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许其凤解说“北斗“

合集下载

许其凤的科学精神及时代价值

许其凤的科学精神及时代价值

006许其凤的科学精神及时代价值许其凤生平事迹及学术成就许其凤是一位卫星导航定位专家,从小对科学十分热爱。

他求学于解放军测绘学院,,生前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量与导航工程系教授以及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等职务。

许教授工作起研究GPS卫星导航与大地测量工作,是这一领域开天辟地之人。

《GPS导航与精密定位》(1989)是国内首本论述GPS 技术的专著,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我国卫星领域的空白。

据2020年7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许其凤教授先后参与20多项国防和军队重大科研项目,1987年,他提出远程武器机动发射的快速定位定向,为提高我国导弹武器机动作战能力提供了保障;1990年,建造GPS全国一级网,提供高精度定位;1996年,建设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增强系统”,可以提高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完好性和增强服务区域;1997年,建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提出建设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议和主要技术途经;1997年和2001年,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顶层设计,所提出的卫星星座设计方案可减少投入、降低建设的技术风险。

他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等。

许其凤科学精神概述许其凤科学精神的时代背景:第一,特殊的时代背景激发了许其凤的爱国之情。

在上个世纪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率先研究出GPS,但中国对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研究还没开始。

许教授敏锐的察觉到了国家拥有自身导航与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于是开始了废寝忘食的研究,他深知这一行业必须不败于人所以决心弥补这一空白。

这一去,就是几千个日日夜夜。

《GPS导航与精密定位》一出版便作为测绘专业教材使用。

在许其凤的主导下,测绘学院的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蓬勃发展起来,目前该学科已进入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领域。

第二,淡泊名利连就出许其凤的科学精神。

许教授当过工人干过苦力,甚至与妻子孩子长时间分居两地,尽管身在高处但从不以此为傲。

以身许北斗 其凤德如璧——怀念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工程大学教授许其凤

以身许北斗 其凤德如璧——怀念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工程大学教授许其凤

编者按: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后经8天长途跋涉,于6月30日成功定点在110.5°E 工作轨位。

至此,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2020年7月2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导航与空天目标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其凤,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84岁。

原本沉浸在喜悦之中的人们陡然悲伤,纷纷留言沉痛缅怀这位北斗功臣:“许院士,北斗终于建成,你却离开了。

”许其凤,是我国最早从事卫星大地测量和卫星导航研究的学者之一,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GPS 相关原理的专著,设计实施了我国境内第一次应用GPS 大规模测量工程任务,负责我国第一个海外卫星跟踪站技术方案制定与数据处理,设计并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动态定位检定标准,创造性设计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星座方案,培养了大批国内卫星导航领域领军人物……许其凤曾说,卫星需要定位,人生更需要定位。

他一生将自己定位为“许教员”,待人谦逊、坚持工作:“如果我还能编程序,还能推导公式,说明我还没老,还能为国家、军队服务。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如今,为国家和军队服务一生的许其凤院士,将北斗留在天际,把微笑留给人间,其展现出的“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值得我们追随、学习。

时光飞逝,一晃已和许其凤院士相识37年。

2020年7月2日,从信息工程大学导航教研室主任和许院士秘书那里得知先生离世的消息后,心情格外沉重,悲痛之余想和大家分享先生的几个小故事,以此缅怀许其凤院士。

淡泊名利终显贵中国的北斗事业可以说源自郑州市南郊那个偏僻的人造卫星观测站(简称“人卫站”)。

19 78年,许其凤就在这里开展科研与实践。

那一年,他研制的小型卫星测向仪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但卫星技术还比较落后,更没有导航卫星。

打开北斗市场之窗、思想之源、希望之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七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召开

打开北斗市场之窗、思想之源、希望之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七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召开

月5-9日,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七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在绵阳市举行。

孙家栋、沈荣骏、陈俊勇、范本尧、许其凤、刘经南、陈学庚、杨元喜等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国内外北斗及相关产业技术机构和骨干企业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来自全国各地的业界代表共2000余了国家大发展、科技大发展的好时代。

实施北斗系统建设是构建中国人自己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的战略举措,对于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年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率先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服务,到2020年,北斗系统将服务全球。

当前,北斗产业已初具规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芯片模块等核心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
农业等多个行业,以及大众消费领域实现规模化应
▲ 展会现场 ▲ 刘经南院士参观展览
本刊记者_云成
57
2018年第10期
卫星应用。

今世梦圆 星耀天际——追思“北斗院士”许其凤

今世梦圆 星耀天际——追思“北斗院士”许其凤

1953年,17岁的许其凤考入解放军测绘学院,成为一名大地测量专业学员。

1958年,许其凤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干就是60多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卫星大地测量和卫星导航事业。

许其凤致力于中国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发展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议和主要技术途径,为我国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做出了突出贡献。

许其凤长期从事“卫星大地测量与导航定位”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研发的人造卫星测向仪,不仅是当时中国最早的一批观测仪器,其精密度也毫不逊色于国际标准。

因为成功研发这台设备,许其凤获得了全国科技大奖。

面对沉甸甸的荣誉,许其凤没有停下脚步,他决心再开辟事业中的另一块疆土。

1957年10月4日,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卫星导航定位等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被迅速催生,并成为少数发达国家才能掌握和有实力实现的核心技术成果,是大国地位的必备支撑与重要标志。

基于此,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从事卫星大地测量工作的许其凤,觉察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军事应用上的潜在价值。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敏锐地将研究方向转至卫星导航领域,并开始着手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

然而,从熟知的空间大地测量跨界到陌生的卫星定位,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当时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全国从事卫星导航的研究人员仅有两三名,许其凤是其中一员。

没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很难占领制高点,许其凤决心弥补这一空白,尤其是在面对美国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不服输的许其凤内心憋着一股劲,他敢于突破创新,敢于先行先试,终于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后来,许其凤带着研究成果和论文前往美国,参加当时在那里举行的首届GPS全球定位系统研讨会,他撰写的有关GPS局部定轨及对精确定位影响方面的论文,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回国后,许其凤接到了外方工作邀约,在我国经济条件匮乏的40年前,面对别墅、高薪等优厚条件,许其凤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1982年,许其凤率先在国内开设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课程,开始为国家测绘导航领域实现后发优势提供理论和人才储备。

北斗三频周跳探测和修复的空间几何算法

北斗三频周跳探测和修复的空间几何算法

北斗三频周跳探测和修复的空间几何算法熊旭; 余寒; 崔立鲁; 陈科洁; 赵磊【期刊名称】《《北京测绘》》【年(卷),期】2019(033)008【总页数】5页(P872-876)【关键词】空间几何; 无几何相位; 周跳探测与修复; 北斗系统【作者】熊旭; 余寒; 崔立鲁; 陈科洁; 赵磊【作者单位】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 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8.40 引言随着卫星导航定位服务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要获取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就必须得到完整的载波相位观测值,而周跳探测与修复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周跳探测与修复算法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优化。

目前经常使用的探测算法主要有TurboEdit法[1]、电离层残差法[2]、高次差法[3]、MW(Melbourne-Wbbena)组合[4]和伪距相位组合法[5]等。

单一算法几乎都存在着一定问题,例如:电离层活动影响,伪距相位测量噪声,卫星轨道误差影响等。

而相位无几何(Geometry-Free, GF)组合可以避免包括卫星轨道误差等在内的几何误差,以及伪距观测误差影响,因此将其引入到周跳探测算法中[6-7]。

周跳探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有效地减少不敏感周跳的数量,它破坏了周跳探测算法的完整性,从而影响周跳修复的精度和可靠性[8]。

黄令勇联合无GF组合和伪距相位组合探测与修复北斗周跳,通过算例探讨了不敏感周跳对于算法效果的影响,但易出现病态方程组问题[9];李林阳比较了伪距相位和无几何相位组合周跳检验量的阈值条件,优化其数字模型,但易受电离层和观测噪声影响[10]。

De Lacy根据不同算法优缺点,采用多算法组合的方式分别对大小周跳进行探测,其中组合检验量中的GF组合值可以有效地减少不敏感周跳数量[11]。

北斗性能提升与广域分米星基增强技术及应用

北斗性能提升与广域分米星基增强技术及应用

北斗性能提升与广域分米星基增强技术及应用提名者:中国测绘学会提名意见:“北斗性能提升与广域分米星基增强技术及应用”项目是由北京卫星导航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神州天鸿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该项目组织了国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总体单位、建设单位、终端生产和应用单位,经过了由科研到关键技术攻关最终到工程应用转化的过程。

项目突破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时分米级服务的技术瓶颈,提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本导航、广域增强、精密定位”集成一体的体系架构、成套理论方法,研制了“北斗性能提升与星基广域增强系统”,实现了北斗系统性能大幅提升,使北斗系统具备了国际先进的分米级空间信号精度。

研制了从SoC 芯片、板卡到应用终端的系列北斗高精度装备,广泛应用于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并推广至“一带一路”国家,直接经济效益逾33亿元,军事和社会效益巨大项目成果对提升北斗系统国际竞争力、规模化产业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意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和军民融合系统,是服务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家名片。

为提升北斗系统国际竞争力、满足泛在高精度定位需求、支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转型,在国家863计划、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部计划等项目支持下,针对异质导航业务一体化融合、广域实时高精度多元误差修正、性能提升平台研制及终端应用等存在的“限”、“杂”、“容”等难题,突破了北斗性能提升与星基广域增强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制了“北斗性能提升与星基广域增强系统”,取代了原导航业务处理系统,大幅提升北斗系统性能;研制了系列北斗高精度用户终端核心器件及装备,开拓了在电力、通信、交通、农业、反恐维稳、海洋权益维护、精确打击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社会、经济和国防效益。

大国导航“擎旗手”——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工程大学教授许其凤

大国导航“擎旗手”——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工程大学教授许其凤

EXCLUSIVE INTERVIEW大国导航“擎旗手”——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工程大学教授许其凤9月30日,西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再次刺破苍穹,将1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向着形成全球服务能力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当在现场全程参与技术保障的学生传回捷报之时,已入耄耋之年的许其凤清瘦的面庞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作为倾注毕生心血从事卫星导航领域技术研究的学者,他将国家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一生追求,将建设导航强国支撑大国崛起立为终生夙愿。

许其凤17岁考入原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留校执教至今,前后在信息工程大学学习工作了62年,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军队测绘导航事业。

他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编写国家“九五”重点教材1部;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全军优秀教师、总参谋部“人梯奖”、河南省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放眼看世界,他敏锐地瞄准卫星导航定位这一新兴领域,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为我国跻身导航强国抢占了先机。

◎ 王红闯 杨克功 崔鸿雁 杨森 姚一愿国内卫星导航技术的拓荒者1957年10月4日,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开创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

随着美苏冷战持续升温,依托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开展的科学实验与应用蓬勃发展,同时也迅速催生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自此,卫星定位技术成为少数发达国家才能掌握和有实力将其实现的核心技术成果,也成为大国地位的必备支撑与重要标志。

对于GPS在国内的发展应用,许其凤最有话语权。

许其凤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从事卫星大地测量工作;70年代创造性研制出小型人卫测向仪获得了1978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初期,他以敏锐的战略视角将研究方向转至卫星导航领域,成为我国最早从事该领域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学者之一。

【大家】放眼苍穹测大地巧绘“北斗”定位图——许其凤

【大家】放眼苍穹测大地巧绘“北斗”定位图——许其凤

【大家】放眼苍穹测大地巧绘“北斗”定位图——许其凤(原文刊登于《卫星与网络》2012年9月)他,最喜欢的是那身草绿的军服,一袭戎装陪着他走过近六十年的风雨征程。

他,最熟悉的是朴实的三尺讲台,一根教鞭伴着他吸吮了半世纪的桃李芬芳。

他,最关注的是中国的北斗系统,几颗人造卫星成为他心中抹不去的永远记挂。

他是军人,是教师,更是一位在中国最早从事卫星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定位研究的专家。

他的名字叫许其凤,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小传】许其凤,1936年1月出生,天津市人。

著名卫星导航定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担任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他是中国最早从事卫星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定位研究的学者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致力于军事测绘事业,主要从事“卫星大地测量与导航定位”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卫星导航理论、卫星导航技术、卫星导航系统的论证设计与建设、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他在国内率先开设了GPS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课程,为开辟我国卫星精确定位进行大地测量提供了技术和人才的储备;他的主导创建了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为军队测绘领域建设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他主持和承担二十多项国防型号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局部地区可以实现GPS卫星精密定轨,为我国开展高轨卫星精密定轨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参加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国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等大型工程建设的总体方案设计和立项论证,提出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与全国GPS一级网联测以建立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技术方案,后经国家测绘局倡议,启动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建设工程,并运用首创的理论和方法,建成了我国GPS接收机综合检定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精度动态定位检定标准。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1.《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2.《计算机网络》,吴功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3.《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第一卷:原理、协议与结构(第四版)》,Comer.D.E.著,林瑶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006
数字系统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1)数字系统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30%;2)运算单元设计技术30%;3)数据通路设计技术15%;4)控制单元设计技术15%;5)可重构计算技术10%。
1.《GPS原理与应用》(第2版)(美)卡普兰(Kaplan,E.D)主编,寇艳红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霍夫曼等编著,程朋飞等译,测绘出版社,2009
2009
摄影测量原理
摄影测量遥感器15%;摄影测量解析定位理论与方法40%;数字摄影测量技术35%,摄影测量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方法10%。
1.《数字集成电路的结构化设计与高层次综合》王志华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IC设计基础》任艳颖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VHDL实用教程》潘松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近代平差理论与方法
最小二乘配置及其应用15%,秩亏自由网平差:秩亏网平差20%,逐次平差,序贯平差,Kalman 滤波15%,Helmert方差—协方差分量估计,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15%,附加系统参数的平差,测量中的病态问题,有偏估计方法,岭估计20%,粗差探测与抗差估计15%。
③3014地理信息工程
02 数字地图制图与出版
孙群
王光霞
史瑞芝
刘海砚
刘平芝
江南
03 地理空间数据库
武芳
张跃鹏
杨春成

第七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于长沙开幕

第七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于长沙开幕

推进北斗:感知,走向智能——第七届卫星导航学术年会5月18日,以主题为“感知,走向智能”的第七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长沙召开。

国内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官员、卫星导航领域专家学者、卫星导航应用企业代表等2000余人参加会议。

本届年会邀请了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官员和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将就卫星导航领域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作大会特邀报告,围绕北斗/GNSS应用,导航与位置服务、卫星导航信号、卫星轨道与钟差、精密定位技术、原子钟与时频技术、卫星导航增强技术、北斗/GNSS测试评估技术、北斗/GNSS用户终端技术、多源融合导航技术、PNT体系与导航技术、政策法规标准及知识产权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

此外,年会还将颁发优秀论文奖、青年优秀论文奖和第七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等奖项,并同期举办第七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全方位展示卫星导航领域最新成果、创新理念和应用前景。

18日上午开幕式后,各GNSS主管部门进行了相关报告,其中,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先生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运行与发展开展了报告。

在北斗导航的最新进展方面,冉承其表示北斗系统的性能稳中有升,满足10米指标要求,部分地区性能优于承诺指标。

在应用推广方面,行业和区域示范应用稳步推进,以长三角区域为示范,开展了重点车辆监管服务、大众位置服务和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等智慧城市北斗应用示范,完成8万台套北斗终端部署。

另外,在海上运输、气象、渔业公共安全等11个行业示范,以及珠三角、京、陕、湘、贵、鄂、苏等17个区域示范正在全力实施;在北斗系统建设方面,2016年中,将完成北斗基地增强系统(一期)集成与测试,进行覆盖全国主要区域的米级、分米级定位精度;2018年,建成全国范围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网络。

2018年前后,发射BDSBAS 首颗GEO卫星;2020年,形成覆盖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星基增强服务。

北斗先驱许其凤,从0到1的突破

北斗先驱许其凤,从0到1的突破

北斗先驱许其凤,从0到1的突破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20年第23期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至此,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这个举世瞩目的消息传来时,许其凤正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病床上,因为病情恶化,他已入院半年之久。

几天之后的7月2日,许其凤病逝。

网友沉痛留言缅怀这位北斗功臣:“许院士,北斗终于建成,你却离开了。

”“我就是一个搞技术的人”接到许其凤去世的消息时,他的秘书也是曾经的学生丛佃伟一时没反应过来。

“今年初,我还和几位同事一起去给许院士庆祝了84岁生日。

”丛佃伟对记者说。

当时,许其凤身体很虚弱,已经不太能说话。

丛佃伟见到他时,他的身上插满了管子。

尽管如此,为了迎接同事的到来,许其凤早早就让家人将他从病床上扶起,坐到了椅子上。

丛佃伟向他汇报了一些工作进展情况。

许其凤很欣慰,和大家开心地交流了几句,看上去精神还不错。

丛佃伟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见到导师。

“我真的没想到他就这么走了,从患病到生命的终点,许院士一直很积极乐观,也一直没有停下工作。

”2015年底,年近八旬的许其凤查出患有肺癌,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毅然躺上了手术台。

术后,许其凤身体刚刚恢复,就马不解鞍地继续跟进课题工作。

2018年5月,他赶赴哈尔滨参加第九届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作了主题为“认识北斗应用北斗”的报告,并现场进行答疑。

此后,许其凤又应邀到厦门理工学院作报告。

尽管身患恶疾,许其凤对主持的多项重大科研课题依然亲力亲为,大到总体设计,小到某个设计细节均能考虑周到。

最让学生们感动的是,涉及关键问题的仿真研究,他总是会与学生一起进行编程仿真,以确保仿真结果更具可信性。

他时常说:“我就是一个搞技术的人。

”他坚持和年轻人一道编写和调试程序,亲自指导学生,为我国卫星导航与航空航天领域培养出了大批的后备力量。

许其凤将自己的一生定位为“许教员”,培养出的许多学员成了卫星导航领域的顶梁柱。

为人生定位

为人生定位

2020/ 743◎ 王红闯为人生定位仰望星空,璀璨的繁星里,有一颗耀眼的北斗星,那就是引领中国卫星导航方向的北斗功臣,共和国院士,许其凤!您是卫星导航的拓荒者。

国内首部卫星定位专著,成为冲开技术屏障的一道霞光。

中苏边界东段,首次卫星定位大规模应用,精准数据令国外专家震惊。

在军内开辟的空间大地学科,把卫星导航技术引入武器装备,为远程武器发射提供了机动技术保证。

您是我国自主卫星导航星座方案的首创者。

经过严密计算推演,开辟了星座设计方案的蹊径,20亿元财政经费得到节省!您是倾心卫星导航教育的亲为者。

60余载从军、教学,无论是助教、讲师、教授,乃至院士,您始终以“许教员”自称!您总是用激情的话语,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作者单位: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把深奥的理论课,讲得诙谐有趣、通俗易懂!您为我国北斗导航事业,培养出一个个国之栋梁:于志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总师,周建华,陈金平,中国北斗二号、三号地面远控总师,李广云,杨力,郝金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许其凤的学生!您是把初心融入军队建设的践行者。

出差,讲课,开研讨会,在上紧发条的生活里,您满怀热忱,把讲台当成科研梦想的起点,把培养国之栋梁永记心中!您诲人不倦,以心血铸就和平之盾,以知识筑牢空间长城!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鲜花掌声的背后,有多少汗水、辛酸,有多少荆棘、泥泞!您一生是淡泊名利的一生,家是旅馆,实验室是家。

居室里陈旧的家具,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见证着您夜以继日忙碌的身影。

人造卫星观测站的测向仪,记录着您事业的辉煌,开启了探索卫星导航的征程!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全球组网全面完成,而您的人生钟摆却永远定格在2020年7月2日。

北斗建好了,您却离开了。

人间,从此少了一位巨星;天上,从此多了一颗北斗。

您一生每一个研究方向,每一次完成的任务,都与国家命运息息相通!在您的生命里,有永不褪色的军人气节,有始终如一的科研激情。

北斗二代的卫星技术及应用分析

北斗二代的卫星技术及应用分析

北斗二代的卫星星座(意思是:要用哪几种卫星,卫星在什么轨道,如何运行等等)是由我们学校的许其凤院士设计的。

当然,后期经过一定的优化设计,但基本沿用了许院士的设计。

我有幸听过许院士的讲座,结合我所学知识、所看到的新闻进行回答。

1.安全。

这绝对是建北斗最最重要的原因,没有这个原因北斗真的是可以不建的,或者说可以缓一缓再建。

GPS使用了这么多年,军队官方都没有统一装备GPS的任何产品(当然,会有私自购买的,只是一小部分),因为战时美国绝对不会让你他的GPS,GPS信号是可以加密或关闭的。

在地理信息如此重要的战场,你只能靠自己。

对于民用领域,@silencew提到GPS信号“做了手脚”,这是GPS的SA政策,而且这个政策在2000年5月1日已经取消了,所以你说GPS“做过手脚”的精度是5m是不正确的,实行SA政策时的精度应该是100m左右。

虽然GPS的SA政策取消了,却让民用市场对其信心大大降低,只有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系统才能保证安全!缺点就是要花钱,但这个钱,第一,必须花,第二,花的还真不算多,GPS耗资200亿美元(现在应该已经不止这么多了,因为需要不断替换老旧卫星),北斗系统“预计投入经费500亿”人民币,一个字,值!2.三频信号。

北斗使用的是三频信号,GPS使用的是双频信号,这是北斗的后发优势。

虽然GPS从2010年5月28发射了第一颗三频卫星,但等到GPS卫星全部老化报废更换为三频卫星还好几年。

这几年就是北斗的优势期。

三频信号可以更好的消除高阶电离层延迟影响,提高定位可靠性,增强数据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模糊度的固定效率。

而且如果一个频率信号出现问题,可使用传统方法利用另外两个频率进行定位,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北斗是全球第一个提供三频信号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

3.有源定位及无源定位。

有源定位就是接收机自己需要发射信息与卫星通信,无源定位不需要。

@Cloudz Dong所说的是北斗一代的有源定位,有源定位技术只要2颗卫星就可以完成定位,但需要信息中心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支持并参与解算。

北斗导航系统在测绘工程的应用

北斗导航系统在测绘工程的应用

北斗导航系统在测绘工程的应用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测绘工程事业发展迅速。

采用落后的测绘技术,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测量结果不准确,测量时间也相对较长,无法有效保证测量效果。

随着近年来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北斗导航系统的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充分发挥了技术优势,给测绘工程带来了很大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测绘工程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北斗导航;测绘工程;应用1斗卫星导航系统概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BDS)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立足自身航天科技建设而成。

该系统提供了稳定可靠并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授时等服务,具有独立自主、技术领先、发放兼容的特点。

北斗导航系统的建立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对定位、导航、授时等需求,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振民族科技荣誉感的同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系统在于其他国家卫星导航系统合作下,可以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该系统在顶层设计和发展上分为“三步走”发展路线,通过梯度建设逐步形成面向全球、突出区域、具有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之路。

“三步走”中第一步是1994年开始建设北斗卫星试验系统,历时六年时间的研发实现有源定位和短报文服务能力,覆盖范围达到中国及周边地区;“三步走”中第二步是在2004年北斗系统的初建,历时八年时间完成在区域无源定位服务功能的实现,目前日臻完善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实现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提供正式的短报文、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三步走”中第三步是2013年起开始不断完善和继续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并计划在2020年底完全实现覆盖全球的无源定位和短报文服务。

北斗系统在整体设计上分为空间段、地面控制段、用户段三部分,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和27颗中圆轨道卫星;地面控制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监测站等30余个地面站。

2021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 3解析课件(71张PPT)

2021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 3解析课件(71张PPT)
D.甲文“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 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解析】D 项有误,颓然这里指倒下的样子,无抑郁 和苦闷之意。故选 D。
12. 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乐”,目的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 析。(3 分)
甲文以“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层层铺垫,衬托“太守之 乐”,突出太守“与民同乐”。乙文通过写“富贵者之乐”与“山 林之乐”两种乐趣的不同以及不易兼得,而李侯能同时获得 两种乐趣,突出李侯之贤。
A.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就是题目中的 “北固山”。
B .颔联中“平”“阔”“正”“悬”四字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荡 的壮观景象。
C.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写海上红日冲 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 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句子成分
嫦娥五号为
____宾__语________
嫦娥五号为
____主__语________
4. 在学习活动中,某同学撰写了一段感言,其中一处有语病, 请指出并修改。(2 分)
①让我们向那些为中国科技披荆斩棘的人们致敬!②让我们 树立奉献精神,探索未知世界!
语病:第_____②_______句,修改后:_让__我___们__发__扬__奉___献__精__ 神___,__探__索__未___知__世__界__!___。
【参考译文】 【乙】嘉佑二年,李侯凭镇东军留后的身份兼任庐州太守。 于是游览金陵,登上蒋山,并饮蒋山的水。随后又登上浮槎山, 到了山上,发现山上有石池,池水涓涓流淌,十分可爱,大概就 是陆羽所说的乳泉、石池漫流那类的水。试着喝泉水,感到泉水 味道பைடு நூலகம்美。于是对照地图记载考证,并向当地老人询问,知道了 这水的来历。于是把此水送给远在京城的我,我给他回信说:李 侯可以称得是个贤达的人呀。

许其凤:毕生心血献给北斗导航

许其凤:毕生心血献给北斗导航
拓 荒 国 内 卫星 导 航 技 术
பைடு நூலகம்
位 》 ,成为 冲开技术屏 障带动 国内科研
了解先进导航技术的一道霞光 。 1 9 9 1 年 ,中苏两 国通过友好 协商 ,; 交换边 界 ( 东段 )联合 测量工作 。许其J
1 9 5 7 年1 0 月4 日,世界第一 颗人造卫星 升空 ,G P S 等理论 的研究 与实践被迅 速催生 ,并成 为少 数发 达 国 家 才能掌 握和有实 力实现 的核心技术 成果 、大 国地 位 的必备 支撑 与重要标志。
研 究方 向转至卫 星导航领域 ,成 为我 国最早 从事该 领 域研究教学 工作 的学者之一。
商边界 问题不到 2 4 小时 ,许其凤 发现 ,j
批数据 始终无法 与我 国实测数据 “ 吻合 ’ 测 算后 ,许其凤 胸有成竹地 断定 “ 对方{
误”!
1 9 8 9 年 ,美国发射G P S 系统第 一颗卫星 ,4 年后 完 成G P S 系统星座构建 ,成功完成组 网。
允许涉足核心技术领域 。 然 而 ,独立 自主 的卫 星导航系 统是 国家 政治 、经
渴望 的眼神 ,准备 了几天 的课 ,却死 活倒不 出来 。为 此 ,他每 天早早起 床 ,到一 个没人 的地 方大声 朗读报
纸 ,练习 朗诵 ,同时系统 自学教育心理 学与形式 逻辑 学等对教学有 帮助 的课程 。 平时和蔼 可亲 的许 其凤 ,给学生 “ 压担子 ”时从 来不 手软 。2 0 0 1 年 ,面对着 同行的质 疑 ,他让博 士研
军内开辟第 一个空 间大地测量 学学科方 向 ,解决 了远 程武器发射机 动测量保 障问题 。
首 创 自主 卫 星 导 航 星座 方 案
润物 无 声 。数 十年 执 教 “ 三 尺讲 台” ,许 其 凤 践行 着 自己立 下 的那 句座右铭 : “ 卫星 需要定位 .人 生更需 要定位 。”无论 身份是 助教 、讲 师 ,还是 副教 授 、教授 ,乃 至成为 院士 ,他 与同事 、学员 谈话始 终 以 “ 许教员” 自称 ,从未改变 。 听过 许教员讲 课 的人 都知道 ,尽管都是 深奥 的理 论 课 ,他 讲起来却 充满激情 ,富有感 染力 ,时刻牵 引 着你 的思 路走 。然 而很少人 知道 ,初 登讲 台的许其凤 也 曾有过 哑 口无 言 、面红耳 赤 的窘境 ,面对着 学员们

GPS用于编队星座的姿态与相对位置确定

GPS用于编队星座的姿态与相对位置确定

GPS用于编队星座的姿态与相对位置确定
王威;郗晓宁;许其凤
【期刊名称】《空间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2(022)002
【摘要】利用载波相位差分GPS技术确定编队星座的姿态和相对位置时,由于卫星状态间的相互耦合和差分观测值的相关性,应该联合星内和星间的差分观测进行状态的整体解算.文中给出了利用星间差分观测值形成的空间网形约束、联合星内和星间差分确定编队星座姿态和相对位置方法.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总页数】6页(P163-168)
【作者】王威;郗晓宁;许其凤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长沙,410073;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
【相关文献】
1.GPS和类GPS测距技术联合用于双星编队星座的状态确定 [J], 王威;胡利民
2.联合CDGPS技术和星间相对测量进行编队星座状态确定 [J], 范国清;王威;郗晓宁
3.GPS和类GPS载波用于编队星座状态测量 [J], 范国清;王威;郗晓宁
4.编队飞行星座相对运动的运动学描述与编队构型设计 [J], 张娟;和兴锁;李亮;邓
峰岩
5.基于小波降噪的编队卫星相对位置确定 [J], 姚静;聂鹏程;易东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许其凤解说“北斗“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许其凤解说“北斗“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许其凤解说“北斗“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许其凤解说“北斗"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滨海)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其凤解读了我国自主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的功能定位及技术采用的指导策略:感谢大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宣传一下北斗。

为什么说这样话呢?这两年我接触一些业务圈以外的人士,包括用户。

好像他们对整个北斗系统的了解不是特别多,或者说不是特别系统,存在了很多问题,所以我觉得宣传是一方面,建设也很重要,让客户以及更多的人了解北斗,这样才可以使用。

我主要向大家宣传卫星导航系统,也就是北斗系统。

因为在座很多都是产业界的人士,我尽量联系一下产业方面的情况和思路。

我是学校工作的,通俗讲叫做“书呆子”这个跟产业不大沾边,有讲的不到位的希望大家理解,同时也请批评。

产业的发展是成败的标志,我指的是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成功在于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效益。

这个效益不仅仅是芯片制造商的效益,也不仅仅是整机的提供商的效益,还有应用在铁路上,对铁路性能的提高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对大坝监测上以及水力发电有什么效益,我理解这个是有广义的。

另外就是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广泛应用的标志,作为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方面很多。

但是相关产业的发展,标志着广泛应用的程度如何。

比如说卡片相机用的很多,这个说明数字摄影取得很大的应用。

现在很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然可能不是会议的,会议的时候不提,现在GPS已经占领了市场,北斗产业究竟怎么发展?说的更直截了当一点,不说我的身价性命,就是这点家当投进去保险吗?这样的问题我不能回答。

我提供北斗的情况,请大家自己做结论。

关于GPS占领市场,北斗到底有没有出路的问题,使我想到彩电的问题。

80年代是日本的彩电占领我们国家的市场,那个时候只要看彩电不是东芝就是夏普的,到了90年代国产彩电占领了市场,短短的10年,我们靠什么夺回的市场?一个是相对优越的性能,我说的相对优越,不是整个系统的性能完全超过日本,是说在我们中国显示的更优越。

我国三天痛失两位院士(组图)

我国三天痛失两位院士(组图)

我国三天痛失两位院士三天痛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6月30日,著名妇产科内分泌学和计划生育学家肖碧莲院士,7月2日,北斗建好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专家许其凤院士却走了。

两位国宝级专家的离世,是我国的重大损失。

1936年1月出生的许其凤,是天津人,1958年从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卫星大地测量与导航定位”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中国最早开展卫星大地测量与GPS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

曾任“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工程”专家。

主持和承担了20多项国防型号和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其所著《GPS导航与精密定位》是国内第一本全面论述GPS技术的专著,所著《空间大地测量学-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教材。

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导航与空天目标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前许其凤,由于GPS系统提供的定位和授时服务水平较高,很多人建议我国参考GPS的卫星星座方案进行布设,但许其凤坚持反对,力主“另起炉灶”,为推动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做出了珍贵贡献。

许其凤曾说,卫星需要定位,人生更需要定位。

他一生将自己定位为“许教员”,待人谦逊、坚持工作:“如果我还能编程序,还能推导公式,说明我还没老,还能为国家、军队服务。

”1923年10月出生于上海的肖碧莲,祖籍广东中山。

194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56—1959年留学苏联,获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副博士学位。

先后在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宏仁医院、仁济医院工作。

1978年10月调职北京,参与创建北京计划生育研究所(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历任生殖内分泌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93年起任名誉所长。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肖碧莲从事妇产科内分泌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60余年,是我国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领域的著名学科带头人之一,先后被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际家庭健康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聘为顾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许其凤解说“北斗"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滨海)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其凤解读了我国自主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的功能定位及技术采用的指导策略:感谢大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宣传一下北斗。

为什么说这样话呢?这两年我接触一些业务圈以外的人士,包括用户。

好像他们对整个北斗系统的了解不是特别多,或者说不是特别系统,存在了很多问题,所以我觉得宣传是一方面,建设也很重要,让客户以及更多的人了解北斗,这样才可以使用。

我主要向大家宣传卫星导航系统,也就是北斗系统。

因为在座很多都是产业界的人士,我尽量联系一下产业方面的情况和思路。

我是学校工作的,通俗讲叫做“书呆子”这个跟产业不大沾边,有讲的不到位的希望大家理解,同时也请批评。

产业的发展是成败的标志,我指的是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成功在于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效益。

这个效益不仅仅是芯片制造商的效益,也不仅仅是整机的提供商的效益,还有应用在铁路上,对铁路性能的提高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对大坝监测上以及水力发电有什么效益,我理解这个是有广义的。

另外就是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广泛应用的标志,作为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方面很多。

但是相关产业的发展,标志着广泛应用的程度如何。

比如说卡片相机用的很多,这个说明数字摄影取得很大的应用。

现在很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然可能不是会议的,会议的时候不提,现在GPS已经占领了市场,北斗产业究竟怎么发展?说的更直截了当一点,不说我的身价性命,就是这点家当投进去保险吗?这样的问题我不能回答。

我提供北斗的情况,请大家自己做结论。

关于GPS占领市场,北斗到底有没有出路的问题,使我想到彩电的问题。

80年代是日本的彩电占领我们国家的市场,那个时候只要看彩电不是东芝就是夏普的,到了90年代国产彩电占领了市场,短短的10年,我们靠什么夺回的市场?一个是相对优越的性能,我说的相对优越,不是整个系统的性能完全超过日本,是说在我们中国显示的更优越。

日本彩电因为日本发射台离的都比较近,接受机灵敏度不需要很高,信号强度够了。

但是在80、90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还不是数字电视,信号并不是很强,距离也比较远,因此就出现一个信号。

日本的彩电有雪花,我们国产的彩电没有。

优越不优越?优越,老百姓就认这个,其实这个就是局部的优越,就是灵敏度提高了。

所以相对优越的性能是可以做到的,还有一个就是相对低廉的价格。

彩电是做到了,我想我们的卫星导航产业应该也可以做到。

另外是方便快捷的服务,因为我们的生产商、销售商就在本地,因此你只要出了问题,你打电话就会有人来维修。

靠着这三条,十年的时间我们把日本的彩电市场赶走,我们把彩电市场夺回来了。

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是性能相对优越的基础,我们说性能要优越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我的接收机、我的用户系统,我的整个系统性能好,还有一方面就是产业界有自主权的,就是心里有数的,但是没有数的就是整体的性能如何。

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怎么样,有人说不错,又是我们国产的、自主知识产权、双赢等等一大堆,如果有人对我这么说我是不信的,你光给出这样的结论和标题我信不过,就是得拿出具体的东西,我自己会判断,就是究竟有没有优势,我试图在这方面做点尝试,因此我的报告没有结论,我只介绍情况。

在座的专业可能差距比较大,我简单把卫星导航系统说一遍,卫星导航系统是由一定数量分布的卫星,包括卫星的高度、卫星的倾角、卫星的轨道组成的空间部分,这个叫做卫星星座,比如GPS是由24颗组成的,叫做中轨卫星MEO。

还有一部分是地面监测站不断观测所有的卫星,对所有卫星计算轨道,计算钟差。

通过注入站将轨道、钟差参数注入到卫星,用户接收机利用卫星发播的测距信号测距,依靠卫星的位置,用测量的距离解算自身的位置。

如果简单点就是这三点。

避短扬长的北斗星座设计,一般都是扬长避短,为什么是避短扬长呢?这个是故意的,合适不合适大家来判断。

首先说发展的瓶颈,我这里侧重讲不利条件,这个也是和大家习惯不是很一致,首先强调我们有多少有利条件,然后再想有什么不利条件。

作为我的观点来讲,不利条件更重要。

因为你漏掉一个有利的条件,后果很可能是没能锦上添花的。

如果你漏掉一一个不利的条件,后果可能是颠覆性的。

作为发展卫星导航,因为我们是后发展的,在我们前面有GPS,我们完全可以发展GPS发展我们国家自己的系统,我们也学习,但是不能完全照搬。

全面照搬是最简单的问题,也是最省事的问题。

但是我们学习GPS还是遇到一些问题,这个是很难在全球布设监测站,我们说高精度定轨需要卫星全弧段的监测。

比如我就测一小段,这个圆画不准的。

有一个实际的数据,卫星位置的误差,左边是有监测数据的,右边是没有监测数据,完全靠外推的,我观测一小段推一段,这个位置误差会很大,一旦没有监测数据,误差会急剧增加。

对于绕地球的GPS卫星是中轨道卫星,东西旋转。

对于这样监测站要全球分布,这一点美国可以做,我们做起来有困难。

我们很难做到全球分布。

第二个问题就是星载原子钟相对滞后,依靠卫星的位置,通过测距来解算定位,测距怎么测?就是依靠信号传播的距离,距离=传播时间×光速,如果数字错一点,那个误差就大多了。

所以对于星上的钟,所有的信号都是根据钟来发播的,那就要求很稳定的度星载原子钟,那就是10的13次方,大约就是百万年差一秒。

我们国家星载原子钟发展相对滞后,我们也都从美国、欧洲进口很高精度的原子钟,他们知道我们要搞卫星导航系统,结果就禁运了,一台也不卖给我们。

像这样的两个问题,我说可以算是两个瓶颈问题,这样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解决。

全球布站,我们很难短时间内发展,这个确实有一定困难。

我们是想试图从星座设计来寻求绕过瓶颈的办法,当然试图的途径很多,都曾经进行过探视,但是这条路我们走通了。

提到星座设计我们首先有三种卫星轨道,这是全球的图。

一种是中轨卫星轨道MEO,高度是两万千米,像GPS,计划中的伽利略都是这样的高度,绕着全球转。

还有一种轨道是同步卫星轨道,这个是3万6千千米,就是要在赤道面上,同时要维持这个高度。

同步卫星就是跟着地球一起转的高度,只有在这个高度才能跟地球自转一致起来,从地球上来看就是不动的。

还有倾斜轨道的同步卫星IGSO,这个高度同GEO一样,只不过不在赤道上,GEO是在赤道上,倾斜的角度我们采用是55度,在地面上观察轨道是像“八字型的”的轨道,从地面上观察来讲是有不同的特点。

MEO是从东到西绕着全球转,GEO卫星是始终不动的,在我们国家上空发一个GEO,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的。

IGSO卫星是南北转,而且有一定的弧度范围.我们说如果选择MEO或者IGSO轨道,如果可能绕过前面讲的两个瓶颈。

因为这两个卫星不是东西跑,是南北跑,这个总跑不出我们国家,会离开我们国家的境内,但是不远,我们可以看得见,就是可以监测的到。

这样我们就增加了跟踪弧段,IGSO和GEO我可以跟踪,如果和GPS一样的MEO,我们观测的弧段那只占全弧段的40%,那个精度就差了。

在国内设站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GEO和IGSO的全弧度监测,这样就解决了我们没有办法在全球布站的问题,这样降低了星载原子钟的要求,要想取得准确的时间,我可以表好,比如说是欧米茄,我也可以天天和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对表,一个是表好,一个是勤对,如果不能勤对,那就是表好。

但是如果GEO和IGSO我随时可以看得见,我随时都可以对表,因此在国内设站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勤对表。

这样降低了对星载原子钟的技术要求,给我们国家发展高精度原子钟争取了时间,不是不发展,我们还是要发展。

但是想立刻拿出来,这个拿不出来。

这个不像包饺子,这个需要一个国家,有时候需要十年,甚至更长。

国外比我们时间还要长,我们必须要一个发展的时间。

我们既然避开了两个发展的瓶颈,我们还要充分发挥GEO和IGSO的利用率高的特点,我们不是搞全球系统,而是一个区域系统,我们一会可以看到这个区域系统究竟有多大。

对于区域系统来讲,我们说这两种卫星的利用率是可以达到80%以上的,对于MEO我们国家的区域系统来讲40%,差了一倍。

利用率高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比较少的卫星来达到同样的效能,这个是划算的,投入性能比也比较好。

在具体设计当中,经过了很多的探测,五个GEO和五个IGSO也就是十个卫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于覆盖区域大体上也接近地球的三分之一。

作为北斗二号,第一期就是区域系统,第二期就是全球系统。

第一期星座就是5GEO+5IGSO。

在赤道上分布了五个红点,就是地球同步卫星,同时在蓝色的地方是IGSO卫星,红色是不动,蓝色是沿着轨道运动。

如果说按照测距误差是两米的话,我们可以达到,甚至更高一点,我们估计一下这个系统究竟怎么样?我们给了一个图,这里分成几种颜色,绿色、蓝色、红色,绿色里面是由数字组成的。

如果是6,这个就表示24小时之内最大的标准差是6米。

蓝色的6,这个就不是6米了,是定位精度16米,红色6是26米。

我们最关心的是橙色的,为什么最关心这个呢?这里有很多的蓝色的符号,都是美军在我们国家周边的军事基地,美军军事基地放在这里我们不关心行吗?不关心我们很可能会得到和伊拉克、利比亚、科索沃一样的结局。

所以把最关心的放在这里,我们基本上6米到7米的样子,我们精度GPS也是一样。

刚才我们还讲了,采用这种卫星是利用率非常高,充分利用了利用率高的特点,其实这不是最早的方案,最早的方案是采用地球同步卫星和美国GPS一样大MEO卫星,这个方案已经上报给江泽民,而且得到了首肯。

4GEO+12MEO效果是一样,我们最关心就是北半球,也就是说用16颗卫星还赶不上10颗卫星的性能好,就是我们重新发挥了IGSO和GEO利用率高的特点。

总结起来就是前面的避短扬长,避开我们的瓶颈,扬长高利用率。

区域系统有区域系统的优势,系统级的广域差分,这个是美国人为了降低民用精度搞的SA,这个就是人为加入轨道误差和钟差误差,就是从30米降低到100米,美国民用最开始测试是30米,结果达到的是20多米。

但是美国军方认为这个不行,因为民用美国人可以用,那世界其他军方也可以用,那就是降低到100米,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是美国先提出来的,就是差分。

最后发现比较好就是广域差分,广域差分原理很简单,就是布测一些参考站,这些站我是精确知道的,我也是利用GPS定位,利用你不对我来反求出来卫星轨道偏了多少。

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建立差分参考站,像我们国家需要20来个。

另外需要计算中心,还要通过注入站向地球同步卫星发射,把数据发射给卫星,地球同步卫星再告诉用户,这个同步卫星是GPS以外的。

参考站观测卫星,通过注入同步卫星向用户发播修正参数,精度从100m提高至5m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