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实用虚词的用法》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虚词是语言中一类重要的词类。

作为句子中的关键词,虚词对于句子的表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种类丰富繁多,常用的虚词有:“的”、“之”、“乎”、“者”等。

下面将对这些虚词的用法进行比较研究,以便更好理解这些虚词的含义和作用。

一、“的”1、表名词性古代汉语中,“的”字的最基本意义是表示名词性,引导名词性短语,表示中心语和限定语之间的关系。

例句:天空中飘着白云的。

2、表定语“的”还可以用作定语,表示中心语和修饰语之间的关系。

在古代文学中,常用“的”来修饰句中的名词或形容词,起到形成修饰语的作用。

例句:春天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的。

3、表动宾关系“的”还可以用于动宾构成的短语中,表示动作发生的对象或受事者。

例句:他默默无言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4、表结果“的”也可用于表示结果,表达出该动作的结果或效果。

例句:他用尽全力跑了一千米的。

二、“之”古代汉语中,“之”字的用法较为复杂。

一般情况下,“之”用于名词、代词和介词“于”后面,表示一种指示、代替的作用。

1、表示动作的结果或效果例句: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不惜一切,奋斗不息地。

2、表示所属关系“之”还可以表达所属关系,表示名词间的所有关系。

例句: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国家。

3、表示时间或状态“之”还可以用于表示时间或状态。

例句:他望着天空,想起了以前的往事。

三、“乎”“乎”字在古代汉语中属于感叹词或疑问词,常用于文言文中,表示询问、感叹或认同的语气。

其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表示疑问、疑义可表示疑问、疑义,如“何乎不予以考虑?”(《传习录》)。

2、表示反问、感叹可表示反问、感叹,如:“此言之有所乎出乎?”(《正言》)。

3、表示哀怨、不满在辞令中常常用于表达哀怨、不满的情感,如:“何乎异此人也!”(《世说新语》)四、“者”1、表动作的主体“者”字的最基本意义是表示主语或主格。

在古代汉语中,“者”通常用于表示动作的主体。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
古代汉语中的虚词是指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而本身所蕴含的意义较为模糊、抽象的一类词语。

由于语言的演变和时代背景的变迁,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和含义也经历了不少变化。

本文将就古代汉语中几个常用虚词的用法进行比较研究。

一、“之”字的用法
“之”字是一种常见的古代汉语虚词之一,其主要的用法有:
1. 作介词,表示方向、起点、终点等,如“南之”、“归于故乡之夕”等。

2. 作代词,代替前面的名词或动词,如“行之”、“知之”等。

4. 作结构助词,用于构成名词和形容词的复合结构,如“风之清”、“天之高”等。

在不同的语境中,“之”字所代表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语句的整体意思来理解。

1. 作连词,连接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表示“由于……所以……”,如“闻解为楚王之不可用者乃大笑”。

2. 作副词,表示强调或转折,如“既然如此,乃止言”,“言语不多,乃得知其情”。

3. 作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状态,用于构成谓语动词的补语,如“惊乃瘫倒”。

1. 作介词,表示手段或方式,如“以信代见”、“以死明志”。

3. 作局部助词,用于构成句子中的某个局部结构,如“才以智结,胆以勇断”。

在古代文字材料中,“以”字的大量使用也体现了古代文化中的一些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总结:
古代汉语中的虚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在用法和意义上存在着很大差异,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扮演连接和标志句子关系的重要角色,对于理解和翻译古代文献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词类和用法,在使用上也有一定的区别。

下面将对一些常用的虚词进行比较研究。

1. “的”、“之”和“乎”:
- “的”:表示所属关系,用于名词之后或代词之后。

- “之”:表示所属关系,用于名词之后,含有一定的书面语感。

- “乎”:表示疑问或助词,用于句末。

这三个词在用法上有一定的区别,但都是表示关系的虚词,且具有一定的诗意和文言风格。

3. “以”、“为”和“以及”:
- “以”:表示手段、方式或条件,相当于“用”、“凭借”或“依照”。

- “为”:表示目的、行为或角色,相当于“作为”或“为了”。

- “以及”: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以及”或“及”。

这三个词在用法上有所区别,但都有连接的作用,用于连接词组或句子。

古代汉语常用的虚词在用法上有所区别,但都在词语之间建立了一种关系,起到连接或修饰的作用。

这些虚词在古代文学和诗词中的运用较为广泛,能够增加文章的修辞效果和诗意。

尽管现代汉语中的虚词用法更为简化,但研究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仍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

古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一、“而”字的用法《说文》“而,须也。

”本义是胡须。

例如,《周礼·考工记》:“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麟之而.。

”秦汉后不用。

虚词“而”是假借字可作人称代词、连词、语气词。

作人称代词和语气词的“而”,中古以后渐少以至消失。

(一)用作代词用作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相当于“你”、“你们”,“你的”、“你们的”;“这”、“这样”。

)⑴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⑵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左传·成二年》)(而,指魏颗)⑶汉王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史记·项羽本纪》)⑷预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智伯矣!”(《战国策·赵策一》)⑸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二)、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词组分句和句子,表示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⑵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庄子·人间世》)(态度端庄而又内心虚静,勤奋自强而又精神专一,这样可以了吗?)⑶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苏轼文集·超然台记》)⑷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⑸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2、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作“就”、“然后”)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⑵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⑶予既烹而.食之。

(《孟子·万章上》)(以上3例皆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

)⑷君亲无将..(不许判乱),将而.诛焉。

(《公羊传·》庄公二十三年)(而:相当于“则”,就。

表条件与结果上的承接关系。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使用不仅影响着句子的结构和语义,还能够表达出丰富的语言信息。

在古代汉语中,有许多虚词的使用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对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提高古汉语的阅读能力。

本文将重点对比古代汉语中“之”和“乎”这两个常用虚词的使用方式,并进行研究分析。

一、“之”的用法比较研究“之”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常用的虚词,它有着多种不同的用法。

“之”可以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比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之”就是表示所属关系的。

“之”还可以用来引导宾语从句,表示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或“之”。

比如《左传》中的“惟命是从,敢忘尔之所述”中的“之”就是引导宾语从句的。

“之”还可以用在时间状语中,表示在某个时候,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的时候”。

比如《楚辞》中的“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中的“之间”就是表示时间状语的。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是,在古代汉语中,“之”还可以用来构成动词性的虚词,表示结果、转折或意料之外的结果。

比如《诗经》中的“泱泱绿水,曷不慢之?”中的“之”就是表示结果的。

而在这一点上,“之”与现代汉语中的“之”有着相似之处。

但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汉语中的“之”并不像现代汉语中的“之”那样常见,使用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

“乎”在古代汉语中也是一个常用的虚词,它同样有着多种不同的用法。

“乎”可以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问句结尾的标点符号“吗”。

比如《论语》中的“子曰:‘君子未有不如乎人者,如有,皆失之’”中的“乎”就是表示疑问的。

“乎”还可以用在句中,表示某种程度上的状态或动作。

比如《左传》中的“齐乎女将之若也”中的“乎”就是表示程度上的状态的。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古代汉语常用虚词是汉语语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虚词有的在现代汉语中仍有使用,有的则已不再使用。

虚词是汉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是不可或缺的词类。

本文在综合分析众多文献的基础上,从实用角度展开了对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的比较研究。

一、“之”、“乎”“之”、“乎”为古代汉语中最常用的虚词。

其中,“之”现代汉语中仍有使用,主要有代替动宾关系、表示方位和表示关系等几种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之”还用作充当儒家经典的主语,指代前文所述的事物。

而“乎”则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较少使用,但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多种用法,包括疑问代词、疑问副词、感叹词、虚助词等。

“则”、“而”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作连词,表示两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中,“则”表示因果、转折、对比关系,常配合“不但……而且”等句式使用。

而“而”则表示转折、递进或反复关系,常配合“虽然……但是”等句式使用。

“也”、“矣”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作表示肯定、强调或结束的虚词。

其中,“也”可作为句后助词,表示的意义为“就是”、“都”等,常见于“虽……仍……”等句型中。

而“矣”则用于表示过去或现在的肯定或结论,例如:“已经到了”、“这就是答案了”。

“兮”、“哉”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作感叹、疑问或让两个或多个句子之间相互呼应的虚词,独立使用时也可以表达独断、命令等语气。

其中,“兮”常用作表示感叹或疑问的语气词,例如:“春色满园兮”,“我能否成功兮?”而“哉”则常用作表示感叹或确定的语气词,例如:“学海无涯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之”、“乎”、“则”、“而”、“也”、“矣”、“兮”、“哉”、“乃”、“已”都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虚词。

虚词的使用不同,也会发生语法的变化。

大家在学习古代汉语时,要特别注意虚词的运用方法与意义的变化,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把古代汉语的语法体系掌握得更加深刻。

古代汉语_高小方_通论(20):虚词

古代汉语_高小方_通论(20):虚词

通论(20):虚词 — 代词 虚词
人称代词(7)
4.反身代词──即表己身的代词。(参阅:周秉钧《古汉语纲要》第361页)
自 己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人称代词本是单复同形;也有加“侪、属、曹、等、辈”等字来表示复数的,但这些字还不是复数 形尾,而是带有“一班人”的意思。 真正的复数形尾是“们”字。 《史通》卷十七“北齐书”条云:“渠们底箇(gè),江左彼此之辞;乃若君卿,中朝汝我之义。” 吕叔湘先生颇疑《史通》“们”字为“伊”字传写之讹。然诸家校本,均无异文,吕先生也只是猜测而 已。 唐代的文献里,有“弭”和“伟”这两个字,都当“们”字用。 宋代的文献里,“们”字有“懑、瞒、门(们)”等写法。 元代文献里少量作“们”,大多数作“每”;直至明初。 到明朝中叶以后“们”字才又多起来。
通论(20):虚词 — 代词 虚词
人称代词(4)
讨论:关于“尔汝”的修辞色彩 古时候,对长辈、平辈均不可称“尔、汝”,只有尊对卑可称“尔、汝”。如:子曰: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同辈之间如果以“尔汝”相称,就可能产生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修辞意义: 一种是对对方表示很不尊重,使被称的一方受了轻贱,如《魏书·陈奇传》:“游雅尝众 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 义也。”(人能够把不受轻贱的言行扩而充之,那无论到哪里都合乎义了。) 另一种则是表示特别亲昵(关系亲密就往往显得随便),如杜甫《赠郑虔醉时歌》: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亲热到不拘形迹的地步。) 《颜氏家训》中曾讲北方人重内不重外,“倡和之礼,或尔汝之”。夫妇之间称“尔 汝”,是不尊重呢,还是表示特别亲昵?当是后者。
通论(20):虚词 — 代词 虚词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欢迎阅读文言文虚词现代虚词的用法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

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

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一个虚词用得好,不仅能使它所在的句子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而且往往会把整段、乃至整篇文字都搞活了,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文言文虚词文言虚词的用法文言虚词共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

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

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

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

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文言文虚词古代虚词的用法古代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也包括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五大类。

有的语法书将文言虚词分为语气词和关系词两大类。

不管怎样分类,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古今大体相同。

但除虚词外的其它文言虚词的用法,同现代汉语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有些用法甚至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文言中常用的副词有:“益、少、略、略无、但、方、几、既、既而、固、盖、乃、弗、非、未、毋、勿、莫、窃、谨、敬、请、幸、辱、愚、相、见”等;常用的介词有:“以、于、为、与、及”等;常用的连词有:“而、且、则、虽、然、然则、固”等;常用的助词有:“也、矣、耳(尔)、焉、乎、欤(与)、邪(耶)、哉、夫、者、所”等。

文言虚词用法全篇

文言虚词用法全篇

2.战则请从
就(连词)
3.然则北通巫峡
那么(连词)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如果…那么(连词)
十一、“乎”的用法
用作语气助词。 (一)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6、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7、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二) 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吧”。 1、其恕乎?《论语》 2、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考考你】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对(介词)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酿泉为酒
被(介词) 做(动词)
4.武陵人捕鱼为业 当作、作为(动词)
5、欲为圣明除弊事
替(介词)
九、然的用法
▪ ①代词:这、这样、······的样子 ▪ ②连词:但是、然而

1.颓然乎其间者
的样子(代词)
2.然后知生于忧患 这(代词)
六、“虽”的用法
1、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即使”。 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虽然”。 如: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即使
▪ 2、虽欲言,无可进者。
即使
▪ 3、故虽有名马
即使
▪ 4、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虽然
▪ 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知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5、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表递进)
6、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表承接)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1. 关于“于”、“乎”和“哉”“于”、“乎”和“哉”都是表示语气的虚词,但其用法有所区别。

(1)“于”“于”表示语气时,多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中,表示疑问、惊讶、认可等语气。

如:“于彼处者,曷为乎不可得言也”(《论语·述而》)、“朕闻诸卿言,今复如是,是有神人于此”(《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也可用于表达时间、地点等,表示在某个时间、地点等发生或存在。

如:“于是吕绮徒跣而出”(《史记·楚世家》)、“于公元前132年,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出自华丽的《数学年代记》)。

“乎”表示语气时,常用于疑问句和反问句中,表示疑问、肯定、否定等语气。

如:“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子罕》)、“君子乎,其言也仁!”(《管子·舜问》)、“何必乎吾之不学无术也”(《荀子·君道》)。

“哉”表示语气时,可以用于疑问句、感叹句和断语中,表示疑问、惊讶、肯定、否定等语气。

如:“嗟乎,其无人也,又何可称之哉”(《庄子·逍遥游》)、“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忽如突然归”(《道德经》),还有“既生烝域,既载一之民” 等等。

2. 关于“为”“为”有多种用法,表示目的、表示结果、表示转折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表示目的的用法。

如:“为人臣者,当以忠贞为本”(《史记·庄襄王本纪》)、“尽言天下,无为大功”(《左传·僖公九年》)。

此外,“为”还可以表示结果,表示由某种原因导致的结果。

如:“以能衡道,为功名则不可得也”(《庄子·达生》)、“为迎使者,降十万户,实此之谓也”(《史记·项羽本纪》)。

“为”也可用于表达转折,表示它的前后部分有着某种对比或者转折关系。

如:“由之发则鑑于心,观于色,及至言,聽于耳”(《孟子·公孙丑下》)、“夫苏秦、李悝,位尊而不治,官重而不谋”(《史记·韩非子列传》)。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古代汉语中的虚词,是汉语中的一类特殊词类,其含义较为抽象,常用于构成语言成分的框架,起连接、修饰、衬托等作用。

对于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语言运用,把握古汉语的语法规律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结合古代汉语文献,对常用虚词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深入探讨其在句法和语义上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在古代汉语中,虚词是起连接词或修饰词等作用的词语,常见的虚词有“之、乎、者、耳、所、而、斯”等。

这些虚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频繁,具有重要的句法和语义功能,因此对其用法进行比较和研究尤为重要。

我们来比较研究一下“之”和“乎”这两个常用虚词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

在古代文言文中,“之”常用作代词或介词,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指示物等,同时也可与名词或形容词构成复合词。

例如《论语》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中的“之”表示代词的作用。

而在古代汉语中,“乎”多用作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中,表示怀疑、疑问或肯定等语气。

例如《诗经》中的“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亲故无乎,说之将将。

”中的“乎”表示疑问的语气。

我们比较研究“者”和“所”两个常用虚词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

在古代文言文中,“者”多用作名词或代词后缀,表示身份、职务或事物的主体,具有指示、强调的作用。

例如《庄子》中的“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中的“者”表示事物的主体。

而“所”则多用作代词,表示动作的发生地点或事物的来源等。

例如《孟子》中的“则义是所以当位。

”中的“所”表示动作的发生地点。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在古代汉语中,虚词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

而虚词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结合实例,比较分析古代汉语中几个常用的虚词用法。

1. “之”与“其”的使用“之”与“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常用的虚词,它们的用法非常相似,但在具体的使用上有区别。

“其”的用法:(1)“其”可以代替前文中的名词或代词,具有强调的作用。

例子:“四方之神,吾未闻之威也”。

例子:“青霞其貌,见而生欢”;“其气如虹,其势如风”。

(3)“其”也可以用作“他的”的代词。

例子:“唯夫人之命,弟敢不遵”。

例子:“君子之交淡如水”。

例子:“吾见其人矣”。

例子:“微之,微之”(由此开始)。

(1)“乃”可以表示动作的结果,“因此”、“于是”、“所以”的意思。

例子:“吾辈所以乃乱,皆起于官军不义也”。

例子:“名噪一时,邑人乃知”。

(3)“乃”还可以表示递进关系、强调效果的转折,“不是……而是”的意思。

例子:“不是孰能正之,乃无过而已”。

例子:“明君则以事上天、厚民为要”。

例子:“乘胜追击,则大将军抱病归程”。

例子:“吾闻过我者,皆无他物,唯己之不足,乃不为耳”。

(1)“所”可以表示虚拟,与“若”可以交替使用。

例子:“所不当言,言之则不中”。

例子:“秦王所以能够四海一统,皆因所处之地”。

例子:“余所患,存神丧志”。

(1)“之间”可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2)“之间”还可以用作副词,表示在其中,在内部。

例子:“糠食之间,栗于泉下”。

综上所述,虚词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它们的正确使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的生动、丰富,具有强大的表现力。

而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虚词进行使用,以此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虚词用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以下将继续对几个常用的虚词进行比较研究。

1. 也在现代汉语中,“也”一般用作肯定语气的助词,表示肯定、同样、也可以等意义。

而在古代汉语中,“也”有时表示选择、推测、加强肯定等意义。

例如:“吾庐洪乔老,故余使深忧也。

”(宋代杨万里《示儿》),“狱囚重以料敌人之智,亦恐其势损,备详则智者无所入也。

”(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

可以看出,在古代汉语中,“也”的功能比较丰富。

2. 其在现代汉语中,“其”一般用作代词,指示代词,表示所属关系。

而在古代汉语中,“其”的用法更加灵活,除了原有的所属关系以外,还可以表示指示、强调、否定等。

例如:“当初皇帝以无道上之,而忘其臣下之效心。

”(明代杨慎《通鉴纪事本末》),其中的“其”表示指示意义;“岁蝗及旱,使犬豕羊,则其实食竭,禾稼渐去。

”(明代施耐庵《水浒传》),其中的“其”表示强调意义;“兵至则师傅主人曰‘谁敢为寇’者斩之,庸,恤之,其罪止矣。

”(明代刘基《初刻拍案惊奇》),其中的“其”表示否定意义。

可以看出,在古代汉语中,“其”的功能更加丰富。

3. 而在现代汉语中,“而”可以表示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等。

而在古代汉语中,“而”的用法更加广泛,可以表示递进、对比、转折、让步等多种关系。

例如:“余之所作为枉,而取你不疑以瞒天下者,百無一失。

”(元代关汉卿《窦公案》),其中的“而”表示对比关系;“容色不惊,而举止俨然,一如不曾动念。

”(明代李时中《蜀山剑侠传》),其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如得一快,而五忍之虚心。

”(宋代俞樾《攻媿》),其中的“而”表示让步关系。

可以看出,在古代汉语中,“而”的用法更加灵活。

4. 其他在现代汉语中,“其他”可以表示其他的事物,用作代词,也可以表示除此以外、此外等意义。

而在古代汉语中,“其他”的用法更加丰富。

除了表示除此以外的事物以外,还可以表示其他的人、其他的关系等。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一、文言虚词的概念与作用文言虚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或者具有较为模糊含义的词语。

这些虚词在句子中不起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的作用,但却对句子的结构和修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者替代名词。

例如,“日以继夜而驰,不暇自喘则矣。

”中的“之”就是替代后面的动作。

2. “其”:表示代词关系,“他”,“她”,“它”的替代词。

例如,“其人贱而嫉,德行败坏”。

3.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例如,“存亡独立乎?”4. “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可以用来指示地点、时间等。

例如:“水皆上扬,浅北深南焉”。

5. “哉”:用于感叹句,表达惊讶、赞美等情感。

例如:“骚人之墓可传也哉!”6. “乃”:表示结果、原因等意思。

“既然如此”,“因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

例如,“乐毅深忌制之,乃使隰朋委让而东伐”。

7. “乘”:表示利用或依靠某种情况达成目的。

“利用”,“趁着”。

例如:“卢卫还,乘其顺也。

”二、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及举例1. 虚词“若”- 表示条件,“如果”。

例如:“若彼有藉,则能以抵夷狄。

”- 引导假设,“假如”,“要是”。

例如:“人皆爱其亲,又何必拘泥于称谓哉?其父未尝无违时,若果只本然知之。

”2. 虚词“而”- 表示转折关系。

例如:“巧者劳而智者忧。

”- 与动作动词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报怨仇者,不负庖人之器;亲所好事者,求其所以喜”。

3. 虚词“乃”- 表示结果。

“于是”,“然后”。

例如:“力不足施行而哀告,则上曰:‘吾力已竭矣’乃止焉”。

4. 虚词“以”- 表示手段、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

例如:“以德服人者,人不疾亡也”。

-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

例如:“以君之无道伤百姓,则国之殃。

”5. 虚词“焉”- 表示地点,“在那里”。

例如:“余将及汝球诸侯聚兵焉。

”- 表示整体范围。

例如:“吏子罪己而后治人,则官乃正矣”。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中的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用来构建句子结构或表示语法关系的词汇。

虚词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助词:古代汉语中的助词用来表示语气、时态、语态等等。

例如,在表示疑问的句子中,可以使用助词“乎”、“耶”等来加
强疑问语气;表示过去时态时,可以使用助词“矣”、“已”等等。

2. 介词:古代汉语中的介词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成分的关系,比如表示位置关系、时间关系、方式关系等。

例如,在表示位置关系的句子中,可以使用介词“于”、“在”等;表示时
间关系时,可以使用介词“以”、“自”等。

3. 连词:古代汉语中的连词用来连接句子或短语,起到连接的作用。

例如“而”、“乃”、“则”等连词可以连接两个句子或短语。

4. 语气词:古代汉语中的语气词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情感、态度、语气等。

例如,“吧”、“哉”、“焉”等语气词可以用来表达疑问、感叹、命令等语气。

5. 代词:古代汉语中的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在句子中起到指代的作用。

例如,“之”、“其”、“夫”等代词可以代替名词,简化
句子结构。

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的用法相较现代汉语较为复杂,使用上更加
灵活。

在古代文献中,虚词的用法往往与句子的结构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理解。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古代汉语中的虚词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到辅助性作用,并且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

虚词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它们能够起到各种各样的语法和语义功能。

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来介绍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首先,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可以起到连接词的作用。

比如,古代汉语中的“之”字就是一个常见的连接词。

它可以用来连接两个名词或代词,表示前后之间的关系。

举个例子,古代诗词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的“照汗青”就是用来连接名词“丹心”和“汗青”的。

这种用法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普遍,通过使用虚词,可以让句子更加流畅地连接起来。

其次,虚词在古代汉语中还能够起到修饰性的作用。

比如,古代汉语中的“之”字也可以用来修饰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或方向。

比如,我们可以说:“奔腾之水”,这里的“之”字就是用来修饰动词“奔腾”的,表示水流的速度快、势头猛,更加生动地描述了水的特点。

同样,虚词“之”还可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使其更具强调或比较的意义。

比如,“美女之容”中的“之”字就起到了修饰作用,使得“容”更具有美丽的特点。

此外,虚词在古代汉语中还能够起到语气的作用。

比如,古代汉语中的“兮”字就是一个常见的语气词。

它可以用来表示疑问、感叹或者命令等语气。

比如,我们可以说:“天地何所以能长久?”,其中的“久兮”就是用来表示问句的语气。

类似地,虚词“焉”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比如“焉知非福”中的“焉”即表示感叹的语气。

通过以上几个角度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的用法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它们能够起到连接词、修饰词、语气词等多种作用,丰富了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在学习和运用古代汉语时,我们应该注意掌握这些虚词的用法,以便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古代汉语文本。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现代汉语中借鉴虚词的用法,丰富和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1 什么是古代汉语虚词
古代汉语虚词指的是未曾发生,但却可能发生的事情。

通常古代汉语虚词指的是将来或过去的事情,或者某种概念的表达。

一般属于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也有一些介词。

它可以帮助表达主观观点和判断,也可以帮助形象地表达一件可能发生的事情,可以用来表达一小段故事。

2 常见的古代汉语虚词
古代汉语虚词分为动词虚词和形容词虚词两种。

动词虚词有“安歇”、“仃仃”、“惊恐”、“脱节”、“放松”、“冥想”、“行走”、“奔腾”、“冥谋”、“盘旋”等;形容词虚词有“寥寥”、“朦胧”、“迷离”、“参差不齐”、“幽深”、“淡然”、“婆娑”、“柔和”、“洒脱”、“萧索”等。

3 古代汉语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的虚词多用于描述自然景物,或者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身份等。

例如:安歇:用来描述物体休息的状态;仃仃:用来描述人物从容自圆,不慌不忙;惊恐:描述人物面露惊恐;脱节:描述人物随心所欲,不受约束;放松:描述人物放松心情,身体轻松,摆脱日常的压力;冥想:描述人物沉思,充满自我思考。

4 古代汉语虚词的作用
古代汉语虚词可以营造诗歌的情调和美感,可以用来表达一件可能发生的事情,可以帮助更生动形象地描述事物,可以让诗词表达更有深度。

古代汉语虚词在文学创作中,具有表达真实现实和充满诗意想象的双重特质,可以在更深层次上表达作者的意图,为文字注入活力和活力,让语言更有语言文学性。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引言】古代汉语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体系具有独特的特点,其中虚词作为汉语语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汉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虚词是汉语中的一类独特的语法成分,其在句子中起着连接词素、增加语气、修饰句子成分等多种语法功能。

在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丰富多样,具有一定的语法和语义特点,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演变。

随着对古代汉语语言体系的深入研究,学者们对古代汉语虚词的用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是对于不同虚词之间的比较研究还相对缺乏。

对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古代汉语虚词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深入理解古代汉语语言体系,推动古代汉语研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的比较研究,探讨虚词在古代汉语中的语法功能、语义特点和演变规律,以期为古代汉语的研究和理解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1.2 研究意义古代汉语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闪烁的明珠,其中的虚词使用十分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语法和语义特点。

对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古代汉语中常用虚词的比较分析,可以揭示虚词在古代汉语中的具体使用规则和变化规律,有助于完善对古代汉语语法体系的认识。

研究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可以为古代汉语文本的解读和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虚词作为语言中的重要成分,直接影响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表达,了解其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和特点,有助于增进读者对古代文献的理解和欣赏。

古代汉语虚词的演变过程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古代汉语虚词的历史变迁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古代汉语语言发展的脉络和特点,为后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研究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比较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是对古代汉语语言和文化遗产的珍贵探索和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使动用法,首先要改变这个名词 的性质,使其成为一个动词,然后才活 用。 成语中,这类活用累见不鲜。如: 降龙伏虎;丰衣足食;大快人心; 飞沙走石;惊心动魄;一鸣惊人; 现代汉语中,使动用法也很多。 干杯;跑马;巩固国防;繁荣经济; 端正态度;丰富生活;密切关系; 眼热人,恨人;气人;喜人;嫌人; 厌烦人;腻外人;怕人;……
《资治通鉴》〖让他下来〗
假如使动用法中有双宾语,即: 【主语+使动词+间接宾语+直接 宾语】,翻译格式为:【主语+使+间 接宾语+动词+直接宾语】 宁许以负秦曲。〖使秦负曲〗 晋侯饮赵盾酒。〖使赵盾饮酒〗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使
民生二心〗
B,处置式:即:【把+使动宾语+使动词】 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 浮之河中。《史记》〖把她漂在河中〗 日渐暮,遂前其足。《游黄山记》〖把脚向前
1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 2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 3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4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天论》 5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 6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7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必括
也《史记》 8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 9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赤壁之战》 10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狼》 11广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
〖向北方驾辕,向南方驾辕〗
2日渐暮,遂前其足。《游黄山记》
〖向前伸〗
此外,还可把活用词译为动词。如: 1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击鼓〗 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则安之。〖召集、安抚〗 也可以把宾语译为主语。如: (1)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
春秋》〖人吃,狗吃〗
总之,使动用法的翻译灵活多样。
(二)哪些名词可活用为动词?普 通名词与方位名词。 (三)如。 (习惯坐标法) {副词}· ↘ {状语}· ↘ ↙代词 动· 而· → 名词【活用】· ←宾语 所· ↗ ↖补语 能愿动词· ↗ 简单的说,就是看这个名词是否处于动 词谓语的位置。
第二、类比法鉴定。如: (1)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论贵粟疏》 (2)塞者凿之,陡者级之。 《游黄山记》 (3)策蹇驴,囊图书。《中山 狼传》
(3)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诗
经· 蜉蝣》〖鲜明,华美,形容词〗
现代汉语的新词如: 优生、停电、开胃、降压、 更新观念、振兴中华、悦宾饭店、 美你发廊、繁荣经济……
第二、使语言简洁明快,有修辞 效果。例如: (1)郑人有子将宦,……以其 子为智。《韩非子》 (2)宋有富人,……其家甚智 其子。《韩非子》〖以动用法〗 (3)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 破吴、强晋而霸越。《史记》 〖句子结构整齐划一〗
其次,古代汉语活用多。例如: (1)腰百玉之环。《送东阳马 生序》〖名词动用〗 (2)乘坚策肥。《论贵粟疏》 〖形容词用为名词〗 (3)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名词作状语〗
(二)、实词活用的主要特征 第一、语言环境的制约性;例如: 【欲】王者,【务】博其德。《孟子》 第二、活用词的临时性;例如: (1)至之市,而忘操之。《韩非子》 〖动词,代词〗 (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 〖助词〗 (3)大楚兴,陈胜王。《史记》 (4)大喜,笼归。《促织》
活用在今天累见不鲜。如: 不男不女;你太个人主义了; 〖作动词〗 牛头儿,你真够哥儿们!《蒋 子龙· 锅盆瓢碗交响曲》〖用为形 容词〗
总结: 第一、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一定的 语言环境中,临时用为另一类词,充当 另一类词的句子成分,这种临时的附加 意义与功能,离开上下语境,就随之消 失,或用后的词,既保留了原来的意义, 又临时增加了新的意义,这就是词类活 用。
伸〗
这些词表使动后,对后面的宾语除 致使性外,还含有把宾语怎么样的“处 置”意念”.
C使成式;又称“动补式”。格式为: 【有关动词+使动词+使动宾语】 1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甘藷疏序》
〖养活人〗
2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谋攻》〖击破敌国〗 3春风又绿江南岸。《船泊瓜洲》〖吹绿了〗
织》〖抬高它的价值〗
第二节 古代汉语实词的用法 一、古代语实词用法的一般情况 (一)古代汉语实词用法的特点
首先,古汉语实词包括:名、动、 形、数、量、代。副词在虚词中讲解。 黎锦熙说:“国语底用词造句,偏 重心理,略于形式。”因而,“必须 联系交际人的主体意识、语言环境、 句子表达功能作动态的意念分析”。 如: 《吕氏春秋》“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第三、相当于一个动词。如: (1)、仲尼先饭粟而后啖桃,左右 皆掩口笑。《韩非子》〖吃〗 (2)、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 衣。《史记》 (3)、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 雨人,吾穷必矣。《说苑》 (4)、汉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史记》
三种翻译,可根据不同上下文确 定。如:衣: A、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段 太尉逸事状)〖用衣包裹〗 B、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孟 子》〖穿衣〗 C、许子衣褐。(同上)〖穿〗
附:王力《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为动词; (1)今京不度。(2)隧而相见。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4)使俎麑贼之。(6)宦三年矣。 (7)不介马而驰之。 (8)三周华不注。 (9)从左右,皆肘之。 (10)以何市而反? (11)无以,则王乎? (12)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 而霸。
三。使动用法 1、何谓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使 宾语怎么样的用法。 《史记》:齐威王欲将孙膑。 〖转换〗齐威王欲使孙膑为将。 【主—谓—兼语—谓—宾】 使动用法,是用主谓宾结构表达兼 语结构【使动句】的内容。郭锡良 把转换的句子称为“递系结构”。
(四)如何翻译? 第一、表示动作、工具、方式的名 词活用,相当于一个动词性的偏正 词组,【状语+中心词】,活用名 词的意义保留在状语中。
(1)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史记》〖用手指,用眼睛看〗 (2)左右欲刃相如。《史记》 〖用 刀杀〗 (3)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者乎?《战国策》〖用酒壶装〗 (4)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赶〗 (5)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用蹄子踢〗
这类活用与名词作状语关系密切。 试比较: A、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 直,居为奇货。《促织》 B、大喜,笼归。(同上) A、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 B、孟尝君客我。《战国策》 A生男女,必货视之。《童区寄传》 B、无处(犹无故也)而馈之,是货 视之也。《孟子》
第二、表动作对象的名词活用,相 当一个动宾结构。名词保留在宾语 中。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 〖赐福〗 (2)衣冠而见之。《战国策》〖穿 衣戴帽〗 (3)妇抚儿乳。《口技》〖喂奶〗 (4)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狼》 〖打洞,“其中”是补语〗
再如: 16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 也。《孟子》 17孟子将朝王。《孟子》 18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汉书》 19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史记》 例(16)--(18)是使动用法, (17)(19)是一般用法。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宾语所 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 的性质、状态。例如: (1)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 (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病。 (3)春风又绿江南岸。 (4)明主不滥富贵其臣。 (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C: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宾语成为 这个活用为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 物。例如: 1 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势则哀 公臣仲尼。《五蠹》 2 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 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
3 4 5 6
太后岂以为臣有爱,不相魏其《史记》 可以匡国,可以霸君。《神灭论》 既臣大夏而君之。《汉书》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进 学解》 7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项羽本纪》
(6)青海长云暗雪山。《从军行》 (7)薄赋敛,广蓄积。《论积贮疏》 (8)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蝜蝂传》 (9)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天论》 (10)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 离。《离骚》
(11)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 语》 (12)我但画江而守,轻徭薄赋, 以宽民力。《方腊起义》 (1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孙 子兵法》 (14)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冯婉贞》
形容词、数词也可用为动词。例如: (1)女儿之山,其山多鸩。《山海 经》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史记》 (3)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 记》 (4)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庄子》
(5)素善留侯张良。《史记》 (6)臣之妻私臣。《战国策》 (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 己千之。《礼记》 (8)士也网极,二三其德。《诗经》
古代汉语中,不简化的句子也不少见。 1齐使田忌将而往。《史记》 2子路使子羔为费宰。《论语。先进》 3武安遂怒,乃令骑留灌夫。《史记》 与现代汉语有使令意义的词(使,令, 叫,让,命,教……)构成的使令句完 全相同。古汉语更多是用简单方式表达。
2、使动用法的类型; A: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用于宾 语前,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 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如:
四、意动用法 (一)定义:指动词谓语具有“认为 (以为)宾语怎么样的用法。”例如: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史记》 3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张耳列 传》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5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百岁后, 皆鱼肉之矣。《史记》 (又王力教材p348页)
12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 贮疏》 1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论 语》 14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 15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史记》
分析以上例句,可见动词的使动 用法,包含: 1,用为使动的动词有动词含义; 2,这个动词具有使宾语发生某个 动作的意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如果带了 宾语,则要考虑活用,如上(1)— (3); 而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的活用, 则要仔细辨别,如(4)—(6)例。 及物动词本来带宾语,是否使动 用法,很难区分,更要仔细辨别。 如例(13)的“见”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