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的意思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的意思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的意思“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出自宋朝诗人翁卷的作品《野望》,其古诗全文如下: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一天:指满天②晴湾:太阳照耀的水边③野水:郊外的水【翻译】无边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

我闲来登上山顶想好好观赏一下山下的湖水,却没想到,低头一看,又在水底看见了青山。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秋天的山水,通过偶然发现的错位,给诗平添了无穷的情趣。

诗第一句写满天秋色给晴天的水湾带来了丝丝寒意。

这句写得很笼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一天秋色”,自然使人联想到萧瑟的秋风、清澈的湖水、飘坠的黄叶,甚至于想到昨天刚停的绵绵秋雨,今天放晴的淡淡秋日。

“一天”二字,又把景色无限地扩大,附合日朗气清的季节特点。

秋色满眼,接下一“冷”字,就把感情锲入,把冷景转化成冷的感觉,诗意便更加浓郁了。

第二句切题写放眼了望。

首句是浑写秋色,这句是具体写山,但又将远近高低重叠的山一笔囊括进诗,又带有浑写的性质。

在满天秋色中,放眼看山,大有晋人拄笏看山,叹风景佳丽的意味,表现了作者陶情山水的旨趣。

上两句,一句带写了水,一句概括了山。

青山林立,看得很清楚,很尽兴;绿水平铺,难以尽收眼底,稍嫌不足。

诗人由下往上看,看够了,就萌发了想由上往下看,好好欣赏绿水全景的念头。

于是,诗人乘闲登山了。

登上了山顶,向下眺望俯视山下的秋水,结果没想到看到的主景不是水,却是水中青山的倒影。

这一漫不经心的描写,是人人碰到过的实事,平时谁也不注意,却被诗人捕捉住,放入诗中,显得是那么的有趣味。

这么一写,又照实了上两句的风景:因为是秋天,水特别的清,所以说“冷晴湾”;因为晴,山才投以浓郁的影子,在清水中格外地分明。

而这些山,就是上面说过的“无数峰峦”。

同时,诗以“忽”字领句,与出句的“闲”字相对应,使景更加突出,也带出了诗人的欣喜。

《野望》诗词译文注释及赏析答案

《野望》诗词译文注释及赏析答案

《野望》诗词译文注释及赏析答案《野望》是由王绩所创作的,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

诗风疏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野望》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野望》唐代: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野望》注释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

薄,迫近。

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

依:归依。

秋色:一作“春色”。

落晖:落日。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野望》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首联,景中含情,景中有人。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幅图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满是烟霞,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东皋极目远望,左右徘徊不已,心里默默念着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薄暮”交代时间,渲染气氛,“东皋”点明地点,“徙倚欲何依”表明心态,复杂抑郁。

这两句看似平平淡淡的叙述,却把作者的心绪交代的一清二楚,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

颔联,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

诗人从眼见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

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

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

颈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衬托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

《野望》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野望》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野望》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野望》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野望》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野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歌鉴赏】翁卷《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翁卷《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翁卷《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翁卷《野望》原文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翁卷《野望》注释、一天:指满天。

2、晴湾:太阳照耀的水边。

3、野水:郊外的水。

翁卷《野望》翻译无边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

我闲来登上山顶想好好观赏一下山下的湖水,却没想到,低头一看,又在水底看见了青山。

翁卷《野望》赏析《野望》是南宋诗人翁卷的诗词作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秋天的山水,通过偶然发现的错位,给诗平添了无穷的情趣。

此诗写清秋野外的山光水色,也倾注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喜悦情怀。

诗第一句写满天秋色给晴天的水湾带来了丝丝寒意。

这句写得很笼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一天秋色”,自然使人联想到萧瑟的秋风、清澈的湖水、飘坠的黄叶,甚至于想到昨天刚停的绵绵秋雨,今天放晴的淡淡秋日。

“一天”二字,又把景色无限地扩大,附合日朗气清的季节特点。

秋色满眼,接下一“冷”字,就把感情锲入,把冷景转化成冷的感觉,诗意便更加浓郁了。

第二句切题写放眼?望。

首句是浑写秋色,这句是具体写山,但又将远近高低重叠的山一笔囊括进诗,又带有浑写的性质。

在满天秋色中,放眼看山,大有晋人拄笏看山,叹风景佳丽的意味,表现了作者陶情山水的旨趣。

上两句,一句带写了水,一句概括了山。

青山林立,看得很清楚,很尽兴;绿水平铺,难以尽收眼底,稍嫌不足。

诗人由下往上看,看够了,就萌发了想由上往下看,好好欣赏绿水全景的念头。

于是,诗人乘闲登山了。

登上了山顶,向下眺望俯视山下的秋水,结果没想到看到的主景不是水,却是水中青山的倒影。

这一漫不经心的描写,是人人碰到过的实事,平时谁也不注意,却被诗人捕捉住,放入诗中,显得是那么的有趣味。

这么一写,又照实了上两句的风景:因为是秋天,水特别的清,所以说“冷晴湾”;因为晴,山才投以浓郁的影子,在清水中格外地分明。

而这些山,就是上面说过的“无数峰峦”。

描写山美景的诗句

描写山美景的诗句

描写山美景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描写山美景的诗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描写山美景的诗句野望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很多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江上王士禛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学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山中》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居秋瞑》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便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杨炯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古诗中描写山水四季名句一.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十首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十首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十首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

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泛舟……多么美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十首,欢迎大家阅读!1、《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3、《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4、《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5、《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6、《江雪》宋·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7、《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译文:荆溪潺湲流过白石粼粼显露,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山间小路上原本并没有下雨,是那空明翠色好像沾湿人衣。

8、《山中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3单元古诗古文翻译及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3单元古诗古文翻译及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3单元古诗古文翻译及练习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一释义⑴东皋(gāo):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薄,迫近。

《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jué严不奉,帝何求?”⑵徙倚(xǐyǐ):徘徊,彷徨。

《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

”依:归依。

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晖:落日的余光。

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三闾结飞辔,大耋嗟落晖。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相顾:相视;互看。

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知音》:“乃称史迁著书,咨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

”⑻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徘徊,彷徨。

)欲何依.(归依)。

..(傍晚)望,徙倚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返,猎马带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归。

相顾..(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

..(相视;互看)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二、翻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三、练习题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

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

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

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原文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1、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2、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3、戍:防守。

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4、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5、清江:指锦江。

6、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蜀汉费?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

”这两句写望。

7、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8、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译文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眺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赏析这首诗虽是写郊游野望的`感触,忧家忧国,伤己伤民的感情,迸溢于字里行间。

诗的首联写从高低两处望见的景色。

颔联是抒情,由野望想到兄弟的飘散和自我孤身浪迹天涯。

王绩《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绩《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绩《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野望》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值得大家阅读。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野望古诗相关资料介绍,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野望》原文唐代: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古诗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

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

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

【荐】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荐】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荐】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惟通:唯)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译文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注释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城,一作“年”,一作“奇”。

戍:防守。

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清江:指锦江。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

”这两句写望。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

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

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供,付托。

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日:一作“自”。

赏析:诗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

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

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

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

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

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

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

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

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讲义及答案)附解析一、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①,杖藜②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①短篷:有篷的小船。

②杖藜(lí):用藜做成的拐杖。

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

(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为什么?(2)“杖藜扶我过桥东”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 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 诗的颈联“入”和“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蕴含着新事物必须取代旧事物的生活哲理,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C. 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 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斋独宿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1)“夜半鸟惊栖”与《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营造的意境相同,请体会其妙处。

(2)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说说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歌中能直接体现作者对友人的感情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5.诗歌赏析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杜甫《野望》鉴赏《野望》译文及赏析

杜甫《野望》鉴赏《野望》译文及赏析

杜甫《野望》鉴赏《野望》译文及赏析《野望》是由杜甫所创作的,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野望》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野望》唐代: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惟通:唯)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野望》译文西山白雪皑皑重兵三城戍守,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因海内战争不息几个兄弟音讯阻隔,我流落天涯潸然泪下身心遥。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骑马来到郊外时放眼远眺,无法忍受人世间之事日渐萧条。

《野望》注释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城,一作“年”,一作“奇”。

戍:防守。

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清江:指锦江。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

”这两句写望。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

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

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供,付托。

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日:一作“自”。

《野望》鉴赏诗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

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

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

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

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

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

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

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

初三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

初三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

初三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南邻杜甫锦里①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②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注释】①锦里:成都地名。

②航:小船。

(1)此诗描写了两幅图景,前四句可谓“山庄访邻图”,后四句可谓“”。

(2)诗人笔下的“南邻”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诗内容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C.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当的锐气。

D.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里”的情景?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名词解释:酬和诗,一般为通过答诗的形式,对酬和对象在诗中提到的话题进行相应的关切,或寄托劝勉鼓励之情,或仅是朋友间情趣的表达。

宋人洪迈说:“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

”代表诗作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写作背景:嘉祐元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渑池,止于奉闲僧舍。

嘉祐六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再过渑池,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兄长,后苏轼作诗相和。

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辙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描写山险峻的古诗词鉴赏

描写山险峻的古诗词鉴赏

描写山险峻的古诗词鉴赏一想起那些山,就使我心醉。

它们拔地而起,一座挨着一座,有的高耸入云,有的逶迤伸展,有的像飞腾的龙,有的像偃卧的牛,千姿百态,使人振奋。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山的古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山的古诗词《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译文:荆溪潺湲流过白石粼粼显露,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山间小路上原本并没有下雨,是那空明翠色好像沾湿人衣。

《山中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

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野望》南宋·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译文:无边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

我闲来登上山顶想好好观赏一下山下的湖水,却没想到,低头一看,又在水底看见了青山。

《野望》初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惠崇春江晚景》北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野望》原文及翻译赏析(9篇)

《野望》原文及翻译赏析(9篇)

《野望》原文及翻译赏析(9篇)《野望》原文及翻译赏析(9篇)《野望》原文及翻译赏析1野望杜甫〔唐代〕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惟通:唯)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译文及注释译文:西山白雪皑皑重兵三城戍守,南防外的个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因海内战争不息几个兄弟音讯阻隔,我流落天涯潸然泪下身心遥。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骑马来到防外时放眼远眺,无法忍受人世间之事日渐萧条。

注释: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城,一作“年”,一作“奇”。

戍:防守。

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南浦:南防外水边地。

清江:指锦江。

个里桥:在成都城南。

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个里之行,始于此桥。

”这两句写望。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

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

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供,付托。

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日:一作“自”。

鉴赏诗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

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

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

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

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

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

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

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

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

赵师秀《数日》翁卷《野望》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赵师秀《数日》翁卷《野望》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赵师秀《数日》翁卷《野望》古诗鉴赏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目】:数日[宋]赵师秀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野望[宋]翁卷一天秋色冷睛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流湾曲的地方。

(1)两首诗都写秋景,表现技法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2分)(2)“一切景语皆情语”,两诗在描述中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请具体分析。

(4分)(3)赵师秀和翁卷都是当时有名的苦吟诗人,两首诗的末两句均令人拍案叫绝,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内容赏析其妙处。

(3分)【参考答案】:(1)整体上都通过白描笔法,写出景物、意境的清空、悠藐、高远,借此表达作者闲云野鹤般的疏放和闲淡之情。

(2分)(答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衬托,分析到位可给分)(2)感情的不同之处:赵诗所抒发的感情,由病体经受秋风、见到黄叶遍地而悲苦,到看见疏林秋山、白云飞来而振奋,再到见山峰被云遮蔽若隐若现而既欣喜又遗憾,感情是有变化的,是悲喜交织、由悲而喜;翁诗自始至终都是以闲适的心态在欣赏秋景,抒发赞赏喜悦的感情。

(4分)(3)任选一首诗的后两句进行赏析即可得3分。

示例:赵诗末两句,写树林稀疏,远山刚呈现出它的雄姿,却又被飞来的云遮去了一半。

一“放”一“出”一“遮”,三个动词做动态化的描写,把树山云都写得神采飞扬,显现出淡远清幽的意境,显得冲淡而清奇,一改前面悲苦的情调。

(分析“放”字的拟人手法,“疏”与“遮”前后对照映衬也可)(诗意1分,手法分析2分)翁诗末两句,写诗人登山看水,却在水里看见了青山的影子。

从诗人的视角的变化,写出登山看水却又于水中见山的体验,写出山的青翠水的澄澈,表达一种理趣,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兴。

(分析“忽”“闲”“见”也可)(诗意1分,手法分析2分)。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试题解析1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试题解析1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试题解析1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遣意①(节选)【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①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

②酿黍:酿酒。

③移橙: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①”字看出,颔联中的“②”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C.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当的锐气。

D.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里”的情景?3.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小石潭记(节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A. 甲诗作者为宋代诗人,乙文作者为唐代文学家。

B. 从题材看,甲诗为怀人诗,乙文为山水游记C. 甲乙两诗文均有感而发,写于作者被贬谪之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翻译赏析
《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翁卷。

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前言】
《野望》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七言绝句,诗是作者秋日眺望四野时即兴所作。

诗中写清秋野外的山光水色,也倾注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喜悦情怀。

诗通过偶然发现的错位,给诗平添了无穷的情趣。

【注释】
①一天:指满天
②晴湾:太阳照耀的水边
③野水:郊外的水
【翻译】
无边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

我闲来登上山顶想好好观赏一下山下的湖水,却没想到,低头一看,又在水底看见了青山。

【鉴赏】
“一天秋色冷晴湾”,诗意颇可咀嚼。

秋色是无处不在的,而以“一天”形容之,更可见其漫无边际。

但是秋色本是虚无的,着一“冷”字,即令无形的秋色变得实在:晴日中的水湾已带上了寒意,那岂不
是秋色溶入了水中?诗人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将无形的秋色与实在的晴湾结合起来,运用通感的手法,将视觉的秋色转换成感觉。

“无数峰峦远近间”,运用了白描手法,写秋色中远近高低的山峦重迭,一直伸到天边。

前两句诗的境界比较开阔,一写水,一写山,引起下文,因此之后两句就从山和水生发开去,空来妙趣横生。

三、四两句的诗意很简单:诗人登山是为了看水,而在水里却看见了青山的影子。

但诗人很懂得诗贵有波折的道理。

如这两句直接写水中见到青山之影,也就只是一般的写景状物。

而诗人却先以止山看水作铺垫,顺理成章地想,应是写水,水之悠远oRg、清澈,水上之草,水边之树都可以成为诗人描写的对象,但诗人却偏偏没有写水,还是回到写山上来,实在出乎读者之意料之外。

“水底见青山”五字中将水之清、山之翠都包含进去了。

一“忽”字,便令这层意思特别明显,这本应是诗人在此诗中想呈现给读者的主要意象,并巧妙地把它安排在最显眼、最突出的位置上,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这首写景小诗,不用浓彩重色,不靠典故和成语的点缀,纯用白描的手法,简单的意象,写出了山水的精神,构成了一幅清晰的画面,实在是匠心独具。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