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老师浅谈BBC纪录片中国式教育的看法
BBC眼中的“中式教育”
龙源期刊网 BBC眼中的“中式教育”作者: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二版》2015年第09期罚站、训哭、13小时课时、丑爆了的校服、吐槽的学生和快要“疯了”的老师……一系列纪实的镜头,呈现着“中式教育”在英国学校的“水土不服”。
这是BBC发起的一项名为“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的研究项目,并将此拍成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英国《卫报》的评论文章断定中国教育擅长制造机器人,继而,中国媒体也在这种断裂与反思中二度质疑:我们的工厂式人才养成模式,还适应这个时代吗?一方面,从电视技巧来说,正如参与实验的中国老师所言,“第一集学生不适应,老师不适应,大家现在看到的不仅是乱的,而且是从乱的里面挑了最乱的播出来。
”立场先行的剪辑法则,呈现给观众的只能是按照脚本走的价值结果。
另一方面,尽管中方教师强调中国不少学校也是小班教学,没必要把原来一二十个人的班级突然扩充为50人左右,但主办方坚持认为这就是“中式教育”:包括13个小时的课时。
所谓的“中式教育”模式,竟完全由英国电视台来规定。
中西教育模式的冲突,恐怕更像一场妖魔化后刻意制造“槽点”的真人秀。
中国严师与英国熊孩子的这场PK,不过是符号化的一场秀。
此前有数据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2)结果:在65个参赛国家(地区)中,英国学生的数学、科学、阅读三个科目成绩排名分别是26、21、23。
相比之下,中国小伙伴强多了:上海学生三科全部排名第一,甩出英国同龄人几条街。
这也就难怪英国教育制度有了紧迫感。
要转型、先取经,但作为文化传统与价值取向迥异的东方教育模式来说,就算不是媒体“刻意安排”,没有冲突对垒恐怕也不可能。
(转载“中国网” 作者邓海建)。
中英式教育纪录片观后感
中英式教育纪录片观后感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对中英两国的教育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中国式教育以应试为导向,一切以升学为目的,这种教育方式虽然使得中国的教育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如学生学习压力巨大、缺乏创新和想象力、产生焦虑和疲劳等问题。
其次,中国式教育还体现出一种强制性和压抑性,试图让每个学生听从命令和管理。
这种单向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学生只能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不能自由思考。
此外,中国式教育注重竞争,每个学生都在与他人竞争中争夺名次和荣誉。
然而,这种竞争让学生们失去了友情和团队合作的机会,同时也会造成压力和孤独感,让学生们迷失自我。
尽管中国的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但纪录片也向我们展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成果。
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考试的多元化,使教育更加成熟和需求导向。
这些改变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让他们的能力更加全面和具备竞争力。
在世界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西教育应该互相学习和借鉴。
只有融合全球化的视野和经验,寻求适合当前时代的教育模式,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1。
政治时事新材料析题
请根据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中西文 化教育碰撞给你的启示(是什么?怎么做?)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直接方式。进行教育交流有利于两国文化的传 播与发展。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行为,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也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 式。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对教学模式的实践和选择方式也不同。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熏陶下,英国老师 在教育上的自由开放与中国老师的严格刻板有了冲突。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 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在尊重英国的教学方式的 基础上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要欢迎外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是由于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多种因素不同造成的,但世 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性,所以不同文化之间有其共性和规律。 所以中国老师虽然开始时与学生有冲突和矛盾,但最后能找到中西方教育的 共同切入点,使学生有一个优异的成绩。 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在教育上尊重中西方 文化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我们要在文化交流传播的角度上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进行文化创新,反思我 国应试教育的弊端。
2、板书记笔记模式vs.探索实验模 式
英国老师让孩子们自己做实 验,探索正确的实验方式, 错了才会从中学习。中国的 老师在讲台上演示实验,下 面的孩子们看着很无聊。学 霸说:“科学老师讲得很清 楚,原来我都没搞懂配平方 程式,这次一下子就明白 了。”也有的孩子说:“中 国老师把我们当成机器人了, 好像只要我们记住她说的所 有知识,就能拿A了。光抄黑 板我觉得没学到什么东西。”
BBC中国式教育记录片观后感
关于BBC教育纪录片的调查与思考关于BBC的三集教育纪录片,之前教育心理学老师也让我们看过,并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调查结果和思考。
一、背景刚看到这个纪录片的时候,第一印象是很惊讶,感觉中国老师被妖魔化了。
BBC纪录片的名字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育》,可是视频里中式学校的教育方式并不是现在中国的主流教育方式,那是中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方式,现在应该被放进博物馆了。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教育实验呢?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对中式教育充满负能量的视频呢?而为什么在这样“残暴”的中式教育下,学生的成绩竟然比英式教育好呢?那就要从这个视频诞生的背景来说起了。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实施了一个测试,叫做“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在这个测试中,上海高中生连续两年蝉联榜首,而英国学生却一再被甩在25名以外。
这极大地震惊了英国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感叹现在英国学生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小,特别是数学,和别的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和中国,普遍认为英国学生的数学比中国学生差3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了这个国际教育交流项目。
在这个项目里,BBC负责招募、选拔五位中国教师前往位于英国汉普郡的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执教。
要求完全按照中国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为期一个月,然后对学生进行水平考核。
在执教的这一个月中,BBC进行了全程录像,力求真实的展现其教学过程。
在查阅资料室发现,对于PISA测试的科学合理性,有很多人提出了质疑。
由经合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其全球数学成绩排行榜一直以来让其名誉扫地,最近受到中国教育专家赵勇的质疑。
赵勇系是国俄勒冈大学教授,他于去年五月与数十位欧美教育家一起,向“PISA之父”Andreas Schleicher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PISA正在摧毁全球的教育和学术,要求废止考试。
PISA将英美两国15岁学生的数学成绩,与中国最富裕城市上海、以及香港和新加坡那些“考试工厂”的学生数学成绩作比较。
如何看待中式教育
如何看待中国与英国教育一直以来,教育问题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由英国BBC制作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这个纪录片让我看到了中式教学的希望,对中国的教育充满信心,改变了我对国外教育的看法。
这部记录片讲述的是中国的五位老师采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去教英国的50位学生,并且将在一个月后与接受英式教育的学生进行对比,看哪一种方法更好。
第一集:困难与挑战重重。
在开始的时候,我们的中国老师就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上课的时候,课堂乱哄哄的搞各种小动作,基本上没有人听课,我们的老师被无视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批评了学生,但那些学生却不已为然,他们对中国的教育方式产生质疑,更多的觉得的是文化冲突。
在中国里边,在课堂上受到批评的学生都会觉得丢人,然后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认真听课。
但是英国的学生即使是罚站,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反而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一起罚站。
在这里,我觉得刚开始的时候英国学生或许不太适应中式教学中安静的课堂、紧张的学习。
但认真听别人说话是最基本的礼貌,即使是中国老师苦口婆心地跟他们说知识的重要性,他们还是会不以为然。
我觉得英国的学生对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可能的原因是因为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在英国不管有没有工作,他们都不会缺钱花。
但是在中国不一样,学生都会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并且这也是父母老师从小教导我们的。
在中国没有知识就意味着无法找到好的工作,就无法取得丰厚和稳定的收入,生活就很难维持。
所以我们从小就会努力学习知识,即使是再苦再累也是毫无怨言,而且我们从小也必须培养我们的竞争意识。
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面,有很多的机会是靠我们的竞争争取回来的,如果我们没有竞争意识,那么我们就可能没有那么多的发展机会,更不可能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然而,由于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让每一个人都能过上稳定的生活,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会让他们产生对知识的不重视。
在面对课堂纪律问题的时候,中国老师想尽办法希望可以扭转局面,但是他们收到的效果甚微。
BBC纪录片 中式教育 有感
.
'.
观《BBC纪录片中式教育》有感
观看影片后最大的感触是中式教育非常注重守纪和尊师。
就像影
片第一二集里中国的老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管理班级纪律,上课不准讲话,坐姿必须端正,不能在教室里喝茶…上课学生应该全体起立问好,老师讲话时学生应该做一个认真的听众,课堂上应该听从老师的指导…
在我看来这些都跟我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关,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在中国学生看来,课堂守纪是必须的,我们认为起立向老师问好是早已习惯和必不可少的事。
在影片中我看到英国的学生非常排斥班规,排斥规矩,自己上课不守规矩还要影响其他同学,我并不赞同体罚,但是我觉得把那些捣蛋的孩子分开是对认真学习的其他孩子的负责与尊重。
我认为,规矩这种东西,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英国父母一直纵容宠溺孩子,那么就容易出现孩子在早早年纪就偷吃禁果然后怀孕,或者把男女朋友带回家过夜的情况。
因为父母没有给他们设定底线,所以他们不知道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们也不会知道为什么在学校要尊师重教,而这些是中国父母从小就会教育孩子的。
我们再来看看影片的结尾,中国班的英国学生加倍了学习时间,考试成绩就提高了10%。
但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尽管学习很重要,但是教育不仅仅只关乎考试分数。
教育是为了让人全面发展,为社会做贡献,更重要的是毕业以后学生拿到的是比毕业证书更重要的东西。
教育的“围城”——观BBC纪录片《中国式教育》所引发的思考
力。 2. 药学专业实践技能展示,提前一个月布置给学生,每个班
分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提交作品,最后进行评比和总结。学生 按组查找资料,确定展示内容,编写剧本,在课余时间利用模拟 药房、医务室、见习药房等进行微视频制作。
我院 2014 届药学专业学生在院内举行了“药学服务技能之 微视频大赛”,反响强烈,效果显著。作为实验实训的实践学习 内容之一,全体药学专业学生参与此活动,由老师在所有展示作 品中初选出 10 个作品进行大赛评比。微视频展示由学生分角色 扮演药师、患者等,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用药咨询、指导及相关 药学服务工作。同学们利用自己所学的药理学等专业知识, 富 有创意的表演,拍摄,剪辑,以微视频形式呈现。微视频中对抗 心绞痛药、抗高血压药、抗贫血药、抗抑郁药、抗帕金森药、抗 甲状腺药、非甾体抗炎药、青霉素等药品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及注意事项,做出很好的展示。为全院师生普及了医药学知识, 体现了药学专业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创造力。大赛请来 附属医院药剂科同行专家对各组微视频做专业点评和指导。通过 专业实践技能展示使学生自觉研习相关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对药 理学专业知识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热情,更让学生对药学服务的工 作岗位和合理安全用药有了直观、真实的体验和认知,使学生能 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为将来走向药学服务岗位打下坚 实的基础。
在药学专业的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终身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3]。
通过以上措施,很大的提升了学生对药理学知识和实验的重 视程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从对知识的简单死记硬背 到结合临床、学以致用去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团结协作 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4]。全面提高高职药学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和职业能 力。
bbc中式教育
观BBC纪录片《中国式教学》后感班级:教管1302班学号:20131601056姓名:吴彤晖5名中国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却“水土不服”,老师把学生训哭,学生也差点把老师逼疯。
BBC将此拍成的纪录片引起国内外网友热议。
看看华人眼中的东西方教育是怎样的。
这几天,我看了英国BBC2台播出的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式教学》)。
内容是英国一所中学,请来5位中国老师,让他们用最中国式的教育方法,用一个月去教50个英国13-14岁的中学生。
当中国老师遇上英国学生,节目刚播出,就引起了不小风波……有人认为,英国学生太懒散,应该让中国老师去治一治,有人反思,中国老师的机械和严苛,放到英国教育环境里一下子“扎眼”了……四个星期后,实验班的同学将和其他班进行学科竞赛,于是乎,“谁输谁赢”现在已成众人焦点,好好一部纪录片瞬间被贴标签,甚至被娱乐化了。
让学生“疯狂做笔记”未尝不可中国老师怎么教学科知识点。
比如做实验,纪录片的中国老师是自己一个人在前台做实验,要求所有学生坐在座位上观看,然后抄下实验的公式,但在英国,这样的实验一定是分成2-4人的小组,每人亲自做一遍,基本上一个实验就会做40分钟一节课,第二节课才讲公式……“其实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班上的E同学特别讨厌做实验,一上实验课就睡觉,她更喜欢背公式,比做实验节省好多不需要浪费的时间。
”在她看来,做笔记虽然有死记硬背之嫌,但也是个很好的习惯,她以前有个物理老师,上课不做讲义,只聊《神秘博士》,到了考试前才想起来提醒学生去看教材,搞得每次学生面对考试都极不自信,也不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
不过,她也承认,并非所有英国学生都能消化这种笔记型的教学,尤其是小学生,这部纪录片对于老二来讲,无异于“恐怖片”,老师们的所有课堂教学她都大呼“残忍”。
BBC中式教学纪录片引发的教学思考
填鸭式教育和启发式教育究竟是哪种教学方式比较好,这是教育界的老问题了。
中国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模式偏填鸭式教育,以美国、英国为主的西方偏启发式教育。
雅思考试中也会涉及到这类话题,特别是口语和写作。
我们先来就来看看引发论战的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思考。
填鸭式教育( cramming teaching):以老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
优点1. 知识传授系统——develop a complete knowledge system2. 教育质量高基础好,要求严格——strict requirements,high quality of education缺点1. 扼杀创造力——stifle/kill creativity启发式教育(heuristic teaching):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讨论式,老师启发学生自己找答案。
优点1.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develop th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to think things out for themselves2. 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think and solve problems on their own缺点1. 知识系统不完整——haven’t develop a complete knowledge syst em可以看出,两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或者可以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教学。
下面来看看教育类常用词汇:普及教育 universal education义务教育 compulsory education; free education学前教育 preschool education初等教育 elementary education中等教育 secondary education高等教育 higher/tertiary education普遍教育 general education成人教育 adult education职业技术教育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国家教育委员会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高等学校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综合性大学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文科大学 university of liberal arts文科院校 colleges of art理工科大学 college/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师范大学 normal university; teachers' university师范学院 teachers' college工业大学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工业学院 engineering institute农业大学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农学院 agricultural college医科大学 medical university医学院 medical college/school中医院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音乐学院 conservatory of music美术学院 academy of fine arts体育学院 physical culture institute分校 branch school重点学校 key school业余学校 spare-time school业余职工大学 spare-time college for staff and workers电视广播大学 television and radio broadcasting university 函授学院 correspondence school教师进修学校 teachers' college for vocational studies成人夜校 night school for adults业余艺术/体育学校 amateur arts/athletic school职业学校 vocational schoolundergraduate / undergrad 本科生graduate 毕业生,研究生postgraduate / graduate student 研究生freshman 大学或高中一年级新生sophomore 大学或高中二年级学生junior 大学或高中三年级学生senior 大学或高中四年级学生alumnus / alumni (pl.) (美)校友(男)alumna / alumnae (pl.) (美)校友(女)overseas student 留学生president of student union 学生会主席intern 实习生tutor / instructor (英)导师,家教(美)助教,讲师lecturer 讲师school counsellor / adviser 指导老师,校顾问departmental head / chairperson 系主任dean (大学学院)院长principal / chancellor / university president (大学)校长headmaster / headmistress (中小学)校长diploma 文凭,毕业证书degree 学位bachelor’s degree / undergraduate degree 学士学位master’s degree 硕士学位doctorate 博士头衔B.A. / Bachelor of Arts degree 文学学士学位B.S. /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理学学士学位honorary degree 荣誉学位year book 毕业留念册orientation 新生和老师的见面会major course / mandatory course 主修课程elective course / optional course 选修课程introductory course 基础入门课程core programme 核心课程major 主修minor 辅修seminar 研讨会,研讨班课程assignment / project 课外作业,工作任务presentation 陈述,口头作业essay / theme 论文,作文term papers 学期论文thesis 毕业论文entrance examination 入学考试assessment 评估placement test 入学分级测试aptitude test 能力测试midterm test / midterm exam 期中考试final exam 期末考试open book exam 开卷考试defense 论文答辩academic records / transcript 学术成绩,成绩报告credit system 学分系统,积分成绩tuition fee 学费living expenses 生活费incidental expenses 学杂费grant 助学金stipend 固定生活津贴,固定奖学金scholarship (本科生)奖学金fellowship (研究生)奖学金上面就是对雅思考试中常见教育类词汇的分享,在雅思阅读、口语、听力、写作中都很常见,所以,好好背记吧。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观后感
观《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的播出一时赚足了眼球。
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Bohunt公立学校试行中式教育,以对比中英教育。
教学对象是9年级学生,为时4周。
期末考试这个班的数学、中文与科学成绩依次为67.74(54.84)、46.88(36.46)与58.33(50)完胜英式小班,赢得了比赛。
但随着节目的播出不少网友批中国式教育是:压抑的、思想不自由的、刻板的、毫无创造力的教育。
即使结局完胜,但是他们依旧认为那不过是高分低能的体现。
中国式教育的功过是非很难说清楚,这里不多评价。
然,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中国网友们一味的去指责中国教育真是如此不看,追捧的《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的西方教育是真正的西方教育吗?而这种所谓西方教育又真正的是适合我们的吗?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吗?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我的答案是:Bohunt公立学校体现出来的只是西方教育的一部分(这一观点下述材料可论证)。
而这种西方教育一部分并不适合于我国现状。
自然,在此阶段这不是我们所要去追求的。
Bohunt School是一所公立中学。
在英国,中学也分公立和私立,而二者之间的学生素质、教育方法有着天壤之别(欧美很多发达国家都是如此)。
公立中学依靠的是国家资源,因此学校规模大,福利很好,免学费,上课氛围自由松散,学生课业轻松;而私立学校学校规模很小,入学门槛高,学费高昂,学生课业任务相当繁重。
总体而言,私立中学的水准远高于公立中学。
以学校为单位的A-LEVEL(英国的“高考”)成绩全英排名为例,前100名学校中,私立学校占90%,前300名中,私立学校占80%以上。
虽然不少公立中学在教学质量也很优秀,但只要是公立学校,学生都是良莠不齐,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旷课率极高。
(此资料摘自《南方周末》)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人才需求量极大。
而多少人欲“除之而后快”的应试教育不得不承认是高效培养人才的有力手段。
而人才的培养没有捷径,只有在基础知识牢固了的情况下,追求创新求异、纵横驰骋才有可能性。
教育给人启迪 而不是思想禁锢 中国老师来了BBC
教育给人启迪而不是思想禁锢--观《BBC:中国老师来了》有感英国BBC电视台筹作了一部三集纪录片,名为《中国老师来了》,请来了几位中国老师带教一个中国班,要求用中式方法对英国学生进行教学,一个月后特训中国班与普通英国班比赛教学成果,以此促进双方的教育改革与文化交流,最终以中式教育完胜收场。
此结果引发了中英两国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一、英国的教育问题英国的教育真的就如我们看到的那样自由散漫吗?曾于1997年-2008年期间担任伊顿公学教务长的Oliver Kramer如此评论:英国的中学分为私立和公立,两者相差甚大,在优秀的私立学校,课堂纪律一样严格,大部分私立中学也是寄宿学校,而英国私校“精英”教育学起来一点不比中式教育轻松,结果就是:伊顿公学、斯科特中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却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的50%,而未来,他们将成为英国的首相、国会议员以及社会精英人士。
但是,要想进入私立学校,孩子从六岁就要开始准备,然后经过残酷的筛选(包括对家庭条件的考察),才有可能进入顶级的私立中学。
在我看来,英国的公立教育和国内的区别最重要的是讲是否有制度化的学习压力。
中国的学校和家长有明确的价值观导向,就是用读书改变命运。
这些压力从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时间安排体现,压榨学生的每一分精力用来学习。
而很多的英国的公立高中做不到这一点。
去年英国的教育大臣还付钱(补贴)给学校让公立学校把学生在学校每天多留2个小时,因为学生每天一回家就没机会学习了,然而很多学校没有这个资源和意愿仍然是做不到。
二、英国学生缺少学习动力的根源根据片中所述,中国老师认为英国学生普遍缺少学习动力,而其根源在于政府的福利制度。
《每日邮报》引述一位中国老师的话说,英国学生即使不工作,也能拿到福利,所以不用为自己的未来担心。
“如果政府削减福利,迫使人们去工作,那时候他们的看法就会有所改变。
”但实验学校校长斯特劳格尔对中国式教学并不“感冒”,并用“非常枯燥”来形容。
英国学校请来中国教师之后
英国学校请来中国教师之后作者:周凤婷李邑兰等来源:《畅谈》2015年第17期1997年,已经在中国西安教书10年的杨军,顺利完成了西北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业,并获得赴英国深造的机会。
那时她做梦都不敢想,中国教师和中式教育会在英国主流媒体出现,并引发全民激烈的讨论。
她更没想到,十几年后自己亲身经历中西方两种教育模式的碰撞。
今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BBO拍摄的三集关于“中式教育”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在BBc二台播放后,立即在中英两国引爆了民众对于两种教育方式对比的大讨论。
纪录片中,中国的教育方式被塑造成一副“狰狞”形象,旁白道:“中式教育是基于高压学习和残酷竞争的无情学习制度。
”这副形象在片中贯穿始终。
中英两种文化的冲突、课堂的无序、中国老师的崩溃:这似乎是一场中方注定失败的试验。
纪录片最后,考试成绩公布,“中式学校”学生的数学、中文、科学(包含生物、物理、化学)成绩以绝对优势赢得胜利。
经过层层筛选的中国老师纪录片一开场,英国的中学生换下衬衫、短裙,穿上中国式校服,升国旗、做早操、做眼保健操——这些符号性极强的场面,也是英国人对中国教育的传统印象。
“填鸭式”教学画面反复出现并被强化,比如:老师不断重复一个单词,或是挥着教杆,在幻灯片上指指点点。
“其实,我们的教育方式已经改变了。
”李爱云告诉记者,他们五位老师并不能代表中国教育,而中国因经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各地教育水平差异很大。
五位参与拍摄的中国老师,都说着流利的英语,都有欧美留学经历。
李爱云和数学老师邹海连分别来自两所精英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和杭州外国语学校,另外三位,科学老师杨军、中文老师赵薇和体育老师王再鸣,目前都在英国工作和生活。
南京外国语学校是一所顶级中学。
2015年高考前,高三共470名学生中,295名被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大学在内的世界名校提前录取,再除去先期保送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的名额,最后参加高考的学生仅为21人。
中德教师谈中国式教育 纪录片的价值值得肯定
中德教师谈中国式教育纪录片的价值值得肯定德国之声中文网8月24日报道称,英国广播公司最近播出的三集纪录片《中国式教育——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在中英两国舆论上都引发了热议。
两位分别来自中国和德国的教师最近接受媒体采访,谈了他们的看法。
BBC纪录片是故意迎合社会上的种种偏见?这两位教师都有在对方国家的任教经验。
“这部纪录片实在让我失望。
它既没有反映出中国教育的真正特点,也没有真实反映出英国、或者说欧洲式教育的优缺点。
”德国教师克里提安(BernhardKrittian)有些激动地说道。
克里提安曾经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市担任一所中学(Fichte-Gymnasium)的副校长,并教授数学以及物理课程。
2011年退休后,前往上海的一所重点高中(曹杨二中)任教,并为该校的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前后长达三年。
可以说,他对中国以及德国的中学教育都有相当深刻的了解。
克里提安在上海注意到,该校的数学、物理课堂,与德国相比,确实更为注重板书教学,而灵活性则有所欠缺。
但是,克里提安也强调,中国课堂绝不是像BBC纪录片中所展现的那样“强硬”:“中国的教学方式当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而这点在BBC纪录片中是难以体现的。
”同样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这部纪录片的,还有来自上海上外附中的青年教师蒋曦晔。
她在这所学校承担德语班的德语教学工作,2011年也曾经在德国美茵茨的一所中学参加教师交换项目,为期一年。
和克里提安一样,蒋老师也有着两国中学教育的第一线经验。
她说:“不管是中国还是德国的中学,六年级的小朋友总是很乖,十一年级的学生则都很懂事、懂得如何沟通。
八、九年级叛逆期的孩子通常都是最难对付的。
BBC偏偏就挑了这个年纪的学生来做试验,明显就是想故意把冲突性、戏剧性摆到台面上让人看。
”克里提安也说,这部纪录片似乎就是在刻意迎合社会上对中国以及欧洲教育的种种偏见。
引发公众对教育的讨论纪录片依然有价值不过,撇开其中的炒作成分,两位教师依然认为,这部纪录片引起了大家对教育问题的讨论,还是有其作用的。
BBC拍纪录片测中国式教学 中英教学碰撞闪出什么火花
BBC拍纪录片测中国式教学中英教学碰撞闪出什么火花佚名
【期刊名称】《新课程研究:上旬》
【年(卷),期】2015(0)9
【摘要】BBC拍了一部纪录片,来测试“中国式教学”能不能在英国适应。
这个项目叫做“中国化的英国学校”。
BBC花半年时间筛选中国教师,然后花一个月时间在英国汉普郡的博航特中学开设“中国实验班”,不仅全天作息安排和中国学校相同,所有课程也都由中国老师来上,并且全程跟拍,最后剪辑出一部几十分钟的纪录片。
【总页数】1页(P136-136)
【关键词】中国式;纪录片;BBC;教学;火花;碰撞;中国教师;英国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
【相关文献】
1.对中英教学模式差异的思考——观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J], 谷月
2.平静地看待一场对话——关于BBC拍摄“中国式教学”纪录片 [J], 陈敬
3.跨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式教学》的思考 [J], 王晓超;白晓丽
4.BBC纪录片中“中国式教学”引争议,当事教师谈亲身经历纪录片只用了冲突最深的片段 [J], 姚雪青;李应齐;夏晓;
5.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中英教学差异分析——以BBC教育纪录片为例 [J], 席家悦[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国,纪录片,中国]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对教育的思考
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对教育的思考最近,看了一部英国BBC的纪录片,说的是英国一所知名学校将中国内地几位中学老师请过去做一个实验。
英国老师按照英式教育教一个班,中国老师按照中式教育的方式去教一个班,最后,以考试的平均分来确定两种教育方式的优劣。
最开始的时候,中国老师授课的班级遇到一些麻烦,因为英国学生非常不适应中式教育方式,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最后考试结果,中国老师的班级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而且每一门功课的平均分都超过了英国老师班级。
英式学习法这一点让我很惊讶,因为,纪录片中英国老师的班级学生很少,大概只有十几个人。
学生是根据学习进度来分班的,在英国老师班的都是学习进度相对不错的学生,而且人又少。
要知道老师的精力有限,上课的时间有限,当然人越少,效率越高,基本上老师可以照顾到每一个人。
事实上,英国老师班级的孩子们确实很开心,大家环坐在老师的周围,上课气氛轻松愉悦,就像是一场自由自在的聊天。
英国老师也很亲切,除了教导主任和校长的脸上会有明显的严肃表情外,普通老师都跟孩子们的朋友一样和蔼可亲,非常照顾学生们的情绪,简直就是邻家大哥哥、大姐姐陪孩子玩耍娱乐。
总之,英国老师班的学生们学习没有太多压力,完全按照他们的兴趣来自由安排。
进度慢一点,也没人会声嘶力竭训斥你,老师会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自尊,在学生挫折、沮丧时还会得到安慰。
这正是我小时候就一直梦想着可以进这样一所学校。
不用担心家庭作业多到做不完,因为老师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承受力,不会让你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做作业。
上课随时可以提出自己的不懂的问题,老师会反复解说直至你领会。
总之,在这里学习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他们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
中式学习法在中国老师班,一切都是照搬中国国内的教育方式。
这个班级也像国内一样有50人之多,各种进度的学生都在一起学习。
每个学生每天都需穿着运动服装,并按时出操,上课时要起立说老师好。
课堂上学生被要求不准说话、开小差,并接受老师的管理。
观《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有感
观《中式学校》有感【摘要】前段时间BBC播放了一部三集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才播出第一集就已经迅速被配上中文字幕在中国国内传播开来,而且引来热烈的争论。
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上的碰撞是必不可少的,计较谁输谁赢又有什么意义,在碰撞下所带来的影响才是关键,对比两种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利弊,进行对比改进,实现双赢才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文化背景碰撞对比改进双赢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碰撞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环境,导致不同的教育方式,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强调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本标准化,教师专业化,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强控制;而英国的“素质教育”分为“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占英国主流,约占英国学生的93.5%;它的内涵是:教育者强调快乐不是教师示范出来的,而是学生心理本身所具有的情感,被愉悦的教学环境所“唤醒”,强调一种“享受学习”的过程。
这也是中国人想象中的西方的“快乐教育”。
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讲述的是一个在英国学校进行的教育实验,5名中国教师在英国博亨特学校对50名九年级学生进行四周中国式教学,学校将在最后通过测试比较中国教师所教授的学生与这所学校其他学生的成绩。
2009年、2012年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测试结果显示,代表中国大陆参加的上海市中学生在数学、阅读和科学成绩上均位列第一,远优于英国。
这一教育实验在于探索中国教育方法是不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模式。
实验中,50名学生被要求早上7点到校,在校12小时,还要经历大班教学(50个人)、穿统一校服、晚自习、升旗、早操、眼保健操等中国学生熟悉的东西。
其间,不少英国学生对中国教师的部分教育形式有些负面情绪,但也有一些为英国学生所喜爱。
不同的学生也有不一样的看法。
最明显的碰撞体现在课堂氛围上,中国教师不断强调纪律,而英国学生则显得有些调皮。
第一天,中国教师就在教室里说,“这是一个大班,我没法一边讲课一边管纪律,如果谁破坏纪律,我会立即叫那个人出来……纪律非常重要,没有纪律你们没法学得好”。
因BBC纪录片而火的华裔老师杨军:打破中英教育隔阂 推行“中西合并”A-Level课程
因BBC纪录片而火的华裔老师杨军:打破中英教育隔阂推行
“中西合并”A-Level课程
佚名
【期刊名称】《留学》
【年(卷),期】2016(000)009
【摘要】2016年4月12日,由英中教育交流平台First Landing Education
(简称:FLE)主办的双语国际学校教育交流研讨会在英国驻华大使馆宫邸举行。
在英国任教、熟谙中英教育差异的中国籍教师杨军女士,是此次活动的重要嘉宾。
【总页数】5页(P64-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
【相关文献】
1.中英基础教育师生关系差异比较——以BBC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为例[J], 宋苗苗
2.从教育方式差异看中英文化差异r——以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为例 [J], 杨艳
3.从BBC教育纪录片中浅析中英教育差异 [J], 张洁
4.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英教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探究--基于对BBC纪录片《我们
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的分析 [J], 郭致杰;王灿发
5.中英基础教育碰撞之慎思——基于对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的解析 [J], 李智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纪录片《中式教育》观后感
纪录片《中式教育》观后感《中式教育》主要讲了一个很大胆的尝试,请中国老师去英国教学,以中国的教学方式,四周时间,最后以考试的形式来反应究竟是哪一种教育模式更为成功。
从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下,两国的教学方法是非常不同的。
相比于英国教育的发现学习,中式教育更多的是接受学习。
就比如说科学课上,50个学生挤在一间教室,和英国的学生相比,只能凭老师一个人做实验给学生看,因为中式教育以考试重点为准,只要把实验里的原理,现象记住就可以了,这样做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考试成绩,但同时也在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缺乏科学探索的精神。
数学课上,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讲,禁止学生说话。
表面原因是说话会影响老师和学生的效率,本质原因在于老师是权威,不容置疑。
而英国老师利用故事和教学结合在一起,并因材施教。
缺点是讲得不深,消耗时间,但长久而言,恰好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习更好玩,学生更能融汇贯通。
还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点在于竞争教育,中式教学中似乎无时不刻都在体现着竞争,就如纪录片中 Philippa是全班唯一喜欢中式教育的孩子,因为她记忆力好,复述与背诵的学习方式帮助她很快掌握知识点,然而她却在体育课奔溃了!体育老师模拟国内的中考:“如果体育不及格,无论你成绩多好,终将失去升学机会!”Philippa拿着实心球,一次又一次的扔出去,却始终扔不过及格线!她哭了:“无论我做什么,都拿来与别人比较,我觉得不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尽管开头和过程并不太顺利,但在最后中国老师的班级考试成绩几乎每科都要比应该班级高出十分左右。
虽然在纪录片中中式教育获得胜利,但还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中英教育,各自有利有弊。
英国教育,课程难度太低,但是授课方式迎合学生本性,更有利于精英教育。
中国教育,学生忍耐性毅力很强,但是授课方式太死板,扼杀孩子的天性,批量生产做题机器,在中式教育的影响下,孩子更容易自卑。
仅仅以成绩来判断一个教育模式的成功与否本身就是有些片面的,在成绩上,中国教育大获全胜,那学生自身的快乐、创造力、心理健康等却被忽视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军老师浅谈BBC纪录片中国式教育的看法
有人说:中式教育是「填鸭式」,而英式教育是「放羊式」。
也有人说:BBC 纪录片像喜剧,有点夸张。
又有人说:你们说的话是不是 BBC 写好了的台词,让你们念出来的?
更有人说:严厉冷酷,难学到东西。
作为参加 BBC
纪录片拍摄的一名中国老师,当我看这些评论时真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近些年来,在中国大陆诞生了许多全英语教学的,以出国留学为目标的国际中学和国际
班,教学大纲从美国的AP,到英国的IGCSE, IB,
A-Level;英语测试也从美国的TOEFL,到英国的IELTS,应有尽有,五花八门。
国人也对此现象习以为常了。
家庭条件好的,也都是尽量送孩子走
出国这条路的。
而BBC拍的纪录片,是让「中国实验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国人还不曾听过,更不曾想过,一时引来了轩然大波,社会上的争论褒贬不一。
真是前所未有,耳目一新啊。
中英教育的比较
首先,我想就中式教育是「填鸭式」,而英式教育是「放羊式」的说法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填鸭式」教育就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方式。
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
而「放羊式」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讨论式。
老师启发学生,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找答案。
在我看来,中式教育并不都是绝对的「填鸭式」,而英式教育也不完全是「放羊式」。
因为中国地域广,经济层次差别大,学校多元化。
即使在同一个城市,学校也是多元化的。
我在拍片之前,专门回西安老家走访了十来个中学,其中有四所是国际中学,全英语教学,外教数量很多。
教学内容按照美国及英国的大纲进行,以出国留学为目标。
这种学校小班上课,教学方式多样化。
而其他中学,则以教育部的教学大纲为中心,以高考为最终目标。
班级人数在50——60人左右,老师讲,学生听。
在我观摩的几堂课上,化学和物理课堂堂都有老师做演示实验。
学校的硬件设施甚至好过英国中学,墙上挂着的学生的作品展览,水平可是相当高的。
我认识的一些英国老人们,在看完BBC纪录片後对我说:英国50年代时的教育方式,跟片子里呈现出来的是一样的。
可以看出,当年的英式「填鸭式」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因为他们每个人现在都是拥有良好教育的英国绅士。
这种教育方式,其实也延续至今,因为在当今的私立学校以及贵族学校,经常使用的也还是以老师在台上讲述为主的教学方法。
我在英国私立中学工作过整整半年,我亲身体会到了「填鸭式」教育是该校的主要教学方法。
私立学校有更宽松的自主权,教什麽,怎样教,校长及其领导班子就可以做主,不需要严格按步就搬教育部的指示。
「放羊式」教育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希望学生通过自我设计,小组讨论,找规律,寻答案,培养学生好奇心,在玩中学,学中玩。
我曾在英国的一所公立普通中
学教过一年半,後来去了一所公立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一教就是整整九年,一共算下来,也是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了。
在此期间,我也了解和体会到了「放羊式」教育的缺陷和不足。
学生自己设计讨论找答案,对於文科的一些学科是比较适合的。
但对理科而言,尤其是化学,物理等,就有局限性。
因为在学生自己动手找答案时,由於还没有一点基
础理论知识做指导,实验设计错误严重,误差大,再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不一定每个小组及学生都得到同样的结论,很容易引起误会。
即使在老师指导下找到了答
案,也是模棱两可,基础不牢,不能举一反三。
所以老师一定程度上的讲解和陈述,或者说「填鸭式」是非常必要的。
由於各个学科都采用以学
生为主的「放羊式」教学方式,学生一天下来情绪高昂,容易激动。
课间换教室时教学楼走廊拥挤推搡,燥生一片。
这是因为学生上英语文学课时可能刚刚角色表演
了莎士比亚章节,上德语课又做了游戏,再来到科学课作实验时,已经很兴奋,很闹。
说话声音高,容易激动争吵。
而实验室有化学试剂,玻璃仪器等,危险指数升
高。
学校本来应有的安静,祥和,互相尊重,有理有节的文明秩序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淡化了很多。
性格文弱的学生很容易被欺负而影响学习。
虽然表面上看以教师授课为主的「填鸭式」教育乏味枯燥,但在其安静有序的环境下,学生可以更主动的练习和复习。
老师也有机会和时间去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BBC纪录片
最近有记者问我:「你们说的话是不是BBC写好了的台词,让你们念出来的?」我对此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记得当初BBC在国内海选时,要求除了能用英语讲专业课,和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要求,那就是:要有自己对教育的独特见解,要有自己的思想。
我个人在当初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後,还要通过数小时的口头问卷。
问题涉及到中英两国教育,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及领域,问题既广又深。
由於我本人刚好在英国攻读了教育比较学硕士,研究方向正好是中英基础教育方法之比较,所以阅读过大量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章和专着,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并
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见解;再加上我在国内及英国分别十年的工作经验,我的认识是既有理论支持,又有实践经验佐证。
这样我才有幸签约作为科学老师出现在屏幕上。
大家所看到的,都是真实再现,没有人刻意将镜头放在心上。
BBC享有世界知名的职业道德水凖,既然是纪录片,就是真实再现,绝不是演戏,更没有台词。
Image caption杨军(中):BBC 的纪录片虽然像喜剧,但一点都没有夸张。
我作为一名老师,备课,上课是我的职责和本能,一走进教室,就只想讲课的事情,全然忘了镜头的存在,而学生也是如此。
由於镜头埋在天花板上,根本没有人扛着镜头在一旁晃荡,一两天新鲜劲儿一过,就没人在意镜头的存在了。
我本人更是如此,只想一心教好书,上好课,与学生尽快建立友好关系,以利於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每一个老师在银屏上讲的话,都是他们自己的心得,根本不存在导演设计台词一事。
要真是如此,就不会选我了,年轻漂亮的老师不是更好看吗?
所以 BBC 的纪录片虽然像喜剧,但一点都没有夸张。
严厉教学方式
最後,我谈谈我对「严厉冷酷,难学到东西」的看法。
上课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和同学,是最基本的校规,也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英国更
强调个性发展,主张个人主义。
所以尊敬师长,尊老爱幼淡一些,而老师和学生
平等,家长和子女平等更浓一些。
我在英国教学十年,在这方面体会很深。
学生不会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和班主任而尊敬我,相反,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小把戏来试
探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耐心的极限。
每个新来的老师,不管男女老少,经验多少,都要经过这个过程。
如果老师能力强,专业知识深,能及时处理纪律问题,保证课
堂秩序,并有能力在具有挑战的环境中传授知识,将班上的学生教出 A/A* 的成绩来,学生才服你,并对你有信心。
只有学生对老师有信心了,老师的日子才好过了,因为纪律也就自然好管了。
有时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学
生,在一个老师的课堂上很调皮,很难管;但在另一个老师的课堂上却很守纪律,很认真地学。
考试成绩也因此大相迳庭。
这种区别是由於学生对老师的信心程度不
同决定的。
如果学生认为老师教得好,纪律管理能力强,学生能学到东西,他们就服,愿意与老师配合。
否则,老师忙着管教调皮的,没时间和精力关心好学生,最
後会导致全班学生的反抗和拒绝。
而这种例子,在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也是见到过的。
老师会很被动,自信心下降,甚至被迫离开教学岗位。
所以一个好教师,一定是一个严厉但公平的老师,英语叫做「Strict but
Fair」。
学生尊重能管住纪律的老师,这样天性乖的和天性调皮的才能在一起学习进步,谁也不影响谁。
要不然的话,就连好学生的家长也要向校长写抱怨信告老师工作无为了。
所以,严厉但公平的老师,才是能长期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
英国的所谓「放羊式」,绝不是放任自流,无底线的。
相反,在其老少平等,师生平等的社会价值观的大环境下,老师工作的难度加大了,对老师的耐心和敬业精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