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计算题51625

合集下载

统计学计算题

统计学计算题

统计学计算题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第二章六、计算题.1.下面是某公司工人月收入水平分组情况和各组工人数情况:月收入(元)工人数(人)400-500 20500-600 30600-700 50700-800 10800-900 10指出这是什么组距数列,并计算各组的组中值和频率分布状况。

答:闭口等距组距数列,属于连续变量数列,组限重叠。

各组组中值及频率分2.抽样调查某省20户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单位:百元)如下:88 77 66 85 74 92 67 84 77 94 58 60 74 64 75 66 7855 70 66⑴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分组整理并编制频数分布数列⑵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答:⑴⑵第三章六、计算题.要求:⑴填满表内空格.⑵对比全厂两年总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的好坏。

解:⑴某企业生产情况如下:单位:(万⑵该企业2005年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为%,而2006年只有%,所以2005年完成任务程度比2006好。

⒉某工厂2006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为1080万吨,实际完成计划的110%,2006年计划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8%,试计算2006年实际总产值为2005年的百分比?解:%3.某种工业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比上期下降5%,实际下降了9%,问该种产品成本计划执行结果?解:%4.我国“十五”计划中规定,到“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钢产量规定为7200根据上表资料计算:⑴钢产量“十五”计划完成程度;⑵钢产量“十五”计划提前完成的时间是多少?解:⑴%;⑵提前三个月5.某城市2005年末和2006年末人口数和商业网点的有关资料如下:计算:⑴平均每个商业网点服务人数;⑵平均每个商业职工服务人数;⑶指出是什么相对指标。

⑶上述两个指标是强度相对指标。

6.某市电子工业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的有关资料如下:试根据上表已知数据计算空格中的数字(保留一位小数并分别说明⑵、⑹、⑻、⑼栏是何种相对指标。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练习题.doc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练习题.doc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知识点四:统计综合指标1、某局所属企业某年下半年产值资料如下: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2、现有某市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

(单位:亿元)(2)计算标准差(3)计算方差(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7、甲、乙两企业工人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工资偏高(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10、甲、乙两钢铁生产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量资料如下:试比较甲、乙Array两企业该月上旬钢材供货的均衡性11、某校甲、乙两班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组情况如下:要求:(1)计算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2)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强12、某公司所属40个企业资金利润及有关资料如下表:求平均利润率。

13、设甲乙两公司进行招员考试,甲公司用百分制记分,乙公司用五分制记分,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用标准差)知识点五: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2)预测2004年存款余额将达到多少4、1997—2002年某企业职工人数和非生产人数资料如下: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2)计算上半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2)计算四年平均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11、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所缺的环比动态指标:知识点六:统计指数要求:(1)计算每种产品的产量和出厂价格个体指数(2)编制产量总指数、计算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3)编制出厂价格总指数,计算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减的产值(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3)对总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2)三种商品价格及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指数(3)由于价格提高和销售量的增加各使销售额增加多少?(2)物价总指数(3)由于物价变动所引起的总产值的增加或减少额(2)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8、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资料如下:试计算价格总指数1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和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试计算:(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2)单位成本总指数;(3)对总成本进行两因素分析。

统计学练习题---带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对象是()。

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②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③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④社会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2、统计所研究的是()。

①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②社会经济的个体现象③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或个体现象④非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特有的方法是()。

①统计推断法②统计分组法③大量观察法④综合指标法4、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这时总体是()。

①该批小麦种子②该批小麦的发芽率③该批小麦中发芽的种子④该批小麦的发芽率5、无限总体是指()。

①包含单位很多的总体②包含单位较多的单位③包含单位很多、难以计数的总体④单位不加限制的总体6、社会经济统计中使用的总体概念,通常是指()。

①有限总体②无限总体③变量总体④属性总体7、一个事物被视为总体或总体单位,要依据()来决定。

①事物的本质②事物的内在联系③事物的复杂程度④统计研究的目的8、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①男性职工人数②女性职工人数③下岗职工的性别④性别构成9、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①学生年龄②学生性别③学生身高④学生成绩10、标志是()。

①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②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③都能用数值表示④不能用数值表示11、统计学上变量是指()。

①品质标志②数量标志③统计指标④②和③12、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①工厂数②职工人数③工资总额④产品数13、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①粮食总产量②粮食平均亩产量③人均粮食生产量④人均粮食消费量14、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①货物周转量②劳动生产率③年末人口数④工业增加值15、质量指标()。

①不能用数值来反映②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③必需用数值来反映④有时能够用数量指标来反映16、表述正确的是()。

①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数量指标②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质量指标③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用一个标志进行分组④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可以从方面计算多个统计指标17、表述不正确的是()。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及计算分析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及计算分析
(2)按95.45%的可靠程度估计该批零件的合格率区间范围;
(3)按95.45%的可靠程度估计该批零件的合格品数量区间范围。
解:已知N=5000件n=200件n1=188件z=2
(1)该批零件合格率从:p=n1/n=188/200=94%
∵σp2=p(1-p)=0.94*(1-0.94)=0.0564
4.1.某企业各月产品销售额和销售利润资料如下:
月份
产品销售额x(万元)
销售利润y(万元)
1
2
3
4
5
15
15
20
25
28
2
2.2
2.5
2.5
2.8
要求:(1)编制产品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
(2)若6月份产品销售额为30万元时,试估计企业产品销售利润。
(列表计算所需数据资料,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即直线回归方程为yc=1.3947+0.0488x
(2)把x=30万元代入直线回归方程,得
yc=1.3947+0.0488*30=2.8587(万元)
即该企业6月份销售额为30万元时,其产品销售利润为2.8587万元。
4.2.某地区2002年-2005年个人消费支出和收入资料如下:
年份
个人收入(亿元)
即全部农户中,户均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比重的范围为12.04%~27.96%。
(3)户数下限=10000*12.04%=1204(户)
户数上限=10000*27.96%=2796(户)
即全部农户中,户均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户数范围为1204~2796户。
3.2.某企业生产一种新的电子元件10000只,用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试验得到的结果:平均寿命1192小时,标准差101.17小时,合格率88%;试在95%概率保证度下估计:

统计学计算题和答案精编版

统计学计算题和答案精编版

统计学计算题和答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三个企业生产的同一型号空调在甲、乙两个专卖店销售,有关资料如下:企业型号价格(元/台)甲专卖店销售额(万元)乙专卖店销售量(台)A250050.0340B3400115.6260C4100106.6200合计—272.2—要求:分别计算两个专卖店空调的平均销售价格,并分析平均价格差异的原因。

答案:2某企业甲、乙两个生产车间,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为65件,标准差为11件;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资料如下表。

试计算乙车间工人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比较甲、乙两个生产车间哪个车间的平均日加工零件数更有代表性?60以下60—7070—8080—9090—100日加工零件数(件)工人数(人)59121410答案:三、某地区2009—2014年GDP资料如下表,要求:1、计算2009—2014年GDP的年平均增长量;2、计算2009—2014年GDP的年平均发展水平;3、计算2009—2014年GDP的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201487431062711653147941580818362GDP(亿元)答案:年平均增长速度:100%100%22.9%x-==四,某百货公司2010—2014年的商品销售额资料如下:试用最小平方法配合销售额的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16年的销售额将达到什么水平?答案: 2010年—2014年的数据有5项,是奇数,所以取中间为0,以1递增。

设定x为-2、-1、0、1、2、年份/销售额(y) x xy x22010 320 -2 -640 42011 332 -1 -332 12012 340 0 0 02013 356 1 356 12014 380 2 760 4合计 1728 0 144 10b=∑xy/∑x2=144/10=14.4a=∑y/n=1728/5=345.6y=345.6+14.4x预测2016年,按照设定的方法,到2016年应该是5y=345.6+14.4*5=417.6元五、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2013年三种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分别为20万元,45万元,35万元,2014年同2013年相比,三种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分别增长8%,10%,6%,产量分别增长12%,6%,4%。

(完整word版)统计学计算题

(完整word版)统计学计算题

WORD 格式可编写1、下表是某保险企业160 名销售员月销售额的分组数据。

书p26按销售额分组〔千人数〔人〕向上累计频数向下累计频数元〕12 以下6616012—14131915414—16294814116—18368411218—20251097620—22171265122—24141403424—2691492026—2871561128 以上41604合计160————〔1〕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上累计频数;〔2〕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3〕确定该企业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 Me=U-=18-0.22=17,782、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以下:p41工人按年龄分组〔岁〕工人数〔人〕20 以下16020— 2515025— 3010530— 354535— 404040— 453045 以上20合计550要求:采用简捷法计算标准差。

?简捷法?3、试依照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

P50表:某旅游胜地旅游人数时间2004年 1月 1日4月 1日7月 1日10月1日2005年 1月 1日旅游人数〔人〕52005000520054005600专业技术资料整理4、某大学 2004年在册学生人数资料如表3-6 所示,试计算该大学时间1月 1日3月 1日7月 1日9月 1日在册学生人数〔人〕34083528325035902004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12月31日3575.5、某企业2004 年非生产人员以及全部职工人数资料以下表所示,求该企业第四时度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

表:某企业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时间9 月尾10 月尾11 月尾12 月尾非生产人数〔人〕200206206218全部职工人数〔人〕1000105010701108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 %〕6、依照表中资料填写相应的指标值。

表:某地区 1999~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睁开速度计算表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国内生产总值〔万368839404261473056306822元〕睁开速度环比——〔%〕定基7、依照表中资料计算搬动平均数,并填入相应的地址。

统计学原理 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 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经济统计学》习题平均、变异指标1.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值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建议:(1(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产量差异程度小?2.某企业1996年四月份几次工人数变动登记如下:4月1日4月11日4月16日12101240试计算该企业四月份平均工人数。

5月1日12703.某企业1995年各季度计划产值和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的资料如下:先行排序该企业年度计划平均值顺利完成百分比。

4.已知某钢铁公司1993年上半年职工人数及非生产人员数资料如下:先行排序:(1)第二季度平均值实际月产量;(2)第二季度平均值工人数;(3)第二季度产量月平均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4)第二季度平均每人月产量和季产量。

6.根据下表中尚无的数字资料,运用动态指标的相互关系,确认动态数列的发展水平和表中中年介体的的定基动态指标。

7.运用时间数列指标的相互关系,根据已知资料,确定某纺织厂棉布生产的各年发展水平、逐期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和增长1%的绝对值指标。

8.我国1990年和“八五”时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发展情况如下:度,;(3)定期和环比的的增长速度;(4)增长1%绝对值;(5)平均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9.某地区粮食产量1990—1992年平均发展速度就是1.03,1993-1994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5,1995年比1994年增长6%,试求1990-1995年六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10.199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5.76万亿元。

“九五”的奋斗目标就是,至2000年减少至9.5万亿元;远景目标就是:2021年比20000年翻一番。

何况:(1)“九五”期间将存有多小的平均值增长速度;(2)1996-2021年(以1995年为基期)平均值每年发展速度多小就可以同时实现远景目标?(3)2021年人口掌控在14亿内,那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至多少元?11.某地区1995年底人口数为2000万人,假定以后每年以9‰的增长率增长;又假定该地区1995年粮食量为120亿斤,要求到2000年平均每人粮食达到800斤,试计算2000年的粮食产量应该达到多少?粮食产量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如何?12先行排序:(1)甲、乙两国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以1990年为基期);(2)1995年后按此速度,两国同时增长,甲国产量要在哪年才能赶上乙国?(3)如果甲国要在2000年赶上乙国的产量,则1995年后每年应增长百分之几?建议:(1)按五日和按旬分拆煤产量编制成动态数列;(2)按五日和按旬排序平均值日产量编制成动态数列;(3)运用移动平均法(时距不断扩大为4天和5天)基本建设动态数列。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doc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doc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1.下面是我国人口和国土面积资料:────────┬───────────────│根据第四人次人口普查调整数指标├──────┬────────│1982年│1990年────────┼──────┼────────人口总数│101654 │114333男│52352 │58904女│49302 │55429────────┴──────┴────────国土面积960 万平方公里。

试计算所能计算的全部相对指标。

2.某企业 2014 年某产品单位成本520 元 ,2015 年计划规定在上年的基础上单位成本降低 5%,实际降低6%,试确定 2015 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并计算 2015 年单位成本比计划降低多少3.某市共有 50 万人,其市区人口占85%,郊区人口占15%,为了解该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市区抽查了1500 户居民,每人平均收入为1400 元;在郊区抽查了 1000 户居民,每人年平均收入为1380 元,若这两个抽样数字具有代表性,则计算该市居民年平均收入应采用哪一种形式的平均数方法进行计算4.有两个班级统计学成绩如下:按成绩分组 1 班人数 2 班人数40 以下 4 140—50 5 250— 60 6 560— 70 10 1270—80 5 880— 90 3 790 以上 2 5合计35 40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1)哪个班级统计学成绩好( 2)哪个班级的成绩分布差异大哪个班级的成绩更稳定5. 2014 年 8 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资料如下:────┬──────┬─────────┬─────────品种│价格 (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 (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 (万斤 )────┼──────┼─────────┼─────────甲│││ 2乙│││ 1丙│││ 1────┼──────┼─────────┼─────────合计│──││ 4────┴──────┴─────────┴─────────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完整版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完整版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完整版统计学计算题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1、下表是某保险公司160名推销员⽉销售额的分组数据。

书p26(2)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3)确定该公司⽉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Me=U-==17,78《简捷法》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数。

P50四季度⾮⽣产⼈员占全部职⼯⼈数的平均⽐重。

额;6⽉末商品库存额为百万元)。

(2)预测2006年该地区粮⾷产量。

11、已知某地区2002年末总⼈⼝为万⼈,(1)若要求2005年末将⼈⼝总数控制在万⼈以内,则今后三年⼈⼝年均增长率应控制在什么⽔平(2)⼜知该地区2002年的粮⾷产量为3805.6万千克,若2005年末⼈均粮⾷产量要达到400千克的⽔平,则今后3年内粮⾷产量每年应平均增长百分之⼏(3)仍按上述条件,如果粮⾷产量每年递增3%,2005年末该地区⼈⼝为万⼈,则平均每⼈粮⾷产量可达到什么⽔平?解:三种商品物价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 =%1415、某市居民家庭⼈均收⼊服从µ=6000元,σ=1200元的正态分布,求该市居民家庭⼈均年收⼊:(1)在5000~7000元之间的概率;(2)超过8000元的概率;(3)低于3000元的概率。

(注:Φ()=,Φ()=,Φ()=,Φ()=)16、⼀种汽车配件的平均长度要求为12cm ,⾼于或低于该标准均被认为是不合格的。

汽车⽣产企业在购进配件时通常要对中标的汽车配件商提供的样品进⾏检验,以决定是否购进。

现对⼀个配件提供商提供的10个样本进⾏了检验,结果如下(单位:cm )假定该供货商⽣产的配件长度服从正态分布,在的显着性⽔平下,检验该供货商提供的配件是否符合要求(查t 分布单侧临界值表,262.2)9()9(025.02==t t α,2281.2)10(025.0==t t α;查正态分布双侧临界值表,96.105.0==z z α)。

统计学计算题整理

统计学计算题整理

:典型计算题一1解:36==∑∑ffxx (元)点评: 第一,此题给出销售单价和销售量资料,即给出了计算平均指标的分母资料,所以需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

第二,所给资料是组距数列,因此需计算出组中值。

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

第三,此题所给的是比重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形式表示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

2、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是1991年的105%,1992年实际产值是1991的的1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110%105%116===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

即1992年计划完成程度为110%,超额完成计划10%。

点评:此题中的计划任务和实际完成都是“含基数”百分数,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基本公式计算。

3、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是1991年的95%,实际单位成本是1991年的90%,问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计划完成程度%74.94%95%90==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

即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94.74%,超额完成计划5.26%。

点评:本题是“含基数”的相对数,直接套用公式计算计划完成程度。

4、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比91年增长5%,实际增长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计划完成程度%110%51%161=++=点评: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

5、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比1991年降低5%,实际降低10%,问1992年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计划完成程度%74.94%51%101=--=点评: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

6、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上期增长5%,问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多少? 解:103%=105%÷(1+x ) x=1.9%即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1.9%.点评:计划完成程度=103%,实际完成相对数=105%,设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x ,则计划任务相对数=1+x ,根据基本关系推算出x.7、某煤矿某月计划任务为5400吨,各旬计划任务是均衡安排的,根据资料分析本月生产情况.解:从资料看,尽管超额完成了全期计划(5400=104%),但在节奏 性方面把握不好。

统计专题训练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统计专题训练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统计专题训练经典练习题(含答案)统计专题训练经典练题(含答案)以下是一些统计学的经典练题,附带答案供参考。

1. 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已知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5分。

如果班级总人数为100人,问有多少学生的成绩在65分以上?答案:根据正态分布的性质,我们可以应用标准正态分布表,计算得到 z 值为 (65-75)/5 = -2,查表得到对应的累积概率为 0.0228,因此在65分以上的学生人数约为0.0228 * 100 ≈ 2.28,即约有 2 名学生的成绩在65分以上。

2. 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长度服从正态分布,平均长度为10cm,标准差为0.5cm。

若从该工厂中随机抽取50个产品,问有多少产品的长度在9.5cm至10cm之间?答案:由于从该工厂中抽取的产品长度服从正态分布,我们可以计算出抽样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为 10cm 和0.5cm/sqrt(50) ≈0.0707cm。

然后,我们可以将区间 [9.5cm, 10cm] 转化为 z 值计算区间内的概率。

计算得到 z 值为 (10-9.5)/0.0707 ≈ 7.07,查表得到对应的累积概率为 0.9999。

因此,在9.5cm至10cm之间的产品数量约为0.9999 * 50 ≈ 49.995,即约有 50 个产品的长度在9.5cm至10cm之间。

3. 某次调查发现,两种不同品牌的汽车在某一地区的市场占有率的估计值分别为 0.60 和 0.40,并且总样本量为 5000。

现在需要对这一地区汽车市场占有率的差异进行检验。

问如何构建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并说明该检验的类型。

答案:对于差异检验,我们可以构建如下的零假设和备择假设:零假设(H0):两个品牌的汽车市场占有率没有差异,即 p1= p2。

备择假设(H1):两个品牌的汽车市场占有率存在差异,即p1 ≠ p2。

该检验属于双侧检验,因为备择假设是双向的,即可能两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存在大于和小于的差异。

【精品】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可编辑

【精品】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可编辑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作者------------------------------------------日期第四章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

7%-2%=5%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

实际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

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104.35%( (1-4%)/(1-8%)*100%=96%/92%*100%=104.35%结果表明:超额完成4.35%(104.35%-100%))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

中位数为774.3(元)众数为755.9(元)求中位数: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0.74286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0.74286=74.286加下限700+74.286=774.286求众数:D1=1050-480=570D2=1050-600=450求比例:d1/(d1+d2)=570/(570+450)=0.55882分割众数组的组距:0.55882*(800-700)=55.882加下限:700+55.882=755.882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64.43(件/人)(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

中位数为733.33(元) 众数为711.11(元) 求中位数:先求比例:(50-20)/(65-20)=0.6667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0.6667=66.67 加下限:600+66.67=666.67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去年增长5%。

统计学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统计学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统计学》试题库答案在最后面,答案仅供参考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该班50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性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A、表示总体特征B、表示个体特征C、作为标志使用D、作为指标使用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A、标志B、指标C、变异D、变量10、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A、从总体到单位B、从单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量标志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15、年龄是()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连续型变量,但在应用中常作为离散型变量处理四、多项选择题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D、产品单位成本E、经济增长速度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文化程度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D、人体身高E、设备台数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A、标志B、数量标志C、指标D、数量指标E、变量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D、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10、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统计学计算题和答案完整版

统计学计算题和答案完整版

统计学计算题和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三个企业生产的同一型号空调在甲、乙两个专卖店销售,有关资料如下:企业型号 价格 (元/台) 甲专卖店销售额(万元) 乙专卖店销售量(台) A 2500 340 B 3400 260 C 4100 200 合计——答案:2某企业甲、乙两个生产车间,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为65件,标准差为11件;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资料如下表。

试计算乙车间工人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比较甲、乙两个生产车间哪个车间的平均日加工零件数更有代表性?日加工零件数(件)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工人数(人)59121410三、某地区2009—2014年GDP 资料如下表,要求: 1、计算2009—2014年GDP 的年平均增长量; 2、计算2009—2014年GDP 的年平均发展水平;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GDP (亿元)87431062711653147941580818362年平均增长速度:5100%280%100%22.9%x -=-= 年份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销售额(万元)320332340356380水平?答案: 2010年—2014年的数据有5项,是奇数,所以取中间为0,以1递增。

设定x 为-2、-1、0、1、2、年份/销售额(y ) x xy x2 2010 320 -2 -640 4 2011 332 -1 -332 1 2012 340 0 0 0 2013 356 1 356 1 2014 380 2 760 4合计 1728 0 144 10b=∑xy/∑x2=144/10=a=∑y/n=1728/5=y=+预测2016年,按照设定的方法,到2016年应该是5y=+*5=元五、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2013年三种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分别为20万元,45万元,35万元,2014年同2013年相比,三种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分别增长8%,10%,6%,产量分别增长12%,6%,4%。

统计学典型计算题(2013.6.11)

统计学典型计算题(2013.6.11)

2013年春统计学原理A第二次网上教学活动小结二○一三年六月十一日星期二时间:二〇一三年六月十一日星期二晚上六点至七点今天内容有:1.讨论网上的讨论题(三次);2.上传计算题复习类型和解题过程,帮助同学们复习。

表扬:今天的网上教学活动得到了徐州电大孙新颖老师和徐州电大、张家港电大、泗阳电大、通州电大、高邮电大、楚州电大、盐城电大、响水电大和常州电大。

他们事先组织,积极参和,认真答题,踊跃提问,论坛人气旺,解决问题效果好!希望其他教学点的同学即时和非即时的参和到论坛上来。

感谢徐州电大孙新颖老师!附件:典型计算题一1、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商品规格销售价格(元)各组商品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重(%)甲乙丙20---3030---4040---50205030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商品规格销售价格(元)组中值(X)比重(%)()∑ff/x()∑ff/甲20---3030---4040---50 2535452050305.017.513.5乙 丙 合计----10036.036==∑∑ffxx (元)点评: 第一,此题给出销售单价和销售量资料,即给出了计算平均指标的分母资料,所以需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

第二,所给资料是组距数列,因此需计算出组中值。

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

第三,此题所给的是比重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形式表示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

2、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是1991年的105%,1992年实际产值是1991的的1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110%105%116===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

即1992年计划完成程度为110%,超额完成计划10%。

点评:此题中的计划任务和实际完成都是“含基数”百分数,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基本公式计算。

3、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是1991年的95%,实际单位成本是1991年的90%,问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 计划完成程度%74.94%95%90==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
x
x 8223 274.1(万元)
解答 4.1
Q 201
• 后四分位数位于第16~第30个数据的中间位置(第23位) 靠下四分之一的位置上,由重新排序后的Excel表中第 23位是291,第16位是273。
273 272 Q 291 290 .75(万元) 4
273 272 261 .55(万元) 4
M 1 f1 M 2 f 2 M k f k x f1 f 2 f k
Mi fi
M
i 1
k
i
fi
n
表示各组的变量值(分组数列的组中值); 表示各组变量值出现的频数(即权数)。
例:根据某电脑公司在各市场上销售量的分
组数据,计算电脑销售量的均值。
按销售量分组(台) 140~150 150~160 160~170 170~180 180~190 190~200 200~210 210~220 220~230 230~240 合 计 组中值(Mi) 145 155 165 175 185 195 205 215 225 235 — 市场个数(fi) 4 9 16 27 20 17 10 8 4 5 ∑fi= 120 Mi fi 580 1395 2640 4725 3700 3315 2050 1720 900 1175 ∑Mi fi =22200
已知n25195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得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为40111808356401112212536413921因此该企业生产的食品总体重量标准差的的置信区间为754g1343g36待估参数待估参数均值比例方差大样本小样本大样本2已知zz分布2未知zz分布zz分布zz分布2未知tt分布3761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抽出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对成年组和幼儿组共500人身高资料分组,分组资料列表如下:
成年组
幼儿组
按身高分组(cm)
人数(人)
按身高分组(cm)
人数(人)
150—155
155—160
160—165
165—170
170以上
30
120
90
40
20
70—75
75—80
80—85
85—90
90以上
20
80
40
30
30
合计
300
合计
196
48
40
719
456
要求:(1)分别计算各类高校招生人数的动态相对数;
(2)计算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招生人数比;
(3)计算成人高校在校生数量占所有高校在校生数量的重。
3.我国2000年和200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资料如下:
时间
出口总额(亿元)
进口总额(亿元)
2000年
2001年
2492
2662
2251
3.三道工序的平均合格率=95.47%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101.77%
5.(1)各买一斤时的平均价格=3元
(2)各买一元时的平均价格=2.77元6.先列表计算有关资料如下:
按体重分组(公斤)
组中值(x)
学生人数(人)(f)
(xf)
向上累计次数
52以下
52—55
55—58
58—61
61以上
50.5
53.5
6.某高校某系学生的体重资料如下:
按体重分组(公斤)
学生人数(人)
52以下
52—55
55—58
58——61
61以上
28
39
68
53
24
合计
212
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学生体重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7.已知某公司职工的月工资收入为965元的人数最多,其中,位于全公司职工月工资收入中间位置的职工的月工资收入为932元,试根据资料计算出全公司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并指出该公司职工月工资收入变量数列属于何种偏态?
姓名
性别
年龄
与被调查者
的关系
工作单位
参加
工作年月
职务
或工种
固定工或
临时工
级别
刘盛
陈心华
刘淑影
刘平路




24
40
18
16
被调查者本人
夫妻
长女
长子
长城机电公司
市第一针织厂
待业青年
医学院
1973.7
1975.4
1999
2000
干部
工人

学生
临时
固定
临时

20
5
2

六、计算题答案
成绩分组
学生人数(人)
比率(%)
40
84.4
56
126.5
5.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有关资料如下表,试根据指标之间的关系计算并填写表中所缺数字。
企业
一月实
际产值
(万元)
二月份
二月实际产值为一月的(%)
计划产值
(万元)
计划产值比重(%)
实际产值
(万元)
计划完成(%)



125
200
100
150
250
110
100
合计
500
95
答案1.113.4%
今年产值比去年增长13.4%。
2.
学校
招生人数动态相对数(%)
占在校生总数的比重(%)
普通高校
成人高等学校
117.91
120.41
61.19
38.8l
普通高校招生人数/成人高等学校招生人数:1.37:1
3.
2000年进出口贸易差额241(亿元),即顷差241亿元
2001年进出口贸易差额226(亿元),即顺差226亿元
2001年进出口比例91.51:100
2001年出口总额增长率6.82%
4.
1990年每万人拥有医院数0.4739
1990年每个医院服务人数2.11(万人)
2001年每万人拥有医院数0.4427
2001年每个医院服务人数2.26(万人)
5.
企业
一月实际产值(万元)
二月份
二月实际产值为一月的(%)
计划产值(万元)
2436
要求:(1)分别计算2000年、2001年的进出口贸易差额;
(2)计算2001年进出口总额比例相对数及出口总额增长速度;
(3)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状况。
4.根据下列资料,计算强度相对数的正指标和逆指标,并根据正指标数值分析该地区医疗卫生设施的变动情况。
指标
1990年
2001年
医院数量(个)
地区人口总数(万人)
11.雇员要进行两项能力测试。在A项测试中,其平均分为100分,标准差为15分;在B项测试中,其平均分为400分,标准差为50分。李明在A项测试中得了115分,在B项测试中得了425分。与平均数相比,李明的哪一项测试更为理想?请通过计算李明的每项测试的标准差分位值来寻求答案。
答案1.两种计算均不正确。
=2.成交额单位:万元,成交量单位:万斤
甲市场平均价格=1.375元
乙市场平均价格=1.325元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两个市场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甲市场销售价格较高的乙产品量最多,而乙市场销售价格最低的甲产品最多,因而使得甲市场的平均价格高于乙市场。这就是权数在平均数形成中所起的权衡轻重的作用,如果将两个市场的各级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比重计算出来,则更能看出权数的作用。
因此李明的A项测试较为理想。
第六章六、计算题
1.有10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价值和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
企业编号
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万元)
工业总产值(万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318
910
200
409
415
502
314
1210
1022
1225
524
1019
638
815
913
928
605
1516
计划产值比重(%)
实际产量(万元)
计划完成(%)



125
200
100
150
250
100
30
50
20
165
250
60
110
100
60
132
125
60
合计
425
500
100
475
95
111.8
4(2)1.某厂对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分析如下:
第一车间产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完成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2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5元/件,则: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 元/件。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时间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00
2:00
产量
369
367
365
363
361
359
357
10.你是定时器的购买者,定时器在新道路爆破中用来起爆炸药。你必须在两个供应者之间选择,分别用A和B表示。在各自的说明书中,你发现由A出售的导火线引爆的平均时间为30秒,其标准差为0.5秒;而由B出售的导火线引爆的平均时间为30秒,其标准差为6秒。请你做出选择,并说明原因。
60分以下
60——75
76——89
90——100
2
11
19
8
5.0
27.5
47.5
20.0
合计
40
100.0
2.
考分
人数
比率(%)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人数(人)
比率(%)
人数(人)
比率(%)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2
7
11
12
8
5.0
17.5
27.5
30.0
20.0
2
9
20
32
40
教育经费(万元)x
在校学生数(万人)y
316
343
373
393
418
455
11
16
18
20
2.某班学生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次数分布如下表:
考分
人数
比率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人数(人)
比率(%)
人数(人)
比率(%)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2
7
11
12
8
合计
40
要求:根据上表资料,计算相应的数字,填入表中空格,并说明各指标的意义。
3.某公司所属20家企业某月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
2.2001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