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
补阳气最有效的方法2篇
补阳气最有效的方法2篇
补阳气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阳气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补充阳气呢?下面将介绍两种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饮食是补阳气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饮食方面,应当注意选择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
例如,姜、大蒜、辣椒等辛温之品,可以帮助人体产生热量,促进阳气的生成。
此外,温热的肉类、豆类等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还可以饮用一些热性茶水,例如姜茶、红枣茶等,它们都具有温补的作用。
此外,饮食中忌讳生冷、寒凉的食物,例如西瓜、橙子等,它们容易导致阳气不足。
其次,适当的运动也是补阳气的重要方法。
中医学认为阳气流动需要体内的气血运行,而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加阳气生成。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都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和气息运动,有利于补阳气。
另外,阳气的主要积蓄在肾经,因此一些与肾经相关的运动,例如五腰、八段锦等,也可以达到补阳气的效果。
总之,补阳气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调整饮食和适度运动。
饮食上要选择一些温热性质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生冷寒凉食物;运动方面要适度进行,促进气血运行和阳气生成。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的搭配,可以很好地补充阳气,保持身体的健康。
【本篇示范文章结束,下一篇继续】。
阳气怎么补最快方法
阳气怎么补最快方法阳气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人体的阳气活力和生命力。
阳气充沛,人体才能保持健康,抵御外邪。
而当阳气不足时,就会出现身体疲乏、神疲乏力、易感冒等症状。
那么,阳气怎么补最快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首先,中药调理是补阳气的常见方法。
中医认为,有些中药能够温补阳气,如人参、黄芪、肉桂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煎煮或炖煮的方式服用,能够有效地补充人体的阳气,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此外,还有一些中药配方,如四物汤、加味逍遥丸等,也是补阳气的良好选择。
其次,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补阳气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葱、蒜等,这些食材都有很好的温补作用。
此外,还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这些食物能够帮助身体吸收养分,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补阳气的效果。
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是补阳气的好方法。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尤其是一些气功、太极等运动,能够调和人体的阴阳,促进气血流通,对于补阳气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户外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让身体接触阳光,吸收更多的阳气,从而增强体质。
最后,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补阳气的关键。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能够帮助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补阳气的效果。
此外,还要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心情舒畅,这些都对于补阳气有很好的帮助。
总之,补阳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方面地注意。
中药调理、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良好的作息习惯都是补阳气的有效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保持身体的健康。
补足阳气,才能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李可老中医:生死关头救阳为急,阳气是最根本的东西
李可老中医:生死关头救阳为急,阳气是最根本的东西李先生的简历:汉族,山西灵石人,生于1930,毕业于西北医专文学部,逆境学医,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曾任灵石县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医药研究特邀编委,香港中医药报医学顾问,全国民间医药学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特邀研究员,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46年,崇尚仲景学说,擅长熔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自创方剂二十八首,对各科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救治经验,是山西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专家之一。
欢迎您李先生。
听说李老师这两天的身体不是很舒服,但坚持给我们讲座,非常感谢您。
看您的简历里面,一开始是学文学的,后来怎么转到学中医上了?您当时是怎么去从事中医的呢?李可:中医我是自学的。
当时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环境,也有这么一个机遇。
主持人:听说您是对重症的,我网上看资料说一般讲中医都是慢郎中么,中医是慢慢调理,但是您对这种疑难杂症的治疗速度是比较快的,而且用的药剂也非常重,是吗?李可:其实中医在古代一直是擅长治重疑急症的,说中医是慢郎中是一种误解。
主持人:是误解啊。
那接下来有请热烈的掌声欢迎李先生讲今天的主题“中医的养生”。
(掌声……)李可:我是在2000年的时候开始来南方,第一次是参加仲景学说研讨会,打那以后每年都来三、四次。
其中包括广州、广西的南宁还有好些其他地方。
到现在基本上就是七年,基本上每年都来南方。
但是我来南方以后,看过的病人大概有一千多人。
这个里头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如果从中医的六淫来分类就是风、寒、暑、湿、燥、火,那么我所看的病人阳虚寒湿证的十之有八九,而阴虚火热证的百不见一二,一例都没有遇到过。
南方气候特别热,一般人讲,有夏无冬,这么酷热的气候,人们在这样的一个气候竟然没有一个得火证、热斑点,或者阴虚证,这个事情让我非常惊诧,不理解。
所以从2000年开始,我就注意观察南方朋友们的生活习惯。
就开始寻找(这些病证)根源,在我的观察当中发现:第一个问题就是普遍大家都使用空调,空调是一个现代科学的一个发明,若说它的利和弊,我看弊多于利。
先天精气宝冬养阳气,百病不侵
先天精气宝冬养阳气,百病不侵冬季最易损人阳气。
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
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
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
所以此时的养生要特别重视阳气潜藏,敛阴护阳,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
《皇帝内径素问》里说:“阳者卫外儿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他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
所以天地运行,必须要有太阳。
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入侵。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阳气在体内温煦气化、推动血行之功,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活动作用。
阳气者,正气也,阳气是抗击任何疾病的都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更是生命之所以存在的根本。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充足,人体的功能旺盛,气机通畅,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就能正常地运转。
诸如血液的循环,脾胃的运化,肾水的温煦等,都不能缺少这种阳气。
阳气充足,流畅通行,则精神慧爽;反之则无神或失神。
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
中医阴阳学说中,阳常居于主导方面,“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随着年龄老化,脏器功能也逐渐衰退、老年人脏腑功能衰弱,阳气不足可以出现各种疾病。
虽然病势错综复杂,虚实夹杂是老年病特征,但阳气虚损是老年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阳气虚损尤以心、肾之脏最为多见:心主血脉,心脏推动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作用,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所谓“夏气”、“太阳”、“阳中之阳”都是指心脏中存在着一种阳热之气,所以古人用“火”来形容它,这种具有火热性质的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手脚冰凉最好多晒太阳 专家推荐几招补阳大法 RTF 文档
手脚冰凉最好多晒太阳专家推荐几招补阳大法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吃了寒凉的食物就肚子疼,吃了热气的食物就喉咙发炎,典型的“寒又受不了,热又受不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广东省中医院肛肠科主治医师王新民说,这其实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的缘故。
现在正值三九寒冬,阳气潜藏,人体代谢缓慢,而万病皆损于阳气。
因此冬天里防病养生,最经济的办法是多晒晒太阳。
阳气不足表现王新民医生说,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
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而阳气不足,就很容易让疾病找上门。
日常生活里,老百姓阳气不足的表现很多,但他们很多时候都没有意识到。
A:手脚冰冷。
不管冬天盖多少被子,睡了一晚上,脚都是凉的。
平时也受不住冷。
B:“寒”和“热”的食物都无福消受,吃棵青菜都会咳嗽,吃块羊肉又会喉咙痛。
C:女同志小腹冷,患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等疾病。
D:鼻炎,每天睡醒打喷嚏,流鼻涕。
几招补阳大法一、中午晒太阳。
中医认为人体的前为阴,后为阳,因此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
这段时间天气寒冷,此时晒晒后背,还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
上午10点至11点晒太阳最好,因为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偏低,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不同,晒太阳时间的长短也各异,一般婴幼儿每次15~30分钟左右,中青年人每次1~2小时,老年人每次20~30分钟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冬季要早睡。
冬天夜长日短,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冬天最好的睡觉时间是晚上九点前。
但是现代社会不容易做到,那么王新民医生建议说,最晚要在11点之前上床。
三、艾灸。
用艾条炙烤脊椎背后的大椎穴、至阳穴和尾椎的命门穴。
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
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
人们都说阳气足百病除。
可以见的阳气对我们人体多么的重要。
人身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
假如阳气不能发挥他的重要作用,那么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出现病症,生命机能暗弱不足。
自然界的正常运行是因为太阳光的普照而显现出来的。
同样人的阳气也应在外在上,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人体阳气一天中的活动规律:
人体的阳气,白天主司体表,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并趋向于外。
中午的时候,阳气达到一个旺盛的阶段,太阳偏西时体表的阳气逐渐虚少,汗孔也开始闭合。
所以到了晚上阳气收敛,拒于体内。
这个时候不要扰动筋骨。
容易使阳气难以收敛而耗散;或置身于雾露之中,则寒湿之邪易侵袭人体,损伤阳气。
养生者不可不知。
如果违反了一天之中的这三个阳气活动的规律,形体被湿邪之气侵扰而感到困乏。
人体的阳气,既能养神而使精神慧爽,又能养筋使筋骨柔韧。
汗孔的开闭失常,寒气就容易入侵体内,损伤阳气。
以至筋失所养造成身体俯曲不伸。
寒气陷入经脉中使气血不通而淤积久而成为疮瘘。
从腧穴侵入的寒气内传迫及五脏损伤神志,就会出现恐惧和惊骇的特种。
由于寒气的遗留,阳气不能正常运行,阻碍于肌肉之间就会发生臃肿。
汗出未止的时候形体与阳气都会受到消弱。
若风寒入侵,腧穴闭阻就会出现风疟。
只要人体保持着精神的安定和劳逸适度等养生的原理,肌肉腠理就会密闭而有抗拒外邪的能力。
养生最好的大医——阳气旺盛 百病不侵
养生最好的大医——阳气旺盛百病不侵人体自身是有抵御外邪的能力的。
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或“卫气”。
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腠理),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现代人生点小病的时候,比如感冒,一般是不轻易找中医的。
很多人,久病体虚,在述说各种病情的时候,往往都会问我:“我这些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说:“你以前和现在所生的病,根源只有一个,就是阳气虚弱。
”人生天地之间,大自然中的风、寒、暑、湿、燥、火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六淫邪气”。
一年四季,春有风邪,夏有暑邪、湿邪,秋有燥邪,冬有寒邪。
它们侵入人体后,有的很快就发病,有的则要潜伏相当长一段时间,转化成各种形式的其他病变。
然而,同在六淫邪气之中的包围之中,为什么有的人会生病,有的人不生呢?原来,人体自身是有抵御外邪的能力的。
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或“卫气”。
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腠理),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人生天地之间,大自然中的风、寒、暑、湿、燥、火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六淫邪气”。
一年四季,春有风邪,夏有暑邪、湿邪,秋有燥邪,冬有寒邪。
它们侵入人体后,有的很快就发病,有的则要潜伏相当长一段时间,转化成各种形式的其他病变。
然而,同在六淫邪气之中的包围之中,为什么有的人会生病,有的人不生呢?在六淫邪气中,阳气旺盛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邪气拦在身体之外,所以,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不管外面流行什么样的病菌,他都不会生病。
为什么有的人能逃过瘟疫,还是因为他的阳气非常旺,而阳气虚的人就不同了,邪气在体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长驱直入,直伤人体。
所以,那些身患各种疑难杂病、重病或慢性病的人,基本上都是卫阳不固、腠理不密的,都是由于阳气不盛,以致外来的各种邪气陆续占领人体并日积月累而成。
阳气旺盛百病不侵
阳气旺盛百病不侵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8年第11期副主任医师:梁兆松《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就是指人体的阳气有抵御外邪的能力。
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
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抑制外邪,保护人体的安全。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意思是说阳气的鼓舞使人精神焕发,阳气的温煦使人关节筋脉柔韧。
阳气盛衰还决定了人的生殖、繁衍能力。
阳气作为动力、火力,能保证体温产生能量,促进废物排泄,鼓舞生机,使生命的河流清澈、畅通。
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可惜的是,现代人有很多都阳气不足。
当今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际关系趋于紧张,诱惑多多,烦恼重重,信息污染,都会使人的精神受到损害。
长此以往,就会使阳气不足。
再就是很多人上班坐在电脑旁,回家坐在电视旁,开的是私家车,吃的是美味佳肴,饮的是醇香美酒,夏天吹空调,冬天用暖气,久而久之,也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吃冰冻食品或饮冰冻饮料,最损脾败胃,戕害阳气。
过度的性生活,恣情纵欲,耽于声色,最伤肾阳,促生阳虚。
阳气不足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尤其是背部和腹部特别怕冷,一到冬天就手冷过肘,足冷过膝。
阳气不足者常见下肢水肿,夜尿多,有时尿频。
经常腹泻,尤其是五更早起拉稀便。
性功能低下,男性常见阳痿、早泄、滑精,女性性冷淡、痛经、月经延后、闭经、白带增多等。
头发稀疏、黑眼圈、口唇发暗。
阳气不足者还容易患以受寒遇冷则发作加重为特征的筋骨关节疼痛、僵硬。
阳气不足还会使生命的河流壅滞、浑浊,新陈代谢不畅通,出现肥胖、多囊卵巢、糖一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
到了更年期、老年的时候,容易患骨质疏松。
阳气不足者性格比较沉默,性情会消沉,有抑郁的倾向。
现代大部分的慢性病或疑难病,都是由于阳气不足引起的体内阴液失调造成的。
古人把人体的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作,必须要有太阳。
健康调理微课堂
于七味健康调理微课堂
人的身体像银行,阳气就是钱
补阳气,相当于存人民币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
人老珠黄,常常用来形容一个迟暮的女子
随着年纪的增长就像一颗暗淡变黄的珍珠,不复当年的光彩而有的人仍旧神清目明,红颜依旧
原因就在于气血是否充足
养好气血,首选于七味
外敷滋养内脏,置换体毒
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
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
当人的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
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
让我们做一个正能量的女人
拥有健康与美丽。
阳气是健康长寿的根本——自古扶阳,灼艾第一
阳⽓是健康长寿的根本——⾃古扶阳,灼艾第⼀1阳⽓是健康长寿的根本80%的现代⼈都阳⽓不⾜。
周围不少⼈各种妇科病,⿐炎、⾼⾎压,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常年被这些慢性病困扰。
其实就是典型的阳虚症状。
《黄帝内经》说:⼈体有抵御外邪的能⼒,这种能⼒就是阳⽓。
阳⽓好⽐⼈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切外邪,保卫⼈体的安全。
任何⼈,只要阳⽓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中藏经》:“阳者⽣之本,阴者死之基”...。
意思是说阳⽓主宰着⼈的⽣死、决定⼈的健康程度、是⼈体的动⼒!阳⽓不⾜的表现:怕冷、⼿脚冰凉、消化不良、精神不振、⽆精打采、⾆淡⽽胖、或有齿痕、脉象沉细。
2疾病的来路,就是去路——中医治病之本:⽤阳⽓去邪⽓简单说呢,就是阳⽓赶⾛致病的邪⽓,让它哪来的死哪去。
中医⼤师李可说:“最初侵犯⾝体的病邪,没有及时驱出去,它就会内藏,成为⼀种伏邪。
伏邪会在⾥⾯损伤⼈体的阳⽓,阳⽓⼀弱,病越好不了,越缠绵难愈。
现在都是⽤消炎的⽅法,消炎的头孢这类药都是很寒凉的东西,⼀消炎,外邪冰伏于内,只会⼀次⽐⼀次藏的深,⼀层⼀层的,五脏都受到影响了。
如果⽼是好不了,时间久了,太阳、少阴这两个⽅⾯都会受到很⼤的影响,这就已经深⼊到根本了。
”(太阳是指⾜太阳膀胱经,少阴是指⾜少阴肾经)中医治病的根本就是扶正祛邪,调和阴阳,让⾝体⽤⾃⾝的阳⽓把邪⽓赶出去就好了。
那有⼈会疑惑,已经打过好多次点滴,吃过⽆数消炎药了,是不是邪⽓已经进了脏腑,没救了?当然不是,扶阳要趁早,不然到⽼因为阳虚,就是⼀⾝病。
3⾃古扶阳,灼艾第⼀古⼈认为,⾃古扶阳有三种⽅法,灼艾(即艾灸)第⼀、丹药第⼆、附⼦第三。
“阳精若壮千年寿,阴⽓如强必毙伤”。
⽽古书也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
⾄于附⼦,不在医家指导下千万别乱⽤。
艾是极阳之物,配合灸⽕扶肾阳,补元阳。
灸⽕的温和热⼒和药物的作⽤、腧⽳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透达经络、扶正祛邪的作⽤,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的⼀种外治法。
武国忠最新力作--《黄帝内经使用手册》.
武国忠最新力作--《黄帝内经使用手册》简介-目录《黄帝内经使用手册》(仙学传人武国忠最新力作)阳气不足,湿邪不去,吃再多药品补品都如同隔山打牛。
绝大多数疾病都可以从养护阳气、驱除湿邪的角度防治,培固自身阳气,就是开启人体自愈大药、抵御病邪的不二法门。
《黄帝内经》养生宝藏的古法今用,启动人体自愈大药,祛病延年!仙学泰斗著名中医临床家针灸大师胡海牙香港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CEO 霍震寰台湾著名影视明星、身心灵成长导师胡因梦隆重推荐但愿世人皆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您或您的家人,是否经历过或正经历着看病难、看不起病、看不好病的痛苦?您是否寻求过养生、治病、救命的“自疗”手段,希冀能得到一本不传六耳的养生秘籍?您是否发现网上、书店确有很多“治病奇侠”、“隐世高人”传授的“祖传秘方”、“救命高招”,翻开书一看,惊呆了,里面讲的内容像专为自己设计的一样?您是否被这些琳琅满目、良莠不齐的养生书重重包围而拔不开养生迷雾?但是您是否注意到,这些“治病奇侠”、“隐世高人”是何等来历?有医师执业资格吗?有临床经验吗?当您用着或试着这些“祖传秘方”、“救命高招”时,心里是否会产生同一种疑问:我的方法用对了吗?有副作用吗?今天,一位真正懂得养生之道的执业医师、仙学传人武国忠先生站出来了!二十多年的临床治病经验让他提供的治病救命的方法绝对安全无副作用,并且直捣病灶,一招制胜。
让看病难、看不起病、看不好病的人及家庭能平安度过心与身的苦海!二十多年跟随当今的仙学泰斗胡海牙先生,让他拥有了同代人无出其佑的仙学养生根基,悬壶济世的大医大德让他无私奉献了真正能祛病养生的经方、验方、妙方,免去患者求医之苦,健康人养生害怕弄巧成拙之忧!几十年来他潜心修炼传统实战武术意拳(大成拳)、精心研习《黄帝内经》,遍访中医高手,精研养生大道,并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一套最适合现代人使用的、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案。
武医师说:“医者救死扶伤,义不容辞。
但愿世人皆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我的养生笔记
我的养生笔记一养生观点1.《人体使用手册》吴清忠:养生之道的根本,就是经常留一分血气能量给自己。
2.《不生病的智慧》马悦凌:温度决定生老病死3.《求医不如求己》中里巴人:人体有不可思议的自愈能力,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保证4.《黄帝内经使用手册》武国忠: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5.《从头到脚说健康》曲黎敏:总的来说,吴、马、武的观点基本相同:一切生病都是因为血气不足,只是武更具体点,确指了阳气。
中里的观点相对独特,认为体内“三浊”——浊水、浊气、宿便——导致了体内阴阳不平衡,从而生病。
二养生功法1. 吴清忠——调养血气“一式三招”1) 敲胆经2) 早睡早起3) 按摩心包经2. 马悦凌1)食疗:尽量避免寒凉,多吃补血、补肾的食物2)腹式呼吸法:3)提拉耳朵3. 中里巴人1)推腹法2)跪膝法3)金鸡独立法以上3法也叫:引血下行三步曲。
4)补肾最强法: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宽,双臂上举伸直,在脑后交叉,此时小腹略向前倾,双手尽量向上伸直后压,所有力量、意念集中在腰椎。
然后力量从腰椎发出,令两臂以最大弧度从脑后向身体两侧压下来,同时下蹲,两手最后在两膝间交叉。
结束时意念集中在前脚掌5秒钟,脚后跟不可离地(在两臂向两侧下压时,胳膊不使一点力量,完全是腰在用力)。
再站起时,前脚掌先用力,作为起动能量;紧接着将所有力量、意念再次集中在腰椎,两腿不要用一点力量,逐渐站起。
两手一直交叉,从胸前直上头顶到脑后(站立过程中身体头脚在后,小腹向前,身体呈弓形)。
呼吸方法:身体下蹲的整个过程呼气,身体向上站起的整个过程吸气。
在呼吸转接时略屏息两秒钟(最好用腹式呼吸法)。
练习多长时间应根据个人体质而定,以不觉疲劳为宜。
练后很多人会觉腰酸,需要用两手攥空拳,轻轻捶打后腰。
4. 武国忠1)艾灸关元2)养生桩3)静坐(补会阴)4)瞬时强肾法:按摩腰眼或肾俞三重点功法介绍1. 敲胆经2. 推腹法3. 养生桩四养生汤1.马悦凌:固元膏、黑米粥、海虾2.中里巴人:山药薏米芡实粥3.武国忠:薏米红豆汤我的笔记:病症、经络穴位对照表—手太阴肺经肺主咳嗽、心烦、掌中热。
阳气是身体最好的良药
阳气是身体最好的良药“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养生治病首要扶阳”“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阳气若足千年寿”……在市面上热销的养生保健书籍中,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
确实,阳气对人体至关重要。
《黄帝内经》中《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者,卫外而为固”。
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
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阳气上面。
长寿的人往往是阳气足的,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
我们的身体壮不壮实,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生化作用,人体靠阳气生化气血、精血津液;二是宣化作用,人体的气血、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阳气输送、散布;三是卫外作用,阳气有防御和卫外作用,即抵御疾病。
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性的,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二为后天性,主要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来。
而人的正常机体运转、工作、运动、性生活、情绪波动、适应气温变化、修复创伤等各项活动都是需要消耗阳气的。
阳气是如何被损耗的阳气既然这么重要,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身体内的阳气有怎样的脾性?又是怎样被损耗掉的?专家表示,阳气有升降出入的规律,春天阳气开始生发,夏天生发至极限,秋天开始收敛,到了冬天则潜藏起来。
若以一天来算,白天相当春夏,夜晚相当秋冬。
也就是说,每天早上当我们醒来睁开眼睛时,体内阳气开始生发。
到了中午,阳气生发到极限,然后渐渐衰退。
傍晚时阳气入阴,到了夜晚则潜藏起来。
阳气入阴,人就准备睡觉了。
人的生物钟实际上就是根据阳气规律来运转的。
一、没掌握最佳睡眠时间中医认为最佳的睡眠时间为“亥子丑”(晚上九点到凌晨三点)这三个时辰,这六个小时相当于一年中的冬季,冬主收藏,收藏对生命来说就是归根。
古人道法天地,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天地的作息保持一致,故能神清气足精满。
今时之人不然也,有了电灯的照明,有了电视、电脑等娱乐设施,人们已习惯于晚睡,罕有亥时入睡,甚至子时还在“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而子时为一阳生,为阴阳交替之时,若不能入睡,直接损伤的是坎中一阳,长此以往,坎阳亏虚,各种疾病应运而生。
补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补阳气最有效的方法补阳气是中医理论中的概念,指的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阳气的能量。
在中医看来,阳气充足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当人体阳气不足时,容易出现诸如乏力、寒症、水肿等症状。
那么,如何有效地补阳气呢?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方法。
首先,通过饮食调理来补阳气是一种非常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中医认为,食物有寒热之分,寒性食物容易使人体阳气受损,而热性食物则有助于增强阳气。
例如,生姜、辣椒、韭菜等温热性的食物可以促进阳气的生成和循环。
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暖性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阳气。
此外,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也有助于提升阳气的水平。
其次,运动是补阳气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中医认为,阳气需要通过运动来循环和增强。
因此,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阳气的生产和循环,提高身体的阳气水平。
常见的阳气运动包括太极拳、气功、慢跑、游泳等。
这些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调节阴阳平衡,促进阳气的生成与流动。
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充足的睡眠也是调节人体阳气的重要方面。
另外,中医药物是补阳气的常用方法之一。
中药中有许多具有补阳作用的药材,例如黄耆、党参、当归、杜仲等。
这些中药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症状进行搭配使用,有效地调理身体,提升阳气水平。
同时,也可以通过按摩等中医手法来刺激和调理身体的经络,促进阳气的生成与循环。
此外,心态的调节也对补阳气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情绪因素与身体的阴阳平衡密切相关。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忧虑和消极情绪,对于补阳气有着积极的影响。
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健康的活动,与朋友交流,培养爱好等方式来调节心态,帮助补充阳气。
总之,补阳气是中医养生中的重要概念,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中药调理以及心态的调节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阳气水平,维护身体健康。
然而,补阳和调节阴阳平衡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养生方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黄...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黄...阳气虚,则百病丛生,阳气旺,则百病不生,到了夏天正是补阳气好季节,补阳气的6件事,夏天经常做,身体阳气旺,百病不生,长寿来找你。
补阳气的6件事01. 吃生姜民间有谚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生姜性味辛辣,入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嗝、化痰止咳、祛寒、补气、平喘等作用。
夏天吃生姜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排汗降温、防治肠胃炎、祛风散寒等。
“夏季吃姜,可以通过生姜的热性补充人体的阳,达到体内的一个阴阳平衡。
”【博医文化】外风是由肌表而入,如果平素奏理疏松,会表现恶寒怕冷、奏理闭、会让身体的阳气不能通达体表会感觉郁热难耐。
要是寒气多,就会进食减退,阳气受损。
热邪盛会耗损汁液,称其寒热。
雪莲甘蛇粉:温经通络、驱风散寒、滋阴助阳,调治一切寒症。
1.一切风寒湿痹症。
2.肝肾亏虚。
3.体质寒凉,抗风湿对一切风湿、寒性体质、湿性体质、痹症、毛孔老是开着肺虚性体质的人群调理。
用法用量酒作药引子,黄酒冲服中午晚上佐餐吃,每次1~2袋,每日2次。
02.睡午觉午睡,故名思议就是在午时睡觉,中医认为,午时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午时与子时一样,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这个时候午睡是最好的选择。
午休是正常睡眠和清醒的生物节律的表现规律,是保持清醒必不可少的条件,午睡有很多的好处,尤其是脑力劳动者都会深有体会,午休后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午睡除了能让人保持清醒外,午睡还能补阳气,降血压。
【博医文化】在中医里,阳气又叫作“卫阳”或“卫气”,“卫”是保卫的意思,阳气就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我们肌肤的表层,负责驱除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只要阳气旺盛,邪气就不能侵袭我们的人体,我们就可以百病不侵,拥有鲜活的生命力。
可见养护阳气是养生防病、保健之本。
03.拍拍手手是阳气的大本营,拍手可以震动阳气,人身上有十二条经络,与手掌相连的就有六条,经络是气的管道,连接着五脏六腑,经络被堵塞了,气的运行就不通畅,人就会生病。
艾灸补阳气,阳气是最好的良药
艾灸补阳气,阳气是最好的良药中医有句名言“阳气不到就是病”,一语道破天机。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养生治病首先要扶阳,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
什么是阳气?我们常听人提到要补阳,壮阳,扶阳,那么究竟什么是阳气呢?人体的阳气充斥于全身无处不在,按分布及特点不同,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五气,这些统称阳气。
在几千年的中医文化中,阴是指人的身体,阳是指人体具有的能量。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
如果身体没有了阳气,就成了一幅空的躯壳,就会死亡。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都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
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
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阳气是如何消耗掉的?阳气既然这么重要,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身体内的阳气有怎样的脾性?又是怎样被损耗掉的?专家表示,阳气有升降出入的规律,春天阳气开始生发,夏天生发至极限,秋天开始收敛,到了冬天则潜藏起来。
若以一天来算,白天相当春夏,夜晚相当秋冬。
也就是说,每天早上当我们醒来睁开眼睛时,体内阳气开始生发。
到了中午,阳气生发到极限,然后渐渐衰退。
傍晚时阳气入阴,到了夜晚则潜藏起来。
阳气入阴,人就准备睡觉了。
人的生物钟实际上就是根据阳气规律来运转的。
【个例一】作息紊乱伤阳气:一位因为生物钟紊乱导致阳气不足的患者,她是一位实习护士,23岁,主要症状是“不管睡多长时间,每天醒来人总是很困倦”。
经医生细问之后,找到了女护士的病因:三天两头上夜班,每天总要忙到凌晨两三时才睡。
作息时间与阳气升降出入规律相违背,体内阳气就消耗得快,而阳气不足,人就没精神,所以女护士即使每天睡到快中午才起床,还是会感到疲倦困乏。
阳气是身体最好的良药及如何养阳
阳气是身体最好的良药及如何养阳一、阳气对人体意味着什么我们的生命即是一团阳气,治病或养生总需在阳气上下功夫。
疾病之所以康复,是因为邪退而阳气得安;身体之所以健康,是因为阳气旺盛而邪不能客。
因此说,阳气是本,病邪是标。
治病时往往需要标本兼顾,但切记勿失其本。
不管任何医疗手段都不能只盯住病邪而忽视阳气,祛邪固然要紧,复阳才是康复的关键。
生病=“阳”出了问题:“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养生治病首要扶阳”“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阳气若足千年寿”……在市面上热销的养生保健书籍中,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
确实,阳气对人体至关重要。
《黄帝内经》中《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者,卫外而为固”。
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
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阳气上面。
长寿的人往往是阳气足的,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
我们的身体壮不壮实,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生化作用,人体靠阳气生化气血、精血津液;二是宣化作用,人体的气血、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阳气输送、散布;三是卫外作用,阳气有防御和卫外作用,即抵御疾病。
1什么是生命生命即是一团阳气,是一团源自太阳的阳气。
阳气不散,则生命不息。
养生,即是养自己机体内蕴的这团阳气,使之不受阴邪而变弱,不因五志过而熄灭。
古贤有“法于阴阳,合于术数”的养生方法,其根本即在于养阳。
因此说,只要阳气养得充足了,生命之火就会持续不息,活到天年亦有可能。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养生就是要养阳。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饮食寒热要平衡,凉的与温的混杂着吃,这样才能保持阳气不损。
但若体质已经偏虚偏寒,就要多吃些温性的食物,以提高机体的阳气。
因此说,阳虚的人当重视养阳扶阳,晨起喝姜糖水,平时少吃寒凉食物;而相火偏旺的人吃些寒凉性的水果反而更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养生治病首要扶阳”“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阳气若足千年寿”……在市面上热销的养生保健书籍中,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
确实,阳气对人体至关重要。
《黄帝内经》中《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者,卫外而为固”。
也就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
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阳气上面。
长寿的人往往是阳气足的,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
我们的身体壮不壮实,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生化作用,人体靠阳气生化气血、精血津液;二是宣化作用,人体的气血、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阳气输送、散布;三是卫外作用,阳气有防御和卫外作用,即抵御疾病。
阳气是如何被损耗的阳气既然这么重要,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身体内的阳气有怎样的脾性?又是怎样被损耗掉的?【个例一】作息紊乱伤阳气一位因为生物钟紊乱导致阳气不足的患者,她是一位实习护士,23岁,主要症状是“不管睡多长时间,每天醒来人总是很困倦”。
经医生细问之后,找到了女护士的病因:三天两头上夜班,每天总要忙到凌晨两三时才睡。
作息时间与阳气升降出入规律相违背,体内阳气就消耗得快,而阳气不足,人就没精神,所以女护士即使每天睡到快中午才起床,还是会感到疲倦困乏。
阳气有升降出入的规律,春天阳气开始生发,夏天生发至极限,秋天开始收敛,到了冬天则潜藏起来。
若以一天来算,白天相当春夏,夜晚相当秋冬。
也就是说,每天早上当我们醒来睁开眼睛时,体内阳气开始生发。
到了中午,阳气生发到极限,然后渐渐衰退。
傍晚时阳气入阴,到了夜晚则潜藏起来。
阳气入阴,人就准备睡觉了。
人的生物钟实际上就是根据阳气规律来运转的。
专家【个例二】过度劳累耗阳气剧烈运动、过度劳累也会加速阳气耗损。
张大夫介绍,人体内的阳气处于一种动态的状态,但当人进行剧烈运动时,阳气就会向外发散。
她曾经接诊过一位患者,每当劳累时就会发烧。
张大夫认为该患者属于内伤发热。
《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张即腾跃的意思。
中医主张以静养生,尤其是傍晚、夜晚或秋冬季节阳气潜藏的时候,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个例三】过食生冷损阳气南宁长年天气炎热,不少市民有喝冷饮吃寒凉食物的习惯。
市民覃女士吃冰冻食物,很容易就拉肚子。
医生表示,这实际上就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张大夫解释,阳气在春天开始生发,逐渐往人的体表走。
到了夏天,阳气最旺盛,人体内的阳气基本都散发到体表,留在体内的阳气就少,抵御疾病的能力就随之减弱,此时过食寒凉食物,就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脏腑阳气不足会怎样专家指出,阳气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反映在功能方面。
阳气好比热能,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转,全靠它来推动。
体内的阳气一旦损耗过多,那么五脏六腑的功能就会出现问题。
肺阳不足人易外感主要症状:肺阳虚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感冒、咳嗽,且病的时间也较长。
肺阳不足的小孩,常会面色晃白,容易外感。
调理要点:中医认为“形寒食冷则伤肺”,因此肺阳不足的人调理最关键的地方,张大夫认为是,“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咸”,也就是说饮食要根据自身状况,不宜过食五味,并要随着气候变化来添减衣服。
肾阳不足,泌尿系统多疾患主要症状:张大夫曾接诊过一位病例,患者为60多岁的男性,因骨头痛来就诊。
经过详细问诊,张大夫了解到患者年轻时有冬泳习惯,这正是他的病因所在,因为冬天时阳气闭藏,此时过度运动或剧烈运动,会使阳气往外宣泄。
肾阳不足的表现多样,主要有两大类表现,一是表现为肾气化滤水功能失常,即表现为小便频多或小便排不出;二是表现为生殖功能异常,如男性的阳痿、女性的月经不调。
调理要点:平时饮食宜多吃温补食物如羊肉,傍晚及秋冬季节避免剧烈运动,冬天阳气闭藏的时候,尽量早睡晚起,使阳气得到很好的储藏。
心阳不足人体血运则差主要症状:血液的运行主要是靠心阳的推动,一旦心阳不足,人体血液循环就会变差,心血容易淤堵,人就会出现后背寒冷、胸闷、心痛、胸痛等症状。
临床上,不少冠心病病人存在心阳不足的现象。
调理要点:要补心阳,张大夫建议用桂枝甘草汤。
具体用量要根据实际病情,临床上对于病情一般的病人,张大夫会以桂枝10克、甘草6克这么一个方子来调理;对于病情较重的,甘草则增至30克,桂枝用10~15克。
脾阳虚消化功能差主要症状:脾主运化,脾阳不足,则运化水谷功能会失常,人就会出现纳呆(胃口不好),进食不消化、胃腹胀满、大便完谷不化(即吃进什么就拉什么,食物完全不消化)、溏烂。
调理要点:饮食忌生冷、肥甘厚腻,宜吃清淡、软的食物;多吃五谷杂粮如八宝粥、莲子、扁豆、淮山等健脾的食物。
值得提醒的是,脾阳虚的人喝水不宜过多,因为会加重脾的运化负担;中医认为水果属生冷食物,脾阳虚的人也不宜多吃。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近些年,我在坐诊的时候,有时一上午开的都是附子、肉桂、干姜、苡仁、泽泻等扶阳祛湿的药物,给我抄方的学生好奇地问:"老师,这些病人得的难道是同一种病吗?您开的药方怎么都是这几味呢?"我很欣慰地对他笑了笑,这回总算问到点子上了。
其实,尽管他们得的病并不一样,但一摸他们的脉象,都沉细无力,有时还伴有胸闷、心慌、气短、手脚冰凉等症状,在我看来,这就是典型的阳虚症状。
我周围不少朋友患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常年被这些慢性病困扰,他们经常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呢?"我一般这样回答:"你之前和现在所生的病,包括将来要生的病,都可以说是阳气虚弱引发的,因为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
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
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
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的运行循环,都需要阳气为之敷布运行,而血液、津液需要通过阳气的汽化作用,才能营养全身而产生精神活动和一切的脏腑机能活动,如此才能生生不息。
人体正常的体液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动,体液占人体70%,阳气不足,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人体湿邪过重。
正常的体液是滋润人体肌肤和运行五脏六腑必不可少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人体的病态反应。
少了就是火,多了就是痰湿。
现代人大部分的慢性病或疑难病症都是由阳气不足引起的体内阴液失调造成的。
有的朋友会想,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怎么好端端的阳气就跑掉了呢?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伤害我们阳气的不利因素,只是被我们忽略罢了。
那么什么消耗我们的阳气最多呢?是精神。
从中医角度讲,人体阳气五种外在表现的神、魂、魄、意、志,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
神属心,魂属肝,魄属肺,意属脾,志属肾,精神上的不调和,也会引发脏器的病变。
这种无形的阳气,随时左右着人体的健康,这也是养生最大的秘密。
今天把这个秘密告诉大家,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早日脱离疾病之苦,都能健康长寿。
就我们的形体来说,除去先天带来的疾病,24岁以前发的病,一般都没有大问题,因为人24岁之前先天的元阳之气很足,人体神经、肌肉、骨骼都处于最佳状态。
24岁以后,人们身上的压力会逐步增多,耗费精神过度,也就是耗费阳气过度,身体呈现出阴盛阳虚的状态。
所以24岁以后的成年人生病,更应该从精神、情志层面去找病因,大部分疾病是精神、情志受到损害造成的。
损害人们精神最大的因素之一,是现代社会的信息污染。
我们现在一天内接触到的信息,可能比古代人一辈子接触到的都多,每个人的心里都装满了事,脑子里也充斥着各类信息。
长此以往,人的精神受到的损害可想而知!比如说,一个人听到不好的消息,生气发火了,很可能马上就能感到血冲到头顶了,甚至一些人还会突发心脏病。
信息污染是伤人于无形的,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还单方面地认为是科技发展的象征。
俗话说,病从口入。
阳气遭受损伤比较大的另一个根源还来自于我们的饮食。
别看我们现在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其实大部分食物都受农药、化肥或者各种添加剂的污染,包括转基因食品。
长期食用被污染后的食物,会让我们五脏六腑的功能发生紊乱,反过来,五脏受损也会侵害到人的情志,肝不好的人易怒就是这个道理。
久而久之,人体也呈现出阳虚状态了。
现在非常流行吃反季节蔬菜,这恰恰违反了蔬菜自身的生长规律,因为食物本身所含有的生命能量发生了变化。
比如东北一年一季的大米看起来油润光泽,吃起来口感细腻圆润,就是因为它吸收了一年的天地精华之气,蕴涵的生命力也旺盛。
我经常听到一些人向我抱怨:"哎呀,现在的东西越来越不好吃了,我越来越没有食欲了。
"这些食物蕴涵的生命能量,满足不了身体的需求,这样的食物又如何能美味呢?人的身体好比银行,阳气就是我们使用的货币。
今天透支一点,明天透支一点,日积月累,银行就不干了。
当健康不断被透支时,身体就会告诉你哪儿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都是身体在提醒你:阳气不足了,货币透支了。
补足阳气也像理财那样,需要开源节流。
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很强的抵御外邪的能力,发挥这种能力的根本是培固自身阳气。
我后文将要提到的养生桩,就是让你把心静下来,以形控意,以意固形,让气血通畅运行,让机体自愈力处于最佳状态,养生桩是目前我发现的养阳最快捷有效的方法。
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
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
"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长生。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我在生活中还发现,在天热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能伤"阳"。
我的一位朋友,对孩子十分溺爱,有一年,他的儿子特别喜欢吃冷饮,每天冰激凌不断,到了冬天,那孩子就总是伤风感冒。
第二年,在我的劝说下,他很少给孩子吃冷饮了,那年冬天他的孩子感冒就少多了。
如果在夏天经常喝冰镇饮料,吹空调,露宿雨淋,很容易患伤阳之病,比如感冒、拉肚子、风湿等。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冬天衣着太厚,久居温室,大汗淋漓或过用辛热,多患伤阴之病,如咽喉肿痛、食欲不振、腹胀等。
很多时候,这些细节容易被人忽略,第二年得了病也不知因何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