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1
职业病危害预防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预防防护措施职业病指在工作中由于长期接触有害物质、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长期处于特定的工作场所,使身体出现病变或功能紊乱的一类疾病。
职业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是巨大的,预防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已成为国家和企业关注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方法以及防护措施。
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方法1.健康检查在工作岗位上定期进行生理、生化和辅助检查,以及由专业医生对因工作岗位引起的身体状况进行系统、全面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及早采取防护措施。
2.控制危害物质的使用控制危害物质的使用是预防职业病危害的关键,只有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尽量使用无毒、无害的物质或代替品,并控制有害物质的使用量与浓度。
3.改进工作场所环境改进工作场所的环境,包括控制噪声、降低温度、湿度、改进通风等,可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对于有害气体、粉尘等,应采取有效的排放方式和收集方式,避免其在工作场所中产生过高的浓度和吸入量。
4. 增加工作和休息时间的合理安排每天工作的时间应该合理安排,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需要适度的休息时间。
对于高温、高湿度和高强度劳动的工作岗位,应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和时长,避免体力过度消耗。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措施是最基础的保护,包括佩戴防护用品、使用理性化个人防护用品、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等等,需要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2. 活动防护在长时间的低头、俯卧和跑步等工作中,应及时做出伸展、扭动、转动等身体活动,以保证身体血液的循环,避免肌肉萎缩,并缓解疲劳。
3. 定期通风通风循环是降低室内污染的必要程序,通风可以将有害物质排放到室外,所以需要定期开窗通风和使用强制通风设备。
4. 综合防护要进行全面的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例如培养职业危害防控人员、加强职业病监测、加强职业病防护体系建设等,从综合性防护措施入手,达到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效果。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三篇.doc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三篇第1条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职工(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职业病预防措施条例。
I 、职业危害、职业病1、职业危害因素是指生产劳动或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化学、生物。
本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来自露天工作环境中的紫外线辐射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伤害,以及人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等。
二、职业病危害类型及预防措施根据公司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分为四类1、高温作业危害长期高温作业会导致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人体崩溃、昏迷甚至休克,容易造成事故。
预防措施(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加强生产现场的通风散热。
(2)加强个人防护,避免高温工作环境,尽量远离高热源,避免或减少热辐射;(3)制定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减少高温期间的工作,增加工作间的休息时间,尽量避免高温期间的室外高温工作,为员工提供凉爽的休息场所。
(4)应提供足够的清洁饮用水,建议多次少量供应冷饮、冷饮产品和补充营养饮用水。
与此同时,应该注意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5)准备毛巾、香膏、藿香正气水和任丹等防暑降温用品,制定合理的饮食制度,并在饮食中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6)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高温禁忌症,班组长不应指派有高温禁忌症的员工从事高温作业(7)注意天气预报2、有毒物质危害发布的极热天气警报。
在生产过程中,许多有机溶剂经常暴露在外,如防水施工中的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
喷漆经常会接触到苯、苯系物、乙酸乙酯、氨、甲苯二氰酸盐等。
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很低,很容易挥发。
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会很高,容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预防措施(1)控制和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替代有毒或高毒物质;改造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尝试将手工操作改为机械化操作、密封操作、自动化和遥控操作。
职业病预防措施

职业病预防措施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或工作方式等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病预防措施:1. 工作环境改善- 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避免聚集有害物质;- 控制噪音水平,减少工作场所的噪音对劳动者的影响;- 提供充足的照明,避免劳动者因工作环境不良而受到眼睛疲劳或视力损害;- 防止工作场所的震动,减少对劳动者身体的不良影响。
2.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耳塞等;- 培训劳动者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的质量和适合度,以提供最佳的保护。
3.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危害因素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职业病的危害;-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影响;-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病的征兆。
4. 健康教育与培训- 向劳动者提供关于职业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培训;-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洗手、戴口罩等;- 提供有关职业病防护的宣传资料,让劳动者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5. 工作时间和强度的合理安排- 控制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安排劳动者进行休息和放松,减少工作压力;- 鼓励劳动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6. 职业病事故的应急处理-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及时处理职业病事故;- 提供急救设备和培训,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的及时救治;- 对职业病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法律法规的遵守- 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如《职业病防治法》等;- 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实施;- 加强对职业病预防措施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总结起来,职业病预防措施是多方面的,包括改善工作环境、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监测评估危害因素、健康教育与培训、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强度、应急处理职业病事故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等。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方案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方案一、预防措施:1.确保用人单位履行法定职业卫生管理职责,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实施职工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3.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定期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卫生标准;4.采取技术措施,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和释放,降低职业病危害;5.采取物理措施,如安装通风设备、隔离屏障等,控制有害物质的扩散;6.使用有效的防护设备,如防护面具、手套、防护服等,保护职工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7.定期进行职业危害评估,识别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二、识别和评估措施:1.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确定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2.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的性质、浓度、接触剂量、暴露时间等相关因素,评估职业危害的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影响;3.识别并记录可能产生的具体危害,如化学品的毒性、噪音的强度、粉尘的浓度等;4.制定相关监测计划,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三、控制措施:1.优化工作流程,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2.通过材料替代或工艺改进来降低有害物质的风险;3.定期清理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减少有害物质的泄漏和散发;4.在有害物质的产生源头进行控制,如加装密闭设备、喷雾装置等;5.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清新;6.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面具、安全眼镜、手套等;7.建立健康监护制度,进行职业病筛查和健康体检;8.加强职业危害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
四、监督和改进措施:1.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义务;2.加强对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能力;3.定期组织职业卫生检查,检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4.及时处理职业危害事故,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5.进行职业危害防治的评估和总结,不断改进措施和工作;6.推广先进的职业卫生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防控水平;7.加强与职业卫生相关的科学研究,为职业危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职业病预防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病的危害日益凸显。
职业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接触有害物质、有害因素等导致的疾病。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职业病预防措施:一、加强职业健康管理1.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用人单位应明确职业病防治责任,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确保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2. 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事故后的检查。
3. 加强职业病监测和报告。
用人单位应建立职业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职业病发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二、改善工作环境1. 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有害物质和有害因素的浓度。
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过程,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降低职业病危害。
2.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工作场所空气清新。
对产生有害气体的设备,应安装排气装置,确保工作场所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做好个人防护。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服等,并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
三、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1. 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
用人单位应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
2. 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
劳动者应了解自身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病危害,掌握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
记录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诊断等信息,为劳动者提供健康保障。
四、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1. 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实施,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
2. 强化职业病防治执法检查。
对用人单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3. 推进职业病防治科技创新。
加大对职业病防治科研经费投入,推动职业病防治技术进步。
总之,职业病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劳动者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和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防范职业病危害的安全建议

防范职业病危害的安全建议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职业活动或职业接触导致的疾病。
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危害,制定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防范职业病危害的安全建议:1. 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需要做到心中有数。
了解职业病的病因和症状,可以更好地识别潜在危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所需,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耳塞等,减少职业病的风险。
3. 健康检查和体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职业病筛查,可以及早发现职业病的迹象或存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 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习惯,特别是对接触有害物质的部位保持干净洁净。
同时,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5. 规范工作操作:遵守工作规范和操作程序,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
如在化学品操作时,正确佩戴手套和防护眼镜,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6.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企业应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职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通过培训、宣传和讲座等方式,增加职工的安全常识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7. 确保良好的通风系统:在有害物质较多的工作环境中,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保护职工的呼吸系统免受侵害。
8. 定期休息和锻炼:长时间连续作业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精神压力,增加职业病发生的概率。
定期休息和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缓解疲劳,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9. 积极参与职业卫生检测:定期参与职业卫生部门的检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的职业健康标准。
通过及时的检测和调整,减少职业病危害对职工健康的潜在风险。
10. 建立健康的工作文化:通过建立健康的工作文化,促进职工的互动与团队合作,共同致力于预防职业病危害。
企业可以组织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员工身体素质和职业健康意识。
职业病危害对职工的健康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是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管理策略,旨在保护职工免受职业病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1. 识别危险源:对工作场所进行评估,确定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危险源,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危险。
2. 工作台阶:采取工作台阶措施,防止或减少职工接触到危险源,如隔离、封闭和包装危险物质。
3. 靶向管理:针对各类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化学品管理、噪音控制、尘埃防护等。
4. 个人防护装备:为职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减少对危险源的直接接触。
5. 健康监测:定期对职工进行健康监测,早期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6. 培训与宣教:对职工进行相关的危害防护知识培训和宣教,提高其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7. 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实施。
8. 监督检查: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确保危害控制措施的贯彻执行和有效性。
需要根据不同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和工作场所特点,具体制定合适的控制措施,并配以有效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职业病是由于长期处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受到特定工作因素的影响,导致身体或心理健康异常的一类疾病。
职业病的预防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预防职业病的措施。
1.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危害因素,了解并识别这些因素是预防职业病的第一步。
这包括化学物质、尘埃、噪声、高温、辐射和重复性流水线作业等。
2.接受职业病预防培训:雇主应该提供适当的职业病防护培训,培训员工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并提供相关的安全交底和应急预案等信息。
3.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危害情况,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呼吸防护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耳塞等,以减少和防止危害物质对身体的损害。
4.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职业病的防控需要从源头入手,雇主应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的安全卫生标准,如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噪音控制、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等。
5.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过度疲劳和连续工作时间过长是导致职业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休假,以保护身心健康。
6.定期体检:定期做职业病检查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
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职业病的迹象和病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7.维护心理健康:职业病不仅有身体上的危害,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公司应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服务,鼓励员工参加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8.加强职业卫生监测:病情监测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工作环境、危害因素和员工健康状况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9.加强职业病知识普及: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应加强职业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促使员工主动采取预防措施。
10.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旦发现职业病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如调整工作环境、改善操作方式、提供必要的医疗和康复措施等,以减小职业病对员工的危害。
职业病的预防

职业病的预防职业病是指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长期暴露或接触而导致的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工作环境改善、个人防护措施和健康教育等方面。
一、工作环境改善1. 确定有害因素:首先要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通过分析和测量,确定哪些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有潜在风险。
2. 控制有害因素:根据有害因素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在化学物质方面,可以采用替代、封闭、通风和个体防护等措施来降低暴露风险。
在物理因素方面,可以通过隔离、屏蔽和防护设备等来减少暴露。
在生物因素方面,可以加强卫生管理和个人防护来控制传播。
3. 定期检测和监测:建立健全的检测体系,定期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和监测。
通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二、个人防护措施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耳塞等。
使用前要确保装备的有效性和适合性,并进行正确的佩戴和使用。
2. 健康行为养成:劳动者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吸烟、不饮酒等。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职业病。
体检结果要及时告知劳动者,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三、健康教育1. 职业病知识宣传:组织开展职业病知识宣传活动,向劳动者普及职业病的预防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培训和技能提升:为劳动者提供相关的职业健康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
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掌握程度。
3. 健康管理和咨询:建立健康管理机制,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
通过定期的健康评估和康复指导,帮助劳动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总结:职业病的预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参与。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引导语:职业病危害的发生不是生产中存在有害因素的必然结果。
原因在于人体有一定的防御解毒和修复功能,当有害因素的剂量或作用强度未超过机体的耐受限度时,是不会发生职业病的。
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及时发现并减少乃至消除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保护和加强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
为此目的,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及卫生保障措施等方面是十分必要的。
一、组织措施1、用人单位应建立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保健组织和制度。
企业领导应把搞好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并指派一名副厂长或总工程师亲自抓,坚决避免出现无人懂、无人管、无人问的局面。
2、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止及其配套法规的规定。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体系,这些法规标准具体而明确,只要本企业落实好法规标准,就会达到预防职业病的目的。
3、合理组织劳动,减少工人接触有害因素的时间,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妥善安排女工等也是组织措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卫生技术措施1、卫生技术措施的具体目标有以下方面:(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化学性、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物理、放射因素和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的强度必须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确保工作场所对劳动者的健康基本无害,这是对工作场所最基本的职业卫生要求。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职业病防护设施是以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达到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劳动健康目的的装置,如通风、排毒、除尘、屏蔽、隔离、防护等设施。
配备什么设施,要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情况确定,可以单独配备。
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较低、工人密度低,则可采用自然通风设施;如工作场所可能生产较高浓度的粉尘,则应采取系统的机械通风和除尘设施;如工作场所存在强度较高的放射线,则应采取防护屏蔽和隔离措施等等。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一、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1、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
在职业病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2、对职业病危害主要部位:采掘场的凿岩、爆破、采装、运输、选煤厂、电铲等设备的噪声、粉尘、电路和电击等。
除按《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三大规程作业处,也要根据职业病危害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3、噪声来源于机械设备,鸣声、岩石爆破声,汽车运输及采装设备噪声,应加强各种设备检修、注油以减少噪声。
4、采用湿式打眼,降低空气中岩尘,放炮后喷雾降尘,加强矿山道路洒水降尘。
5、防尘保护(如:防尘口罩、风帽、风镜及防尘工作服)加强个体防护,减少尘肺病事故发生。
6、接触矿尘的作业人员,必须配戴防尘口罩,患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者,不得从事接触粉尘的工作。
7、矿山设有浴室、更衣室供员工洗澡、更衣。
二、发生职业病时应急救援措施1、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调度室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
2、调度室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时间并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向事故应急指挥部成员,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3、指挥部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的规模,通知专业对口科室迅速向上级公安、劳动、保险、环保、卫生等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
4、指挥部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
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救援。
5、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两个工作小组。
(1)在主管生产的副经理的指挥下,组成由保卫、生产技术,劳动工资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2)组成由维修班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职业病防范的四种措施

职业病防范的四种措施作为现代城市工作中的一种现象,职业病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职业病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企业和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下面,我们将介绍职业病防范的四种措施。
措施一: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对从事职业卫生管理的员工在其从事工作前、工作期间和工作后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以及对与有害因素接触的工人进行健康监测、诊断、鉴定和登记的一种安全防范措施。
实施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能够为职业病的早期发现提供保障。
企业应根据工种危害因素的不同情况,制定职业健康检查的计划和内容。
对有特殊职业病危害的工种,应每年都要安排心电图等专业性高的检查。
措施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这涉及到职业卫生知识普及、职业卫生标准制定及监管、职业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对工作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对职业危害评价及职业健康监管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及时发布,不断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措施三:加强职业危害因素评价对于职业危害因素评价是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企业职业病防范工作的基础。
职业危害因素评价需要根据生产工艺和人体生理特点,掌握有关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危害因素的性质、种类、浓度以及工人接触方式,分析危害产生的原因、程度及预防控制措施,制定出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对有危害因素的环节普遍实行全面监测,对生产环节中出现的产品污染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措施四:广泛加强职业卫生教育职业卫生教育是防范职业病的最基本的防范措施。
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和防范职业病意识。
在职业卫生教育中,应当强调“预防第一”的理念,员工应该掌握工作环境中所存在的危害因素,并学会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严格遵守职业卫生标准和规章制度,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职业病预防措施有哪些

1、消除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
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和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是职业病预防最理想的措施,主要有:
改进工艺,以低毒、无毒的物质代替高度物质。
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使用远距离操作或自动化操作。
加强对设备的检修,防止跑、冒、滴、漏。
加强通风、除尘、排毒措施,减少工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机会。
2、加强个体防护
加强个体防护在许多情况下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有:
防护头盔。
防护服:分防热服、防化学污染物服、防微波屏蔽服、防尘服。
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呼吸防护器:过滤式呼吸防护器、隔离式呼吸防护器、防尘防毒面罩。
防噪声用具:防噪声用具又分耳塞、耳罩、防噪声帽盔。
皮肤防护用品:皮肤防护用品又分手套、防护油膏。
个人卫生设施:水冲淋和洗眼设施、、更衣室。
3、作业场所卫生检测和职工健康检查
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定期职业健康检查,早发现健康损坏,及时进行处理或治疗,防止病损的'发展。
对疑似职业病者明确诊断后,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防止恶化和复发及并发症。
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超标,及时查明原因,采取防治对策。
4、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设置公告栏、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
将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
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职业病的危害:
1. 健康损失:职业病可导致身体乏力、食欲不振、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可导致身体残疾,甚至死亡。
2. 对经济的影响:职业病会影响受害人的工作能力,从而影响经济收入。
同时,职业病治疗的费用也很高,给受害人带来了经济负担。
3. 社会影响:职业病不仅会带来个人的痛苦,同时还会对整个家庭、社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1. 做好职业病防护培训:雇主应该为所有从事高风险工作的工人提供职业病防护培训,使其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 定期体检:雇主应该定期给从事高风险工作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病症状。
3.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工人应该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呼吸面具、耳罩、手套等,降低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
4. 改善工作环境:雇主应采取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如增加通风设备、减少噪声和化学物质等,降低工作者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
5. 加强监管:政府应该加强职业病的监管工作,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职业病是由于长时间从事其中一种职业或者长期接触其中一种职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而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数据,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因职业病而失去生命,数以千万计的人则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职业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重要问题。
1.噪音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噪音是指超过人体耳蜗能够耐受的声音,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中容易引发职业性噪音性损聋。
为了防止工人暴露于高噪音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源头上进行控制,减少噪音产生;-在传播途径上进行隔离,采用声屏障等措施;-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佩戴防噪音耳塞等。
2.化学物质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化学物质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容易引发职业性中毒。
为了保护工人免受化学物质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生产环节中使用相对安全的物质替代有害物质;-加强出入口管理,避免工人直接接触有害物质;-为工人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3.粉尘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粉尘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细小颗粒,长期吸入粉尘会引发职业性肺部疾病。
为了防止工人暴露于危险的粉尘环境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通风换气和粉尘的排除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处理粉尘的工序进行有效的封闭、吸附和过滤处理;-为工人提供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口罩和防尘眼镜等。
4.辐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辐射是指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和微波辐射等,长期接触辐射会导致职业性辐射性疾病。
为了减少工人接触辐射的机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取有效的屏蔽和遮蔽措施,降低辐射源对工人的辐射水平;-限制工人的接触时间和距离,尽量减少辐射对工人的影响;-配备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如铅衣和防护面板等。
二、职业病预防的重要性和措施职业病预防非常重要,它既关乎劳动者自身身体健康,也涉及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一、职业病防治措施根据公司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1.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1.1 粉尘的危害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大约19立方米的空气,以便从中取得所需的氧气。
如果工人在含尘浓度高的场所作业,吸入肺部的粉尘量就多。
当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肺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导致肺组织之间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称为尘肺病。
按发病原因,尘肺可分为五类。
1.2 矽肺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原称“矽”)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矽肺。
建筑行业中与矽接触的作业包括隧道施工、凿岩、放炮、出碴、水泥制品厂的碎石、施工现场的砂石、石料加工、玻璃打磨等。
1.3 硅酸盐肺吸入含有硅酸盐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硅酸盐肺。
如石棉肺、滑石肺、水泥肺、云母肺等均属硅酸盐肺。
建筑行业中接触较多的是水泥尘和石棉尘。
接触石棉尘,不仅容易发生硅酸盐肺,而且可能导致石棉癌。
1.4 混合性尘肺吸收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混合性肺。
如建筑业、机械制造、修理的翻砂、铸造等作业。
1.5 焊工成肺电焊烟尘的成分比较复杂,但其主要成分是铁、硅、锰。
其中主要毒物是锰、铁、硅等。
毒性虽然不大,但其粉尘极细(5微米以下)在空中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吸入肺内。
特别是在密封及通风除尘差的地方作业,对焊工的健康将造成危害。
尘肺就是其中之一。
1.6 其他尘肺吸入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其他尘肺。
如金属尘肺、木屑尘肺均属其他尘肺。
吸入铬、砷等金属粉尘,还可患呼吸系统肿瘤。
患尘肺的发病率取决于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高低和粉尘粒子大小;凡浓度越高、尘粒越小,危害越大,发病率越高。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直径5微米以下的细微尘粒,因其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所以最容易被作业人员吸入肺部而患职业性尘肺病。
2.除尘措施2.1 水泥除尘措施流动搅拌机除尘。
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要做到装、拆方便。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
1.完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确立合理的职业病防控目标和政策,强化雇主的职业健康管理责任,明确雇员的权益与义务。
2.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通过建立全面的职业病监测体系,对不同行业和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和预警信息。
3.制定和改进职业卫生标准: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标准,确保工作场所的环境和条件符合健康安全要求。
4.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措施: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进行预防控制。
a)技术措施: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或替代使用有害物质,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b)管理措施: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和任务,强化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问题。
7.加强职业病监测和疫情调查:建立健全的职业病监测和疫情调查机制,及时掌握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8.加强职业病医疗服务和康复:建立职业病诊治和康复服务体系,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支持,帮助患者及时得到诊断、治疗和康复。
职业病危害预防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预防防护措施职业病是由于特定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导致的、经常性接触引发的一类疾病。
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职业病的类型和危害因素也有所不同。
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确保职工的健康与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危害预防和防护措施。
1.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健康教育:通过加强职业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岗位监测:对各类工作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环境和生产过程符合职业病防治的要求。
-工作方式改变:通过改变工作方式,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暴露。
-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监测工作环境,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释放和排放。
-职业病防治法规的制定与完善:通过完善职业病防治法规和标准,确保企业和雇主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2.职业病防护措施:-增强个人防护意识:职工应自觉学习和遵守相关的职业病防护政策和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根据个人工作环境和接触有害物质的特点,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如呼吸面具、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隔离措施:对接触有害物质较为频繁的工作岗位,应采取隔离措施,减少其危害性。
-良好的工作习惯: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清洁,避免有害物质的直接接触。
-定期体检:经常性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早发现职业病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护措施。
3.针对特定行业的防护措施:不同行业可能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因此需要针对具体行业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行业的防护措施示例:-矿业: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使用,使用合适的防尘和防毒面具。
-化工:根据有害物质的性质和浓度,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并建立有效的泄漏和处理措施。
-印刷业:确保印刷车间的通风设施正常运行,减少印刷液体和化学品的接触。
-建筑业: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工具和机械设备,对工地环境进行有效的尘埃和噪音控制。
-医疗行业:正确使用医疗废弃物处理设施,定期进行职业暴露监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1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我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
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职业病。
2、 适用范围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危害的状态一般有:尘危害、毒气危害、噪声危害、辐射危害、高温危害等。
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危害的根源主要来自:粉尘作业、化工生产、各种有机物的接触性作业、燃烧过程、机械性振动、危险品操作、电磁辐射等等,甚至生活中的吸烟、使用热水器和采暖不当、非环保家庭装修、不良饮食习惯等都会造成对健康的危害。
与本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职业病的主要种类、危害工种及预防措施如下:2.1防尘生产车间的粉尘主要是含游离的石棉尘、木屑尘、电焊烟尘、金属粉尘引起的粉尘;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材料试验工、平刨机工、金属除锈工、电(气)焊等工种。
主要除尘防护措施如下:(1)在车间内设置淋浴设施,供下班工人等及时清除身体外部的粉尘;(2)石棉尘、电焊烟尘的除尘措施:在主要工作区域内安装吸尘装置,将飞起的粉尘吸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吸走送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滤尘器内的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中进行沉淀,并定期进行清理。
(3)木屑尘的除尘措施:在每台加工机械的粉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储料仓内,可达到各作业点的粉尘浓度降至2mg/m3,并对储料仓进行定期清理。
(4)金属尘的除尘措施:在每台机械上尘源部位加吸尘罩,用抽风机或通风机将粉尘抽至集料袋中,统一集中处理。
(5)提高车间内通风系统的控制效果,设计合理,通风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
1、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我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
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职业病。
2、适用范围
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危害的状态一般有:尘危害、毒气危害、噪声危害、辐射危害、高温危害等。
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危害的根源主要来自:粉尘作业、化工生产、各种有机物的接触性作业、燃烧过程、机械性振动、危险品操作、电磁辐射等等,甚至生活中的吸烟、使用热水器和采暖不当、非环保家庭装修、不良饮食习惯等都会造成对健康的危害。
与本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职业病的主要种类、危害工种及预防措施如下:
防尘
生产车间的粉尘主要是含游离的石棉尘、木屑尘、电焊烟尘、金属粉尘引起的粉尘;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材料试验工、平刨机工、金属除锈工、电(气)焊等工种。
主要除尘防护措施如下:
(1)在车间内设置淋浴设施,供下班工人等及时清除身体外部的粉尘;
(2)石棉尘、电焊烟尘的除尘措施:在主要工作区域内安装吸尘装置,将飞起的粉尘吸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吸走送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滤尘器内的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中进行沉淀,并定期进行清理。
(3)木屑尘的除尘措施:在每台加工机械的粉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储料仓内,可达到各作业点的粉尘浓度降至2mg/m3,并对储料仓进行定期清理。
(4)金属尘的除尘措施:在每台机械上尘源部位加吸尘罩,用抽风机或通风机将粉尘抽至集料袋中,统一集中处理。
(5)提高车间内通风系统的控制效果,设计合理,通风良好。
(6)消除二次尘源,即及时对地面、机械设备的积尘进行清扫、擦洗,不宜水冲时,采用真空清扫的方法,真空清扫装置有集中式和移动式两种。
防毒
毒害物质在其生产、储运、加工、使用过程中,在失控状态下,若其数量超过临界值时,就可能酿成突发性恶性事故,而在通常情况下,
因防护不力或长时间危害接触者,导致严重的机体损伤乃至造成死亡或遗害后代。
车间生产性毒物主要包括铅、锰、苯、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等;主要受危害的工种包括通风工、油漆工、喷漆工、电焊工、气焊工、电镀工等工种。
主要防毒措施如下:
(1)首先采用无毒、低毒物料及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和工艺;采用生产设备和产品中有毒物料的密闭化、管道化、机械化、自动化;(2)应用通风排毒和净化回收工程技术,采用新型、高效的有害烟雾净化技术和产品。
包括过滤净化、湿一水净化、电气净化、燃烧净化等多种净化回收技术;
(3)制定完善的防毒工程组织管理措施,包括领域专人负责,制定规划、宣传教育;采取重大毒害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以及环境质量控制;定期对有害作业职工进行体检,发现有不适宜某种有害作业的疾病患者,及时调换工作岗位;
(4)建立防毒工程应急救援体系;
(5)在车间内设置淋浴设施;
(6)防铅毒措施:允许浓度,铅烟mg/m3,铅尘mg/m3,超标者采取措施。
采用抽风机或用鼓风机升压将铅尘、铅烟抽至室外,进行净化处理后向空中排放;以无毒、低毒物料代替铅丹,消除铅源。
(7)防锰毒措施:集中焊接场所,用抽风机将锰尘吸入管道,过滤净化后排放;分散焊接点,可设置移动式锰烟除尘器,随时将吸尘罩
设在焊接作业人员上方,及时吸走焊接时产生的锰烟尘;现场焊接作业声狭小,流动频繁,每次焊接作业时间短,难以设置移动排毒设备装置焊接时应选择上风方向进行操作,以减少锰烟尘的危害。
(8)防苯毒措施:允许浓度,苯40 mg/m3以下,甲苯和二甲苯为100 mg/m3以下,超标者采取措施。
喷漆,可采用密闭喷漆间,工人在喷漆间外操纵微机控制,用机器手自动喷作业,以达到质量好对人无危害的目的;通风不良的地下室、污不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害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苯中毒和铅中毒;涂刷冷沥青,凡在通风不良的场所和容器内涂刷冷沥青时,必须采取机械送风、送氧及抽风措施,不断稀释空气中的毒物浓度。
3、防噪减振
生产车间的噪声主要是来源于电动机、空压机、机械加工的打磨、抛光、冲压、剪板、切割等高强度噪声设备等;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油漆工、车工、铣工、刨工、组装工等工种。
在生产中采用以下消除、减轻和控制噪声与振动的方法与措施:(1)控制噪声源:
①改进机械设计:选用发声小的材料;改进设备结构;应用低噪声传动装置;合理配用润滑剂;
②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降低噪声污染,用自动化工艺或机械无人操作;
③提高加工精密度和装配质量;减少装配误差,避免撞击和减少摩擦。
(2)采用吸声技术:应用多孔吸声材料,包括无机纤维材料、泡沫塑料;有机纤维材料;吸声建筑材料等。
(3)采用吸声结构:使用吸声结构产生低频吸声效果,弥补多孔材料的不足,吸声结构包括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吸声结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空间吸声体等。
(4)采用隔声技术:使用有隔声性能的材料,如单层均匀介质型、双层板型、多层复合板型;使用隔声罩、隔声室等进行降噪。
(5)使用消声装置:在各种机械设备排气口安装消声器。
(6)采用隔振与阻尼减振技术:在振源与需要隔振的设备之间使用弹性较好的金属弹簧、橡胶圈垫等隔振装置来减少振动的传导;使用阻尼材料(基料、填料、溶剂)等进行减振。
(7)个体防护:进入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场所的人员配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进行振动操作的工人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保护头盔等。
4、防辐射
常见的X射线、β粒子、γ射线、中子、质子和宇宙射线属于电离辐射,而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射频电磁波等称为非电离辐射。
无论是天然和人工,放射性辐射、还是电磁辐射,在一定条件下(距离、强度、接触时间)均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我公司采用实现安全、健康、高效工作和舒适生活的一切方法、手段
和设施,通过检查各种电磁辐射的强度、功率密度、污染程度和伤害人体的程度,实施辐射防护工程技术,同时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健康管理,制订规章制度、卫生标准及法规,实行监督检查等一系列活动,以达到检测、监察、防护电磁辐射的目的。
(1)高频辐射屏蔽防护:主动场屏蔽、被动场屏蔽;
(2)微波辐射防护:采用抑制器、吸收材料、屏蔽装置;
(3)个体防护:微波防护服、防护面具、防护眼镜、反射辐射装置等。
5、防暑降温
防暑降温主要涉及到高温作业、夏日作业等方面,在这一方面我公司采用工程技术、卫生保健和劳动组织管理多方面的综合防治措施:(1)在车间内设置良好的通风系统,如排气窗、通风窗等;
(2)合理布置车间内的热源,减少热源的影响范围,降低对人员、机械设备的影响;
(3)为高温作业区、夏日作业区内的操作人员供应清凉含盐饮料,如生理盐水、含糖凉荼水、绿豆水等;
(4)对高温作业、夏日作业的工作人员执行轮换作业,以防止因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人体水份、盐份损失过多;
(5)在集控室、操作室、办公室等房间内设置空调。
6、防寒防潮
防寒防潮主要涉及到冬季作业、潮湿环境作业等方面,在这一方面我公司采用工程技术、卫生保健和劳动组织管理多方面的综合防治措
施:
(1)在生产车间内设置采暖设施,加强冬季车间内的保温效果;(2)在门窗等开启部位设置保温隔热装置,减少车间内的热量损失;(3)对潮湿作业的工作人员执行轮换作业,以减少因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对人体的危害;
(4)在潮湿环境中,设置排风、除湿系统,增强空气流通,降低空气湿度;
(5)在集控室、操作室、办公室等房间内设置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