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一、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做好护理记录。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
病室开窗痛风,2次/日,每次15-30分钟。
保持室温在18-25℃、相对湿度为50%-60%。
湿式清扫地面,2次/日。
3.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4.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为不能自行进食的危重患者喂食或鼻饲。
禁食、高热、昏迷、危重患者口腔护理,2次/日。
5.保证患者适当活动和充分休息。
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危重患者、特殊检查后和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卧床休息。
6.准确执行医嘱,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元整洁和干燥,及时修剪指(趾)甲、剃胡须、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做好基础护理;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
8.入院后,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日;连续3日无异常者,改为2次/日。
体温超过37.2℃,q4h测体温、脉搏、呼吸;体温正常三日后,改为2次/日。
超过39.5℃执行高热护理常规;评估大便1次/日,遵医嘱记录尿量,记录于体温单上;3天未解大便者应做相应的处理并记录。
9.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0.保持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完好。
二、发热护理常规发热是一种症状,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肿瘤、中暑及中毒等,体温在38-38.9度为中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过高热,q4h测量T、P、R,体温正常三日后,改为2次/日。
1.体温升至39℃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冰袋置头部、腋下或腹股沟部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及冷盐水灌肠等。
2.物理降温无效者,遵医嘱采用药物降温。
4.物理或药物降温半小时后,复测体温,做好记录。
5.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3000ml以上,给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鉴别诊断病历模板
后循环缺血定义: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
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鉴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TIA与脑梗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用后循环缺血涵盖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
我们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凡明确为梗死或短暂性缺血的患者,不要给与本诊断,而尽量给与确切诊断,诸如:小脑梗死、脑干梗死等等。
本诊断在我们临床实践中,其实就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这是很片面的,因为后循环缺血是个很大的诊断,要给它写鉴别诊断,必须根据临床症状,但是缺血总有一个必须的鉴别诊断,那就是出血,其余的可以根据病状加减。
此处总结了眩晕的鉴别诊断:小脑出血:患者一般为老龄,常伴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于活动中动态下发病,多数表现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
少数呈亚急性进行性,类似小脑占位性病变。
重症大量出血者呈迅速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很快进入昏迷。
多在48小时内引枕大孔疝而死亡。
颅脑影像学可以明确诊断。
美尼尔病:又称内耳性眩晕或发作性眩晕,为内耳的一种非炎症(淋巴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
病人多数为中年人。
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为四大主症。
可有或无颈椎病的症状。
颅脑影像学检查无异常,部分患者颈部的突然转动而诱发本病。
基底动脉偏头痛:患者有反复的脑干及小脑功能障碍,在基底动脉偏头痛发作时出现眩晕、复视、步态蹒跚、共济失调、感觉异常、失明及焦虑不安,有些患者有意识丧失。
脑血流的检查发现,在颞顶枕区常有缺血性改变。
经颅多普勒可发现BA及 MCA血流速度持续增快。
前庭神经元炎: 是一种前庭神经元的病变,病变部位可位于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末梢的整个通路上。
后循环缺血患者诊治及护理
后循环缺血患者诊治及护理一、诊断:1.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间、特点和缓解方式等。
2.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体温、心率等,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情况以及心音等。
3.心电图:是诊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心绞痛可表现为ST段压低或抬高,心肌梗死则常伴有特征性的Q波出现。
4.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心肌酶谱、血脂等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心肌梗死的程度和危险度。
5.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最可靠方法,可明确患者的病变范围和程度。
二、治疗:1.休息和止痛:患者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静卧休息。
同时,给予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以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绞痛。
2.抗栓溶栓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尽早进行抗栓治疗,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并保护心肌。
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肝素。
3.血流重建:对于严重病变的冠状动脉,可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等措施,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4.药物治疗:除了硝酸酯类药物,还可以使用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进行辅助治疗。
5.心血管康复:包括心理康复、运动康复、饮食调理等,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三、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心电监护:对于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患者,应进行连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变化。
3.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咳嗽剧烈或吞咽困难等导致气道梗阻的情况。
4.输液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输液方式和流量,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5.定期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心电图异常、心绞痛加重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6.宣教和心理支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疾病知识,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
新疆中医药2020年第38卷第2期50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0Vol.38No.2•护理园地•《眩晕(后循环缺血冲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马晓健,代文科(平度市中医医院,山东青岛266700)摘要:总结《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体会。
参照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2013年)、耳眩晕(梅尼埃病)等39个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结合临床护理,制定出《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内容包括证候要点、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护理难点、护理效果评价。
2019年1月至7月,有252例眩晕(后循环缺血)患者采用《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方案实用性强43例(17%),实用性较强192例(76%),实用性一般15例(6%),不实用2例(1%),客观地反映了《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效果。
关键词: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效果评价《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艸明确指出,推动中医护理发展,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创新中医护理模式,提升中医护理水平。
2013年至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陆续下发了52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没有涵盖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而眩晕(后循环缺血)的患者是脑病科的优势病种,大约占所有诊疗患者的24%,科室按照眩晕(后循环缺血)的护理常规运用耳穴贴压、穴位按摩、艾灸、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通过辨证施护解决各种症状。
2019年1月将眩晕护理常规与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倒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一个新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于临床,效果较好。
报道如下。
1方法1.1制定《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参照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结合《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沪里的眩晕护理常规和本科室患者特点,制定《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内容包括证候要点、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护理难点、护理效果评价六大部分。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休息与卧床:一般患者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慢性退行性疾病患者应鼓励下床做轻微活动,意识障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易咳除者取头高脚低或伴卧位,头偏向一侧。
2、饮食与营养:给与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加新鲜蔬菜及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轻度吞咽困难者吃半流食,进食速度要满以防呛咳,。
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者给鼻饲。
高热及泌尿系统感染者鼓励多饮水3、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毛波、呼吸、血压、肢体活动表化以及有无抽搐等,如有变化随时通知医生。
4、安全护理:意识障碍、偏瘫、癫痫发作者加用床档,防止坠床。
对于视力障碍,瘫痪、认知障碍等防治跌伤、走失,不要远离病房或单独外出。
5、排泄护理:◆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导尿,尿失禁者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清洁,勤换尿垫。
◇尿量异常的护理(1)记录24h出入液量和尿比重,监测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变化,监测体重变化。
(2)根据尿量异常的情况监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无脱水、休克、水肿、心力衰竭、高血钾或低血钾、高血钠或低血钠表现等。
(3)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
◇尿失禁的护理(1)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
(2)及时清洁会阴部皮肤,保持清洁干爽,必要时涂皮肤保护膜。
(3)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男性患者可采用尿套,女性患者可采用尿垫、集尿器或留置尿管。
◇尿潴留的护理。
(1)诱导排尿,如维持有利排尿的姿势、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部、按摩或叩击耻骨上区等,保护隐私。
(2)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定期更换。
◆大便失禁者及时清除排泄物,保持肛周皮肤清洁。
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的护理(1)指导患者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适当增加饮水量。
(2)指导患者环形按摩腹部,鼓励适当运动。
(3)指导患者每天训练定时排便。
(4)遵医嘱给予缓泻药或灌肠。
◇腹泻的护理(1)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出入量等。
(2)保持会阴部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评估肛周皮肤有无破溃、湿疹等,必要时涂皮肤保护剂。
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及护理
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及护理发表时间:2020-11-09T05:45:30.08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9期作者:柳山雁[导读]宣汉县人民医院四川宣汉 636150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临床表现为头晕、头面部及肢体的麻木、无力等,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本文将要探讨分析一下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及护理,希望后循环缺血患者及时的恢复健康。
一、什么是后循环缺血人体大脑的动脉人为的分成了前循环、后循环。
后循环主要指的是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所以后循环缺血主要指的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缺血表现,但是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区域非常的重要,它会影响到脑干的功能。
所以如果出现后循环缺血,病人的症状会比较明显,出现头晕甚至言语障碍,这种情况都是非常多见的,缺血的原因主要是血管的狭窄,动脉硬化导致的,这种情况做脑血管的造影,甚至做脑血管的增强核磁检查都能够查明,是不是有椎基底动脉的狭窄、动脉硬化,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明确了。
二、后循环缺血的病因1、动脉粥样硬化症这是后天性循环动脉缺血最常见的动脉血管硬化病理临床表现。
导致后天性循环动脉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大或小动脉狭窄和血管闭塞并可引起低灌注、血栓栓的形成及其大动脉源性血管栓塞等。
动脉粥样硬化好者多发于前颈椎动脉瘤的起始段和颅内段。
2、栓塞缺血是属于后天性和非循环性主动脉栓性缺血的最常见一种及其发病史及病理发生机制,约50岁患者比例占40%,栓子主要结构成分分别来源于两侧冠状心脏、主动脉和两侧心脏椎间体以及基底冠状动脉。
最常见栓塞瘤的发生部位一般认为是局部位于前颈椎动脉颅内段和颈椎动脉段的基底段椎动脉段的比较远端。
3、穿支玻璃小动脉瘤的病变主要包括穿支玻璃样瘤病变、微动脉瘤和穿支小动脉瘤等起始于局部的粥样动脉硬化良性病变,好在继发于动脉桥脑、中脑和上下丘脑。
三、如何护理后循环缺血的患者在眩晕患者后脑或循环血管缺血出现眩晕时,除了进行常规使用药物、手术、血管内科等治疗以外,积极针对眩晕患者身体心理、饮食、安全护理指导、用药的各一个方面的特点针对性进行护理。
血管外科护理常规
血管外科护理一、血管外科护理常规血管外科护理常规包括:①按一般外科护理常规.②保持病室温度适宜,注意肢体保暖,预防接触冷水,严寒季节外出时,预防肢端暴露在外.③饮食宜清淡,进食低脂且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以免便秘时腹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④鼓励患者戒烟,保持情绪稳定,因尼古丁及情绪波动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⑤ 保护患肢免受损伤,预防搔抓和用力擦洗患肢,衣裤及鞋袜要宽松, 柔软,以免患肢受压.⑥严重供血缺乏的患肢应预防用热水洗浴或用热水袋,以免增加组织代谢,加重组织缺氧,加重病症.⑦所有肢体静脉性疾病均需抬高患肢,使肢体远端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以促进静脉回流.⑧注意患肢的血运情况,根据患者的主诉并结合患肢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和动脉搏动情况判断病情变化,患肢出现疼痛、肿胀潮红或紫绢时应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⑨预防同一姿势站立过久,必须站立时,应不断伸屈患肢,以借助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回流. 二、手术前护理〔一〕心理护理手术是治疗血管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多数患者对手术存在有不同的心理障碍,即产生焦虑、畏惧及悲哀心理,这些将影响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机体免疫水平及对手术的耐受力.为使手术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必须重视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深入细致的心理护理 ,可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护士应用护理心理学理论,运用护理手段去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解除或减轻患者的各种消极心理因素,增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及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工作.〔二〕完善术前各项检查,了解机体的功能状态1.心血管功能检测常规检测血压、血脂,进行心电图、心脏运动试验等各项检查,必要时可行心脏核素扫描及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肝肾功能检查轻度肝、肾功能损害,一般不影响手术耐受,损害较重者,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预后,因大多数血管手术后,均需应用抗凝治疗,伴肝肾功能异常者易出现威胁患者生命的大出血或肾衰竭,故术前必须了解和改善肝肾功能,包括尿常规、血BUN、Cr、同位素肾图、肾盂造影及肝脏功能检查,对选择术式、指导用药及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呼吸功能检查肺功能不全或伴有呼吸系统感染者,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所以,对伴有肺结核、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哮喘等病史者,术前需选择性地进行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检查,并积极采取举措改善肺功能.4,凝血功能测定多数血管外科患者术后需进行抗凝治疗,因此,充分测定凝血功能,有助于确定用药方案,具体工程包括;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血浆局部凝血酶原测定等指标.5.其他检查包括血型、血常规、尿、便常规以及血糖、尿糖测定等. 〔三〕做好患者的术前准备积极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升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伴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患者,术后将影响刀口愈合且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术前应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低脂饮食或输血,改善其营养状况;对有心衰、糖尿病患者应调整饮食, 并给予药物治疗;对于术后卧床的患者,应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尿、排便功能锻炼,以适应术后床上生活;对于下肢缺血的患者,应指导其进行有规律的下肢功能锻炼,以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四肢静脉疾病患者,需指导患者掌握肌肉收缩运动的练习方法;对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应鼓励教育患者戒烟,并教会患者正确有效的卧位咳嗽、咳痰方法, 以防术后出现静脉血栓形成及肺部感染.〔四〕手术前的皮肤准备血管外科的手术切口多属于清洁切口,因此术前皮肤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备皮的目的是去除手术区的毛发和污物, 备皮多采用刀片,备皮时应预防损伤皮肤.不同手术部位,皮肤准备范围不同.〔五〕手术前其他准备主要包括:①药物过敏试验,术前应做普鲁卡因、抗生素过敏试验,以备术中、术后使用.②术前6h禁食,术前30min 肌内注射鲁米那钠0. 1g,阿托品0 .5mg.③全麻患者,术前留置导尿管.二、手术后护理〔一〕体位所有肢体静脉手术、静脉动脉化及截肢〔指或趾〕术后均需抬高患肢,使肢体远端高于心脏20〜30cm,以利静脉回流;四肢动脉术后,肢体可安置在水平位;颈部血管重建术者,头部置于正中位;下肢血管移植手术患者应取平卧位或低半卧位,预防关节过度屈曲,以免挤压、扭曲血管,预防剧烈活动;移植人造血管跨过肢体的关节时, 术后关节需制动2周左右,待移植人造血管初步形成外壁及假内膜后,方可开始关节活动.〔二〕心肺功能监测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及呼吸功能情况,并根据监测指标,随时予以处理,直至渡过危险期.〔三〕注意引流、切口情况监测各引流管的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了解患者有无活动性出血,记录每小时尿量.一般血管手术中多应用肝素抗凝,术后继续抗凝,因此,引流液多为血性.无引流者应注意有无切口渗血或出血.假设出血或引流出的血液过多时 ,应及时通知医生, 做相应的处理.〔四〕注意患肢的血运情况根据患者的主诉并结合患肢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和动脉搏动情况来判断.凡对血管内膜有损伤的手术,如动、静脉的切开取栓术、旁路术、转流术及各种介入性治疗等,术后都有血栓形成的可能.除术后在治疗上给予适当的抗凝外,在护理上应特别注意有无血栓形成的表现.动脉手术后,观察有无肢端麻木、疼痛、皮肤苍白、皮温降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静脉手术后观察有无肢体肿胀、发绢和浅静脉怒张等一旦发现肢体血液循环不良,应立即报告医生做相应的检查和处理.三、术后并发症的防护〔一〕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动脉血栓形成〔栓塞〕及静脉血栓形成,动脉血栓形成可造成远端的血供障碍,静脉血栓形成那么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及肢体肿胀,血栓脱落可造成肺动脉栓塞,后果严重.1.原因: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要素.血管手术后,组织和血管损伤是必然的,组织损伤后释放凝血活素,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再加上手术后患者卧床,导致血流缓慢.构成了血栓形成的三要素.另外,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吻合口狭窄、移植血管的扭曲、远侧血管输出道狭窄、阻塞等,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术后伤口感染、输库存血及吸烟等均可促进血栓形成.2.预防:手术前行血管造影,以了解病变血管远端通畅情况;术中操作轻柔、仔细,预防不必要的血管损伤及内膜斑块脱落;提升吻合技术, 少输或不输库存血,术后给予正确体位,合理应用抗凝药物,鼓励患者进行床上肌肉收缩活动及早期离床锻炼等.3.处理:疑心有血栓形成时,可行血管彩超或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并给予溶栓或取栓治疗.〔二〕出血1.原因:出血常与手术操作有关,如术中止血不完善、结扎线切割和松脱、血管缝合不良引起的吻合口漏血,以及人造血管网孔漏血等.也可因抗凝药物应用剂量过大.少数与凝血功能不良有关 ,如肝肾功能不良、维生素K或维生素C缺乏症等,均可引起出血.2,预防:术前仔细检查凝血机制及肝功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术中严密止血,确切吻合;术后应用抗凝剂时,应严格监测凝血指标.3.处理:少量出血时,可采用局部压迫,减少抗凝药物剂量,当出血量较多时,应及时手术探查止血.〔三〕感染感染可引起血管移植失败、吻合口闭塞或破裂出血、切口不愈合、局部脓肿形成甚至败血症.预防:举措主要有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做好皮肤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野彻底止血,预防创口渗血或积液;术后保持刀口敷料清洁枯燥,做好各种导管的护理,空气、物品的消毒以及预防交叉感染应用抗生素3〜5d.密切观察病情.。
鉴别诊断病历模板
后循环缺血定义:是指后循环的TIA 和脑梗死。
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 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鉴于MRI 弥散加权成像(DWI) 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 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TIA 与脑梗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用后循环缺血涵盖后循环的TIA 与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
我们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凡明确为梗死或短暂性缺血的患者,不要给与本诊断,而尽量给与确切诊断,诸如:小脑梗死、脑干梗死等等。
本诊断在我们临床实践中,其实就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这是很片面的,因为后循环缺血是个很大的诊断,要给它写鉴别诊断,必须根据临床症状,但是缺血总有一个必须的鉴别诊断,那就是出血,其余的可以根据病状加减。
此处总结了眩晕的鉴别诊断:小脑出血:患者一般为老龄,常伴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于活动中动态下发病,多数表现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
少数呈亚急性进行性,类似小脑占位性病变。
重症大量出血者呈迅速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很快进入昏迷。
多在48 小时内引枕大孔疝而死亡。
颅脑影像学可以明确诊断。
美尼尔病:又称内耳性眩晕或发作性眩晕,为内耳的一种非炎症(淋巴代谢障碍) 性疾病,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
病人多数为中年人。
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为四大主症。
可有或无颈椎病的症状。
颅脑影像学检查无异常,部分患者颈部的突然转动而诱发本病。
基底动脉偏头痛:患者有反复的脑干及小脑功能障碍,在基底动脉偏头痛发作时出现眩晕、复视、步态蹒跚、共济失调、感觉异常、失明及焦虑不安,有些患者有意识丧失。
脑血流的检查发现,在颞顶枕区常有缺血性改变。
经颅多普勒可发现BA 及MCA 血流速度持续增快。
前庭神经元炎: 是一种前庭神经元的病变,病变部位可位于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末梢的整个通路上。
后循环缺血(1)
后循环缺血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A)
(一)适用对象
单纯脑供血不足无合并症或合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的合并症
(二)诊断依据
1、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或体位改变时;
2、头晕、行走不稳有时呈发作性,部分可有头痛、呕吐、短暂晕厥.
3、TCD提示
(三)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
2、TCD提示椎基底供血不足;
(四)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
2、TCD无异常
(五)治疗常规
1、内科综合支持治疗,应特别注意血压调控
2、改变脑循环
3.中药活血化瘀治疗
4.抗动脉硬化治疗
(六)标准住院日:10—15天
(七)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头晕减轻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合并症,发展为脑梗塞,不能出院
2、患者拒绝出院
脑梗死临床路径单A。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最新PPT课件[文字可编辑]
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2)栓塞 是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 40%,栓子主要 来源于
心脏、主动脉和椎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
病因
2.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与颈动脉系统缺血相似,除不可调节的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史、个人史外, 主要是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及多种血管危险因素,后者包括高血压、糖 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 TIA病史、颈动脉病及周围血管病等。
简要病史:
诊疗计划: 1.完善头部 CT检查,建议完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 (排除心肌梗死,大脑损伤,肌肉损伤,甲减等情况),心脏彩超 (了解有无心脏形态结构,射血分数异常,排除心衰),颈动脉彩 超(了解有无动脉粥样硬化),胸片(排除心肺异常)。 TCD (了解颅内血管情况),患者均拒绝 . 2.给予止晕,护脑等对症治疗。
颈椎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以往认为转头、颈可使骨赘压迫椎动脉,导致后循 环缺血,由于前庭神经核对缺血敏感,故而产生头晕 /眩晕。这种以假设代替证据的模式是导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混乱的重要原因。而临床研究则证明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 要危险因素,因为在有或无后循环缺血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 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连续的椎动脉动态造影仅见个别有因骨赘引起的动脉受压;进行转颈 后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有或无后循环症状者间椎动脉颅外段受压比率有差异。
临床表现
1.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 头晕/眩晕、肢体 /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
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或跌倒。后循环缺血的常 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 /肢体共济失 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 Horner综合征等。出现一 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 征表现。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A)
(一)适用对象
单纯脑供血不足无合并症或合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的合并症
(二)诊断依据
1、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或体位改变时;
2、头晕、行走不稳有时呈发作性,部分可有头痛、呕吐、短暂晕厥。
3、TCD提示
(三)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
2、TCD提示椎基底供血不足;
(四)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
2、TCD无异常
(五)治疗常规
1、内科综合支持治疗,应特别注意血压调控
2、改变脑循环
3.中药活血化瘀治疗
4.抗动脉硬化治疗
(六)标准住院日:10-15天
(七)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头晕减轻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合并症,发展为脑梗塞,不能出院
2、患者拒绝出院
脑梗死临床路径单A。
后循环缺血的观察及护理
后循环缺血的观察及护理神经内科王菲• 一、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及其定义和意义• 二、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四、后循环缺血的主要表现• 五、临床常见后循环缺血类型• 六、评估与诊断纲要• 七、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八、后循环缺血的护理常规• 九、后循环缺血的预防后循环的解剖• 循环的血管即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是从胸腔内的双侧锁骨下动脉发出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进入颅内后合并为一根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最终延续为双侧的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Artery,PCA)。
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所供应的脑组织,总体上包括了大脑半球的后半部(双侧枕叶及颞叶的内、下侧面)、间脑、脑干及小脑。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20%。
一、后循环缺血的定义和意义•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TIA 和脑梗死。
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 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 后循环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 主要供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
二、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常见的血管病理改变,主要有血栓形成、动脉源性栓塞、大动脉狭窄和闭塞,而低灌注较少见。
栓塞:是PCI常见的病因,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和椎基底动脉。
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深穿支小动脉病变:包括玻璃样变、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病变,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三、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PCI的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系统缺血相似: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ϖ饮食、吸烟、活动缺乏、肥胖ϖ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个人史ϖ病、卒中/TIA病史、颈动脉病及周围血管病等颈椎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以往认为,转头/颈可使骨赘压迫椎动脉,导致后循环缺血,由于前庭神经核对缺血敏感,故而产生头晕/眩晕。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脑出血护理常规1、执行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昏迷者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2、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入院宣教。
3、病房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侧卧位,头部垫高15-30度,放置冰袋以免再出血。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并注意呕吐物及大小便颜色及量的多少,另外还要注意观察瘫痪肢体的变化情况,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对颅内高压,使用脱水剂病人,应注意观察水、电解质平衡情况,遵医嘱随时抽血检查,为治疗提供依据。
6、对烦躁不安,血压持续过高者,应适当降压,中枢性高热,每四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
7、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拍背吸痰,有义齿时取出,呼吸困难时吸氧。
8、维持营养,有喝水或吞咽困难者,应该给鼻饲流质,昏迷病人前三日每日输液量为1500毫升,三天后可给鼻饲饮食,每日口腔护理三次,准确记录出入量。
9、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每1-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压疮发生。
10、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3次,每次0.5—1小时,防止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11、肢体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急性期后每日2—3次肢体及语言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萎缩或肌强直。
12、针对病情进行心理护理及有关疾病方面健康宣教。
13、做好出院宣教,定期门诊随访。
脑梗塞护理常规1、执行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入院宣教。
3、急性期卧床休息,取头低侧卧位。
4、严密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及体怔,注意有无新的梗塞发生,如突然失语,意识逐渐不清,瘫痪肢体加重等。
5、呼吸困难给低流量吸氧,定时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6、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应用抗凝药时,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大小便、呕吐物有无出血现象。
7、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
8、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每日对瘫痪肢体进行功能锻炼,失语者进行语言功能锻炼。
9、针对病情进行心理护理及有关疾病方面健康宣教。
10、做好出院宣教,尤其嘱病人出院后坚持语言和肢体功能锻炼冠心病护理常规1、执行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后循环缺血护理常规
六、评估与诊断
• 症状的发生、形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 、演变过程和可能的诱发因素;要注意了 解各种可能的血管性危险因素。
• 应积极开展各种血管检查,数字减 影血管 造影、CT 血管造影、MRI 血管 造影和血 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有助于 发现和明确颅 内外大血管病变。
七、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急性期的治疗
谢谢聆听!
• 静脉应用血管扩张药,滴速稍慢 ,注意血压变化。
• 瘫痪病人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
• 康复护理:早期进行肢体功能训 练。
八、后循环缺血的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 卧床病人协助其翻身,做好 皮肤护理。
•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着 凉。
• 保持病人大便通畅,做好会 阴部护理。
• 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如有吞 咽困难、呛咳者给予糊状流 食或半流食小口慢食,必要 时鼻饲饮食。
• 了解病人心理,鼓励家属朋 友关心病人,使病人愉快, 平静的面对生活。
八、后循环缺血的护理常规
健康指导
• 介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及预防方法。
• 告知病人改变姿势时动作要缓慢 ,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 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血液循 环。
• 告知长期卧床病人合并症的预防 措施。合理按照意识障碍护理常 规执行。
• 目前对PCI的急性治疗应基本等同于前循环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应积极开展卒中单元的组织化治疗模式。 • 对起病3小时的合适患者可以开展静脉rt-PA
溶栓治疗。有条件者可行动脉溶栓治疗, 治疗时间可适当放宽。
• 对所有不适合溶栓治疗且无禁忌症者,应 予以阿司匹林100-300mg/d治疗。
八、后循环缺血的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 观察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偏瘫 的部位和程度,感知觉障碍, 认知、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