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学会运用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联系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
教学难点
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互相转化特别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3.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选择最优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教学方法:例举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联系的性质: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多样性
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四性”
(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一定存在着联系)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凭空创造联系,也不能任意消灭联系,更不能把主
观联系强加给事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因此,我们要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3)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事物地与周围其它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脱离具体条件孤立地考察事物,一切都无法理解。因此,要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现象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不同的联系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因此,对各种不同的联系要作具体的分析。
3.联系的意义: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条件,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
4.基本要求:坚持联系的观点
(1)坚持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2)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既全面又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3)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做到既着眼于整体,又重视局部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1.事物的因果联系及其特点。
(1)因果联系的含义:在两种现象中,具有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才叫因果联系。(2)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
(3)因果联系的特点: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4)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区别:一是含义不同。二是时间顺序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形成先行后续的顺序。三是地位作用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总是处于“主动”的地位,是引起者,具有“动因”的作用;结果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结果”的作用。
正是因为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所以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
联系:首先,二者互相依存,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其次,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注意,并非任何一种因果关系都能成为互为因果的关系,只有一部分事物的因果关系才构成互为因果的关系)。
2.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三、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
的全过程。部分是指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是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二是地位和功能不同
联系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二者互相依赖,各以对方存在为前提。整体由部分构成,它只在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优劣变化也影响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3.方法论意义:
(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由整体的地位、功能决定。
(2)要搞好局部,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由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和作用引申的。
四、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含义:运动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3.特殊形式:相对静止
4.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
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
课堂思考1:为什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因为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从运动和物质的其它属性的关系看,物质除了运看,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如果没有运动,物质都不存在了,那还谈什么其它属性呢?所以,运动这个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课堂思考2:物质的“根本特性”和“根本属性”有何不同?
物质“根本属性”或“唯一特性”的提法,是就世界上物质和意识这两大类现象的区别而言。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的唯一区别在于,物质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这里所说的“特性”是指独有的性质,即,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区别于意识而为物质所特有的属性;而“根本属性”是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角度,说明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是从事物多种运动形式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质和规定。因为世界上的物质形态千差万别,物质的属性也多种多样。每一种物质形态都有许多属性,如质量、能量、导电性等。随着物质形态的变化,物质的具体属性也会发生变化。而物质的“运动”这种属性,同物质的其他具体属性相比,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它是世界上一切物质形态共同具有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属性。
5.运动与静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