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苏科版八上学案 第1章第4节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无答案)
第一章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学案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至20000Hz间,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波,频率低于20000Hz的声音是次声波。
2.知道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知道次声波容易绕过障碍物、能够传得很远等特性,了解次声波的危害。
二、预习检测:1、人耳听觉的频率的范围是。
2、超声波特点有:、、。
超声波应用有:、、、等3、次声波特点:。
次声波危害:。
次声波应用:。
三、课堂检测1.()能听到次声波的动物是:A.蝙蝠B.海豚C.猫D.大象2.()人耳朵所能听到的声音最高频率约为:A.20HzB.10000HzC.20000HzD.200Hz3.()蝴蝶飞行时,能依靠翅膀振动发出次声波。
与超声波相比,次声波的显著特点是:A.有较好的方向性B.穿透能力较强C.很容易绕过障碍物D.易于获得较集中的能量4.()将声音分为可听声(人耳听得见的声音)和听不见的声音(次声和超声)的标准是:A.振幅B.频率C.响度D.音色5.()如图1所示,利用声呐发出超声波碰到水下物体反射所形成的回声,很容易发现水下的潜艇和鱼群。
依靠利用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生存的动物是:A.蝙蝠B.大象C.狼狗D.蝴蝶6.通常可听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__ m/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_____340m/s,响度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______340m/s,响度小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340m/s(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课堂作业1、人的手臂不停地上下振动能形成波,人耳(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2、一般情况下蝴蝶和蜜蜂飞行时,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因为飞行时蝴蝶产生的是。
3、( )下列哪些人的工作与声音的关系最小:A.音乐家、节目主持人 B.地震检测员、超室医生C.老师、相声演员 D.书法家、替身演员4、()下列哪一种动物对次声波最敏感:A.海豚 B.猫 C.人类 D.大象5、()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6、()图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7、()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导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导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4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次声波和超声波的概念,以及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具体内容包括:1. 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定义及其特点;2.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及其限制;3. 次声波和超声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教学目标:1. 了解次声波和超声波的概念,掌握其特点;2. 掌握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理解其限制;3. 了解次声波和超声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次声波和超声波的概念及其特点,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难点: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应用实例,以及如何理解人耳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原因。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次声波和超声波演示器材。
学具:导学案,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地震时的次声波录音,让学生感受次声波的存在,并引导学生思考次声波的特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定义及其特点,讲解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引导学生理解人耳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原因。
2.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次声波和超声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地震预测、航海定位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四、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次声波、超声波的概念及其特点,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以及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应用实例。
作业设计:1. 请简述次声波和超声波的概念及其特点。
2. 请列举几个次声波和超声波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应用实例。
3. 请解释为什么人耳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学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学案 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我的口吻)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导入、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
3.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三个特征。
难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区分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扬声器、音叉、尺子、气球、塑料桶等。
学具:记录本、笔。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的声音。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从哪里来的?(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实验探究:(1)教师演示实验:将扬声器放在桌子上,连接音叉,让音叉振动产生声音。
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声音的产生。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敲击桌子,观察和记录声音的产生。
3. 讨论交流:(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4.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5.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气球和塑料桶制作简易的乐器,观察和记录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
(2)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分享感受。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三个特征。
2. 难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区分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进行拓展延伸: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声音现象,举例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以及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应用。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2024-2025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 20242025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在教学设计中,我以“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为主题,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如次声波、超声波等;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点;2. 教学重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声波发生器、次声波探测器等);2. 学具:实验记录表、课本、笔记本。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音频,让学生感受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理论讲解: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点,解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3. 实验演示:进行声音传播速度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点;2. 活动重点:观察和记录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现象,如次声波在自然灾害预警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及其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在课后,我还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了解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2)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3)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运用。
【学习过程】活动:观看影片《地震时动物先知》,蝙蝠问题:(1)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人为什么不能?(2)蝙蝠是如何飞行?捕食的?阅读:课本P20页总结:阅读:课本P21-22页总结:当堂检测1.蝴蝶飞行时翅膀每分钟振动300—400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2.有时在你认为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 )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 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 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3.当大象进行交流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4.海豚有完善的声纳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这是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A.次声波B.超声波C.电磁波D.红外线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6.下列不是超声波应用的是 ( )A.用声呐系统探测潜艇 B.动物感知地震前的声音C.海豚用来判断方位而发出的声音 D.蝙蝠捕捉蚊虫时发出的声音7.医院里的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太小 B.声音太大C.声音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D.声音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8.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课后巩固班级姓名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2.很多动物是“应用物理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知识的身体部位。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教案: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教材,第1章的第4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包括次声波、超声波以及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
具体内容包括: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3. 次声波和超声波的特点;4. 超声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道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2. 让学生掌握次声波和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超声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次声波和超声波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海浪声和鲸鱼呼吸声的音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听不到鲸鱼的呼吸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讲解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
4. 次声波和超声波的特点:讲解次声波和超声波的特点,如次声波可以穿透固体、液体和气体,超声波可以用于医学诊断、清洗、焊接等。
5. 超声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讲解超声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超声波诊断仪、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焊接机等。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超声波应用的实践题目,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3.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可以穿透固体、液体和气体4.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可以用于医学诊断、清洗、焊接等5. 超声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要描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因此,在设计本次课程时,我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声音为切入点,引导他们去感知、去探索,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听觉、认知和探索能力的目的。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听懂、识别不同的声音,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2. 培养学生的听觉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分辨出细微的声音差异,并用语言准确描述。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声音的听觉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各种声音玩具(如笛子、鼓、铃等)、耳朵模型。
2. 学具:记录本、彩笔。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玩“听声音猜物品”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听觉来识别不同的声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主题活动一:让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声音玩具,引导学生注意听这个玩具的声音特点,并试着用语言描述出来。
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换玩具,再次听并进行描述。
3. 主题活动二:让学生围成一个圈,闭上眼睛,听老师指定的同学发出的声音,并用手势指出声音的来源。
4. 主题活动三:让学生带上耳朵模型,感受不同声音玩具在耳朵模型中的声音变化,并讨论其原因。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学生能够分辨出细微的声音差异,并用语言准确描述。
2. 活动重点:培养学生对声音的听觉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次课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声音的听觉注意力有所提高,但在描述声音时,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通过听觉去感知世界,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和描述能力。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收集不同的声音,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等,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出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听觉注意力。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教学内容1. 人耳听觉范围的了解:介绍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到20000Hz之间。
2.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解释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3.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举例说明超声波在医学、工业等领域的作用,以及次声波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中的探测应用。
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感受超声波和次声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耳听觉范围,认识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
2. 掌握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知道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3. 能通过实验观察和感受超声波和次声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教学重点: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超声波探测器、次声波发生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实验手册、实验器材(如耳机、音叉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存在,例如使用超声波探测器检测学生的视力,使用次声波发生器模拟地震时的次声波。
2. 知识讲解:介绍人耳听觉范围,解释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讲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3.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说明超声波在医学、工业等领域的作用,以及次声波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中的探测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例,思考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感受超声波和次声波。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概念: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应用:超声波:医学、工业等领域次声波: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探测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
2. 举例说明超声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简述次声波在自然灾害探测中的作用。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在设计这个课题时,我意图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即超声波和次声波。
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人耳听觉频率范围的限制。
【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原理,了解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认识超声波和次声波,并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声音。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以及人耳听觉频率范围的限制。
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分辨和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
【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包括扬声器、振动器、频率计等),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
【活动过程】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
我会将一个振动器放在一个扬声器上,然后让学生听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振动器的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声音的产生过程。
接着,我会通过电脑和投影仪展示一些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两种声音。
我会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些声音的特点。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一个实践活动。
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都有一个扬声器和一个振动器。
学生需要通过调整振动器的频率,来产生超声波和次声波,并尝试分辨出这两种声音。
在实践活动之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验。
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少?【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分辨和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
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我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用心去感受声音的特点。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了解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认识超声波和次声波。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超声波清洗、次声波探测等。
同时,学生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实验,来探索声音的奥秘。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幼儿园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我设计了一堂关于声音的课《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孩子们了解和探索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验,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思考和探索。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如超声波和次声波。
2. 让孩子们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原因。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声波发生器、次声波发生器、耳朵模型。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孩子们对声音的思考。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种声音,人类听不到,但是动物能听到,它是什么呢?"2. 讲解:简要介绍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解释人耳听不到这些声音的原因。
3. 实验一:超声波实验。
让同学们亲自操作超声波发生器,观察并记录下超声波的声音。
4. 实验二:次声波实验。
让同学们亲自操作次声波发生器,观察并记录下次声波的声音。
5. 实验三:耳朵模型实验。
让同学们通过观察耳朵模型,理解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原因。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原因。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和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人类听不到的,有哪些应用。
这样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实验中积极参与,观察仔细。
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原因。
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更加坚定了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该章节主要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以及它们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2.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如蝙蝠的回声定位、医学中的B超等。
3.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声音。
4.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其特点。
2. 掌握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其特点,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难点:声音传播的原理及其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超声波测速仪、次声波发生器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海啸发生时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次声波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这样的声音?2. 知识讲解:介绍人耳的听觉范围、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及其特点。
讲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并通过示例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超声波测速仪和次声波发生器进行观察和测量。
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讲解与超声波和次声波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医学中的B超、蝙蝠的回声定位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其特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设计: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讲学案设计(word版无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设计: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讲学案设计(word版无答案)第四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了解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学会分辨超声波与次声波2、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源,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3、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关注科技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二、学习重点和难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与应用三、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二)学习新课【要点1】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1.演示实验:认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当频率不变时,人耳能否听到声音是由声音的特性来决定。
(2)当控制音量不变时,人耳(能还是不能)听到所有频率范围的声音。
(3)实验现象说明: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
〖总结〗2、自主学习————查找“生活、物理、社会”,找出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1)有时在你认为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狗的听觉范围比人。
蝙蝠、海豚能在黑暗的环境中准确地捕捉食物,是利用了自身发出的声波来导航。
(2)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人耳听不到,这种声音属于声波。
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很慢它发出的是声波。
【要点2】超声波的特点与应用 3.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4.观看视频————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超声波的特点学生首先阅读下列问题,然后观看相应视频,完成下列问题:(1)为了避免“泰坦尼克号”悲剧的重演,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这种装置的名称叫,主要应用声波的的特点。
(2)声呐发射的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冰山、潜艇、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由声呐接收。
根据声信号往返的,结合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就可以确定目标的,这就是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功能。
(3)超声波清洗物品,这主要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特点。
5.亲身体验————感知超声波特点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和观看B 超视频,加深了你对超声波的特点理解。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无答案)
A.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
B.超声波的穿能力比较好,可以穿透任何物体
C.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
D.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
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
6.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A.海的深度
B.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
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D.很长的钢管的长度
课后反思。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教材章节: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 1.4课《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包括次声波、超声波以及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特点和产生原因,以及这些声音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教材内容:(1)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声音。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的声音,如蝙蝠导航、医学诊断等应用。
(3)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kHz之间的声音。
2.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一段地震时的次声波音频,让学生感受次声波的特殊性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定义、特点和产生原因。
2. 掌握次声波、超声波的应用领域。
3.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次声波、超声波的产生原因和应用。
2. 教学重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次声波音频文件、超声波演示设备。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如声级计、频率计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教师播放地震次声波音频,引导学生关注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2. 讲解知识点:教师讲解次声波、超声波的定义、特点和产生原因。
3. 实践演示:教师使用超声波演示设备,让学生直观感受超声波的特性。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次声波、超声波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学生使用声级计、频率计等器材进行实验,验证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2. 应用领域次声波:地震监测、台风预警超声波:蝙蝠导航、医学诊断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列举生活中你所听到的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例子。
2. 答案:次声波: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声音。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1.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2. 超声波与次声波: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类型3. 声音传播的介质:气体、液体、固体4. 声音的应用:声波清洗、B超、回声定位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类型,认识超声波和次声波。
2. 掌握声音传播的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培养学生对声音应用的了解,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声音传播的介质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声波演示仪、声音传播介质(如水、纸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生活中遇到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如高铁经过时的低频声音、高层建筑施工时的超声波等。
2. 知识讲解:(1) 介绍人耳听觉范围,以及超出和低于这个范围的声音。
(2) 讲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演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有关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物理题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关于声音传播和超声波应用的练习题目。
六、板书设计1.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2.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应用如声波清洗、B超、回声定位等。
3.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应用如地震预警、大型设备运行监测等。
4. 声音传播介质:气体、液体、固体。
5.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七、作业设计1. 描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解释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索其他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如微波、红外线等,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为一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一个关于“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在这次教学中,我希望通过直观的实验和生动的情景,让孩子们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包括超声波和次声波,并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我还将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耳的听觉范围,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包括超声波和次声波,以及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声音的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声波测距仪、次声波发生器、振动物体(如鼓、铃铛等)、声音传播介质(如空气、水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实验观察表。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让孩子们猜测什么是声音,引出今天的主题。
2. 讲解:用PPT展示人耳的听觉范围,讲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以及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 实验观察: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4. 思考与讨论:引导孩子们思考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超声波清洗眼镜、次声波检测地震等。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包括超声波和次声波,以及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声音的传播。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典型例题分析)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典型例题分析)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4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该章节主要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次声波、超声波以及人耳听不到的其它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2. 掌握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传播和接收原理;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产生原因及其传播和接收原理;2. 教学重点:次声波、超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次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探伤仪等);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产生的次声波和超声波的音频资料,让学生感受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2. 知识讲解: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如次声波、超声波等,并解释其产生原因。
3. 实验演示:展示次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探伤仪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典型例题,如“次声波为什么能传播得很远?”、“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次声波和超声波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次声波、超声波等);2.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产生原因;3.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传播和接收原理;4. 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几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并说明其产生原因;(2)简述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传播和接收原理;(3)举例说明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应用。
2. 答案:(1)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有次声波、超声波等,产生原因包括自然现象(如地震、海啸等)和人工制造(如次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探伤仪等);(2)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传播和接收原理涉及波动学、物理学等领域;(3)次声波的应用包括地震预警、海啸监测等;超声波的应用包括医学诊断、工业探伤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
一、教学内容1. 人耳听觉范围的了解: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到20000Hz之间。
2.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3.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实例:超声波在医学、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超声波洁牙、超声波焊接等;次声波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中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原因:除了超声波和次声波,还有一些其他的声音频率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因此听不到。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耳的听觉范围,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及特点。
2. 掌握超声波和次声波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解释为什么人耳听不到某些声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耳的听觉范围,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及特点。
难点:超声波和次声波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以及为什么人耳听不到某些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超声波洁牙仪、次声波发生器。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超声波洁牙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超声波可以用来洁牙?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人耳的听觉范围,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及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超声波和次声波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超声波洁牙、超声波焊接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超声波或次声波现象。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为什么人耳听不到某些声音。
7. 作业布置:(1)请列举生活中你认为可能存在超声波或次声波的应用实例,并说明原因。
(2)请解释为什么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
六、板书设计1. 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2.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应用实例:超声波洁牙、超声波焊接等。
3.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应用实例: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预警。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你认为可能存在超声波或次声波的应用实例,并说明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学习目标】
.知道人的听觉范围是~。
.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知道次声波的危害及监测。
.通过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预习指导】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之间,我们把它叫作可听声。
频率低于的声波叫作次声波,频率高于的声波叫作超声波。
这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对人类的生活有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活动一:看生活·物理·社会,了解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活动二:阅读超声波,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活动三:阅读次声波,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课堂反馈】
.人耳能听到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监测与控制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
.频率比可听声高的声波叫做.它具有、等特点,可用于测距、、、、等.
.频率比可听声低的声波叫做,监测与控制它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用来预报、和。
.人的手臂不停地上下振动能形成波,人耳(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
. 超成像 . 声呐测距 . 一种速度测定器.分贝仪
.蝙蝠在黑夜能发现要捕食的昆虫,是()
.借助于超声波.借助于复眼.借助于红外线 .借助于紫外线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超声波声音太强,所以人听不见
.声音弱到一定程度,人就听不见了,叫次声波
.发出超声波的物体的振动比发出可闻声的物体的振动幅度大
.超声波的频率一定比次声波的频率高
.下列那句话不正确()
.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
.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
.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
.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圈,但不容易绕过障碍物。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米每秒,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秒被探测仪器接收到。
⑴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⑵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米。
【课后作业】
.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的声音.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大
.次声波就是没有传播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超声波可以透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关于超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 .超声波的穿能力比较好,可以穿透任何物体
.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 .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
.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海的深度 .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
.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很长的钢管的长度
.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同学们听没有什么意外,自己听总感到别扭,觉得不象自己的声音,主要原因是()
.录音机的录音效果差,声音录制后失真
.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色发生了变化
.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听录音机声音,两种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
.超声波具有、、的特点。
.蝙蝠飞行时依靠发出的产生的回声来确定障碍物的位置的。
.地震前会有一些预兆,好多小动物如鸡、狗、老鼠等会有异常行为,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小动物听到了地震前地壳发出的
.利用超声波测量海底地形或确定鱼群、潜艇等水下目标的位置的仪器叫,它是模仿了(填一生物名)的生理功能制成的。
.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而船上的一切物品却完好无损,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些遇难者的死亡之迷,原来他们都死于风暴产生的。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