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幼垣:读中国近代海军史札记之一沈葆桢照片真伪考

合集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北校高一月月考 语文试题 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北校高一月月考 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表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

从孔夫子的“大道天下”,到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切编织成一个绵延的思想传统。

这一思想传统移植到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身上,蝶化成“五四”启蒙精神。

因此从精神谱系上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和中国传统文人是一脉相承的。

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强烈的现实品格和浓郁的政治情怀。

中国现代文学正是以其浓郁的政治情怀,才成为思想启蒙的重要营垒,才密切融入中国现代化运动中,也才有效地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

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往往导致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

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但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至质疑忧国忧民传统的正确性,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

因为对社会职责的放弃,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反而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

这一点在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到了80年代末期,伴随着“向内转”,文学逐渐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的后撤。

所幸的是,淡薄政治情怀并没有成为文学的主潮,更多作家则是在尝试着以新的文学叙事来表达政治情怀,日常生活叙事逐渐兴起并蔚为大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宏大叙事的一统天下,但是日常生活叙事并没有取代宏大叙事,相反激发宏大叙事突破过去的僵化模式,构成了当代文学中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交相辉映的状况。

两种文学叙事表达了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两种不同的政治情怀。

新时期以后的拨乱反正,也就是中国本土在20世纪末期重新启动现代化的“解放政治”。

但发生在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又是一种后发式的现代化,它使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处在同一时空之中,具有鲜明的“时空压缩”的文化特征,因此生活政治在社会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多的空间,它们需要通过文学叙事获得认同。

晚清大臣沈葆桢生平简介

晚清大臣沈葆桢生平简介

晚清大臣沈葆桢生平简介沈葆桢,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

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

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晚清大臣沈葆桢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沈葆桢简介沈葆桢简介中指出沈葆桢字幼丹,又名沈振宗,是中国近代史上造船事业、海军事业的奠基人。

沈葆桢1820年出生在福建福州的一个贫穷家庭,是晚清时代的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

沈葆桢简介提到他祖籍在河南,后来迁到浙江一带,雍正时期迁居到福建。

沈葆桢的父亲是一个私塾先生,母亲每天做女工补贴家用,承担了相夫教子的重任,沈葆桢的舅舅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他经常到林则徐的书房阅读,故而思想也比较先进。

道光年间,年仅十六岁的沈葆桢便考取了功名,在沈葆桢二十岁的时候,林则徐虎门销烟引发了列强采取强硬态度,鸦片战争爆发。

在林则徐和沈葆桢父母的主持下,沈葆桢和林则徐的女儿林普晴成亲。

后来沈葆桢升调监察御史一职。

沈葆桢简介上记载他在咸丰年间被重用,出任江西九江知府的职位,不久又被曾国藩派到安庆大营中。

后来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沈葆桢被派遣到台湾任命钦差大臣,主管台湾方面的海防任务,并与日本方面交涉,使日军退兵。

光绪年间沈葆桢回到朝廷,任两江总督一职,开始督办南洋水师,后来由于经费问题,率先组建了北洋水师。

1879年沈葆桢在江宁病逝,年仅五十九岁,谥号文肃,朝廷追谥沈葆桢太子太保的称号,这就是沈葆桢简介的主要内容了。

沈葆桢与林则徐沈葆桢林则徐的关系错综复杂,沈葆桢的家族和林则徐的家族渊源颇深,沈葆桢的母亲是林则徐的妹妹,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林则徐是沈葆桢的舅舅。

沈葆桢林则徐还有一层关系,那就是他们二人的家都在福建,沈葆桢家在宫巷内,林则徐家在文藻山,离三坊七巷都不远,彼此之间算是邻居。

沈葆桢也时常到舅舅林则徐家中的书房看书,阅览了中外名著,也会时常和林则徐交谈心中的想法。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25分)晚清名臣沈葆桢沈葆桢的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11号。

这是一幢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大宅,面积达1500平方米。

当年的沈宅布局严谨,装饰富丽。

1936年,客居福州的郁达夫,曾对这条巷子有这样一番描写: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

沈葆桢有三个身份: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大清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管台湾。

这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也勾勒出他非凡的一生。

沈葆桢的母亲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妹。

沈林两家既是近邻又是近亲。

沈葆桢长相一般,个子不高,少时多病。

他从小就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聪慧好学,林则徐早早看好了这个外甥,将自己最疼爱的二女儿林普晴嫁给他。

姨表亲通婚,在当时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

沈葆桢与妻子感情非常好,两人还曾相伴赴京赶考。

沈家并不怎么有钱,因为沈葆桢是个著名的清官。

他先是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又外放九江知府,仕途更迭,唯一不变的是贫穷的生活。

当时,将要到省城赴任的沈葆桢身无分文,还曾向人“挪川费百金”作为盘缠。

到了省城,他租了二进三间排的房子,“每月租足纹十一两五钱”,为此他还发出了“屋价之贵,可谓极矣”的感叹。

1855年,35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举债购买了这个宅院。

沈葆桢装修好房子,安顿好父母妻儿,自己就安心到江西任职去了。

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沈葆桢采取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扬名官场。

此后,平叛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沈葆桢的主要工作。

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过世,朝廷终于给了他27个月的假,沈葆桢回到这里过了几天清静日子。

在他留下的大量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并告诉他们,读书主要为了立品做人,做官倒是其次。

可惜那时中国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无法让人有一丝的安宁。

1866年,沈葆桢接到熟人左宗棠的邀请,出任福建船政大臣,这时他还重孝在身。

从筹办铁甲船看沈葆桢的近代海防经略思想

从筹办铁甲船看沈葆桢的近代海防经略思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推进 海 防近代 化 : 力荐 铁 甲船
近代 , 自海 上的西方列强利炮兵轮的肆意凌辱 , 大清王朝 颜面扫 地 ; 曾国藩等水 师在镇 压太平 军过程 中亦屡遭 惨 来 使 而
败, 内外 忧患促使 开始清政府重视海防建设 。晚清重 臣左宗棠 向朝廷奏称 , 泰西各 国 白海上用兵 以来 ,藩 篱竟同虚设 ” 他认 “ ,
紧而罢休 。他认 为“ 船政与海防相表里 , 若船政半途 而废 , 则海 防并无 一篑之基 ” l ( 7) 。2 P 4在沈 葆祯看 来 , ]8 船政成 而水师 强 , 若
船 政 停 办 , 国整 顿 海 防 的努 力 将 会 功 亏一 篑 。 中 17 8 4年 正 当 船 政 事 业 蒸 蒸 日上 之 时 , 日本 染 指 台 湾 , 变 了 沈 葆 桢 的 船 政 兴 而 水 师 强 的 观念 。在 巡 台 处 理 日本 侵 略 事 件 改

9 0 —
攻击 , 但是仍坚持 己见 。更有些督 抚以为他 是贪 冒战功 , 一时间 , 流言蜚语不绝于耳。沈葆桢感 到“ 方今任事者为鱼肉, 避事者
力 和 夺 取 制 海 权 。 他 坚 持 把 握 铁 甲船 主 权 , 拘 一 格 重 用 民 勇 , 络 海 洋 人 才 , 逐 近 代 舰 艇 发 展 方 向。 沈 葆 桢 经 不 笼 追
略海 防的独特视 野和锲 而不舍的追求 , 奠定 了近代 中国海军根 基 , 对近代 中国海防建设和发展产生 了重要影响。 [ 关键词 ] 沈葆桢 ; 甲船 ; 铁 海权 思想; 防建设 海 [ 者简 介】 覃寿伟 (9 1 , , 士, 作 17 一) 男 博 漳州师 范学院历史 与社会 学系讲 师 , 主要从事海 洋史研 究。 沈葆桢在晚清整顿海 防和建设近代海 军的过程 中扮 演着重 要角 色。在 日本 侵略 台湾后 , 他极力 强调 铁 甲舰船 在海 防中 的重要性 , 突破传 统海防观念 , 不遗余力地筹建铁 甲舰队 , 筹划近代海军 人才 , 推进 中国近代海 防的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发展。

中国历史故事-晚清忠臣沈葆桢简介 沈葆桢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晚清忠臣沈葆桢简介 沈葆桢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晚清忠臣沈葆桢简介沈葆桢是怎么死的?人物档案姓名:沈葆桢别名:沈振宗、沈幼丹、沈翰宇谥号:文肃国籍:中国民族:汉所处朝代:清朝出生地:福建省侯官县出生时间:公元1820年去世地点:江苏省江宁去世时间:公元1879年职业: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封爵:一等轻车都尉追赠:太子太保主要成就:主持福州船政局,创办南洋海军;建设台湾,击退日本侵台阴谋沈葆桢是晚清时期重臣,为封疆大吏,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女婿,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沈葆桢生于公元1820年,去世于公元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清朝道光二十七年进士,籍贯福建侯官。

沈葆桢进士及第后,选庶吉士,授编修之职,后升为监察御史。

咸丰五年,外派为官,任江西九江之父,次年任广信知府。

晚清之时太平天国起义影响甚大,沈葆桢因为在太平军起义的时候,保存了广信而为天下人所知。

后因为此功,升任为广饶九南道道台。

咸丰十年,原本因为得罪上司而离职的沈葆桢被重新启用,授其赣南道道台之职。

沈葆桢最后以父母年老为由婉辞。

咸丰十一年,受曾国藩的邀请,前往安庆大营,帮助曾国藩办地方团练,受到曾国藩重用。

后来出任江西巡抚,后捕杀了太平天国幼天王、洪仁轩等人,立下大功。

公元1867年接替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

因为左宗棠离去的死后,造船厂还没有建成功。

所以他一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船坞和机器厂,同时开设艺童学堂,培养专业人才。

后来在沈葆桢的带领下,此船坞造船二十艘,分布在各个海口。

同治十三年,日本人以琉球船员被高山族所杀为理由,发动侵台战争。

沈葆桢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赶赴台湾督促海防建设,兼理各国事务大臣,与日本交涉,要求其撤兵。

沈葆桢一到台湾,便向日本军事当局交涉撤军,与此同时也不忘加强海上防务工作。

在府城与澎湖增建炮台,安放西洋巨炮;在安平厦门间装置海底电线;增调淮军精锐入台。

更是调来诸多战舰,镇压澎湖、台湾,以防止日本的突然进攻。

全台人民齐心协力抗日的情绪,以及严阵以待的防务,充沛的弹药粮饷,都让日本军忌惮不已。

马尾造船厂

马尾造船厂

马尾造船厂各位团友,大家好!我是导游员杨贵参,大家可以叫我小杨,希望我的服务能够让大家满意,在此也预祝大家玩得开心!今天我们将参观马尾造船公司。

马尾造船公司前身是福建船政,创办于1866年,距今已经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产物,也是中国最早的国防军事工业。

在今天的游览中我们将一起探寻船政发展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

大家请看这棵榕树叫“沈公榕”,由首任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所种。

请大家看下这座具有法兰西风格的建筑,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厂房,建于1867年,是制造船用轮机的车间。

门口的这两头石狮,是船政开办之初打造的,用的是惠安的青石。

原先摆放在船政衙门门口,所以叫船政石狮,后来移到此处。

古人认为狮子有辟邪的作用,把他当作护法的灵兽。

左雄右雌,可是到了清末慈禧太后当政,官吏们为巴结老佛爷,在石狮上做文章,把雌雄掉换了位置,直到民国才调回原来的位置。

现在我们一起进入厂房参观一下,请大家注意台阶,该厂房为砖、木、铁、石结构。

这里的建筑的材料均购自厦门、台湾及国外。

墙体为青石红砖,厚近一米;房架支撑为圆形铁铸;屋顶横梁巨木为东南亚的泰国、缅甸等地的“麻栗木”,坚实无比。

1871中国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就是在你们所站位置诞生的。

建筑结构坚固无比、冬暖夏凉,是后建厂房所不能比及的!大家请所我上楼参观厂史陈列馆:(请大家注意台阶,小心滑倒)第一展厅:晚清时期的福建船政。

这幅图是当时船政衙门的规模。

船政衙门是船政大臣办公的地方,又称官署,以衙门管理工业企业,是晚清官办企业的一大特色,建成于1867年,建筑为木质结构,有头门、仪门、大堂等,分三进,门前的这对石狮就是我们刚刚介绍的。

船政衙门毁于日军侵华战争。

大家看下这两位人物是福建船政的创办人左宗棠和沈葆桢,他们都是著名的洋务派人物。

1866年左宗棠上书朝廷聘请法国人在马尾建厂造船,同时认为不能长期依靠外国人,必须自己培养科技人才,并提出了“船政根本在于学堂”,主张办学。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20 传记类文本阅读(练)(解析版).doc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20 传记类文本阅读(练)(解析版).doc

2015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新课标版语文】专题20 传记类文本阅读一、练高考1.(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定和【注】是个音乐迷沈从文①“定和是个音乐迷”,这句话从亲友口中说出时,包含了一种温暖的爱,而且说明定和为人与他一群姐妹兄弟性情癖好的稍稍游离。

②我初次见定和还是民国二十年以前。

他正在美专学习图案画,对于照相特别发生兴趣。

可是图案画在中国,提倡者既不知从中国的铜玉木石和丝毛织物艺术品参考取法,又缺少用欧美精美图案作底子,且当时作用仅限于供应上海商业市场商品标志的需要,无前途可想而知。

照相又只是从光影分配布置中见巧的艺术,其艺虽巧,学成亦不甚困难。

蕴藏于定和生命中的特长,当然只有用无固定性音符捕捉热烈而缥缈观念、重新组织加以表现的音乐,方可见功。

定和因此就改学了音乐。

这过程实由着迷开始,音乐迷的称呼即由此而来。

③二十六年春天,有位常走江湖的西洋朋友从上海过北平旅行时,他告诉我认识了一个朋友,这人名张定和。

认识以后从名姓上才想起一定是我的亲戚,这位西洋朋友说,定和身上的可爱处就是那点超越功利世故的单纯气质,他觉得这是当时中国青年少有的气质。

他们那时一同住在法租界霞飞路附近一条马路上,各据一小房,比邻对窗,原本不相识。

西洋朋友虽热爱人生,可不惯在已够骚乱的上海弄堂房子中从耳朵浸入西洋古典音乐。

定和却刚好买来一个廉价收音机,又借来个留声机,把两种刺激耳膜的玩意儿,终日轮流开放,闹得个神经质的朋友简直要神经衰弱。

最不能使洋先生原谅的,也许还是定和午夜以后还在窗边手舞足蹈的狂态:一脑子古怪欲迸而未迸的狂态。

这个有修养的老洋人真上了火,皱了个八字眉摇头说:“嗐,艺术家,你难道当真已经和地球那边有些人一样,为音乐着了迷吗?”过不久,他们在法租界的小饭馆同吃饭时,偶然有了说话的机会,一谈天,才知道定和原来当真是个音乐迷。

肖邦、巴赫、莫所特,或这位或那位,总之,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早已把定和征服了。

沈葆桢去世前后 沈葆桢的失败与福建水师的覆没

沈葆桢去世前后 沈葆桢的失败与福建水师的覆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沈葆桢去世前后沈葆桢的失败与福建水师的覆没导语:多年来,我们苛刻地评价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近代化的努力,对于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洋务派人士缺乏一种“理解的同情”。

我们一味地指责多年来,我们苛刻地评价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近代化的努力,对于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洋务派人士缺乏一种“理解的同情”。

我们一味地指责他们的失败,这种轻率的指责无助于我们从历史中获取思想的资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洋务运动的关键时期,此时艰难拓展的福州海军船厂,则是洋务运动的标志性事业。

其间,作为洋务派地方要员之一的沈葆桢,恰恰担任着福州船政大臣的要职,并将自己的后半生投入到了组建中国近代海军的事业之中。

洋务运动的开展,得力于处于中央枢纽的恭亲王和文祥,以及地方上的三名大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关于这5个人的研究,目前已经比较充分。

但是,像沈葆桢这样在变革的实践中走得更远的官僚,长期以来受到不应有的忽视。

出生于香港的美籍学者庞百腾教授所著的《沈葆桢评传———在中国近代化的尝试》,以详尽的史料和精到的论述填补了这一空白,并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深入地探讨了洋务派领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洋务运动自身无法克服的困境。

沈葆桢出生于一个传统的士大夫家庭。

他科场顺利,19岁中举,29岁中进士。

他的才华与人品被舅舅林则徐看中,将其招为女婿。

而沈葆桢成为全国性的知名人物,还是因为在与太平军作战期间,成功地守住了江西省重镇广信府。

更重要的是,沈葆桢在军旅生涯中得到了曾国藩的赏识。

经过曾的推荐,他很快升任江西巡抚,成了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

然而,在服完母丧之后,沈葆桢出人意料地接受了船政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海军之父”沈葆桢----三坊七巷故居

“中国海军之父”沈葆桢----三坊七巷故居

“中国海军之父”沈葆桢----三坊七巷故居沈葆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政治家,被人称之为“中国海军之父”。

近20年来研究他的生平事迹的人不少,前几年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有关他出生地的短文,该文认为沈葆桢的出生地不是在福州宫巷(即今日宫巷26号“沈葆桢故居”),而是在八角楼“祖宅”。

笔者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先父沈来秋(沈葆桢的曾孙)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写的一篇《吴兴沈氏溯源考》的短文中说:“沈氏老屋在北门下土埕半野轩对门,又新公(沈葆桢的叔祖)结婚后居之,鹤圃公(沈葆桢的祖父)先迁北院前文笔书院隔壁,后迁衣锦坊尾大瀛里。

”沈葆桢“中举齿录注明居北院前,又注现居衣锦坊”。

这份齿录为福建图书馆所保存。

根据《武林沈氏迁闽本支家谱》记载,又新公生于乾隆甲申年(1764年),他在1820年沈葆桢出生时,已56岁了。

由此可见,沈葆桢肯定是出生在北院前,而且是租住之屋。

沈葆桢写的《先母林夫人事略》一文中对他出生时的贫苦家境有如下描绘:“家无立锥之地,馆脩支半岁”,“所居仅一室,室西向,冬则凄风撼扉,夏则烈日在榻”。

八角楼的房屋虽然不大,也是有正房、厢房、天井等的住宅,当然不是沈葆桢的出生地。

八角楼是何时购置的呢?大约是1839年至1849年之间(沈葆桢二弟沈琦在1849年拔贡齿录注明居住在八角楼)。

沈葆桢之父沈廷枫在1838—1840年曾任林则徐儿子的家庭教师也兼管总督府的杂事,林则徐自然不会亏待这位妹夫,加上他长期在福州和外县任教,有些收入,而且沈葆桢的母亲勤俭持家,十分不易的积蓄了购买这栋“二手房”的钱。

所以,沈葆桢在给他的两个侄子的信中说:“八角楼屋,汝祖母费尽苦心购之,费尽苦心修之。

”教育他们不要辜负“老人当日艰难缔造之意。

”1839年沈葆桢中举之后参加会试,于1847年第三次会试考中进士并被选入翰林院授庶吉士。

他回忆穷翰林的生活时说:“葆桢入词林,挈室人居长安,窘甚于未第时”。

沈葆桢的第四个儿子沈瑜庆后来也说:“先公留馆后,赁屋居长安,俸入不足给,寓庐庳薄,器用空乏,客位坐具有缺落者”,“值岁饷未至,资斧时或不继”。

北京165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北京165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北京165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遗落在乡村的果子我们已经去过好几次黄源了,这个村有许多老房子。

这天,我们又去了,才进村,就有一伙孩子跟在我们后面,这些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五六岁。

见了我们,大一些的孩子会说:“又来看老房子呀?”我们笑笑说:“来看老房子。

”然后我们在那些房子间穿行,孩子仍跟在我们后面,还说:“都是些烂房子,又没有人住,有什么可看的。

”孩子说对了,房子确实很烂,也没人住。

莫说这些烂房子,就是刚盖好的新房,因为主人出去打工了,那些房子也是门上一把锁,关了。

我们当中有个人,第一次来,见了那么多孩子,就问:“这个村怎么这么多小孩,大人倒见不到一个。

”一个孩子接嘴说:“我奶奶在家,她到地里去了。

”我说:“大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村里除了老人就是孩子。

”我说着时,看到一个老人了,站在一棵树下。

是一棵枣子树,秋天时节,枣子熟了红了。

一个孩子见了枣子树,忽地蹿过去。

这个孩子,我后来知道他的名字就叫康枣,身上的衣服脏得像刮刀布。

看见这个叫康枣的孩子往枣子树下去,我以为他要摘枣子吃,但错了,康枣摘了枣子不是吃,而是当石头,往其他孩子身上扔。

其他孩子也蹿到枣子树下摘枣子,摘了去扔那个叫康枣的孩子。

然后便互相扔来扔去,跑走了。

我们在孩子跑走后走近了老人,我说:“这些孩子怎么把枣子当石头扔呀,多浪费。

”老人说:“这家人打工去了,几年都没回来,每年枣子都烂了落了。

”我说:“你们也可以摘了吃呀。

”老人说:“村里人走得差不多了,到处都是枣子,哪吃得完。

”老人这么一说,我们才发现,村里真的到处都是枣子树。

那些枣子都熟了红了,一些熟透了,掉得满地都是。

而且,不但是枣子熟了没人摘,柿子熟了,也没人去摘。

因为过了几天我们又去了黄源,在村口就发现好几棵柿子树,那些柿子熟透了,掉了一地,也没人摘。

这时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走来了,我便问老人说:“我们可以摘树上的柿子吃吗?”老人说:“可以。

福建船政与中国近代海军

福建船政与中国近代海军
6人(其中闽籍
12人):
• 黄锺英1912年1月1日 • 刘冠雄1912年12月4日 • 萨镇冰1912年12月8日
• • • •
上将 福建闽侯人 上将 福建闽侯(今福州)人 上将 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授 肃威将军,福州省府路旁有肃威路 李鼎新1913年8月20日中将加授上将 福建闽侯(今福州)人 郑汝成1913年8月20日中将加授上将 河北静海(今天津静海) 人 林葆怿1920年11月30日 上将 福建闽侯(今福州)人 沈寿埅1921年4月8日 (追授)上将 福建闽侯(今福州)人
萨镇冰,福州人。1869年 考入船政后学堂驾驶第2届。历 任“澄庆”兵船大副、北洋舰 队“威远”、“康济”舰舰长。 1894年授副将衔。新中国成立 后,他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全 国侨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 民委员会委员等职。
左宗棠 萨镇冰
沈葆桢 陈绍宽
沈葆桢
沈葆桢,福建福州市人, 道光进士。1866年由江西巡抚 调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州 船政局。后以钦差办理台湾等 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的身 份,驰赴台湾布防设守。沈葆 桢以非凡的魄力在台湾开创了 一个全新的局面,为日后台湾 正式建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中法战争马江海战的缘起 • 海军将领孤拔率领12艘军舰组成远东舰队,
开至福州“自索赔款”。 • 当局颟顸使法舰自由进出 • 军政要员临阵脱逃
战果
• 5艘法舰受伤,50多人伤亡。 • 中国海军9艘舰艇被击沉,2舰自沉,700多
人殉难 • 昭忠祠
闽籍海军
• 清末海军中的闽籍将士 • 民国海军中的闽籍将士
清末海军中的闽籍将士
• 刘步蟾(1852-1895) • 林泰曾(1851-1894) • 林永升(1853-1894) • 叶祖珪(1852-1905) • 萨镇冰(1859-1952)

福建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

福建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

屏南白水洋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行万里路”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

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吕,大家可以叫我小吕或吕导,为我们开车的是陈师傅。

今天就由我和陈师傅为大家服务。

我们将秉持着“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宗旨,竭诚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大家满意,也预祝大家今天玩得愉快。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鸳鸯溪的标志性景区——屏南白水洋,白水洋景区素有“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美誉。

相信经过今天的游览,大家会为白水洋的美而折服。

现在我们就是在前往屏南白水洋的途中,行车时间大约是一个小时,就让我利用这段时间为大家介绍一下白水洋的概况。

白水洋景区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鸳鸯溪风景区内,地处闽东和闽北交界处。

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2005年8月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其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唯一的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

白水洋人口密度小、地势起伏不平,森林密布,历来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宝地;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气温在14—18之间,具有独特的“天然空调”,是个旅游度假康养的好去处。

白水洋的特色可以用一首诗来总结,那就是:天造奇观白水洋巨石板上水泱泱万人可舞碧波里还能赏猴觅鸳鸯为什么说白水洋是“天造奇观”,又什么是“巨石板上水泱泱”呢?是这样的,因为白水洋是由3块平坦的万米巨石组成的,最大一块近4万平方米,这三块平坦的万米巨石由古代火山沉积岩组成,由于地壳运动,加上在在水流的长期冲刷下,形成了今天这种奇特的地质景观,所以有“天造奇观”之说。

三块巨石布水均匀,水深没踝,水与石常年胶着,被人们称为“浅水广场”,又称“十里水上长街”。

经国务院建设部组织专家证实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浅水广场”。

“浅水广场”净无砂砾,登高俯瞰,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一片白炽,这就是所谓的“巨石板上水泱泱”,同时也是白水洋之名的由来。

那“万人可舞碧波里、还能赏猴觅鸳鸯”指的是什么呢?别着急,等到了景区我再给大家一一揭晓谜底。

沈葆桢军事教育思想初探

沈葆桢军事教育思想初探

七年 考取 进士 , 后授 编修 , 任知府 、 饶九南 道 台 、 历 广 按察 使 、 江西巡 抚 、 一 任 船政 大 臣及 南 洋 大 臣 、 第 两 江 总督兼 通 商 大 臣等 官 职 。纵 观 沈 葆 桢 一 生 的 业 绩 , 突出 的是他 在 福 州 马尾 开 办 中 国也是 远东 最 较 大 的造 船厂—— 马尾 造 船 厂 , 办 中国第 一 所 近代 创 海 军学 校—— 船 政学 堂 , 中 国近 代 海军 教 育 之 先 开 河 。他 是 中 国近 代 军 事教 育 的奠 基 者 , 是 中 国 近 也
要性 。1 6 8 6年 7月 1 4日, 浙 总 督 左 宗 棠 奏 准 在 闽
艺局 ” 。沈 葆 桢在 学 校 方 面倾 注 了 大量 心 血 , 培 为 养 人 才 , 主 持 了求 是 堂 艺 局 的 首 次招 生 考 试 , 他 亲 自命 题 、 阅卷 , 录取 了第 一 批 学 生 。求 是 堂 艺 局 首 次 录取 的 第 一 名 考 生 就 是 著 名 启 蒙 思 想 家 严 复 。
非 常 重 视 军 事 人 才 的培 养 , 曾大 声 疾 呼 “ 防 根 本 在 育 才 ” 他 强 调 人 才 培 养 应 加 强 对 西 方 科 学 技 术 的传 授 , 不 能 脱 离 中 国 的 他 海 ; 但 传 统 文 化 ; 还 重 视 理论 与 实 践相 结 合 的教 学 方 式 , 对 学 员 的 管 理 、 核 和军 事 留学 生 教 育 等 方 面 都 有 独 到 的 见解 。 他 在 考 关 键 词 : 葆 桢 ; 事 教 育 思 想 ; 军 教育 沈 军 海 中 图分 类 号 : 2 1K2 E5; 5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3 9 2 1 ) 0 0 8—0 1 7 —5 7 (0 1 1 —0 7 5

论沈葆桢与近代中国海军的复兴

论沈葆桢与近代中国海军的复兴

论沈葆桢与近代中国海军的复兴
邓泳有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9(000)032
【摘要】说到中国近代海军,我们绝不能忘记清末船政大臣沈葆桢,正是在他主持福州船政局的八年中,中国的造船工业从无到有,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船厂--福州船政局,并利用该厂生产的轮船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舰队,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之父".他关于海军发展的一系列思想至今仍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对当前我国发展远洋海军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1页(P139)
【作者】邓泳有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相关文献】
1.从同仇敌忾到分道扬镳——由吴淞路案论李鸿章、沈葆桢近代化思想的异同 [J], 欧阳跃峰;关成刚;安雪
2.沈葆桢与近代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J], 陈日红
3.从筹办铁甲船看沈葆桢的近代海防经略思想 [J], 覃寿伟
4.沈葆桢与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起步 [J], 王列盈
5.沈葆桢对台湾近代化的贡献 [J], 林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江南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重庆江南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重庆江南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1月7日,权威数据研究与分析机构——速途研究院发布《2019年中国网络作家影响力榜》,评选出国内最具影响力男作家TOP50及女作家TOP50。

从榜单来看,作为网络文学行业发展的基石力量之一,作家群体正在拥抱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

2019年,男频作家的排名波动较大,共有9位作家首次上榜,15名作家排名上升;女频作家排名变化更加显著,首次上榜作家有16位,占整体榜单的30%以上,17位作家排名上升。

凭借优质的创作实力、扎实的粉丝基础、超强的开拓能力以及广阔的IP衍生前景,众多中生代作家以领航者的姿态崛起,冲刺头部作家行列。

其中,男频作家“爱潜水的乌贼”凭借王牌作品《诡秘之主》从去年的25位跃居今年榜首,稳居榜单前十的“会说话的肘子”十年厚积薄发,以作品《牧神记》刷屏各大榜单的“宅猪”,以史诗型玄幻见长的“净无痕”等均是中生代作家崛起的代表。

(摘编自“中国经济新闻网"2020年1月8日)材料二:当前,网络文学在创作风格及内容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写作风格上,传统网文“逆天改命”的愤怒感逐渐转变为温馨幽默、轻松吐槽的风格;写作题材方面,早期以玄幻、仙侠为主流的情况已发生转变,目前形成了都市、历史、游戏等二十余个大类型,上百种小分类,并重点推动和孵化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

在女频网文市场中,由于读者的审美变化、作家主流化意识加强,女频作品告别了“风花雪月”的固化标签。

女频作品现代题材侧重在女性的生活、职场和家庭等,而古代题材则更多地聚焦于女性独立、抗争等。

此外,还有更多覆盖美食、科幻、生活职场、侦探悬疑、电竞游戏、历史军事、民俗文化等多元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不断涌现,加速市场趋向多元化、主流化发展。

(摘编自“中青网"2020年1月8日)材料三:“中文在线”“掌阅科技”和“纵横文学”等重点网络文学门户纷纷布局海外市场,引发了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集群效应。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18分)不朽的失眠张晓风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

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

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

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

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

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

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

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

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

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

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

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

惟有他,张继,睡不着。

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

(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

有乌啼,粗嗄嘶哑,是乌鸦。

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

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

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沈葆桢与福建船政

沈葆桢与福建船政

沈葆桢与福建船政
陈贞寿
【期刊名称】《学术评论》
【年(卷),期】1981(000)003
【摘要】<正> 福建船政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它是中国造船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民国时称为福州船政局,北伐军入闽后改称海军马尾造船所,以后通称为马尾造船厂。

第一任总理船政大臣,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

沈葆桢字
幼丹,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生于1820年(清嘉庆廿五年)。

二十七岁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纂修、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西九江府知。

1855年调署广信(今上饶)知府,后擢升吉南赣宁兵备
【总页数】13页(P59-70,42)
【作者】陈贞寿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
【相关文献】
1.精益求精燃船政薪火密益求密担职教领骏——访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J], 王洁
2.福建船政学堂在上海、江苏的传承与发展考证——纪念福建船政学堂创办146
周年 [J], 周新民
3.船政文化对福建示范性现代高职院校建设的影响研究——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
院为例 [J], 张建国
4.新时代船政文化融入高职育人体系的现实选择——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J], 张瑞青;王心金;蒋玲
5.沈葆桢的船政实践及贡献 [J], 汤伏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幼垣:读中国近代海军史札记之一——沈葆桢照片真伪考《九州学林》2008夏季刊福州船政局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发源地。

左宗棠(1812-1885)的发轫、法人日意格(Prosper Marie Giquel,1835-1886)的经理固然十分重要,倘无沈葆桢(1820-1879)的筹策和营运,福州船政是很难创出一番成绩的。

其后沈葆桢在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任内仍留意海防事宜,合而观之,就是一份完整的筹海个人记录。

在清季洋务运动的总成绩单上,这是不可多得的佳例。

述其事,念其人,若沈葆桢有照片存世当可使读者倍增亲切。

最近二十余年,大陆上的有关刊物不时刊登同一张指像主为沈葆桢的照片(可上溯出两个同源而稍异的版本,即下文排列出来的“甲照” 和“己照”)。

例子包括(编号以便随后置评)1.福建省博物馆《福建文博》编辑部,《中法战争闽台战场专辑》(此为《福建文博》,1985年1期),页12。

2.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书首插图页2。

3.沈传经,《福州船政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书首插图(无页码)。

4.姜鸣,《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1860~1911)》(北京:三联书店,1994),页21。

5.海军司令部《近代中国海军》编辑部,《近代中国海军》(北京:海潮出版社,1994),书首插图(无页码)。

6.《福建船政学校校志(1866——1996)》(厦门:鹭江出版社,1996),书首插图(无页码)。

7.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修订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页42。

8.陈贞寿,《图说中国海军史,古代~1955》(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上册,页171、199(两张的像主截然不同,分明是两个人)。

9.陈悦,《北洋海军舰船志》(北京:现代舰船杂志社,2006),页9。

10.陈悦,“缔造艰难——福建船政的诞生”,《现代舰船》,313期(2007年12月),页45。

这张照片见于大陆以外的刊物者,同样不难举例:11.在久(笔名),“沈葆桢——台湾建设的先驱”,《台湾(画刊)》,1978年4月号,页18。

12.陈远建,《台湾三百年》(台北:户外生活杂志社,1981),页52。

13.戚嘉林,《台湾史》,修本(台北:自印本,1998),册2,页835。

14.钱钢,《大清海军与李鸿章》(香港:中华书局,2004),页12。

此书在封面声明这是“一九八九年版《海葬》修订本”。

《海葬》版本很多,港、台版都有。

这部修订本添了很多仅较邮票稍大,印得乌漆漆的插图(大概是防人复制吧,但谁会复制印得如此细小复粗劣的插图!)按钱钢的背景和他的资料来源,此书虽在香港出版也未必能算是大陆以外的刊物。

15.林呈蓉,《牡丹社事件的真相》(台北:博扬文化事业公司,2006),页113、123(两张的像主截然不同,分明是两个人)。

见于那十多处声称像主为沈葆桢的照片,由于来源、处理手法复制技术、用纸等因之别,印出来的成品遂素质极度参差,有涂改致令像主面貌变异者(1,3,8[见于页199者]),有印得模糊不清者(4,5,7),有不同程度删削者(4,5,6,7,9,10,11),更有同一作者却后出转劣者(见于《福建船政局史稿》修订本之7竟较收入该书初版之2印得劣多了,且有删削)。

既有此乱局,即使能自近年大陆和台湾的刊物再多找到些例子,甚至可上溯至五十年代出版者,也无法确指谁最先定这张照片的像主为沈葆桢。

所以如此,因为引用者绝大多数只是随手袭用,复制又复制,史源不便交代,也交代不出来。

上述诸例仅两处略作说明。

沈传经(1926一)说他用的“沈葆桢”照片得自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戴学稷。

这是鸣谢,解释不了史源。

《福建文博》的专号说那张“沈葆桢”照片“采自《台湾》杂志”,但出版地、卷期、年月均无说明,同样教人失望(我查过二十年代东京出版的《台湾》月刊,性质根本不合,也查过七八十年代台北出刊的《台湾(画刊)》,只找到上列为11的一张删剩头部和胸部的“沈葆桢”照片,即仅得《福建文博》所用的全身照的一部分,故并非《福建文博》所据者)。

要确定见于上述(以及类似的)例子的那个像主是否沈葆桢,除追源溯始外另无别法。

在中国大陆上治海军史,陈悦(1978-)是新一代的表表者,资料掌握的丰富已难有出其右者,更重要的是治学不固执,勇于修正。

2008年5月我有香港行。

陈悦来函,谓2007年某家拍卖行在香港拟售1876年8月出版之The Far East杂志,内有那张常被用作沈葆桢真像的照片,图下以中英文注称此人为徐润芝参将。

提供照片给他的朋友没有抄录册中必有的解释文字。

陈悦和其别的有兴趣海军史的朋友谈及此事,有人建议照片中的像主是招商局的徐润(1838-1911),因他以润之和雨之为字号。

我不以为有次可能。

徐润未尝为参将,指他为参将在其自订年谱内是找不到证据的。

此其一。

到了1876年8月,徐润已经在轮船招商局当了好几年会办。

The Far East怎会弃这个威皇得多,且能切实反映徐润权势与职责的头衔,而采难以证实(即使确有其事),又平凡得很的参将衔?此其二。

我虽答应陈悦去找这期杂志的原物,但真的谈不上有信心。

从书名去看,这当是为满足西方人对东方的好奇而出版的杂志。

这类刊物一下子便成了明日黄花。

一百三十多年后的今日往何处去找?况且孤零零一册也值得公开拍卖亦足见其今日的时价了。

我当时的估计是,或者得托舍弟泰来在藏书够丰富的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碰碰运气。

回来后,第一件事便是查看夏威夷大学有无这套杂志。

竟不得了,按电脑所示馆藏得很齐,却正巧缺了1876年。

次日往馆检出原物,喜见整套无缺。

刊于August 1876者是New Series 1:2。

那张众恒以为像主是沈葆桢的照片(“甲照”)在p.38的相对页(照片页都没有页码)。

甲照照片下注谓“Hsü-jun-chih Tsang-chiang-A Chinese colonel of Infantry 徐潤芝參將”。

这与该册目录页之记此照片为“Chinese Military Officer”是相配的。

同样题作“Chinese Military Officer”的照片附释迟至p.47才出现。

这条附释虽不算短,讲的却以中国陆军当时的状态为主,与像主有关的只是开首的几句:“The portrait opposed to page 38 is that of Hü(误,应作Hsü)Jun-chih,a colonel of infantry in the Chinese army.He is now stationed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Peking,and has a fair reputation for bravery.The badge upon his breast and the rosary round his neck denote his rank in the army”。

这几句浅近英文不用耗神和浪费资源去翻译,点出像主是官阶为参将的陆军军官徐润芝就够了。

至于徐润芝的生平事迹,除非遇到天赐良机,不必费劲去寻觅了。

参将这类中级军官数目繁多,倘无特别行事是很难期望会留下个人记录的。

The Far East为何要刊登一个几乎无事可述之人的照片,当然是要回答的问题。

正如上述,这类杂志的卖点在满足西方人士对东方事物的好奇感,故有刊载样本人物的照片的必要。

在新卷其它各期不时见到广州少妇、北京少妇、四川家庭、台湾土著、路人吵架、蒙古兵、乞丐、冬天渡冰河情景、尼姑之类不必记下像主姓名的照片(不同背景和阶层的日本民众照片数目更多。

有关中国的照片集中在新卷各期),以及遍布各期的日本(主)和中国(副)风景照片,同样都是为了向西方人士作介绍。

在解说这张徐润芝照片时,声明他穿的是反映官阶的官服,作用同样在提供样本,重点也就显然不在此君本身有多少可述之事。

另外或者有人会问,The Far East 有无可能误植徐润芝之名于沈葆桢的照片上?这是不必要的顾虑。

这期The Far East出版时(1876年8月),沈葆桢出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已一年多了。

对于这等级的疆臣,一份在日本横滨刊行有年的期刊总不致错认至此极端程度。

这点随后还会讲得清楚些。

这就带出另一个问题来。

如果“甲照”那个丰满而无须的像主是光绪初年驻守北京区的参将徐润芝,那么沈葆桢究竟有无照片或画像存世?答案是有的,而且可选用者还不止一张。

大陆以外的刊物有两张刊布有年,早为人所知的沈葆桢画像。

其一的“乙照”,见林崇墉,《沈葆桢与福州船政》(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的书首插图部分(无页码)。

林书虽出版了二十余年,此照大陆学者却很少引用,8(见于页171者)是罕见之一例:乙照丙照这本书是林崇墉(1907-1983)的遗稿,不算真的写完,起码未有作最后修订。

书首的各张插图或为原稿的一部分,或为出版社所添入已不可知。

那张“沈葆桢像”(“乙照”)当是画像,而非摄影品。

问题在书中没有交代其来源,也许只能视为家族流传之物。

“丙照”收入David Pong庞百腾,Shen Pao-chen and China`s Moderniza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1994)的书首。

这也是画像,亦同样来源不详,但看来是博物馆或纪念馆的展览品。

迄尚未见有大陆和台湾学者自这本由世界顶尖儿大学出版社刊行已十多年之书取用这张画照。

两岸学界同样裹足不前之程度由是可见。

三照取舍起来,难易程度有别。

“甲照”的像主亲身已明,自然可以不管了。

“乙照”、“丙照”之间如何定夺则颇费思量,因为两照的像主不无分别。

这不是年纪和胖瘦之异(“乙照”之人看来较胖,颧骨没有那样明显,年纪也大点),而且两像主的不同很易便能指认出来。

“丙照”的像主,目力异常锐利,炯炯有神,“乙照”像主的眼神则难说有何特殊之处。

不同意的也许会说年纪大了,或因疾病,眼神可以有明显的改变。

当然画师功力不足也画不出传神的眼神来。

这就得留意一项不会受年纪、胖瘦和健康影响的分别来(“乙照”画得并不差,不能强说其画师功力不足)。

“丙照”像主的鼻子蛮尖挺(颧骨高高也助产生鼻子尖挺的视觉效应),“乙照”像主的鼻子则横扁得多!凭此,不难得出“乙照”和“丙照”的像主不是同一个人的结论。

然而倘两照的像主确是同一人,其中就必有一张像的真实程度颇成问题(这点随后再讲)。

除非乙、丙两照画的都不是沈葆桢,不然“丙照”的那个瘦削的像主是沈葆桢的可能性应较“乙照”高多了。

刊登“乙照”和“丙照”的那两本书在中国大陆以外唾手可得,连旅行之人也能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