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篇章或说明规划具体范围
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深入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要求,促进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从决策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效地控制新增污染,现就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按照《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和《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环发〔2004〕98号,以下简称《范围》)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鉴于规划的种类较多,名称不统一,各省级环保部门可根据《范围》规定,进一步明确本辖区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规划目录。
二、国务院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旅游度假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及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工业园区,其区域开发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开发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批准设立该开发区及工业园区人民政府所属的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审查。
三、规划的实施可能造成跨流域、海域、行政区域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保部门在组织审查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征求上级环保部门的意见。
四、积极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将抓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作为“以点带面”推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方法。
各地区应结合实际情况,于2007年底前组织抓好一批重点行业、重要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
五、在正式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承担编制任务的机构应首先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程序、技术路线、重点内容、进度安排及拟提交成果等事项。
必要时,应经过专家咨询论证,作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依据。
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原则上应包含下列内容:(一)规划内容概述;(二)规划实施的环境资源制约因素分析;(三)规划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四)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直接、间接或累积等不良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预测以及规划的环境资源承载力评估和论证;(五)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及措施;(六)公众参与以及对公众意见采纳与否的说明;(七)对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计划;(八)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97号――关于公布继续有效的国家环保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97号――关于公布继续有效的国家环保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0.12.21
•【文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97号
•【施行日期】2010.12.2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0年第97号)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0〕28号),我部对2008年3月环境保护部成立以来以及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先后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现将2010年9月30日前发布的继续有效的国家环保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予以公布。
对未列入本目录的其他文件的效力发生争议的,我部将根据《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国务院关于环保部门主要职责的规定、《环境保护法规制定程序办法》、《环境保护法规解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予以解释。
特此公告。
附件:继续有效的国家环保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附件:
继续有效的国家环保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方法笔记汇总

1技术方法笔记第一章概论第一节有关环评法律、法规规定一、有关规定1、环评定义--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2、规划的环评要求编制环境影响篇章和说明的情形--“一地三域规划”、“十个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专项规划,在编制规划时编写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情形(非书)--“十个专项规划”中的非指导性规划,在规划草案上报前审批3、建设项目的环评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很小,不环评的,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4、建设项目还要坚持两个制度环保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制度二、环评分类1、按评价对象分--规划的环评、建设项目的环评;2、按环境要素分--大气、地表水、声、生态和固废的环评;3、按时间顺序分--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三、环评技术原则(略)第二节建设项目环评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一、建设项目环评的基本内容(一)编写环评大纲编写时机:充分研讨有关文件、初步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后进行(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现状调查一般原则2根据项目地区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现状调查的范围,筛选调查参数原则上,调查范围大于评价区域,有重点污染源时,还应扩大调查范围2、调查方法遥感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三)环境影响预测预测原则预测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按相应环评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征、当地环境要求而定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预测阶段、时段三个阶段:建设、生产运营、服务期满(退役)阶段二个时段:冬、夏两季或丰、枯水期4、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范围(四)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很多二、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程序确定环评工作等级1、分一、二、三级2、划分工作等级的依据--工程特点、环境特征、法律法规规定、建设规模3★★★第二章工程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表现不同分:污染型、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第一节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一、工程分析的作用(了解)二、工程分析的方法即导则中的查内务一般情况下,工程分析是根据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方案等技术资料进行的,当可研阶段提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还可以采用3种方法:(1)类比法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给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为: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实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实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国务院相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相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理应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相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相关专项规划,理应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对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和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年7月3日以《关于印发〈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和《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环发[2004]98号)文件予以发布。
《规划规划影响评价条例》中对规划评价的内容、具体形式及公众参与实行了规范。
对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水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
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理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实行全面评价;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理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实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对于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理应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还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规划环评及建设项目环评有关文件及报审(批)程序

(一)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编制自治区煤化工、 石油化工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含公路、民航和铁路) “十三五”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自治区经信 委负责组织编制自治区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环 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自治区水利厅负责组织流域机构编 制重点流域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煤炭矿区所在地人 民政府牵头编制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列入新疆大型煤炭基地内的重点矿区和其他自治区煤炭 矿区需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其中煤炭矿区总 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通过审查并规划范围、规 模等未发生重大调整或者修订的,不需再次编制。
6
7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要求:“规划编制机关应 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规划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委托规划环评的单位:没有资质要求,环保部有四批规 划环评推荐单位名单。 *审查的原则:按照“同级审查”的原则进行报审。 *工业园区的级别:如:国家级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环保 部审查,自治区级的工业园区报自治区环保厅审查; *报批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其规划环评审查由环保部组织, 如: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煤电基地总体规划等
新疆环保厅 2016年3月18日
主要内容
1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文件 “十三五”重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范围 规划环评审查程序
2
3
4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文件
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环境影响评价(国际上)
战略环评(SEA) (政策、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 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 号),环境保护部进一步强化了规划环评工作,其 中强调“将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作为 项目环评文件受理的前提条件,对于没有规划环评 的建设项目将按照建设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联动的 要求,环保部门一律不予受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界定及建议

□ 李强标,张丽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界定及建议1 引言众所周知,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Assessment,英文缩写为“EIA”,以下简称“环评”)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
它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目前,在国际上,按照评价对象,环评主要分为建设项目环评和战略环评两大类。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战略环评在法规、政策层面的应用往往很难推行。
为了有效推进环保事业和环评工作的开展,环评研究人员就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创造了“规划环评”的名词,以称谓“战略环评”在规划层次的工作。
因此,我国的规划环评,是战略环评在规划层次的一种应用形式,是战略环评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在我国环评相关立法与制定政策时,也基本上紧紧围绕建设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两大类来进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就是以建设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两种分类来立法的。
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环评法》,到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但中国至今尚无明确的、具体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界定的相关规定,这种状况阻碍了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规划层面的发展。
研究认为,中国后续制定或修改的相关条例、导则、办法、规定和通知等均应在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法定框架范围内,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与城乡规划法规对规划名词的提法应尽可能统一。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杭州市城乡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具体划分方式,提出了协调环境影响评价与城乡规划两者之间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城乡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界定;杭州下简称《规划环评条例》),我国规划环评的法规政策历程跨越了6年多的时光。
重庆环境保护条例

精心整理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07年5月18日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10年7月23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正)第一章总则机制,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的投入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保证其增长幅度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第七条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行环境保护准入制度。
鼓励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
第八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和本条例规定对有关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可以由市环境监察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实施。
第九条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有权检举、控告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二章环境保护规划与环境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
(自制定环境功能区划并执行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以下环境功能区划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一)流域面积在一百平方公里以上或跨区县(自治县)的河流以及中型以上水库的水环境功能区划;(二)主城区和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三)主城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
其他环境功能区划由所在区县(自治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调整和修改,应当按照原制定程序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一)实施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第十六条应当编写环境影响篇章(说明)的规划,其组织编制规划的机关应当将规划草案和环境影响篇章(说明)同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和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环评师法律法规讲义--编制环境影响篇章规划的具体范围例题

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例题⼀、单项选择题1、《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是:A.2002-10-28 B.2003-06-05 C.2003-09-01D.2003-10-01答案:C解析:《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与颁布时间(2002-10-28)不同。
2、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A.规划和建设项⽬B.开发利⽤项⽬C.科研试验项⽬D.开发建设项⽬答案:A解析:了解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评价对象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跟踪监测的⽅法与制度。
A.查处并取缔B.预防或者减轻C.强迫制⽌D.减少答案:B解析:掌握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法律定义4、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A.公平、公正、公开B.客观、公开、公正C.严密、精确、科学D.客观、公平、效率答案:B解析:掌握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原则5、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地利⽤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规划,应当在()组织进⾏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A.规划编制过程前B.规划编制过程中C.规划编制过程后D.规划草案审批前答案:B解析:熟悉有关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报送要求6、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
A.不予审批B.延后审批C.酌情审批D.退回补正答案:A解析:熟悉有关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报送要求7、专项规划的()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
(试行)
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
(试行)
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设区的市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区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国家经济区规划
流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1.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
2.全国防洪规划
3.设区的市级以上防洪、治涝、灌溉规划
直辖市及设区的市级城市专项规划
1.直辖市及设区的市级城市总体规划(暂行)
2.设区的市级以上城镇体系规划
3.设区的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旅游的有关专项规划
省级及设区的市级旅游区的发展总体规划
全国旅游区的总体发展规划
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1.矿产资源:设区的市级以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2.土地资源:设区的市级以上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3.全国渔业发展规划
畜牧业的有关专项规划
1.省级及设区的市级畜牧业发展规划
2.省级及设区的市级草原建设、利用规划
1.全国畜牧业发展规划
2.全国草原建设、利用规划
林业指导性专项规划
1.设区的市级以上商品林造林规划(暂行)
2.设区的市级以上森林公园开发建设规划
能源的有关专项规划
1.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
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设区的市级以上海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工业的有关专项规划
省级及设区的市级工业各行业规划
全国工业有关行业发展规划
农业的有关专项规划
1.设区的市级以上种植业发展规划
2.省级及设区的市级渔业发展规划
3.省级及设区的市级乡镇企业发展规划
1.设区的市级以上农业发展规划
2019年环评法律法规精讲笔记(按照20119年最新大纲编写)

第一科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目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了解环境的含义;(2)掌握环境保护坚持的原则;(3)掌握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4)掌握生态保护红线的有关规定;(5)熟悉开发利用资源的环境保护有关规定;(6)熟悉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防止农业生产污染环境的有关规定;(7)掌握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有关规定;(8)掌握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防治环境污染和危害的有关规定;(9)熟悉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10)熟悉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的管理规定;(11)了解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的有关规定;(12)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13)了解环境影响报告书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有关规定:(14)了解违反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配套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及原则(1)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2)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熟悉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范围;(2)掌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内容;(3)掌握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及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4)了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关规定;(5)熟悉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程序和审查时限:(6)熟悉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应当包括的内容;(7)了解审查小组应当提出对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查或者不予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意见的情形;(8)熟悉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有关规定:(9)了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0)掌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的有关规定;(11)掌握重点领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要求;(12)了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有关规定;(13)熟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有关规定。
规划编制篇章说明、报告书,环评类比巧记忆

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具体范围12、 区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a 、国家经济区规划。
3、 流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a 、 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
b 、全国防洪规划。
c 、 设区的市级以上防洪、治涝、灌溉规划。
4、 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设区的市级以上农业发展规划。
b 、全国乡镇企业发展规划。
全国畜牧业发展规划。
油(气)发展规划。
b 、设区的市级以上电力发展规划(流域水电除外)。
c 、 设区的市级以上能源重点专项规划。
a、全国铁路建设规划。
b 、港口布局规划。
c 、民用机场总体规划。
b 、设区的市级以上城镇体系规划。
设区的市级以上商品林造林规划(暂行)。
b 、设区的市级以上森林公园开发建设规划。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a 、 设区的市级以上种植业发展规划。
b 、 省级及设区的市级渔业发展规划。
a 、 省级及设区的市级畜牧业发展规划。
a 、 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
b 、 设区的市级以上流域水电规划。
a 、 地方铁路建设规划。
b 、 主要港口 和 地区性重要港口总体 规划。
c 、 流域(区域)、省级内河航运规划。
d 、 国道网、省道网及设区的市级交通规划。
e 、 城际铁路网建设规划。
b 、 土地资源:设区的市级以上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c 、 海洋资源:设区的市级以上海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d 、 规划。
a 、 流域、区域涉及江河、湖泊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和供水、水力发电等专项规划。
b 、设区的市级以上跨流域调水规划。
c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关于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09]96号关于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2009年8月17日,国务院颁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以下简称《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全面深刻认识《条例》的重要意义《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环境立法的重大进展,标志着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进入了新阶段。
《条例》要求将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整体影响作为规划环评的着力点,有利于从决策源头防止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环境问题,是“预防为主”环境保护方针的重要抓手。
《条例》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筹作为推进规划环评的关键点,有利于在机制体制层面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重要举措。
《条例》将人群健康和长远环境影响作为推进规划环评的出发点,有利于更好地从源头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
各级环保部门要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内涵,将思想认识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和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高度上来,准确把握规划环评在新形势下的历史任务,充分发挥规划环评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集中做好《条例》的宣贯工作各级环保部门要在《条例》正式实施前后的一段时期内,集中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
坚持全面普及与重点落实相结合,既要全面宣传《条例》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程序要求、法律责任等,又要重点完善贯彻《条例》的机制、能力、技术等相关工作。
坚持近期集中宣传和远期完善机制相结合,既要抓好近期的集中宣传普及,在提高社会各部门和公众认识上下功夫,又要做好制度配套,在理顺管理程序、落实长效机制方面下功夫。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07年5月18日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07年5月18日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7]第7号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水污染防治,按《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执行。
第三条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第四条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和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
第五条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并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
市人民政府对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实行年度考核制度。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的投入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保证其增长幅度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第七条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行环境保护准入制度。
鼓励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
第八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和本条例规定对有关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可以由市环境监察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实施。
第九条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有权检举、控告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
各级人民政府对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审查要点7.20.doc

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审核要点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关于印发〈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和(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环发[2004]98号)的有关规定,主要港口和地区性重要港口总体规划属于交通运输专项规划的范畴,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港口布局规划属于交通指导性专项规划,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
港口总体规划主要确定港口性质、功能和港区划分,根据港口资源条件、吞吐量预测和到港船型分析,重点对港口岸线利用、水陆域布臵、港界、港口建设用地配臵等进行规划。
港口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包括港区总体规划、港口集疏运设施规划和港口仓储、保税、物流等园区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
港口布局规划主要确定港口的总体发展方向,明确各港口的地位、作用、主要功能与布局等,合理规划港口岸线资源,促进区域内港口健康、有序、协调发展,并指导区域内港口总体规划的编制。
港口布局规划的专项规划包括分层次港口布局规划、分运输系统港口布局规划、港口资源整合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
为提高港口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书技术审核质量,规范评估报告内容,根据港口总体规划及其影响的特点,制定本技术审核要点。
一、适用范围本要点规定了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技术审核的一般原则、审核内容、审核要点及审核意见的编写要求。
本审核要点适用于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委托中心进行的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核工作、专家对报告书进行审核及编制审核意见等。
其他单位、部门或地方有关部门委托中心进行的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的审核,地方环保部门进行港口总体规划环评文件技术审核的可参考执行。
二、技术审核原则1、科学公正:技术审核应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要求,参照相关标准及法规的要求,对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的编制质量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以确保审查的科学性。
2一致性:港口规划环评应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及港口特点合理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技术审核应重点审查评价内容是否与规划的环境影响性质、范围和程度一致,与规划涉及领域的相关管理要求一致。
《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指导意见(试行)》

《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指导意见(试行)》第一篇: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指导意见(试行)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2x]179号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指导意见(试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xx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按照《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部署要求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为从规划决策的源头预防和减缓跨界不利环境影响,深入推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区域、流域推进联防联控,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现就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称规划环评)会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明确参与会商各方职责(一)会商主体。
规划编制机关是依法组织开展规划环评和会商的主体,应在环境影响报告书报送审查前组织完成会商,并将会商意见与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报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称环保部门)。
(二)会商对象。
会商对象一般为会商范围内省(区、市)人民政府或者相关部门,由规划编制机关根据规划特点和可能产生的跨省(区、市)界环境影响情况具体确定。
(三)环保部门。
环保部门协助指导规划编制机关组织开展规划环评会商,在召集审查过程中充分关注会商意见的采纳落实情况。
二、合理确定会商范围(四)界定应开展会商的规划环评范围。
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包括石化、化工、有色冶炼、钢铁、水泥的国家级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煤电基地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流域综合规划、水电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在规划环评编制阶段进行会商。
(五)确定规划环评会商对象。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根据跨界环境影响分析预测,按不利影响大小程度对区域(流域)内及相邻的省(区、市)进行排序。
国家级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一般应会商受影响最大的省(区、市),跨界影响轻微的也可会商主要受影响的相邻地级城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煤电基地规划环评应会商受影响最大的两个省(区、市);流域综合规划环评、水电开发规划环评应会商规划涉及的所有省(区、市),也可根据需要适当扩大会商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称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称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循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资料实行信息共享。
第五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费用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纳入财政预算,严格支出管理,接受审计监督。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或者对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有权向规划审批机关、规划编制机关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
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调查处理。
第二章评价第七条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规划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以下内容:(一)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二)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三)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九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定,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分析项 目
生态型
工作内容 工程分析项目
污染型
工作内容
一般特征简介 工程特征 1、工程概 项目组成 施工和营运方案 况 工程布置示意图 比选方案 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 2、项目初 策 总图布置和选址选线合理性 步论证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可行性 工程行为识别 3、影响源 污染源识别 重点工程识别 识别 原有工程识别 社会环境影响识别 4、环境影 生态影响识别 响识别 环境污染识别 施工和营运方案合理性 工艺和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5、环境保 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护方案分 环保设施处理效率合理性和可 析 环境保护投资合理性 非正常工况分析 事故风险识别 6、其他分 防范与应急措施 析
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1、工程概 项目组成 况 2、工艺流 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 程及产污环 节分析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3、污染物 物料平衡与水平衡; 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 分析 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4、清洁生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5、环保措 施方案分所 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 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 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 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 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 厂 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分析环境敏感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