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单元汇编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以下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手段和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序号政策名称手段1手段2目的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存贷款基推利

抑制总需求,给经济
“降温”
③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存贷款基准利

刺激总需求增长,
拉动经济增长
④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信贷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09年11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6%,由负转正。

有专家发出了通胀预警。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发生时
①物价上涨②居民购买力提高
③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④外汇汇率升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A.纸币在流通中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B.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
C.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
D.制造假币犯法,使用假币不受法律制裁
4.下列观点对图1、图2认识正确的是()
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
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
C.图1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通货膨胀
D.图2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经济过热
5.专家认为:“当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就要加息;当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就要降息。

” 这是因为
①加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②加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
③降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④降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

防止通货紧缩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地反映了通货紧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顺序的是()
①社会投资减少②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
③社会失业率上升④经济衰退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
7.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共同点是()
A.都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B.都是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C.都表现为物价的上下变动
D.都是由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严重不相符所引起
8.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继续保持在“1时代”,这预示着下半年通货紧缩压力加剧。

持续的通货紧缩,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①居民消费意愿降低,储蓄意愿提高②企业营利水平下降,投资欲望减弱
③就业水平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④社会的总供需平衡,物价持续下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7年,我国将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意味着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闹“钱荒”。

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
A.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
B.是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
C.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利润
D.有利于增加储户的收益
10.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二者都会( )
A.使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 B.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C.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D.造成货币不断升值
11.对于消费者而言物价下跌意味着用同样多的货币能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B.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C.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D.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12.某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78%(整存整取),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7.9%。

小张年初存人了1万元半年定期存款,到期时
A.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上升B.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下降。

C.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没有变化D.CPI变化对小张没有任何影响
13.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下列能计入我国社会总供给的是
①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出口89.1万辆
②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812亿
③海关总署召开新闻发布会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铁矿砂达10.7亿吨
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609万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会议指出,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

数字货币是国家法定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货币形态。

其结算、存储等环节都可以在没有人工核准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并保存所有路径信息。

数字货币的推出()
①在信息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实现金融数字化,有利于提升交易活动的便捷性
②伴随着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变革,优化支付体系,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③丰富和完善货币的职能,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
④有利于降低货币供给、流通的成本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5.假如在2017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5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货币的发行量应该为(),如果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元,会引起()。

A.8000 0.5 通货膨胀
B.4000 0.2 购买力下降
C.1600 0.2 纸币升值
D.200 0.3 购买力提高
16.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1月公开宣布尽快推出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

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都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①能够提高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②与传统货币相比在本质上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可以有效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
④流通后能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经济波动的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15年全年,我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低迷,同比上涨1.4%,创6年新低,存在通货紧缩风险。

对通货紧缩可能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总需求提高,经济过热
B.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
C.企业产品积压,利润下降
D.投资收益提升,投资热情提高
18.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文称。

“我国居民消费运行总体平稳,消费升级的大势没有改变。

9月核心CPI降至近两年低点经济运行无通胀风险。

下列关于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纸币发行量不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普遍上涨
B.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
C.只要增加纸币量,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引导物价上涨
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
19.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20.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相同之处
A.都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所引起的 B.都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都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D.都是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引起
21.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
A.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多,物价是否持续下跌
B.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与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
C.物价是否上涨与经济是否快速增长
D.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多,物价是否持续攀升
22.假定一国2019年全社会使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亿单位,平均价格水平为10美元/单位,在这一年里单位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2019年该国货币发行量应为
_____亿美元。

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2000亿美元,这时1美元相当于原来的______美元,会引起_______.()
A.2000 1 币值稳定B.5000 2.5 通货紧缩
C.1000 0.5 通货膨胀D.4000 2 币值升值
23.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应用。

一般认为,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支出。

产业的社会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加上生产者剩余之和,或者等于总消费效用与生产成本之差。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剩余的是:
①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施最低保护价政策②国家继续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
③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④通货紧缩导致价格普遍下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4.如图所示,假如“企业”代表社会总供给,“公众”代表社会需求,“进水口”代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出水口”代表公众储蓄。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企业”>“公
众”时,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出水口”水量,扩大消费需求
B.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加有效供给
C.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实现“企业”和“公众”总量平衡
D.从“进水口”减少水量,缩小生产规模,保持管道中流量的稳定
25.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

依据材料推断合理的是
(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

PMI高于50%,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总体收缩。

①生产性需求扩张,供给需求更趋于活跃
②实体经济提速,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③春节后企业集中开工,生产经营活动加快
④宏观调控显效,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的表述可以看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手段和目的是正确的,①③项符合题意;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手段,不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②项说法错误;增加税收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手段,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
①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

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②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

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③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D
解析:D
【详解】
①③④: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发生时,会出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国货币贬值,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通货膨胀发生时,由于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会导致居民购买力降低而不是提高,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3.A
解析:A
【详解】
A:纸币在流通中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符合题意。

B:纸币虽是国家发行的,但国家不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故B项错误。

C:应是纸币发行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

故C项错误。

D:制造假币犯法,使用假币受法律制裁。

D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A。

4.D
解析:D
【详解】
AC错误,图1表示商品供大于求,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会下跌,出现通货紧缩;
B错误,D正确,图2表示商品供不应求,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会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经济过热。

故选:D。

5.C
解析:C
【详解】
①正确②错误,加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③错误④正确,降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

故选C。

6.C
解析:C
【详解】
C符合题意,出现通货紧缩后,流通中的货币量会减少,导致社会投资减少,失业率上升,经济萎靡不振,故其连锁反应顺序是②①③④;因此,A、B、D不合题意。

故选C。

7.D
解析: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没有难度,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由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严重不相符所引起,D符合题意当选;A指的是通货膨胀,不是两者共同点,排除;B指的是通货紧缩,不是两者共同点,排除;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D。

8.A
解析:A
【解析】持续的通货紧缩,会造成企业营利水平下降,投资欲望减弱,经济发展乏力,居民收入下降,消费意愿降低,由于对未来预期不乐观,有钱不敢花,储蓄意愿提高。

①②项符合题意;持续的通货紧缩会使社会的总供需不平衡,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物价持续下跌,就业水平持续下降,居民收入减少。

故③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通货紧缩是指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

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是供过于求的状况。

9.B
解析:B
【详解】
A错误,通货膨胀的根源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避免不了通货膨胀的出现;
B符合题意,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
C不合题意,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与商业银行利润没有直接关系;
D不合题意,储户的收益与利率有直接关系,与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没有直接关系;
故选B。

【点睛】
货币的供给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0.C
解析:C
【解析】此题考查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共同点。

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

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的全面持续上涨,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的全面持续下跌,它们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故C正确;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贬值,会使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通货紧缩情况下,会造成货币不断升值,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故ABD不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共同点,排除。

故选C。

11.C
解析:C
【详解】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企业生产成本升高而不是降低,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通货紧缩会导致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减少而不是增加;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通货紧缩会导致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故入选。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通货紧缩会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会上升而不是下降,故排除。

故答案为C。

【点睛】
传导性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

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

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

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12.B
解析:B
【详解】
此题考查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准确理解题意。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于同期存款利率,意味着存款贬值,即货币购买力下降,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D
解析:D
【解析】
①应计入进口国的总供给,而不是我国的总供给,故阿劈出;②形成社会总需求,不符合题意;中国进口铁矿砂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会增加我国的总供给,故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为D。

14.C
解析:C
【详解】
①④:数字货币是国家法定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货币形态,其结算、存储等环节都可以在没有人工核准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并保存所有路径信息。

这表明推行数字货币有利于降低货币供给、流通的成本,同时在信息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实现金融数字化,可以提升交易活动的便捷性,①④符合题意。

②:数字货币只是货币的数字化,其发行与抑制通货膨胀没有必然联系,②错误,排除。

③: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会改变货币的职能,③中的“丰富和完善货币的职能”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2017年货币的发行量应该为5000*8/5=8000亿元;如果货币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8000/16000=0.5元,会引起通货膨胀,故A项正确;BCD项均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
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可有效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故①③适合题意;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国家法定货币,并没有改变货币的本质,更不能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经济波动的发生,故②④错误;
故选B。

17.C
解析:C
【解析】
A项是通货膨胀可能带来的影响,不选;通货紧缩使市场萎缩,生产低迷,人们收入减少,B项不选;通货紧缩会造成产品积压,利润下降,C项正确;在通货紧缩时,生产低迷,投资收益普遍下降,D项不符实际,故本题答案选择C。

【考点定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名师点睛】通货紧缩是指纸币的发行量低于流通过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的物价全面持续下降现象。

这种现象会导致生产缩减,市场萧条,失业人数增多,居民收入下降,对经济发展不利。

1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B选项错误,物价上涨有可能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不是通货膨胀;C选项错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才可能引发通货膨胀;D选项错误,表述颠倒了物价上涨与增发纸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纸币发行量不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普遍上涨。

故本题选A。

【点睛】
纸币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

19.B
解析:B
【详解】
AD错误,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说明其物价过高,货币购买力下降,工薪阶层实际收入减少,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会导致居民生活质量下降;
B正确,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通货膨胀率会大大超过储蓄的收益率,居民储蓄所得利息变少,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错误,发生通货膨胀时,物价较高,短时间内生产者所获得利润会增加,进而提高生产者的投资欲望,居民投资渠道会更加多元化。

故选B。

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A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也不会引发通货紧缩,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通货膨胀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紧缩不是,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通货紧缩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通货膨胀不是,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引起,入选。

故本题选D。

2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因此,判断的标准主要是看货币供应量是否过多,物价是否持续攀升,D符合题意;物价持续下跌是通货紧缩,A说法错误;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与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等都不是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的标准,B说法错误;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与经济快速增长并不等于通货膨胀,C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①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②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③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抑制通货膨胀,防止通货紧缩,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22.C
解析:C
【详解】
C: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可以计算出2019年该国货币发行量=500×10÷5=1000亿美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2000亿美元,这时1美元相当于原来的1000÷2000=0.5美元,会引起通货膨胀,C正确。

ABD:这三项均计算错误,排除A、B、D。

故本题选C。

23.C
解析:C
【详解】
①: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施最低保护价政策,即价格提高,买者感觉所获得的额外利益会减少,不利于提高消费者剩余,①不合题意。

②:国家继续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买者感觉所获得的额外利益会增加,则意味着消费者剩余可能会增加,②符合题意。

③: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此时商品价格下降,买者感到获得额外利益增加,有利于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