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礼仪课件

合集下载

民俗礼仪课件(PPT页).pptx

民俗礼仪课件(PPT页).pptx
• 2005年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 遗产代表作。”
• 有国人惊呼:韩国人
抢走了我们的端午节!
• 你怎样看?
尊师礼仪
孔子厄于陈蔡之间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粒,藜羹不 糁(sǎn )。宰予备矣,孔子弦歌於室,颜回 择菜於外。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逐于 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杀夫 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 绝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
? 放鞭炮;刮痧、拔罐、放血;红色;风水;送伞、 钟……
民俗的价值?
民俗的价值
• “入乡随俗” • 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 中华民族凝结的纽带 • 社会秩序稳定的工具
腊月里的民俗童谣
• 二十三,祭灶关; • 二十四,扫房子; • 二十五,磨豆腐; • 二十六,割肉肉; • 二十七,杀公鸡; •
• •
T H E E N D 8、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Tennyson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11:0311:03:108.5.2020Wednesday, August 5, 2020
9、When success comes in the door, it seems, love often goes out the window.-----Joyce Brothers成功来到门前时,爱情往往就走出了窗外。 11:038.5.202011:038.5.202011:0311:03:108.5.202011:038.5.2020
教师节的由来
• 1984年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王梓坤、
陶大镛、朱智贤、黄济等教授联名,正式提议设立 教师节。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作出决议,将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
大国的风范:中华礼仪
礼仪泛说 礼仪介绍 礼仪故事 礼仪实践
礼仪泛说
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 的统称。是指人们在人际交 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 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 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行为规范和准则。
中华乃礼仪之邦。作为中华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中 华传统礼仪,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礼仪的精华,让中华社会更加和 谐团结,让世界更祥和更文明。
抱 拳 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 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 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 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 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 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 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 意。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 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 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春节 •重阳节
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 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 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 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 气象。
总结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 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 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 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 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 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 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 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中国民俗礼仪ppt课件

中国民俗礼仪ppt课件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人生礼俗概述
1 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
(l)诞生礼仪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和庆贺生子 三个阶段,而以第三个阶段为中心部分
(2)成年礼仪 又叫成丁礼或冠礼。是为承认年轻 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 。
• 报喜的目的除了表示与亲戚分享得子的 喜悦外,同时含有便于娘舅家备办婴儿衣 帽等日常用品的意思。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洗三
• 洗三又叫“贺三朝”,是家庭、家族、亲 朋好友庆贺添丁进口的仪式。在某些地方 婴儿出生三天时,主人会请一位福寿双全 的老太太主持洗三仪式,为婴儿洗身,一 边洗,一边念诵祝福的喜歌。洗浴完毕, 主人备酒菜或汤面招待亲朋好友,俗称 “汤饼筵”,也叫“吃三朝酒”,亲朋好 友则说一些长命百岁之类的吉利话。
“洗三”仪式的举行意味着人生的开始并得 到社会的正式认可。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现代诞生礼仪
现代的生育礼仪远没有传统生育礼仪那么复杂。然 而一个年轻的生命来到人世间,毕竟是一件重大 的事情,所以对于满月和百日还是要举行一定的 仪式。亲朋好友知道一个生命呱呱坠地后,也会 携带衣服、食品、水果、玩具等礼品陆续去看望 产妇和婴儿;在满月那一天,部分家庭会摆上满 月酒,恭请亲朋好友光临,感谢亲朋好友送来的 礼物和祝福;在百日那天,农村甚至部分城里人 仍然盛行给婴儿打制长寿锁、百家索或手足镯子 等;在周岁时,外公外婆还会送来衣服、玩具之 类的礼物。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风俗礼仪》 课件 (65张PPT)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风俗礼仪》 课件 (65张PPT)
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翁。”
【丧礼】中国古代丧礼制度,等级分明。同样是死,说法就尊卑有别,“天 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丧礼也有不同的 等级。 【丧服制度】丧服是居丧时的衣服制度。由于生者和死者的亲属关系有亲疏 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期限也不同。分为五个等级,叫做五服。分别是 (1)斩衰(cuī):为父、为君、为夫,父为长子守丧三年。穿最粗的生麻布做
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 揖:
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 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
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 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
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 时推手微向上。
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 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 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据记载,春秋 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人们纷纷来到江渚池沼的水边,以春水洗涤污垢, 认为这样作可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免疫, 吉祥如意。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
【寒食】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 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
【七夕】又称少女节或乞巧节。
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 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 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 一年一度鹊桥相会。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 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 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侍,……沛公 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中国传统礼仪全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全ppt课件

2024/1/29
避免用筷子指着他人或在空中挥舞。
26
中西餐用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不要将骨头或鱼刺吐在地上或桌上。
用餐时不要过度劝酒或劝菜。
西餐注意事项
2024/1/29
27
中西餐用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注意餐具的摆放顺序和使用方 法。
不要将肘部放在桌子上或用手 直接接触食物。
用餐时不要大声说话或咀嚼时 发出声响。
敬语
谦辞
表示谦虚和自谦的词语,如鄙人、拙 见、寒舍等。
表达尊敬和礼貌的用语,如请、谢谢 、对不起、打扰了等。
2024/1/29
17
拜访与接待礼仪
01
预约与准时
提前预约拜访时间,并按时到达。
热情接待
主人应热情接待来客,主动问候并 让座倒茶。
03
2024/1/29
02
敲门与通报
到达拜访地点后,先敲门或按门铃 通报身份和来意。
12
家庭待客之道
热情周到
对待客人要热情周到,提 前准备好茶点、饮料等招 待用品。
2024/1/29
礼貌待客
与客人交流时,注意使用 礼貌用语,尊重客人的习 俗和信仰。
尊重隐私
不随意进入客人房间或翻 看客人私人物品,保护客 人隐私。
13
家庭宴请礼仪
安排座位
根据客人的身份和年龄安排座位,遵 循以右为尊、以长为尊的原则。
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 手互握合于胸前。
见面或告辞时的礼节,双手叠放胸前,举 起轻轻晃动,身略前倾。
万福礼
告别礼
女性见面礼节,双手放右腰侧,左腿前置 ,右腿后屈,微蹲身。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PPT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PPT

乾陵
秦陵兵马俑
伊斯兰教圣墓
悬 棺
第四十页,共57页。
人生终点——丧葬礼
1.生有所养,死有所葬
2.寄托生者哀悼和追思 3.方式: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复合葬 4.原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死亡观念
的差异
5.特征:具有鲜明民族性和时代性
第四十一页,共57页。
殡葬方式
• 殡葬方式
“死者有四葬:A则投之江流,B 则焚为灰烬 C 则瘗(yi)埋
阶段
出生 成人 结婚 死亡
人 生 起 点
人 生 终 点
仪礼
意义
诞生礼 成年礼 结婚礼 丧葬礼
珍爱 生命
肩负 恪守 寄托 责任 承诺 哀思
第四十七页,共57页。
传统礼仪的价值原则
一、传统礼仪是传统道德的一种载体
1、诚敬
2、卑己尊人
3、礼让 4、宽恕 5、礼尚往来
6、中和
第四十八页,共57页。

尊敬、敬畏,不怠慢放荡之谓也
第二十四页,共57页。
瑶族在举行度戒仪式时,除了一般的仪式 之外,还需要讲述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 进行民族传统以及谋求民族兴盛的教育, 同时传授十条戒律:1.不得误杀生灵等畜类; 2.不得呼天叫地毁骂日月;3.不得污骂 父母六亲九眷;4.不得“将直为曲”(要求 为人正派),不得贪财爱色;5.不得贪生畏 死;6.不得邪淫生意;7.不得欺贫爱富; 8.不得轻慢朋友、父母、兄弟;9.不得 怕虎怕蛇,风顺雨行;10.不得骂师骂圣。
礼的精神——谦卑
礼仪的涵义
1典章制度2礼节仪式3道德 规范
1法度、准则:置此以为法, 立此以为仪。
2典范、表率:“上者,下 之仪也。”
3形式、仪式:“诸夏之国, 同服同仪。”

中国习俗礼仪讲述PPT课件

中国习俗礼仪讲述PPT课件
4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 日之一。
赏月
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 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月是中秋明”,中秋的 月亮最明亮。
吉林治疗癫痫病最好医院 吉林治疗癫痫病最好专科医院 黑龙江治疗癫痫病的医院 黑龙江治疗癫痫病最好医院 黑龙江治疗癫痫病最好专科医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 日之一。
春节,即农历新年,一般指除夕和 正月初一。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
守岁 日。 青海治疗小儿癫痫最新方法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 青海治疗宝宝癫痫病最新方法 青海好的癫痫病医院 青海癫痫病正规医院 青海癫痫病医院有哪些 宁夏最好的癫痫病医院
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 宁夏治疗羊羔疯医院 宁夏羊癫疯医院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
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
见 ,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
“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
面 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
,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 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 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
之 礼
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
作揖礼。
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
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
吃月饼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 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 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 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 的供品。
49
仫佬族:尊老重礼,老人进 餐,都由晚辈争着盛给;冬 天围炉取暖,让老人坐背风 的地方;如一家有老人去世, 全村的人都要前往吊唁。男 女青年在郊外相逢,不论相 识与否,均可邀请对唱,若 拒绝邀请,则被视为不礼貌。
中国传统习俗礼仪
中国古之“五礼”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 代有“五礼”之说: 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 为嘉礼,宾客事为宾礼,军 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 凶礼。

中国传统礼仪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ppt课件•礼仪概述•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餐桌礼仪•婚丧嫁娶礼仪•古代传统礼仪选讲目录礼仪的定义与起源礼仪的定义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人们在社交场合中为了表示尊重、敬意和友好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仪式。

礼仪的起源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套复杂的行为规范,成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

礼仪的功能与作用礼仪的功能礼仪具有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展示形象、促进交流等功能,能够有效地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礼仪的作用礼仪在社交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展现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彰显社会地位和身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尊重与谦逊等级与秩序繁文缛节礼尚往来中国传统礼仪的特点01020304中国传统礼仪强调尊重他人,注重谦逊和自省,避免过于张扬和自夸。

中国传统礼仪注重等级和秩序,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中国传统礼仪繁琐复杂,注重细节和仪式感,体现了对礼仪的高度重视和严谨态度。

中国传统礼仪强调礼尚往来,注重回报和感恩,体现了人际关系的互动性和互惠性。

面容整洁发型得体表情自然选择适合自己脸型和气质的发型,保持整洁、不乱。

面带微笑,眼神友善,展现自信、亲切的形象。

0302 01仪容仪表保持面部清洁,修饰得当,展现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使用礼貌用语,尊重他人,避免粗俗、不雅的语言。

用语文明保持谦虚、和蔼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态度谦和行为举止大方、自然,不卑不亢,展现良好的教养和风度。

举止得体言谈举止服饰穿戴符合场合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服饰,体现对场合的尊重。

整洁干净保持服饰整洁、无污渍、无破损,展现良好的个人形象。

搭配协调注意服饰的色彩、款式搭配,避免过于夸张或不合时宜的装扮。

对长辈要使用尊称,听从教导,保持恭敬的态度。

尊敬长辈对晚辈要关爱有加,耐心教导,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关爱晚辈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2024版《中国传统礼仪》全套课件(完整版)

2024版《中国传统礼仪》全套课件(完整版)
保护个人隐私
在社交平台上,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轻易透露个人 敏感信息。
避免过度自我暴露
在发布个人动态时,避免过度自我暴露和炫耀,以免引起他人不适 或反感。
尊重他人隐私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不随意转发或评论他人的私人信息。
网络暴力防范与应对方法
保持冷静
遇到网络暴力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轻易 被激怒或情绪化。
02
CATALOGUE
日常生活礼仪
家庭生活礼仪
01
02
03
04
尊老爱幼
尊敬长辈,关爱晚辈,维护家 庭和谐。
夫妻相敬如宾
夫妻之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 待。
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兄弟姐妹之间应团结友爱,互 相帮助。
餐桌礼仪
用餐时长辈先动筷子,不随意 翻菜,不吧唧嘴等。
社交场合礼仪
见面礼仪
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 选择合适的称谓和行礼
民间信仰与祭祀相关礼仪
民间信仰礼仪
包括求神拜佛、祈福还愿等传统 信仰习俗,以及尊重信仰自由、
文明祭祀等现代礼仪要求。
祭祀礼仪
包括祭祖、祭神等传统祭祀活动, 以及准备祭品、安排祭祀程序等相 关礼仪规范。
庙会礼仪
包括逛庙会、观赏表演等传统习俗, 以及注意人身安全、维护公共秩序 等现代礼仪要求。
04
CATALOGUE
方式。
拜访礼仪
提前预约,准时到达, 注意穿着和言谈举止。
馈赠礼仪
选择适当礼品,注重包 装和赠言,表达诚挚心
意。
舞会礼仪
遵守舞会规则,注意舞 姿和服装,尊重舞伴和
他人。
公共场合礼仪
遵守公共秩序
不插队、不喧哗、不乱扔垃圾等。
尊重他人隐私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PPT 55张)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PPT 55张)

人 生 终 点
人一生中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与之相适 应的仪式和礼节
《仪礼》 《礼记》
• 《仪礼》,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 编。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 、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 的礼仪为主。 •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 选集,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 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 、美学思想等,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 料。
在停放的这段时间内,要选择墓地和占卜 落葬的吉日。死者的亲人要戴孝,这叫做 “服丧”,服丧者按照关系的亲疏远近服 不同级别的丧服。按照典籍记载,分为五 种,称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 小功、缌麻。斩衰是关系最近之亲属—— 子女为父母所戴的孝,用粗麻布做成,不 缝边,衣缘参差不齐。服斩衰的人要为死 者服丧三年。在这三年中不能结婚生子, 最好要住在墓的边上。有时候,学生也为 老师服这样的重服。
八、饮食之礼
• 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 • 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 客人方可动筷。 • 大伙儿共同吃饭,要注意谦让,不可自顾 自己吃饱。 • 主人尚未吃完,客人不可漱口表示已经吃 饱。 • 长者尚未举杯饮尽,少者不敢饮。
第一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 主要分国讳、家讳两类。 B、结发:古时候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 把头发结起来,算成年,可以结婚了。 C、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 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叫“六合”。 D、九宾:古代祭祀活动中最隆重的礼节。
2、荒礼
荒礼,是指国内发生自然灾害,诸如饥荒、 瘟疫等变故,国家采取的救灾措施。当时所 采取的有关做法包括救济、薄征、缓刑、减 力役、开放禁区让百姓采集捕捞等等。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58张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58张
• 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 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 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 形象。
• 《礼记》:“礼者,天地之序也。”
• 礼——天地间很自然的顺序和规律。
• 圣贤教诲是让我们后代子孙在生活 中力行的。
礼仪的类别
四大人生仪礼
阶段
出生 后:报喜、沐浴、剃发、百日、取名、抓周。
• 目的:为产妇驱邪,为婴儿祝吉,祈求长寿。 • 周岁过后,过生日(寿诞礼)
成 年 礼
人生转折:少年→成年
成 人 礼
冠礼的准备
1.冠礼的年龄和时间: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
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 本上在此时举行。
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宽恕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论语·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
矜不能。 宽并不是无原则,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 孔子常把恕与忠连在一起: 忠是尽己而为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礼尚往来
《礼记·表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 也,欲民之毋相亵也。
基本程序
定亲
择偶
娶亲
结婚礼
1.目的:人类的繁衍,家族的发展
2.程序:择偶(封闭式与开放式) →定亲(纳彩礼完聘,婚约成立) →娶亲 (主要环节,标志家庭诞生)
3.特点:丰富多彩,简繁各异;是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生活 习俗的差异
4.获得社会承认,承担家庭社会义务
人类婚姻制度发展的历程如何
族内婚
2.举行冠礼时所穿的服裝 : 正统的传统汉服。
3.冠礼在仪式中的体现 。
世界各国的成年礼
刚果少男在成人仪 式上由族长用挫刀 将门牙锉成尖刀状( 犹如斑马和猫的牙 齿一样)。据说这种 “锉牙礼"意味着少 男已长成"男子汉", 可以与任何野兽搏 斗了。

中国传统礼仪制度课件(共41张PPT)

中国传统礼仪制度课件(共41张PPT)
中国传统礼仪制度
-——中国传统的五礼

中国素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古代, 礼仪是一整套大到国家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小到婚 丧嫁娶,待人接物的繁琐,细密,等级森严,包罗万象 的文化思想体系和政治体系。到了近代,礼仪的范 畴才逐渐缩小到仅指礼节仪式。 儒家学者整理而成的礼学专著——《周礼》, 《仪礼》,《礼记》是古代各朝制订礼仪制度的经 典著作,被称为“三礼”。清代秦蕙田编著的《五 礼通考》,内容翔实,是研究礼学的重要著作。
• 四望山川——即祭祀名山大川. • 祭祀山川,亲至其地而祭,称为“祭”;因山川距离 遥远,远望山川而祭之,则称之为“望”. • 古代,多在国都四郊各建一坛,望祀一方的名山大川. • 古代的名山大川主要有: •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 “四渎(读)”(江,济,河,淮), • “四海”(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贝加尔湖). • 正祭之外,国家遇有大事,如重大军事行动,凶灾变 异等,也要举行望祭.
中国传统的五礼
• • • • • 一、吉礼 二、嘉礼 三、宾礼 四、军礼 五、凶礼
• • • • •
Hale Waihona Puke 一、吉礼 1.祀天 2.祭地 3.宗庙祭祀 4.其他祭祀
• 一、吉礼 吉礼即祭祀之礼,为五礼之首。 • 古人普遍认为,祭祀能给自己带来福祉,是国 家的大事,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之 大事,在祀与戎.” • 吉礼的主要内容包括:祭祀天神,指对天帝,日 月星辰等祭祀;祭祀地祗(zhi1),指对社稷, 五岳,山林川泽等的祭祀;祭祀人鬼,指对先王, 先祖,先圣,先贤的祭祀.
• 1.祀天 天在古人眼里不仅是自然万物的缔造者, 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古文献记载,虞舜,夏 禹时代已有祭天之礼。 • 周代,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被称为“天 子”,作为天的儿子,代表天来统治人民,只有 周王才有祭天的资格,其他各级君主虽也崇 拜上帝,但只能采取不同形式的助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三
• 洗三又叫“贺三朝”,是家庭、家族、亲朋 好友庆贺添丁进口的仪式。在某些地方婴 儿出生三天时,主人会请一位福寿双全的 老太太主持洗三仪式,为婴儿洗身,一边 洗,一边念诵祝福的喜歌。洗浴完毕,主 人备酒菜或汤面招待亲朋好友,俗称“汤饼 筵”,也叫“吃三朝酒”,亲朋好友则说一些 长命百岁之类的吉利话。
“洗三”仪式的举行意味着人生的开始并得到 社会的正式认可。
现代诞生礼仪
现代的生育礼仪远没有传统生育礼仪那么复杂。然 而一个年轻的生命来到人世间,毕竟是一件重大 的事情,所以对于满月和百日还是要举行一定的 仪式。亲朋好友知道一个生命呱呱坠地后,也会 携带衣服、食品、水果、玩具等礼品陆续去看望 产妇和婴儿;在满月那一天,部分家庭会摆上满 月酒,恭请亲朋好友光临,感谢亲朋好友送来的 礼物和祝福;在百日那天,农村甚至部分城里人 仍然盛行给婴儿打制长寿锁、百家索或手足镯子 等;在周岁时,外公外婆还会送来衣服、玩具之 类的礼物。
中国礼仪民俗
人生礼俗概述
1 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
(l)诞生礼仪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和庆贺生子 三个阶段,而以第三个阶段为中心部分
(2)成年礼仪 又叫成丁礼或冠礼。是为承认年轻 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 。
(3)婚姻礼仪 婚姻作为民俗现象,其内容主要包 括婚姻形态和婚姻礼仪两个方面。
(4)丧葬礼仪 是人的一生当中最后一项“脱离仪 式”。它是指人死后,亲属、友人、邻里为之举行 殓殡、祭奠、哀悼的习俗惯制。
成年礼
• 成年礼是为青年男女取得进入社会的能力 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
(一)古代成年礼
古代男子成年礼称为“冠礼”,女子成年礼称
为“笄礼”,合称冠笄之礼,是汉民族及兄
弟民族人生四大礼俗之一,现已不太流行

冠礼
成年礼
笄礼
冠笄之礼
1.冠礼
• 古代男子20岁就进入“弱冠 之年”,要行加冠礼。冠礼 又称“三加礼”,在我国朝 鲜族保留得较完整。初加 时,给受礼的男子结发髻 ,加网巾,加冠;几天以 后,选择吉日再加,此时 将初加时的冠巾取下,换 上纱帽;三加时,加上幞
人生礼俗
礼俗是约定俗成的、为一定地区或特定团体的民众 生活有序而形成的行为规则。具有自发性、自在 性、随习性、传承性。
•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 地区、不同的民族孕育了不同的习俗、不同的礼 仪。礼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谓无 时不在、无处不有。由于受到科学发展水平的限 制和思想认识能力的局限,我国民间产生了大量 禁忌。
• 三书六礼 三书即聘书(订亲之书)、礼书(礼物 清单)、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
• ① 相亲、定婚阶段 • ② 迎娶阶段
婚姻礼仪
• 哭嫁 • 遮面 • 花轿 • 拜堂 • 婚后第三天或七天,新娘要偕新郎回娘家,俗称“
回门”或“回酒”。这是新女婿第一次正式到岳父家 作客,宴饮时新郎要坐在首席,受到一生中最为 隆重的招待,由女方家的近亲好友陪席。居住天 数不等。现在一般都是婚后第三天“回门”。
• —— “满月”
• —— “抓周”
报喜
• 婴儿的出生是一种非常重大的事情,要立 即向娘舅家报喜,报喜的礼品往往是一只 鸡,如果生男孩就送一只公鸡,如果生女 孩,就送一只母鸡;也有的地方送蛋,单 数为男,双数为女;广东、广西等地方则 送荔枝、龙眼等。
• 报喜的目的除了表示与亲戚分享得子的 喜悦外,同时含有便于娘舅家备办婴儿衣 帽等日常用品的意思。
• 日本冠笄礼:1月15 日是“成人节”(日 本政府宣布从2000 年开始,把成人节 的日期改为每年1月 第二周的星期一) ,全国放假祝贺。 各个市、镇、村为 步入20岁的青年男 女举行成人仪式。
婚礼
• 《礼记》:婚礼者,礼之本也。……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也。
• 中国最早的婚礼仪式,记载于《仪礼》(春秋战 国遗留下来的周代礼制汇编)“婚有六礼,一纳采 、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亲迎”
• ——催生 。产妇临盆前,娘家要备好新生婴儿软 帽(俗称“被窝帽”),和尚衣(无领,无钮扣, 以绳带连系的小人衣),包裙 ,口涎围、小鞋袜 、尿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红枣、红糖、鸡蛋等物,于月初一或十 五送至婿家,俗称“催生” 。
• ③庆贺生子。
• —— “洗三” 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洗浴庆贺仪 式,谓之“洗三” 或“三朝”
• 因此,我们要“入国问禁,入境问俗,入门问讳 。”
诞生礼仪
• 诞生是人生的开始,诞生意味着家庭血脉的繁衍 与继承。 家庭、家族乃至整个社会对人的诞生都 非常重视。
①求子仪式。 ②孕期习俗。《烈女传》 “太任之性,端壹诚庄,
维德之行。及其有身(身孕),目不视恶色,耳 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 。 • --孕期禁忌 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口不 出恶言 ,不时不食 。
诞寿礼仪
成年之后,人们对逢十的生日看得较重,特 别是对60、70、80等寿诞看得更重。在民 间还有“十全为满、满则招损”的说法,因 而,采取虚年做寿的方式,60、70、80虚 岁生日时做寿等就属此种习俗。
• 以前,为老人庆寿比较慎重,仪式较复杂 。寿星身着体面的服装,接受晚辈的跪拜 祝寿;吃太平面并摆寿席,宴请亲朋好友 并接受庆贺。
冠笄之礼
“冠礼”、“笄礼”合称冠笄之礼。后代将此礼 与婚礼结合在一起。婚前一天,男子穿新 衣服到宗庙或家堂,叩见祖先长辈,由长 辈加冠并赐以成人之字;女子则在婚前一 天,用簪子束发,叫“上头”,用丝线绞去 脸上汗毛,叫“开脸”,这种将冠礼与婚礼 有机结合的方式至今仍然存在。
韩国冠礼
韩国笄礼
日本冠笄礼
古代婚姻“六礼”
• 中国古代的婚姻是一种包办婚姻和财产交 换婚姻,男女双方并无自主权,要靠“父母 之命,媒妁之言”来缔结婚姻。
• 中国古代婚姻的典范程序是“六礼”,即纳 纳采 程采 、 序问。名问、名纳吉、纳纳征吉、请期、纳亲征迎六个
(fú头)。行三加礼时,主持
人口念颂词,冠礼结束后 ,加冠者到祠堂向长辈施 礼。(右图为山东大学学 生举行冠礼)
2.笄礼
古代女子到了15岁左右 ,就要举行笄礼。“笄 ”即簪子,一种绾头发 的装饰物。笄礼即把 头发盘到头顶上梳成 发髻,用簪子插住, 表示此女已成年。( 右图为山东大学学生 举行笄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