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计算(含答案)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计算(含答案)

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 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求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和压力时: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 ;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1. 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 ,底面积是40cm 2,内盛0.6kg 的开水,水深12cm ,放置在面积为1m 2的水平桌面中央.g 取10N/kg ,试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解:(1)茶壶内水的深度:h=12cm=0.12m , 水对底的压强:p 水=ρ水gh=1.0×103g/m 3×10N/kg ×0.12m=1.2×102Pa ; (2)茶壶的重力:G 壶=m 壶g=400×10﹣3kg ×10N/kg=4N , 水的重力:G 水=m 水=0.6kg ×10N/kg=6N ,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 水+G 壶=6N+4N=10N ; 壶底面积:S=40cm 2=40×104m 2=4×10﹣3m2,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F S =10N 4×10﹣3m2=2.5×103Pa2. 如图所示,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 g 的水,杯子与桌面的 接触面积是10 cm 2(g=10 N/kg).(1)求水对杯底的压强;(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 2.7×103Pa ,求玻璃杯的质量.解:(1)由图可知水的深度h=12cm=0.12m , 杯底所受水的压强:p=ρgh=1000kg/m 3×10N/kg ×0.12m=1200Pa , (2)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 F=pS=2.7×103Pa ×1.0×10﹣4m 2=27N ;玻璃杯的重力G 杯=F-m 水g=27N-0.15kg ×10N/kg=12N 玻璃杯的质量m=G 杯g =12 N 10 N/kg =1.2kg3. 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1.2N 的平底玻璃杯在面积是1m 2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 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 2(g=10N/kg ). (1)求水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2)求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 解:(1)由图可知水的深度 h=12cm=0.12m , 杯底所受水的压强:p=ρgh=1000kg/m 3×10N/kg ×0.12m=1200Pa , 水对杯底的压力:F=pS=1200Pa ×10×10﹣4m 2=1.2N ; (2)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F=G 杯+G 水=1.2N+m 水g=1.2N+0.15kg ×10N/kg=2.7N ,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p ′=F ′S = 2.7 N 1×10﹣4m2=2.7×103Pa .4. 如图所示,一为20N 、底面积为0.02m 2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所装液体的体积是0.01m 3,深0.3m .若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是2.7×103Pa .(g 取10N/kg )求:(1)液体的密度;(2)距容器底面向上0.1m 处a 点受到的液体压强; (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4)桌面受到的压强. 解:(1)由p=ρgh 得:液体的密度 ρ=p gh = 2.7×103Pa10N/kg ×0.3m =0.9×103g/m 3; (2)容器底向上0.2m 处的A 点的深度 h a =0.3m-0.1m=0.2m , a 点的液体的压强p=ρgh a =0.9×103Kg/m 3×10N/kg ×0.2m=1800Pa ;(3)由p=FS 可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2.7×103Pa ×0.02m 2=54Pa ; (4)液体的重力G=ρgV=0.9×103Kg/m3×10N/kg ×0.01m 3=90N , 则面上受到的压力 F=90N+20N=110N , 桌面上受到的压强 p ′=F S =110 N0.02m 2=5500Pa5. 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3×10﹣2m 2的L 形容器重为4N ,放在面积为1m 2的水平桌面中央,内盛有2kg 的水,水面距底面10cm ,a 点距底面6cm ,求: (1)图中水对a 点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解:(1)a 点距离水面的度:ha=0.1m ﹣0.0m=0.04m , 水对a 点的强:p a =ρ水gh a =1.0×103kg/m 3×10N/kg ×0.04m=400Pa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 3×10N/kg ×0.1m=100Pa ,根据p=FS 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1000Pa ×3×10﹣2m 2=30N ;(3)水的力G 水=m 水g=2kg ×10N/kg=20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G 容+G 水=4N+20N=24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F ′S ==800Pa .6. 如图所示,容器重4.2N ,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为5cm 的正方体,下部是边长为10.0cm 的正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kg 水(g=10N/kg ).求:(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大? (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为多大? 解:(1)∵放在水平桌面上, ∴F=G 容+G 水=4.2N+1.1kg ×10N/kg=15.2N ,S=10cm ×10cm ×=100cm 2=0.01m 2p=F S =15.2 N 0.01m 2=1520 Pa (2)V 容下=10cm ×10cm ×10cm=1000cm 3, V =m ρ=1100g 1g/cm 3=1100cm 3 ∴注入水1.1kg 水灌满下部分的容器,则 上部分容器内水的体积: V 水′=1100cm 3-1000cm 3=100cm 3, h ′=V 水′S 上=100cm 35cm 2=4cm 水的总深度:h=h 下+h ′=10cm+4cm=14cm=0.14m p=ρgh=1×103kg/m 3×10N/kg ×0.14m=1400Pa . F=PS=1400Pa ×0.01m 2=14N7.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 1=0.8m ,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 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 2=0.6m ,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 1.2×103kg/m 3,g 取10N/kg .求: (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解:(1)最高液面到容器的距离是h 1=0.8m , 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gh=2×103kg/m 3×10N/kg ×0.8m=9600P , (2)由p=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pS=9600Pa ×0.1m 2=960N . (3)顶部距离液面的深度: h ′=h 1﹣h 2=0.8m ﹣0.6m=0.2m , 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p ′=ρgh ′=1.2×103kg/m 3×10N/kg ×0.2m=2.4×103Pa ;由p=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 F ′=p ′S=2.4×103Pa ×0.1m 2=240N .8. 如图所示,容器重4.2N ,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5cm 的立方体,下部是边长10cm 的立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kg 水.(取g=10N /kg)求:(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多大? (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多大? (3)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多大? 解:(1)容器和水的总重力G=G 容+G 水=4.2N+1.1kg ×10N/kg=15.2N.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1=15.2N. S 1=10cm ×10cm=100cm 2=0.01m 2.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 1=F 1S 1=15.2 N 0.01m 2=1.52×103Pa . (2)注入水的体积V 水=m 水ρ水= 1.1kg 1.0×103 kg/m 3 =1.1×10-3m 3=1100cm 3容器下部体积V 1=10×10×10cm 3=1000cm 3水面高出下部的高度h=V 水﹣V 1S 2=1100cm 3﹣1000cm 35×5cm 2 =4cm .水深度H=h +h 下=4cm+10cm=0.14m.P 2=ρ水gh= 1.0×103 kg/m 3 ×10 N/kg×0.14 m=1.4×103 Pa (3)F 2=p 2・S 1=1.4×103 Pa ×0.01m 2=11.一个截面积为4cm 2的玻璃管的下端,扎上一块橡皮将一定量酒精倒进管里,橡皮膜就向外突出如图甲.然后把玻璃管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当玻璃管进入水中24cm 深时,橡皮膜恰好变平,如图乙,求: 倒进玻璃管中酒精的深度是多少? (ρ酒精=0.8×103kg/m 3)解: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水在橡皮膜的下面,则水对橡皮膜产生竖直向上的压强,大小为 p 水=ρ水gh=1×103kg/m 3×10N/kg ×0.24m=2.4×103Pa . 橡皮膜恰好变平,酒精产生的压强等于24cm 水产生的压强, 即:p 酒精=p 水,因为酒精是装在竖直的玻璃管中, 所以G酒精=F=p酒精S=2.4×103Pa ×4×10-4m 2=0.96N , 则酒精的质量:m 酒精=G 酒精g =0.96 N 10 N/kg =0.96kg ;玻璃管中酒精的体积:V 酒精=m 酒精ρ酒精=0.096kg 0.8×103 kg/m 3 =1.2×10-4m 3=120cm 3; 酒精的深度:h =V S =120cm 34cm 2 =30cm9. 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x102m 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0.15m ,内盛有0.1m 深的水.求: (g=9.8N/kg ) (1)容器内水的质量.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当把一个质量为3kg 实心正方体A 放入水中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是980Pa ,求物体A 的密度大小?解:(1)容器内水的体积: V 水=Sh=2×10-2m 2×0.1m=2×10-3m 3, 由ρ=mV可得,容器内水的质量:m 水=ρ水V 水=1.0×103kg/m 3×2×10-3m 3=2kg ;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ρ水gh 水=1.0×103kg/m 3×9.8N/kg ×0.1m=980Pa ; (3)正方体的重力:G A =m A g=3kg ×9.8N/kg=29.4N , 由P =F S可得,正方体A 放入水中后对桌面压力的增加量:△F=△pS=980Pa ×2×10-2m 2=19.6N , ∵△F <GA ,∴水有溢出,溢出水的重力:G 溢=G A -△F=29.4N-19.6N=9.8N , 溢出水的质量:m 溢=G 溢g =9.8N9.8N /kg=1kg溢出水的体积:V 溢=m 溢ρ水=1kg 1.0×103 kg/m 3 =1×10-3m 3容器内增加的体积:V ′=S (h-h 水)=2×10-2m 2×(0.15m-0.1m )=1×10-3m 3, 物体A 的体积:V A =V 溢出+V ′=1×10-3m 3+1×10-3m 3=2×10-3m 3,物体A 的密度:ρA =m A V A = 3 kg 2×10-3 m 3=1.5×103 kg/m 310. 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盛有质量均为2kg 的酒精和水.甲的底面积为0.01m 2,乙的底面积为0.02m 2.(g=9.8N/kg )求: (1)水的体积V ;(2)酒精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F 和压强p ;(3)为了使水和酒精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小明、小红和小张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表所示:请判断,小红 同学的设计可行;并求该方法中所要求的体积.(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 3) 小明:分别在甲、乙中倒入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 小红:分别在甲、乙中抽出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 小张:分别在甲中抽出与乙中倒入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解:(1)由ρ=m V 得,水的体积:V 水=m 水ρ水=2kg 1.0×103 kg/m 3 =2×10-3m 3(2)∵是圆柱形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 甲=G 水=m 水g=2kg ×9.8N/kg=19.6N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甲=F 甲S 甲=19.6 N 0.01 m 2=1960Pa(3)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F 乙=G 酒精=m 酒精g=2kg ×9.8N/kg=19.6N , 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p 乙=F 乙S 乙=19.6 N0.01 6m 2=1225Pa∴p 甲>p 乙,小红的方法可行,V ′=1.5×10-3m 3;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重2N,底面积为0.01m2,容器高0.5m.现在两个容器中分别倒入一定量的水和酒精,使得两容器中离底部0.3m处A、B两点的压强都为980Pa,g=9.8N/kg求:(1)A点离开液面的距离h A.(2)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3)为使水和酒精对甲、乙两个容器底压强相等,小华和小芳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下表所示.解:(1)由p=ρgh得,h A=p Aρ水g=980Pa1.0×103 kg/m3 ×9.8 N/kg=0.1m;(2)甲容器装水重:G甲=ρ水V水g=1.0×103kg/m3×0.01m2×(0.1m+0.3m)×9.8N/kg=39.2N,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甲+G容=39.2N+2N=41.2N;(3)小芳同学设计的方法可行,h B=p Bρ酒g=980Pa0.8×103 kg/m3 ×9.8 N/kg=0.125m;由题知:ρ水g(h甲-h)=ρ酒精g(h乙+h);即:1×103kg/m3×9.8N/kg×(0.4m-h)=0.8×103kg/m3×9.8N/kg×(0.425m+h)解得:h=0.03m.。

初中压强考试题型及答案

初中压强考试题型及答案

初中压强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压强是表示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其单位是()。

A. 牛顿B. 帕斯卡C. 焦耳D. 瓦特答案:B2. 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

A. 物体的重力B. 桌面的重力C. 物体的体积D. 桌面的面积答案:A3.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A. 体积B. 密度C. 质量D. 温度答案:B4.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A. P = F/SB. P = ρghC. P = mghD. P = Fv答案:B5. 气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是()。

A. 气体分子的重力B. 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气体分子的体积D. 气体分子的质量答案:B6. 气压计是用来测量()的仪器。

A. 温度B. 湿度C. 大气压力D. 风速答案:C7.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A8. 潜水员在水下承受的压强比在水面上()。

A. 大B. 小C. 相等D. 不确定答案:A9.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中,g代表的是()。

A. 重力加速度B. 液体的密度C. 液体的体积D. 液体的质量答案:A10. 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高的水银柱。

A. 76cmB. 760cmC. 76mD. 760m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

答案:帕斯卡2.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

答案:P = F/S3.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

答案:P = ρgh4. 标准大气压的值是_______帕斯卡。

答案:1013255. 液体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

答案:增加6. 气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是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_______。

答案:碰撞7. 气压计是用来测量_______的仪器。

答案:大气压力8. 潜水员在水下承受的压强比在水面上_______。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 (20)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 (20)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精选解析201.如图所示是一套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杠杆OC可绕固定点O在竖起平面内转动,OD:DC=1:9,系在杠杆D端的细绳通过定滑轮E与物体B的一端相连,滑轮组Y由定滑轮Z和动滑轮H组成,滑轮组Y的自由端细绳通过定滑轮M与物体B的另一端相连,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小明通过定滑轮拉动C端的细绳提升水中实心均匀物体A,当物体A始终浸没在水中且匀速上升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1,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4Pa,滑轮组Y的自由端细绳对物体B向右的拉力为T1;当小明利用装置把物体A完全拉出水面,物体A在空中匀速上升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2,滑轮组Y的自由端细绳对物体B向右的拉力为T2.已知:小明所受重力为660N,在所有拉动过程中,小明始终双脚着地,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25cm2,物体A的密度为2×103kg/m3,N1:N2=8:3,T1:T2=101:201,(不计绳重和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水对物体A的阻力,g取10N/kg)求:(1)物体A在空中匀速上升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力N2为多少;(2)水平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大小和动滑轮组H所受的重力大小分别是多少。

2.如图甲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A通过长20cm的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

从打开容器底部的阀门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

木块密度ρ=0.5×103kg/m3,容器底部面积为200cm2(g=10N/kg,细线不伸缩)求:(1)木块的重力。

(2)液体的密度。

(3)阀门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多少?(4)第30s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3.从水库底竖直打捞一圆柱形物体,下图图象中表示了拉力的功率P与物体上升时间t的关系。

已知水库中水的深度24米,时间内,物体始终以不变的速度匀速上升,物体上升过程中的摩擦阻力不计,g取。

初三物理压强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压强的定义是什么?A. 物体所受的压力B.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C. 物体的重力D. 物体的体积答案:B2. 压强的单位是什么?A. 米B. 牛顿C. 帕斯卡D. 千克答案:C3. 液体压强的特点是什么?A. 只与液体的密度有关B. 只与液体的深度有关C. 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D. 与液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答案:C4. 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P = F/AB. P = F * AC. P = A/FD. P = A + F答案:A5.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哪些?A. 增大受力面积B. 减小受力面积C. 增大压力D. 既增大压力,又减小受力面积答案:D二、填空题6. 压强是表示_________的物理量。

答案:压力作用效果7.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

答案:P = ρgh8. 增大压强的方法除了减小受力面积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来实现。

答案:增大压力9.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

答案:增大10. 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 = ________。

答案:F/A三、简答题11. 为什么在相同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答案:根据压强的定义,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单位面积上分配到的压力就越大,因此压强也就越大。

12. 如何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进行实际应用?答案:液体压强的特点是可以用于测量液体的深度,例如在水下探测中,通过测量水下物体受到的压强,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深度。

此外,液体压强的特点还可以用于设计水压机等设备,利用液体的压力进行工作。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压强的相关知识,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初中压强考试题型及答案

初中压强考试题型及答案

初中压强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单位是帕斯卡(Pa)。

1标准大气压等于多少帕斯卡?A. 101325PaB. 100000PaC. 100000PaD. 98000Pa答案:A2. 一个物体受到的压力为10N,受力面积为0.01平方米,那么它受到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A. 1000PaB. 100PaC. 10PaD. 0.1Pa答案:A3. 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压强的大小?A. 压力B. 受力面积C. 物体的密度D. 物体的体积答案:A、B二、填空题4. 压强的定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其计算公式为\[P =\frac{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A表示受力面积。

5. 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三、计算题6. 一个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05平方米,计算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 = \frac{F}{A} =\frac{mg}{A} = \frac{50kg \times 9.8m/s^2}{0.05m^2} =9800Pa\]。

7. 一个气缸的活塞面积为0.02平方米,当气缸内的压力为200000Pa 时,活塞受到的压力是多少牛顿?答案:活塞受到的压力为\[F = PA = 200000Pa \times 0.02m^2 = 4000N\]。

四、实验题8. 在实验中,为了减小压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为了减小压强,可以采取增大受力面积或减小压力的措施。

结束语:通过以上题型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这些练习能帮助大家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物理初中压强试题及答案

物理初中压强试题及答案

物理初中压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单位是()。

A. 牛顿B. 帕斯卡C. 千克D. 米答案:B2. 一个物体的重力为50N,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

A. 1000PaB. 500PaC. 250PaD. 100Pa答案:A3. 以下哪种情况下,压强会增大()。

A.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B.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C. 在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增大的情况下D. 在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减小的情况下答案:B二、填空题1.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答案: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2. 当一个物体的受力面积增大时,其压强会__________。

答案:减小三、计算题1. 一块砖的重力为20N,当它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计算它对地面的压强。

假设砖的长和宽分别为20cm和10cm。

答案:砖对地面的压强 = 20N / (0.2m * 0.1m) = 1000Pa2. 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地面上,假设他的一只脚的面积为200cm²,计算他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人对地面的压强 = (50kg * 9.8m/s²) / (0.02m²) = 24500Pa四、简答题1. 为什么在冰面上行走需要穿防滑鞋?答案:在冰面上行走需要穿防滑鞋是因为冰面光滑,摩擦力小,容易滑倒。

防滑鞋通过增加鞋底与冰面的摩擦力,提高行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为什么汽车的轮胎上有许多花纹?答案:汽车轮胎上的花纹可以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汽车的抓地力,防止打滑。

同时,花纹还可以帮助轮胎在行驶过程中排出水分和碎石,保持轮胎与地面的良好接触。

初三物理压强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压强是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B. 压强是物体所受的压力C. 压强是物体的重力D. 压强是物体的重量答案:A2. 一个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

A. 物体的重力B. 物体的体积C. 物体的质量D. 物体的密度答案:A3.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

A. 牛顿B. 帕斯卡C. 千克D. 米答案:B4. 液体压强的特点不包括()。

A.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B.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D.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答案:C5. 固体压强的特点不包括()。

A. 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B. 固体压强与压力有关C. 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都无关D. 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都有关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单位是______。

答案:帕斯卡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______。

答案:物体的重力3.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

答案:P=ρgh4. 液体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

答案:增加5. 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

答案:P=F/S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g取10N/kg)答案:首先计算物体的重力,F=mg=5kg×10N/kg=50N。

由于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所以压力等于重力,即F=50N。

假设受力面积为0.05m²,则压强P=F/S=50N/0.05m²=1000Pa。

2. 一个深度为10m的水池底部受到的水压是多少?(水的密度ρ取1000kg/m³,g取10N/kg)答案: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代入ρ=1000kg/m³,g=10N/kg,h=10m,得到P=1000kg/m³×10N/kg×10m=100000Pa。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答案)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答案)1、⑴ m A =ρA ·V A =2×103千克/⽶3×(0.2⽶)3=16千克。

⑵ F B =G B =m B g =13.5千克×9.8⽜/千克=132.3⽜ p B =BB S F =BB S G =B B S g m = 23.03.132⽶)(⽜=1470帕。

⑶∵ p A =AA S F =AA S G =AA S g m =22.0/9.816⽶)(千克⽜千克?=3920帕。

∴若将B 物体从其右侧沿竖直⽅向切去质量为Δm 的部分,且将切去部分叠放在A 物体上,则B 物体仍为柱体且⾼度和密度都不变,因此B 物体对地⾯的压强不变仍为1470帕;⽽A 物体对地⾯的压⼒将增⼤且地⾯的受⼒⾯积不变,因此A 物体对地⾯的压强将要增⼤,即⼤于3920帕。

所以A 物体对地⾯的压强⼤于B 物体对地⾯的压强,故⽅案⼀“不⾏”。

若将A 物体从其沿⽔平⽅向切去质量为Δm 的部分,且将切去部分叠放在B 物体上,使⼆者对⽔平桌⾯的压强相同。

则:p A ′=p B ′AA S gm m )(?-=BB S gm m )(?+;即:22.0(16⽶)千克m ?-=23.05.13⽶)(千克m ?+因此:Δm =6.923千克。

故⽅案⼆“⾏”。

2、①m 甲=ρ甲V=5.0×103千克/⽶3×2×10-3⽶3=10千克②F 甲=G 甲=m 甲g =10千克×9.8⽜/千克=98⽜ p 甲=F 甲/S 甲=98⽜/10-2⽶2=9.8×103帕③错误;错误。

△h =△V /S ⼄=10-3⽶3/(2×10-2⽶2)=0.05⽶△p ⽔=ρ⽔g △h =1.0×103千克/⽶3×9.8⽜/千克×0.05⽶=4.9×102帕 3、(1)m A =ρA V A =0.3×103千克/⽶3×(0.2⽶)3=1.6千克(2)p B =ρB g h B =0.3×103千克/⽶3×9.8⽜/千克×0.1⽶=294帕(3)p A ’=p B ’⽔平切:F A ’/S A =F B ’/S B(m A g - m 1g )/ S A =(m B g + m 1g )/ S A(1.6千克- m 1)/0.04⽶2=(0.3千克+ m 1)/0.01⽶2 m 1=0.08千克竖直切:F A /S A =F B ’/S Bm A g / S A =(m B g + m 2g )/ S A1.6千克/0.04⽶2=(0.3千克+ m 2)/0.01⽶2 m 2=0.1千克V 1∶V 1=m 1∶m 1=0.08千克∶0.1千克=4∶54、①ρ甲=m 甲/V 甲=5千克/(10-3⽶3)=5×103千克/⽶3②F 甲=G 甲=m 甲g =5千克×9.8⽜/千克=49⽜ p 甲=F 甲/S 甲=49⽜/(10-2⽶2)=4900帕(或p 甲=ρ甲gh 甲=5×103千克/⽶3×9.8⽜/千克×0.1⽶=4900帕)③(1)错误(2)正确5、(1)m ⽔=ρ⽔V ⽔ =1×103千克/⽶3×3×10-3⽶3=3千克(2)h =3×10-3⽶3/ 0.015⽶2=0.2⽶p =ρgh = 1×103千克/⽶3 ×9.8⽜/千克×0.2⽶=1960帕(3)F =G , p =SF , p ′A =p ′BAA S F =BB S F AA S g m =BB S g m015.031⽶千克千克m-+=201.0.50⽶千克m ?+m =1.3千克6、(1)m =ρV =3×103千克/⽶3×1×10-3⽶3=3千克 p =ρgh =3×103千克/⽶3×9.8⽜/千克×0.1⽶=2940帕(2)⽤表达式表⽰正确即可,说明变⼩7、⑴G=mg=0.5千克×9.8⽜/千克=4.9⽜⑵ p=ρgh =1.0×103千克/⽶3×9.8⽜/千克×2×10-1⽶3=1960帕⑶错误;正确 8、⑴V =m /ρ=2千克/1.0×103千克/⽶3=2.0×10-3⽶3⑵ F=G=mg =2千克×9.8⽜/千克=19.6⽜ p =F/S =19.6⽜/0.01⽶2=1960帕⑶⼩红 V ’=1.5×10-3⽶3 9、(1)m ⽔=ρ⽔V ⽔=1.0×103千克/⽶3×2×10-3⽶3=2千克 (2)F A =G A 总=(m ⽔+m 容)g=(2千克+0.5千克)×9.8⽜/千克=24.5⽜ p A =F A /S A =24.5⽜/0.01⽶2=2450帕(3)①没有可能②h ⽔=V ⽔/S =2×10-3⽶3/0.01⽶2=0.2⽶p ⽔=ρ⽔gh ⽔=1.0×103千克/⽶3×9.8⽜/千克×0.2⽶=1960帕 h 酒=V 酒/S =3×10-3⽶3/0.01⽶2=0.3⽶ p 酒=ρ酒gh 酒=0.8×103千克/⽶3×9.8⽜/千克×0.3⽶=2352帕若增⼤同⼀深度当p ⽔>p 酒时,ρ⽔g(h ⽔+Δh )>ρ酒g(h 酒+Δh )⽶⽶千克⽶千克⽶⽶千克⽶⽶千克酒⽔⽔⽔酒酒2.0/108.0/100.12.0/100.13.0/108.033333333=?--??=-->ρρρρh h h液体将超出容器的⾼度,∴不可能达到p ⽔>p 酒若减少同⼀深度∵Δp =ρgh ,由于ρ⽔>ρ酒,Δp ⽔也⼤于Δp 酒∴不可能达到p ⽔>p 酒10、(1)F A =G A =m A g=3千克×9.8⽜/千克=29.4⽜(2)P B =F B /S B = G B /S B = m B g /S B =9.8⽜/0.01⽶2=980帕(3)P A =F A /S A =29.4⽜/0.04⽶2=735帕 P A ’=P B ’735帕+(△F/S A )=980帕-(△F/S B )△F =1.96⽜m=G/g=△F/g=1.96⽜/9.8⽜/千克=0.2千克 11、(1)F A =G A =m A g =0.8千克×9.8⽜/千克=7.84⽜(2)p B =F B /S B =ρB gh B =0.1×103千克/⽶3×9.8⽜/千克×0.2⽶=196帕(3)①正确。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计算》专项提升练习题-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计算》专项提升练习题-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计算》专项提升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

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 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容器厚度不计,忽略液面变化,g =10N/kg )。

求:(1)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2)圆柱体的密度?(3)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4)若盛水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 2,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与圆柱体未浸入水前相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多少?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增加了多少?2.如图,密闭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质量为1千克、下表面积为22210m -⨯,上表面积为22310m -⨯,容器内装有体积为33510m -⨯的水,水深为0.2m 。

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水。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 水。

(3)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容。

3.2023年8月初,华北地区面临严峻的防汛形势。

为减小抗洪压力,科创小组设计了水库自动泄洪控制装置,将其制成顶部开有小孔的模型,如图所示。

其中A 为压力传感器,B 是密度小于水且不吸水的圆柱体,能沿固定的光滑细杆在竖直方向自由移动。

当模型内水深115cm h =时,B 与模型底面刚好接触且压力为零。

水面上涨到设计的警戒水位时,圆柱体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为3N ,触发报警装置,开启通洪阀门。

已知圆柱体B 的底面积2100cm B S =,高25cm B h =和331.010kg /m ρ=⨯水。

求:(1)当模型内水深115cm h =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B 的密度;(3)刚触发报警装置时,B 浸入水中的深度2h 。

4.2023年12月18日,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南沙首次试航,如图所示,它是全球唯一一艘具备海域11000米钻探能力的科考钻探船,质量约为3.310kg ⨯。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 (40)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 (40)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精选解析401.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气缸横截面积为500 cm2,活塞冲程长为40 cm,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是5×105pa,飞轮转速是480 r/min。

汽油的热值为4.6×107J / kg。

求:(1)如果该汽油机每分钟消耗汽油200 g,汽油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该汽油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大?(3)汽油机的效率是多大?2.如图甲所示,柱形储水箱的底面积为400cm2,在其底部紧密嵌入一个压敏电阻R x(上表面与水接触并涂有绝缘漆,其阻值与储水箱水深h的关系如图20乙所示),R x所在电路的电源电压为30V,OA为水位指示表(由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改成)。

把重为8N的柱体A与重为20N的正方体B用细绳连接,放入水箱底部,B 未与R x接触,A的底面积为200cm2、高为10cm,B的边长为10cm。

向水箱中缓慢注水,当A、B之间的绳子拉力为4N时停止注水,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求:(1)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时,储水箱中水对水箱底部的压强;(2)若继续向储水箱中加水直至B对水箱底部压力刚好为0,此时水面上升的高度;(3)在(2)问基础上,若再将A竖直向上提升17cm,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细绳的体积忽略不计且不会被拉断)3.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m2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将一个底面积为0.5m2、体枳为5m3的物体A放入其中,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当再给A物体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大小不变的力F以后,A物体最终恰好浸没于水中静止,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1×104Pa则:(1)A物体浸没水中静止时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增大了多少?(2)A浸没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3)A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多少?(4)从A物体漂浮水面到浸没水中静止过程中力F做了多少功?4.如图甲所示,一个平底薄壁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S,容器的重力为5N,容器内装有重力为10N的水。

初三物理压强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练习题及答案1. 在地球表面上,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强约为101.3 kPa,那么位于海平面下10 m处的压强是多少?答案:由于每上升10 m,大气压强减小约1 kPa,所以位于海平面下10 m处的压强约为100.3 kPa。

2. 一块木板的面积为2 m²,质量为800 g,它的压强是多少?答案:首先将质量转换为千克,800 g = 0.8 kg。

然后计算压强,压强 = 力/面积,由于木板只受到重力,所以力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 0.8 kg × 9.8 m/s² = 7.84 N。

所以木板的压强为 7.84 N / 2 m² = 3.92 Pa。

3. 一辆汽车的轮胎气压为220 kPa,轮胎接触地面的面积为0.02 m²,那么轮胎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答案:压力 = 压强 ×面积,所以轮胎对地面的压力为 220 kPa ×0.02 m² = 4.4 kN。

4. 实验表明,小孩踩单脚上楼时,脚下的压强比双脚踩上楼时的压强大。

请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小孩踩单脚上楼时,由于只有一只脚着地,体重的支撑面积减小,而体重不变,所以压强增大。

而双脚踩上楼时,两只脚着地分担体重,支撑面积增大,所以压强减小。

5. 垂直负压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

请举出一个例子,并解释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答案:一个例子是使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压强较小,而外部大气压强较大,形成了垂直负压。

这是因为吸管内的空气被吸出,使内部形成低压区域,而外部大气压强较大,使饮料被推入吸管内。

6. 气体中存在着压强差,会导致气体的流动。

请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气体分子具有热运动,当存在压强差时,高压区域的气体分子会向低压区域移动。

这是因为高压区域的气体分子具有较大的动能,碰撞力较大,而低压区域的气体分子具有较小的动能,碰撞力较小,所以高压区域的气体分子会向低压区域移动,从而导致气体的流动。

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计算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计算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计算题基础知识1.压强公式(1)压强:(普遍使用)SFp =(2)(适用于液体、气体)ρgh =p (3)g=9.8N/kg 或者说明时取g=10N/kg 2.单位换算(1)力的国际单位是N, 受力面积国际单位是m 2,压强的国际单位是Pa 。

(2)21N/m =Pa 1(3)面积单位换算2-622-42m 10=1mm , m 10=1cm (4)Pa 101.01=760m m Hg = 1atm 5⨯ 3.常用到的公式(1)重力公式mg =G (2)变形公式gG=m (3)变形公式m G =g(4)具体问题中,在没有特殊说明,取g=9.8N/kg ;为了计算方便常常取g=10N/kg ,这种情况下,命题者在试题里会直接给出。

4. 重力公式能解决的基本问题重力公式mg =G 涉及三个物理量,一个是常量,所以知道一个可以求解另一个。

比如:已知物体的质量,可以求重力。

已知物体的重力,可以求出质量。

也可以根据本公式,结合密度公式求解物体体积等物理量。

5. 利用压强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方法 Ⅰ.对压强公式SFp =的理解 (1)压力F 不一定是由重力引起的,所以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是竖直向下。

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表面垂直;(2)受力面积S 是指物体相互接触的面积,与物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可以等于或小于物体表面积,但绝对不会大于物体的表面积。

(3)在理解了压力和受力面积之后,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F 的单位是牛顿(N ),受力面积S 的单位要用平方米(m 2),这样得到物体所受压强P 的单位是帕(Pa )。

(4)在讨论压力作用效果时,应该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即当压力F 一定时,压强P 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P 与压力成正比。

如果在增大压力F 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那么物体受到的压强是增大的;在减小压力和同时增大受力面积时,压强是减小的。

(5)压强公式SFp =是定义式,既适用与固体,又适用与液体,也适用与气体。

初中物理压强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压强1.如图题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乙管的倾斜,判断甲乙两试管中液体的体积的大小,再判断密度的大小,根据判断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

解答:由于甲试管是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液体相同深度,所以V乙>V甲,甲、乙两相同的试管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根据再根据,甲的密度大,甲乙两液面相同,深度相同,甲的压强大。

故选:A。

【点睛】根据试管的倾斜判断甲乙的体积是本题的关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判断液体的密度,最后根据压强公式判断压强的大小。

2.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于2019年10月在武汉举行,其中羽毛球、乒乓球、男子体操、网球等4个项目首次进入世界军人运动会。

关于这四项运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B.为了控制乒乓球的飞行路径可以让它旋转起来,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减小摩擦力D.球拍在击打网球的过程中,球拍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弹性形变【答案】C【解析】【详解】A、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B、为了控制乒乓球的飞行路径可以让它旋转起来,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B正确;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D、球拍在击打网球的过程中,球拍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有弹力产生,故D 正确。

3.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增大压力B.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C.用吸管吸饮料,利用大气压把饮料“吸”入口中D.口吹硬币跳越木块,利用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的原理【答案】C【解析】【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2)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3)吸管吸饮料时,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详解】A.蚊子有尖尖的口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B.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故B错误;C.用吸管吸饮料时,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人的口中,利用大气压,故C正确;D.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上方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硬币上方的气体压强小于下方的气体压强,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口吹硬币跳越木块,利用了流体在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的原理.故D错误.【点睛】本题是事例都是生活中的常用的现象,利用生活现象考查物理知识,体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4.如图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长颈玻璃瓶倒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当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B .它是利用温度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制成的C .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 .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故A 错误;玻璃瓶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5.下列有关物理应用知识描述错误的是A .甲图:压路机用质量很大的碾子是为了减小压强B .乙图: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是因为水深的地方受到水的压强大C .丙图:用塑料吸管从敞口的饮料瓶子中吸到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D .丁图: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逐步潜入水中直至浸没过程中,浮力逐渐变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1)增大压力和减小接触面积可以增大压强;(2)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利用大气压的知识分析即可判断;(4)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利用F gV ρ=浮水排 ,来分析受到的浮力情况。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 (22)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 (22)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精选解析221.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气缸活塞面积为30cm2,一个冲程活塞在气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9.2×l05Pa,飞轮1min转动1800周,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若1min消耗汽油0.01L.汽油的密度ρ=0.75×103kg/m3;汽油的热值为4.6×l07J/kg.求:(1)汽油机的功率.(2)该汽油机的效率.2.图甲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图中未画出)将实心长方体A从河底竖直方向匀速吊起,钢缆绳对A的拉力F1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A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大小为7.5×103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A上升的速度始终为0.1m/s(g取10N/kg,不计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求:(1)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2)长方体A在水中没有开始起吊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3)未起吊前,长方体A对河底的压强是多大;(4)长方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在上升过程中F的功率。

3.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如图所示)正式通车,大桥全长55km,设计速度100km/h.一辆四轮氢动力小轿车的质量为1、5×103kg,该车以90km/h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消耗了0.7kg的氢气此过程中小轿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1.0×103N,每个轮胎与桥面的接触面积为2.5dm2(氢气的热值取1.4×108J/kg,g取10N/kg),试问:(1)当小轿车在大桥上匀速行驶时,以大桥护栏为参照物,小轿车司机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小轿车静止在水平桥面上时,对桥面的压强是多少?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得出:小轿车行驶时对水平桥面的压力___________静止时对水平桥面的压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4)小轿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4.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柱形容器,容器底放有一个实心立方体物体,当向容器中注入水时,容器底对物体的支持力F与水面上升的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求:(l)物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2)当注水结束时,物体所受的浮力是多少N?(3)注水结束后,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多大?5.在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中,推土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初三物理压强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将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2.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压强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无关B. 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C. 压强与压力成反比,与受力面积成正比D. 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答案:D3. 用水平力推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摩擦力B. 物体受的摩擦力等于推力C. 物体受的摩擦力小于推力D. 物体受的摩擦力大于推力答案:B4. 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5.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压强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无关B. 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C. 压强与压力成反比,与受力面积成正比D. 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答案:D6. 用水平力推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摩擦力B. 物体受的摩擦力等于推力C. 物体受的摩擦力小于推力D. 物体受的摩擦力大于推力7. 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8.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压强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无关B. 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C. 压强与压力成反比,与受力面积成正比D. 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答案:D9. 用水平力推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摩擦力B. 物体受的摩擦力等于推力C. 物体受的摩擦力小于推力D. 物体受的摩擦力大于推力答案:B10. 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压强的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 (18)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 (18)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解析)181.将一未装满水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8cm2,瓶底的面积是28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g取10N/kg)。

求:(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2.有一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底面积0.8m2,高5m,密度0.7×103kg/m3.(g=10N/kg)(1)未向水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大?(2)向水池内缓慢注水,在水位到达1m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4m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大?3.如图,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转动,在A、B两端分别挂有边长为10cm,重力为20N的完全相同的两正方体C、D,OA:OB=4:3;当物体C浸入水中且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cm时,杠杆恰好水平静止,A、B两端的绳子均不可伸长且均处于张紧状态.(g=10N/kg)求:(1)物体C的质量;(2)物体C的密度;(3)物体C受到的浮力;(4)杠杆A端受到绳子的拉力;(5)物体D对地面的压强.4.把体积为500cm3、重为4N的小球A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球A静止时水深40cm.求:(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是多少?(2)小球A的密度ρA是多少?(3)小球A受到的浮力F浮是多少?(4)若取出A球,把另一个体积为600cm3、重为4.8N的木球B用细线系于容器底(如图所示),则细线受到的拉力F是多少?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容器厚度不计,忽略液面变化,,求: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圆柱体的密度?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若盛水容器的底面积为,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与圆柱体未浸入水前相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多少?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增加了多少?【【答案和解析】】1.答案:解:(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强:p=ρgh倒立=1.0×103kg/m3×10N/kg×0.13m=1300Pa,由p=可得,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F=pS瓶盖=1300Pa×8×10-4m2=1.04N;(2)由左图可知,矿泉水瓶内水的体积:V=S瓶底h正立=28cm2×10cm=280cm3,由ρ=可得,水的质量:m水=ρV=1.0g/cm3×280cm3=280g=0.28kg,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则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F′=G水=m水g=0.28kg×10N/kg=2.8N,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p′===3500Pa。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答案)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1.(11宝山、嘉定二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 的质量为13.5千克。

求:⑴ 物体A 的质量。

⑵ 物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⑶ 在保持物体A 、B 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取的质量Δm 。

2.(11长宁二模)如图所示,金属圆柱体甲的密度为5.0×103千克/米3,体积为2×10-3米3,底面积为10-2米2;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的高度为0.25米,底面积为2×10-2米2,容器中盛有0.12米高的水。

求:①圆柱体甲的质量。

②圆柱体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③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想求出当用绳子将甲物体的1/2体积浸入乙容器的水中时,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

他们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请判断,小明同学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小华同学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

(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若他们的计算过程有错误,请在错误步骤的序号后打“×”。

若你认为他们的计算过程均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内 容判断(选填“行”或“不行”)方案一选择B 物体从其右侧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为Δm 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A 物体上,使二者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

方案二选择A 物体从其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为Δm 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B 物体上,使二者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

A计算的主要步骤小明步骤1()乙容器中水深度的增加量△h =△V /S 甲=10-3米3/(10-2米2)=0.1米步骤2( )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p 水=ρ水g △h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102帕小华步骤1( )乙容器中水深度的增加量△h =△V /(S 乙-S 甲)=10-3米3/(2×10-2米2-10-2米2)=0.1米步骤2(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p 水=ρ水g △h =1.0×103千克/米3.(11普陀二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为0.2×l03 千克/米 3, ρB 为 0.3×l03 千克/米 3。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玻璃杯,水面距杯底10cm,水的质量是0.13kg,玻璃杯重0.5N,玻璃杯的底面积是12cm2,求:(1)水对杯底部的压强.(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取g=10N/kg)2.一辆载重卡车连同货物一起的总质量m=4.5×103kg,在F=4×103N的牵引力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5m2,取g=10N/kg,求:(1)卡车连同货物受到重力的大小;(2)卡车受到阻力的大小(3)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3.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重3N,底面积是200cm2,内装有一些水,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重5N,边长为10cm,被一体积可以忽略的细线拉住固定在容器底部,如图所示,拉直的细线长为L=5cm,受到拉力为1N.(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1)木块B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2)B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5.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g=10N/kg)(1)当他站在地面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2)行走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6.如图所示的玻璃杯中装有重为5牛的水,杯子的底面积为20厘米 2,杯内水面高度为20厘米.若玻璃杯受到的重力为1牛.(g取10牛/千克)求:(1)水对杯底的压力.(2)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7.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2)茶壶对桌面的压力;(3)茶壶对桌面的压强.8.有一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底面积0.8m2,高5m,密度0.7×103kg/m3.(g=10N/kg)大?(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4m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大?9.近年来,独轮电动平衡车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它采用站立式的驾驶方式,人通过身体的前倾、后仰实现驾驶,如表为某型号独轮电动车平衡车的部分数据,则:质量10kg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30cm2最大速度16km/ℎ充满电行程24km(1)该车充满电后,若以最大速度行驶,能行驶的最长时间是多少?(2)质量为50kg的人驾驶该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

初三物理压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压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压强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装水的容器,一个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用一个力F将木块匀速压入水中直至刚好浸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压入水中过程所受浮力逐渐变大B.木块压入水中过程压力F逐渐变大C.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保持不变D.木块漂浮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木块刚好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答案】ABD【解析】A.木块压入水中过程,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受浮力逐渐变大,故A正确;B.木块压入水中的压力F=F浮﹣G,由于重力不变,浮力变大,则压力逐渐变大,故B 正确;C.由于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水没有溢出,液面上升,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故C错误;D.施加压力后排开的水没有溢出,即木块刚好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大,容器的底面积不变,因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大,故D正确.故选ABD.【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2.一辆运送大石块填海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120km后到达目的地所用时间为80min.已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6000N,大石块的质量为1.5×104kg,体积为5m3,大石块与水平车厢的接触面积为3m2.(g=10N/kg,ρ海水=1.03×103kg/m3)求:(1)石块对水平车厢的压强;(2)汽车的功率;(3)该石块全部沉入海水后,石块顶部距离海水面1m,计算石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和顶部所受的海水压强.【答案】(1)5×104Pa;(2)1.5×105W;(3)5.15×104N; 1.03×104Pa.【解析】(1)石块对水平车厢的压力等于石块的重力:F=G=mg=1.5×104kg×10N/kg=1.5×105N,石块对水平车厢的压强:p=F/S=1.5×105N/3m2=5×104Pa;(2)汽车的速度:v=s/t=120×103m/80×60s=25m/s,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F牵引力=f=6000N,则汽车的功率:P=F牵引力v=6000N×25m/s=1.5×105W;(3)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海水gV排=1.03×103kg/m3×10N/kg×5m3=5.15×104N;石块顶部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海水gh=1.03×103kg/m3×10N/kg×1m=1.03×104Pa.【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功率的计算3.如图所示是正在工作的挖掘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机械臂A被液面压杆撑起时,相当于省力杠杆B.挖掘机的两条履带,可以减小挖掘机对地面的压强C.挖掘臂水平转动时,挖掘铲内土的重力没有做功D.挖掘铲的前端做成齿状,是为了增大压强【答案】A【解析】A选项,机械臂A被液压杆撑起时,液压杆克服的是挖掘铲及其里面土的重力,液压杆提供的动力的动力臂小于挖掘铲及其里面土的重力提供的阻力的阻力臂,所以机械臂相当于费力杠杆。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问题详解)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问题详解)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1.(11宝山、嘉定二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 的质量为13.5千克。

求:⑴ 物体A 的质量。

⑵ 物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⑶ 在保持物体A 、B 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取的质量Δm 。

2.(11长宁二模)如图所示,金属圆柱体甲的密度为5.0×103千克/米3,体积为2×10-3米3,底面积为10-2米2;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的高度为0.25米,底面积为2×10-2米2,容器中盛有0.12米高的水。

求: ①圆柱体甲的质量。

②圆柱体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A③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想求出当用绳子将甲物体的1/2体积浸入乙容器的水中时,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

他们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请判断,小明同学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小华同学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

(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若他们的计算过程有错误,请在错误步骤的序号后打“×”。

若你认为他们的计算过程均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3.(11普陀二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 为 0.2×l03 千克/米 3, ρB 为 0.3×l03 千克/米 3。

求: (1)物体A 的质量m A 。

(2)物体B 对地面的压强p B 。

(3)为使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小芳与小讨论后认为将体A 沿水平方向切下体积V 1一块后叠放到体B 上方,或将体A 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 2一块后叠放到体B 上方都可以达到目的,请求出V 1与V 2的之比。

4.(11卢湾二模)5千克,边长为0.1米,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题难题1.(11宝山、嘉定二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 的质量为13.5千克。

求:⑴物体A 的质量。

⑵物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⑶在保持物体A 、B 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取的质量Δm 。

2.(11二模)如图所示,金属圆柱体甲的密度为5.0×103千克/米3,体积为2×10?3米3,底面积为10?2米2;薄壁圆柱形容A器乙的高度为0.25米,底面积为2×10?2米2,容器中盛有0.12米高的水。

求:①圆柱体甲的质量。

②圆柱体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③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想求出当用绳子将甲物体的1/2体积浸入乙容器的水中时,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

他们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请判断,小明同学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小华同学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若他们的计算过程有错误,请在错误步骤的序号后打“×”。

若你认为他们的计算过程均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3.(11普陀二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 为0.2×l03 千克/米3,ρB 为0.3×l03 千克米3。

求: (1)物体A 的质量m A 。

(2)物体B 对地面的压强p B 。

(3)为使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小芳与小李讨论后认为将正方体A 沿水平方向切下体积V 1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 上方,或将正方体A 向切下体积V 2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 上方都可以达到目的,请求出V 1与V 2的之比。

4.(11卢湾二模)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均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的质量为5千克,边长为0.1米,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

求: ①甲的密度。

②甲对地面的压强。

③若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 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2。

下表中有两种推理,请判内容 判断(选填“正确”或“错误”)推理一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1。

推理二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

5.(11松江二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薄壁柱形容器质量分别为1千克和0.5千克,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0.015米2和0.01米2,均放在水平面上,甲容器中装有3.0×10-3米3的水。

求:A B 图11计算的主要步骤小明 步骤1() 乙容器中水深度的增加量△h =△V /S 甲=10?3米3/(10?2米2)=0.1米 步骤2乙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p 水=ρ水g △h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甲乙①甲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②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③现将甲容器的水倒一部分到乙容器中,使两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都相等,求倒入乙容器水的质量⊿m。

6.(11闸北二模)如图所示,体积相等、密度分别为的ρA、ρB的A、B两个立方体正对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且ρA:ρB=1:3。

A对B的压强为p A,B对桌面的压强为p B。

①如果A的体积为1.0×10-3米3,密度为3×103千克/米3,求A的质量、A对B的压强。

②如果逐渐减小A的体积,但始终保持A的形状为立方体且密度不变,在A 的体积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列出p A与p B的比值的表达式,并指出比值的变化规律。

7.(09奉贤二模)重为10牛、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内盛0.18米深的水。

若在此容器内再放入一密度为0.5×103千克/米3,质量为0.5千克的塑料块,使水面上升0.02米(水未溢出)。

求:(1)塑料块受到的重力;(2)放入塑料块后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现在小张和小李两位同学想计算塑料块静止在水面上时,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Δp。

他们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计算过程小张容器对地面增加的压力ΔF就是容器内增加的水的重力ΔG水,即ΔF=ΔG水=Δmg=ρΔvg=1.0×103千克/米3×2×10-2米2×0.02米×9.8牛/千克=3.92牛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Δp =ΔF/s=ΔG 水/s=3.92牛/2×10-2米2=1.96×102帕。

小李 容器对地面增加的压力ΔF 就是塑料块的重力G ,即 ΔF=G 塑=mg=0.5千克×9.8牛/千克=4.9牛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Δp =ΔF/s=G 塑/s=4.9牛/2×10-2米2=2.45×102帕。

请判断:小张的计算过程是________,小李的计算过程是_______。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8.(09静安二模)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盛有质量均为2千克的水和酒精。

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乙的底面积为0.016米2。

求: ⑴水的体积V 。

⑵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F 、压强p 。

⑶为了使水和酒精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小明和小红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右表所示。

请判断,________同学的设计可行;并求该方法中所要求的体积V ’。

(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9.(09浦东二模)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质量为0.5千克,底面积为0.01米2,容器高50厘米,分别装有2×10-3米3的水和3.0×10-3米3的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

求:(1)水的质量。

(2)A 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3)是否有可能存在某一深度h ,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同时增大或减少同一深同学 所设计的方法小明 分别在甲、乙中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小红分别在甲、乙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甲 乙BA度h 后,使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达到p 水>p 酒?若有可能请算出h 的范围,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

10.(09奉贤一模)质量分别是3千克和1千克的A 、B 两个实心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其底面积分别是0.04米2和0.01米2,求: (1)物体A 对地面的压力; (2)物体B 对地面的压强;(3)若要两个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需要从压强较大的那个柱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叠在压强较小的那个柱体上,则截去部分的质量为多大? 11.(09虹口一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1米和0.2米的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 、B 的密度分别为0.8×103千克/米3和0.1×103千克/米3,物体A 质量为0.8千克。

求: (1)物体A 对地面的压力F A 。

(2)物体B 对地面的压强p B 。

(3)若要使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小明拟采用的办法如下表所示:分析计算过程结论小明 若只在A 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定厚度h 后,A 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p A =F A/S A=?Agh A=0.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h 米) p B =?Bgh B =0.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 p A=p B解得h =7.5×10?2米 在A 物体上水平截去厚度为7.5×10?2米的部分 误”)。

②小华设想在两物体中某一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重为G 0的部分、并置于另一物体上部后使二者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请通过计算分析小华的设想是否有可能实现,若有可能,求出G 0的值;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

12.(11崇明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已知甲的质量为1千克,甲的边长为O.l 米.试求: (1)物体甲的密度。

(2)若在图中对甲、乙两物体同时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h (h 小于乙物体的边长)后,且沿逆时针方向翻转90度后,则物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多大?(3)若在图中对甲、乙两物体同时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h (h 小于乙物体的边长)后,且沿逆时针方向翻转90度后,则判断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 甲与P 乙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13.(11宝山一模)竖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 和B 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

物体A 的密度为0.6×103千克/米3,物体B 的质量为19.2千克。

求:⑴物体A 的质量m A ;⑵物体B 对水平地面压力的大小F B ;⑶在保持物体A 、B 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G′(或所截取的质量Δm )。

14.(11黄浦一模)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边长分别为0.2米和0.4米,密度分别为4×103千克/米3和1×103千克/米3。

求: (1)正方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甲。

(2)正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乙。

内容判断(选填“行”或“不行”)方案一 在它们顶部叠放一块相同的物体。

方案二分别从A 、B 的右侧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0.2米 0.4米0.1米A0.8米0.1米0.3米 B(3)若设想将正方体甲作竖直切割、正方体乙作水平切割,切下部分体积都为原来体积的1/2,如图所示。

再分别将切下的部分置于对方的上表面,通过计算求出放置后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与乙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的比值。

15.(11闸北一模)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正方体A的边长为0.1米,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正方体B的边长为0.2米,密度为0.5×103千克/米3。

求:①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②在保持正方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截取物体,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可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或厚度)。

内容判断(选填“行”或“不行”)方案一从正方体A的侧壁竖直截取一部分方案二从正方体B的上方水平截取一部分16.(11金山一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质量是2千克,物体B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