
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采取了遏制苏联,遏制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
“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形成了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全面对抗,世界政治正式形成两极格局。
③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和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的加剧,两大阵营的对峙演变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争霸。
两国争霸在不同时期,互有攻守,具有不同的特点。
世界政治格局名词解释
世界政治格局指的是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构造,由国家权力和关系、
地缘政治、安全政治、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组成。
在历史上,世界政
治格局变更频繁,表现为两个最为突出的时期:一是1945年以后双超
力量划分全球的冷战时期,二是1991年以后美国单边霸权主导下的现
代世界。
第一次世界政治格局是在二战后形成了双超格局,由苏联和美国组成
的对立双雄,他们分别在国际上争夺影响力,全球范围内形成两个势
力圈,彼此监督干预,极具相对性。
1991年以后,双超格局逐渐被美国单边主导的多极化全球格局所取代,主要特点是政治经济格局的缩减,支持自由市场的,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大潮涌动,以及政治安全一体化加强的趋势。
政治斗争以各种形式
出现:关系单边主导、弱联盟与强盟对立,能力拉动地缘和利益,国
际多部门参与不断重构。
今天,世界政治格局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控制,维持国
际安全秩序因此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责任和任务。
更多的国家开始重视
发展全球政治合作,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加强国际
社会的良性互动,降低国家之间的活动成本,提升全球政治稳定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冷战时代双超敌对体
系结束,多极化的世界愈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目标不断前进,全球性的合作合作模式格局正在形成,世界政治格
局的未来将越来越自由多元开放。
考研政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国关系及区域性热点
安倍晋三的政治态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言行非常
肆无忌惮:从“侵略定义未定论” 到“历史自豪论”,从再次纵容4名 内阁大臣参拜靖国神社,到重表修 宪决心、强调将自卫队升格为国防 军的“必要性”,再到在冲绳视察 海上警备情况、发表关于钓鱼岛的 强硬言论… …
安倍晋三的政治态度
安倍在首个任期内就曾
提出“摆脱战后体制”的
二、大国关系背后的博弈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大国之间既有共同利益 ,相互依存度加深,在诸多领域“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利益汇合点在扩大和拓宽,也有各自的核 心利益。我们要认识到目前大国实力地位和国际影 响出现了新的变化,相互间关系更加复杂,不过既 合作又竞争的态势依然是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
二、大国关系背后的博弈
日本右倾化动向加剧,外交针对中国态势明显
了解安倍晋三
安倍晋三(1954年9月21日-),现任自民党总裁 (第21、25任),第90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就任一年 内,内阁争议不断,2007年7月安倍领导的自民党于参议 院选举中落败,给了安倍内阁很大打击,即使是之后8月
27日安倍进行内阁改组,也无法挽回日益下滑的支持度,
欧盟保护主义抬头,中欧关系受困
虽然欧委会声明称,对外贸易中作出的调整,旨在使欧盟的贸易保护 为其所有利益相关方更好地服务;使反倾销、反补贴工具更有效率,保护
欧洲生产企业不受外国企业不公正的竞争,保护其免受因欧盟贸易保护措
施而招致的报复,欧盟升级贸易保护工具并非针对中国,但中国不可避免 的将成为受其影响最大的国家,草案中“自行立案”、“从低征税规则” 通过对来自那些为本国 等关键问题的提议,明确是以中国为主要考虑因素。 企业供不公正补贴、扭 曲本国稀有原材料市场 的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 更高的关税,来阻止它 们实施有碍公平贸易的 做法。
九下政治知识点世界格局
九下政治知识点:世界格局一、引言世界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之间的相对力量、地位与关系的总和。
了解世界格局对于我们了解国际形势、分析国际关系以及制定我国外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九下政治知识点中关于世界格局的内容。
二、国际体系国际体系是国际社会各个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根据国际体系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冷战体系、后冷战体系和多极化体系。
1.冷战体系冷战体系是指在冷战时期,世界上主要由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领导的两极格局。
冷战期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被迫在这两个超级大国的阵营中选择立场,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
2.后冷战体系后冷战体系是指冷战结束后,世界上没有了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状态,国际关系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点。
在后冷战体系下,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多极化体系多极化体系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大国或地区形成相对平衡的格局。
多极化体系下,各大国之间实力差距不大,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关系更加明显。
多极化体系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是由各国自愿参加、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的机构。
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国际组织有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1.联合国联合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由194个会员国组成。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发展、保护人权等。
联合国通过安全理事会、经济社会理事会、大会等机构来履行其职责。
2.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负责处理全球贸易事务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与公平化。
世界贸易组织通过制定贸易规则、解决贸易争端等方式来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负责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与促进全球经济合作的国际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提供贷款、进行政策协调等方式来帮助成员国解决经济问题。
世界的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的政治地理格局1.政治地理格局的概念:政治地理格局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政治边界、政治力量分布、国际关系等方面的总体状况。
2.政治地理格局的分类:根据各国政治制度的不同,可以将政治地理格局分为民主政治格局、集权政治格局、君主专制政治格局等。
3.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的政治地理格局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如古代的希腊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制度、近代的民族国家兴起、现代的全球化进程等。
4.两极格局:冷战时期,世界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两极格局。
5.一超多强格局: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一超多强的政治地理格局。
6.多极化趋势: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如中国、印度、巴西等,推动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7.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当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中,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如中东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乌克兰危机等。
三、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对国际政治的影响1.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不同政治地理格局下,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有所不同,如冷战时期的对立和联盟,当代的一超多强格局下的合作与竞争。
2.国际组织与多边合作: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对国际组织的作用和国际多边合作产生影响,如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等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3.全球化进程: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推动全球化进程,如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
四、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发展趋势1.多极化加速: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向多极化加速发展。
2.地区热点问题缓解:随着国际政治力量的调整,一些地区热点问题有望得到缓解,如中东和平进程、朝鲜半岛无核化等。
3.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在多极化格局下,各国间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将更加激烈,如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
4.网络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政治地理格局逐渐形成,对国际政治产生新的影响。
初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
初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经济一体化和多元文化并存的特征。
本文旨在对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进行整理和梳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球政治形势。
一、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多极化是指世界上出现了多个超级大国,并且各自拥有巨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
这些大国之间彼此竞争,相互制衡,形成了一种相对平衡的格局。
当前,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等被认为是世界上的大国。
其中,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主导着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但其相对衰落的势头也不可忽视。
中国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成为全球政治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俄罗斯积极维护自身利益,在地区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
欧盟则通过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外交政策提升其在世界政治中的影响力。
多极化的政治格局使得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合作、竞争共存,促进和平与稳定。
二、经济一体化的政治格局全球化浪潮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经济一体化是指各国在经济领域进行合作和整合,形成一个全球化的市场和产业链。
其中,经济联盟和自由贸易区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机制。
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都是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典型范例。
经济一体化的政治格局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三、多元文化并存的政治格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日益加深。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显示出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各国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并且相互尊重、包容。
多元文化并存的政治格局使得国际社会更加多样化、丰富多彩。
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交融,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日益严峻,给全球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初三政治国际知识点总结
初三政治国际知识点总结一、世界政治格局1.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上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之间的对抗结束,国际局势呈现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等新特点。
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 世界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国家根据其经济、政治、军事等实力的不同,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例如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所做出的决定往往影响着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局势。
3.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影响国际非政府组织是指在国际范围内从事非政府性质的国际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国际人权组织等。
这些组织在人道主义援助、文化交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国际事务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二、国际经济合作1. 国际贸易的基本特征及国际贸易关系国际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国际贸易的基本特征包括跨国性、多样性、两相益性和综合性等。
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使得国际贸易关系异常复杂,各国之间的贸易政策往往反映了各自的国际政治地位和国内利益。
2.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及其作用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
这些组织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制定和执行各种规则和政策,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3. 全球化趋势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影响全球化趋势是指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国际事务逐渐超越了国界的限制。
全球化趋势使得国际经济合作更加密切,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三、国际安全和冲突1. 国际冲突及其形式和原因国际冲突是指不同国家之间为了争夺资源、领土、权益等而发生的冲突。
国际冲突的形式包括战争、恐怖主义、政治对抗等。
国际冲突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领土争端、意识形态对立、经济利益冲突等。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
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1.特点: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未定型。
2.“一超多强”:“一超”指美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集团,它们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实力。
二、科索沃战争
1.时间:1999年3-6月
2.概况: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在此期间,中国驻南使馆也遭到北约导弹袭击,三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3.影响: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联合国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
考研《政治》冲刺辅导之世界格局
考研《政治》冲刺辅导之世界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规模和态势。
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第1 页:一、世界经济格局第2 页:二、世界政治格局
一、两极格局解体
(一)世界经济格局
1.世界经济格局的定义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规模和态势。
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消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两极格局解体
(一)世界经济格局
1.世界经济格局的定义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规模和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消长。
(3)雅尔塔体制评价。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在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至此,在欧洲就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就出现了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局面,世界政治形成了两极格局。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4.从两大阵营的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和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的加剧,两大阵营的对峙演变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争霸。
"新东方政策".1969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新东方政策",积极主张同苏联和东欧各国实行缓和与关系正常化的政策,正式承认民主德国,从1970年起先后同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建立外交关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奉行更符合德国利益的外交政策。
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政治上也提出相应的要求。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就要求修改日美安全条约以增强自己的独立地位。6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亚洲自主外交",表明日美关系中日本地位的增强。同时,日本通过持久谈判收回由美国占领的琉球及小笠原诸岛。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两极格局。
(3)世界政治形成了两极格局。面对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政治上的孤立和敌视、意识形态上的攻击与诬蔑、经济上的制裁与封锁、军事上的包围与威胁,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不得不奋起自卫。1947年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纷纷加强政治、经济、军事联系,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联成了一片。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了北约,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二)世界政治格局
1.世界政治格局的定义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各种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规模和态势。
2.雅尔塔体制
(1)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战后世界两极格局从形成到瓦解经历了半个世纪。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6.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一些国家的兴衰,从而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这首先是因为西欧实力增强,进一步走向联合。其次,日本在田中内阁上台后,于1972年7月提出以"对美国协调为主轴",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自主外交政策",明确表示"日本跟着美国脚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更是踌躇满志地要求从经济大国而实现"政治大国"的愿望,追求"政治大国"目标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国策。第三,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路线,20世纪70年代末又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力量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最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出现,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在斗争中成立的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因此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开了先河。
(2)与此同时,资本主义阵营因美国、日本、西欧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对各自利益的考虑,也四分五裂。战后初期受到美国控制的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壮大,在政治上出现独立自主的倾向。
"戴高乐主义".1958年法国戴高乐重新上台执政,在对外政策上推行"戴高乐主义",反对一味追随美国的做法,坚持恢复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和独立自主的方针。他主张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力量,努力促进法德谅解,消除宿怨,以实现法德合作,作为西欧联合的轴心。在与美国的关系上,反对美国充当欧洲霸主,要求在北约组织内与美国平分秋色。当美国拒绝后,法国毅然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维护法国的国防独立。对苏实行和解政策。不顾美国的反对,在西方大国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④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
(2)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国际金融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两次宣布贬值,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2.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战败国几乎成了废墟,战胜国的英国、法国也是遍体鳞伤,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实力大大膨胀起来。到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对外贸易的32.5%,黄金储备总量的59%,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与此同时,美国还享有其他任何国家不可企及的经济规模和市场;科技上遥遥领先于别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大高于其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正是凭借这种经济上的巨大实力和强大优势,一步一步地夺取了世界经济霸权。其基本步骤是:
(3)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经济不稳定、低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普遍进行了经济调整和改革。这种调整和改革促使世界经济格局在90年代进一步发生变化。从目前看,美国将会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优势地位;日本等国的经济实力要赶上美国还须时日;欧洲联盟则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赶上美国;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有可能使自己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大国。
(2)冷战。冷战是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激烈对抗的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峙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冷战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国家采用除直接的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1947年,美国提出"复兴欧洲"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实现同西欧结盟,遏制苏联。1949年,美国又提出"第四点计划",实质是利用援助的方式对不发达国家进行渗透来控制不发达国家,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之后,美国又拼凑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等组织,形成了美国控制下的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圈。1949年4月,美国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打着集体防御和维护北大西洋区域安全的旗号,实际上是一个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
7.20世纪80年代末,冷战结束。
(2)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三次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内容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第二类是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第三类涉及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这些协议协定及其实施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美洲的美国和西欧之外的苏联,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了、改变了。
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实力也有很大的增强。这个时期,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出现了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并且形成了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兴起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指获得较快发展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它们的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过渡阶段。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不仅高于本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而且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同一时期的增长速度。例如,"亚洲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但是,另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却面临更加"边缘化"的危险。
3.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两大阵营的冷战
(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结果是打破了由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局面,美国一跃为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依仗经济军事实力试图独霸世界。美国独霸世界的障碍主要来自日益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改变了战时与苏联合作的政策,转而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以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