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部编版语文三上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8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8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8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篇1【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运用单词和短语,学习和积累带有人体部位名称的成语,带着感情朗读本单元的精彩句子,练习给兴趣小组起有创意的名字。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所见》,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积累词语和句子,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1.使用各种形式的阅读和背诵。

用插图理解古诗大意。

用拼音独立读单词和句子,交流没有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课件出示2)◇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说一说,说说这些句子有趣在哪里,你是怎么理解的?3.背一背。

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熟读成诵,看谁背诵得快。

抄,把这些有趣的句子抄在笔记里,并举例说明可能的图片。

5.老师点评总结:课文或课后阅读中往往有一些新鲜、生动、有趣的句子。

看到这样的句子,要多看几遍,抄在笔记本上,积累起来。

(板书:新鲜有趣的句子)三、词句段运用板块二:词句段运用(一)词语积累。

(课件出示)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词语,看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这些成语都是带有人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

(板书:成语)3.小组代表发言,老师总结:这些词都是描写人物的,有的描写动作,有的描写神态,有的描写心理。

4.想一想:这些加点的词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做动作演示一下这些动作。

5.演一演:先小组内各选一组动词演一演,再选小组代表上台表演。

(二)句子积累。

(课件出示)◇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教案
完成小练笔
认真听老师介绍,并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课后阅读。
从复习词语导入,意在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同时自然引入新课。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利用画面和优美的音乐调动学生的情绪,将阅读和欣赏结合在一起。
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桥梁,进行想象力和语言表达的训练。
延伸阅读泰戈尔《新月集》中其他的一些诗,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并把本课习得的阅读方法运用到其他文章中。
5.指导朗读。
1.提问: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勤奋学习的?
3.拓展。
4.总结:今天,从孙中山身上我们感受到他勤学好问的认真学习精神,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学习这种精神。
1.读课题,质疑。
2.自学生字、生词。
3.交流课文主要写孙中山的一件什么事。
4.和同学交流收集的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温故知新,复习上一节的生字、词语,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如:自读、互读等,进行感悟。
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读去寻找重点语句,通过对重点语句的体会、感悟,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让文本走进学生心中。
拓展阅读,增长见识,开拓眼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本课时,我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读去寻找重点语句,通过对重点语句的体会、感悟,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让文本走进学生心中。不足之处是没有完成对课文相关阅读知识的处理,如了解各民族的服装特点等。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
3.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
4.推荐阅读《金色花》和《同情》。
1.学生开火车复习生字。
2.齐读课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2.自由回答,互相补充。

部编版2019年秋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

部编版2019年秋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

花的学校教学目标:1.认识“荒、笛、罚、裳”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句式写句子。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想象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句式写句子。

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1)通过查阅资料认识本课生字。

(2)搜集作者泰戈尔及其作品的简介。

(3)搜集花的图片和视频。

(4)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和会写字,结合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5)再读课文,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通顺。

2.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教学时间:课时目标:1.认识“荒、笛、罚、裳”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找出有新鲜感的长句和词语。

3.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中学习,享受着学校生活的快乐。

你们可知道,不仅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你们想知道花儿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吗?2.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去体验它们的学习和生活吧。

(板书课题《花的学校》,齐读课题)3.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及其资料。

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课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知识补充:《新月集》诗歌主要来源于泰戈尔在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

《新月集》中,诗人时而化身天真可爱的孩子,时而变成温存和善的妈妈,通过儿童新奇活泼的想象和母亲真诚怜爱的话语,把这种爱化作美丽的具体形象,产生了一种震人心魄的魅力。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是什么,学习如何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通过识字、读写、口语和听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本技能。

3.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语文是什么,学习如何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掌握字、词及句子的基本构成要素。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美和作用。

2.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教学内容1.学习《语文园地》这篇课文,了解其主题和内容。

2.进行读课文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词的组成和句子的基本要素。

3.学习不同文字的读写方法。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并引导学生探索语文的作用和美。

2.教师进行“看图说话”的活动,让学生猜测词语,并根据剪贴图片判断图片描述是否准确。

3.在引入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单词和句式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练习课文,让每个学生轮流读一段,并提问每段的重点。

5.通过单词和句式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字的读写方法。

第二节教学内容1.学习如何运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通过诗歌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并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朗诵诗歌。

3.进行实际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和表达自己的诗歌作品。

第三节教学内容1.学习如何听懂他人的语言表达,并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通过读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传授听懂他人的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2.组织小组阅读小说或故事书,讲述学习故事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学会跟读并深入理解。

3.通过写作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活动和方法1.让学生动手、多参与、多交流。

2.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喜欢创作。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任课班级:______________任课老师:______________时间单元教学内容计划节数实际节数完成情况第1 2 周第一单元1 大青树下的小学2 花的学校3不懂就要问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习作:猜猜他是谁语文园地第3 4 周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6秋天的雨7听听,秋的声音习作:写日记语文园地第5 6 周第三单元8 去年的树9那一定会很好10在牛肚子里旅行11 一块奶酪习作:我来编童话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第7 8 周第四单元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14 不会叫的狗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习作:续写故事9/10周期中复习期中复习/期中考试第1112 周第五单元15 搭船的鸟16 金色的草地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第1314 周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18 富饶的西沙群岛19 海滨小城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1516 周第七单元21 大自然的声音22 父亲、树林和鸟23带刺的朋友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习作:我有一个想法第1718 周第八单元24 司马光25掌声26 灰雀27 手术台就是阵地口语交际:请教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19/20周期末复习期末复习考试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教材分简析:新人教版部编本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8篇)三年级小学生语文教案篇一《去年的树》:教学目标:1.学会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

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1.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去年的树和鸟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自由读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分手时的约定指导学生朗读。

2.鸟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反复朗读小鸟询问的话,体会小鸟的心情。

3.(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说感受或疑问。

(1)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朗读。

(2)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结合学生发言,师进行小结。

2.根据学情,设计作业。

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小结上节课情况。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小组自由分角色读。

2.指名一小组上台表演。

3.全班进行评价: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儿?你认为谁读得还不够,你能读读吗?三、指导四个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2.学生自由书写。

3.小结书写情况。

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寓言《南辕北辙》,了解故事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寓意,生动表演课文内容。

(完整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完整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美丽
(钟声、读书声、游戏声)
课时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练习册。
课后反思:
课题
2、花的学校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本课生字,书写生字。
3、恰当使用图片和实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
3、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四、单元重难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知道了作者是怀着自豪赞美之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自豪的情感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 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学校的美和团结)
板书设计:
2、花的学校
落 荒 笛 舞 狂 罚 假
互 所 够 猜 扬 臂
课时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课时安排
3、学生自由朗读。
4、想把小诗读得更好,一定要先把诗中的每一个词语读准确。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篇一」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贝尔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先在小组内交流,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在班上交流。

2、知道了电话是贝尔发明的,那么,贝尔是怎样发明电话的,大家想不想知道其间的故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认会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的主要内容时什么?是通过哪些段落讲述的?请在文中标记出来。

三、深读课文,理解重点1、“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第二——七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同时把自己的体会旁记下来。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读书、体会。

2、同桌交流阅读收获,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体会。

3、指名学生谈体会,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畅所欲言,重点引领学生体会贝尔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严谨认真的实践精神。

4、小结:你佩服贝尔吗?佩服他的什么?从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5、感情朗读全文,进一步感受文章精髓。

四、拓展延伸,升华理解1、师深情引述: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告诉我们搞实验研究、走科学探索之路是艰苦的,但更是伟大的。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尖刻创造、伟大发明,才推动着世界走到了美好的今天,我们生活中的时时处处无一不在享受着他们的发明创造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幸福。

就说电话把,它带给我们怎样的便利,同学们一定深有体会。

请大家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自己的课外所知,告诉120多年前的贝尔先生,我们有多感激他。

2、学生畅所欲言。

五、学习生字,积累词语六、布置作业,延伸课外课外阅读其他科学家搞发明创造的故事,写写自己的体会。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阅读文章时,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部编版三上语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优质精品课教案【含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上语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优质精品课教案【含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材分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

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这篇课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这一段有四句话,写出了小学的特点:这是一座美丽的学校,这是一座团结的学校,这里的生活幸福美好。

第2自然段:铃声响了,我们的小学开始上课了。

“当,当当!……”象声词的运用,使我们仿佛听到了大青树下悠悠不断的古老的钟声,这钟声把我们带进了欢快的课堂。

第3自然段:讲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学习生活。

本段赞美了小学的学生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情景。

这个自然段在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

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二是突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所吸引,它们也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三是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

第4自然段:讲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这段用“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

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索绕,自然就会对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念的情感。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2019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会认2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会写32个生词。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4.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

复习过程:一、复习《大青树下的小学》1、我会写晨chén(清晨、早晨、晨读)绒róng(绒毛、绒布、天鹅绒)球qiú(地球、皮球、足球)汉hàn(汉族、汉语、男子汉)艳yàn(艳丽、鲜艳、艳阳)服fú(衣服、服装、服从)装zhuāng(军装、西装、假装)扮bàn(装扮、打扮、扮演)读dú(读书、读音、朗读)静jìng(安静、寂静、平静)停tíng(停止、停顿、停放)粗cū(粗壮、粗细、粗心大意)影yǐng(影子、黑影、身影)2、我会认坝bà(大坝、堤坝、坪坝)扬yáng(飞扬、飘扬、高扬)摔shuāi(摔跤、摔倒、摔跟头)跤jiāo(跌跤、滑跤、栽跤)凤fèng(凤凰、凤梨、凤尾竹)洁jié(洁白、整洁、清洁)3、多音字打dǎ(打扮)dá(一打)好hǎo(好像)hào(好奇)4、近义词鲜艳——艳丽飘扬——飞扬敬爱——尊敬安静——宁静粗壮——强壮绚丽多彩——五彩缤纷5、反义词艳艳——暗淡安静——热闹古老——现代洁白——乌黑6、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二、复习《花的学校》1、我会写落luò(落下、掉落、落落大方)荒huāng(荒凉、饥荒、荒野)笛dí(笛子、长笛、笛声)舞wǔ(跳舞、舞蹈、歌舞)狂kuáng(疯狂、狂风、狂喜)罚fá(罚款、处罚、惩罚)假jià(假日、暑假、假期)互hù(互相、互补、互助)所suǒ(所以、住所、所有)够gòu(不够、能够、足够)猜cāi(猜想、猜测、猜中)扬yáng(飞扬、飘扬、扬起)臂bì(双臂、臂力、手臂)2、我会认裳shang(衣裳、青裳)3、多音字地dì(地下)de(高兴地)假jiǎ(真假)jià(假期)4、近义词轰响——轰鸣湿润——潮湿碰触——碰撞急急忙忙——匆匆忙忙5、反义词湿润——干燥狂喜——沉痛急急忙忙——从从容容6、读课文,对于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想想写的是哪些景、物?课文写了雷云、阵雨、东风、花、树枝、绿叶等景物。

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5篇)

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5篇)

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5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认识“希、痒”等8个生字,会写“继续、秘密”等词语。

2、感知课文内容,提取情节信息,感受大胆而神奇的想象。

3、学会并运用“连续性想象”,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ppt、板贴教学过程:一、复现“发散性想象”策略,导入课题。

(课前板书课题。

)1、我们刚学过小真的长头发,你瞧,她用发散性的想象把长头,拿来做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

(板书想象)2、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位小姑娘,她叫英英,她有一个奇妙的想法,她想变成——(出示课题)。

齐读。

【设计理念】旧知导新课,激起学文兴趣,强化想象概念。

二、初读感知,教授概括方法。

1、英英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呢?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用上文中的话说一说。

2、字词反馈,相机正音。

小老师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

3、回顾问题:“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预设: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玩的时候就没人请你吃饭了。

)请阅读,评价,阅读你的欲望。

指导全班大声朗读。

4、师生问答,教授“直圈”概括法。

英英心里这么渴望着,这么想着,就觉得——【生:身上痒痒的。

】(关注痒痒的轻声)低头一看,呀,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生:我变成了一棵树】(板书画一半树干)你看,我用笔直接在文中圈出了神奇事件的内容。

这种概括的方法叫做直圆法。

5、这棵树有什么特别的呢?简单的说就是树上长满各种鸟窝。

(板贴:长满各种鸟窝),当词语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以跳着圈一圈,这种概括内容的方法我们叫做跳圈法。

【设计理念:文章篇幅较长,学生难以简练概括出故事情节,老师教授并示范从原文提取信息,会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课文以及提取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三、概括故事情节,提炼“连续性想象”策略。

1、英英因为不想吃饭,所以变成了一棵长满了各种鸟窝,她的神奇变身之旅就这样开始了,(板书树干内:神奇的变身之旅)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件呢?2、请生交流,老师帮助概括,打乱顺序随机板贴。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

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人教部编版(三上)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教案优秀版

人教部编版(三上)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教案优秀版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教学目标:1.用完整、连贯的话对自己的暑假生活进行描述。

2.充分体验暑假生活的乐趣,热爱暑假生活。

3.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积累生活经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完整、连贯的话对自己的暑假生活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1.充分体验暑假生活的乐趣,热爱暑假生活。

2.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积累生活经验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带好与暑假生活有关的图片或实物,如照片、旅游纪念品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炎热而又快乐的暑假结束了,你们过得快乐吗?”“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你自己的暑假生活?”“老师在这个暑假也很快乐,想知道老师的暑假生活是怎么过的吗?”(出示图片)“看,这就是老师在暑假里的生活。

”教师利用暑假游玩、学习等的照片,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暑假生活,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二、看一看暑假生活1.出示课本插图:有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的暑假生活更有趣呢!谁能说一说她干了什么?(图上都画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2.指名说一说(由同桌两个相互说一说)。

三、说一说暑假生活“你在暑假里干什么了,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呢?”1.分小组说一说自己在暑假里做了什么。

外出旅行的同学分享自己旅游过程中的纪念品,并说说小故事。

2.小擂台比赛。

小组推荐同学上台交流自己认为暑假最有意思的事情,比一比,谁的暑假生活过得最有趣。

提醒:听的同学专心听,听一听这些同学说的是什么事,他们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感受。

3.指导学生组织语言。

例:我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

现在我会摘茄子,还会给菜地锄草……爸爸带我去了游乐园。

这是我第一次坐摩天轮,从空中往下看,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地上的人和车都变小了……四、评一评暑假生活你认为谁的暑假生活最有趣?有趣在哪里?五、教师总结1.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的暑假生活丰富而多彩。

有的同学暑假里不忘记读书学习,有的和爸爸一起学习游泳,有的还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也有不少同学和爸爸妈一起外出游览观光,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小学部编版三上语文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优质教案)我的暑假生活

小学部编版三上语文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优质教案)我的暑假生活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教学目标】1.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2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重点讲述。

3.恰当使用图片和实物。

【教学重点】认真听别人讲话,同时把要讲的话说得清楚、明白,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教学难点】讲的时候可以出示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你讲的内容。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交际话题。

1.(课件出示)多媒体出示学生课余生活的照片。

教师导言:可能有心的学生会发现,平时同学们活动时老师经常拍摄照片,老师不但拍了照片,还做成了影集。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看一看,照片上的学生都在做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想象一下他们当时的心情。

(课件出示)看电影电视、旅游观光、玩游戏、上网查资料、学游泳、跟爸爸妈妈干活、唱歌跳舞、读书做作业等图片。

导入主题:多么丰富的课余生活呀!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多彩的暑假生活展示会”,说一说你们的暑假生活,比一比谁说得有,说得清楚。

(课件出示4)我的暑假生活。

(板书:我们的暑假生活)二、自主交流,尝试交际练习。

1.启发学生回忆生活,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师:以上我们看到的是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记录照片,非常生动,非常有趣。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的暑假生活是怎么样的?有哪些有趣或者特别的事情呢?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2.鼓励学生自主练习,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1)师生讨论,指导口语交际的方法与技巧。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①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重点讲述。

②可以出示相关的图片或者实物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讲述的内容。

(板书:感兴趣图片实物)今天你想跟大家分享你课余生活的哪项活动?你能把暑假生活的过程说清楚吗?你能把课暑假生活的过程说清楚,并且说得有趣些吗?谁能当小老师评一评以上学生的发言?3.小组合作,练习口语交际。

(1)提出小组合作交流要求:先想好了再说,注意叙述的顺序;态度自然大方,尽量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说有趣;声音要洪亮。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学期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单元至第八单元,共八个单元。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几篇课文和一些语文园地。

课文内容丰富多样,有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科普知识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难点:部分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生字词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教材。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字典。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游戏等方式,引入新课。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

3.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或分组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4. 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讨论课文的含义。

5. 实践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后作业布置: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布置相关作业。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课文主题。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板书可以设计为:秋天雨1. 特点:清凉、温柔2. 作用:带来了秋天的色彩和丰收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找出课文中描述秋天特点的句子,并解释其意义。

3.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秋天的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难点。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行课文的续写、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如上所述,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单元至第八单元,共八个单元。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几篇课文和一些语文园地。

课文内容丰富多样,有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科普知识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每篇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7篇)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7篇)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7篇)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2、默读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3、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过程与理解:抓住课文重点句子,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把话说得简洁明了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边默读边思考,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突破方法:抓住人物语言,引导分析、理解教学难点:明白小熊收购的废话有哪些毛病,应加何修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借题激疑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就让我们跟着小熊一起来《收购废话》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1)“收购”是什么意思?从各处买进(2)“废话”可以收购吗?(3)这篇课文会写些什么呢?对于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生字,用括号括出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带生字词。

1、开火车认读2、指导重点生字读音“驶”:翘舌音,注意与平舌音“s”区分;“废”:声母是f,不是h;“录”:读“lù”,与“nù”区分;“斤”:前鼻音,注意不要读成“jīng”3、跟着老师读4、擦拼音读5、同桌互相正音,练读6、指名读生字词(2)出示句子,了解“了”的两种读音。

“这个人罗罗嗦嗦说了一大堆废话”中的“了”怎么读?“小熊帮助大家把话说的简洁明了”中的“了”又该怎么读?你还能给“了”组几个词吗?了解了断了结了得多音词“重、了”组词。

三、巩固识字,书写难字1、观察生字特点,全班交流,汇报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难字或易写错的字。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优质教案)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3.怎样才能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读出感情?自由练读,分小组比赛读,代表展示读。

(三)给兴趣小组取名字(课件出示5)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试着给每个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黑白棋社1.读一读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

(板书:兴趣小组)2.说说你对这些兴趣小组名字的理解。

如“黑白棋社”肯定是下围棋小组,围棋有黑色棋子和白色棋子。

3.你喜欢什么兴趣小组,你也试试取个名字。

比如,书法兴趣小组,取名为“小小书法家组”;钢琴兴趣小组,取名为“朗朗钢琴社”……四、日积月累板块三:日积月累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6)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师范读,学生跟读。

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自由朗读。

3.教师简介:《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是清代文人袁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个语文园地有3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读读、抄抄一些课文中出现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学会积累;词句段分别出示了成语、句子、短语,学会认读词句,积累语言,学会感情朗读句子;日积月累部分学习袁枚的古诗《所见》,充满儿童情趣,正确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描写童真童趣的古诗词有哪些?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幼女词》唐·施肩吾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4.《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榕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11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11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11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11篇)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仅供参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篇1【教学目标】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如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把这个地方是如何吸引人的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发情趣。

1.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

2.(课件出示2)雄伟壮观的长城;世人瞩目的广场;广阔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3.在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景色优美的地方。

(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的身边景色优美的地方,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二、回顾课文,轻松导入。

1.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和杭州西湖,参观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1)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按观察顺序,由远及近地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

按一定顺序描写,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

(2)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3)先总写后分写。

(4)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3.今天习作课,我们就用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

(课件出示1)这儿真美(板书:这儿真美)三、展示片段,交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听写本课生字。
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年级

学科
语文
总课时
二次修改
备课人
教者
授课时间
课题
1.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2课时
二次修改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C.学生自由感悟、想象。
5.小结。
三、拓展延伸。
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花孩子: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
花的学校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真可爱
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年级

学科
语文
总课时
二次修改
备课人
教者
授课时间
课题
3*不懂就要问
第1课时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大青树下的小学
热爱团结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二次修改
教学目标:
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识写生字,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重点交流:
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第2课时
二次修改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年级

学科
语文
总课时
二次修改
备课人
教者
授课时间
课题
2花的学校
第1课时
二次修改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掌握“假”这个多音字。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识写生字,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三、整体感知。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五、课堂作业。
1.抄写写字表一遍。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
年级

学科
语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课时
二次修改
备课人
教者
授课时间
课题
3*不懂就要问
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荒 笛 罚 假 裳
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荒—谎
B.换偏旁记忆的字:笛—油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湿润:潮湿润泽。
荒野:荒凉的原野。
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段(第7自然段~第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二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3.指导学习第三段。
A.教师范读。
B.合作探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
二次修改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掌握“假”这个多音字。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识写生字,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年级

学科
语文
总课时
二次修改
备课人
教者
授课时间
课题
2花的学校
第2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
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四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