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心理学实验设计

心理学实验设计

心理学实验设计心理学实验设计是为了测试和研究心理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有组织的科学研究。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个心理学实验设计的例子,来测试成人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策略。

实验题目:成人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策略实验目的:了解成人在面对压力时所采用的心理应对策略,以及不同策略对于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实验假设:不同的应对策略会对成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实验参与者:100名成年男女,年龄在25-35岁之间。

实验设计:1. 筛选和随机分组:参与者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筛选,选择无精神疾病的健康成年人。

随机将他们分为三组:积极应对组,消极应对组和控制组。

2. 实验条件:每组参与者分别面对不同的压力情境,如模拟工作压力场景或社交互动压力场景。

每个场景都尽量调整到具有一定的压力感。

3. 数据采集: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参与者在不同应对策略下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例如,测量参与者的心率、血压、自我报告的情绪、面部表情等。

4. 应对策略干预:积极应对组和消极应对组参与者将接受针对性的干预。

积极应对组将接受心理训练,如认知重构和放松训练,以提高他们的积极应对能力。

消极应对组将接受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负面信息,以增加他们的消极应对策略。

5.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方法分析参与者在不同应对策略下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差异。

比较控制组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以验证实验假设。

预期结果:预计积极应对组的参与者在面对压力时,情绪更稳定且更能有效地应对困难。

相比之下,消极应对组的参与者可能表现出更强的情绪负担和不适应。

控制组的参与者预计表现出一种中间状态。

实验重要性:这个实验有助于深入了解成人面对压力时的不同应对策略,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来指导心理干预和自我调理。

心理学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心理学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心理学实验的设计与分析引言心理学实验是研究者通过科学的方法探索和解释人类心理现象的重要手段。

正确的实验设计和分析可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研究者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实验的设计与分析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心理学实验研究。

一、实验设计1. 研究问题的明确在进行心理学实验前,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并确立研究目的,例如探究特定行为、思维或情绪现象的成因,或验证特定理论的假设等。

明确的研究问题对实验设计至关重要,有助于指导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2. 变量的选择与操作在实验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当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操纵的变量,可以是实验条件、实验材料等;因变量是研究者观察和测量的变量,用于判断自变量对其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干扰变量,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设计的类型常见的心理学实验设计包括前后测试设计、双盲设计、随机对照设计等。

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和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实验设计类型有助于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 受试者的选择与招募实验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受试者的特征和数量。

在实验设计中,需要明确受试者的特征,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并合理选择和招募受试者样本,以保证实验结果的代表性和推广性。

二、实验分析1. 数据收集与整理在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收集、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

这包括将实验结果进行编码,并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输入和整理,以便后续的统计分析。

2. 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根据实验设计和数据类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是实验分析的关键。

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回归分析等。

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从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回答研究问题。

3.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在实验分析中,需要利用统计方法对研究的参数进行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可以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取值范围,而假设检验则用于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支持或拒绝研究假设。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五、研究内容
1.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资料、生活事件、心理应激源等。
2.行为实验:设计实验任务,观察和记录特定心理现象的行为表现。
3.心理测量: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如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等,评估心理现象。
4.数据分析:探讨各组间的差异,分析影响特定心理现象的因素。
六、预期成果
1.揭示特定心理现象的群体差异及其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
3.伦理问题:保护研究对象隐私,遵循伦理原则。
4.实验偏差:采用双盲设计,控制实验条件,减少偏差。
九、总结与展望
本实验设计方案旨在深入探讨特定心理现象,为心理健康领域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精细的数据分析和合理的成果应用,预计将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实践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本方案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研究框架和方法论参考。
二、研究目的
1.描述并比较特定心理现象在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背景人群中的差异。
2.探究影响特定心理现象的主要心理社会因素。
3.为心理干预策略和心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选取我国城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方法,计划招募800名成年人。
2.实验方法:采用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行为实验和心理测量技术。
(2)青年女性组(年龄:18-35岁,性别:女)
(3)中年男性组(年龄:36-55岁,性别:男)
(4)中年女性组(年龄:36-55岁,性别:女)
4.实验流程:
(1)发放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等。
(2)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特定心理现象的表现。
(3)使用心理测量工具,评估研究对象的特定心理现象水平。
2.构建特定心理现象的影响因素模型。

心理学实验设计要点

心理学实验设计要点

心理学实验设计要点在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设计是获取可靠和有价值数据的关键步骤。

一个精心设计的实验能够有效地回答研究问题,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心理学实验设计的要点。

一、明确研究问题首先,要明确你想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这看似简单,实则至关重要。

一个清晰、具体且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是实验设计的基础。

比如,你是想探究压力对记忆能力的影响,还是想了解社交环境对个体情绪调节的作用?研究问题的明确有助于确定实验的变量、方法和预期结果。

在确定研究问题时,要考虑其可行性和创新性。

可行性意味着你有条件和资源来实施这个实验,包括被试的获取、实验设备的可用性等。

创新性则要求你的研究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或者为已有的理论和观点提供新的视角和证据。

二、确定实验变量实验变量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元素,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或改变的因素,它被认为是导致因变量变化的原因。

例如,在研究睡眠时长对注意力集中程度的影响时,睡眠时长就是自变量。

因变量是被测量和观察的反应变量,是研究者想要预测和解释的结果。

在上述例子中,注意力集中程度就是因变量。

控制变量则是那些可能影响实验结果,但又不是研究者感兴趣的变量。

例如,被试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在实验中加以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

三、选择合适的被试群体被试的选择对于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具有重要意义。

被试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你所研究的总体特征。

例如,如果你的研究是关于青少年的情绪问题,那么选择的被试应该是青少年,而不是成年人或儿童。

同时,要考虑被试的数量。

样本量过小可能导致结果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而样本量过大则会增加实验的成本和难度。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来计算所需的最小样本量。

此外,还需要注意被试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同质性较高的被试群体可能会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但也可能限制了实验结果的普遍性。

心理学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心理学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一、实验名称情绪调节能力训练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情绪调节能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探讨情绪调节能力训练对个体情绪稳定性的影响。

3. 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对象某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5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

四、实验材料1. 情绪调节能力问卷:用于测量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情绪调节能力。

2. 情绪调节能力训练手册:包括情绪调节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3. 训练材料: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用于训练实验组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五、实验方法1.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情绪调节能力问卷的测试,了解两组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水平。

2. 实验过程:(1)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情绪调节能力训练,每周2次,每次90分钟。

训练内容包括:a. 情绪调节理论讲解;b. 情绪调节技巧训练;c. 情绪调节案例分析;d. 小组讨论与分享。

(2)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心理学课程学习,不进行情绪调节能力训练。

3. 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情绪调节能力问卷的测试,比较两组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变化。

六、实验步骤1. 实验前:向实验对象说明实验目的、过程和方法,征得同意后进行问卷测试。

2. 实验过程中:(1)实验组:按照情绪调节能力训练手册进行训练,记录训练过程和效果。

(2)对照组: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进行学习,不进行情绪调节能力训练。

3. 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情绪调节能力问卷的测试,记录数据。

七、数据处理与分析1. 使用SPSS软件对实验前后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情绪调节能力变化。

2. 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情绪调节能力变化的显著性。

八、预期结果1. 实验组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在实验后显著提高。

2. 对照组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在实验后无明显变化。

九、实验总结本实验旨在探讨情绪调节能力训练对个体情绪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实验,期望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提供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能力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及其分析方法

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及其分析方法

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及其分析方法心理学实验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内在机制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实验设计及其分析方法。

一、设计心理学实验的步骤1.确定实验问题设计心理学实验前,需要确定实验问题。

实验问题应该是明确、具体并且有相关性的。

例如,我们想研究孤独对人类行为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设定以下实验问题:孤独是否会导致人类行为的改变?2.制定假设在确定实验问题后,接下来需要制定假设。

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假设检验,实验设计也不例外。

假设是对研究问题的预测性陈述。

例如,我们可以假设孤独会导致人类行为的改变。

3.选择实验参与者实验设计需要选取参与者。

参与者可以是来自社会各层面的人群,但是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特征和标准:要有代表性,要有可比性,要尽可能控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因素。

4.制定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是心理学实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实验材料应该是根据实验假设和预测研究问题设计的,一般包括任务、量表、仪器、现象的记录等等。

5.随机分组心理学实验中,随机分组是很重要的一环。

随机分组可以控制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并增加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如通过随机分组来消除参与者或环境的个体差异,增加实验效度等等。

6.进行实验在进行实验时,需要尽量保证实验的可控性。

实验者需要在实验开始前清晰地说明实验目的和参与者的权利,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对参与者进行保护。

同时,实验者需要仔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二、心理学实验数据分析方法1.测量手段的应用数据分析要依据测量的数据来进行,所以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非常必要。

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测量手段包括问卷调查、观察、实验、统计等等。

2.研究方法的选择心理学实验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如实验组对照组对比法、事例对比法、交叉设计法。

每种方法都有特点,需要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研究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3.数据分析的处理方法数据分析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如抽样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检验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等。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方法心理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方法心理学实验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的有效手段,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背后的机制。

在进行心理学实验时,正确的设计和实施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心理学实验设计和实施方法。

一、实验设计方法1. 实验目的确定在进行心理学实验之前,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

实验目的应该明确、具体,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或者问题。

2. 变量选择实验中有两种主要的变量,即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者有意操作和改变的变量,而因变量是实验者观察和测量的变量。

在实验设计时,需要选择适当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便研究相关的心理现象。

3. 实验组和对照组设置在实验设计中,常常需要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特定的处理或介入,而对照组则接受标准条件下的处理或介入。

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可以判断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是否是由实验处理或介入引起的。

4. 随机分组和对照为了避免实验结果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通常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这样可以保证两组之间的差异是由实验处理或介入引起的而非个体差异导致的。

5. 实验材料和任务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问题,设计合适的实验材料和任务。

实验材料和任务应具有一定的标准化,以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并且能够准确地测量所要考察的心理现象。

6. 控制变量在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控制一些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变量,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这些变量称为控制变量,可以通过在实验设计中加入额外条件或使用随机分配的方法进行控制。

二、实验实施方法1. 实验前的说明和知情同意在实验开始之前,需要向参与者提供必要的实验说明,并获得他们的知情同意。

实验说明应包括实验的目的、程序、可能的风险和福利等信息,以确保参与者了解实验的性质并自愿参与。

2. 实验环境的准备在进行实验时,需要准备适当的实验环境,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设计
实验一:情绪和记忆的相关性研究
实验目的:研究受试者的情绪对记忆能力的影响
实验方法:实验将由20名受试者组成,他们将被要求观看20张图片,每张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例如开心,伤心,害怕,厌恶等等。

每个受试者将被分配到两个组,一个组接受情绪暗示,另一个组没有
接受情绪暗示。

再次检查受试者时,如果有任何受试者表现出明显的情绪
反应,则将被移出试验组。

实验步骤:
1.首先,受试者被要求填写一份关于他们自身的抑郁情况的问卷,以
便对受试者的情绪状态进行初步评估。

2.其次,受试者将按照实验条件观看20张图片,每张图片将展示不
同的情绪,受试者可以选择是否受到情绪暗示,如果受试者选择了被情绪
暗示,则受试者将被要求观看暗示的图片;如果受试者不受情绪暗示,则
受试者将被要求观看每个图片一次。

3.接下来,受试者将被要求在观看过这些图片后对这些图片的细节进
行回忆。

4.最后,受试者的记忆细节将被记录,以便与初步评估的情绪和暗示
的情绪进行比较,以及他们的记忆能力是否受到情绪影响。

实验预期:
预期结果:在本次实验中。

高中心理学课堂的实验设计

高中心理学课堂的实验设计

高中心理学课堂的实验设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它不仅关注人的思维、情感以及个体差异,还涉及到社会心理、发展心理等各个方面。

在高中心理学课堂,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并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本文将探讨几个适合高中心理学课堂的实验设计。

实验一:短期记忆容量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试学生的短期记忆容量,了解记忆的限制和记忆效应。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段数字串(例如:1 2 3 4 5 6 7 8 9 10)。

2. 按照阅读速度,将数字串展示给学生,并要求他们用纸和笔记录下来。

3. 让学生回忆他们刚刚看到的数字串,并写下来。

4. 根据学生回忆的准确率,计算他们的短期记忆容量。

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了解到不同学生的记忆容量有所差异。

2. 分析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模式,如数字串的顺序错误、遗漏、替换等。

实验二:暗示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暗示实验,观察学生对于外界暗示的反应。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系列与学习能力有关的暗示词语,如“聪明”、“天才”、“愚蠢”等。

2. 将这些词语逐个展示给学生,要求他们在心里自我评价。

3. 让学生写下他们在每个词语出现后的自我评价。

4. 统计学生在不同暗示词语下的自我评价反应。

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学生在面对外界暗示时的心理反应和自我评价。

2. 分析学生对于正面暗示和负面暗示的不同反应,了解暗示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

实验三:社交压力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模拟社交场景,观察学生在社交压力下的行为和心理反应。

实验步骤:1. 设计一个社交场景,如模拟面对陌生人的自我介绍情境。

2. 随机选取一部分学生作为被试,让他们参与到社交场景中。

3. 观察学生在社交场景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感受。

4. 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获取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反馈。

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学生在社交压力下的不同反应和应对策略。

2025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要点

2025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要点

2025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要点在决定踏上 2025 年考研心理学的征程时,实验设计无疑是需要重点攻克的一个关键环节。

实验设计不仅是对心理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考察考生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阐述 2025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的要点。

一、明确研究问题这是实验设计的起点,一个清晰、具体且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至关重要。

首先,要基于对心理学领域的广泛了解和深入思考,挖掘出感兴趣且具有研究潜力的主题。

比如,探究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自尊的影响,或者研究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的损害机制等。

在确定研究问题时,需要注意其可行性。

要考虑是否能够通过现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进行有效的测量和操作,同时也要评估所需的研究资源和时间是否在可承受范围内。

二、提出研究假设有了明确的研究问题后,接下来就要提出合理的研究假设。

假设是对研究问题可能结果的预测,它应该基于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探索性。

假设的表述要具体、明确,通常采用陈述句的形式。

例如,如果研究问题是“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自尊的影响”,那么研究假设可以是“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降低青少年的自尊水平”。

三、选择实验类型根据研究问题和假设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实验类型。

常见的实验类型包括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和混合设计。

被试内设计是指同一组被试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其优点是能够有效控制个体差异,但可能存在顺序效应等问题。

被试间设计则是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处理组中,避免了顺序效应,但个体差异的控制相对较难。

混合设计则结合了被试内和被试间设计的特点。

在选择实验类型时,需要综合考虑研究问题的特点、实验条件和对误差的控制要求等因素。

四、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和改变的变量,因变量则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对于自变量,要明确其定义、水平和操作方式。

比如,在研究“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的损害机制”时,自变量可以是睡眠剥夺的时长,分为 0 小时、6 小时、12 小时等不同水平,操作方式可以通过控制被试的睡眠时间来实现。

心理学实验设计

心理学实验设计

心理学实验设计引言心理学实验设计是研究心理学现象和原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精心设计和实施实验,可以帮助心理学研究者深入了解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背后的机制。

本文将介绍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设计,以便读者可以理解心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实验题目“情绪影响记忆的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考察情绪对记忆的影响。

我们希望了解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人们对信息的记忆能力是否有所不同。

实验假设我们的实验假设是情绪会对记忆产生影响。

具体来说,我们猜测在积极情绪下进行记忆任务时,参与者的记忆表现会比在消极情绪下进行记忆任务时更好。

实验参与者•年龄:18-30岁•性别:男女均可•无心理或认知障碍•无眼睛疾病或视力问题实验材料•积极情绪诱发图片(例如阳光明媚的风景照片、笑脸等)•消极情绪诱发图片(例如悲伤的画面、恐怖的画面等)•记忆测试材料(例如一系列单词或图片)实验步骤1.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积极情绪组和消极情绪组。

2.参与者进入实验室后,首先填写问卷以获取个人信息和基本情绪状态评估。

3.参与者在静音的环境中观看积极或消极情绪诱发图片,持续时间为5分钟。

4.在情绪诱发后,参与者进行记忆测试。

记忆测试可以采用识别、回忆或更新等方式进行。

5.参与者完成记忆测试后,填写有关情绪和记忆体验的问卷调查。

6.实验结束,参与者得到适当的奖励和感谢。

数据分析通过实验收集的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索情绪对记忆的影响。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这些统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检验实验假设并得出相关结论。

实验控制与伦理在进行心理学实验时,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信度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些实验控制和伦理问题包括:•随机分组:通过随机分组可以减少主观偏见,并增加实验的可信度。

•随机呈现和顺序平衡:确保实验中的刺激材料和任务以随机顺序呈现,以避免先前刺激的影响。

•维持恰当的伦理标准: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参与者知情同意,并保护其隐私和权益。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表现,通过对不同实验组的心理学实验进行设计和观察,来分析人们在特定条件下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表现。

二、实验背景。

心理学实验设计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设计实验,可以更加客观地观察和分析人们的心理活动。

本实验将根据不同的情境和条件,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以期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心理学数据。

三、实验内容。

1. 实验一,情绪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对实验对象进行情绪激发,观察他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心理表现。

实验对象将被分为愉快、悲伤和中性情绪三组,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反应、情绪表达和认知能力,来分析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心理变化。

2. 实验二,社会压力。

本实验将对实验对象进行社会压力的实验,通过模拟社会压力情境,观察实验对象在压力下的心理变化和应对方式。

实验对象将分为高压力组和低压力组,通过观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应激反应和情绪调节能力,来分析社会压力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3. 实验三,注意力分配。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对实验对象进行注意力分配的实验,通过不同的任务和干扰条件,观察实验对象的注意力分配情况和认知表现。

实验对象将分为单任务组和多任务组,通过观察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度、任务完成情况和错误率,来分析不同注意力分配情况下的心理变化。

四、实验方法。

1. 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对象应为成年人,无严重心理疾病和认知障碍,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 实验材料的准备,根据不同实验内容,准备相应的情绪激发材料、社会压力情境模拟材料和注意力分配任务材料。

3. 实验流程的设计,根据实验内容,设计详细的实验流程和步骤,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可靠性。

4. 实验数据的收集,通过观察记录、问卷调查和实验任务完成情况等方式,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整理。

五、实验预期。

通过以上实验设计,我们预期可以获得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学数据,分析人们在特定条件下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表现,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更加客观和全面的数据支持。

心理学实验设计案例

心理学实验设计案例

心理学实验设计案例心理学实验设计是心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设计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心理学实验设计案例为例,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以及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人类在面对压力情境时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进一步了解压力对个体心理活动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因为他们通常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

2. 实验环境,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压力情境,采用声音、图片等方式诱发压力感受。

3. 实验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受到压力刺激后进行心理测试,对照组不受压力刺激进行相同测试。

4. 实验过程,记录实验对象在压力情境下的生理指标变化、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

5. 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压力情境下的心理活动差异。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受到压力刺激后,实验组的心率、皮肤电反应等生理指标明显增加,情绪变化较大,行为表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对照组在无压力刺激下表现相对稳定。

实验结论:压力对个体心理活动有明显影响,表现为生理指标的变化、情绪的波动和行为的调整。

这一结论对于理解压力对人类心理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1.明确实验目的和研究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2.选择适当的实验对象和环境,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严格控制实验变量,避免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合理使用实验工具和技术手段,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解释,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总结:心理学实验设计是心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和实施,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为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健康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科学原则,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心理学实验设计要点

心理学实验设计要点

心理学实验设计要点在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个精心设计的实验能够有效地探究心理现象,为理论的构建和验证提供有力的支持。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心理学实验设计的要点。

一、明确研究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这看似简单,实则是实验设计的基石。

研究问题应该具体、清晰,并且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比如,是想探究压力对记忆能力的影响,还是观察社交环境对个体情绪调节的作用?只有明确了研究问题,后续的实验设计才有方向。

二、提出研究假设在明确研究问题后,需要提出一个或多个研究假设。

假设是对研究问题可能结果的预测。

假设应该基于现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例如,如果研究压力对记忆能力的影响,可能的假设是“高压力环境会降低个体的记忆表现”。

三、选择实验类型心理学实验主要有三种类型: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能够最大程度地控制变量,但其结果的外部效度可能受到一定限制,即难以直接推广到现实生活中。

现场实验是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的,更贴近现实生活,外部效度较高,但控制变量的难度相对较大。

自然实验则是利用现实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条件进行研究,例如比较经历过地震的人群和未经历过地震的人群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

在选择实验类型时,需要综合考虑研究问题的性质、可操作性以及对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要求。

四、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或改变的变量,因变量则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变量。

例如,在研究光照强度对阅读速度的影响时,光照强度就是自变量,阅读速度就是因变量。

自变量的选择要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且能够有效地引发因变量的变化。

因变量的测量要准确、可靠,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区分度。

五、控制额外变量额外变量是指除了自变量以外,可能影响因变量的其他因素。

如果不加以控制,额外变量可能会干扰实验结果,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

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消除法、恒定法和平衡法。

心理学著名的实验设计

心理学著名的实验设计

心理学著名的实验设计
1. 斯坦福监狱实验:由心理学家菲利普·齐姆巴多(Philip Zimbardo)设计的一项实验,目的是研究监狱环境对人的影响。

实验
通过招募志愿者将其分为囚犯和监狱警卫,并在一个模拟监狱中进行。

结果显示,短时间内监狱环境会导致囚犯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而警
卫则会变得残忍和冷酷。

2. 梦幻实验:由苏格拉底提出,试图回答“什么是真实的”这
个哲学问题。

他让学生们想象自己睡着后梦到自己在做某种活动,甚
至无法分辨梦境与现实,从中得出我们的感知把世界分成了客观和主
观两个层面。

这个实验包含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

3. 阴暗实验:由亨利塔·克拉克(Henrietta Leavitt)在20
世纪初期设计,通过观测星系中变星的亮度,以此来测定不同远离地
球的恒星距离。

她发现星体的亮度与其距离呈现规律性关系。

4. 束缚实验:由斯坦利·米洛格拉德设计,旨在探究人类对自
由的需求。

实验中,参与者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穿着特殊的衣服,限
制了其行动能力。

结果显示,束缚对人的精神和身体都有负面影响,
使其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和情绪。

5. 加仑特实验:由艾伦·加仑特(Alan Garnham)设计,用于
研究语言理解过程。

参与者需要判断呈现在屏幕上的单词是不是英语
中的实词(有意义的词汇),结果显示,人们会基于语境、规则和先
入为主的想法来理解所见的单词。

心理学实验设计

心理学实验设计

心理学实验设计教案主题:心理学实验设计引言:心理学实验是研究心理现象和事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控制变量、测量结果,从而验证假设或推断心理规律。

本教案将介绍心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和一些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设计和开展心理学实验。

一、问题的提出在开始设计心理学实验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

问题的提出应该明确、具体,并且能够通过实验来回答。

例如,我们可以提出如下问题:音乐对人的情绪有何影响?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的情绪有何影响?二、假设的提出在问题明确之后,需要提出研究的假设。

假设是对研究问题的一种猜想或推测,通过实验来验证。

例如,我们可以提出如下假设:听悲伤音乐会使人感到悲伤,而听欢快音乐会使人感到愉悦。

三、实验变量的确定接下来, 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中独立变化的因素,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

以前面提到的问题为例,自变量即为音乐类型,因变量为人的情绪。

四、样本的选择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确定实验所需要的样本数量和样本特征。

样本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可以通过随机抽样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五、实验的设计根据问题和假设,确定实验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流程。

例如,在研究音乐对情绪影响的实验中,可以设计如下步骤:1. 随机分配参与者,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听悲伤音乐,一组听欢快音乐。

2. 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以在实验开始前,让参与者填写问卷,获取他们的基本情绪状态。

3. 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佩戴情绪监测仪器,记录他们的情绪变化。

4. 实验结束后,让参与者填写另一份问卷,评价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5. 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参与者的情绪变化。

六、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验证假设的合理性。

七、结论和建议基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对研究问题的解答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八、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同时也要注意实验的局限性,指出实验设计上的不足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实验报告里实验设计心理(3篇)

实验报告里实验设计心理(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实验设计心理是心理学实验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实验设计心理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实验研究的质量、促进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讨实验设计心理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心理学实验研究提供借鉴。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实验设计心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实验设计心理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应用;3. 提高实验设计心理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实验设计心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实验案例,分析实验设计心理在其中的应用;3. 实验操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实验,运用实验设计心理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四、实验内容1. 实验设计心理的基本概念(1)实验设计: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实验材料、实验条件等进行合理安排,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2)实验设计心理:指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 实验设计心理的原理(1)随机化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分配,以消除实验误差;(2)对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以比较实验效果;(3)重复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果进行重复验证,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4)平衡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条件进行平衡处理,以消除实验误差。

3. 实验设计心理的方法(1)实验分组: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心理的原理,将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实验材料: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心理的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3)实验条件: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心理的原理,设置合适的实验条件;(4)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心理的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操作,得到以下实验结果:(1)实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人;(2)实验材料:心理测试题;(3)实验条件:安静、舒适的实验室环境;(4)实验结果:对照组的平均得分与实验组平均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

心理学实验设计

心理学实验设计

心理学实验设计在心理学领域,实验设计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精心策划和实施实验,我们能够揭示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背后的规律和机制。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心理学实验设计的各个关键环节。

首先,明确实验目的是实验设计的起点。

我们需要清晰地确定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例如,是研究压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还是探究社交环境对个体自尊的作用?实验目的的明确性将为后续的设计步骤提供方向。

确定实验变量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自变量是我们在实验中主动操纵和改变的因素,因变量则是我们观察和测量的结果。

以研究压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例,压力的大小就是自变量,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或时间限制来实现;而学习成绩就是因变量,可以通过考试分数、作业完成质量等来衡量。

同时,还需要控制额外变量,即那些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但并非我们关注的因素。

比如,被试的智力水平、学习习惯等。

选择合适的被试群体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被试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我们所研究的总体特征。

例如,如果我们的研究对象是青少年的心理反应,那么选择的被试应该涵盖不同性别、年龄、社会经济背景等方面的青少年。

在选取被试时,还需要考虑伦理问题,确保被试的参与是自愿的,并且不会对他们造成任何伤害。

实验设计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实验组与控制组设计、前测后测设计、重复测量设计等。

实验组与控制组设计中,将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施加自变量的处理,控制组则不进行处理,然后比较两组的因变量差异。

前测后测设计则是在实验处理前后分别对被试进行测量,以观察实验处理的效果。

重复测量设计则是让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条件下接受多次测量。

实验环境的设置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环境应该尽可能地保持稳定和标准化。

比如,实验的时间、地点、温度、光线等条件都应该保持一致,避免这些因素对被试的表现产生影响。

实验材料的准备也需要精心考虑。

如果是进行认知实验,可能需要准备特定的测试题目或刺激材料;如果是研究情绪反应,可能需要准备相应的视频或图片等。

心理学实验的设计和报告

心理学实验的设计和报告

心理学实验的设计和报告一、设计1.确定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首先确定心理学实验的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

例如,如果研究主题是工作压力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问题可能是“工作压力与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2.文献回顾:进行文献回顾,了解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结论。

3.设计实验:根据研究问题和文献回顾的结果,设计符合科学原理和伦理要求的实验。

包括实验因素的选择和操作性定义、被试选择与分组、实验过程和材料设计等。

4.确定实验变量:确定实验中需要测量和观察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人员操作和控制的变量,因变量是研究人员观察和测量的变量。

5.写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的设计、过程、所用材料和被试的选择等内容。

确保实验过程可复制。

6.数据收集和分析:根据实验设定,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数据的收集。

收集完成后,进行数据的整理、归类和统计分析。

7.得出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对研究问题的初步结论。

8.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和结论,撰写实验报告的结果和讨论部分。

分析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能的原因,并对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二、实验报告1.标题和摘要:简短明确地概括实验内容和结论。

2.引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回顾。

3.方法:描述实验的设计、过程和材料。

包括实验因素和变量的选择和操作性定义,被试选择和分组,实验过程的步骤和材料的使用等。

4.结果: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和统计分析,并用图表、统计数据等形式进行展示和描述。

5.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包括结果的合理性、可能的原因和存在的局限性。

还可以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改进的建议。

比较实验结果和已有研究成果的一致性与差异。

6.结论: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对研究问题是否得到回答进行概括。

8.附录:包括实验所用的调查问卷、实验材料和其他支持材料。

实验报告需要遵循学术写作的规范,确保内容准确、清晰,并且能够被其他研究者复制和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 法]
[被试分配、统计方
①动机水平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如何唤起不同动机水平)
②新信息的识记与提取之间的间隔时间对记忆保持量的影响 。
③商场售货员对待不同年龄段顾客的态度差异。
第二节 真实验(二):两因素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只是“打地基、盖平房”,只能一次找出 一个原因;而“建成高楼大厦”还是需要多因素实验设计
第一节 真实验(一):单因素实验设计
一、自变量为两个水平(即双组设计)
2、(低层建筑)比较自变量在两个量值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上差 异的实验设计
基于实验组-控制组设计,对已发现的影响因素做进一
步的(两点)划分,以确定其影响趋势或状况。
举例: 法]
[被试分配、统计方
①高恐惧水平者比低恐惧者更趋于与他人沟通。
计中有4个交互作用(AxB、AxC、BxC、AxBxC)……] 如果交互作用不显著,那么检验每个自变量的主效应很重要
;若交互作用显著,则检验主效应的意义就不大了,应检验 各简单效应。
第二节 真实验(二):两因素实验设计
童(平均年龄6.20岁);8岁组为48名小学二年级儿童( 平均年龄8.25岁);10岁组被试为48名小学四年级儿童 (平均年龄10.19岁)。
实验设计示例
考察“语调在6-10岁儿童对不同类型反语认知中的作用 ” 2 实验设计
采用2x2x3的三因素混合设计。自变量为语调(中性 语调、强调语调。中性语调即说话人的最后评论以中性的、
▪ 附“被试的分组情况”
实验设计示例
考察“语调在6-10岁儿童对不同类型反语认知中的 作用” 3 实验材料(略,按实验的真实需要来编制) 4 实验程序(略,按实验的真实需要来安排)
如有必要,请说明计分方法(如本题中“正确率”的 计算)
5 数据处理(略,只需按实验目的拟出适宜的统计 方法)
缺点:a. 各组被试仍可能存在差异;b. 被试利用率低, 实验需要更多被试;c. 统计效率不高。
⑵(等组)匹配:①人为配对;②自然配对
优点:a. 可控制某些干扰变量,使各组尽量同质;b. 避 免了序列效应及被试的厌烦、疲劳;c. 从组内效应中区 分出区组效应,统计效率高。
缺点:a. 匹配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b. 匹配过程可能 引起练习效应;c. 有些变量无法进行匹配。
实验设计示例
课题(实验目的):考察“语调在6~10岁儿 童对不同类型反语认知中的作用”
出处:张萌, 张积家. 语调在6~10岁儿童对不同类型反语 认知中的作用. 心理学报, 2006, 38(2): 197~206
1 被试
从(广州市)某普通幼儿园和某普通小学随机抽取160名
汉语儿童为被试,男女各半。6岁组为64名幼儿园大班儿
实验设计示例 4 实验程序(3分)
⑴在正式实验前,被试要接受3道该组难度的计算题作为练习
(这些题只在练习中使用),以熟悉数字运算与按键反应。
[专门外设用于心理 实验的反应键盘,四个按键与屏幕上呈现的四个选项位置一一对 应,以尽量减少用于按键选择的时间]
⑵练习完后休息45秒,进行正式实验。其指导语为:“在接下 来的一段时间里你将继续进行此类题目的正式计算,请用心作 答”。被试按键确认后即开始正式实验,同时电脑开始计时。 期间不再中断休息。
(又称析因实验设计),它能同时找出多个原因。
多因素实验设计可同时考察不同自变量的组合,这 更接近现实的情形。
其优点:a. 实验效率高;b. 能考察交互作用;c. 更 有利于干扰变量的控制。
一、(最简单的)2x2实验设计(图示)
即实验有两个自变量,每个各2个水平,共4个处理 。
举例:商场售货员对待不同衣着风格、不同年龄段顾 客的态度差异。 [变量命名] (假定的结果)
②对于缺失同样信息量的汉字,内嵌缺失的汉字比外围缺失 的汉字更易被识别出。
③针对社交障碍者,团体辅导比个别辅导更有效。
在此类“呈现两个不同量值或属性”的情景中,两组均接
受实验处理(均为实验组,只是不同的处理)。
第一节 真实验(一):单因素实验设计
二、(低层建筑的拓展)自变量为三个水平及以 上(即多组设计) P31/35
因变量为时距估计的长短与准确性,分别用被试对时距的估计 值、以及估计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作为其反应指标。(2 分)
另外,规定其作业的时间均为7分28秒(448s)。所以数据均
转换成秒来计算。
实验设计示例
3 实验材料(3分)
低难度任务为正整数一位数的加减及乘法运算题、中等难度任 务为正整数两位数的加减及乘法运算题、高难度任务为正整数 三位数的加减及乘法运算题。
无强调的语调说出;强调语调即说话人的最后评论以与说话人真
实意图一致的语调说出)、反语类型(反语批评、反语恭 维)和年龄(6岁、8岁、10岁),其中语调和年龄 为被试间变量。在每一个年龄组的被试中,各有一半 被试在中性语调条件下实验,另外一半被试在强调语 调条件下实验。反语类型为被试内变量,所有被试都 接受同样包含两种反语类型(反语批评和反语恭维) 的故事。因变量为被试在态度判断、话语含义判断和 语言现象解释上的正确率。
③关于从众现象,群体规模为3人时即可产生显著效应,但 增至6人时其效应并未有明显提升。
第一节 真实验(一):单因素实验设计
二、 自变量为三个水平及以上(即多组设计)
3、三个(及以上)实验组
适用于自变量为连续变量或多个属性的离散变量。
如果自变量为连续变量,那么水平数越多,越有利于建立函 数型的因果关系;并且在均值比较的基础上,还可使用回归 分析等统计方法。
⑶题目随机呈现。待被试做到规定的7分28秒时中止计算题作 业,屏幕上呈现:时间到,请你估计刚才正式做题用了多少时 间。(精确至几分几秒)以填空形式输入数字,电脑记录结果 。
实验设计示例
5 数据处理(1分)
针对两个反应指标均可分别采用完全随机化的方差分析来进行 差异检验。
整体思路及方案的可行性(1分)
课外作业:查阅一篇实验报告论文,简要摘录 文中关于研究方法的内容 [ 被试构成、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实验程序、统计方法 ],并注明出处
实例探讨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检验以下理论假设:
1、“恐惧状态下的人们更愿意与他人沟通” 2、“针对社交障碍者,团体辅导比个别辅导更有
效”。 3、“商场售货员对待不同年龄段顾客的态度存在
他方法只能进行变量的描述与变量间关系的预测 )
注:本章的“真实验”只讲述“因素型心理实 验设计”(并且为大样本实验)。
补充: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最简原则
(奥卡姆的威廉)著名格言:“不应不必要地增加 事物的复杂性。” (即某课题能简单设计既达成实
“真实验”内容梗概
根据实验自变量的多少区分为:单因素实验设计 、 多因素实验设计(课堂只讲两因素实验设计) 。
第一节 真实验(一):单因素实验设计
专题:被试分配
⑶重复测定(被试内设计)。
前两种设计被试只接受某一种处理,而重复测定则要求被试 接受该自变量所有水平的实验处理。
优点:a. 确保各组被试(在特征上)同质;b. 被试 利用率高,节省被试;c. 从组内效应中区分出被试 效应,统计效率高。
缺点:a. 被试接受多次实验处理,时间长,易导致 其厌烦或疲劳;b. 序列效应的存在可能导致有些实 验不能采用重复测定(顺序的不可逆)。
补充章 实验设计类型及其 方案
(第即一第节二真章实第验二(节一内)容:)单因P30素-4实0 验设计
第二节 真实验(二):两因素实验设计
第三节 准实验、非实验
实验设计方案示范
课题(实验目的):考察“在相同时间内,完成不 同难度的任务对该段时距估计的影响” (15分)
[预期可能结果:作业任务越简单,所用时间估计得越短/长 ;或者,作业任务越简单,所用时间估计得越准。]
1、(针对安慰剂效应)一个实验组、两个控制组
2、两个实验组、一个控制组(即综合了双组设计的
两种方案)
举例: 法]
[被试分配、统计方
①恐惧情绪状态对合群性存在影响。
②汉字清晰率为70%时对汉字识别率无明显影响,但会影响 汉字识别的反应时;而40%时则既会影响汉字的识别率,也 会影响其反应时。
“匹配”与“重复测定”均属于相关组/区组设计
[统计方法]
第一节 真实验(一):单因素实验设计
专题:区组设计/相关组设计
其设计目的在于使区组内的被试差异尽量缩小(保 持区组内的同质,以及各实验组间的同质),从而 将区组间的差异从误差中剔除出来。
每个区组内被试分配的情况: [统计P279]
⑴一名被试即为一个区组(即被试内设计,最常见,但 存在序列效应,应采取随机化或抵消平衡法加以控制)
第二节 真实验(二):两因素实验设计
几个重要概念: 《心理统计学》P388-396
1、主效应:在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由单个自变量(不同 水平的改变)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
实验设计中有N个自变量就对应有N个主效应。
2、交互作用(交互效应):一个自变量的各水平在因
变量上的差异随着其他自变量的水平不同而有表现出不一 致。 两因素实验设计中有1个交互作用(AxB)。[三因素实验设
差异”。 4、“当代社会,年长者对于纸制文字材料的阅读
效果要好于青少年,而青少年则在阅读电子文字材 料上要优于年长者”。
“真实验”的特点
(1)研究者能够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 (2)研究者能够对额外变量进行严格控制。 (3)研究者能够操纵自变量的不同水平。
这样才能真正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而其
单因素实验设计中根据自变量水平的多少区分为:双 组设计、多组设计。
根据各被试组的类型不同区分为:独立组设计、相关组 设计(包括配对设计、被试内设计);对应对随机化
设计与区组设计。
多因素实验设计中根据各自变量的相应类型区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