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原因探究

合集下载

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正确对待环境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原因分析以及解决之道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水污染问题。

由于缺乏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不合理的农村排污系统,农田和水源经常遭受到农村废水的污染。

其次是土壤污染问题。

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长期累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进而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和农田生态破坏。

第三是空气污染问题。

农村地区以煤炭和生物质能源为主要能源供应,燃煤和生物燃烧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增加居民的健康风险。

2.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首先,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

其次,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相对较弱。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将经济利益置于环境保护之上,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对环境破坏的后果缺乏认识。

第三,缺乏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农村地区环保部门建设相对滞后,执法水平较低,难以有效监管和处罚环境违法行为。

3.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为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保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农村地区环保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其次,加强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培养。

通过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提高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第三,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完善农村环境监管机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4.构建农村循环经济模式农村地区可以通过构建循环经济模式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首先,加强农田和生态农业建设。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品质。

其次,鼓励农村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

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和治理对策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1. 工业和农业的污染随着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大量的化工和制造业企业进入农村地区,直接导致了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

农村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等,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2. 垃圾处理不当由于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的不足,导致大量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等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直接堆放在野外,造成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3. 水土流失由于农业生产方式不当,土地长期的滥伐和过度耕种,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大量的泥沙直接冲入江河湖泊,导致水体的淤积和污染。

4. 燃煤和秸秆的清理农村地区大量使用燃煤取暖,同时农业生产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秸秆。

燃煤和秸秆的燃烧产生的废气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了影响,也直接导致了光化学烟雾的产生,影响了环境质量。

1. 完善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农村环境监管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监测和管理进行全面覆盖,并对污染者进行惩罚。

2.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倡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同时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设施的投入力度,建设大量的废水处理厂、废气处理设施,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有效的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4. 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基金制度建立健全的农村环境保护基金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和农民,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推动农村环境治理的深入开展。

5. 加强科普和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促使农村居民自觉维护农村环境的良好状态。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研究制定全面的政策措施,同时需要农村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居住条件得到不断改善。

但令人遗憾的是,农村的环境卫生不仅没有改观,反而污染更趋严重。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

一、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危害(一)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在一些农村,农药瓶、化肥袋、塑料薄膜、塑料袋等到处乱扔,“白色污染”严重。

由于不按科学配制,超标使用大量高毒、剧毒农药和化肥,致使农田中鸟类、青蛙、蚯蚓等益虫、益鸟数量大量减少,河流内鱼虾遭受毁灭性毒害,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依赖农药的恶性循环。

(二)影响耕地质量轻视有机肥的使用,长期过量地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地力下降。

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渣不适当的使用,对土壤理化性质造成很大影响。

一些农村做饭用柴,砍伐树木现象严重,好多地方变得满目疮痍,严重破坏了植被,造成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

这些累积性破坏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长期危害。

(三)影响农村生活环境在城市产业升级换代和城市环境整治过程中,将大批落后的、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和工业生产设施转移到农村,垃圾和废弃物将农村作为堆放地。

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

家庭作坊星罗棋布,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没有治污或设备简陋,随意排污严重,导致河水污染、树木枯死、农田减产,一家企业污染一条河、一个工厂毁掉一大片土地的现象很普遍。

(四)影响农村稳定由于农民传统的不良卫生习惯和环境保护意识差,将大量的生活垃圾倾倒在村边的沟渠或河滩内,粪尿不经化粪池或其他处理直接排入江河。

大量畜禽粪便任意堆放在路边或村庄附近,夏季里臭气熏天,“垃圾到处堆,蚊蝇满天飞”的现象随处可见,造成环境污染和传染性疾病蔓延,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屡屡引起邻里纠纷,影响农村稳定。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浅析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浅析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浅析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本文将从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治理措施两方面进行浅析,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和群众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1.农村生活污染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同时也导致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等问题的日益严重。

随意排放垃圾、乱堆乱放、随地倾倒污水等现象屡见不鲜,已经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2.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畜禽养殖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饲料秸秆、粪便、尿液等有机废弃物的排放。

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因畜禽密度大、饲料配制不当等原因,产生的臭气、粪污和废水污染农村环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3.农村农药化肥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农药和化肥中的化学物质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水体的生态平衡。

农村地区的一些工业企业也是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

一些小型的生产企业或加工厂,存在着废气、废水、废渣等排放问题。

长期下来,这些工业废物带来的环境压力不容忽视。

5.农村生态破坏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

乱砍滥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使农村生态环境损失严重,进而导致了生态环境污染的加剧。

要对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进行全面治理。

加强对垃圾分类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推动畜禽养殖业规范化发展,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

2.推动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水平,鼓励农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加强垃圾回收利用,推广有机肥和生物能源利用,减少垃圾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

推动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强畜禽粪便和废水的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养殖场的环境治理水平,减少畜禽养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浅析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浅析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浅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增加,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治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不当。

由于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农村污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中,导致水体污染。

第二,农村农田化肥和农药使用不当。

农村地区由于生产方式陈旧、科技含量较低,农民普遍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导致化肥和农药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严重污染农田和水源。

农村垃圾处理不规范。

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处理设施,许多农民习惯将垃圾随意倾倒,导致环境脏乱差,影响生态平衡。

第四,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不当。

农村地区大量使用生物质能源,如秸秆、柴火等,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严重污染空气。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资助农村地区建设污水处理站,将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加强农田化肥和农药的管理和监管。

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教育农民正确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建设垃圾处理中心,提供农民垃圾分类、处理的便利条件。

第四,推广清洁能源利用。

政府应鼓励农村地区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热水器,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复杂多样,治理措施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政府、农民和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一)粗放式现代化农业生产导致农村是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由过去的传统农业迅速向现代化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也不可避免的使农业生产都存在生产过程污染较重而又治理不善,以及高耗低产等问题。

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过去自然和谐型转变成现在的自然危害型。

首先,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2002年我国化肥用量超过世界总量的1/3,居世界首位。

中国使用农业化肥的强度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有着不到世界1/10的耕地,但是近来氮肥的使用量却占全世界的近1/3。

由于化肥施用过量、利用率过低,中国每年有超过1500万吨的化肥流失到了农田之外,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或者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或者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稻田、池塘。

使湖泊、池塘、河流和浅海水域生态系统营养化,导致水藻生长过盛、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

实际上,中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也是最大的农药使用国。

农药同样存在过度施用问题,目前中国农药的过量施用在水稻生产中达40%,在棉花生产中超过了50%。

许多被禁止的农药依然在使用,不仅对环境造成损害,而且导致了在食品中的有害残留。

农村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导致的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

农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等特点。

因其污染源广泛分散、没有明确位置,而被称为农业面源污染。

其次,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

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

2003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地膜污染的危害在发达地区已很突出,随着中西部农业现代化的进展,这类污染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也已经出现。

最后,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已经不容忽视。

几乎每个大城市周围都有许多的养鸡场和养猪场,每天都要排放大量的粪便和废水,在这些排放物中只有极少数是事先经过处理的,而绝大多数都是直接排入水体。

村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村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村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一、社会经济背景与发展历程百年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封建农业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巨大转变。

然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农村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二、土地制度不适应农村发展需求的问题农村土地制度是一个核心问题,目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1. 林权、草场使用权等非农业用地权利保护不足。

这导致了传统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环境破坏行为。

2. 农民对于承包地流转产生怀疑和抵触情绪。

由于传统耕作模式和资金缺乏,很多土地未能实现规模化运营。

三、农业生产方式滞后及环境污染问题1. 内外部影响因素交织导致种植结构优化困难。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一直依赖劳动密集型的种植模式,而忽视了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益。

2. 化肥、农药的滥用导致环境污染。

为了追求最大产量,很多农民无意中使用过量农药和化肥,给土壤和水源带来潜在威胁。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问题1. 缺乏有效的水利建设影响灌溉用水供应。

由于缺乏灌溉设施,很多地区依然面临着旱涝频发的问题。

2. 农村交通状况落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由于公路建设滞后,很多农民在市场上面对交通门槛而无法充分发挥产能。

五、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1. 农村教育条件落后,培养优秀人才困难。

因为学校规模小、教师资金待遇低等原因,很多农村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

2. 农村劳动力流失加剧经济困难。

年轻人普遍缺少接受高等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机会,在寻找更好就业机会时常常离开家乡。

六、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问题1. 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政策引导。

由于农业面临市场风险较高,很多农民没有得到充分的政府支持和鼓励。

2. 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疏于投入。

相对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低,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结语以上论述了造成中国农村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解决这些问题中,需要从制度层面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现代化、科技化农业生产模式转型;加大土地资源保护力度,提高人才培养和教育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更加积极的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浅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浅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指在农村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由于存在一些特殊性与复杂性,所以在保护措施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农村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下面将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三方面进行浅析。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农村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涉及到大量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这些农药和化肥对土壤、水源以及空气造成了污染,导致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

另一方面是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弱,忽视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导致水源的减少和水质的下降,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农产品的无法储存和销售。

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增加了农村居民患病和死亡的风险。

要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需要加强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增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促使其主动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对违法行为予以严厉处罚。

需要引导农村生产向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转变,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

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投资,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农村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更对全国环境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进行探讨。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1. 农村生活污染农村生活污染主要源自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工作相对薄弱,导致很多农村地区存在着乱倒污水、乱倒垃圾的现象。

而且,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较差,难以进行合理的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导致农村生活污染严重。

2. 农田污染农村农田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化肥、农药等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有可能会渗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

土壤中的化学物质也会对作物产生影响,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农村工业污染随着农村工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小规模的工业企业。

这些工业企业往往对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排放的废水、废气也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导致农村工业污染。

1. 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

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提供农村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2. 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提倡有机农业,降低农田污染的风险。

4.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强对农民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讲座、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宣传环保知识,引导农民树立绿色生产理念,自觉主动地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5. 强化政府监管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

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依法惩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有力震慑。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农民、社会各界都应该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共同推动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

虽然农村环境问题尚未获得足够的关注,但它们却对我们身边的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农村环境污染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

近年来,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农药、化肥过度使用,以及生活垃圾排放不当等问题导致水质恶化,农田土壤被污染。

同时,农村地区缺乏成熟的垃圾处理系统,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另外,农村地区生活用能结构单一,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导致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

二、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1.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依赖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这些化学物质会渗入地下水和土壤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2. 缺乏环境意识与法律法规。

农民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存在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的习惯。

同时,农村地区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和执行力度不够,对环境违法行为缺乏有效监管。

3. 垃圾处理不规范。

由于农村地区缺乏专业垃圾处理设施,一些地区的农村垃圾乱倾倒现象严重,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4. 能源结构单一。

农村地区主要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燃煤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三、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方案1. 提倡绿色农业生产方式。

农民应该逐渐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采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通过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农业生态化发展。

2. 强化环境教育与宣传。

加强对农村地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认识。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3. 建立垃圾处理系统。

农村地区应加快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推行分类垃圾回收制度,加强对垃圾乱倾倒行为的监管,改善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状况。

4. 推广清洁能源。

浅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浅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浅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国家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农民生产生活。

本文将就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浅析,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改善。

一、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面源污染严重。

农村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废弃物、畜禽粪便等,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2.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

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田被征用、变为工矿用地、房地产开发用地,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3. 植被覆盖率下降。

农村集体林、农田水利建设等对植被覆盖率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林地逐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4. 农业化学品使用问题。

农村农业生产中对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1. 缺乏长期保护机制。

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依赖政府临时性管理,缺乏长期性的法律法规约束和长效管理机制。

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大部分农民在生产中仍然沿袭传统的农作方式,缺乏环保意识和技术支持,导致环境污染问题难以解决。

3. 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

农村地区缺乏环保投入和技术支持,不能有效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 管理体系不健全。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多个部门和多方利益相关者,目前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监管体系。

1.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建立健全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

2. 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加强对农民的环保宣传教育,推动农村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普及,引导农民采用生态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冲击。

3. 加大投入,支持环保技术研发。

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含量。

农村环境问题的多因素影响分析

农村环境问题的多因素影响分析

农村环境问题的多因素影响分析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一个严峻问题。

这个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单一因素所能解释的,而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多因素影响。

经济因素在农村环境问题中,经济因素起到了很大作用。

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由传统的自然耕作向工业化、机械化转型。

同时,市场化和资本流动的加速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首先,随着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农村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增加,一些农村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污染物和废弃物不同程度地污染了土壤和水资源。

其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面临着零星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巨大挑战。

再者,随着资本流动的加速,一些地方政府也愿意为了吸引外来投资而对环境保护放松了要求。

这也导致了一些非法的企业在农村地区大量投资和建设,损害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是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方面上,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为人口增长、社会结构的转变、土地利用等方面。

首先,人口的增长是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人口的增长,对土地、水、森林资源的需求和压力都会增大,以至于这些资源无法承受这个巨大的压力。

其次,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农村社会关系的不断发展,一些曾经被认为不重要的文化传统和村庄建筑被取代或者完全摧毁了。

再者,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给农村社会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农村移民和流动人口较高的问题也会极大地影响到农村环境的保护。

文化因素农村环境问题中的文化因素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的自然观念和文化素养上。

农村居民普遍存在的短视、浅薄等心态,导致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不足,对环境的保护并不重视,在环境问题上总是采取“治标不治本”的策略。

农村文化还是一个大范畴,它包括了对土地的敬畏、对文化遗产的维护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等方面。

当农民想要以某种方式去保护农村环境的时候,他们认为要做一些政绩工程,也就是国家和政府需要的某些标志性工程。

《2024年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对策研究》范文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

然而,这一转型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环境问题,如农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深入研究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成因(一)现状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

其中,水体污染尤为突出,许多地区的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此外,由于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二)成因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工业污染;二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三是生活垃圾和污水的随意排放;四是环保意识薄弱,环保设施建设滞后。

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必要性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因此,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势在必行。

四、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研究(一)加强政策引导和法规建设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明确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目标和任务。

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开展环保工作。

(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污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鼓励农民使用环保型农药、化肥,推广有机农业。

(三)加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处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同时,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四)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同时,加强环保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的环保技能。

(五)建立环保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环保监管体系,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

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措施探讨

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措施探讨

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措施探讨农村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存在于许多方面,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首先,农村地区人口过多,资源紧张。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农村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加剧。

其次,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由于长期以来农民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另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

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导致大量生活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影响了周围环境的卫生状况。

再者,农村生产方式落后。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用化肥农药过多,导致土地退化和水资源污染现象普遍存在。

另外,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环境保护设施的缺乏,加剧了农村环境问题的恶化。

此外,农村人文素质较低。

部分农村地区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导致环境保护措施无法得到有效实施。

另一方面,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不断增加。

导致消耗资源增多,环境压力增大。

再者,农村经济结构单一。

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生产,无法有效脱离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导致环境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另外,农民生产生活意识较弱。

部分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只关注眼前经济利益,忽视了长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导致环境问题不断加剧。

最后,宏观政策支持不足。

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方面支持不够,导致一些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首先,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通过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其次,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水平,减少环境污染。

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和改善途径

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和改善途径

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和改善途径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在过去30年中,农村环境问题的集中爆发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是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资源更紧缺,人口压力更大,且发展速度更快,因而农村环境问题的爆发更集中。

其次,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

农村的环境治理投入不足和相对于城市的弱势地位加剧了农村环境问题恶化。

第三,现有项目式的环境治理模式由于缺少严格法律制度和公众参与,其治理效果被弱化。

1.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环境问题加剧的背景发生了根本变化。

导致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已经主要不是人口的压力,而是农业生产方式、农村人口结构和农村产业发展和转型所导致的。

首先是因为农业规模的迅速扩大,特别是畜牧业的规模迅速扩大。

从1985年到2010年的15年中,中国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肉食消费增加,这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从统计数据看,从1985年到2011年,大牲畜存栏数量的变化比较小,随着农村机械化的发展,许多地方都不再饲养马驴等役畜,但是菜牛和奶牛的数量增加。

生猪饲养量增加较快,从3.3亿增加到4.7亿,增加数量超过40%,羊的存栏量从1.6亿增加到2.8亿,增加了3/4。

2010年的禽蛋产量是1985年的5倍。

表3-1.牲畜存栏数量增加情况指标单位198519901995200020102011一、大牲畜头数万头11381.813021.31586214638.112238.511966.2二、猪万头33139.1 36240.8 44169 41633.6 4646046766.9三、羊万只15588.4 21002.1 27686 27948.2 28087.928235.8四、家禽亿只46.453.555.5禽蛋产量万吨534.7794.61676.72243.3 2762.7 2811.4五、兔万只17781.7 21500.7 21695.4。

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

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1.序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各地环境和资源面临的压力日渐增大。

环境污染问题现在已经发展到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更为严重,导致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形势严峻,已经威胁到农村人民的生活,例如农业生产污染环境严重、农村生活污染问题突出、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生态破坏严重等等。

许多村庄内缺乏排水设施,污水随意处置;家禽、家畜在村内随意走动,粪便随地排泄,基本无控制措施,街道卫生状况十分恶劣。

另外,一些乡镇企业工业污染物排放严重,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地膜普遍。

与城市、工业环境问题相比,农村环境问题呈现出点多、面广、污染来源复杂等特点。

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到了不得不重视、解决的时候了。

2.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整体认识不足。

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认识较晚,对其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村污染控制问题还未得到系统的、足够的重视。

农村面污染源问题长期被排除在环境控制之外,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其中畜禽养殖污染严重,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首要污染源。

农用化学物质及其废弃物污染继续加大,平均每公顷化肥施用量330公斤,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污染而设置的每公顷225公斤的标准。

目前,由于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造成土壤污染的情况相当严峻。

土壤污染带来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已经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其次是法制缺位。

现行的环保法规主要针对城市和重点污染源防治,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发展滞后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环境立法缺位,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力量薄弱且适用性不强。

第三是投入滞后。

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第四是技术薄弱。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治理技术模式不适,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小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加剧。

浅析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及解决对策

浅析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及解决对策

浅析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及解决对策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农村环境问题是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不仅危害农民健康,也会对全国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农村环境现状入手,深入分析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和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环境现状1、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农民对土地的过度开垦和过度利用,以及建设基础设施,如大坝、水库、水渠等,都导致了土壤的流失。

同时,天然灾害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2、生活垃圾污染:农村垃圾处理不当,导致垃圾随处可见。

农民倾向于将垃圾直接丢弃在郊野上,这些垃圾不仅影响了农村美丽环境,而且对农作物和水源等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3、水污染:随着农业生产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随之加剧。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畜禽粪便更容易污染河湖水,导致水源污染。

4、土壤污染:农村环境污染加剧,导致土壤也面临着严重污染危险。

主要是化肥农药的使用,而农民在使用化肥农药时可能会多用,不仅肥力没有达到预期,反而造成了土壤ure 害,进而浸染了庄稼。

二、农村环境问题矛盾及原因1、农民观念不良:现时农民普遍靠自己种植和养殖,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不少农民对环境问题缺乏认识。

比如对土地过度开垦,大面积饲养畜牧等行为,导致了群众对生态及环境变化的无意识覆盖行动,进一步导致了水土流失、水、土、空气污染等问题的加重。

2、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目前我国农民大部分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种植作物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很难得到充分控制和管理,造成了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等物质在环境中的淤积、沉积和破坏。

3、农村治理难度大:较之城市环境的治理,农村环境的治理面临一系列诸如经济困难、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管理模式不适应等复杂问题。

农村由于分散性、村落群众文化差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民精神面貌不同等诸多因素,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困难虽然深重,但可以通过加入专业人脉资源,开展教育宣传,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能力,在全社会逐渐让农村转化成可否持续发展保住身心健康和经济稳定的区域。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原因探析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原因探析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原因探析就目前来说,农村环境的问题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产品方面也间接的影响到了城市的正常生活。

农村会出现环境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传统落后的生产方法与生活习惯、农村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不健全、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政府的管理不严格、农村的环境保护设施短缺。

标签:农村;环境问题;现状;背景;原因1 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落后1.1 生产方法是人们生存以及发展的索取物质资源的方法农村下附属的农业生产与乡镇企业生产单位的生产方法传统,不适应现代的生产方法。

(1)农村环境污染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乡镇单位传统的生产方式导致的,虽然说对国家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造成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其中有两种生产方式,其中一个是就地取材式的,采取附近的自然资源作为生产材料,这个方法会导致附近的自然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另外一个就是利用生产技术以及资金的投诉多少进行生产,这是属于非农业生产的类型,不过因为在农村,范围规模都比较小,没有资金去建设一个全面有效的排污染处理的设备。

(2)因为使用集约方式进行养殖造成了污染。

伴着单位内部的结构调整与四季蔬菜供应工程的建设,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畜牧业与养殖场的建设。

系统性的养殖牲畜,鸡、鸭、猪、牛等,在带来经济收益的时候业对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养殖牲畜对环境会造成比较大的污染,最主要的几个方面就是:养殖产离活动水源近的话对水质的污染极其大、养殖区域密集导致污染水排放地的水质污染严重超标、一些养殖场场地离住房楼近,对空气的污染严重影响到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多起污染事故。

1.2 以往传统的生活习惯与农业生产方式在农民的心里根深蒂固,一般的生活习惯里都不会注重环境污染的影响问题,也忽略环境资源保护这方面。

(1)因为从古至今农民们养成了不重视环境的习惯,导致整个地区的住房布局散乱、农民恋土守家、地域分布情况繁杂。

在浪费土地资源的同时还威胁到了自然资源环境,阻碍了公共设备的发展与完善。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及产生原因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及产生原因

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增加环境管理难度:1)人口流动造成的村庄空心化增加 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艰巨性;2)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传统文化流失 削弱了农村开展自我环境管理的能力; (4)农村生态环境管理责任仍未充分落实:1)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模式属于 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基层政府是开展农村环保工作的主要力量,但各级政府 部门关于农村环保工作协调推动不足,各部门职能和相关人员责任未得到有效落 实;2)各部门尚未形成顺畅的协同工作机制;3)基层政府农村环保意识欠缺; 3)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力量薄弱;4)作为污染主体的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及产生原因
(5)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特点的环境监管机制亟待建立:1)工业源分布 集中而农业农村污染源较为分散,针对工业源的台账式管理难以完全复 制到农业农村污染监管工作中;2)同一行业的工业源污染物排放特征 相对稳定,而农业农村污染源受地域及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针对 工业源的标准化治理模式及统一监管要求不适用于农业农村污染源;3) 工业源治理的责任主体是企业,而农业农村污染源治理的责任主体不明 确,不能简单套用“谁污染,谁治理”原则;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及 产生原因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及产生原因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面临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情况 复杂多样以及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基础工作薄弱的双重挑战。在社会经济 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粗放式生产、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等带来的农 村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加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难度;在工 作基础方面,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尚未解决职责分工、政策标准、资金制 度、监管机制、科学治理和农民参与等关键问题。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及产生原因
(2)农业粗放式发展带来面源污染积重难返:1)农业源污染基本占到 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半壁江山”,农业面源占比大的根本原因在于 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业投入品利用率低,未利用部分最终形成污染; 2)畜禽养殖是农业面源最主要来源,占农业源76%;3)水产养殖业是 农业面源的另一重要来源,我国淡水养殖空间分布过于集中、发展方式 粗放,导致重点流域部分控制单元污染超标;4)种植业面源污染主要 来源于化肥和农药的过度施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原因探究
在城市工业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城市染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城污染流向农村,农村一边自身生的污染无法处理,一边却要受城市的污染。

可以说农村环境的化已经影响到农村人口的生存,影到新农村的建设,已成为会和谐建设的一大障碍。

如妥善解决农村环境题,将会动摇三农的基础,会阻碍发展的步伐,甚至影响中民族生存的根基[1]。

在种背景下,对中国农环境问题原因的探析就显十分必要。

总的说,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一、农业生、生活方式落后
1.农生产方式落后。

生方式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发而谋取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式,目前农村生产主要有农业产和乡镇企业生产。

(1)农乡镇企业生产方式落后。

乡镇企业为农村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大的贡献的同时,也使农村染变得非常突出。

中国农村镇企业的生产方式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自然资源作为生产投入要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型生产方式,种生产方式造成对环境资源肆意掠夺和破坏;另一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投入的农村非业生产方式,但是由于规小,无力建立相应的污染处设施。

(2)集约化养殖场造成污染。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及菜篮子工程的建设,发畜牧业、养殖场是农民致富主要途径。

规模化养鸡场养鸭棚、养猪场、养牛场等迅猛发起来,产生巨大经济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畜禽养殖的污染危害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饮用水源保护内违法开设养殖场,对饮用源水质造成较大影
响;二是个别地畜禽养殖过于集中,大量养污染物排入同一水体,严重超出水环境容量,致使水质恶化三是个别养殖场选址不当,恶臭染扰民现象突出,污染纠纷繁”[2]。

(3)中国农村农生产方式落后。

中国农业生产特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统的、原始的生产经营和传统的养与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农药相结合的方式。

由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要途径。

大量的农药、化投入到农田生产中导致了土壤板结和土地产力的下降,而农药化肥流失又成水体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造成对人体的危,以致农民不敢吃自己种的、养的鱼。

温室大棚和地膜保对农作物生长有促进作用,但量不可降解的塑料残膜会阻碍农作物生长,并对土壤产破坏作用。

2.农业生活方式落后。

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受统生活方式影响较深,在日常生活较少考虑到对环境和资源的保。

(1)由于千百年来的习惯和民自身对环境问题的漠视,形了多数农民守土恋家,住分散,布局混乱,缺乏整体划状况。

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坏了自然环境,而且利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2)个别村户生活垃圾到露天堆放,任其腐烂、发臭,子、苍蝇到处飞,厕所随意建,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江河里,严重影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3靠山砍山,平原烧秸的“就地取材”的传统能源利用方,造成水土流失的同时,造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空气污染严重,极大影响了人的健康,时也威胁着交通以及输电线路的安。

(4)人畜混杂,一些农村在仍然是人畜共处一院至是一室,大量的畜粪便在道路两侧、庭院一角意堆放或
随污水就近进沟渠河道,对空、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5)破家值万贯”的持家理念及“够了就行”的民消费观使农民生节俭,什么都不舍得,破烂乱堆、乱放,不仅有碍观而且也污染到农村的生态环境[3]。

二、农村环境保法制建设不健全
1.相关农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不全。

中国的环境保立法,已初步形成了个以1989年12月通过施的《中华人民共和环境保护法》为主体法律体系[4],但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仍不健,主要体现在以下个方面:(1)宪中的立法空白。

中宪法立法过于抽象,则性太强而执行性差如宪法第26条中“国家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境,防止污染和其公害”,认为作为社会中的人,有得良好环境的权利,但没有切的通过法律对农民的环境权加以确认。

(2)《环境保护法》制定过程中针对的主要是城市的环保护,没有对农村的环保进行规。

《环境保护法》第20条规,“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治植被破坏、水土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展,推广植物病虫的综合防治,合理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素”[5]。

这些法律定在条文上过于抽象,实践中难于作,缺乏调整和约地方政府的行为。

(3)其他部法中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方性法规和规章等虽然涉及农业环境保护,对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出现各个法律规范之有相互重叠,权责不明,效力冲的现象,法律的协调性。

各行政部门之间乏权力上的衔接与配合,导致村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行效率低下或者执结果“无功而返”[4]。

2.农村环境执力度不够。

农村环执法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各个部门目前农村环境执法力度不,具体表现为:建设项目管理力不大,审批权得不很好的落实,新的污染源不断生;排污收费力度不大,在人情收费、协议收费、随意提或降低征收标准,执的严肃性不够等现象;一些限期理企业迟迟完不成治理任,限期治理成了“无”治理。

免费论下载中心3.农村环境司法上在问题。

当农村环境污染件造成公共环境、利益或者农村众人身财产伤害时,公众愿意选择向政府环境管相关部门上访、投诉通过调解、赔偿等方式解决问,而不向司法机关提起环境行政讼或者环境民事诉讼,通过律途径解决。

、农村地方政府环境管理行不当
农村环保工作经常出现要么抢着管、要么人管”的重叠管理或空白管理的越位”和“缺位”现象。

1.农村地政府环境管理中的“缺位。

“缺位”即“不作”,该做的不去做。

一些县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不闻不问。

就有所闻也只是走过场、搞形,成了追求政绩的手段。

体表现为:政府对环保公益品供给足;生态建设制度不健全环境保护财力投入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滞后;环境宣传教缺位;环保管理和监督缺位。

“作为”的一个很重的原因在于地方政与排污企业常常是个利益共同体,污染企业的利有时就是地方政府的利益,企的污染也就意味着政府的污,所以,地方政府领导或者掩盖或者隐瞒环境污染问题,这种方保护主义决定了污染继续污染、受害者继受害。

2.农村地政府生态建设中的“位”。

“越位”即“为过大”,不该做却要做。

某些县乡政府出追求政绩,大搞劳民伤财“环境政绩工程”。

由于企的GDP就是政府的政绩,使得县政府往往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特别是当污企业是政府官员们千方百计“招引资”请来的,且能比民提供更多的“产值”并直接影响到官员升迁的“政绩”和公开或隐的“寻租”空间。

政领导要么公开为排企业辩护,要么否认环境污染企业之间的联系,要么对级环保部门要求的“关停转”企业网开一面。

四、农村的环境保护施和投入严重不足
在城乡二体制下,农村的环境保护设施和入严重不足。

当前家的环保投入和政策制定都是以城为重心的,大量资金优惠政策被用在城市的环境护上,农村环保成了资金和规政策供给的盲区。

三十多年来,村从财政渠道几乎得不到污染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

当前,村级组织对农民的号力非常有限,很多地出现农村公共环境无人、管不了的现象。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严重滞后城市,与大城市建设蒸蒸日上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的日益衰败后,城市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圾处理体系日趋完善,而农村基本是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居住附近,直接导致农村环污染加剧。

此外,县乡环保部门管理服务水平严重后,不能履行应有的职责明知道一些企业污染重,却视而不见,或把一些污染企业当成罚款创收的象,这样就使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政策流于形式参考献:
[1]戴京.浅谈当前农村环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和解方法[J].环境保护,2006,:55-57.
[2]家环境保护总局.小城环境问题及对策[M].北京:中环境科学出版
社,2004150.
[3]贾风,杨驭越.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成因析[J].辽宁大学学报,2010,.
[4]高晓露.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问[J].当代法学,2005,:26-27.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法:第20条[Z].
免费论文下载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