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2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99 MBA联考综合能力:2009年工商管理硕士联考大纲,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09年综合能力考试辅导教材,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12俄语:东方俄语(1-3),北京外国语大学、普希金语言大学合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最新版213日语:新编日语(1-2),周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14德语:新编大学德语(1-2),朱建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最新版215法语:公共法语(上、下),吴贤良、王美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99 MBA联考英语:2009年英语考试辅导教材,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60高等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初步):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均可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均可611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614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619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王秋兵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22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姜松荣,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623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史,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世界工业设计史,陈鸿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626综合知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姜明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32综合英语:新编英语教程(5-7),李观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修订版634数学分析:数学分析讲义(上、下册),刘玉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四版635教育学: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37普通物理:大学物理,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638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等主编,李淮春等修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五版639专业综合:民法学: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05年重印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严存生,法律出版社,20046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陶德麟、石云霞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64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周西宽,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运动生理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王瑞元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42传播学原理: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43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美学原理,杨辛、甘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44政治学基础: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版645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三版646材料晶体学:结晶学及矿物学,赵珊茸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48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上、下册),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五版649海洋地质与资源:海洋地质学,沈锡昌、郭步英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801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曾克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802地学遥感概论:遥感概论,彭望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03会计:基础会计学,陈国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804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赵其渊,地质出版社,1984805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杨子庚等,青岛出版社,2000806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朱志澄,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807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笮、李凤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08结晶学与矿物学:结晶学,赵珊茸等,地质出版社,2002809岩石学:岩石学(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路凤香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10地球化学:地球化学,韩吟文等,地质出版社,2005813古生物地史学: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杜远生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第二版819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利用规划,王万茂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21应用沉积学:沉积盆地分析基础与应用,李思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沉积学原理,赵澄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822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24矿床学:矿床学,袁见齐等,地质出版社,1985827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陈荣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829 C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83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32矿产普查与勘探: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833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834工程力学:理论力学(上、下),张建民、白景岭,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35煤及煤层气地质学:煤田地质学(上、下册),武汉地质学院煤田教研室编著,地质出版社, 1981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苏现波等,科学出版社,2001836油气(层)物理学:油气(层)物理学,张博全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837石油渗流力学:现代油藏渗流力学原理,葛家理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838土地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五版839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陈孝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40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841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843安全系统与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张景林等,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安全人机工程学,李红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844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845测量平差: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848钻井工艺原理:钻井工艺原理,刘希圣,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851固体地球物理学基础:地球物理学基础,史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52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853地球物理学基础: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54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等,地质出版社,1995,第一版857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廷耀、顾国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59产品设计快题(徒手):产品设计原理,李亦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工业设计创新的方法与案例,高楠,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864首饰设计快题(徒手):首饰设计基础,任进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首饰设计,(英)伊丽莎白.奥弗尔著,刘超等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865宝石学:宝石学基础教程,李娅莉等,地质出版社,2002宝石学证书课程,英国宝石协会、陈钟惠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866钻井与完井工程: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陈庭根等,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867材料学概论:材料科学概论,许并社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869电路、信号与系统:电路:电路分析基础,李翰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三版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上、下册),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信号与线性系统,管致中,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870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872地图学:地图学概论,王琪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87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杨代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875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彭文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877测绘学概论:测绘学概论,宁津生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7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030502方向考):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郑永廷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882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版883运筹学:运筹学,运筹学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84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黄亚钧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二版887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荆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四版888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论,李天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五版889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旅游区规划与管理,辛建荣、张俊霞,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第二版900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四版903地质学基础:地球科学导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地质学基础,宋春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三版905翻译与写作: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版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最新版907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吕林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四版高等代数,王萼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908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27次印刷913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16勘查地球物理概论、917应用地球物理基础: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张胜业、潘玉玲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刘天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地球物理反演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姚姚、陈超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李大心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时间:7月6日(周一)9:00-11:00◆绪论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1)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个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根据恩格斯的描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做以下几点说明:①马克思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黑格尔把辩证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把人类社会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具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色彩,并且不能把发展的观点坚持到底,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他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题型
一、考试题型 1、简答题(5 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2、论述题(2 题,每题 50 分,共 100 分) 二、考试参考用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
育出版社出版社,2013 年修订版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了解: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掌握: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6、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掌握: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2、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3、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了解: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3、我国在社会主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了解: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掌握: 1、坚持共同富裕 2、我国现阶段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第十二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了解: 1、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掌握: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2、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祖国完全同意的构想 了解: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掌握: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结合两岸关系的现实,谈谈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第十章
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3、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5、“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6、“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A.相互矛盾的B.完全不同的两回事C.有着内在联系的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7、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A.资本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C.原始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8、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9、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实现共产主义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10、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
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11、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12、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13、资本集中的方式是()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4、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D.殖民地和宗主国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二、多项选择题16、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考试大纲
规律认识的深化;时代主题科学判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科学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重要性;新时期如何认识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四)扩展部分
考试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科目代码及名称
考试大纲
802中国化马克 思主义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测试考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成果的基本内容、毛泽东思想代表性成果以及 对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程度;对基本理论的运用能力,考察学生运用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准确记忆基本知识,并能妥善运用到综合分析题中。此外,要求考生 对于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也要有所了解。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两大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考试要求
1•了解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2.理解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二、试卷结构(满分150分)
内容比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约20分
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约50分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大纲及教案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大纲及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条件与过程,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
教学重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教学难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的内在关系。
学时安排:6教学内容:(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与历史进程(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组成的科学体系;从广义来说,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构成的科学体系。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提出是1945年5月,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并使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先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从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就已开始;但如果作为中国共产党“辞典”中一个特定概念则是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的。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其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具体特点相结合”并获得“一定民族形式”的具体过程,这一过程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某些偏差;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具有中国的特点和民族形式的科学理论。
其联系在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能产生于和发展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
”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确立和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纲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纲一、科目名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二、科目代码:三、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四、考试方法:闭卷考试五、考试时间:小时六、试卷结构:总分:分,其中简答题分,论述题分,材料分析题分。
七、参考书目:《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年修订版)。
一、考试范围考试基本要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内容,主要考察考生作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者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理论素质,侧重对理论本身的深入理解和系统掌握,它所考察的知识点,都包含在所指定的参考书之内。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革命经验的概况和总结。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决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4.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5.把握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原则要求 十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考试内容 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和目标任务毛泽东的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考试 要求 1.把握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 2.理解毛泽东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及其现实意义。 3.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4.理解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5.理解社会和谐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考试内容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 科学构想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反分裂国家法》胡锦涛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 意见 考试要求 1.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把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3.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发展。 4.了解“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考试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我国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和平发展道路 考试要求 1.理解时代主题及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变化,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效应;掌握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必然性。 2.了解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懂得维护 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考试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新社会阶层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 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考试要求 1.把握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理解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3.理解新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4.理解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5.理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识记: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二、领会: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三、简单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四、综合运用: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2、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识记:1、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2、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3、辩证法的历史发展4、世界的普遍联系5、事物的永恒发展6、意识及其能动作用二、领会:1、对立统一规律及其在辩证法中的地位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4、质变与量变、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5、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统一三、简单运用: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原理四、综合运用:1、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2、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识记:1、科学的实践概念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及其认识的能动反作用二、领会: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从实践到认识2、从认识到实践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三、简单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四、综合运用:1、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2、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3、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领会: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简单运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四、综合运用:1、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与曲折性2、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的原则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识记: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资本的本质与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4、剩余价值的分配5、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二、领会:1、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其作用三、简单运用:1、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四、综合运用:1、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2、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识记:1、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3、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二、领会: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实质2、垄断资本的国际统治三、简单运用: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四、综合运用:1、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识记:1、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论述2、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进一步认识和概括二、领会:1、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发生”论2、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及其伟大意义三、简单运用: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四、综合运用:1、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识记: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宏伟蓝图1、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3、消费资料实行按劳分配4、阶级、国家消亡,社会实现高度和谐二、领会:1、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2、当代资本主义是衰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3、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三、简单运用:1、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2、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四、综合运用:1、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考核方法与要求(一)考核方法1、考核类型:开卷考试2、考核方式:笔试3、考核时间:120分钟(二)考试题型:单项选择、材料分析、简答题、论述题、时政论文等。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928遥感导论与应用:遥感导论,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30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4,第四版
931大气化学:大气化学基础,秦瑜、赵春生编,气象出版社,2003
642传播学原理: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43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学原理,杨辛、甘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44政治学基础: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版
645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三版
801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曾克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802地学遥感概论:遥感概论,彭望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03会计:基础会计学,陈国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804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赵其渊,地质出版社,1984
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二版
916勘查地球物理概论、917应用地球物理基础:
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张胜业、潘玉玲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刘天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地球物理反演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姚姚、陈超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李大心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900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四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已有10试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2003——2007人文地理学2006——2007经济地理学2004环境与资源经济学2004,2006——2007地学遥感概论2004,2007地球化学2002——2004,2006——2007有机化学2002——2007普通地质学2002——2007海洋地质学2002——2007海洋科学导论2007高等数学2000——2007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2002——2004,2006——2007构造地质学2002——2004,2006——2007板块构造学2004石油构造分析2004岩石学2004,2006——2007古生物地史学2002——2007地层学原理2004大学化学2004,2007生物化学2007理论力学2007环境地质学2003——2004,2006——2007社会学理论与方法2004,2006——2007地质学基础2002——2007地理信息系统2007地理信息系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2002——2003地理信息系统(A)[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2004 地理信息系统(B)[地学信息工程专业]2004,2006地图学2003——2004,2006——2007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2002——2004结晶学与矿物学2007结晶学2002——2004,2006环境学基础2007环境学导论2002,2004,2006——2007环境学概论2003——2004仪器分析2006环境化学2004——2006沉积环境与沉积相2005——2006分子生物学2004资源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土地资源学2004——2007土地利用规划2004,2006土地利用规划学2007土地经济学2003——2007(注:2006年试卷共2页,缺第2页)国土资源学2002——2003普通地质学2002——2007地球物理学基础2002——2004地球物理学概论2002——2006海洋地球化学2004,2007海洋地质与资源2007海洋地质学2002——2007构造地质学2002——2004,2006——2007板块构造学2004矿床学2002——2004,2006——2007海洋沉积学2007应用沉积学2002——2004,2006——2007矿产勘查与评价2004,2006——2007矿产普查与勘探2002——2004,2006——2007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2004石油地质学2002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2003——2004,2006——2007石油构造分析2004C语言2002——2007地质学基础2002——2007地理信息系统2007地理信息系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2002——2003地理信息系统(A)[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2004地理信息系统(B)[地学信息工程专业]2004,2006管理学原理2002——2007油层物理2002——2003油气(层)物理学2004,2006——2007煤田地质2004数据库原理2004工程力学2002——2007(注:2002年的试卷缺页)油钻井与完井工程2007气测井2004工程学院材料力学2006——2007结构力学2007土力学2002——2007工程地质学2003——2005,2007,2010(2010为回忆版)石油构造分析2004板块构造学2004测量平差2002——2007测绘学概论2007工程力学2002——2007(注:2002年的试卷缺页)岩体力学2004,2006——2007钻井工艺原理2005安全系统工程2002——2007工程地质学基础2002,2004——2006摄影测量学2005——2006地基与基础2004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C语言程序设计2003——2007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2005——2007电子技术基础2002——2007勘查地球物理概论2006——2007工程地质学基础2002,2004——2006连续介质力学2004浅层地球物理概论2007地球物理学概论2002——2006板块构造学2004环境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大气物理2007普通生物学2007生物化学2007遗传学2007细胞生物学2007分子生物学2004水文地质学2003——2007水文地质学基础2002环境学导论2002,2004,2006——2007环境评价与规划2007工程地质学2003——2005,2007,2010(2010为回忆版)板块构造学2004环境学原理2004——2007环境学概论2003——2004生态学2006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6环境化学2004——2006水污染控制工程2005——2006珠宝学院工艺美术史2004,2006——2007首饰设计快题(徒手)2007普通地质学2002——2007计算机基础2004,2006——2007宝石学2005——2007结构素描2004——2005艺术史论2004,2006环境艺术2005环境艺术设计快题(徒手)2004——2005动画创作(徒手)2005高等数学2000——2007曲式与作品分析2005——2007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无机化学2004——2007物理化学2002——2004,2006——2007分析化学2002——2007有机化学2002——2007材料学概论2002——2007高分子化学2006——2007应用矿物学2004,2006粉末冶金学2004材料晶体学2007晶体学2004,2006信息工程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程序设计2005——2007电路、信号与系统2003——2007信号与系统2002地学遥感概论2004地图学2003——2004,2006——2007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工业设计史2007产品设计快题(徒手)2007机械设计2002——2005,2007数字电路2007电路、信号与系统2003——2007信号与系统200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02——2007自动控制原理2007机械制图2002——2003机械制造工艺学2004——2006计算机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数据结构2000——2007(注:2000年的试卷共3页,缺P3)程序设计2005——2007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2004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2002——2007管理学2004运筹学2004——2005,2007微观经济学2005——2007会计(初级会计学60%、中级财务会计40%)2006——2007会计学原理2004——2005财务管理2004——2007中级财务会计2004——2005旅游区规划与管理2004——2007旅游学概论2004——2007矿产勘查与评价2004,2006,2007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2002——2007管理学原理2002——2007管理学2004土地管理学2004国土资源学2002——2003产业经济学2004,2006政法学院哲学基础2007科学社会学2007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07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综合(民法学、西方法律思想史各占50%)200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综合知识(行政法、民法总论、经济法基础理论各占50分)2004,2006,200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4——2007(注:2004年试卷名称为“资源环境法学”,2005年试卷名称为“环境资源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2——2004,200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2007公共政策2004——2007政治学基础2009公共管理学2007,2009行政管理学2004——2006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02——2007普通心理学2004——2006教育心理学2004——2006健康心理学2005安全心理学2005——2006社会统计学2002——2004社会学理论与方法2004,2006地质学基础2002——2007现代科技基础知识2003——2006管理心理学2006艺术与传媒学院广电新闻基础知识(新闻理论、广电基础知识各占50%)2007传播学理论与方法2007艺术学基础理论2007艺术设计基础2006——2007艺术史论2004,2006计算机动画基础2007曲式与作品分析2005——2007外国语学院二外德语2003——2007二外俄语2004——2007二外法语2003——2007二外日语2004——2007二外英语2004,2006——2007翻译与写作2002——2007综合英语2007英语综合考试2002——2006英语语言文化基础2007俄语综合2007俄语写译2004,2007综合俄语2004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6数学与物理学院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2002——2007数学分析2002——2004,2006——2007普通物理2007普通物理学200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02——2007量子力学2007物理光学2007体育部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2007高等教育学研究所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9(2007——2009有答案)教育学2004,2006——2007教育管理学2004,2006——2007教育经济学2007心理学2004——2006心理学健康2004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9(2007——2009有答案)心理学2004——2006心理学健康2004普通心理学2004——2006 教育心理学2004——2006 健康心理学2005。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考研经验分享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院校选择原因对于院校选择,首先要考虑院校档次与自身实力水平等情况,基本就是三个档次,985高校,211高校以及一些一本重点高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一所211院校,是985优势学科平台高校,一流学科地质学建设高校。
在2019年双一流中期考核评估中,位于全国37名,实力强,日后找工作就业平台高,用人单位认可度高。
其次是地理位置,位于武汉,新一线城市,发展潜力大,日后就业选择的范围广,有一定优势。
综合来看,地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中值得报考的。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考研难度分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211高校,但是地大作为理工科高校,报考地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科专业难度不大,值得报考,难度小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专业课书目少,且熟悉。
地大专业课书目选择是,马原是必考科目,书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这两本书二选一,建议选择马原和毛概,这两本书是大学本科已经学过的,且和公共政治书目重合,复习压力小。
第二,地大真题难度小,题目题型简单,以名词解释,解答题等为主,考生易把握,考题以课本知识为主,超纲题目很少,基本没有,从历年真题就可以看出。
所以地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考研难度小。
2.初试经验。
(1)考研英语、考研政治复习经验考研英语复习经验:考研英语首先要做好规划,单词是很重要的,要每日必背单词,单词内容主要是在前一天做题过程中遇到的生词等,注重将单词同阅读理解的文章结合起来考察。
其次,要重点把握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所有题目中分值最大的,也是英语你得分的关键所在,所以,阅读要认真做,把握好时间,出题的规律,重点在于全文长难句的分析,以及阅读选项错误题型的分析。
再次,是考研英语的翻译,翻译要多联系,单词量上来了,翻译并不是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1)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个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依据恩格斯的描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做以下几点说明:①马克思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 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殊是列宁, 毛泽东, 邓小同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需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 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样的。
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 壮大和打算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 费希特, 谢林, 黑格尔, 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黑格尔把辩证法应用于探讨人类社会历史,把人类社会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必定性,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具有明显的神奇主义色调,并且不能把发展的观点坚持究竟,马克思, 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他的唯心主义和神奇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P4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P7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它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P11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4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P15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P1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P17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第四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P2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考试大纲 .doc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笔试科目考试大纲(招生代码:10079)《533 金融学基础》一、考试内容范围:1、金融学基本范畴货币(包括现代货币的计量与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制度及其演变;信用和信用工具;金融范畴的形成及其发展;利息和利率(包括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等内容);外汇与汇率2、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工具市场、投资基金市场、外汇市场与黄金市场、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市场微观机制理论,包括证券价值评估、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3、金融中介金融中介及其所包括的范围、我国金融中介机构体系、国际金融机构体系;存款货币银行(包括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业务及其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包括中央银行的产生及其类型、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4、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中央银行体制下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5、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开放经济下的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二、考查重点:货币、信用、利率、汇率等基本金融范畴;金融市场及其微观机制;存款货币银行的主要业务及其经营管理;中央银行的职能;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货币政策《534宏观经济学》一、考试内容范围: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争论和共识二、考查重点:(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重点考查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式及核算方法;(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重点考查均衡国民收入的概念、决定方式及其变动原理;(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理论:重点考查IS-LM模型;(四)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重点考查影响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式;(五)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重点考查经济政策目标及政策实施工具;(六)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重点考查总需求曲线的形成、总供给曲线的不同形态,如何利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七)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重点考查失业的类型、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经济效应,以及菲利普斯曲线相关理论;(八)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重点考查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九)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重点考查经济增长核算方法、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经济周期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十)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重点考查宏观消费、投资、货币需求函数及其相关理论;(十一)宏观经济学的争论和共识:重点考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两大流派的观点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六、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4.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七、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3.扩大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十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切为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1.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6.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九、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国家统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1.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30分(5小题,每小题6分)。
简答题,50分(5小题,每小题10分)。
论述题,50分(2小题,每小题25分)。
材料题,20分(1小题,每小题20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4.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和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考查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