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学试验-农林科技学院-陇东学院
地质地貌学实验报告实验总结
地质地貌学实验报告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是地质地貌学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探讨地球表面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以及了解地域地貌变化的原因和成因。
本次实验主要内容包括,地形图与地质图的绘制与解读、地层岩石的分类和结构、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的性质等。
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我收获了很多,以下是我的实验总结。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讨地球表面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强化对地貌变化的原因和成因的理解,了解地层岩石的分类和结构,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的性质等。
同时,本次实验也旨在锻炼本人观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过程1. 地形图与地质图的绘制与解读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首先讲解了地形图和地质图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
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实验内容的学习。
2. 地层岩石的分类和结构接下来,我们对地层岩石进行了分类和结构的讲解。
从本质上讲,地壳上的所有岩石都可以被归到三个主要类别中: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
这一部分的学习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不同的岩石类别及其性质。
3. 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的性质在学完地层岩石的分类和结构之后,我们继续了解了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的性质。
这些性质包括颜色、硬度、密度、结晶形态、成分等。
这部分内容更加细致和繁琐,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其中的要点。
4. 实验数据的分析在完成实验后,我们收集了相应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
通过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岩石的区别和特点。
同时,数据的分析也是本次实验的重点,因为只有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才能最终得出结论。
三、实验收获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地球表面的形成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具体收获如下:1. 更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地球表面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科学的基础,本次实验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地形图和地质图的绘制和解读、地层岩石的分类和结构、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的性质等,我对地球表面的构造和演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实习报告地质地貌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实习旨在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地貌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任务主要包括:1. 观察和描述实习区域的地貌特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盆地、河谷等;2. 识别和描述实习区域的地层、岩性、构造和岩浆活动;3. 分析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4. 学习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实习概况实习地点:XX省XX市XX山脉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单位:XX地质调查研究院实习人数:15人三、实习内容1. 实习区域概况实习区域位于XX省XX市XX山脉,该山脉东西走向,南北两侧分别分布有山地、丘陵和盆地。
山脉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之间,主峰海拔约2500米。
实习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是研究地质地貌的理想场所。
2. 地貌观察与描述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区域的地貌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
主要地貌类型有:(1)山地:山脉起伏较大,山体陡峭,坡度一般在30°-45°之间。
山脊、山谷、陡坡等形态明显,部分山体有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2)丘陵:丘陵地形较为平缓,坡度一般在15°-30°之间。
丘陵地带植被覆盖较好,地形起伏明显。
(3)平原:平原地形平坦,海拔较低,主要分布在山脉两侧的盆地地带。
平原地带河流众多,水系发育。
(4)盆地:盆地地形较为封闭,海拔较低,主要分布在山脉两侧。
盆地地带土地肥沃,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
3. 地层、岩性和构造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区域的地层、岩性和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主要地层有:(1)沉积岩:主要为砂岩、页岩、泥岩等,分布广泛,厚度较大。
(2)变质岩:主要为片麻岩、云母片岩等,主要分布在山区。
(3)岩浆岩:主要为花岗岩、闪长岩等,主要分布在山区。
实习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有以下构造类型:(1)褶皱:山脉东西走向,褶皱发育,形成了一系列的背斜和向斜。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12年7月9日——2012年7月13日二、实习地点第一阶段:杨凌—>淳化—>长武—>彬县—>永寿—>乾县—>武功—>杨凌;第二阶段:杨凌—>周至—>两河镇—>宁陕—>火地塘—>周至—>杨凌。
三、实习目的:联系课堂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
此次实习的目的就是将抽象的地理学理论和实际的地理现象结合起来,将课堂上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通过此次实习,使我明白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与土壤学等一些科学是息息相关的。
陡,弯流处外侵,主要是受到气压梯度力以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泾河河流的弯曲明显,大部分支流深切於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河谷狭窄。
陕西境内多险滩,跌降高差3∼7公尺,多形成瀑布急流。
夏秋多暴雨,故以洪水猛、泥沙多著称。
7、第四个观察点彬县城外大佛寺。
此处制作佛窟需要的石料要求抗腐蚀并且硬度不能过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处岩石的材质。
河水对岩石的搬运能力主要受水深及流速影响,长距离的搬运,沙子越来越细。
8、第五个观察点是位于长武县的黄土高原农业生态测试站9、第六个观察点位于黄土高原农业生态测试站以东地势低洼,水分条件好,植被繁茂,两沟中有山脊,地形复杂多变。
主要观察的是土壤的成分以及类型,黄土成分中CaCO3含量20%左右,滴加HCl之后气泡很多,土壤质地很硬,此地段出现窑洞,证明土层稳定;黑塿土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
土质细,可搓成长薄片表层滴加HCl出现小的气泡,中层出现大的气泡,下层大的气泡。
10、第七个观察点从长武返回杨凌的途中与半山腰处挖掘土壤剖面,土壤粘性较好。
观察路边大的断面,存在卵石是河床上升造成的。
11、第八个实习地是秦岭及其附近。
五、实习地区的地质和地貌类型(1)、实习地区的三大地貌1、秦巴山区秦岭是我国南北自然景观的分解,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又是亚热带湿润气候与暖温带湿润半干旱气候的分界线,同时还是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质界线。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三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三篇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与任务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
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使学生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2、实习概况实习地点:__自然保护区__自然保护区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__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
山虽不云高,峰虽不属秀,然而这里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保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级实习时间:—12—31二、实习内容1、__自然保护区概况__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
74平方公里。
它集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了__文化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__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区内含有柱状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
区内地质遗迹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高26米,宽150米,单株独立、巍巍壮观,可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最大的一株长16米、平均直径0。
8米硅化完全、年轮清晰实属罕见;维妙维肖的沉积岩包卷层理和交错层理胜似一幅山水画,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展现了火山爆发的烈焰对地质的改变,给人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感叹。
地貌学实验报告
地貌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地貌学实验旨在通过实地观察、测量和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提高我们对地貌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
二、实验地点本次实验选择在_____地区进行,该地区地貌类型丰富,包括山地、丘陵、平原、河流等地貌单元,为我们的实验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对象。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地质罗盘:用于测量岩层的产状要素,如倾向、倾角等。
2、手持 GPS 定位仪:确定观测点的地理位置。
3、卷尺、测绳:测量距离和长度。
4、地质锤:采集岩石样本。
5、笔记本、铅笔、橡皮擦:记录观测数据和现象。
6、照相机:拍摄地貌景观和地质现象。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观察山地地貌(1)选择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山地,沿着山坡进行攀登。
在攀登过程中,观察山体的形态、坡度、岩石类型和植被覆盖情况。
(2)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倾向、倾角和走向,记录岩石的层理、节理和断层等构造特征。
(3)观察山地的水系发育情况,包括河流的流向、河谷的形态和阶地的分布。
2、考察丘陵地貌(1)进入丘陵地区,观察丘陵的起伏形态、坡度和相对高差。
(2)分析丘陵的成因,是由构造运动、风化作用还是流水侵蚀等因素主导。
(3)采集丘陵地区的土壤样本,观察土壤的质地、颜色和结构。
3、研究平原地貌(1)在平原地区选择一个观测点,观察平原的地形平坦程度和广阔程度。
(2)考察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等水体分布,以及它们与平原地貌的相互关系。
(3)分析平原的形成过程,是堆积作用还是地壳下沉等因素导致。
4、分析河流地貌(1)沿着河流两岸进行观察,记录河流的流速、流量和水深等参数。
(2)观察河流的河床形态,如峡谷、宽谷、浅滩和深潭等。
(3)研究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如河岸的冲刷、河心洲和冲积扇的形成。
五、实验数据和结果1、山地地貌(1)测量得到的岩层倾向为_____,倾角为_____,走向为_____。
地质地貌的实习报告10篇
地质地貌的实习报告10篇地质地貌的实习报告篇1一. 实习目的1、通过野外实习和实地地貌及水文观察,理论结合实践,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基本形态、基本特征、物质组成、发育过程和演化历史。
2、了解不同水文条件下,河流地貌的演化规律,小流域地貌的发育,空间组合规律。
3、培养野外观察、动手和分析等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实习地区地貌概况简介地点:____地区时间:20__年8月27日—20__年9月2日杭州处于浙西山地与长江三角洲平原的衔接地带。
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为构造剥蚀地貌,游客费为三个地形单元:外围峰丝,主要由泥盆系砂岩组成,高度300-400米;内圈山体,如玉皇山,由石炭-二叠系石灰岩组成,高度200米左右,岩溶地貌发育;北部孤山、葛蛉、宝石山由侏罗系火山碎屑岩组成,高度在35-125米之间。
杭州市平原部分由第四系组成,其分布或近西湖、或滨湖面呈椭圆形,南北伸长3.3公里,东西2.8公里,周长为15公里,水面面积月5.6平方公里。
钱塘江呈“之”字形流经杭州市城区的东南侧。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杭州西湖地区一篇低山丘陵是西湖复向斜内中生代断块隆起区,包括市区在内的杭州市东北地区的平原是中生代断陷盆地。
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
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
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构成了杭州地区独特的地域综合体。
三.实习内容20__年8月30日九溪十八涧途中九溪十八涧源头在龙井村一带,形成了一个面积巨大的漏斗状盆地。
该盆地的四周山岭基本上由砂岩组成,只在东北角靠近龙井泉处出露了石灰岩,岩层倾向北东,与地形坡向趋近一致。
岩层层面裂隙及节理发育,一条北东方向延伸的断层正好穿过龙井寺,这些都成为龙井泉的导水通道。
地貌学野外实习报告
地貌学野外实习报告地貌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地貌学野外实习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地调查和观察,了解地貌生成的基本过程和特征,并掌握一些地貌要素的观测和测量方法。
通过实习,加深对地貌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实习地点本次地貌学野外实习地点为XXX地区,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河流等地形特征。
三、实习内容1. 地貌地形调查:实习开始前,我们组织了小组成员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该地区的地貌地形特征。
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貌类型进行观测和测量,包括山峰的高度、坡度和坡向,河流的水位和流速等。
2. 地貌地形测量: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测量仪器进行地貌地形的测量。
我们使用了GPS定位仪测量了不同地形特征的坐标和海拔高度,并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了一些峡谷的宽度和深度。
3. 地貌过程观测:为了了解地貌生成的过程和机制,我们观测了一些地貌过程,如风蚀、水蚀和冰蚀等。
我们对一些风沙地貌进行了观察和记录,研究了其形成和演化机制。
4. 地貌剖面分析:为了了解地貌的空间分布特征,我们进行了地貌剖面的分析。
我们选取了几条典型剖面进行观测和测量,并绘制了地貌剖面图。
通过对剖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掌握不同地貌地形的垂直分布和变化特征。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地貌学野外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地貌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我理解了地貌生成的基本过程和特征,并掌握了一些地貌要素的观测和测量方法。
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地貌地形的测量,并熟悉了地貌过程的观测和记录方法。
我还通过对地貌剖面的分析,掌握了地貌的空间分布特征。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今后的地貌学研究和实践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地貌学野外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地貌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协调分工,共同完成实地调查和测量任务。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1、地质地貌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熟识并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
2、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通过对基本方法的实际操作训练,熟悉和掌握野外调查、资料整理、报告编写的基本方法与程序,达到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
4、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陕西省的一些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加深对所住地的了解。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8月27日:淳化、固贤沟、泥河沟生态站等地8月28日:旬邑石门山石沟水库、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地8月29日:彬县太极弯,长武生态站等地8月31日-9月4日:秦岭火地塘教学实习基地、周至县马召镇等地三、实习人员组长:组员:四、实习内容我们从8月27日开始,沿着“泾阳县口镇—淳化县花园口”地质观测路线开始出发,开始持续9天的环境科学综合实习。
(一)实习地一:泾阳县口镇—淳化县花园口一带1、泾阳县口镇(1)实习地概况口镇位于泾阳西北方向23km处,距西安90km,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
口镇—花园口一带地势北高南低,北部由基岩山脉及黄土塬、峁组成,山脉走向近东西。
南部口镇以南被巨厚的第四系黄土覆盖。
这里平均气温13.1℃(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20.8℃),年降雨量550mm,多集中在7―9月份。
口镇周围一带以产小麦、玉米及经济作物棉花、大蒜为主;目前,该区农民养有大量奶羊,以卖鲜羊奶为主要经济收入。
工业以采铝土矿、烧石灰以及制造水泥等为主。
(2)实习内容8月27日上午在泾阳县口镇,渭北背山出口处(海拔602.8米,东经108度41分41.1秒,北纬34度42分47.2秒)进行实习。
观测内容如下:1)正断层和逆断层断层是指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正断层是指上盘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断层面倾角一般在45°以上。
这种断层多为张力或重力作用形成。
地貌的测绘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地貌测绘实验旨在通过实地观测和测量,了解地貌形态的基本特征,掌握地貌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地形图绘制、地貌要素识别、高程测量等,从而提高对地貌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时间及地点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省XX市XX山脉三、实验内容1. 地貌观察- 对实验区域的地貌类型进行初步识别,包括山地、丘陵、平原、河谷等。
- 观察地貌要素,如山脊、山谷、陡坡、缓坡、鞍部等。
- 记录地貌要素的位置、形态、走向等特征。
2. 地形图绘制- 使用全站仪或GPS设备,对实验区域进行实地测量。
-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地形图,标注地貌要素。
- 绘制比例尺、方向标、图例等。
3. 高程测量- 使用水准仪,对实验区域进行高程测量。
- 记录高程数据,绘制高程等高线。
- 分析高程变化规律,识别地貌特征。
4. 地貌要素分析- 分析地貌要素的成因和形成机制。
- 结合实验数据和地貌学知识,解释地貌现象。
四、实验过程1. 地貌观察- 组成实验小组,明确分工。
- 选择观测点,对地貌类型进行识别。
- 使用望远镜等工具,观察地貌要素的形态和走向。
- 记录观测结果,包括地貌类型、要素名称、位置、形态等。
2. 地形图绘制- 使用全站仪或GPS设备,对观测点进行测量。
- 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绘制地形图。
- 标注地貌要素,绘制比例尺、方向标、图例等。
3. 高程测量- 使用水准仪,对实验区域进行高程测量。
- 记录高程数据,绘制高程等高线。
- 分析高程变化规律,识别地貌特征。
4. 地貌要素分析- 结合实验数据和地貌学知识,分析地貌要素的成因和形成机制。
- 解释地貌现象,如山脊的形成原因、山谷的发育过程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地貌类型- 实验区域以山地地貌为主,次为丘陵地貌。
- 山地地貌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等岩性构成,地势陡峭,山脊明显。
- 丘陵地貌主要由沉积岩构成,地势相对平缓,坡度较小。
地貌学实习报告
地貌学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2年8月1日至8月15日。
实习地点,中国某省某市。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加深对地貌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对地质地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习内容。
1. 实地考察地质地貌。
在实习期间,我们前往当地著名的地质地貌景点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山地、丘陵、河流、湖泊等不同类型的地貌。
通过观察和测量,了解了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2. 野外实践操作。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野外实践操作,包括地质地貌剖面的绘制、地层的野外观察和采样、地形地貌的测量等。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地质地貌的认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
在实习结束后,我们对野外实践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撰写了实习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对地质地貌特征的描述、地质地貌形成机制的分析、实地操作的总结和心得体会等。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地貌学实习,我深刻理解了地质地貌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了对地质地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也加深了对地球科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实习感想。
这次地貌学实习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意识到地质地貌的复杂性和神奇之处。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深入学习地质地貌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地球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致谢。
在实习期间,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以上就是本次地貌学实习的报告,谢谢大家的聆听。
地貌实习报告四篇
地貌实习报告地貌实习报告四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貌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貌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的目的与任务目的:为更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系统地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的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工作技能。
主要任务有:1、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2、野外地貌素描的练习3、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4、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二、时间与地点为期九天,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地质地貌实习基地。
三、实习区地理概况实习基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119°34′45″E~119°36′50″E,40°7′45″N~40°9′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
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北、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峻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
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
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东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米。
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整体构造为一复向斜,东翼宽浅,西翼较陡。
断层有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
地质地貌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质地貌的研究对于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质地貌知识水平,我校组织了一次地质地貌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地质地貌的基本知识,提高野外实践技能,增强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的1. 使学生掌握地质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培养学生野外实践能力,提高地质调查技能;3. 普及地质地貌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4. 增进学生对我国地质地貌的国情了解。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至10月17日活动地点:山东省济南市泰山四、活动内容1. 地质地貌知识讲座活动第一天,邀请了地质学教授为同学们进行地质地貌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地质地貌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成机制以及我国典型地质地貌景观等。
通过讲座,同学们对地质地貌有了初步的认识。
2. 野外实地考察活动第二天,组织同学们前往泰山进行野外实地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学习了如何识别地质构造、岩性、地貌类型等,并了解了泰山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
3. 地质地貌观测与记录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同学们分组进行地质地貌观测与记录。
通过观察地形、地貌、植被等,同学们对地质地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地质地貌摄影比赛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审美水平,活动期间开展了地质地貌摄影比赛。
同学们用镜头记录下了美丽的地质地貌景观,展示了地质地貌的魅力。
5. 环保宣传活动在活动最后一天,同学们在泰山景区内开展了环保宣传活动。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环保知识,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五、活动成果1. 同学们掌握了地质地貌的基本知识,提高了野外实践技能;2. 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对泰山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3. 活动期间,同学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4. 通过环保宣传活动,提高了游客的环保意识。
六、活动总结本次地质地貌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地貌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名称:地貌形态识别与分析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地貌形态的基本分类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地貌形态的能力。
3. 掌握地貌形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三、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四、实验地点:XX山脉五、实验器材:1. 地貌地形图2. 地貌罗盘3. 拓片工具4. 地貌观测记录本5. 相机六、实验内容:1. 地貌形态识别(1)观察山脉、丘陵、平原、盆地、河谷等地貌形态。
(2)分析地貌形态的分布特点、形态变化及成因。
2. 地貌形态分析(1)利用地貌罗盘测量山脉、丘陵、平原、盆地、河谷等地貌形态的产状。
(2)分析地貌形态的成因,如地质构造、外力作用等。
3. 地貌形态绘图(1)在地图上绘制山脉、丘陵、平原、盆地、河谷等地貌形态。
(2)标注地貌形态的名称、产状、成因等信息。
七、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查阅地貌地形图,了解实验区域的地貌特征。
(2)准备好实验器材。
2. 实验观察(1)观察山脉、丘陵、平原、盆地、河谷等地貌形态。
(2)记录地貌形态的名称、分布特点、形态变化等信息。
3. 实验测量(1)利用地貌罗盘测量山脉、丘陵、平原、盆地、河谷等地貌形态的产状。
(2)记录测量数据。
4. 实验绘图(1)在地图上绘制山脉、丘陵、平原、盆地、河谷等地貌形态。
(2)标注地貌形态的名称、产状、成因等信息。
5. 实验分析(1)分析地貌形态的成因,如地质构造、外力作用等。
(2)总结地貌形态的分布特点、形态变化及成因。
八、实验结果:1. 山脉:实验区域山脉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呈东西走向,海拔高度在2000-3000米之间。
山脉产状为北东东-南西西,成因主要为构造运动。
2. 丘陵:实验区域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海拔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
丘陵产状为北西西-南东东,成因主要为外力作用。
3. 平原:实验区域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海拔高度在100-200米之间。
平原产状为南北走向,成因主要为沉积作用。
4. 盆地:实验区域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海拔高度在200-500米之间。
地质地貌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理解地质地貌学的理论知识,提高野外实践能力,增强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我们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XX地区进行了为期X天的地质地貌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对实习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石、地貌等的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地貌学基本原理的认识,并学会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实习目的1. 熟悉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方法和技能。
2.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岩石、地貌等特征。
3. 培养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野外生存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及概况本次实习地点位于XX地区,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地貌类型多样。
实习期间,我们主要考察了以下内容:(1)地质构造:包括褶皱、断裂等。
(2)地层: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等。
(3)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
(4)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平原、河流、湖泊等。
2. 实习过程(1)第一天:抵达实习地点,了解实习区域概况,分组并明确各自任务。
(2)第二天:进行野外地质调查,重点考察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岩石和地貌。
(3)第三天: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地质剖面图和地貌图。
(4)第四天: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成果。
四、实习成果1. 地质构造通过野外调查,我们发现在实习区域存在一系列的褶皱和断裂。
其中,褶皱以倒转褶皱为主,断裂则以逆断层为主。
2. 地层实习区域地层发育齐全,从老到新依次为:前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3. 岩石实习区域岩石类型多样,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其中,岩浆岩以花岗岩为主,沉积岩以砂岩、页岩、石灰岩为主,变质岩以片麻岩、大理岩为主。
4. 地貌实习区域地貌类型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河流、湖泊等。
其中,山地以花岗岩山地为主,丘陵以沉积岩丘陵为主,平原以第四系沉积平原为主,河流以X河为主,湖泊以XX湖为主。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材料资环30
青岛农业大学地质学和地貌学实习报告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小组: 1组组长:实习组员:实习时间:2015.5.18——2015.5.31指导教师:实习报告一、目的要求:通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使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通过对马山等地的实习研究,对周围环境的地质地貌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各地的地形、岩性等,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日程安排准备阶段:首先进行室内培训,班级内分好小组,班长带领各组组长去实验中心领取实习用品;实习阶段:指导老师现场讲解,学生通过观察、记录、采集样本来学习知识,完善对课本知识的认识;总结阶段:对记录额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进,总结实习经历,认真完成实习报告。
三、实习时间:5月18日(星期一):马山地质公园(地貌、硅化木、安山岩石林、三大岩石层叠断面、棕壤)5月19日(星期二):棘洪滩水库、大沽河观察河流冲击物5月25日(星期一):莱阳鱼化石观察5月26日(星期二):滨海沉积物及海浪地质作用观察5月29日(星期五):田横岛观察石头5月29日——6月21日:对实习材料进行整理,撰写实习报告。
四、人事组织:组长:组员:五、工具配备:工具配备:地形图,地质锤,小刀,海拔仪,罗盘仪,GPS,皮尺, Munsell 比色卡,pH 指示剂,稀盐酸,速测盒,野外记载表,标本带,工具包。
六、实习步骤1实习分组。
2 野外实习点剖面寻找及观察每天每组采 3-4 个,进行野外观察记载马山实习线路:硅化木标本及沉积环境观察——坡积物、残积物观察——火山球、接触变质剖面观察——火山球变质、安山岩柱状节理——火山口及火山弹观察——典型马山安山岩石林观察;胶州沉积物实习线路:棘洪滩水库前河流冲积物观察——胶东镇南砂姜黑土沉积物观察——大沽河滩河流冲积物变化观察;仰口实习线路:惜福镇院后村河流冲积物——峡口庙崂山北坡坡积物、花岗岩山体及结构观察——仰口海滩滨海沉积物及海浪地质作用观察;田横岛实习线路:跨海桥下潮坪观察——驴岛倾斜岩层、土状堆积物、滨海风沙堆积物观察——基岩海岸波切台、海蚀洞、变质岩观察;莱阳市实习线路:沐浴店镇北泊子鱼化石基地观察、河流两岸沉积物对比——霍山丘陵地形及古火山灰堆积物观察——梨树王千亩河流沙质冲积物观察。
陇东旱塬麦田土壤水吸力分析
陇东旱塬麦田土壤水吸力分析
姚志龙;曹蓓蓓
【期刊名称】《陇东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28)001
【摘要】对陇东旱塬黑垆土冬小麦田5个土壤层次的土壤水吸力和含水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吸力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反相关关系,即土壤含水量越大,土壤水吸力就越小;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吸力表现为0~12cm土层>12~17cm土层>17~42cm土层>42~57cm土层>57~103cm土层;在相同含水量范围内,上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下层土壤变化趋势更陡.
【总页数】5页(P1-5)
【作者】姚志龙;曹蓓蓓
【作者单位】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甘肃庆阳745000;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
【相关文献】
1.陇东旱塬区冬小麦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 [J], 景东田
2.陇东旱塬果园生草对土壤水分及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J], 白岗栓;郑锁林;邹超煜;杜社妮
3.陇东黄土旱塬不同降水年型作物土壤水分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J], 李锋瑞;赵松岭
4.不同覆盖条件对陇东旱塬苹果园土壤水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J], 尹晓宁;马明;张
坤;刘兴禄;牛军强;董铁
5.陇东旱塬干旱年份麦田杂草危害研究初报 [J], 张国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等高线的种类
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细实线,用以 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 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从规定的高程起算面起,每隔五个等高距 将首曲线加粗为一条粗实线,以便在地图上判读和计算高程。
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是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长虚线,主
要用以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
法,在今后的课程实习中加以应用。
三、仪器
地形图、卷尺、罗盘仪、坡度仪、求积仪、量角器、铅笔、
计算器等。
四、方法原理
等高线的构成原理是:假想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
一层一层水平切开,山的表面就出现许多大小不同的截口线,然
后把这些截口线垂直投影到同一平面上,便形成一圈套一圈的曲
线图形。因为同一条曲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所以叫等高线。 定向越野地图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测绘出等高线来显示地貌的。
具体位置,判定出总的升降方向。总的地势分析之后,进行
具体分析时要注意基本一点,即在地图上,凡属运动路线与 某条等高线近似平行是平路外,其它现象(与某条等高线越来 越近或越来越远或相交)则不是上坡就是下坡。
5.高程、高差、起伏、坡度的判定:
图上坡度的判定 坡度,即斜面对水平面的倾斜程度,常以角度或倾斜百
以显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间曲线和助曲线只用于显示局部地区的地貌,故除显示山顶和凹地各 自闭合外,其他一般都不闭合。还有一种与等高线正交、指示斜坡方向 的短线叫示坡线,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 方向。
3.高程起算和注记
我国把“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面,
②山背、山谷
山背,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凸起部分。图上表示山背的等高线以
山顶为准,等高线向外凸出,各等高线凸出部分顶点的连线,就 是分水线。 山谷,是相邻山背、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图上表示山谷的等 入部分顶点的连线,就是合水线。
③鞍部、山脊
5.高程、高差、起伏、坡度的判定:
高程的判定 判定某点的高程主要是根据山顶及等高线上的高程注记和 等高距进行推算。 高差的判定
判定两点的高差时,可先判定两点的高程,然后相减即得高
差。
5.高程、高差、起伏、坡度的判定:
图上起伏的判定
判定起伏就是在地图上判定哪是上坡,哪是下坡,哪是 平地。判定起伏时,首先要对判定区域进行总的地势分析, 在该区域内,找出明显的山顶,分析山顶间的联系,找出山 脊以及主要分水线、合水线的走向,然后结合河流、溪沟的
3、根据分层设色地貌图判断图中方框所代表的地貌名称。
谢谢
分率表示。判定坡度,即判定运动路线的某一局部或山体某
一斜面的坡度为多少度,或是百分之几的坡度。 判定坡度的 方法是根据等高线的间隔来进行的。也可以利用坡度尺来进 行量测。
六、作业 1、判断下列等高线图所代表的山地的各部分的名称。
六、作业
2、如果你去爬山,你应该从哪一条线路上山最好?为什么?
六、作业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等高线的特点:
(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并各自闭合。(等高
封闭)
(2)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凹
地相反。(多高少低)
(3)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间隔密,实地坡度陡;等高线间隔 稀,实地坡度缓。(密陡稀缓) (4)等高线的弯曲形状与相应实地地貌形态相似。(形似实地)
地质地貌学实验指导
姚志龙
陇东学院农林学院
实验四 地貌判读
一、目的意义
掌握地貌的表示方法及等高线判读地貌的原理和特点,学 会利用地形图判断实际地貌。
二、目的要求
学习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各种地貌类型,将图件地貌和实 地地貌有机结合,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丈量各种地物大小,并
将前面学过的罗盘仪、坡度仪、求积仪等地形地貌测量仪器及方
鞍部,是相连两山顶间的凹下部分,其形如马鞍状,故称 鞍部。图上是用一对表示山背的等高线和一对表示山谷的等 高线显示的。
山脊,是由数个山顶、山背、鞍部相连所形成凸棱部分。山
脊的最高棱线叫山脊线。
④斜面
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面叫斜面,也叫斜坡或山坡。在地图上明确斜面的具 体形状,对定向越野有一定价值。 等齐斜面:实地坡度基本一致的斜面叫等齐斜面,全部斜面均可通视。地 图上,从山顶到山脚,间隔基本相等的一组等高线,表示为等齐斜面。 凸形斜面:实地坡度为上缓下陡的斜面叫凸形斜面,部分地段不能通视。 地图上,从山顶到山脚,间隔为上面稀、下面密的一组等高线,表示为凸形 斜面。 凹形斜面:实地坡度为上陡下缓的斜面叫凹形斜面,全部斜面均可通视。 地图上,从山顶到山脚,间隔为上面密、下面稀的一组等高线,表示为凹形 斜面。 波状斜面:实地坡度交叉变换、陡缓不一、成波状形的不规则斜面叫波状 斜面,若干地段不能通视。地图上,表示该状斜面的等高线间隔稀密不均, 没有规律。
高于该面为正,低于该面为负。从黄海平均海水面起算的高程, 叫真高,也叫海拔或绝对高程。从假定水平面起算的高程,叫假 定高程或相对高程。地貌、地物由所在地面起算的高度,叫比高 。起算面相同的两点间高程之差,叫高差。 地形图上的高程注记有三种,即控制点高程、等高线高程和比 高。控制点(包括三角点、埋石点、水准点等)的高程注记,用黑 色,字头朝向北图廓:等高线的高程注记,用棕色,字头朝向上
坡方向;比高注记与其所属要素的颜色一致,字头朝向北图廓。
高程起算点和注记点
4.地貌识别
地貌的外表形态尽管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是由
某些基本形态组成的,这些基本形态是:山顶、凹地、山背
、山谷、鞍部、山脊和斜面等。
①山顶、凹地
山的最高部位叫山顶。山顶依其形状可分为尖顶、圆顶和平
顶。图上表示山顶的等高线是一个小环圈,环圈外通常绘有示坡 线。 比周围地面低下,且经常无水的低地,叫凹地。大面积的低 地称盆地,小面积的低地称凹(洼)地。图上表示凹地的等高线 是用一个或数个小环圈,并在环圈内绘有示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