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描绘画面题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描述画面-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诗歌鉴赏之描述画面-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易错点18诗歌鉴赏之描述画面【典例分析】例:【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画面。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宛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答案】示例: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详解】本题考查画面的描述。

从全诗来看,这两句是颈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社” 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

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到宋代还很盛行。

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描绘时,箫鼓应理解为吹箫打鼓;古风,应理解为古代风气。

其余的,以文言翻译的方式对待,即可。

例.【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考查对诗文画面的理解。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描绘画面时要抓住“山” “水” “柳” “花,,“小路” “村落”几个意象,展开合理的想像,描绘诗人街在山野村落间的情形作答。

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

于是顿生茫茫之感。

若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告诉人们:人们在困境中不要悲观失望,要乐观地去面对,就会有新的转机出现。

据此理解概括分析作答。

7.1202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完成后面小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中考语文二轮古诗鉴赏之“画面描绘”课件

中考语文二轮古诗鉴赏之“画面描绘”课件

【实战演练】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的景象。 答案: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 出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
【中考链接】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 曾国藩 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 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 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注:①凌十一:作者的朋友 首联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答案:首联描画了一幅秋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残秋图。用萧条 的秋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烘托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 之情。
资料链接
氛围(意境)
诗歌的氛围(意境)常用两个词四个字来概括,例如: 雄浑壮丽、开阔苍凉、雄健高昂、高远广阔、雄浑壮丽 幽清明净、和谐静谧、清新明艳、朴素自然、清新飘逸 生机勃勃、华美艳丽、繁华热闹、 悲壮苍凉、萧瑟凄清、孤寂清冷、沉郁孤愁、肃杀荒寒
【精讲点拨】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走流离之后,暂时 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画了怎样的景物?请简要分析。 答案:此诗描画了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 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 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的明净绚丽的初春之景。
梦 境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描画画面
【【知知【识知梳识理梳】理】 识梳理】
(一)聚焦考点 明确题型
题目情势:
△ xx句描画了怎样的景象\画面 △ 请发挥想象,描画xx句所展现的画面\场景\情景 △ 诗歌中xx句描画了哪几幅图画\场景 △ 诗歌xx句描写的景物有___,展现了一种怎样的景象\氛围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四 诗歌鉴赏 画面描绘题组训练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四 诗歌鉴赏 画面描绘题组训练

古诗词鉴赏之画面描述训练目标:完善答题语言.使之简洁生动.训练时间:12分钟阅读下面三篇古诗词,回答问题。

(一)雁门太守行(2013辽宁营口中招)(2017年试题研究第54页)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第2题: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

(2分)参考答案: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人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墙摧毁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身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016年河南面对面第63页)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第1题: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杨花落尽子规啼”所展现的画面(2分)参考答案:杨花漫天飞舞、漂泊无定,子规鸟一声声“不如归去”的叫着,鸣声凄厉。

(三)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016.江苏苏州中招)(2017年河南最新中考第254页)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第1题: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2分)参考答案:战马奔腾,像“的卢”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让人心惊不已。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古代诗歌鉴赏之描绘画面解题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之描绘画面解题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之描绘画面解题技巧一、常考题目形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3)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某两句展示的画面,展开合理想象。

二、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三、[解题方法步骤](1)找出诗歌里面出现的意象(一般是名词)列出来并根据修饰它的词语解释意思?(2)这些意象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3)这个画面渲染了什么气氛,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四、答题格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五、[题型示例]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画面”——即要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再现出来。

描绘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忽然呈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

此外,答题时还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

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六、练习巩固野池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①叶齐。

川口②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

②川口:河口。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所描写的景象。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潭上作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古诗词鉴赏03 描绘画面-热点难点重点-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03  描绘画面-热点难点重点-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

备战2024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研究古诗词鉴赏03 描绘画面○题○型○阐○释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设○题○形○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画面。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例○题○示○范[例3-1]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题目】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

○闯○关○策○略“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

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

描绘画面,对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

○分○步○指○导第一步,读懂诗句、理解内容。

譬如上面这句“齐鲁青未了”,先要理解“齐鲁”“青”“未了”各是什么意思。

“齐鲁”是齐国和鲁国,春秋战国时两诸侯国名,泰山以南是鲁,以北是齐,这里指齐鲁大地;“青”,是指山色青翠;“未了”,是无穷无尽的意思。

这句话合起来意思就是:齐鲁大地那青翠的山色无穷无尽。

第二步,结合上下句去联想想象。

结合上一句“岱宗夫如何”(泰山怎么样啊),我们应意识到这一句其实是写作者远望泰山,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巍峨、辽阔,它“拔地而起,参天耸立”。

接着用描写性的语言组织答案: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

第三步,运用修辞,生动描绘。

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当然,更要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受去看、听、触、嗅每一首诗歌。

如欣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出这样一幅图画:浩瀚的戈壁滩上,烽烟孤直上升;奔腾的黄河之上,一轮夕阳悬挂。

中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画面描述题

中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画面描述题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8.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2分)
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 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典型例题
长寿山居元夕①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三十九年何限事②,只留孤影伴黄昏。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②当时金统 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步骤四:发挥联想和想象,用顺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最后两句诗所写景象。(3分) 步骤一:找出诗句中所有景物或人物。本诗句中的景物有: “水”“风”“蔷薇” 步骤二:找出诗句中这些景物或人物的修饰词及动词。 本诗句中的景物的修饰词有:水(晶帘)、(微)风、(满架)蔷薇 步骤三:加上修饰词及动词,将这些景物重新加以描述: 水面被微风吹动,满架的蔷薇,一院子的香气。 步骤四:发挥联想和想象,用顺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水面如同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微风吹动,泛起了涟漪;花架上开满了蔷薇,满院 都可闻到它那沁人心脾的香味。
中考专题复习系列
诗歌鉴赏
画面赏析
题型一: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题型二: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方法指导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初中生诗歌鉴赏描绘画面题怎么做 如何提高诗歌鉴赏总分

初中生诗歌鉴赏描绘画面题怎么做 如何提高诗歌鉴赏总分

初中生诗歌鉴赏描绘画面题怎么做如何
提高诗歌鉴赏总分
上了初中,语文学习中诗歌鉴赏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诗歌鉴赏分数在考试中分值比例较重。

很多同学对于诗歌鉴赏题处于懵懂状态,最常碰到的就是叫我们描绘其画面,往往这时候同学们就无从下手了!接下来就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聊聊初中生诗歌鉴赏描绘画面题怎么做?
描绘画面题最关键的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给出的诗句,你要做的就是根据其含义写出具体场景,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

你可以这么做:
第一,就是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联想与其有关的具体场景。

这一点就是说在理解诗词含义基础上去做,也就是刚刚我们所说的关键。

联想的时候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你要想想既然题目问题是要求我们把具体画面写出来,它就一定会有美丽之处。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的美丽写出来!
第二,根据诗词语言特点,尽量描写生动形象。

给出的诗词,一般都会有着明显的语言特点。

你要去观察它是否运用了修辞或者其他表达技巧。

描绘的时候要写出它的表达美在哪里,目的就是让这幅画面生动形象展现在人们面钱。

第三,描绘画面语言精炼,突出重点。

我们描写这个场景的时候记得语言运用要通顺,读起来条理清晰,思路跃然于纸上,给人以精炼有重点之感。

诗歌鉴赏描绘画面题并不难,最重要的就是发挥自己想象能力及掌握一定语言表达技巧,做到这点你的诗歌鉴赏总分便可逐渐提升!。

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29:诗词鉴赏之诗歌画面描述类题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29:诗词鉴赏之诗歌画面描述类题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29 诗词鉴赏之描述诗歌画面小学要求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2.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初中要求 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3.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一、考点概述画面描绘,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

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意象来完成。

诗歌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篷、浮云多用来表达离愁别情,明月、鸿雁、杜鹃多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梅、兰、竹、菊多用来表达志趣情操等。

营造意境的手法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描述诗歌的意境特点时一般多用双音节词组合进行概括。

如幽深僻远、清幽宁静、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凄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等。

二、提问方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三、答题思路四步法(1)找全描写的事物(主要找名词)。

(2)找出事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动词为主,修饰语要找准)。

(3)连词成句描述景物(加修饰语和其他句子成分)。

(4)展开联想想象丰富句子连缀成画面(尽量加上人物活动,用生动富有艺术感的语言写)。

注意:描述画面不是指翻译,不一定要按照诗句的顺序,同时可以对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合理推测想象,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述画面,力求语言优美,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诗歌要营造的意境,符合题目字数要求。

专题16 诗歌鉴赏(画面描绘与表现手法)(讲练)-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6 诗歌鉴赏(画面描绘与表现手法)(讲练)-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6 诗歌鉴赏—画面描绘与表现手法 (2)【课标要求】 (2)【主要题型】 (2)【考查特点】 (2)【命题趋势】 (2) (2)考点一诗歌鉴赏———画面描绘 (3) (3)考法一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 (3)考法二简述诗句画面的特点 (5) (6)知识点一诗句画面描绘 (6)画面描绘题答题思路 (6)知识点二诗歌的意境与风格 (7) (8)考点二诗歌的表现手法 (11) (11)考法一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11)考法二从用典角度赏析诗句 (12) (13)知识点诗歌的表现手法 (13) (19)【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中对于古代诗歌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阅读古代诗文名篇,考查文意理解、写法探究等。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主要题型】1.在考查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二是主观题。

其中,以主观题诗歌鉴赏为主。

2.在考查内容上,既有对课内诗歌鉴赏的考查,又有对课外诗词的考查,同时还有部分地区课内外诗歌进行对比鉴赏。

【考查特点】1.诗句的画面描绘古诗词画面描绘题是中考语文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看似不难,学生都有话可写,但答题结果却不够令人满意。

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忽略某些答题要素,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2.诗歌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类的题目属于较难题型,是考生容易失分的地方。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命题趋势】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均为必考题,一般设置2-3个小题,第1题通常侧重考查诗歌的基本内容及情感,第2题通常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高考诗歌鉴赏之描绘画面题解答要点

高考诗歌鉴赏之描绘画面题解答要点
高考古诗词鉴赏
画面描述
读一读 评一评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 自横”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分)
评一评
1、傍晚下着大雨,潮水上涨,独自一人迷 失在荒野中,没有人经过,救自己出去。
联想不符合句象的语言描绘出“两个 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所展现的画面。
景物:黄鹂 柳 白鹭 青天 联想 想象: 例1:一个春天的早晨,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 柳树上叽叽喳喳的鸣叫着,空中的白鹭排成 一排,直直地向天上飞去,似乎为了什么欢 呼,整个大地充满着一派生机,多美好的春 天啊!
2、傍晚潮水夹带着春雨而来,渡口河面上 的小船独自横斜着。 (1分)
直译,内容不丰富,语言不生动
(0分)
3、傍晚时分,春雨急骤,潮水翻涌, 奔突而流,野外的渡口一片宁谧,周 围了无人踪。 景物不全 (2分)
如何描绘画面?
解题思路
1、反复读诗歌(读的目的是要读懂诗意、读懂情 感。) 2、找出意象(主要是诗词中的动植物,另一方面也 可以合理添加一些相关意象让整个画面的内容更丰富) 3 、对画面进行修饰、联想、想象。(修饰语从原 文找或者加以想象)
2、对“山下兰芽短浸溪”做一段景物描 写 新雨过后,山下小溪潺潺,岸边的 兰草刚刚萌生的幼芽,短短的,嫩 嫩的,浸在清澈的溪水里。
画面描写方法总结
1、找全景物 2、加修饰语 3、展开联想、想象 4、语言流畅生动
强 调
写明句意——前提 忠于原诗——原则
实战演练②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歌鉴赏画面情境描绘教师完整版

诗歌鉴赏画面情境描绘教师完整版

诗歌鉴赏画面情境描绘教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诗歌鉴赏------画面(情境)描绘一、常见题型1.请你发挥想象,描绘“××句”所展现的情景。

2.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句”展现的画面。

(不超过40字)二、答题思路1、找全景物、加修饰语,写明句意;2、联系上下文、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 (忠实于原诗)3、语言生动(恰当运用修辞、形容词等)4、注意字数。

三、描绘图景要注意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要求优美。

三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

四是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考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2点:一是描摹事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谐,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答题格式】①捕捉意象,把握特点+②联系背景,发挥想象+③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三、实战训练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⑴请你发挥想象,描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展现的情景。

(2分)⑵“家书抵万金”传送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2分)【答案】⑴示例一: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

示例二: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

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题专练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题专练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题专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诗词鉴赏之画面描绘题专练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明确考试要求,了解何谓“描绘画面。

”2.掌握描绘诗句画面的方法。

3.试一试,结合练习提高诗句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描绘诗句画面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画是无字的诗,诗是无形的画;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

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美的画卷。

古诗词里有很多写景的句子,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

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能感知里面的色彩、声音、人物的情感,那才能说感受到了它的美,才能说踏入了欣赏它的门槛。

描绘画面,对我们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

二、真题再现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面。

3.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4.诗歌的一二句刻画了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绘。

三、何谓描绘画面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所谓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四、方法指导(1)前提原则写明句意——前提忠于原诗——原则(2)步骤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例;1.找出描写的全部景物:日夜春年2.抓景物的特点或修饰词:海日残夜江春旧年3.为景物加上修饰词(多为形容词),重新加以描述;海日:海上刚升起的红日残夜:夜将近未尽之时江春:江上的春景即新一年的景象旧年:旧的一年4.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最后用顺畅优美的语言连缀成画面即可。

明确:在夜将近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面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将去,江面上已经呈现出新一年的景象。

五、小试牛刀再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为例,同学们一起来试一试。

1.先找描写的全部景物:莺树燕泥2.再找抓景物的特点或修饰词:早莺暖树新燕春泥3.再为景物加上修饰词(多为形容词),重新加以描述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暖树:向阳的树新燕:春时初来的燕子春泥:春天的泥粒4.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5.最后用流畅(注意语序)优美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步
找出诗中意象,品味诗中意境。
第二步
发挥想象,组织语言,把意象or悲)。
小结
三步走。
例如
春 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问:请展开想象,描述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 胜簪”所展现的画面, 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 感。
2.意象组合+思想情感
山房春事(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问: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日落时分,群鸦乱飞, 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三两 户人家。描绘了梁园萧条破败 的景象。用乐景反衬哀情,形 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凭吊古人 的伤痛之情。(2015山东潍坊)
答案:我渐渐年华已老,还为国忧心忡忡,不但已是满头白发, 连这白头也越抓越少了。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连束发都困难 了。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心中 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用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表 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四.答题格式:两种套路
1.句子直接翻译;
答案:山谷的阴面纵横散 步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 凝结着惨淡的阴云。
古诗鉴赏题型解析
描述诗中画面、情景题解析
一、题型判断
描述诗中画面、情景。 1.画面/情景? 两种变体 2.画面/情景、感情? 例如:(2015年山东德州) 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一个标志词
问:颈联描绘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课堂练习
迎 燕 (宋)葛天民 咫尺 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参考答案:春雨绵绵, 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 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 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 还带着落花的芳香。
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提示
一个标志词、两种变体、三个步骤、两个套路。
描述你心中的黛玉:
瘦、病、 才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 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似娇花照 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 窍,病弱西子胜三分”
所描述语言的要点:1.修饰词; 2.书面语。
二、解析 寒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答案:冬天的夜晚, 来了客人,用茶当酒, 吩咐小童煮茗,火炉 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 了,水在壶里沸腾着, 屋子里暖烘烘的。
问: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诗歌一、 二句的情景。(2015江苏宿迁)
三、解题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